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桃花扇
Ⅰ 桃花扇李香君
我認為是的。《桃花扇》是一部歷史傳奇戲曲。有人說:中國古代的內各種傳奇中,寫臆想容寫得最好的,莫過於《牡丹亭》;寫歷史寫得最優秀的,莫過於《桃花扇》了。《桃花扇》所用事實,在明季人野史里都可曾見。卷首有考據數十條,東塘自已把所參考的書目都明晰列出。記中所有纖小科渾,都有所本。比如香君渾名香扇墜,可見於《板橋雜記》。阮大鋮之路斃仙霞嶺,藍田權之寄居媚香樓,也可見於《冥報錄》、《南都雜事紀》。但戲曲畢竟是戲曲,孔尚任也自言有所隱,有所發揮。
Ⅱ 桃花扇李香君 桃花扇的由來真的是李香君撞牆流出的血滴在扇子上的嗎
我認為是的.《桃花扇》是一部歷史傳奇戲曲.有人說:中國古代的各種傳奇中,寫臆想寫專得最好的屬,莫過於《牡丹亭》;寫歷史寫得最優秀的,莫過於《桃花扇》了.《桃花扇》所用事實,在明季人野史里都可曾見.卷首有考據數十條,東塘自已把所參考的書目都明晰列出.記中所有纖小科渾,都有所本.比如香君渾名香扇墜,可見於《板橋雜記》.阮大鋮之路斃仙霞嶺,藍田權之寄居媚香樓,也可見於《冥報錄》、《南都雜事紀》.但戲曲畢竟是戲曲,孔尚任也自言有所隱,有所發揮.
Ⅲ 桃花扇 故事梗概
桃花扇的內容是借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來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歷史,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劇的結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團圓的傳統模式,男女之情與興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華。
侯方域題詩宮扇贈李香君,二人相戀。馬士英、阮大鋮欲與侯方域結交,通過畫家楊文 表示願代出資促成侯、李的結合。李香君怒斥馬、阮,侯方域受到李的激勵,亦對此事加以拒絕。武昌總兵左良玉率軍移食南京,朝野震動,侯方域修書勸阻,阮大鋮誣以私通和做內應的罪名,侯方域被迫投奔在揚州督師的史可法。
李自成攻陷北京,馬士英、阮大鋮等迎立福王,並對復社文人進行迫害,准備強逼李香君嫁與漕撫田仰為妾。李香君堅決不從,矢志守樓,倒地撞頭時,血濺侯方域所贈的宮扇。楊文在宮扇血痕上畫成桃花圖,李香君遂將桃花扇寄與侯方域。清兵南下,攻陷南京,李香君、侯方域先後避難於棲霞山,在白雲庵相遇,共約出家。
孔尚任企圖通過這個愛情故事,描寫明末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揭示南明覆亡的原因,抒發「興亡之感」。此劇表現了明末時以復社文人侯方域、吳次尾、陳定生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鋮和馬士英為代表的權奸之間的斗爭,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敗和衰亡原因,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即作者自己所說: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實事實人,有憑有據。通過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表現南明覆亡的歷史,並總結明朝300年亡國的歷史經驗,表現了豐富復雜的社會歷史內容。
Ⅳ 李香君血濺桃花扇指的是什麼同時代的秦淮美女還有那幾位
1、李香君,又名李香,為秣陵教坊名妓。自孔尚任的《桃花扇》於1699年問世後,李香君遂聞名於世。李香君與復社領袖侯方域交往,嫁與侯作妾。侯曾應允為被復社名士揭露和攻擊而窘困的閹黨阮大鋮排解,香君嚴辭讓侯公子拒絕。阮又強逼香君嫁給漕撫田仰作妾,香君以死抗爭,此時正值馬、阮大捕東林黨人,侯等被捕入獄,香君也被阮選送入宮。清軍南下之後,侯方域降順了清朝,香君之下落,眾說紛紜。
歌罷楊柳樓心月,舞低桃花扇底風。在那些暖暖軟軟的香風中,居然還是熏出一些硬骨頭。李香君,秦淮河畔媚香樓里的名妓,又是一個詩書琴畫歌舞樣樣精通的角兒。因為養母李貞麗仗義豪爽又知風雅,所以媚香樓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第一次見到侯方域並一見傾心時,李香君剛十六歲。
侯方域與方以智、陳貞慧、冒辟疆合稱明復社四公子,又與魏禧、汪琬合稱清初文章三大家,確實才華橫溢。他原本是明崇楨戶部尚書侯恂之子,十五歲即應童子試中第一名。不過,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幾位公子整日聚在秦淮樓館,說詩論詞,狎妓玩樂,顛痴狂笑。侯方域與李香君一個是風流倜儻的翩翩少年,一個是嬌柔多情的青樓玉女,兩情相悅,正是狂蜂愛上香花。
像李香君這樣一位名妓,梳攏必須邀請大批有頭有臉的風流雅士,還要付一筆豐厚的禮金給鴇母,可惜侯方域沒有銀子,無能為力。友人楊龍友雪中送炭,給了他大力的資助。但是,那筆錢並不是楊龍友的,而是阮大鋮贈送給侯方域的一個人情,想拉攏侯方域入僚。阮大鋮本是明末了不起的戲曲家和文學家,人品卻十分低下。侯方域尚自猶豫,但是李香君發飆了,劈手就把頭上的發簪脫下來了,罵醒了侯方域。變賣了首飾,四下借錢,總算湊夠了數,把錢扔還給了阮大鋮。
阮鬍子給氣死了,侯方域只好逃亡。其實,很多時候,像阮大鋮這些機會主義者也不過是文妓,人盡可妻。妓女無情是職業要求,而「士大夫之無恥,謂之國恥。」指望書生是不成的。侯方域不成,阮大鋮也不行。自侯郎去後,李香君結束了自己革命性的職業生涯。洗盡鉛華,閉門謝客,一心等候公子歸來。在阮大鋮的慫恿之下,弘光皇朝的大紅人田仰吹吹打打地來迎接李香君做妾了。李香君一口拒絕了,田仰還要堅持,她乾脆一頭撞在欄桿上,血濺桃花扇。娶親的人見鬧出了人命案,只好灰溜溜地抬著花轎溜回去了
2、李香君是秦淮八艷中的一位,秦淮八艷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愛情故事的八位才藝名妓。
明末在秦淮一帶的八個名妓,又稱「金陵八艷」。秦淮八艷的事跡,最先見於余懷的《板橋雜記.》分別寫了顧橫波(顧眉生)、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等六人。後人又加入柳如是、陳圓圓而稱為八艷。
她們八人有幾個共同點,首先都具有愛國的民族氣節;秦淮八艷除馬湘蘭以外,其他人都經歷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換代的大動亂。當時好多明朝的貪官貪生怕死,賣國求榮,而和她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秦淮八艷雖然是被壓迫在社會最底層的婦女,在國家存亡的危難時刻,卻能表現出崇高的民族節氣。然後呢,她們在詩詞和繪畫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她們八人個個能詩會畫,只是大部分已經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來較多,她們創作勤奮,努力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
Ⅳ 李香君為什麼染紅桃花扇
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身邊時時帶著一把絹扇,扇面是潔白的素絹,上面繪著一幅色彩
濃艷的桃花圖,故稱之為「桃花扇」。此扇之圖並非出自名家之手,可為何李香君視為
至寶呢?原來這扇面上的桃花,並非染料所畫,而是以李香君的鮮血寫成,上面凝結著
她與情郎侯方域纏綿哀艷的愛情故事,也是她此生全部的希冀所在。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樓里的紅姑娘,這媚香樓建得精巧別致,臨水而立,站在樓
上憑欄而望,煙水澄碧、畫舫織彩的秦淮河盡收眼底。媚香樓的主人是李大娘,她年輕
時也是秦淮河邊的紅妓女,年長後用自己的積蓄建了這座媚香樓,收養了幾個乾女兒,
以詩酒歌舞待客,在南京城裡頗有些名氣。最給媚香樓撐臉面的就是李香君了。這姑娘
自小在李大娘身邊長大,詩書琴畫歌舞,被李大娘調教得樣樣精通,性情上也學了李大
娘的豪爽俠氣,著實逗人喜愛。要說李香君的長相,別有她的特點,她身材嬌小玲瓏,
眉眼兒俏麗生輝,小嘴唇微微上翹,顯出幾分俏皮,整個一個可人兒的模樣,因她嬌小
而香艷,名字里又帶個香字,所以客人們都戲稱她是「香扇墜」,還真合她的那種韻味
呢。
媚香樓在秦淮河畔屬於那種比較高級的妓樓,這種妓樓里的姑娘多是賣藝陪笑不賣
身,李香君便是這種典型。因為李大娘仗義豪爽又知風雅,所以媚香樓的客人多半是些
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受干媽的影響,李香君小小年紀便頗善於辨識好壞忠奸,第
一次見到侯方域並一見傾心時,李香君才十六虛歲。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邱人,祖父侯執蒲是明朝的太常卿,父親侯恂做過戶部尚
書,都是剛直不阿的忠臣。侯方域自幼隨家鄉名士倪元路學習詩書,敏慧多才,長進極
快,崇禎十六年,二十二歲的侯方域前來南京參加禮都會試。自恃才學俊秀,年少氣盛
的侯方域並不把應試當成一回事兒,來到燈紅酒綠、流彩溢香的六朝金粉之地,他不免
要涉足一番風月場所。這天。經友人楊龍友的介紹,他慕名來到媚香樓,一睹「香扇墜」
李香君的風采。一走入李香君的房間,只見室內書畫古玩陳設有致,別有一番清新氣息,
與一般青樓迥異。李香君嬌笑盈盈地請客人落了座,立即有詩婢送來清茶果品,此時侯
方域又被正面牆上掛著的一幅大型橫幅吸引住了,這是一幅「寒江曉泛圖」,寒雪彌漫
的清江之上,一葉孤舟盪於江心,天蒼蒼,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種悠遠淡泊的意境,
畫上還題有一首詩:
瑟瑟西風凈遠天,江山如畫鏡中懸;。
不知何處涸波叟,日出呼兒泛釣船。
畫上沒有落款,料非出自名家之手,侯方域問道:「此畫是何人大作?」李香君見
他對畫如此關注,略帶羞澀地說:「是小女子塗鴉之作,不足為道。」「是你所作?」
侯方域簡直不敢相信,這么一個姣小稚嫩的青樓女子,竟然作出這般神韻的詩畫,真令
人刮目相看。從這幅畫開始,兩人越談越投機,彼此直引以為知已。臨走前,侯方域索
要了詩筆,作詩一首,送給李香君作為初次相見的禮物,詩雲:
綽約小天仙,生來十六年;
玉山半峰雪,瑤池一枝蓮。
晚院香留客,春宵月伴眠;
臨行嬌無語,阿母在旁邊。
一種欣賞傾慕的情懷已在詩中表露出來,一個是風流倜儻的翩翩少年,一個是嬌柔
多情、蕙質蘭心的青樓玉女,接連幾次交往之後,便雙雙墜入了愛河之中,纏綿難分。
按當時的風尚,如果哪位客人中情於一個妓女,只要出資舉辦一個隆重的儀式,再
給妓院一筆重金,這個妓女就可以專門為這一位客人服務了,這套手續稱為「梳攏」。
梳攏所需資金,因梳攏對象名位高低而不同,象李香君這樣一位名妓,梳攏必須邀請大
批有頭有臉的風流雅士,宴會的級別自然要高,還要付一筆豐厚的禮金給鴇母,才不至
於失面子。如今侯方域是出來趕考的,身邊當然沒帶太多的銀子,有心想梳攏李香君,
卻又無能為力。
正在他犯難之時,友人楊龍友雪中送炭,給了他大力的資助。當時他一心急著辦事,
並沒仔細考慮楊龍友為何送錢給他,只說日後一定還他。有了資本,梳攏儀式很順利地
辦了下來,當夜侯方域將一柄上等的鏤花象牙骨白絹面宮扇送給了李香君作定情之物,
肩上系著侯家祖傳的琥珀扇墜。李香君深察侯郎的真心摯意,從此便留他住在了媚香樓
中。
一日,侯方域偶然想起楊龍友家中並不富裕,哪裡來得那一筆重金資助自己呢?他
與李香君說起此事,香君也覺得事出蹊蹺,便讓侯方域會問個明白。經過一番追問,終
於弄清了原由,原來那筆錢並不是楊龍友拿出來的,而是阮大鉞通過楊龍友贈送給侯方
域的一個人情。阮大鉞是何等人物?他為什麼要送錢給侯方域呢?事出自然有因。阮大
鉞是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土,多年在朝中為官,此人陰險詭詐,與宦官魏忠賢狼狽
為奸。攪得朝中烏煙瘴氣,明思宗崇禎元年誅殺了宦官魏忠賢,阮大鉞作為逆賊同僚被
朝廷削籍免官,退到南京閑居。失位的阮大鉞並不甘心就此埋沒,他在南京廣交江湖人
士,暗中謀劃,准備伺機東山再起。江南義士陳貞慧、吳應箕等人察覺了阮大鉞的不軌
之心,作了「留都防亂揭」對他的陰謀進行了揭露;阮大鉞既惱怒又害怕,無奈此時手
中無權,拿他們沒有辦法,只好閉門謝客,深居簡出,只與馬士英暗中往來。
侯方域與陳貞慧、吳應箕等人因志同道合而結下了莫逆之交,阮大鉞得知侯方域在
南京城正缺錢用,馬上打通關節,設法讓楊龍友把錢送給了侯方域,為防止他拒絕,開
始還讓楊龍友暫瞞實情。他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想通過拉攏侯方域而緩和與陳貞慧等人
的關系,使他們不與自己作對,自己則好為所欲為。
侯方域了解真象後十分氣憤,他素來痛恨阮大鉞的人品和姦行,曾為陳貞慧等人的
口誅筆伐拍手稱快,如今不知不覺中竟用了阮大鉞的錢,怎不讓他惡心難忍呢!他決意
立即把錢退還阮大鉞,以斷絕奸人的不良用心,可一時間到哪裡去籌這筆錢呢?李香君
很快察覺了他的心事。當然極力支持他的想法,為了幫助他度過難關。李香君變賣了幾
件心愛的首飾,又從姐妹們那裡借了些錢,總算湊夠了數,交給侯郎。侯方域被香君的
知情明理深深打動了,他緊擁著她嬌小的身軀,感激得說不出一句話來。
那些錢又經楊龍友之手退給了阮大鉞,阮大鉞見狀,大感臉面丟盡,咬牙切齒地自
語道:[老夫有意與他們攀交,這些小子們竟如此氣傲,看老夫將來有朝一日,一定要給
他們點顏色瞧瞧!」
時局果然很快就發生了變化,李自成攻破北京,崇偵皇帝自縊殉國,福王朱由崧在
—幫舊臣擁護下,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新皇朝,馬士英成了執政大臣,隨即啟用阮大鉞為
兵部侍郎,繼而又升為兵部尚書。
大權重握,阮大鉞得意之極,馬上著手清除異己,陳貞慧、吳應箕等轉眼被捕下獄。
侯方域得知消息後,知道黑手很快就會伸向自己,只有遠走高飛,才可能逃脫此難。
這是一個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的夜晚,媚香樓中昏暗的燭光映照著兩個難舍難分的
人兒,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侯方域幾次想挪動腳步可都又停下來,懷里緊緊抱著李香
君,眼中滿是凄切。他嘆了一口氣,說:「人生難得一知己,天下傷心是別離,為何我
們不能不分離!」
李香君強忍著奪眶而出的淚水,安慰情郎道:「有別離的苦楚,才有重逢的喜悅,
好男兒志在四方,豈可在媚香樓中消磨了豪情壯志。況且人生離合,在乎心而在不在形,
彼此倘若不能心心相印,即使日日同床共枕,亦如相隔千里,只要你我永結同心,雖然
遠隔干山萬水,照樣可以魂來夢往!」
李香君的一番話給了侯方域一份堅毅、一份力量,他終於揮淚離開了南京城,渡江
北上,投奔到正督師揚州的史可法麾下。史可法是侯方域父親的門生,為人忠貞耿直,
在揚州加緊操練兵馬,准備抵擋清軍的南下。侯方域被安排在史可法身邊做文書工作,
為抗清報國而效力,使侯方域壯志得酬。他與南京的李香君頻頻書信往來,傾訴相思,
暢談報負,彼此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自侯郎去後,李香君徵得李大娘的同意,洗盡鉛華,閉門謝客,天天凝視著那把訂
情的絹扇。明確表示要一心等侯公子歸來,有許多獵奇好艷的達官顯貴偏偏不肯死心,
紛紛上門打她的主意,無奈此女吃了秤砣鐵了心,以堅決的態度予以回絕,客人們只好
望樓興嘆。
可是,不久又出了個難以對付的人,此人就是僉都御史田仰,他督運漕糧由揚州來
到南京,為弘光皇朝幫了一個大忙,成了弘光帝器重的紅人。馬士英與阮大鉞為弘光臣
子舉行盛大的酒筵為田仰接風洗塵。席間,田仰表示久聞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艷名,此行
想順便把她收為侍妾。這一下可讓阮大鉞逮住了機會,他早就想報復侯方域和李香君了,
可惜侯方域聞風遠走,害得他無從下手;如今若把李香君送給田仰為妾,一方面討好了
田仰,一方面也撕散了他們那對鴛鴦,聊泄心中積憤,豈不是一箭雙雕!
第二天,阮大鉞派人攜帶重金前往媚香樓行聘,李香君毫無商量餘地地一口拒絕,
她說:「侯公子雖然飄泊在外,但總有回來的一天,以前我就拒絕了很多人的盛情,今
天當然也不可能接受田大人的聘禮。」
誰知這里還在勸來推去,那邊迎娶的花轎已經吹吹打打地來到了媚香樓下,這便是
阮大鉞訂下的強娶之計。娶親的隊伍人多勢眾,李大娘阻攔不住,已直沖進樓里,大有
不抬走人決不罷休的勁頭。李香君被逼得無路可走,只好佯裝答應下來。聲言先回屋打
扮,妝成立即上轎。娶親的人在樓下客廳中坐等了好一陣子,猛聽得樓外「呯」地一聲
悶響,接著傳來侍婢的驚呼:「不好了,小姐跳樓了!」屋裡的人猛吃一驚,連忙跳起
來跑到外面查看,只見盛妝華服的李香君橫卧在院子里,一動也不動,一股鮮血從頭上
流出,染紅了她的面頰和衣襟。懷里還抱著那把侯方域贈送的白絹扇,上面也濺上了斑
斑血跡。
娶親的人見鬧出了人命案,嚇得不敢再糾纏,一聲不吭地抬著花轎溜回去了。
李大娘與媚香樓的姐妹將李香君抬回屋中,又急忙打發人找醫生。住在附近的楊龍
友聞訊趕過來,院中已空寂無人,只有那把帶血的絹扇孤零零地落在地上。楊龍友拾起
絹扇,端視良久,深為李香君的貞烈品性感慨噓啼,一個奇妙的構思在他腦海中形成。
進屋探視過昏迷不醒的李香君後,楊龍友帶著絹扇離開媚香樓,回到自己家裡,立刻在
書房中坐下,取出一枝不曾用過的羊毫筆,就著扇面上的血跡稍作點染,血跡便成了一
朵朵鮮艷欲滴的桃花,再以墨色略襯枝葉,一副灼灼動人的桃花圖便完成了。楊龍友對
扇沉吟良久,又在扇面上題下三個小字——桃花扇,准備等李香君傷愈後還給。
幸虧媚香樓不高,摔傷後的李香君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調治,傷勢總算痊癒了,這
時田仰已離開南京,娶妾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陰險惡毒的阮大鉞並不想就此放過她,弘光皇帝完全是昏庸無能之人,國難當
頭,不思治軍理國,反而日夜沉醉在聲色享樂之中。他嫌宮中歌姬所唱的歌內容單調乏
味,阮大鉞便大獻殷勤,親自執筆撰寫歌詞劇本,再到秦淮河畔的歌樓妓院里挑選出色
的歌妓,送入宮中給弘光帝取樂。等李香君傷愈後,阮大鉞立即打著皇上聖諭的幌子,
將她征入宮中充當歌姬。
這一招李香君著實無法抵擋,她一個青樓女子,哪裡敢違抗聖上呢!宮門一入深似
海,何時能再見到日夜思念的侯郎呢?她好想托魚雁捎封信給遠方的情郎,讓他回來見
上自己一面,可此時戰事正緊,交通全部斷絕,書信根本無法送去。帶著無限的眷念和
遺憾,李香君進了皇宮,懷里緊緊抱著那把鮮血寫成的桃花扇。
不久後,清兵攻下揚州,直逼南京,弘光帝聞風而逃,最終被部將劫持獻給了清軍,
隨後南京城不攻自破。
南京城破之時,李香君隨著一些宮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籠」,市街上已是一片混亂,
清兵燒殺搶掠,難民四處逃竄。李香君高一腳、低一腳地向秦淮河畔走去,只見到處火
光沖天,夜空映得一片血紅。好不容易來到長板橋上,站在橋頭,向媚香樓方向望去卻
發現媚香樓也已隱入一片火海之中。李香君心裡一沉,腳下發軟,一下子跌坐在橋面上,
腦子里一片空白。
正巧,這時當年為李香君教曲的師傅蘇昆生路過長板橋,無意中發現了坐在地上發
傻的李香君,連忙將她扶起,才知她已無處可去,便帶著她隨逃難的人流,奔往蘇州。
其實,這天夜裡侯方域也正在南京城裡,他是在揚州兵敗後脫身返回南京的。到達
時正逢清兵肆虐屠城,他心裡焦急地掛牽著李香君的安危,火燒火燎地趕到秦淮河邊,
卻看到媚香樓燃成一團烈焰,熟悉的人一個也沒見著。他在媚香樓附近徘徊尋找了整整
一夜,卻沒能見到李香君的影子;其實那時李香君就坐在離媚香樓僅有一箭之遙的長板
橋上,無奈老天戲弄人,偏偏沒讓他倆相遇。
李香君在蘇昆生的照顧下來到蘇州,由於一路顛波勞苦,精神上又極度悲傷,她已
身染重病。蘇州情況還比較平靜,幾經周折,李香君找到了昔日好友卞玉京。卞玉京原
本也是秦淮名妓,與李香君交情甚好,兩年前她遷居蘇州,在虎丘的山塘置下一座清雅
的小院。見到好友逃難至此,卞玉京熱情收留了李香君在小院住下,並請來名醫為她診
治。幾經診察,才知李香君患的是肺癆,這種病在當時是無葯根治的,只能滋養調理,
勉強延續著生命。
病中的李香君深深地思念著侯郎,她日夜捧著那把血染的桃花扇,回憶著侯郎的音
容笑貌,淚水浸透了衣襟。
蘇昆生是個古道熱腸的人,見李香君痛不欲生,他等局勢稍微平靜一些,就返回南
京打聽侯方域的消息。經多方探問,證實了侯方域曾在南京尋找過李香君,了無結果之
後,失望地回老家商邱去了。
蘇昆生得到消息後立刻趕到蘇州告訴了李香君,李香君倦卧病榻,一副憔悴虛弱的
可憐模樣。見此情景,蘇昆生心中痛惜之極,自願提出要北上商邱,為一對有情人傳遞
消息。
在蘇昆生北上不久,李香君開始咯血,病情一日重於一日,終於氣息難繼。彌留之
際,她掙扎著讓卞玉京為自己剪下一綹青絲,小心翼翼地用紅綾包好,再把它綁在比生
命還珍貴的桃花扇上,然後交給卞玉京,請她轉交給侯方域,並留下遺言說:「公子當
為大明守節,勿事異族,妾於九泉之下銘記公子厚愛。」
侯方域得到蘇昆生送來的消息,立刻啟程,趕往蘇州。可惜,當他來到卞玉京的小
院,李香君已於前夜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只給他留下一片摯情,令他心傷欲絕。
Ⅵ 《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的人物形象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cb=cb&word=%C0%EE%CF%E3%BE%FD&bar=5
李香君:又名李香,為秣陵教坊名妓。自孔尚任的《桃花扇》於1699年問世後,李香君遂聞名於世。李香君與復社領袖侯方域交往,嫁與侯作妾。侯曾應允為被復社名士揭露和攻擊而窘困的閹黨阮大鋮排解,香君嚴辭讓侯公子拒絕。阮又強逼香君嫁給漕撫田仰作妾,香君以死抗爭,此時正值馬、阮大捕東林黨人,侯等被捕入獄,香君也被阮選送入宮。清軍南下之後,侯方域降順了清朝,香君之下落,眾說紛紜。
歌罷楊柳樓心月,舞低桃花扇底風。在那些暖暖軟軟的香風中,居然還是熏出一些硬骨頭。李香君,秦淮河畔媚香樓里的名妓,又是一個詩書琴畫歌舞樣樣精通的角兒。因為養母李貞麗仗義豪爽又知風雅,所以媚香樓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第一次見到侯方域並一見傾心時,李香君剛十六歲。
侯方域與方以智、陳貞慧、冒辟疆合稱明復社四公子,又與魏禧、汪琬合稱清初文章三大家,確實才華橫溢。他原本是明天啟戶部尚書侯恂之子,十五歲即應童子試中第一名。不過,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幾位公子整日聚在秦淮樓館,說詩論詞,狎妓玩樂,顛痴狂笑。侯方域與李香君一個是風流倜儻的翩翩少年,一個是嬌柔多情的青樓玉女,兩情相悅,正是狂蜂愛上香花。
像李香君這樣一位名妓,梳攏必須邀請大批有頭有臉的風流雅士,還要付一筆豐厚的禮金給鴇母,可惜侯方域沒有銀子,無能為力。友人楊龍友雪中送炭,給了他大力的資助。但是,那筆錢並不是楊龍友的,而是阮大鋮贈送給侯方域的一個人情,想拉攏侯方域入僚。阮大鋮本是明末了不起的戲曲家和文學家,但是卻為魏忠賢服務,後又追隨偽明政權,不是什麼好東西。侯方域尚自猶豫,但是李香君發飆了,劈手就把頭上的發簪脫下來了,罵醒了侯方域。變賣了首飾,四下借錢,總算湊夠了數,把錢扔還給了阮大鋮。
阮鬍子給氣死了,侯方域只好逃亡。其實,很多時候,像阮大鋮這些機會主義者也不過是文妓,人盡可妻。妓女無情是職業要求,而「士大夫之無恥,謂之國恥。」指望書生是不成的。侯方域不成,阮大鋮也不行。自侯郎去後,李香君結束了自己革命性的職業生涯。洗盡鉛華,閉門謝客,一心等候公子歸來。在阮大鋮的慫恿之下,弘光皇朝的大紅人田仰吹吹打打地來迎接李香君做妾了。李香君一口拒絕了,田仰還要堅持,她乾脆一頭撞在欄桿上,血濺桃花扇。娶親的人見鬧出了人命案,只好灰溜溜地抬著花轎溜回去了。
阮大鋮也算是文壇上響當當的腕兒了,他並不想就此放過李香君,而是為偽明皇朝弘光皇帝親自執筆撰寫歌詞劇本,等李香君傷愈後,阮大鋮立即打著聖諭的幌子,將她征入宮中充當歌姬。不久後,清兵攻下揚州,直逼南京,弘光帝聞風而逃,最終被部將劫持獻給了清軍,隨後南京城不攻自破。李香君隨著一些宮人趁夜色逃了出去。
青樓皆為義氣妓,英雄盡是屠狗輩。妓女用性命來維持自己的貞節和道德大義,士大夫倒是放棄原則,隨時准備改換門庭。入清以後,陳貞慧隱居不出,冒辟疆放意林泉,方以智出家為僧,楊文聰抗清殉國,陳子龍自沉明志,但侯方域卻耐不住寂寞,參加了順治八年的鄉試,而且只進了副榜,又引起許多人非議。
關於李香君有三種結局:一種是終於在蘇州與侯方域重逢了,被一個老頭當頭棒喝,兩人拔劍四顧心茫然,勘破塵緣,只好出家了事。一種是李香君順利嫁給侯方域為妾,侯方域變節南下,李香君則在侯府里被人趕了出來,寂寥而死。第三種則兩個人連最後一面都沒有見著,李香君就留下一柄桃花扇懨懨地死去。臨去之前留下一句話:「公子當為大明守節,勿事異族,妾於九泉之下銘記公子厚愛。」可惜,她的侯公子連玩世的犬儒主義者都做不成了,白白污了香君的名聲。
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身邊時時帶著一把絹扇,扇面是潔白的素絹,上面繪著一幅色彩
濃艷的桃花圖,故稱之為「桃花扇」。此扇之圖並非出自名家之手,可為何李香君視為至寶呢?原來這扇面上的桃花,並非染料所畫,而是以李香君的鮮血寫成,上面凝結著她與情郎侯方域纏綿哀艷的愛情故事,也是她此生全部的希冀所在。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樓里的紅姑娘,這媚香樓建得精巧別致,臨水而立,站在樓上憑欄而望,煙水澄碧、畫舫織彩的秦淮河盡收眼底。媚香樓的主人是李大娘,她年輕時也是秦淮河邊的紅妓女,年長後用自己的積蓄建了這座媚香樓,收養了幾個乾女兒,以詩酒歌舞待客,在南京城裡頗有些名氣。最給媚香樓撐臉面的就是李香君了。這姑娘自小在李大娘身邊長大,詩書琴畫歌舞,被李大娘調教得樣樣精通,性情上也學了李大娘的豪爽俠氣,著實逗人喜愛。要說李香君的長相,別有她的特點,她身材嬌小玲瓏,眉眼兒俏麗生輝,小嘴唇微微上翹,顯出幾分俏皮,整個一個可人兒的模樣,因她嬌小而香艷,名字里又帶個香字,所以客人們都戲稱她是「香扇墜」,還真合她的那種韻味呢。
媚香樓在秦淮河畔屬於那種比較高級的妓樓,這種妓樓里的姑娘多是賣藝陪笑不賣身,李香君便是這種典型。因為李大娘仗義豪爽又知風雅,所以媚香樓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受干媽的影響,李香君小小年紀便頗善於辨識好壞忠奸,第一次見到侯方域並一見傾心時,李香君才十六虛歲。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邱人,祖父侯執蒲是明朝的太常卿,父親侯恂做過戶部尚書,都是剛直不阿的忠臣。侯方域自幼隨家鄉名士倪元路學習詩書,敏慧多才,長進極快,崇禎十六年,二十二歲的侯方域前來南京參加禮都會試。自恃才學俊秀,年少氣盛的侯方域並不把應試當成一回事兒,來到燈紅酒綠、流彩溢香的六朝金粉之地,他不免要涉足一番風月場所。這天。經友人楊龍友的介紹,他慕名來到媚香樓,一睹「香扇墜」李香君的風采。一走入李香君的房間,只見室內書畫古玩陳設有致,別有一番清新氣息,與一般青樓迥異。李香君嬌笑盈盈地請客人落了座,立即有詩婢送來清茶果品,此時侯方域又被正面牆上掛著的一幅大型橫幅吸引住了,這是一幅「寒江曉泛圖」,寒雪彌漫的清江之上,一葉孤舟盪於江心,天蒼蒼,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種悠遠淡泊的意境,畫上還題有一首詩:
瑟瑟西風凈遠天,江山如畫鏡中懸;。
不知何處涸波叟,日出呼兒泛釣船。
畫上沒有落款,料非出自名家之手,侯方域問道:「此畫是何人大作?」李香君見他對畫如此關注,略帶羞澀地說:「是小女子塗鴉之作,不足為道。」「是你所作?」侯方域簡直不敢相信,這么一個姣小稚嫩的青樓女子,竟然作出這般神韻的詩畫,真令人刮目相看。從這幅畫開始,兩人越談越投機,彼此直引以為知已。臨走前,侯方域索要了詩筆,作詩一首,送給李香君作為初次相見的禮物,詩雲:
綽約小天仙,生來十六年;
玉山半峰雪,瑤池一枝蓮。
晚院香留客,春宵月伴眠;
臨行嬌無語,阿母在旁邊。
一種欣賞傾慕的情懷已在詩中表露出來,一個是風流倜儻的翩翩少年,一個是嬌柔多情、蕙質蘭心的青樓玉女,接連幾次交往之後,便雙雙墜入了愛河之中,纏綿難分。
按當時的風尚,如果哪位客人中情於一個妓女,只要出資舉辦一個隆重的儀式,再給妓院一筆重金,這個妓女就可以專門為這一位客人服務了,這套手續稱為「梳攏」。梳攏所需資金,因梳攏對象名位高低而不同,象李香君這樣一位名妓,梳攏必須邀請大批有頭有臉的風流雅士,宴會的級別自然要高,還要付一筆豐厚的禮金給鴇母,才不至於失面子。如今侯方域是出來趕考的,身邊當然沒帶太多的銀子,有心想梳攏李香君,卻又無能為力。
正在他犯難之時,友人楊龍友雪中送炭,給了他大力的資助。當時他一心急著辦事,並沒仔細考慮楊龍友為何送錢給他,只說日後一定還他。有了資本,梳攏儀式很順利地辦了下來,當夜侯方域將一柄上等的鏤花象牙骨白絹面宮扇送給了李香君作定情之物,肩上系著侯家祖傳的琥珀扇墜。李香君深察侯郎的真心摯意,從此便留他住在了媚香樓中。
一日,侯方域偶然想起楊龍友家中並不富裕,哪裡來得那一筆重金資助自己呢?他與李香君說起此事,香君也覺得事出蹊蹺,便讓侯方域會問個明白。經過一番追問,終於弄清了原由,原來那筆錢並不是楊龍友拿出來的,而是阮大鉞通過楊龍友贈送給侯方域的一個人情。阮大鉞是何等人物?他為什麼要送錢給侯方域呢?事出自然有因。阮大鉞是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土,多年在朝中為官,此人陰險詭詐,與宦官魏忠賢狼狽為奸。攪得朝中烏煙瘴氣,明思宗崇禎元年誅殺了宦官魏忠賢,阮大鉞作為逆賊同僚被朝廷削籍免官,退到南京閑居。失位的阮大鉞並不甘心就此埋沒,他在南京廣交江湖人士,暗中謀劃,准備伺機東山再起。江南義士陳貞慧、吳應箕等人察覺了阮大鉞的不軌之心,作了「留都防亂揭」對他的陰謀進行了揭露;阮大鉞既惱怒又害怕,無奈此時手
中無權,拿他們沒有辦法,只好閉門謝客,深居簡出,只與馬士英暗中往來。
侯方域與陳貞慧、吳應箕等人因志同道合而結下了莫逆之交,阮大鉞得知侯方域在南京城正缺錢用,馬上打通關節,設法讓楊龍友把錢送給了侯方域,為防止他拒絕,開始還讓楊龍友暫瞞實情。他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想通過拉攏侯方域而緩和與陳貞慧等人的關系,使他們不與自己作對,自己則好為所欲為。
侯方域了解真象後十分氣憤,他素來痛恨阮大鉞的人品和姦行,曾為陳貞慧等人的口誅筆伐拍手稱快,如今不知不覺中竟用了阮大鉞的錢,怎不讓他惡心難忍呢!他決意立即把錢退還阮大鉞,以斷絕奸人的不良用心,可一時間到哪裡去籌這筆錢呢?李香君很快察覺了他的心事。當然極力支持他的想法,為了幫助他度過難關。李香君變賣了幾件心愛的首飾,又從姐妹們那裡借了些錢,總算湊夠了數,交給侯郎。侯方域被香君的知情明理深深打動了,他緊擁著她嬌小的身軀,感激得說不出一句話來。
那些錢又經楊龍友之手退給了阮大鉞,阮大鉞見狀,大感臉面丟盡,咬牙切齒地自語道:[老夫有意與他們攀交,這些小子們竟如此氣傲,看老夫將來有朝一日,一定要給 他們點顏色瞧瞧!」
時局果然很快就發生了變化,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殉國,福王朱由崧在—幫舊臣擁護下,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新皇朝,馬士英成了執政大臣,隨即啟用阮大鉞為兵部侍郎,繼而又升為兵部尚書。
大權重握,阮大鉞得意之極,馬上著手清除異己,陳貞慧、吳應箕等轉眼被捕下獄。侯方域得知消息後,知道黑手很快就會伸向自己,只有遠走高飛,才可能逃脫此難。
這是一個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的夜晚,媚香樓中昏暗的燭光映照著兩個難舍難分的人兒,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侯方域幾次想挪動腳步可都又停下來,懷里緊緊抱著李香 君,眼中滿是凄切。他嘆了一口氣,說:「人生難得一知己,天下傷心是別離,為何我們不能不分離!」
李香君強忍著奪眶而出的淚水,安慰情郎道:「有別離的苦楚,才有重逢的喜悅,好男兒志在四方,豈可在媚香樓中消磨了豪情壯志。況且人生離合,在乎心而在不在形,彼此倘若不能心心相印,即使日日同床共枕,亦如相隔千里,只要你我永結同心,雖然遠隔干山萬水,照樣可以魂來夢往!」
李香君的一番話給了侯方域一份堅毅、一份力量,他終於揮淚離開了南京城,渡江北上,投奔到正督師揚州的史可法麾下。史可法是侯方域父親的門生,為人忠貞耿直, 在揚州加緊操練兵馬,准備抵擋清軍的南下。侯方域被安排在史可法身邊做文書工作,為抗清報國而效力,使侯方域壯志得酬。他與南京的李香君頻頻書信往來,傾訴相思,暢談報負,彼此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自侯郎去後,李香君徵得李大娘的同意,洗盡鉛華,閉門謝客,天天凝視著那把訂情的絹扇。明確表示要一心等候公子歸來,有許多獵奇好艷的達官顯貴偏偏不肯死心,紛紛上門打她的主意,無奈此女吃了秤砣鐵了心,以堅決的態度予以回絕,客人們只好望樓興嘆。
可是,不久又出了個難以對付的人,此人就是僉都御史田仰,他督運漕糧由揚州來到南京,為弘光皇朝幫了一個大忙,成了弘光帝器重的紅人。馬士英與阮大鉞為弘光臣子舉行盛大的酒筵為田仰接風洗塵。席間,田仰表示久聞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艷名,此行想順便把她收為侍妾。這一下可讓阮大鉞逮住了機會,他早就想報復侯方域和李香君了,可惜侯方域聞風遠走,害得他無從下手;如今若把李香君送給田仰為妾,一方面討好了田仰,一方面也撕散了他們那對鴛鴦,聊泄心中積憤,豈不是一箭雙雕!
第二天,阮大鉞派人攜帶重金前往媚香樓行聘,李香君毫無商量餘地地一口拒絕,她說:「侯公子雖然飄泊在外,但總有回來的一天,以前我就拒絕了很多人的盛情,今天當然也不可能接受田大人的聘禮。」
誰知這里還在勸來推去,那邊迎娶的花轎已經吹吹打打地來到了媚香樓下,這便是阮大鉞訂下的強娶之計。娶親的隊伍人多勢眾,李大娘阻攔不住,已直沖進樓里,大有不抬走人決不罷休的勁頭。李香君被逼得無路可走,只好佯裝答應下來。聲言先回屋打扮,妝成立即上轎。娶親的人在樓下客廳中坐等了好一陣子,猛聽得樓外「呯」地一聲悶響,接著傳來侍婢的驚呼:「不好了,小姐跳樓了?蔽堇鐧娜嗣統砸瘓
Ⅶ 《桃花扇》李香君的形象內涵
李香君關心國家命運、反抗邪惡勢力的可貴氣節,
李香君原是秦淮歌妓,她的受壓迫受侮辱的地位,使她對統治階級里的黑暗勢力保持警惕,當她知道阮大鋮出資收買侯方域的陰謀活動時,義正詞嚴地責備了侯方域的動搖:「官人是何說話,阮大鋮趨附權奸,廉恥喪盡;婦人女子,無不唾罵。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處於何等也? 」並堅決辭卻阮大鋮暗中為她置辦的妝奩,以自己鮮明的政治態度影響了侯方域:「官人之意,不過因他助俺妝奩,便要徇私廢公;那知道這幾件釵釧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裡!脫裙衫,窮不妨;布荊人,名自香。」這是多麼堅貞的性格。如果說卻奩以前,她還只有比較清醒的政治頭腦,那麼從卻奩開始她已被捲入南明王朝政治斗爭的漩渦中,並成為矛盾尖端的人物。尖銳的斗爭鍛煉了她,促使她的性格進一步發展。她堅決拒絕再嫁,不管是利誘,還是威脅,她毫不動搖,公開聲稱「奴是薄福人,不願入朱門」。在斗爭中她性格的光輝一面又有所發展,終至「碎首淋漓不肯辱於權奸」。並進一步認識了馬、阮統治集團的猙獰面目和丑惡的本質,以及他們給國家帶來的嚴重災難。在《罵筵》一出里,她更冒著生命的危險痛罵馬士英、阮大鋮:「堂堂列公,半邊南朝,望你崢嶸。出身希貴寵,創業選聲容,後庭花又添幾種。把俺胡撮弄,對寒風雪海冰山,苦陪觴詠。」——〈五供養〉「東林伯仲,俺青樓皆知敬重。干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冰肌雪腸原自同,鐵心石腥何愁凍。吐不盡鵑血滿胸,吐不盡鵑血滿胸。」——〈玉交枝〉
這些描繪使李香君成為我國戲曲舞台上最光輝的婦女形象之一。
在人物塑造上,《桃花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鮮明的人物。其中,以李香君的形象最為成功,是中國文學中最有光彩的藝術形象之一。與其他文學作品中的女性的最大區別在於,她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凜然的氣節、清醒的政治頭腦,並在這些方面超過了劇中的男主角。
李香君,聰明美貌,身方十六,出身娼家,有非常敏銳的政治眼光,鮮明的政治立場,明確的是非觀。艷如桃李,堅如松柏。第一個事件《卻奩》,粉碎了阮大鋮拉攏侯方域的陰謀。表現其重氣節,輕金錢;第二個事件,以頭撞地《守樓》,政治立場堅定;第三個事件《罵筵》,要做「女禰衡」。三個事件一個比一個嚴重,斗爭不斷升級,而斗爭的對象始終是權奸,香君作為作品中反權奸的代表人物。她自覺地參加政治斗爭,性格剛烈,視野開闊。
Ⅷ 自古紅顏多薄命,李香君為何血染桃花扇
明朝末年,南京的秦淮河畔有四大名妓,其中有一個就是李香君。
剛滿十六歲的李香君,在一次酒宴上愛上了一個極品男子。這名男子也喜歡她。
這名男子名叫侯方域,河南人,是崇禎時期財政部部長(戶部尚書)的兒子。這傢伙,論外貌是英俊瀟灑,論文化是才高八斗,而且還有點男兒血性,參加了當時的愛國組織「復社」(復社由東林黨演變而來)。
對於這么一個優秀的男人,香君姑娘下定決心要嫁給他。可要從良,那費用少不了。於是,李香君就叫侯方域想想辦法。可這時的侯大公子,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身上一分錢沒有,因為這時的侯家因為各種原因,已經敗落了下來。
在這緊急關頭,侯方域復社的一個兄弟給他送來了贖身費。侯方域問那個哥們,兄弟!這錢是哪兒來的?我知道你也不寬裕!那人沉默了一會說,侯兄!既然你問了,我也就不瞞你,這錢是阮大鬍子(阮大鋮,明末的奸臣,與當時的「復社」勢不兩立)的,他想和你交個朋友!
侯方域說,我跟他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他為什麼要給我錢!這其中肯定有貓膩!來人說,大哥!就別再說那樣的話了,現在大家共同的敵人是滿族人,以前的恩怨就讓它過去吧!再說看看你現在的處境,硬氣的起來嗎?聽完這話,侯方域啞口無言,只能默默地接下這筆錢。
侯方域用了人家這么一大筆錢,就想找個時間去登門道謝。一聽自己男人的想法,一向溫柔的李香君火了,她杏眼圓睜說:「不就是幾個臭錢嗎!還給他就是了,何必去拜訪他,弄臟了自己!」侯方域一聽腦袋都大了,心想,我的大姑奶奶,說得輕松,這么多錢哪兒弄去!於是他說:「我現在的處境,你又不是不知道。還是低一下頭吧!」李香君大聲說:「低什麼頭!這大明朝的天下,就是被你們這幫軟骨頭的男人給毀了!你沒錢,我來想辦法。」
於是,李香君把自己僅有的一點首飾給當了,再加上向姐妹們東湊西借的錢,最後算是還了這份人情債。
但傷了面子的阮大鬍子,可咽不下這口氣。他馬上污衊說,侯方域是滿族人的奸細,並且派人捉拿他。侯方域沒辦法,只好逃了出去。走的時候,他給李香君留下了一把白摺扇。
可侯方域這一走,直到清政府統一中國,李香君也沒有得到他的音訊。天天望、夜夜盼的李香君,為了表達對愛人的思念,竟然用自己的鮮血,在白摺扇上畫了一幅桃花。
從此以後,就叫這扇子為桃花扇。功夫不負有心人,守了幾年,侯方域終於回來了,可是模樣有了很大的改變。因為他不但腦後拖了一根長長的發辮,神態也是一副奴才樣。看見自己的男人變成了這樣,李香君有點失望,有點落寞。當侯方域告訴她,自己已經參加了清朝的科舉考試,並取得功名時,李香君的心都碎了,當即一口鮮血就噴了出來,濺在桃花扇上。侯方域連忙上前去扶她,但被李香君用力推開了。
徹底失望的李香君,來到了屋後的山崖邊。望著遠處那青翠的群山,李香君大喊一聲:「老天爺呀!我錯看了人啊!把一個軟骨頭當成了大丈夫,這不可笑嗎?」說完,把自己手中的桃花扇撕成了碎片。站在沒多遠地方的侯方域立即羞得滿臉通紅。最後,她使盡全身的力氣喊了一聲:「故國,我來陪你了!」就縱身跳下了山崖。
可能是受到了李香君的感染,侯方域最後出家當了和尚。
Ⅸ 桃花扇李香君的形象
李香君關心國家命運.反抗邪惡勢力的可貴氣節. 李香君原是秦淮歌妓.她的受壓迫受侮辱的地位.使她對統治階級里的黑暗勢力保持警惕.當她知道阮大鋮出資收買侯方域的陰謀活動時.義正詞嚴地責備了侯方域的動搖:[官人是何說話.阮大鋮趨附權奸.廉恥喪盡,婦人女子.無不唾罵.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處於何等也? "並堅決辭卻阮大鋮暗中為她置辦的妝奩.以自己鮮明的政治態度影響了侯方域:[官人之意.不過因他助俺妝奩.便要徇私廢公,那知道這幾件釵釧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裡!脫裙衫.窮不妨,布荊人.名自香."這是多麼堅貞的性格.如果說卻奩以前.她還只有比較清醒的政治頭腦.那麼從卻奩開始她已被捲入南明王朝政治斗爭的漩渦中.並成為矛盾尖端的人物.尖銳的斗爭鍛煉了她.促使她的性格進一步發展.她堅決拒絕再嫁.不管是利誘.還是威脅.她毫不動搖.公開聲稱[奴是薄福人.不願入朱門".在斗爭中她性格的光輝一面又有所發展.終至[碎首淋漓不肯辱於權奸".並進一步認識了馬.阮統治集團的猙獰面目和丑惡的本質.以及他們給國家帶來的嚴重災難.在<罵筵>一出里.她更冒著生命的危險痛罵馬士英.阮大鋮:[堂堂列公.半邊南朝.望你崢嶸.出身希貴寵.創業選聲容.後庭花又添幾種.把俺胡撮弄.對寒風雪海冰山.苦陪觴詠."--〈五供養〉[東林伯仲.俺青樓皆知敬重.干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冰肌雪腸原自同.鐵心石腥何愁凍.吐不盡鵑血滿胸.吐不盡鵑血滿胸."--〈玉交枝〉 這些描繪使李香君成為我國戲曲舞台上最光輝的婦女形象之一. 在人物塑造上.<桃花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鮮明的人物.其中.以李香君的形象最為成功.是中國文學中最有光彩的藝術形象之一.與其他文學作品中的女性的最大區別在於.她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凜然的氣節.清醒的政治頭腦.並在這些方面超過了劇中的男主角. 李香君.聰明美貌.身方十六.出身娼家.有非常敏銳的政治眼光.鮮明的政治立場.明確的是非觀.艷如桃李.堅如松柏.第一個事件<卻奩>.粉碎了阮大鋮拉攏侯方域的陰謀.表現其重氣節.輕金錢,第二個事件.以頭撞地<守樓>.政治立場堅定,第三個事件<罵筵>.要做[女禰衡".三個事件一個比一個嚴重.斗爭不斷升級.而斗爭的對象始終是權奸.香君作為作品中反權奸的代表人物.她自覺地參加政治斗爭.性格剛烈.視野開闊
Ⅹ 孔尚任的《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是什麼
李香君是清代孔尚任復創作的制《桃花扇》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是對愛情忠貞、敢愛敢恨,是非分明、有血有肉,不畏權貴、具有高尚的民族氣節的形象。
首先,李香君是非分明,不貪圖小利。李香君出身卑微,是晚明的一名歌姬,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一員, 但是她深明大義,堅定正直,雖然社會地位低下,卻具有不向權貴低頭,不受金錢利誘的高尚情操與氣節。比如在《卻奩(lián)》中她所表現出來的對統治階級的極高警惕性。其次,她矢志不渝,忠貞不二。自古以來,青樓女子被稱為水性楊花。但李香君雖然淪落風塵,卻對愛情忠貞不渝。因為李香君卻奩,阮大鋮伺機陷害侯方域,於是侯方域被迫出走逃往史可法處躲避,分別時,她深知「離合悲歡分一瞬,後會期無憑准」,但還是苦守妝樓,對侯方域矢志不渝,忠貞不二。
李香君的命運最終以悲劇結局,但正是由於許許多多像李香君一樣的人,敢於反抗和痛斥權奸的倒行逆施,以及所表現出的令人欽佩的獨立人格,才將那個黑暗的時代化作了永恆的過去。
ps.我們古代文學老師給的標准答案。應該很靠譜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