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桃花
Ⅰ 描寫桃花的優美句子
1、花果林里的桃花開了,粉紅粉紅的花團,像片片火燒雲,遠遠望去,美極了。
2、這桃花初開是白色的,如脂,如玉,如雪,是那麼嬌嫩,那麼水靈,那麼晶瑩,那麼透亮。
3、那桃花,有的迎風初綻,嫣然含笑;有的含苞待放,半藏半露;更多的是白毛茸茸的微吐紅點的小花苞。
4、桃樹上的小骨朵一天天鼓起來,露著紅嘴圈兒,像抿嘴含笑的小姑娘。
5、桃樹上掛滿了花骨朵,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擁著,彷彿是一群膽怯羞澀的小姑娘,誰也不肯第一個統開笑臉。
6、從遠處看,一株株桃樹活像一個個張開的大花傘。
7、這棵桃樹一人多高,樹干透著紫紅色,極其光潔,柔軟的枝條上,長滿了褐色的嬌嫩的骨朵。
8、繁如群星的花蕾隨著幾枝在春風里歡快地搖曳著,那片片桃林彷彿成了紅雨紛揚的世界。
9、春天,紛繁的桃花在晨光中開得格外喧鬧,密密層層,宛如一片朝霞。
10、一株桃樹,托起一團花瓣、像姑娘揚起的笑臉,粉紅粉紅,洋溢著青春的光彩。
11、陽春三月,桃花怒放,黃海岸邊,就像落下了百里胭脂雲。
12、門口有一大片盛開的桃花,粉紅粉紅的,嬌嫩得彷彿吹口氣就能化成水。
13、那粉紅色的桃花一朵緊挨一朵,擠滿了整個枝丫,它們像一群頑童,爭先恐後地讓人們來觀賞自己的艷麗豐姿。
14、到了春分,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樹萬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
15、桃林蓓蕾初綻,密密的枝丫上好像掛滿了銀色的微型的燈泡,串串潔白的花苞珍珠似的晶瑩閃耀。
16、桃花園的桃花,遠觀氣勢磅礴,如海如潮;近賞俏麗嫵媚,似少女初妝。
17、車到山腳下,上萬株桃樹綴成粉紅與雪白相間的花潮,沿著綠色的田野,向我們眼前奔涌而來。
18、驚蟄以後,桃樹枝頭的蓓蕾驚醒了,東一枝西一枝,那些嫣然微笑的花朵,噴出醉人的芳香。
19、那盛開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染著富饒的春之山河,又像是一團團雲霞,映著充滿生機的大地。
20、桃花凋謝了,枝頭殘留著幾片花瓣,仍像點點跳動的火苗。
Ⅱ 古詩詞里的桃花都有哪些含義,你們知道嗎
一、作為春天的意象。
春天是花的季節,花的世界。可是人們一提到春天,就會想起濃艷的桃花。因為桃花在早春開放,芳華鮮美,往往成為春天來到的象徵。比如唐代周朴的"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桃花》);唐代吳融的"滿樹如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桃花》);宋代白敏中的"千朵濃芳綺樹斜,一枝枝綴亂雲霞。憑君莫厭臨風看,占斷春光是此花。"(《桃花》)都生動形象地寫出桃花在萬紫千紅的春天所佔的特殊地位。桃紅柳綠,一直是明媚春光的典型寫照,而春水也常常被形象地稱為桃花水、桃花汛、桃花浪。與此同時,桃花的凋零也往往和春天的逝去聯系在一起。因此,憐花惜春也是古代桃花詩的一個重要內容。如南朝沈約的"風來吹葉動,風動畏花傷。紅英已照灼,況復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縫裳。詎誠當春淚,能斷思人腸。"(《詠桃詩》)抒發了詩人因傷春而斷腸的思緒。清代袁枚的"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題桃樹》)將桃花凋零後滿目的狼藉景象與初放第一朵時的鮮艷明麗作對比,表達出他憐花惜春的思想感情。
二、 作為美人的意象。
以桃花比擬美人,或將美人比作桃花,在古代桃花詩中屢見不鮮。《詩經》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首唱以桃喻人的先聲。南朝徐悱的"方鮮類紅粉,比素若鉛華"
(《對房前桃樹詠佳期贈內》),由眼前鮮艷的紅白花瓣的桃花,聯想到妻子臉上的胭脂和香粉,表達出對遠方妻子強烈的思念之情。唐代崔護的"人面桃花相映紅"
(《題都城南庄》),借緋紅的桃花襯托少女的羞容。而唐代韋庄的"帶露似垂湘女淚,無言如伴息媯愁"(《庭前桃詩》)則用湘女之淚、息媯無言描摹桃花的姿態。清代曹雪芹的"胭脂鮮艷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淚眼歡花淚易干,淚干春盡花憔悴。」(《桃花行》)以花擬人,以人比花。詩人以人淚長流比花自嫵媚,淚易干比花易衰,憔悴人比憔悴花,回環反復、珠聯璧合,將花與人交織在一起,刻畫出一個孤獨無援、多愁善感的柔弱少女形象,而桃花成了林黛玉純潔美麗而紅顏薄命的象徵性寫照。
三、 作為桃源的意象。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是封建士大夫的生活理想。桃源即桃花源,是東晉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構建的世外仙境,是一個與現實對立的理想世界,那裡與世隔絕,民風淳樸,人們安居樂業,無憂無慮,千百年來一直令騷人墨客心馳神往。
受字數限制,待續。
Ⅲ 桃花的知識
桃花,就是桃樹開的花,每年三月才開。花瓣粉紅,分雌雄花,有蕊,花落結桃子
Ⅳ 桃花什麼季節開花結果了解食用桃的營養價值
桃是春季3~4月開花,花謝後結果,果實成熟期在8~9月,也就是夏季到初秋。
桃肉含回蛋答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以及有機酸(主要是蘋果酸和檸檬酸)、糖分(主要是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和揮發油。每100克鮮桃中所含水分佔比88%,蛋白質約有0.7克,碳水化合物11克,熱量只有180.0千焦。桃子適宜低血鉀和缺鐵性貧血患者食用。
宜食:桃子適宜低血糖者以及口乾飢渴之時食用;適宜低血鉀和缺鐵性貧血者食用;適宜肺病、肝病、水腫患者食用;適宜胃納欠香、消化力弱者食用。
忌食:桃子性熱,有內熱生瘡、毛囊炎、癰癤和面部痤瘡者忌食;糖尿病患者忌食;桃子忌與甲魚同食;爛桃切不可食,否則有損健康。
Ⅳ 桃花在西方怎麼理解
公元前第二世紀之後,中國人民培育的桃樹沿「絲綢之路」從甘肅、新疆經由中亞向西傳播到波斯,再從那裡引種到希臘、羅馬、地中海的沿岸各國,爾後漸次傳入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但直至公元九世紀,歐洲種植桃樹才逐漸多起來。公元十五世紀後,中國的桃樹引進了英國。
印度的桃樹也是從中國引種的。公元630年「唐僧」玄奘著《大唐西域記》曾記述關於桃樹引入印度的傳說:公元一世紀時,遠近馳名的司氣特國王迦擬色加當政時,中國甘肅一帶部族的商人經常到印度去,帶去了精湛的絲綢製品和各種名貴水果,其中就有桃。迦擬色加國王隆重地款待賓客。中國人在那裡播種了桃核和其他果核,幾年之後,桃樹在印度繁茂生長,結實累累,受到印度人民的贊頌。中國人住過的地方被命名為「至那仆地」,意即「中國地」;桃被命名為「至那果」,意即「中國果」。這個故事至今還在印度廣泛流傳。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桃樹隨歐洲移民進入美洲,但因桃樹品種不適應當地的風土氣候,桃樹開花多,結果少,發展受到很大限制。直到公元十九世紀初期,園藝家又從歐洲引種了一個叫「愛兒貝塔」的離核桃品種,桃樹才在北南美洲傳播開來。20世紀初期,美國園藝家又從中國引進450多個優良桃樹品種,通過雜交和嫁接,在短短的十多年裡,選育了適應亞熱帶氣候的良種,使美國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桃果生產國之一。
日本種植桃樹的歷史比較短。1876年,日本岡山縣園藝場從中國上海、天津引進水蜜桃樹苗。1878年,御津郡柏谷村(今岡山市)山內善男從許多桃樹幼苗中選出兩株,精心培育,三年後結出11個桃果,這就是中國水蜜桃在日本結出的第一代果實。由於這里氣候適宜,桃樹生長良好,果實品質優良,種桃業迅速發展起來。園藝家先後培育出40多個優良品種。岡山縣漫山遍野,桃樹蔚然成林,已是日本著名的桃鄉,並把桃花定為縣花,所產的蜜桃遠銷大阪、神戶、東京等大城市。幾經改良的「岡山白」桃,又返回中國入籍,成為中國栽培的味香質優、鮮食和罐藏兼用的優良品種。
古代的出土文物和桃樹傳播的事實,確證中國是桃樹的故鄉。但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由於考古學資料的不足和缺乏深入的研究,某些西方學者僅僅根據語言學的推理,和在「中國未見到野生桃樹」的猜想,做出了「桃樹起源於波斯並從那裡傳播到歐洲去」的結論。因而給桃子起的名字叫persic,意思就是「波斯果」。桃樹的拉丁學名也是由此衍生而來的。更有甚者,過去還流傳有一種極其錯誤的所謂「中國文化西來說」,硬是不分青紅皂白,把起源於中國的桃樹說成是古代從波斯引進來的。以訛傳訛,以假亂真,使桃樹蒙受不白之冤達數百年之久。
著名植物學家第康道爾經過認真考證,在他著的《農藝植物考源》一書中指出:「中國之有桃樹,其時代數希臘、羅馬及梵語民族之有桃猶早千年以上」。又說:中國通西城之路開辟極早,則以桃核越山度嶺而傳入喀什米爾、不花刺及波斯諸國自屬可能的事,推測其為時當在梵語民族遷移與波斯、希臘交通往還時代之間。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進一步指出」根據桃在更早時期不是從波斯傳過來的事實,並且根據它沒有道地的梵文名字或希伯來名字,相信他不是原產於亞洲西部,而是來自中國。達爾文還研究了中國的水蜜桃、重瓣花桃、蟠桃等的生育特性,並與英國、法國產的桃樹的特性相比較,認為歐洲桃都來源於中國桃的血緣。桃樹原產於中國的結論,已為世界學者一致公認。
中國最早記載桃樹品種的古籍,是公元前十世紀《爾雅·釋草篇》:「旄(音矛),冬桃;榹(音四),山桃。」《西京雜記》載,公元前一世紀漢武帝在京城修建「上株苑」,群臣百官貢獻的異果中就有秦桃、榹桃、緗核桃、金城桃、綺蒂桃、柴文桃、霜桃等桃樹品種。至公元三世紀郭義恭著《廣志》中又增加了「冬桃、秋桃、襄桃、赤桃」。隨著嫁接和栽培技術的不斷提高,桃樹品種變異百出,琳琅滿目,公元六世紀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記載的桃樹品種有近二十個,宋代周師厚《洛陽花木記》中光洛陽一地就有桃樹品種三十多個,明代王象晉著《群芳譜》中,桃樹品種有四十多個。訖今,「桃李遍天下」。全世界近百個國家種植桃樹,產桃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其次還有美國、日本和義大利。得益於悠久的種植歷史、遼闊的種植區域,中國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培育出了絢麗多姿的桃樹品種,南至江浙,北至吉林,幾乎遍植桃樹。據統計,起源於中國的桃樹品種可達上千個。
桃(學名:Amygdalus persica L.):薔薇科、桃屬植物。落葉小喬木;葉為窄橢圓形至披針形,長15厘米,寬4厘米,先端成長而細的尖端,邊緣有細齒,暗綠色有光澤,葉基具有蜜腺;樹皮暗灰色,隨年齡增長出現裂縫;花單生,從淡至深粉紅或紅色,有時為白色,有短柄,直徑4厘米,早春開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質可食,為橙黃色泛紅色,直徑7.5厘米,有帶深麻點和溝紋的核,內含白色種子。
是一種果實作為水果的落葉小喬木,花可以觀賞,果實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頭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黃色的,桃有多種品種,一般果皮有毛,「油桃」的果皮光滑;「蟠桃」果實是扁盤狀;「碧桃」是觀賞花用桃樹,有多種形式的花瓣。
原產中國,各省區廣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
Ⅵ 「桃花運」是如何而來的你真的了解桃花運嗎
《三十而已》王漫妮和財務自由的華裔,浪漫的戀情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隨著劇情的發展,不知道王漫妮走的這個桃花運結果會如何,是不是真的像大家預測的那樣是爛桃花呢?
相信很多單身女子也開始在重新審視自己身上的桃花運,不得不說,這「桃花運」什麼時候來還是很有講究的。因為「桃花運」由來已久,這個名詞的來源還和我國古代天乾地支有著密切關系,更有許多浪漫故事作為源頭,大家知道「桃花運」真正的來歷嗎?怎樣的桃花運才算是好運呢?
圖片:一片桃花林劇照
崔護借著喝水的契機和少女聊了起來,這才知道她叫絳娘,只有一個老父親,父女倆在這老林中生活了挺長一段時間,並沒有和外界有太多往來。
可是崔護卻在他們家中的書桌上看到一些字畫,有些居然帶有少女的哀怨情緒,可見即是絳娘的作品,原來絳娘也是文化界一員,激動之下,兩人聊得不亦樂乎。眼見著要分開了,崔護還迂迴的問了姑娘的意思,沒想到絳娘卻因為害羞不敢直接承認,這個行為差點讓兩人的「桃花運」夭折了。
崔護回家之後想著馬上就要科舉考試了,古人說先立家後就業也有一定道理,可是在有責任心的崔護看來,沒有好好讀書養活自己妻兒的話,這樣的婚事他寧可不要。
所以崔護將這段情埋在了肚子里,認認真真讀書,希望風光的迎娶絳娘。轉眼間崔護就參加完考試,成績還是挺理想的,衣錦還鄉之際他又想起了當年的絳娘,不知道她現在如何了。
於是按照記憶中的路線,崔護再次前往絳娘的住所,沒想到房門緊鎖,惆悵之下,崔護在門前寫了一首詩,這就是著名的《題都城南庄》。
Ⅶ 桃花的各部分名稱
1、花通常單生,有白、粉紅、紅等色,重瓣或半重瓣,直徑約2.5-3.5cm;具短梗;
2、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外被絨毛;
3、花瓣5,倒卵形,粉紅色;罕為白色;
4、雄蕊多數,子房1室。
5、花柱細長,柱頭小,圓頭狀。
(7)了解桃花擴展閱讀:
可食用桃樹果實種類:
油桃(var.ectarina Maxim):果實熟時光滑無毛,形較小,葉片鋸齒較尖銳。如新疆的『黃里光』桃、甘肅的『紫胭』桃等。
蟠桃(var.compressa Bean):果實扁平,兩端均凹入,核小而不規則。品種以江、浙一帶為多,華北略有栽培。
粘核桃(f.scleropersica Voss):果肉黏核,品種甚多,如北方的『肥城佛』桃、南方的『上海水蜜』等。
離核桃(f.aganopersica Voss):果肉與核分離。如北方的『青州蜜』桃、南方的『紅心離核』等。
Ⅷ 桃花的資料
桃花
桃花,屬薔薇科,落葉小喬木,高可達6一8米。樹干灰褐色,粗糙有孔。小枝紅褐色或褐綠色,平滑。葉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細鋸齒。花單生,有白、粉紅、紅
等色,重瓣或半重瓣,花期3月。核果近球形,表面密被短絨毛,因品種不同,果熟6一9月。主要分果桃和花桃兩大類。
桃花是我國傳統的園林花木,其樹態優美,枝幹扶疏,花朵豐腴,色彩艷麗,為早春重要觀花樹種。
桃花原產於我國中部及北部,栽培歷史悠久,現各地廣為種植。性喜陽光、耐寒、耐旱、不耐水濕。
桃的果實是著名的水果;桃核可以榨油;其枝、葉、果、根俱能入葯;桃木細密堅硬,可供雕刻用。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的花。春季開花時採摘,曬干。
Ⅸ 桃花在古時常見,它在古人眼裡有什麼含義
桃花開得燦爛好看,花期短暫,所以古人稱為「短命花」。因為桃花具有這樣的一個特徵,所以在詩人那裡便被賦予了青春易逝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