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草教案
『壹』 中班別踩這些花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了解花的用途。
2、在活動內中使幼兒進一步萌發愛花、護花容的意識。
【活動准備】
1、ppt課件:花的秘密。
2、ppt課件:春天開什麼花。
3、幼兒繪畫和製作「花」用的材料及蠟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感知花的美。
課件演示
1、師:小朋友,春天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春天會開很多漂亮的花,你們知道有哪些花在春天開嗎?(讓幼兒思考,互相說一說)
2、ppt課件:春天開什麼花。
引導幼兒觀看課件,知道有哪些花在春天開放。
迎春花、櫻花、水仙花、玉蘭花、喇叭花......
二、觀察發現,感知花的用途。
1、師:漂亮的花除了供人們觀賞,還有什麼用途呢?
2、課件演示
『貳』 幼兒園中班繪本教案《快樂是什麼》
活動目標: 1.在閱讀畫面語言的基礎上欣賞故事,感受故事表達的溫情。 2.理解故事角色對快樂的認識,能尋找並發現自己生活中的快樂。 3.學慣用"××的快樂是……"的句式完整地說出自己或他人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將繪本《快樂是什麼》製作成PPT (插入與畫面相匹配的音樂數段),微笑表情圖,大字卡:"××的快樂就是……"、"快樂是什麼?"。 2.事先向幼兒發放"快樂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出示快樂的表情)看,這是什麼表情?人的心情怎樣就會微笑? 師:當我們心情高興、快樂時,就自然會在臉上流露出微笑。老師今天很開心,很快樂,因為我能和小朋友在一起。老師知道你們一定也有很多快樂的事情,你願意大聲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嗎?誰來說說,你什麼時候很快樂? 幼:我在做游戲的時候很快樂。 幼:畫畫時我很快樂。 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快樂,快樂真是一種美好的感覺。可是有一隻小老鼠, (點擊封面)它經常問媽媽:快樂是什麼?(出示字卡)想知道鼠媽媽是怎麼回答的嗎?我們一起來看書吧。 二、閱讀感知 1、師:(點擊第一頁)猜猜這是什麼季節?你從哪裡看出來的?(引導幼兒觀察櫻花盛開的景象。) 師:對,這是一個春天的早晨,小老鼠伸著懶腰走出家門,回過頭問媽媽:快樂是什麼?鼠媽媽回答:快樂就是在春天的早晨一打開門,頭頂便嘩啦啦落下來一陣櫻花雨。 什麼是櫻花雨? 幼:櫻花花瓣飄落下來,好像下雨一樣。 師:說得真好,櫻花是很美很美的一種花,櫻花雨落在頭上會有什麼感覺? 幼:會很香,還很舒服。 (教師引導幼兒復述"鼠媽媽"的話並加上動作。) 2、師:(點擊第二頁)瞧,小老鼠在干什麼? 師:小老鼠啊,把山坡當成了滑梯,他在滑滑梯呢!山坡上長滿了藍色的風鈴草(點圖)。長滿了草的山坡,踩上去會有什麼感覺? 幼:軟軟的。 師:對啊,如果不小心滑倒,也不會摔痛。所以小老鼠一不小心滑倒了,他還捧著肚子笑呢!這時,他問媽媽:"快樂是什麼?"鼠媽媽說:"快樂就是在藍色風鈴草中滑下山坡,一次又一次。"(帶幼兒一起學說鼠媽媽的回答。) 3、師:(點擊第三頁)喲,這老鼠母子倆什麼事這么開心呀? 幼:他們在盪鞦韆。 師:小老鼠緊緊抱著鼠媽媽,無限開心地問:"快樂是什麼?"鼠媽媽會怎麼回答呢? 幼:她說快樂就是把鞦韆盪得高高的,和小鳥飛得一樣高。 師:你猜對了。鼠媽媽說:"快樂就是盪著鞦韆,像鳥一樣飛進高高的雲端。"你們盪過鞦韆嗎?喜歡盪鞦韆嗎?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這種感覺:緊緊抱著媽媽,盪起來(隨音樂做盪鞦韆的動作)。快樂嗎? 4、師:(點擊第四頁)畫面上除了小老鼠,還有誰?他們在做什麼? 幼:小老鼠騎著自行車,在追大母雞。 師:嗯,他們在游戲。咦,鼠媽媽在哪裡呢?(請幼兒找出來。) 師:鼠媽媽在遠遠看著呢!你們想鼠媽媽這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小老鼠問"快樂是什麼",鼠媽媽會怎麼說?(幼兒爭相發言。) 幼:快樂就是鼠寶寶玩得很開心。 幼:鼠寶寶開心,他的媽媽就很快樂。 師:不錯,鼠媽媽說:"快樂就是看你開心地玩,吸著鼻涕舔棒棒糖。" (幼大笑)誰會學鼠媽媽的話?(請個別幼兒復述。) 5、師:(點擊第五頁)什麼季節到了?冬天到了,外面飄著雪,非常寒冷,可是小老鼠家裡卻是暖烘烘的。這母子倆為什麼這么高興? 幼:他們在喝著熱湯。 師:小老鼠的小肚肚吃得像西瓜一樣圓。"快樂是什麼?"小老鼠舔著手指,摸著西瓜一樣圓的小肚肚問。這時,鼠媽媽會說快樂是什麼呢? 幼:快樂就是外面很冷,家裡很熱。 師:"熱"可以說成"暖烘烘"。鼠媽媽說:"快樂就是在飄雪的冬夜,家裡暖烘烘的,有香噴噴的青豆湯喝。"(帶幼兒學說鼠媽媽的話。) 6、師:(點擊第六頁)小老鼠把頭靠在鼠媽媽的身上,他們在看什麼? 幼:他們看著太陽落山了。 師:對,他們在看夕陽。你覺得這時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幼:很安靜,很舒服。 師:"快樂是什麼?"小老鼠又問。"快樂就是靜靜地看海,靜靜地看夕陽,靜靜地和你在一起。" 師:鼠媽媽說和誰在一起很快樂?來,我們也來感受一下這種快樂一一(音樂起)把頭靠在媽媽的肩膀上,靜靜地,靜靜地……真舒服啊! 三、欣賞故事 師:小老鼠一直在問媽媽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對,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快樂是什麼》。那現在小朋友就當小老鼠,老師就是鼠媽媽,我們一起欣賞故事,分享他們的快樂,好嗎?小老鼠們要記住:每換一個地方,你們都要問媽媽--快樂是什麼?(提醒幼兒問時要用開心、好奇的口吻。)好,開始。(師生合作,分角色講述故事。)
『叄』 急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我有六冊的教案,你們拿去看吧,八冊的語文書都沒有,哪裡會有教案呢?我也在找八冊教案,誰有消息別忘了通知一聲,謝謝了!
第一單元 走進春天單元主題分析:
春風、春雨帶來《春的消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奏響春天的序曲,枝頭吐出新綠,雛菊綻開笑靨,《柳笛和榆錢》里,榆錢舞,柳笛飄,又是一年春來早,人們的臉上和心裡更是春意盎然……本單元一是要學生感受自然界春光的美好,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用心去體驗、感受春天帶給自然萬物的變化,春天給萬物帶來的勃勃生機;二要促使學生用心研讀課文,透過作者觀察春天的視角的不同,感受春天的無處不在。從而學習作者觀察和表現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無論是古詩、現代詩歌、還是散文,字里行間都充溢著作者對生活真摯的熱愛與贊美。讓學生通過字里行間去應和「走進春天」的主旋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認識「漂、雛、耀、」等38個生字,並能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冬、換、牽」等56個生字。
2、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4、 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字、詞、句。
7、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把握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
1、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提高識字量。
2、 通過品讀、演讀,感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
3、 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4、 能用普通話交談,並能就他人發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發現春天就在自己的身邊,感悟到春天的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是具體的、生動的,是可見可感的。
3、 結合活動安排習作訓練,使學生認識習作在生活中的價值,並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4、樂意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清楚明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春的消息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2個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牽引、愛憐、雛菊、禁不住」等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拼讀 「漂、禁」兩個多音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詩歌。
3、通過朗讀詩歌,指導學生邊讀邊想像,增強對詩歌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4、通過讀、誦、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展開想像,激發學生感受和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觀察身邊的事物,感受春的氣息。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1、教師先板書「消息」,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消息」的理解。
師:春姑娘就要來了,她想給小朋友們發一個春天到來的好消息,你幫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怎麼告訴我們這個好消息呢?」
(學生暢所欲言。)
春姑娘把小朋友們的好主意讓一位詩人寫成了一首詩來傳達「春的消息」。我們來讀一讀,看看誰能收到這些消息。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來解決。
2、出示生詞卡片,指明讀,注意「漂」是個多音字,漂白、漂亮
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漂白」、「牽引」、「愛憐」、「雀躍」、「搔癢」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生活經驗和具體的動作來理解。
對於其他詞語可以相機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小節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詩歌,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後,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裡?
2、引導學生交流讀後的感受。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通過感情朗讀來表達出來。
第一節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風、春水、樹枝、水鴨 ;抓住「盼望」「整整」體會孩子們渴望和欣喜的感情。
第二節中春的消息是指換上春裝;「飛過」「飛上」表達了孩子們尋找春天的歡快和急切之情。
第三節中春的消息是指蝴蝶飛舞 ;抓住「愛憐」體會孩子們對自然萬物的愛。
第四節中春的消息是指雛菊開放 ;抓住「雀躍」體會孩子長高的自豪和欣喜。
第五節中春的消息是指吐出綠苞、溪水唱歌 ;
第六節中春的消息是指太陽照耀、被嫩草搔癢的面頰;
4、配樂朗誦詩歌,美讀中品位所蘊涵的情感。贊美春天!
第2課時
一、復習:指名讀課文,說說春天的消息有哪些。
二、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並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雀」字。
4、利用寫字書進行書寫練習。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 關於春的消息還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個細心觀察的孩子,你一定能發現的更多!去找一找相關描寫春天的兒歌、古詩、歌曲讀一讀、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動手畫一畫,剪一剪美麗的春天。
2、積累詩歌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2、燕子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2個生字。理解「俊俏、聚攏、生機、掠、偶爾、盪漾、光彩奪目」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展開想像,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
4、初步體會比喻、擬人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美的詞句。
5、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觀察得細致,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搜集有關燕子的資料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燕子的圖片,學生欣賞。
2、同學們,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燕子》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請打開書,誰來讀讀。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明確自學要求。
(1)讀准注拼音的生字,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認真寫幾遍。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2、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新詞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
(2)理解詞語的意思。
4、開火車一人一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找找生字的形近字,也可以說句子。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奏、湊」不能寫成「秦」字。
五、作業:記住生字。
第2課時
一、師生對話、感悟文本。
1、 課文美在以下四個方面:外形
美 春之美 飛行美 歇息美
你們小組最想研讀那一方面的美?
2、 出示研讀方法:
(1)自讀課文,找出哪些詞句最能反映這方面的美;
(2)細細品讀這些詞句,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旁邊;
(3)小組交流補充;
(4)討論怎樣讀好這一節?練讀。
3.學生研讀,教師巡視並參與研讀。
外形美: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兒?你們從哪些詞句讀出了這種美? 推薦一名成員朗讀這一節。
春之美: 這一節通過哪些景物來展示春之美?這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你們認為哪些詞句寫得比較好?為什麼?
飛行美: 燕子飛行時美在哪兒?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歇息美:你們覺得這一節中哪些詞句寫得特別美,為什麼? 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麼比做什麼?
想想:燕子會譜出一支怎樣的歌?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朗讀。)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春天裡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你還知道那些小動物春天了,就和大家見面,說說他們在春天裡的快樂吧!
2、積累文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3、柳笛和榆錢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初步體會比喻、擬人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美的詞句、語段。
4、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柳笛和榆錢在春天裡帶給孩子們的樂趣。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新鮮的柳條和榆錢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柳笛和榆錢
師:同學們,看到課題,你們猜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呢?
(學生暢談)
師:文章的作者,圍繞著柳笛和榆錢都寫些什麼呢?讓我們細細的讀讀課文,通過自己的邊讀邊思考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 明確自學要求。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查字典讀准字音;
(2)參考課文題目,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柳笛和榆錢給春天裡的孩子們帶來哪些樂趣?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可以講一講,也可以讀給同學們聽一聽。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記下來,准備和同學討論。
2、 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 開火車認讀詞語
(2)開火車一人一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三、師生對話、感悟文本。
1、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柳笛和榆錢給春天裡的孩子們帶來哪些樂趣?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
2、出示組內學習方法:
(1)自讀課文,找出哪些詞句最能反映柳笛(榆錢)帶給孩子們的樂趣;
(2)細細品讀這些詞句,
(3) 可以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小組交流補充;
(4)討論怎樣讀好這一節?練讀
3、全體同學交流,互相補充。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真正的動手操作一下!
榆錢:抓住:一個形象貼切的比喻:「亮晶晶、綠瑩瑩,真像一串串晶瑩的玉莢。」也可以讓學生親口嘗一嘗。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唇」上下結構,但是上半部撇寫的要長些。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柳樹和榆樹給春天裡的孩子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你還知道還有哪些書給春天增添了色彩,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呢?
2、積累文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4、古詩二首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的5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9個生字。
2.能結合語言環境或藉助工具書理解「不值」、「應」、「屐齒」、「小扣」、「柴扉」、「勝日」、「泗水濱」、「等閑」等詞語的意思。
3、入情入境地品讀古詩,整體感受詩歌的意思,想像詩歌所描寫的畫面。培養學生的閱讀體驗能力和想像能力。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搜集有關春天的古詩,藉助工具書理解古詩
教師准備:寫好古詩的黑板、古詩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春回大地,我們讀了春的詩歌,春的散文,今天我們來看看春的古詩,在以前你讀過的詩中,還記得哪一首詩描寫春天的景色?給大家背一背。
(學生背誦)
師:今天我們還要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游園不值》、《春日》
二、自學古詩,感悟詩情。
1、讀詩。
2、解詩題。詩題「游園不值」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想到朋友的花園去遊玩,但沒有遇上他。
3、解詩句。
(1)請大家讀一讀詩句,對哪些字詞還不明白。
(2)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發問和回答,課件出示難解字詞意思,讓學生板書(看注釋、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等)。
(3)以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詩句的意思。
(4)你學懂了哪一句,向大家匯報一下。
根據學生發言進行補充糾正(連字詞意思、看插圖等)。
(5)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體會「一枝」的妙處。游園心切的葉紹翁只看到了一枝紅杏,這枝紅杏給他帶來了什麼?一枝紅杏就說帶來了滿園春色,那麼數枝、百枝、千枝不是更能代表滿園春色嗎?
2、展示滿園春色。詩人善於發現春天、欣賞春天,能從一枝紅杏就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想像到春色滿園,談談你想像的滿園春色。
3、讀好後兩句。這枝紅杏還帶給了吃閉門羹的葉紹翁什麼?找到表現他驚喜心情的詩句,讀出他的這份驚喜。
指名學生對比讀,從語調、語速、表情角度進行指導。
3、 讀全詩。讀出從失望到驚喜的心情變化。
第二課時
一、學習《春日》:
1)、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然而,人們最喜愛、最推崇的是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今天咱們再學的就是這一首詩。誰知道題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板書題目)
3)、詩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萬不能忘記!(指名板書「南宋朱熹」)
我們上學期曾經學過朱熹的哪首古詩?
4)、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朱熹寫的《春日》。
5)、讀了這首詩以後,你能猜測一下詩人朱熹在春日時的心情嗎?
6)、猜測終歸是猜測,如果大家能夠從詩句中找出「證據」,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猜測,我是有理由的。
7)、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其間,教師范讀一次。
8)、說說古詩的意思。
6、朗讀品位兩首古詩
二、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齒」字,下半部應該是不封口的。
三、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古代詩人對春天是那樣痴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請同學們課下繼續收集整理。
5、陽氣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做到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生詞,。
2.能結合閱讀體驗,從整體上了解「陽氣」、「地氣」等詞語的意思;同時藉助工具書或結合上下文與生活經驗理解「佝僂」、「朗朗的笑聲」、「洋溢」、「蠕動」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大意,背誦第4自然段。
4、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發現春天就在自己的身邊,感悟到春天的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是具體的、生動的,是可見可感的。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搜集有關於春天的節氣歌、諺語等。熟讀課文
教師准備:生字卡片,春季的諺語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師:春的詩歌,春的散文,春的古詩,還有春的諺語「大罷春,陽氣升」奶奶對我說,可是我不明白啊,同學們,你們明白嗎?
(學生背誦)
師:讓我們來一起進入文章深入體會吧!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主讀文,明確要求:
(1)、對一些較長的句子要重點讀、反復讀,直到讀通順。
(2)、遇到難讀的長句子,要和同伴互相傾聽讀正確。
2、理解詞語:
在讀中結合語言環境、藉助工具書、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佝僂」、「銹」、「垛」、「疙瘩」、「軲轆」、「溢」、「薺」、「蠕動」、「耙」等字詞的意思。
3.用自己習慣的語言概括奶奶說的諺語的意思。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再讀課文,對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結合閱讀體驗,說說自己對陽氣的理解
重點指導:第四自然段,從整體感覺、視覺、聽覺等方面以及動態、靜態、顏色、氣息、聲音等方面體會語言的豐富、美好。
「一陣騰騰的腳步聲」、兩次「朗朗的笑聲」,進一步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體驗春天給土地、植物、動物、人類帶來的希望。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第二課時
一、 復習
1、學生朗讀課文。
2、教師出示生詞,學生認讀。
二、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棗」字,上下兩部分的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 收集有關於春天的諺語
2、拓展閱讀朱自清的《春》
閱讀鏈接
走進春天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閱讀鏈接的內容。
2、能夠利用工具書解決遇到的字詞的問題。
3、合理展開想像,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課前准備:課下布置學生對本單元的課文多通讀幾遍,回顧課文內容。在課下搜集和春天有關的一切內容。白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內容,為「走進春天」做好儲備
1、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在本單元我們都學了哪些課文?
這幾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2、師:可以看出,我們這幾篇課文都和春天有關,而且在我們身邊春天也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就讓我們在這節課中一起「走進春天」。
二、閱讀文本,初步了解閱讀鏈接的大概內容
師:下面,請大家打開書18頁,自已認真的讀一讀。
師:誰能說一說,你都讀懂了哪些內容?
找2-3名學生說一說。
師:誰願意來讀一讀課文內容?
找四名學生,每位學生讀一個板塊的內容。
三、再回歸文本,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
1、師:同學們,就讓我們懷著愉快和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再讀一讀課文的內容吧,一會兒我要找同學們說一說你讀後的感受。
2、同學們自由讀。
3、讀後先小組交流一下讀後的感受。
4、然後找同學圍繞知春、踏春、惜春、詠春四個內容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可讀課文,也可結合課下搜集的內容,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四、走進春天,走進想像的樂園
1、師:同學們, 剛才我們在一起走進春天,走進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樂園,此時此刻,你能不能用一幅畫來表達你的心情?
2、學生拿出課前准備的紙筆做畫。
3、師:誰能向大家來展示你的作品?
同學生踴躍參與。
5、師: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介紹你的作品呀?
五、擴展延伸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直沉浸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中,春天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大家想不想課下到我們身邊找一找春天,如果你找到了,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如果我們有時間會再一起來交流,好不好?
六、課下作業
寫一篇春天的景物的文章
綜合學習一
教學目標:
1、更多的積累關於春天的詞語。
2、將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初步的習作能力有機結合,通過口語交際積累、展示生活的素材,
3、承接上一冊「漫步書林」的系列安排,在學生了解了文房四寶和永字八法的基礎上,學習描紅和仿影。
4、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美,體驗詩人來源於生活中的心境
5、幫助學生樹立喜歡漢字、主動寫好漢字的意識。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搜集有關於春天的詞語、詩歌、諺語、古詩等。A4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
孩子們,真是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剛剛開學兩個星期,已經很講究學習的效率,學習了很多關於春的文章,現在我們來回憶一下,我們本單元都學習了什麼?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麼?可以是詞語、古詩、詩歌、或者優秀的段落。
(學生暢談)
二、我的采蜜集
1.請將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的關於春天的詞語展示給大家吧!
2.選用自己認為最好的成語,自辦手抄報,版面設計可以採用春天的明快色彩!
3.評選「成語積累之星」,「成語積累優勝小組」。
三、讀讀背背
1.用自己喜歡或習慣的方式讀通、讀准《春遊》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讀了這首詩歌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四、漫步樹林:
1.欣賞書法作品,激發學生從美學的角度審視漢字的情趣。
2.教師親自為學生示範,讓學生欣賞書法的筆畫美、神韻美。
3.回憶學過的書法的基本筆畫特點,練習描紅和仿影。要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多寫多練。
口語交際 「春的消息」發布會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感受春天的美麗。
2、讓學生學會展開想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春天,贊美春天。
3、培養交際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讀著本單元的這組課文,尋覓著春的足跡,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
進了春天的懷抱。綠油油的麥苗,金黃的油菜花,盛開的迎春花、丁香花、櫻花……好美的春天啊!同學們,在前面我們組織的活動中你積累了哪些「春天的信息」?那麼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跟小夥伴們講一講,好嗎?
二、互動交際 自己眼中的春天
1、學生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2、小組派代表班上交流,其餘同學認真傾聽,可補充可評價。
三、評價總結
把握三點:是否用普通話,發現是否多、新,語言是否生動完整。
評選出最佳「春天小使者」。
我的小筆頭 我 們 眼 里 的 春 天
《綜合學習一》中「我的小筆頭」習作要求是這樣的:讓春天來到你的筆下,讓春意走進字里行間。選擇感興趣的內容,你可以寫一首小詩,也可以寫一件事或編一個童話,還可以畫幅畫兒,配上你喜歡的文字……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筆下的春天。
教材分析:
教材順應三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發展的特點,安排這次習作,形式多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學設計思想:
1、讓學生在觀察實踐中,放鬆自我,感受春天的美麗。
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春天,贊美春天,培養寫作能力,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體現課程整合的思想,將口語交際與寫作有機的整合在一起。
教學活動流程設計:
一、創境激情,感受春天
同學們,現在正是和風送暖的春天。說到春天,你們能想到哪些和春天有關的詞語?(可能有春光明媚、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你能想到哪些和春天有關的詩句?同學們積累得可真多!
春天是一首小詩,清新雅緻;春天是一幅畫,絢麗多姿;春天是一個神奇的魔術師,她走到哪裡,哪裡就會充滿生機。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讓我們和春姑娘一起去旅遊吧!(播放歌曲《綠紗巾》)學生談聽後感受。
二、描繪春天,留住春天
春天就在小鳥動聽的歌唱中,就在筍芽兒破土而出的劈啪聲中,就在醉人的花香中,就在小朋友歡樂的笑臉上。生活中,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問候,一次真誠的幫助,也會讓人感到春天般的溫暖。拉住春天的手,春天永遠在我們心頭。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把美好的春天留在我們身邊,讓別人知道你眼中的春天呢?
1、小組交流
2、全班互動交流,師點撥
(預設:可以寫一首小詩,可以編一首歌,可以畫下來或用相機照下來,還可編一個童話故事……)
好,同學們那快快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你眼中的春天吧!在寫之前,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個好設想,那就是把你們寫好的「春天」分組裝訂在一起,名字、封面由你們自己設計,然後,我們還要把它給各年級的同學看一看,讓春天永遠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怎麼樣?
三、學生動筆描繪自己眼裡的春天
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修改整理,裝訂成冊
『肆』 求一篇幼兒園中班科學領域《櫻花》詳細教案!謝謝
"睡蓮,花開"是本教案的主要話題,今天生育網編輯特意整理了"《睡蓮花開》"這篇中班科學教案教案來分享"睡蓮,中班,花開"等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幼兒園老師,家長有所幫助,謝謝。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及操作,感知不同紙張製作的睡蓮的吸水性能。
2、培養仔細觀察和探索的習慣。
3、體驗實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各種紙張的睡蓮(粉畫紙、蠟光紙、植絨紙、牛皮紙)、筆、記錄表、6張集體記錄表格、盆子、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我的小花園》
二、引發興趣師:我的小花園里開滿了鮮花,老師這里也有一朵花,但是是用紙做的花。
(1)出示一紙制含苞待放的睡蓮。小朋友們想一想,這朵紙做的睡蓮會在沙里、土裡還是水裡開放?
(2)教師把紙睡蓮分別放入裝有沙、土、水的盆里。看、水中的睡蓮怎樣了?
(3)念兒歌:(師)睡蓮睡蓮哪裡開?(眾)沙里它不開。(師)睡蓮睡蓮哪裡開?(眾)土裡它不開。(師)睡蓮睡蓮哪裡開?(眾)水中它才開。
(4)為什麼睡蓮能在水中開放呢?(請個別幼兒講述後教師小結)三、幼兒實驗(1)這里有不同紙張製作的睡蓮,請你們把它們放在水中試一試能不能開放。哪種睡蓮先開?哪種睡蓮後開?
(2)引導幼兒把不同質地的紙製成的睡蓮放入水盆中仔細觀察。
(3)幼兒操作。發現睡蓮開放的順序不同。
(4)請它們仔細看看什麼紙做的睡蓮最先開放,什麼紙做的睡蓮最後開放?
四、交流實驗結果(1)剛才你們發現了什麼有趣的現象?
(2)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3)討論:為什麼粉畫紙做的睡蓮最先開放?牛皮紙做的睡蓮最後開放?
(4)請幼兒回答,引導幼兒觀察各種紙的質地。
(5)小結:有的紙吸水性強,吸水的速度就快;有的紙吸水性弱,吸水的速度就慢。
五、填寫實驗表(1)教師講解記錄方法。
(2)幼兒填寫實驗的結果,並說說表格中的記錄結果說明了什麼。
六、游戲《花仙子》
『伍』 《考場作文如何審題立意》作文教學案
作文教學案一:考場作文如何審題立意一、話題作文的審題作文話題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材料、話題的闡述語、話題和具體寫作要求。1審話題材料,抓關鍵詞句例1:2002年全國卷作文話題: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風雪。他深知不盡快找到避風處,非凍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經邁不開了。就在這時,腳碰到一個硬邦邦的東西,扒開雪一看,竟然是個快凍僵的人。登山者犯難了:是繼續向前,還是停下來援救這個陌生人?心靈深處翻江倒海之後,他毅然作出決定,脫下手套,給那人做按摩。經過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動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後,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困境。問題:找出上述材料中的關鍵詞句,說說它們對審題有什麼限制和啟發?參考答案:①「途中遇到暴風雪,他深知不盡快找到避風處,非凍死不可。」這句話對選擇的環境作出了限制:考生必須表現主人公在較為艱難的情況下作出選擇,而不是在較為寬松的心態下作出的選擇。②「登山者犯難了:是繼續向前,還是停下來援救這個陌生人?」這句話很重要,這表明文章要強化這是一個二難選擇,要有矛盾的心理。 ③「陌生人可以活動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困境。」這句話體現了救人=自救。2、審闡述話語,明話題方向例2:2005年浙江卷作文話題唐詩曰:「一葉落而天下知秋。」宋詩說:「春色出牆來」,「一葉飄落而知秋」,「一葉勃發而見春」。尋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請以「一枝一葉一世界」為話題作文。問題:上述話題闡述語,為我們提供了幾種方向?參考答案:①命題者鼓勵考生以小見大,見微知著。②抓無限和有限的辨證關系。3、審注意要求,防止幾種誤區注意要求往往是相對固定的: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我們在分析這一部分時,要做到澄清以下幾個問題:①、立意自定,不等於主題無禁忌。立意有高低之分。②、文體自選,不等於不要文體,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將文章成了「四不像」記敘文沒有記敘的「三要素」,沒有起碼的描寫,議論文缺乏必要的層次,沒有鮮明的例證。③、題目自擬,不等於題目無關緊要。有些考生把題目等同於話題,這並非不可,但他們的題目就不會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④、不得抄襲,不等於不能調動平時的閱讀積累。這主要是針對套作和宿構現象的。4、話題類型及審題要求(具體見新《坐標話題作文》第18頁)①觀點型話題做這種話題作文最忌諱背離話題,如今年重慶卷話題「雙贏的智慧」,考生就不能寫成「雙贏」不可能,也就是不要反彈琵琶。②事物現象形話題此類話題往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現象,如「音樂」、「挑戰」等,對此,我們要善於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抓住這一事物或現象與自己相關的人或事,深入挖掘它對自己產生的影響,不能直停留在表面。③關系類話題審此類話題關鍵是不要偏於一方而忽略另一方,要找出二者之間的辨證關系。如「時尚與經典」,審題的關鍵在於不要只說一方好,另一面就一無是處,而要看到時尚只有經過時間的考驗才能持久下去而成為經典,曾經的經典也只要勇於創新就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成為新的時尚。④范圍型話題這種話題的限制性很小,只為你提供了范圍。如2002年春季高考作文話題「出發與到達」(具體見新《坐標話題作文》第18頁),不能將它理解成關系類話題,從二者中找出一個孰是孰非,它只是為你提供了一個范圍,你既可以傾向於出發,也可以傾向於到達。再如今年高考江蘇卷作文話題「鳳頭、豬肚、豹尾」,你既可以傾向於「鳳頭「,也可以傾向於」豬肚「,也可以是」豹尾「,也可以三者都涉及。但要強調一點,你不管寫哪一點,都必須堅持到底,不能中途易轍。 二、供材料作文的審題話題作文中,材料只是為了幫助考生認識話題、拓展視野、激發思維所作的必要的提示和啟發。而在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既是考生作文主題立意的出發點,又是歸宿點。所以從材料中提取的中心往往是相對固定的。材料作文審題有兩個原則:1、把握題旨例3:三個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人用金杯玉盞盛著喝,一人用瓷碗泥杯盛著喝,另一人乾脆用手捧著喝。於是用金玉之人覺得自己富貴了,用泥瓷之人則覺得自己貧賤了,只有那個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說了一聲:「好解渴呀!」 生活的本質是,你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真正的高貴是你喝上了更甘甜的水,而不是舉起了華貴的杯。①三種人喝水的不同方式實質上代表了對待生活的哪些不同態度?[參考答案]前兩個人把注意力放在物質財富的多寡和榮譽名聲的得失上,而那個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真正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和人生的幸福。②你可以從閱讀與生活中找到這樣的例子嗎?[參考答案]陶淵明,遠離官場,他認識到生活的本質與精神的可貴,屏棄了浮華與虛榮。生活中還有很多放棄財富而致力於勞作的人,他們也認識到生活的本質是勞動和創造,真正的高貴在於精神和人格,人生的幸福在於擁有真純和美德。熱衷於功名利祿,滿足於蠅營狗苟會越來越喪失人的本性,越來越遠離生活的本質。2、明確角度角度即材料表現出來的看問題的出發點。有的材料只有一個角度,有的卻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角度。我們要選取那些最能表現題旨的角度。例4:武漢的珞珈山,有聞名遐邇的櫻花園。每年的櫻花時節,總見一些青年穿著和服在櫻花叢中攝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漢留學的韓國青年見此大為不解,對她的導師說:「他們為什麼要穿著和服去照像呢?我們韓國也有櫻花,但從沒有人穿著和服去同櫻花照像。」她的導師苦笑了一下,無言以對。問:這則材料可以從哪些角度提取觀點?①從遊人角度:批判一些年輕人常年一味崇洋而忘了本。②從韓國青年的角度正面闡述不忘本。假如從反面立意,指出導師「苦笑」是思想封閉的表現,由此而論證中國要走向世界,要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就必須解放思想。則有「反彈琵琶」,只會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三、命題作文的審題所謂命題作文,就是作文的題目已經定下了,不能更改了,這是一個限制,但同時它也有很大的自由度,就是這個題目往往比較寬泛,可寫的領域范圍很廣,而限制往往在於它表現的意義。例5:以《安》為題,寫一篇議論文,字數:不少於800。(2005年北京卷作文題)「安」字含有多種意思,多種詞性,形容詞有「安定」、「安全」、「安寧」、「安逸」等,動詞有「安於」「安享」。它的限制性在於所寫內容必須在「安」的這些詞語所包含的內容之內。另外,要注意所給標題的內在性含義。詞有本義,引申義,比喻義,看到標題後,就要想到標題的內在含義。這里的「安」如果光寫「安全」,泛泛而談,是得不到好分數的,必須挖掘內在含義,要能深入到個人心靈深處、一個民族文化中。以下是北京一滿分考試的作文片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是一種安逸;「小橋流水人家」是一種安逸;然而,「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後的一杯清茶、一壺酒也是一種安逸。安逸是一種釋然,是一種隨心,是一種大風大浪後的平靜與享受。文章將安深化為一種人生的態度,並追溯到歷史中去,用我們耳熟能詳的例子來表現。說明此考生在審題上比一般學生更深入。 四、造成偏題跑題的主要類型1、對話題、材料或題目理解不全面。比如「心存希望」這個話題,許多同學大談希望是什麼,人為什麼要有希望,這就變成了「希望」,「心存希望」一定要突出一個「心」字,要突出主人公的情感主體地位。決不能只對「希望」泛泛而談。2、對話題理解不深入。如第十次周練的作文話題為「失落」,失落在字典中有兩種理解:一為遺失、丟失,二為精神上失去寄託而感到空虛。是不是二者都可以入文呢?不是,根據材料,我們應該寫前一種「失落」。3、穿靴戴帽,轉移話題。如:2000年話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有一位考生的作文是這樣寫的:在生活中,我們肯定會遇到種種的問題,在回答這些問題時,答案也是千差萬別、多種多樣的。」…………(與話題無關的一件事)生活的海洋是豐富多彩的,我只是擷取了其中的一朵浪花。造成這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不少同學平時宿構了一些文章,到了考試時就不顧實際,硬往上靠。有的考生自己也覺得所寫內容與原話題「風馬牛不相及」,於是只好穿靴戴帽,打扮一番。盡管作者用心良苦,但這類文章的毛病是逃不過閱卷教師的眼睛的。4、否定話題。 五、審題立意練習回聲為了排遣苦悶,我做了一次遠行。 憋著勁兒,登上了盼望已久的峰頂,心在剎那間卻凝固成高曠的沉默。那一望無垠的湛藍的天和海,那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蒼翠山巒。這是大自然怎樣的一種雄渾和生命力的奔涌?我不由自主地張開雙臂,積蓄已久的心聲和力量凝成一聲"喂--",在山海間飛出。片刻,那"喂--喂--喂--喂……"的回聲像澎湃的波浪涌來,將我淹沒。我就一個人在峰頂靜靜地站著。海擁著山,天連著地,那回聲在心胸中涌著、涌著。而不遠千里奔波而來,也許正是為領略這種回聲、這種神奇。漸漸地,回聲退了、退了,而往日難忘的記憶珍藏、青春憧憬和那些期待的眼神卻像漲潮的海水一樣湧上來,述說著,疑問著。也就是在寧靜中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我把對生活的所有疑問凝成一聲"喂",而山海回答的是同樣的語言似是有聲,卻是沉默。我輕松地笑了:飛去的是失落與彷徨,回來的是熱情和希望。是的,我要重新展翅飛翔,不管前方是否還有風雨雷電。人的語言只是一種生命的疑問,而沉默卻是對生命的耕耘,對疑問永恆的回答。不要幻想世界會給你直接的答案,發現和感悟才是人生的真諦。而回聲就是這樣一種用反復和沉默來啟迪生命的語言,只是,你可用心聆聽過?「回聲」的啟示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這就是回聲的獨白,回聲的啟示,回聲的內涵。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用自己的心靈去對待另一顆心靈,都應該用一雙熱情的瞳孔去面對另一雙瞳孔,因為人字的結構是互相支撐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只有捧著自己的一顆心,真心地對待別人,愛和關心才會如春雨般地滋潤我們的全身。沒有付出,哪會有得到?沒有奉獻,哪會有收獲?其實,對待別人是因,反饋到自己的則是果。 如果海珊國王身前不關心自己國家的人民,不操心國家的大事,不為中東和平而奔波調解,在他臨死前的那幾天,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國民在風雨中等候在王宮外,甘願捐獻自己的器官?如果燕妮不為窮苦的人奔走忙碌,她死後的墓前又怎會有鮮花的簇擁呢? 所以,無論你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要想得到別人的關心和尊重,前提還是你自己的付出。 這是個偉大的世界,世界需要愛來維系,人之間的關系需要關心來作用,只有這樣世界才會繽紛多彩。不要過多地考慮自己,不要過分地算計別人,不要操心地計較付出得到的多少,因為得到付出之間永遠沒有公式。 莎士比亞說:「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別人。」我們每個人都只是蒼穹中的一顆小星,都只是深夜中的一把火炬,我們心中所想的應該是別人,裝著的應該是別人,只有這樣,天空才會更加明亮,深夜才會充滿光明與溫暖。 所以,朋友當你想獲得別人的關心與尊重時,當你想讓你的周圍變得明亮起來,當你想生活在一個充滿溫暖的世界中時,請從自己做起,請和和氣氣地對青山說一聲:「你好!」相信青山也會讓你感到滿意的。 玫瑰贈人,手有餘香,相信這余香會纏繞在你的指尖,滲透到你的心裡,永遠永遠地環繞在這萬水千山之間。這是兩篇以「回聲」為話題的作文,都未偏題,看看它們立意有高低之分嗎?
『陸』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桃花和櫻花
活動目標:
1、 在教師的引導下,初步學會按順序看圖。
2、 在教師引導內下,學會用口頭語言將容畫面的主要內容講述出來。
活動准備:
1、 小花狗手偶一個。
2、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磁帶、CD碟片
『柒』 花兒的生長教案
一、教學目標:
1 .知道花與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
2.通過小組展示、交流等方式,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花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懂得感恩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花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知道生活中常見花卉的花語及適合送給的人.
2.難點:知道生活中常見花卉的花語及適合送給的人。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聽幾首歌放鬆一下,當然在聽的過程中你要思考這幾首歌有什麼共同之處。 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一起唱.(大屏幕播放歌曲《茉莉花》、《蝴蝶花》、《我愛雪蓮花》《牽牛花》等歌曲片段,學生跟唱)
師:同學們都聽得非常認真,那麼細心的你發現了嗎,這幾首歌都有什麼共同點呢?(3分鍾)
生:花。
師:完全正確。 花,薈萃了大自然的靈秀,給人以美的溫馨和愛的遐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花的世界,欣賞花的藝術,探究花與生活的奧秘!(出示課題:花與生活)
花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那麼關於花與生活你們知道些什麼呢?
生:各種回答
師:非常好,我們的生活中花是無處不在的,不僅可以欣賞、美化環境等,還有關於花的小游戲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做一個關於花的小游戲:花之謎語——猜花
從花迷中體會花與生活的奧秘,
2.新授:
請猜花組同學上台給大家出花迷(大家先聽她把謎面讀完,再舉手回答)
猜花組同學一:
猜花組同學二:
(牡丹花大而香,有「國色天香」之稱)
師:感謝猜花組同學的精彩展示,大家表現的非常好,看來你們認識了不少花,大家肯定都在想「我要是現在能夠欣賞到更多美麗的花該多好呀」對不對?
生:對
師:的確,花的種類有很多,它們的美麗非常誘人,很多人都會利用節假日特意去公園、植物園里賞花,有菊花展、蘭花展等,還有玉淵潭的櫻花,今天我們就坐在教室里滿足大家賞花的願望。
『捌』 四年級音樂公開課教案
第五單元 《青青竹海》教案
教學內容
聽:「春筍」「小小竹排」「月光下的風尾竹」
唱:《小竹橋》《跳柴歌》
吹:豎笛「紅河谷「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小竹橋》
教學目標
1、學慣用舒展的音色演唱《小竹橋》,感受村寨人民對小竹橋的熱愛。
2、欣賞童聲合唱《春筍》、聆聽春雨彈起了豎琴的聲音。
3、用律動感受笙獨奏「小小竹排」電影插曲。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聽、唱、動來體驗音樂,感受音樂!唱好頓音記號及附點音符。
教學過程:
一、欣賞並律動「小小竹排」電影插曲
1、欣賞《小小竹排》
師:今天呀,我們要去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遊玩,那裡的人民熱情好客,你們想去嗎?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到底去哪?讓我們先來欣賞。
2、用動作來表現歌曲,(出示畫面鄉村的小橋)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
二、學唱歌曲
1、我們來到了一座美麗的小竹橋,上一節課請大家回去畫了橋,大家一起來觀賞。
2、先看老師的橋還是自己的橋: 這幾天孩子們可忙壞了,又畫了橋,那你們一定知道我們這節課跟什麼有關?(生:橋)好,你們就已經給這堂課起了個名啦,就叫橋吧!老師也跟你們一樣,也忙壞了,我收集了很多橋,你們是想先看看曹老師收集的橋呢,還是你們自己收集的橋呢?好,現在我就大大方方的展示給你們看一看。(這叫什麼橋?知道的大聲讀出它們的名字)剛才你們都看見了哪些橋呀?(生匯報:石頭橋、旋轉橋、木板橋、竹橋、鐵索橋……)是呀,橋的世界真是太豐富了,在這么多的橋中,你最喜歡什麼橋呢?同桌的小朋友在一起親親密密的說一說。
3、請同學們聽賞贊美「小竹橋」的歌
4、熟悉歌曲旋律,注意附點音符
5、、朗誦歌詞,生節拍律動
6、自由創編律動,讓我們跟著歌曲進行表演吧!
6、跟琴學唱歌曲,同學們表演的真不錯,讓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歌,並加入頓音記號。
7、聽錄音邊唱歌曲邊自由律動。
三、欣賞童聲合唱《春筍》
1、同學們我們演唱的很好,在小竹橋邊春雨彈起了豎琴的聲音,表現了春筍在大地上成長紮根,聽賞《春筍》。
2、跟著童聲合唱歌曲唱一唱。
四、音樂游戲
現在讓我們到樂器室去看看吧!(放音樂,教師帶領學生隨音樂做動作圍教室走一圈。)我們來到了樂器室,這里有很多打擊樂器,讓我們找一找!(出示卡片)
1、猜謎語: 是魚不會游,是鈴不能搖,是鼓鈴鈴響,是筒的咯響
強調猜四件樂器(答案:木魚、碰鈴、花鈴鼓、雙響筒)
2、學生猜,教師演示。(逐個拿出四件樂器)
3、請學生聽音樂《打花巴掌》歌曲部分,邊聽邊討論(4組分別拿一件樂器)怎樣用打擊樂器為歌曲部分伴奏。
4、4個組分別用四件打擊樂器伴奏後再合奏。
五、小結
第二課時 《跳 柴 歌》
教學目標
一、學唱《跳柴歌》,指導學生運用氣息的控制,做有彈性的歌唱和力度與速度的變化,來表現歌曲輕快、歡悅的情緒,
二、根據歌曲創編動作,跟著音樂跳一跳,感受海南民族的風族特點。
三、學吹豎笛加拿大民歌《紅河谷》。
教學重點、難點
獨立自信的唱好歌曲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2、精彩三分鍾,模仿各地方言。
二、練一練,我的創造(p29)
1、按不同的排列順序唱一唱;
2、哪一組旋律最通順、流暢?
三、教學新歌
1、談話;同學們,現在老師給大家聽賞一首海南民歌《跳柴歌》,聽完後請告訴我你們想干什麼?想跳一跳,那我們先來學唱歌曲。
2、模唱全曲;用柯爾文手勢視唱旋律。
3、朗讀歌詞,注意咬字、吐字。
4、跟琴唱詞。
5、小組合作唱詞至熟練。
6、歌曲藝術處理。
1)小組交流意見; 2)小組練唱,在分組展示; 3)選擇打擊樂,自由創編節奏為全曲伴奏。
四、擴張延伸
1、欣賞《百鳥朝鳳》
2、介紹:這首樂曲曾獲第四屆青年聯歡節民間音樂比賽銀質獎,近年來我國藝術家在國外演奏民族器樂作品時受到熱烈歡迎。
3、參與表現:
1)展示你創作的動作,並教給大家。
2)分組活動表現歌曲。
A、舞蹈組b、演唱組c、跳竹竿組。
4、各組展示,評價。
五、小結:聽曲出室。
蘇少版小音第七冊 第六單元 浪花里的歌教案
教學內容
聽:「月亮河 」 「鱒魚」
唱:「小事情」「讓我們盪起雙槳」
動:填歌詞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小事情》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小事情》, 用輕松愉快的聲音邊唱邊表演,在演唱二聲部中要做到聲部和諧。
2、 聆聽《月亮河》,感受樂曲表現生活中的情景。
3、 通過編創和表演,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對藝術的表現和創造能力。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在唱唱、聽聽、做做中感受音樂;唱好《小事情》歌曲二聲部,做到聲部和諧。
教學過程:
一、感受三四拍
1、認一認三四拍號,了解它們的含義及強弱規律。
2、練一練,播放音樂《小事情》用聲勢感受三四拍歌曲。
二、新課教學
1、談話:《小事情》是一首美國童謠,在學習這首歌曲時,先讓學生學會歌詞,讓他們理解歌曲所蘊含的道理。
2、聽《小事情》,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及旋律線條。
3、輕聲哼唱《小事情》,回憶歌曲的旋律及音位。
4、視唱兩聲部,做到聲部和諧。
5、師:這首歌好聽嗎?(好聽)
6、師:(出示碰鈴)你們認識它嗎?它的聲音怎樣?這么好聽的聲音,讓我們隨它的節奏讀歌詞。
7、第一遍有感情朗讀歌詞;第二遍邊做動作邊讀歌詞。
8、學唱歌曲:跟琴學唱;分聲部學唱;配上碰鈴演唱。
9、創設情境進行表演、聽演唱、豎笛吹奏。
三、聽賞《月亮河》
1、在美好的情境中,請大家聆聽《月亮河》
2、跟著音樂輕輕哼唱p30,想想這段音樂適合表現生活中的那些場景,請說一說。
四、介紹音樂課新欄目《音樂信息站》。每人搜集有關的音樂知識、故事,在課前介紹給大家,豐富我們的音樂信息量,看誰找的故事最有趣。方法是輪流,期末評選最佳信息員。
五、結束: 聽曲出室。
第二、三課時 《讓我們盪起雙槳》
教學目標
一、指導學生以優美抒情歌聲,抒發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真摯感情。
二、進一步提高二聲部歌唱的技能,注意做到音準和諧、音量均衡及因色統一。
三、聽賞「鱒魚」,區別音色、形狀、及演奏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自行大膽的表現歌曲及樂曲是重點;唱准歌曲中含有ox的節奏的樂句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合唱練習。
1、利用柯達伊手勢進行兩聲部的和聲音程練唱。
2、練習合唱發聲練習曲。要求一氣呵成,韻母發音位置統一。
二、節奏練習。
2/4ox xx | x. x|xx x |x -|| 模仿拍擊
三、新歌教學《讓我們盪起雙槳》。
1、激趣導入。
談話:(課件播放這首歌的mtv )交流;在這首歌里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何感想? 小結;刻畫了兒童們在灑滿陽光的湖面上,劃著小船盡情遊玩、愉快歌唱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幸福生活的真摯情感…… 介紹;歌曲的作者及創作年代。
2、聆聽范唱,劃分樂段。
3、找出曲譜中的ox節奏樂句,跟師唱一唱。
4、跟琴唱一唱曲譜、小組練唱,並隨即指導。
5、朗讀歌詞,體會意境。
6、跟琴唱詞。
7、小組練唱,主要是唱准確。
8、歌曲藝術處理。
討論、實踐後總結:這是一首帶副歌的分節歌,高潮在副歌部分。所以,在演唱音量的層次上,齊唱部分可用「MP」合唱部分用「MF」,總的是以輕柔、優美、舒展的聲音來表現歌曲的意境。
9、各組按新的要求練唱全曲。
四、欣賞「鱒魚」
1、出示課件(樂器圖片)學生觀察各樂器的外形特點並描述。
2、出示課件,聆聽各樂器的音色特點。
3、聽賞「鱒魚」(鋼琴五重奏),讓學生聽別樂器的音色。
五、歌表演《讓我們當起雙槳》。
1、小組合作選擇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
2、各組展示,集體評議。
六、小結
少版《音樂》第七冊 第七單元 月亮月光光教案
教學內容
聽:「月亮月光光」「望月亮」「二泉映月」(1)(2)
唱:「好月光,你走得這樣靜悄悄」「愉快的夢」
吹:豎笛學升4音,吹「愉快的夢」
課時安排:4課時
第一、二課時 《好月光,你走得這樣靜悄悄》
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演唱《好月亮,你走得這樣靜悄悄》,並進行歌詞創編。
2.對音的高低及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體驗,進行三度音程下行訓練。
3、想像地去欣賞《月亮月光光》,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4、唱唱、做做「音樂游戲」
教學重難點
感受歌曲的意境,在歌唱中身體可以隨音樂律動;唱好歌曲二聲部。
教學過程
一、聽賞《月亮月光光》
1.導入新課:
① 教師展示歌曲內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圖片
② 完整地聽一遍童聲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
③ 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安靜地聽,一邊想像從歌曲中聽到的景像。
2、教師將歌詞的大意講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閩南方言:
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間蓋房子。親像水花園——好像美麗的花園。3.老師在放第二遍音樂之前向學生提出兩個問題:
① 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應在什麼位置?
② 歌曲的情緒是什麼?
4.聽完第二遍音樂,學生可以上講台將老師的圖片作一擺放,以符合歌詞描繪的情景,或將基本的擺放方位解說給同學們聽。
5.請同學回答歌曲所表現出來的基本情緒,是優美還是歡快?
二、學唱歌曲
1、導入:講有關月亮的故事,朗誦描寫月亮的歌謠,唱有關月亮的歌曲,
2.教師提問:誰能講一個有關月亮的故事?朗誦描寫月亮的歌謠和唱有關月亮的歌曲?
3、進行三度音程下行訓練,用柯爾文手勢。
4、聽賞澳大利民歌《好月亮,你走得這樣靜悄悄》
5、視唱歌曲旋律二聲部
6、朗誦歌詞
7、學唱歌曲,先唱一聲部,再唱二聲部,最後兩聲部合唱。
三、才藝表演
1、分小組進行表演、比賽,看哪一組講、唱、誦的同學多,給予獎勵,以鼓勵發揚集體協作精神。
2、教師小結,並對大膽上場表演的同學當眾表揚,以表示對其有主動性和自信心的贊揚。
四、唱唱做做
1、教師向同學們解說這一活動的基本做法及要求,並將寫有 d r m f s唱名的小紅燈籠掛在釘有小圖釘的小黑板上。
2、老師指著小紅燈籠上的「d r m f s」教唱,注意熟記各個唱名及其音高。
3、當同學們都熟記並知道怎樣唱唱名以後,教師將紅燈籠按一定的音高和走向排列成組,請同學用手勢表現出來,並有節奏、有音高地唱一唱。如掛出,就請大家集體或者個別用手勢表示,並有節奏有音高地唱:「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
4、請一位同學上台在小黑板上把寫有唱名的燈籠排列出多組旋律線,如:sol mi mi mi do,mi do do do mi等,其餘同學在下面有節奏地、有音高地唱出來,並輔以手勢。
5、老師按書上所列四種組合,分別用鋼琴彈奏出來,同學們盡快用手勢作出反映。
6、教師小結:通過這一練習,我們了解了唱名,並知道按一定的音高可排列出優美的旋律線。
五、小結
第三課時 《愉 快 的 夢》
教學目標
1、學習並感受日本歌曲《愉快的夢》,了解日本的風土人情,使學生受到中日友誼的熏陶和感染。
2、通過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創新能力。
3、欣賞動畫片《寶蓮燈》插曲「望月節」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創新能力;創編歌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放動畫片《寶蓮燈》插曲「望月節」,教師帶領學生律動走進教室,激情導入:在這美好的夜晚中,給我們帶來了愉快的夢,請聽賞(放背景音樂《愉快的夢》)
2、師:同學們,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日本小朋友邀請咱班同學到日本去做客,你們想不想去?生:想。
3、師:好,下面就請你們閉上眼睛,老師帶你們坐宇宙飛船到日本去,跟老師一起倒計時:10、9、8、7、6、5、4、3、2、1,(一位女生穿著和服走到講台前)到了,快睜開眼睛看看,下面老師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的日本小朋友惠子同學,她的中國話講得非常棒,下面我們就來邀請惠子同學來給我們做導游吧!
4、惠子:(鞠躬)おはようござぃます(早上好)
二、(CAI出示大屏幕)
惠子:(邊指大屏幕邊介紹)這是富士山,是我們日本的象徵,由於富士山海拔很高,所以山頂終年積雪。這是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我們來到了東京的服裝商城,看見了各種各樣漂亮的和服,和中國唐朝的服裝有點象。對了,我聽說中國的國粹是京劇,我們日本也有國粹,我們日本的國粹是歌舞伎,有時間我會帶你們到劇院去觀看歌舞伎。今天晚上,日本小朋友為了歡迎你們的到來,特地在東京小學舉辦一場聯歡晚會,也請你們也准備幾個節目。(到老師耳邊告訴老師一個悄悄話)
師:あリがどぅござぃます(謝謝你)剛才惠子告訴我,他們今晚要和我們演唱一首歌曲,對,就是這支歌,快幫老師聽聽,它是幾拍子音樂?
生:(聽了一會兒舉手回答)6拍子音樂。
2、師:對,是6/8拍音樂(師同時作6/8拍的肢體動作)。強弱規律是怎樣的?
生:強 弱 弱 次強 弱 弱。
3、師:聽了這首樂曲,你有什麼感受?生:(找幾名同學談感受)
三、審美實踐
1、師:這首歌曲是日本歌曲《愉快的夢》(出示大歌片),下面就請老師范唱歌曲吧!(師演唱歌曲,同時播放CAI動畫)
2、師:下面老師唱一句,你們學一句。(教唱兩遍)
師:我們齊唱一遍歌曲。
3、師:同學們,你們哪一句不會唱?(學生說)誰能幫助他?(學生指出難點,學生解決)
師:下面我們齊唱歌曲的同時用6/8拍肢體語言伴奏。
4、師:我們邀請惠子同學演唱一遍吧!惠子:聲情並茂地演唱。(同學們聽了熱烈地鼓掌)
5、師:誰能再演唱一遍?我們視唱一遍曲譜。
四、審美提高
1、師:同學們,剛才學習了日本歌曲《愉快的夢》,我想同學們心中也有夢想,那麼就用這首歌的曲調來唱出你心中的夢想吧!下面我們先在小組內先說一說、唱一唱。(CAI顯示充滿幻想的圖片,為學生的創造創設情境)生:(小組內討論創編歌詞)
2、師:哪一組代表先來唱?生:(五名同學分別唱自己的夢想,下面聽課的老師熱烈地鼓掌)
3、師:同學們的夢想真好,只有有夢想的人才是新生活的創造者,讓我們為早日實現夢想而努力吧!同學們,老師知道咱班的同學多才多藝,而且是我們董家溝小學樂隊的主力,那麼你想通過怎樣的方式來表現這首歌曲呢?想表演的同學可直接到前面來表演。
生:(同學們通過舞蹈、管樂、打擊樂、歌唱等形式表現歌曲,場面熱烈,使教學進入高潮)
4、師:同學們的表演真精彩,祝你們今晚和日本小朋友演出成功,下面就讓我們和惠子同學一起帶著這愉快的夢想飛出教室去參加聯歡會吧!
第四課時 欣賞《二泉映月》
教學目標
1、欣賞《二泉映月》,了解我國優秀音樂文化的悠久歷史,培養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情,懂得繼承和弘揚祖國優秀的民族文化的意義。
2、 了解《二泉映月》的樂曲結構,二胡的基礎知識及音色。
3、 學習並演唱《二泉映月》主題旋律。
4、豎笛學升4音,吹「愉快的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前面幾節課里,我們學習、欣賞了中國民族民間音樂中的古代音樂、民歌、京劇音樂、曲藝音樂這幾種類型的音樂作品。從這一節課開始,我們來欣賞、了解我國民族民間音樂中另一個大的類型——民族器樂曲。這節課里,我們著重欣賞《二泉映月》這首樂曲。
二、新課
1、樂器知識:二胡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樂器,它是胡琴類樂器的一種,也是胡琴類樂器中形狀、製造工藝最為完善,流傳范圍最廣的樂器之一。 二胡的音色柔和優美,演奏技巧多樣,表現力相當豐富。現代的二胡不僅是戲曲、曲藝、民間歌舞及器樂表演中的主奏、伴奏樂器,也是最常見的獨奏樂器 .
2、作者及作品介紹 :1 )這首樂曲是我國江蘇民間藝人華彥鈞(阿炳)作於 30 年代,是其留給後人的六首代表曲目之一。可以說這首樂曲是作者一生坎坷、凄切悲慘的生活寫照。 2 )華彥鈞生於 1893 年,其父為道士,自幼隨父學習演奏琵琶、二胡、笛子等樂器, 1928 年雙目失明,流落街頭,常見他肩負琵琶、笙、笛等樂器,手裡拉著胡琴,沿街行走,賣藝為生,故人們稱他瞎子阿炳。《二泉映月》就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
3、鞏固新課: 1)練習演唱《二泉映月》的主題旋律。
2)說一說,你喜歡二胡還是鋼琴,並說你的理由。
三、豎笛學升4音,吹「愉快的夢」
四、下課
第八單元 《冬天的故事》教案
教學內容
聽:《雪橇》《冬天的故事》《鈴鐺響叮當》
唱:《堆雪人》《踏雪尋梅》《鈴鐺響叮當》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堆雪人》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感受歌曲所表現的明朗和歡樂的情緒。
2.指導學生在合唱時低聲區保持氣息和聲音的高位置,並做到聲部的和諧與統一。
3.將旋律模仿的手法,運用在學生旋律創作練習中。
4.在新穎的教學環境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1.一個降號調歌曲的視唱與合唱。
2.學生對新歌能進行創造性的綜合表演。
教學過程:
一、學生隨音樂聲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新歌曲調復習,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用口風琴輔助練習。
1、從三度音程練習入手練唱合唱部份。
2、從尋找曲調異同點入手練唱合唱部份。
3、練唱新歌曲調。
三、新歌歌詞教學
1.揭示課題,啟發學生對冬日環境的豐富想像或聯想。
2.新歌范唱(採用多媒體演示)。
3.學生學唱新歌。
引導學生根據歌詞內容,以不同的情感、力度分別唱好新歌的齊唱及合唱部分。
四、《快樂一刻》
1.學生以二重唱形式演唱新歌,並進行集體點評。(採用卡拉OK形式演唱)。
2.指導學生對新歌用多種形式進行創造性表演。
創設雪景環境,啟發學生以唱、奏、舞等多種形式創造性地演唱歌曲,更完美地表達歌曲意境。
3、聽賞「雪橇」(鋼琴獨奏)
六、小結:
對本課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總結, 肯定學生主動學習及積極創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