廣藿的花園
① 廣藿香的功效與作用分別是
功效:
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
主治:
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1)廣藿的花園擴展閱讀:
廣藿香在很早以前就被用來治療毒蛇咬傷,經過現代工藝製作的廣藿香精油與薰衣草精油和苦橙花精油的功效相似,有促進皮膚再生,殺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收斂毛孔,緊致皮膚,促進傷口結痂,改善肌膚乾燥龜裂,對頭皮屑、青春痘、過敏、膿包、濕疹、過敏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廣藿香在葯房的存在感很高,最為知名的就是藿香正氣水了。什麼?你說藿香正氣水裡的成分是藿香?恭喜你,打錯了,不過這是很多人的誤解。
今天在此正名,藿香正氣水的主要成分是廣藿香哦。當然,因為藿香正氣水口感太差,難以下咽,目前已經被藿香正氣膠囊、藿香正氣液所取代。不過,雖然形式不同,但功能是相同的,都是「化濕解表,理氣和中」。今天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
廣藿香又名大葉薄荷、兜婁婆、排香草、海藿香等,它的「老祖宗」在菲律賓,如今我國的廣東、廣西、海南等地都有栽培。
廣藿香味辛、性微溫,功效為芳香化濁,和中止嘔、清熱解毒、發表解暑的功效,有治療濕濁中阻,胸脘痞悶,嘔吐泄瀉,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等病症。現代醫學也證實,廣藿香有抗真菌感染、抗癌、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
② 廣藿香可以治療哪些症狀
廣藿香又名枝香來、石牌自霍香(習稱「牌香」、「正香」)、高要藿香(亦稱「肇香」)、海南藿香(亦稱「瓊香」或「南香」)、湛江藿香(亦稱「湛香」),為唇形科刺蕊草屬植物廣藿香,以全草入葯。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具有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散表邪的功能。用於治療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倦怠、胸悶不適、寒濕閉暑、腹痛吐瀉、瘧疾痢疾、口臭等疾。廣藿香還是中成葯的主要原料。廣藿香油是醫葯工業和輕化工業的重要原料。民間還用廣藿香葉煎飲避暑濕。
③ 廣藿香怎樣採收
廣藿香的採收時期與廣藿香質量高低密切相關。採收過早,葉片中回有效成分積累不夠答,質量也不佳;採收過遲,葉片容易掉落,影響產量和質量,因此要注意掌握採收時期。一般掌握在種植14個月左右,枝葉旺盛生長期採收。具體採收時間,因各地氣候、栽培習慣和輪作方法不同,採收期亦不同。一般頭年秋季栽種的,翌年8月收;春季栽種的當年9月左右收獲;田地栽培的6~8月收獲,坡地栽培的8~11月收。採收方式有兩種,一是選擇晴天連根拔起,去掉泥沙、須根,曬干即可;二是留宿根,分期收割生長繁茂的側枝,約半年收獲一次,2~3年後更新。
④ 廣藿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廣藿香原產菲律賓等熱帶地區。我國在宋初由南洋華僑引入於廣東栽培,至今已有百餘內年的歷史,故稱廣容藿香。按產地不同,廣藿香可分為石牌廣藿香、高要廣藿、海南廣藿香和湛江廣藿香。
長期以來,我國廣東省廣州、高要、肇慶、湛江、海南省萬寧,雲南臨滄和廣西、台灣等省、自治區均有傳統栽培。廣東吳川、高州、遂溪縣等地,過去歷史上並不盛產廣藿香,但如今這里每年卻有5000~10000畝的集約化大面積栽培,成了湛江藿香的現代化栽培、加工、生產的基地。
⑤ 廣藿香的功效是什麼
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見圖2-57),以全草入葯。全草有約2%的揮發油,油中版主要權成分為廣藿香醇、廣藿香酮,此外還含有苯甲醛、丁香酚及桂皮醛等,還有α-及β-廣藿香萜烯、丁香烯、α-桉樹烯等成分。味辛,性微溫。有發表,和中,行氣,化濕,解暑等功能。治感冒暑濕、嘔吐泄瀉、頭痛胸悶等症。也可作香料,為調制化妝品用的調和劑和定香劑。廣藿香原產於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地。主產海南、廣東兩省,廣西、雲南、台灣、四川等省、自治區也有少量栽培。目前在湛江遂溪縣烏塘鎮建立了GAP種植基地。
圖2-57 廣藿香植株形態圖
⑥ 廣藿香有哪些葯用價值
現代醫學認為:廣藿香的水溶性成分能消除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障礙,改善脘內腹脹痛、噯氣等消化容系統症狀;並有鎮痛和止瀉作用。廣藿香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等細菌,有一定抑製作用;對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黑根黴菌等真菌,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廣藿香成分可以抑制消化道及上呼吸道病原體——鼻病毒的生長繁殖。
⑦ 廣地花園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廣地花園春來即將到來,廣地花園升值了!!!!
廣地花園已經歷了幾個春秋的折磨,我作為廣地的業主期待著廣地的春天到來!!!!
更希望有實力的新開發商能將廣地花園從新打造成新生的力量,讓我們再次體現到廣地人的新面貌和價值!!
⑧ 廣藿香主要分布在哪裡
廣藿香原產熱帶地區,我國海南、廣東等地引種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主要分布於廣東的廣州、江門、湛江和海南。在廣西、雲南、四川等較熱的地區,也有少量的栽培。按產地不同主要分為石牌廣藿香和海南廣藿香。
⑨ 廣藿香的田間要怎樣補苗
補苗:廣藿香種植後,要及時補苗,在未抽梢前,要蓋稻草,作為蔭蔽。補回苗後還要經常答淋水保濕,此時可在行溝里蓄滿20厘米左右的水,除了土壤毛細管作用,保持濕潤外,當氣溫高、太陽猛、蒸發量大時,隨時把水潑灑在莖葉上,除有被吸收補充消耗之外,還可降低大氣溫度,增加空氣相對濕度,對藿香生長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