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斐亭荷花
A. 有斐亭荷花古詩
《有斐亭荷花》 清 高遐昌
淇水傳來君子鄉,髦年修德澤流長。
古今漫說無同調專,猶有淤泥不染芳屬。
此詩是作者遭受權臣誣陷,出獄後晚年歸鄉所作。觸景思人,借緬懷歌頌同鄉聖賢衛武公而自況。
B. 淇園的注 釋
題註:2005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淇河古詩三百首》中,此詩原錄自《淇縣志》,《淇縣志》將作者劉璟誤為劉基,且題目闕兩字,末句「漪漪」誤為「猗猗」。今據《四庫全書·易齋集》更正。
淇園:我國第一座王家園林,被譽為華夏第一園。 位河南省淇縣古淇奧——淇河灣內。一般認為是西周晚期衛武公(公元前812—前757)所建。《述異記》曰:「衛有淇園,出竹,在淇水之上。」明朝袁中道的《袁中道集》中有這樣的話:「予記班彪《志》曰:『淇園,殷紂之竹箭園。』又不始衛武公矣。」六朝人戴凱之《竹譜》也說:「淇園,衛地,殷紂竹箭園也。見班彪《志》。」
春霽:春雨初晴。霽,jì,雨雪停止,天放晴。
駐馬:兵馬駐紮下來。
三山:泛指淇園附近的山。
聳:高起,矗立。
芙蓉:荷花(蓮花)的別名。常用以比喻如朵朵蓮花的山峰。
武公:即衛武公,衛國國君康叔十世孫、衛釐侯之子,姓姬名和,衛都朝歌人。公元前812年繼衛君,以賢明傳世,深得周、衛臣民擁戴。武公95尚關心操持國是,歷代無不頌其德。漢魏以降,淇人懷其德,於淇縣城西北三十餘里耿家灣的淇園舊址上,創建武公祠,春秋祭祀。至明弘治年間(1488年),重修,祠北山坡建紀念衛武公的「有斐亭」一座。
琅玕:lánggān,美石,常用以喻竹子。
霽色句:雨過天晴,綠竹婀娜,更加鮮翠,看著此景,就象進入畫圖中。 漪漪,yīyī,水波盪漾貌。此形容花木搖曳如水波。《隨園詩話補遺》卷四引清李香林《題竹》詩:「干霄修竹自漪漪,十載相違每系思。」 《詩經·淇奧》中有「綠竹猗猗」句。 此「漪漪」當與「猗猗」意相近或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