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建福宮花園

建福宮花園

發布時間: 2021-02-24 19:16:38

① 建福宮的基本格局

建福門來是建福宮正門,位於南端宮源牆正中,門內即第一進院落,撫辰殿居中而立。撫辰殿後即建福宮,其間以寬闊的甬道相連。撫辰殿後檐廊與建福宮前廊東西各接轉角游廊9間,圍合成廊院。
建福宮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綠剪邊卷棚歇山頂,檐下施斗拱,前後檐明間各安4扇三交六椀菱花扇門,次、梢間前檐為檻窗,後檐為磚牆。室內明、次間以扇分隔,形成「一明兩暗」的格局。明間後檐金柱間亦設扇,扇前設寶座,上懸乾隆御書「不為物先」匾。所有扇均為黑漆描金,心為雙層燈籠錦欞條,中間夾紗,裙板、絛環板均繪五彩吉祥圖案,工藝十分考究。東、西兩次間後檐分設紅漆描金炕罩和落地罩,西次間落地罩內供奉神位。房頂設軟天花,頂棚及牆壁通貼團花圖案銀花紙。建福宮內裝修色彩豐富,做工精緻,是紫禁城建築室內裝修的代表作。由建福宮兩側游廊穿行可至第三進庭院,院中央即惠風亭。亭之北以紅牆隔出最後一進院落,院中的靜怡軒、慧曜樓後來劃入西花園(建福宮花園)內。

② 紫禁城建福宮古代是做什麼的

建福宮初建時擬為乾隆皇帝「備慈壽萬年之後居此守制」之用,後因故未專行。乾隆帝十分喜愛建屬福宮,時常到此遊憩,吟詠亦頗多,著名之作有《建福宮賦》、《建福宮紅梨花詩》等。後清宮定製每年嘉平朔日(臘月初一)皇帝御此宮開筆書福,以賀新禧。咸豐皇帝曾奉皇貴太妃在此進膳;孝德顯皇後、孝貞顯皇後(慈安)的神位也曾設於此宮。現建築完好。 建福宮花園建於清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皇帝將他最鍾愛的珍奇文物收藏於此,並經常在花園內寫詩賞畫。嘉慶時,下令將其全部封存,成了名副其實的寶庫。

③ 乾西四所的建福宮

時代:清乾隆
分類:宮
區域:內廷西路
建福宮位於內廷西路西六宮西側,清乾隆七年(1742年)利用乾西五所之西四所及其以南的狹長地段修建而成。嘉慶七年(1802年)重修。
建福宮為一南北狹長的院落,東西寬約21m,南北長逾110m。整座院落從建福門起,以撫辰殿、建福宮、惠風亭和靜怡軒4座重要建築為核心,依次構成4進庭院。
建福門是建福宮正門,位於南端宮牆正中,門內即第一進院落,撫辰殿居中而立。撫辰殿後即建福宮,其間以寬闊的甬道相連。撫辰殿後檐廊與建福宮前廊東西各接轉角游廊9間,圍合成廊院。
建福宮面闊3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綠剪邊卷棚歇山頂,檐下施斗拱,前後檐明間各安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次、梢間前檐為檻窗,後檐為磚牆。室內明、次間以槅扇分隔,形成「一明兩暗」的格局。明間後檐金柱間亦設槅扇,槅扇前設寶座,上懸乾隆御書「不為物先」匾。所有槅扇均為黑漆描金,槅心為雙層燈籠錦欞條,中間夾紗,裙板、絛環板均繪五彩吉祥圖案,工藝十分考究。東、西兩次間後檐分設紅漆描金炕罩和落地罩,西次間落地罩內供奉神位。房頂設軟天花,頂棚及牆壁通貼團花圖案銀花紙。建福宮內裝修色彩豐富,做工精緻,是紫禁城建築室內裝修的代表作。由建福宮兩側游廊穿行可至第三進庭院,院中央即惠風亭。亭之北以紅牆隔出最後一進院落,院中的靜怡軒、慧曜樓後來劃入西花園(建福宮花園)內。
建福宮初建時擬為乾隆皇帝「備慈壽萬年之後居此守制」之用,後因故未行。乾隆帝十分喜愛建福宮,時常到此遊憩,吟詠亦頗多,著名之作有《建福宮賦》、《建福宮紅梨花詩》等。
後清宮定製每年嘉平朔日(臘月初一)皇帝御此宮開筆書福,以賀新禧。咸豐皇帝曾奉皇貴太妃在此進膳;孝德顯皇後、孝貞顯皇後(慈安)的神位也曾設於此宮。現建築完好。

④ 故宮建福宮花園景區,現在開放了嗎

部分開放。是否好玩兒,得看對歷史的了解程度。如果了解得多,就好玩兒;如果了解得少,最好不要去。

⑤ 急急急!!!故宮內廷有幾座花園

有四座花園,分別是御花園,乾隆花園(也叫寧壽宮花園),建福宮花園和慈寧宮花專園。
御花園位於坤寧宮屬的北面。
乾隆皇帝住在養心殿,由於欣賞幽靜雅緻的建福宮,遂在其西建立建福宮花園,也稱西花園。
御花園和乾隆花園都已開放,遊人可以參觀。
乾隆花園是乾隆皇帝改建寧壽宮時所建的花園。在宣統年間被燒毀。目前不是開放區域。
慈寧花園由於設在慈寧宮南,專為太後而設的花園故稱慈寧宮花園,目前也不是開放區域。~

⑥ 北京建福宮花園由哪些建築格局組成

建福宮花園格局是以宏偉的延春閣和寬敞的靜怡軒為主,周圍有玉壺冰、凝暉堂、妙蓮花室、碧琳館、敬勝齋、吉雲樓、慧曜樓、積翠亭等建築環繞。

這里的建築布局錯落,構思精巧。以游廊的設計特色鮮明,不僅起到劃分空間的作用,而且使各個建築物巧妙相連,造成虛實相間的藝術效果,一反皇宮花園四平八穩的風格。乾隆喜歡在這里休息、游樂,也常在此吟詩,高興時就召見能文能詩的近臣在此一唱一和。

建福宮花園為帝後休憩、娛樂的場所。建福宮花園坐北朝南,以延春閣為中心,周圍散布有敬勝齋、碧琳館、凝暉堂等建築。

這些建築高低錯落,內以游廊相連,並配有山石樹木,虛實得當,堪稱融皇家園林與江南私家園林藝術特色於一體的佳作。

而且它布局十分獨特,不像御花園、慈寧花園等故宮花園追求左右平衡對稱,因此在我國古代宮廷園林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乾西五所是內廷西六宮以北五座院落的統稱。乾西五所與東路的乾東五所相對稱,由東向西分別稱為頭所、二所、三所、四所和五所,每所均為南北3進院,原為皇子的所居。

乾隆皇帝即位之後,將乾西二所升為重華宮,頭所改為漱芳齋並建戲台,三所改為重華宮廚房,而後拆建四、五所改建建福宮及花園,從而徹底改變了乾西五所原有的規整格局。

建福宮花園一組建築,東一路以軸線控制,布局不失皇家建築的嚴謹氣氛。西一路以延春閣為中心向心布局,建築形式也多體現了乾隆時期靈活多變和豐富多彩的特點。

園內是一個以靜怡軒、慧曜樓一組建築為主體的院落,甚為封閉、安謐。西邊以延春閣為主體建築,倚宮牆建有吉雲樓、敬勝齋、碧琳館、妙蓮華室和凝暉堂。它們不僅以富華、艷麗的建築立面遮蔽了平直的宮牆,而且在一片樓宇、花廊縱橫的空間里襯托出延春閣的高聳和宏偉。延春閣的南邊,疊石為山,岩洞磴道,幽邃曲折,古木叢篁中,饒有林嵐佳趣。

凝暉堂面東三間,以南室"三友軒"稱著。1747年,乾隆帝以舊藏有曹知白十八公圖、元人君子林圖、元人梅花合卷庋軒中。歲寒三友深為乾隆帝所喜愛,遂以"三友軒"顏額,並御制三友軒長詩,書以巨幅懸於軒內。

除藏三友珍品外,另在三友軒窗外種植松竹梅更是內外相呼應。堂中有聯道:十二靈文轉寶炬;

三千凈土蔭慈雲。

讀之聯句,如入佛門之地,可知此地曾為供佛之處。

妙蓮華室,有聯道:青蓮法界本清凈,白毫相光常滿圓;

轉諦在語言而外,悟機得真實之中。

碧琳館為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巧玲瓏的建築,館前疊石種植竹、檜,大有"咫尺間,縹緲蓬壺趣"的意境。

延春閣平面呈方形,面各五間,周圍廊,二層出平座,四面各三間。《國朝宮史》記載有:閣內南面匾曰、聯曰;東室門上匾、西室門上匾、東次室聯、東西室內匾、右室聯、西面匾、左室匾、右室匾;二層樓上匾、最上樓匾。

從記載來看,延春閣雖然外觀二層,內實為三層,為明二暗三有夾層的樓閣式做法,其中底層間隔較多,寧壽宮花園的符望閣仿延春閣所建,因其底層分布復雜多變,真真假假變幻其中,身臨其境難辨東西南北,因有迷樓之稱,由此延春閣布局之復雜可想而知。園內各具特色的建築

敬勝齋外觀九間,內分為東西兩部分,東五間與延春閣正對,兩側接游廊與閣相連。室內閣上有匾為:"旰食宵衣"。是對帝王廢寢忘食,勤於政事的贊譽。齋西四間偏於花園的西北角,為1743年,在西牆西移後所添建的。

慧曜樓是在1757年增建的一所佛樓。這是建福宮及其花園自1742年始建後最後建成的一座建築。

慧曜樓樓進深一間,面闊七間,上下二層,樓梯設在東側,供上下,樓內曾供有佛像若干尊,還有殘壞的石佛座存於每間之中。由於地域狹窄,房屋進深小,因此將後檐柱包砌於北宮牆,以增加進深,擴大室內空間。

建福門是在清乾隆年間隨建福宮而建的,是建福宮南出之主要門戶。琉璃門一座,開大門兩扇,東西各有隨牆角門一座,門內為撫辰殿。撫辰殿,面闊三間,卷棚歇山頂,藍琉璃瓦頂綠琉璃瓦剪邊,前後帶廊,後廊左右接抄手游廊與建福宮相連,構成一進封閉的院落。

惠風亭位於建福宮後庭院的中央,正方形,面闊各三間,重檐攢尖式頂,上覆紫色琉璃瓦,孔雀藍琉璃瓦剪邊,白石須彌座台基,周以白石欄板、雲紋望柱,秀美中亦顯莊重典雅。

靜怡軒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三卷勾連搭式屋頂,周圍廊,前檐出抱廈三間,左右有游廊與前矮垣相接,自成體系。西側游廊在這里既作為靜怡軒院的西院牆,又辟垂花門與花園相連,使靜怡軒作為建福宮的寢宮,既不能離開軸線,又與花園相連。這種宮苑相間的布局手法,運用的十分得當。

靜怡軒在東一路建築中屬體量較大的一座,由於它採用三卷勾連搭式的屋頂,而不是像廡殿頂和歇山頂那樣有著高高的正脊,因此雖然佔地面積較大,但並沒有建築高突的感覺。

相反,三卷勾連搭式的屋頂,曲線優美坡度平緩,作為園中之寢,其建築形式又與園林建築相和諧,也是宮殿區有別園林區的一種過度形式。靜怡軒被視為建福宮的寢宮,是乾隆皇帝為守制所居而建。

然而"當年結構意,孤矣不堪思",乾隆為皇太後守制時未能在此居住,不能遂初葺之意而發憂傷之感。在傷感之中,又感慨"城市人煙遮倍常,只有靜怡猶涼爽",曾有兩年的時間在這里避暑,亦不曾作詩,以體驗"意靜身則怡"的意境。

乾隆喜歡古玩文物珍寶,御覽之後,就選其最佳者珍藏在此。乾隆當了60年皇帝,誰也不知道,他在這里收藏了多少珍寶,然而,近臣皆知,當時的建福宮花園是一座當之無愧的珍寶倉庫。

乾隆去世後,嘉慶皇帝曾下令將此處收藏的珍寶、玩物全部原殿加鎖封存。以後,歷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諸朝,誰也沒有啟封,更沒有查庫。

清末代皇帝溥儀被准許繼續居住在後宮,生活供應由政府提供。溥儀喜歡建福宮花園,就把它稍加裝修,居住在裡面。他曾開啟過少數倉庫,看到過那裡面存放的大量珍寶,他還登上屋頂天溝觀看宮殿風光。

對溥儀來說,這里也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後來的一天夜裡,建福宮花園內的敬勝齋突然發生神秘的火災。整個花園建築夷為平地。

那座一度華美絕倫的建福宮西花園,以遺址的形式,從此隱匿宮牆深處,不為人識。後來,經故宮博物院設計施工,歷經5年,這座宮廷園林建築在廢墟之上重現。

⑦ 北京建福宮花園有什麼獨特之處

建福宮花園,始建於1740年,面積40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2800多平方米。建福宮花園院落層次分明,建築以延春閣為中心,四周有敬勝齋、吉雲樓等十幾處古建。

作為皇帝休閑放鬆的場所,建福宮花園與故宮整個的結構不同,集宮、殿、樓、閣、齋、堂、亭、軒於一體,是紫禁城內空間變化最豐富的院落。

由於乾隆皇帝的鍾愛,1771年修建的寧壽宮花園就是以建福宮花園為藍圖。

太子居住的神秘花園

在紫禁城的後半部分,位於中軸線的北端,有三座花園,居中者在乾清宮後面的,叫做御花園。位於中軸線東北部的有寧壽花園,又稱乾隆花園。位於中軸線西北部的即是建福宮花園。

早在明代建造皇宮時期,這里就是一處神秘的宮殿,是西六宮之一,稱西五所,是專門供皇太子居住的場所。"皇太子",也就是"王儲"和"准君王",這種金貴人物歷代都受特殊保護,除了他的父母和師爺外,一般文武官員不許接近。

就是應皇帝之召,進宮到金鑾殿或乾清宮面見君王的大臣或皇帝本家的親王,也是不許隨便進入的。因此,即便是在宮中侍候皇上多年的大臣,對於這處宮殿內部的奧秘,也不甚知曉。

紫禁城號稱三宮六院,有許多地方是供神的地方。歷代皇帝都宣揚"君權神授",認為天地萬物是由神"創造的",皇上和皇子皇孫,都是上天的子孫,是要受神保護的。進入這處有神仙塑像和終日焚香燃燭的宮殿,去看那些栩栩如生的喜怒無常的神仙,既讓人敬畏又使人肅然起敬。

建福宮花園建於1740年,其東為重華宮,南為建福宮,西面和北面是高高的宮牆。乾隆少年時代就是以皇太子的身份在這里度過的,在他繼皇位後,將這里改建為建福宮花園,作為他休息和游樂的場所。

建福宮花園是參照江南園林設計的宮中之園,佔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園中建築形式各不相同,亭台樓閣游廊曲折,高低錯落,配置山石樹木,景色秀麗典雅,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

乾隆皇帝和皇後、皇太後經常來此休息賞景。除近侍大臣外,通常的文武大臣都是不許進入的。乾隆喜歡寫詩,有文獻記載,在他的詩集中,至少有10多首是寫建福宮花園的。花園里宮殿的匾額和楹聯中,也有許多是乾隆皇帝親自題寫的。

乾隆皇帝特別喜歡"五福"這個字眼,有一副楹聯是這樣寫的:交泰三陽肇羲象;

斂時五福協箕疇。

大意是說三陽開泰和五福臨門,乃是皇家的吉祥用語,也是民間常用的對聯。

乾隆皇帝還寫過一首《御制建福宮賦》,說建福花園之建築是利用舊時宮殿改建的,儉而不陋,宮牆不擴幽而靜怡。

他說他不贊成漢制之奢,峻宇雕牆,酒池肉林,應當居安思危,進賢納諫,斂時五福,不要貪圖安逸,此乃"建福"之本意。乾隆御制詩雲:"

臘雪猶然鴛鴦瓦,東風全不發綾花。

願將建福宮中福,賜予寰區萬姓家。

乾隆喜好寫詩,亦好安靜。建福宮花園有靜怡軒。詩雲:意靜則身怡,文軒並得之。

一時茲避暑,兩歲未言詩。

紗牖風輕送,石階旭漸移。

當年結構意,孤矣不堪思。

⑧ 中國古代大清朝代皇後的花園叫什麼求求拜託了!

應該是建福宮花抄園。
建福宮西花園是古代漢族園林建築之精華。建於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位於故宮內廷西六宮的西北側,東為重華宮,南為建福宮,西、北兩面鄰接宮牆,其原址為明代的乾西四所、五所。因其主體建築為建福宮,故稱其為建福宮花園。又因該花園地處內廷西側,亦稱西花園,為帝後休憩、娛樂的場所。

⑨ 建福宮花園內有哪些特色建築

敬勝齋外觀九間,內分為東西兩部分,東五間與延春閣正對,兩側接游廊與閣相連。室內閣上有匾為:「旰食宵衣」。是對帝王廢寢忘食,勤於政事的贊譽。齋西四間偏於花園的西北角,為1743年,在西牆西移後所添建的。

慧曜樓是在1757年增建的一所佛樓。這是建福宮及其花園自1742年始建後最後建成的一座建築。

慧曜樓樓進深一間,面闊七間,上下二層,樓梯設在東側,供上下,樓內曾供有佛像若干尊,還有殘壞的石佛座存於每間之中。由於地域狹窄,房屋進深小,因此將後檐柱包砌於北宮牆,以增加進深,擴大室內空間。

建福門是在清乾隆年間隨建福宮而建的,是建福宮南出之主要門戶。琉璃門一座,開大門兩扇,東西各有隨牆角門一座,門內為撫辰殿。撫辰殿,面闊三間,卷棚歇山頂,藍琉璃瓦頂綠琉璃瓦剪邊,前後帶廊,後廊左右接抄手游廊與建福宮相連,構成一進封閉的院落。

惠風亭位於建福宮後庭院的中央,正方形,面闊各三間,重檐攢尖式頂,上覆紫色琉璃瓦,孔雀藍琉璃瓦剪邊,白石須彌座台基,周以白石欄板、雲紋望柱,秀美中亦顯莊重典雅。

靜怡軒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三卷勾連搭式屋頂,周圍廊,前檐出抱廈三間,左右有游廊與前矮垣相接,自成體系。西側游廊在這里既作為靜怡軒院的西院牆,又辟垂花門與花園相連,使靜怡軒作為建福宮的寢宮,既不能離開軸線,又與花園相連。這種宮苑相間的布局手法,運用的十分得當。

靜怡軒在東一路建築中屬體量較大的一座,由於它採用三卷勾連搭式的屋頂,而不是像廡殿頂和歇山頂那樣有著高高的正脊,因此雖然佔地面積較大,但並沒有建築高突的感覺。

相反,三卷勾連搭式的屋頂,曲線優美坡度平緩,作為園中之寢,其建築形式又與園林建築相和諧,也是宮殿區有別園林區的一種過度形式。靜怡軒被視為建福宮的寢宮,是乾隆皇帝為守制所居而建。

然而「當年結構意,孤矣不堪思」,乾隆為皇太後守制時未能在此居住,不能遂初葺之意而發憂傷之感。在傷感之中,又感慨「城市人煙遮倍常,只有靜怡猶涼爽」,曾有兩年的時間在這里避暑,亦不曾作詩,以體驗「意靜身則怡」的意境。

乾隆喜歡古玩文物珍寶,御覽之後,就選其最佳者珍藏在此。乾隆當了60年皇帝,誰也不知道,他在這里收藏了多少珍寶,然而,近臣皆知,當時的建福宮花園是一座當之無愧的珍寶倉庫。

乾隆去世後,嘉慶皇帝曾下令將此處收藏的珍寶、玩物全部原殿加鎖封存。以後,歷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諸朝,誰也沒有啟封,更沒有查庫。

清末代皇帝溥儀被准許繼續居住在後宮,生活供應由政府提供。溥儀喜歡建福宮花園,就把它稍加裝修,居住在裡面。他曾開啟過少數倉庫,看到過那裡面存放的大量珍寶,他還登上屋頂天溝觀看宮殿風光。

對溥儀來說,這里也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後來的一天夜裡,建福宮花園內的敬勝齋突然發生神秘的火災。整個花園建築夷為平地。

那座一度華美絕倫的建福宮西花園,以遺址的形式,從此隱匿宮牆深處,不為人識。後來,經故宮博物院設計施工,歷經5年,這座宮廷園林建築在廢墟之上重現。

⑩ 建福宮花園建於什麼時候

建福宮花園,始建於1740年,面積40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2800多平方米。建福宮花園院回落層次分明,建築以答延春閣為中心,四周有敬勝齋、吉雲樓等十幾處古建。

作為皇帝休閑放鬆的場所,建福宮花園與故宮整個的結構不同,集宮、殿、樓、閣、齋、堂、亭、軒於一體,是紫禁城內空間變化最豐富的院落。

由於乾隆皇帝的鍾愛,1771年修建的寧壽宮花園就是以建福宮花園為藍圖。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