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桃花的花程式

桃花的花程式

發布時間: 2021-02-26 09:22:07

㈠ 各種花的花程式

花程式使用符號和數字來表達花的各部分組成、排列、位置及彼此間的關系。書寫專順序是性別、整齊與否、屬花被(花萼和花冠)、雄蕊群、雌蕊群。各個符號含義如下:
通常兩性花的符號可以省略,因為當雄蕊群和雌蕊群同時出現時,就表示該花為兩性花。例如泡桐屬的花程式為:♂♀↑K(5)C(5)A4G(2:2:∞)
表示它的花為兩性花,不整齊花,花萼五裂,花冠五裂,雄蕊五枚,子房上位,二心皮合生,二室,每室具有多數胚珠

㈡ "花程式"怎麼讀

以K表示花萼,C表示花冠,P表示花被,A表示雄蕊群,G表示雌蕊群,如東北堇菜(Viola mandschurica)的花程式為↓K5-C5A5G[3]),鬱金香(Tulipa gesneriana)的花程式為*P3 3A3 3G[3],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的花程式為*K5C5A5G[5],報春花(Priu- mla Sieboldi)的花程式為*K[5]C[5]A[5 5]G[5]。*表示放射對稱花,↓表示左右對稱花,G(下面有一橫線)表示子房上位,G(上面有一橫線)表示子房下位,G(上下各一條橫線)表示子房半下位,[]表示連合, R.J.Pool(1929)採用了許多花程式,一如他用Ca3 Co5S-P-表示金鳳花(Ranuneulus acris var.japonieus pleniflorus) 的花程式那樣, Ca表示萼、Co表示花冠,S表示雄蕊,P表示雌蕊,∞表示花蕊數多於10。花程式不同於花圖式,它不能表示出花葉的排列。 花程式是借用符號及數字組成一定的程式來表明花的各部分的組成、排列、位置以及它們彼此的關系(見施滸編的《種子植物形態學辭典》)。 花圖式是用花的橫剖面簡圖來表示花各部分的數目,離合情況,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也就是花的各部分在垂直於花軸平面所作的投影。 花程式的表達 是藉助於字母、數字和符號來表達、怎麼表達法?我們分別來談: 1.字母 花各組成部分所用符號一般用花各部分拉丁名詞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通常用拉丁文 P 表示花被,是拉丁文Perianthium 的縮寫。 K 表示花萼,是德文Kelch 的略寫。在我國植物學教科書中,常用K表示花萼。當用K表示花萼時,則要用Co來表示花冠。 C或Co 表示花冠,是拉丁文Corolla 的略寫),Ca代表花萼(Ca為Calyx的略寫) A 表示雄蕊,是拉丁文Androecium 的略寫。 G 表示雌蕊群,是拉丁文Gynoecium 的略寫。G——子房的位置通常在G的上、下用「—」號表示 2.數字 用阿拉伯數字「0,1,2,3,……10」以及「∞」或「x」來表示,「∞」表示多數,不定數;「x」則表示少數,不定數;通常寫在花部各輪每一字母的右下角或右上角,表示其實際數目。 阿拉伯數字表示花各部分的數目。數字都寫在代表各部分字母符號的右下方;∞表示數目在十個以上,或數目不定(數目很多);0 表示缺少某一輪或退化;雌蕊之後如果有三個數字,第一個數字表示心皮數目,第二個數字表示子房室數,第三個數字表示每室胚珠數(一般只用第一和第二個數字),並用「:」將這三個數字隔開。 3.符號 花各組成部分形態結構特徵所用符號。 整齊花或輻射對稱花用「*」表示,不整齊花或兩側對稱花用「↑」來表示;「♂」表示雄花,「♀」表示雌花,「♂/♀」或不寫表示兩性花;如果表示花的某一部分互相連合,則在其數字外加上「( )」號,如果同一花部有多輪或同一輪中有幾種不同的聯合和分離的類型,則用符號「+」來連接;而同一花部的數目之間存在變化幅度則用「—」號來連接;如果在字母的右下角的數字後加上「∶」號的話,是表示心皮數、室數和胚珠數間的一種連接。如:豌豆的雌蕊群,我們寫成1∶1∶∞(即上位子房,一心皮、一室、胚珠多數)。各花部之間則用「,」號來分開。但在比較老的一些植物分類學書籍中,如胡先驌和鄭勉二位先生的著作中,可見到用S來表示雄蕊、P來表示雌蕊的表示法,其花程式的寫法也與現行寫法不一樣。 ↑——兩側對稱花 ♂——單性雄花 ♀——單性雌花 * 表示輻射對稱花(整齊花)。 ()表示聯合。 某一部分各單位互相聯合。 + 表示某部分排列的輪數關系(一輪以上)。 -(短橫線)表示子房位置。若子房上位,「-」寫在G 下方,如G;如子房下位,則「-」寫在G 上方,如Ḡ ;如子房半下位,在G 上、下方各寫一「」,如。表示兩性花(兩性花的符號有時略而不寫);♂ 表示雄花;♀ 表示雌花。(♂ 、♀ )表示雌雄同株;(♂ /♀ )表示雌雄異株。 例如:柳的花程式: ♂,↑K0C0A2;♀,*K0C0G(2:1) 表示:柳的花為單性花,雄花為不整齊花,花萼,花冠都無,只有兩枚雄蕊;雌花為整齊花,無花萼和花冠,子房為上位,二心皮一室。 [編輯本段]花程式書寫順序 花性別、對稱情況、花各部分從外部到內部依次介紹K、C、A、G,並在字母右下方寫明數字以表示花各部分數目。舉例說明如下: (1)蘋果花: * K(5) C5 A∞G(5:5:2) 表示兩性花,輻射對稱;萼片5 枚,合生;花瓣5 枚,分離;雄蕊多數,分離;單雌蕊,子房下位,由5 枚心皮聯合形成5 室子房,每室2 個胚珠。 (2)紫荊花:↑ K(5) C l+2+(2)A(9)+lG 1:1: ∞ 表示兩性花;兩側對稱;萼片5 枚,合生;花瓣5 枚,分離,排成三輪,其中有2 個花瓣聯合;雄蕊10 枚,9 枚聯合,l 枚分離成二體雄蕊;子房上位,單雌蕊,一室,每室胚珠數不定。 (3)桑花:♂ * P4 A4;♀ * P4 G(2:1:l) 表示為單性花。雄花:花被片4 枚,分離;雄蕊4 枚,也是分離的;雌花:花被片4 枚,子房上位,2 心皮,一室,1 個胚珠。花程式只能表明花各部排列組成位置的彼此關系,不能完全表達出結構的許多特徵,因此,為了更全面地表示花的結構還必須應用花圖式。 [編輯本段]花程式舉例 下面我們舉幾個典型植物的花程式以供討論: 木蘭科:*P6-15,A∞,G∞ 百合科:*P3+3,A3+3,G(3∶3) 桃花: K5,C5,A∞,G1∶1 蠶豆花:↑K(5),C5,A(9)+1 G1∶1∶∞ 對於木蘭科和百合科的花程式的表示法,各種書籍中大致相同;而對於桃花和蠶豆花的表示法則各有千秋,除花部幾輪以及各花部的字母、數字和符號間用不用「,」或「;」號外,主要的不同,反映在雌蕊群G右下角數字外,用不用「( )」符號的問題上。為了便於說明,我們不妨 先看一看現行的《植物學》教課書(高等師范院校試用教材),該書上冊第189頁倒數第7—10行寫著:「2.蠶豆的花程式為: ↑K(5)C5A(9)+1G(1∶1)」, 接著寫「花程式表示:不整齊花,二側對稱;花萼5片,萼片合生;花冠由5片花瓣組成,離生,一輪;雄蕊群有雄蕊10枚,其中9枚合生,另一枚分離,子房一心皮一室,上位。」很顯然,該書編者在談到蠶豆花部的花萼、花瓣、雄蕊時都明確指出其合生或離生,故而在K(5);的5字上用了表示連合的符號「( )」,在C5的5字上則沒有用;同理,在A(9)+1的9字上用了「( )」號,1字上未用;唯獨在談到子房時既未用合生也沒有用離生的字眼來表示心皮的情況,而在其外用了一個表示該花部各部分連合的符號「( )」。該符號在此能用嗎? 眾所周知,豆目植物的雌蕊群是由一個心皮組成的;既沒有與其他花部合生,自己也僅只一個心皮,而其外表示花部連合的符號「( )」從何而來呢?假如我們硬要於其外冠以符號「( )」的話,那麼,人們不禁會問桃花,蠶、豌花之類的一個心皮與什麼連合呢?那回答只能是二個字:「沒有!」,既然沒有同其他單位連合,那為什麼其外硬要冠以連合的符號「( )」呢?肯定弄錯了。原因可能會很多,推想一種可能是編寫時東抄西抄,沒有認真細想;再一種可能是編寫的人多,各編各的,前後不連貫,以致出現矛盾。 還有關於花萼、花瓣(冠)的符號是用K、C還是用Ca和Co,眼下國內外植物學書籍中多用前者(即K和C),所以,還是用K和C來表示的好。 為此,桃花和豆科(即蝶形花亞科或科)的花程式應這樣來表示: 桃花 K(5),C5,A∞,G1∶1 豆科 K(5),C1+2+(2)A(9)+1,G1∶1∶∞ 有一些書中,特別是國外目前所用的教科書大多如此表示法,當然也有不寫花程式的。

㈢ 求桃花,刺槐,羽衣甘藍的花程式

再過兩年再翻一下\^o^/

㈣ 花程式的舉例

下面我們舉幾個典型植物的花程式以供討論:
木蘭科:*P6-15,A∞,G∞
百合科:*P3+3,A3+3,G(3∶)
桃花: K5,C5,A∞,G1∶1
蠶豆花:↑K(5),C5,A(9)+1 G1∶1∶∞
對於木蘭科和百合科的花程式的表示法,各種書籍中大致相同;而對於桃花和蠶豆花的表示法則各有千秋,除花部幾輪以及各花部的字母、數字和符號間用不用「,」或「;」號外,主要的不同,反映在雌蕊群G右下角數字外,用不用「( )」符號的問題上。為了便於說明,我們不妨 先看一看現行的《植物學》教課書(高等師范院校試用教材),該書上冊第189頁倒數第7—10行寫著:「2.蠶豆的花程式為:
↑K(5)C5A(9)+1G(1∶1)」,
接著寫「花程式表示:不整齊花,二側對稱;花萼5片,萼片合生;花冠由5片花瓣組成,離生,一輪;雄蕊群有雄蕊10枚,其中9枚合生,另一枚分離,子房一心皮一室,上位。」很顯然,該書編者在談到蠶豆花部的花萼、花瓣、雄蕊時都明確指出其合生或離生,故而在K(5);的5字上用了表示連合的符號「( )」,在C5的5字上則沒有用;同理,在A(9)+1的9字上用了「( )」號,1字上未用;唯獨在談到子房時既未用合生也沒有用離生的字眼來表示心皮的情況,而在其外用了一個表示該花部各部分連合的符號「( )」。該符號在此能用嗎?
眾所周知,豆目植物的雌蕊群是由一個心皮組成的;既沒有與其他花部合生,自己也僅只一個心皮,而其外表示花部連合的符號「( )」從何而來呢?假如我們硬要於其外冠以符號「( )」的話,那麼,人們不禁會問桃花,蠶、豌花之類的一個心皮與什麼連合呢?那回答只能是二個字:「沒有!」,既然沒有同其他單位連合,那為什麼其外硬要冠以連合的符號「( )」呢?肯定弄錯了。原因可能會很多,推想一種可能是編寫時東抄西抄,沒有認真細想;再一種可能是編寫的人多,各編各的,前後不連貫,以致出現矛盾。
還有關於花萼、花瓣(冠)的符號是用K、C還是用Ca和Co,眼下國內外植物學書籍中多用前者(即K和C),所以,還是用K和C來表示的好。
為此,桃花和豆科(即蝶形花亞科或科)的花程式應這樣來表示:
桃花 K(5),C5,A∞,G1∶1
豆科 K(5),C1+2+(2)A(9)+1,G1∶1∶∞
有一些書中,特別是國外所用的教科書大多如此表示法,當然也有不寫花程式的。

㈤ 鳳尾蘭的花程式和花圖式是

花程式:*P3+3A3+3(3:3:∞)。

木蘭科:*P6-15,A∞,G∞

百合科:*P3+3,A3+3,G(3∶3)

桃花: K5,C5,A∞,G1∶1

蠶豆花:↑K(5),C5,A(9)+1 G1∶1∶∞

對於木蘭科和百合科的花程式的表示法,各種書籍中大致相同;而對於桃花和蠶豆花的表示法則各有千秋,除花部幾輪以及各花部的字母、數字和符號間用不用「,」或「;」號外,主要的不同,反映在雌蕊群G右下角數字外,用不用「( )」符號的問題上。

如圖所示:


(5)桃花的花程式擴展閱讀:

是藉助於字母、數字和符號來表達、怎麼表達法?我們分別來談:

1.字母花各組成部分所用符號一般用花各部分拉丁名詞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通常用拉丁文

P 表示花被,是拉丁文Perianthium 的縮寫。

K 表示花萼,是德文Kelch 的略寫。在我國植物學教科書中,常用K表示花萼。當用K表示花萼時,則要用Co來表示花冠。

C或Co 表示花冠,是拉丁文Corolla 的略寫),Ca代表花冠(Ca為Calyx的略寫)

A 表示雄蕊群,是拉丁文Androecium 的略寫。

G 表示雌蕊群,是拉丁文Gynoecium 的略寫。G——子房的位置通常在G的上、下用「—」號表示

㈥ 花程式百合科:*P3+3,A3+3,G(3∶3)什麼意思

花輻射對稱,花被兩輪,離生,每輪三片。雄蕊兩輪每輪三個,子房三心皮三室。

㈦ 急求五種花的花程式

花程式和花圖式是學習植物學的人經常要涉及的概念,對學習植物分類學的人來說更顯得重要。但現行植物學書籍中,不是對其注釋不夠就是不加註釋,更有甚者互相矛盾,這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不少麻煩,也給實際工作者帶來困難。不僅一般植物學教科書中出現錯誤,而且,同類型的錯誤還出現在一些辭書中。這就更增加了問題的嚴重性。現就某些書籍中的一些提法和表示法。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花程式 花程式是借用符號及數字組成一定的程式來表明花的各部分的組成、排列、位置以及它們彼此的關系(見施滸編的《種子植物形態學辭典》)。以上是花程式的基本概念,是藉助於字母、數字和符號來表達、怎麼表達法?我們分別來談:(詳見圖表) 1.字母 一般用每輪花的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花的各個組成部分。通常用拉丁文,如:用P代表花被(P為Perianthium的略寫),C或Co代表花冠(C或Co為Corolla的略寫),Ca代表花萼(Ca為Calyx的略寫),A代表雄蕊群(A為Androecium的略寫),G代表雌蕊群(G為Gynoecium的略寫)。而在我國植物學教科書中,常用K表示花萼,該字母是德文Kelch的略寫。當用K表示花萼時,則要用Co來表示花冠。 2.數字 用 阿拉伯數字 「0,1,2,3,……10」以及「∞」或「x」來表示,「∞」表示多數,不定數;「x」則表示少數,不定數;通常寫在花部各輪每一字母的右下角或右上角,表示其實際數目。 3.符號 整齊花或輻射對稱花用「*」或「」表示,不整齊花或兩側對稱花用「↑」或「」號來表示;「」表示雄花,「」表示雌花,「」或「」表示兩性花;如果表示花的某一部分互相連合,則在其數字外加上「( )」號,僅基部連合可在數字下方加上「」號,如上部連合,可在數字之外加「」號。如果花部的某些部分貼生則用「」號表示;子房的位置通常在G的上、下用「—」號表示,如上位子房則寫成(也可以僅寫G來表示),下位子房則寫成,周位或半下位子房寫成;如果同一花部有多輪或同一輪中有幾種不同的聯合和分離的類型,則用符號「+」來連接;而同一花部的數目之間存在變化幅度則用「—」號來連接;如果在字母的右下角的數字後加上「∶」號的話,是表示心皮數、室數和胚珠數間的一種連接。如:豌豆的雌蕊群,我們寫成1∶1∶∞(即上位子房,一心皮、一室、胚珠多數)。各花部之間則用「,」號來分開。但在比較老的一些植物分類學書籍中,如胡先驌和鄭勉二位先生的著作中,可見到用S來表示雄蕊、P來表示雌蕊的表示法,其花程式的寫法也與現行寫法不一樣,如 蕊成二組,九個以其花絲聯合。 下面我們舉幾個典型植物的花程式以供討 木蘭科:*P6-15,A∞,G∞ 百合科:*P3+3,A3+3,G(3∶3) 桃花: K5,K5,A∞,G1∶1 蠶豆花:↑K(5),C5,A(9)+1 G1∶1∶∞ 對於木蘭科和百合科的花程式的表示法,各種書籍中大致相同;而對於桃花和蠶豆花的表示法則各有千秋,除花部幾輪以及各花部的字母、數字和符號間用不用「,」或「;」號外,主要的不同,反映在雌蕊群G右下角數字外,用不用「( )」符號的問題上。為了便於說明,我們不妨 先看一看現行的《植物學》教課書(高等師范院校試用教材),該書上冊第189頁倒數第7—10行寫著:「2.蠶豆的花程式為: ↑K(5)C5A(9)+1G(1∶1)」, 接著寫「花程式表示:不整齊花,二側對稱;花萼5片,萼片合生;花冠由5片花瓣組成,離生,一輪;雄蕊群有雄蕊10枚,其中9枚合生,另一枚分離,子房一心皮一室,上位。」很顯然,該書編者在談到蠶豆花部的花萼、花瓣、雄蕊時都明確指出其合生或離生,故而在K(5);的5字上用了表示連合的符號「( )」,在C5的5字上則沒有用;同理,在A(9)+1的9字上用了「( )」號,1字上未用;唯獨在談到子房時既未用合生也沒有用離生的字眼來表示心皮的情況,而在其外用了一個表示該花部各部分連合的符號「( )」。該符號在此能用嗎? 眾所周知,豆目植物的雌蕊群是由一個心皮組成的;既沒有與其他花部合生,自己也僅只一個心皮,而其外表示花部連合的符號「( )」從何而來呢?假如我們硬要於其外冠以符號「( )」的話,那麼,人們不竟會問桃花,蠶、豌花之類的一個心皮與什麼連合呢?那回答只能是二個字:「沒有!」,既然沒有同其他單位連合,那為什麼其外硬要冠以連合的符號「( )」呢?肯定弄錯了。原因可能會很多,推想一種可能是編寫時東抄西抄,沒有認真細想;再一種可能是編寫的人多,各編各的,前後不連貫,以致出現矛盾。 還有關於花萼、花瓣(冠)的符號是用K、C還是用Ca和Co,眼下國內外植物學書籍中多用前者(即K和C),所以,還是用K和C來表示的好。 為此,桃花和豆科(即蝶形花亞科或科)的花程式應這樣來表示: 桃花 K(5),C5,A∞,G1∶1 豆科 K(5),C1+2+(2)A(9)+1,G1∶1∶∞ 有一些書中,特別是國外目前所用的教科書大多如此表示法,當然也有不寫花程式的。筆 者以為最好是寫,而且還要寫正確、寫規范。 (二)花圖式 說到花圖式就更令人頭痛,在一些國內外植物學書籍中,尤其是植物分類學(或有花植物分類學)中,常常避而不談。然而,花圖式與花程式一樣是學習被子植物分類學的人經常碰到的。亦有不少植物學的書籍中談到過,但一般只是泛泛地談一下,畫一個圖,不加任何解釋,也不指明出處,弄得老師和學生都不知該圖所示各部其正確的含義是什麼?給教與學帶來不少困難。 然而另一些植物用上述符號不能完全表達其花的基本特徵,必須輔以其他的符號加以表達;麻煩就出在這些輔助符號上(由於篇幅所限,對此本文暫不討論),一來教科書常不講述,二來不同植物的花其形態各異、變化多端,不仔細推敲,往往不知所雲。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花圖式概念本身有毛病。現以高等師范院校試用教材《植物學》為例,其上冊的第189頁,「為了簡單地說明一朵花的結構,可以用一個公式或圖案把一朵花的各部分表示出來,前者稱花程式,後者稱花圖式」。(註:一朵花下的著重點是筆者加的。)同樣地解釋除見於一般的植物學教材外,也見於一些辭書中,如施滸編的《種子植物形態學辭典》的第77—78頁,1962年版,以及《辭海》1975、1979年版,《簡明生物學辭典》1982年12月版等。但用上述概念,來解釋山毛櫸科、樺木科、唇形科以及大戟屬等科屬植物花的基本結構和特點是行不通的。我們還是以現行《植物學》教材(華東師大、東北師大合編,1984年版)為例,見其下冊第203頁的見圖-25山毛櫸科三個屬的雌花花圖花,第243頁的見圖-70大戟屬花圖式和第277頁的見圖—112唇形科花圖式,仔細看一看就會明白上述三科植物其所謂花圖式繪的不是一朵花,而是一個花序。這樣一來,我們不竟要問,花圖式的概念是指一朵花而言,還是指一個花序而言呢?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如果指後者,那麼上述書中對花圖式概念所下的注釋就得修 正或改寫。筆者認為作為植物學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對植物分類學而言)之一的花圖式與其他概念一樣,前提要明確,定義要符合科學性。為了使大家都能接受而不引起大的騷動,我們用一種廣義的花圖式概念來統一:即用圖解來表示花和花序各部分的橫斷面,亦借簡圖來表示花和花序各部在垂直花軸的平面上的投影。

㈧ 求各種常見植物的花程式

鬱金香( gesneriana)的花程式為★P3+3A3+3G[3] 東北堇菜(Viola mandschurica)的花程式為↓K5-C5A5G[3]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的花程式為★K5C5A5G[5] 報春花(Priu- mla Sieboldi)的花程式為★K[5]C[5]A[5+5]G[5] ★表示放射對稱花 桃花 K5,K5,A∞,G1∶1 蠶豆花↑K(5),C5,A(9)+1 G1∶1∶∞ 柳 ♂,↑K0C0A2;♀,*K0C0G(2:1) 豌豆 ↗K(5)C1 2 (2)A(9) 1 G 1:1:∝ 意思為:花兩性,左右對稱;萼片5枚,結合;花瓣5枚,3輪排列,外輪1枚,中輪2枚離生,內輪2枚合生;雄蕊10枚,成二體,其中9枚合生成一體;子房上位,一心皮構成,一室,內生多數胚珠。 (1)蘋果花: * K(5) C5 A∞G(5:5:2) 表示兩性花,輻射對稱;萼片5 枚,合生;花瓣5 枚,分離;雄蕊多數,分離;單雌蕊,子房下位,由5 枚心皮聯合形成5 室子房,每室2 個胚珠。 (2)紫藤花:↑ K(5) C l+2+(2)A(9)+lG 1:1: ∞ 表示兩性花;兩側對稱;萼片5 枚,合生;花瓣5 枚,分離,排成三輪,其中有2 個花瓣聯合;雄蕊10 枚,9 枚聯合,l 枚分離成二體雄蕊;子房上位,單雌蕊,一室,每室胚珠數不定。 (3)桑花:♂ * P4 A4;♀ * P4 G(2:1:l) 表示為單性花。雄花:花被片4 枚,分離;雄蕊4 枚,也是分離的;雌花:花被片4 枚,子房上位,2 心皮,一室,1 個胚珠。

㈨ (薔薇科蘋果亞科)某些花的花程式,花圖式。

蘋果花: * K(5) C5 A∞G(5:5:2)

表示兩性花,輻射對稱;萼片5 枚,合生;花瓣5 枚,分離;雄蕊多數,分離;單雌蕊,子房下位,由5 枚心皮聯合形成5 室子房,每室2 個胚珠。

㈩ 求幾種花的花程式

花程式的書寫方法:花的各部分用一定字母來代表,通常用K代表花冠,用C代表花冠,A代表雄蕊群,G代表雌蕊群,P代表花被,花的各部分用數目來表示,缺少時就用0。花輻射對稱,花被兩輪,離生,每輪三片。雄蕊兩輪每輪三個,子房三心皮三室。

下面有幾種花的花程式:

棉花的花程式:K(5+3),C5,A(∞)G(3-5:3-5)]。

桂花的花程式:Ca(4),(5~12),0 Co (4),(5~12),0 A2,4 G(2)。

紫玉蘭:*p6-15,a∞,g∞。

金鍾花、迎春:*k(4)c(4)a2 g(2 :2) 。

金盞菊:*k(5)c5a∞ g(5 :5)。

碧桃、紅葉李:*k(5)c5a∞ g(1) [g下加橫]。

(10)桃花的花程式擴展閱讀:

1、字母 一般用每輪花的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花的各個組成部分。通常用拉丁文,如:用p代表花被(p為perianthium的略寫),c或co代表花冠(c或co為corolla的略寫),ca代表花萼(ca為calyx的略寫),a代表雄蕊群(a為androecium的略寫)。

g代表雌蕊群(g為gynoecium的略寫)。而在我國植物學教科書中,常用k表示花萼,該字母是德文kelch的略寫。當用k表示花萼時,則要用co來表示花冠。

2、數字 用阿拉伯數字「0,1,2,3,……10」以及「∞」或「x」來表示,「∞」表示多數,不定數;「x」則表示少數,不定數;通常寫在花部各輪每一字母的右下角或右上角,表示其實際數目。

3、符號 整齊花或輻射對稱花用「*」或「」表示,不整齊花或兩側對稱花用「↑」或「」號來表示;「」表示雄花,「」表示雌花,「」或「」表示兩性花;如果表示花的某一部分互相連合,則在其數字外加上「( )」號,僅基部連合可在數字下方加上「」號,如上部連合,可在數字之外加「」號。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