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桃花源
『壹』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在中國真的有此地嗎
陶淵明所寫桃花源的位置,學術界尚有爭議。真正的桃花源也許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們都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精神樂園。
但大部分人認為,陶潛所說的桃花源應該位於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境內,並且在歷代寫「武陵」的詩文中。
如唐孟浩然的《武陵泛舟》、王昌齡《武陵龍興觀黃道士房問易因為題》、《武陵開元寺黃煉師院》、司空圖《武陵路》、曹唐《武陵洞》、五代王建《武陵春日》、宋梅堯臣《武陵行》、張斛《武陵春曉》、唐庚《武陵道中》、胡浚《武陵竹枝詞》(六首)等詩。
基本上是寫桃花源,標題卻寫的「武陵」,往往把「武陵」當作桃花源的代名詞。常德市內現有4A級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桃花源風景區,景區內風景秀麗,歷史遺跡眾多,酷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所以我們認定湖南常德內的桃花源是最接近陶潛文中所描繪的仙境。
拓展資料:
1、桃花源,出自陶淵明詩《桃花源詩》。詩的序桃花源記記述一個世俗的漁人偶然進入與世隔絕之地的奇遇記。本文幻想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
是作者與時人所嚮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大部分學者認為,桃花源記是陶潛對當時的社會不滿,希望追求一個平靜和諧的社會而寫的。
2、中國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重慶酉陽、湖南常德、湖北十堰、江蘇連雲港、安徽黃山、台灣基隆、河南南陽、重慶永川等地都有桃花源。
『貳』 中國春賞桃花十大勝地
陽春三月,桃花盛開,一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勾起多少人的游思。我國有十大因桃花而聞名四海的旅遊勝地,你不妨找機會去游覽一下,自然是樂趣無窮。
1.桃花源:桃花源位於湖南省桃源縣境內,以其神秘色彩、幽靜環境和山川靈氣而蜚聲海內外。進入高聳的石牌坊大門內,但見青山腳下、山溪岸邊,到處都是盛開的桃花,百吐紅, 千樹爭妍,雲蒸霞蔚,奇趣無窮。賞花之餘,品嘗擂茶,飲桃花酒,領略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的獨特情趣,別有一番風味。
2.桃花江:桃花江發源於湖南省桃江縣西側的城牆山「子良岩」下,長約百里。江岸盛開的桃花宛如絢麗雲霞,倒映在碧水之中,與綠柳輝映,組成了一幅水彩畫。自古以來,桃花江就以「水清」、「花艷」、「人美」三絕而聞名天下。
3.南匯:上海南匯縣是一處新蛻起的桃花源,這里植桃3.5萬畝(約合23.3平方公里)。大治河岸上百里桃花爭奇斗艷,多姿多彩。
4.龍華:上海南郊的龍華鎮,自明朝以來「三月三,龍華看桃花」,已成為傳統習俗,馳名江南。目前,龍華公園的「賽白桃」、「桃」和「日月桃」最吸引遊客。
5.西湖:杭州西湖早在唐代已廣栽桃花,如西湖沿岸、蘇堤、白堤,一株楊柳一株桃,桃花問柳花。西子湖畔的碧桃花色嬌美艷麗,朵大、色多、光怪陸離,為「桃花中的皇後
6.石馬:廣州白雲區新市鎮石馬村,在近千畝田野上,遍植數十萬枝緋桃。廣州文藝界每年在這里舉辦賞桃雅集。有詩贊曰:「我歌石馬風光好,歲歲桃紅喜萬家」。
7.西山:北京西郊植物園中數干株碧桃點染胭脂,如彩如霞,頗有「東風吹開花千樹,占斷春光惟此花」的氣勢。
8.安寧:一年一度的蘭州安寧桃花會早已名聞遐邇。目前,安寧桃園已有桃樹30萬株,品種在200種以上,是我國著名的桃林之一。
9.龍泉:成都市龍泉驛區鎮丘陵起伏,山道彎彎,繁花滿山,現有桃樹60餘萬株,桃花掩映的許多風景名勝正在成為人們休想餡情的場所。
10.廬山:暮春四月,江南一些地方的桃花已開始凋謝,只有廬山的桃花才剛剛開放。站在「花徑」中的「景白亭」上,放眼峽谷,桃花一片,紅雨塞途,凝霞敷錦,似紅雲飄動,佳人笑舞,撩人心扉。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雲「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叄』 中國的桃花源在哪裡
《桃花源》在蔡依林的專輯《愛情任務》里...
裡面有首叫《桃花源》的歌,很好聽...
http://mp3..com/m?f=ms&rn=&tn=mp3&ct=134217728&word=%CC%D2%BB%A8%D4%B4&lm=0
我熟悉的孤獨突然間跳起舞
說它知道在心的深處有個國度(愛的國度)
鋪滿花瓣的路
水晶房屋清澈微甜的湖
就算只是短暫經過都覺得幸福
那裡什麼都會變
但每一刻都像永遠
會有騙人的誓言
但每句都值得紀念
這是我的戀愛大冒險
開始浪漫又危險的詩篇
終點是情人們口中真愛棲息的桃花源
走進心裡的桃花源
尋找傳說里無法遺忘的甜
就算最後的眼淚有點咸
蔡依林-桃花源
我熟悉的孤獨突然間跳起舞
說它知道在心的深處有個國度(愛的國度)
鋪滿花瓣的路
水晶房屋清澈微甜的湖
就算只是短暫經過都覺得幸福
那裡什麼都會變
但每一刻都像永遠
會有騙人的誓言
但每句都值得紀念
這是我的戀愛大冒險
開始了漫遊危險的世界
終點是情人們口中真愛棲息的桃花源
走進心裡的桃花源
尋找傳說里無法遺忘的甜
就算最後的眼淚有點咸
雲那頭的地平線
會不會也有個溫柔的他在等誰
美麗的伊甸園
相信的才能看見
而勇氣是它唯一的入場券
這是我的戀愛大冒險
開始浪漫又危險的詩篇
終點是情人們口中真愛棲息的桃花源
走進心裡的桃花源
尋找那張可能最重要的臉
不管花多久時間
這是我的戀愛大冒險
開始浪漫又危險的詩篇
終點是情人們口中真愛棲息的桃花源
走進心裡的桃花源
尋找傳說里無法遺忘的甜
就算最後的眼淚有點咸
『肆』 被譽為桃花源里人家中國畫里的鄉村傳統聚落是哪裡
你是指這道題嗎?
被譽為「桃花源里人家」和「中國畫里的鄉村」的傳統古村落是()
A、山西平遙古城
B、澳門歷史城區
C、雲南麗江古城
D、皖南古村落
考點:世界文化遺產及其保護
分析:皖南古村落是指安徽省長江以南山區地域范圍內,以西遞和宏村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歷史傳統村落,有強烈的徽州文化特色.皖南山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態相近、特色鮮明的傳統建築及其村落.
解答:解:被譽為「桃花源里人家」和「中國畫里的鄉村」的皖南古村落,西遞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座古村落,它們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態、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而聞名天下.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聚落文化的傳承,牢記即可.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O(∩_∩)O謝謝
『伍』 中國到底有多少個桃花源它們都在哪其中哪個才是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
武陵:郡名。漢高祖置,治所在義陵(今湖南漵浦南)。東漢移治臨沅(今湖南常德市)。所以真正的在湖南。陶淵明隱居的地方。不過作者也說了啊,桃花源是不存在的。
『陸』 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在中國哪個地方,知道請告訴我,謝謝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並不存在,桃花源是虛構出來的。
《桃花源記》是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所作。
原文節選: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譯文: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6)中國桃花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
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年),他堅定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歸隱田園,躬耕僻野。
陶淵明雖遠在江湖,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棉被悶死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
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柒』 為什麼桃花源從此在中國文化和文學傳統成為了一件令人嚮往的地方的代名詞
桃花源出自於«桃花源記»,陶淵明寫的。 漁人偶然間發現了一條通向桃花源的路,路上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林盡頭有一山,山有小口。 漁人進入,出口處另有一片天地,謂桃花源。"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則說明此處與外界隔絕。再加上漁人回到世俗中後廣而告之,太守不得路,劉子冀尋未果,桃花源成為一個謎。 桃花源其實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地方,古代理想的大同社會,令當時的人們所嚮往,現在亦然。 其實現在有很多為生活奔波的人們非常渴望這種平靜的生活,但我們只要能淡然處之,桃花源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捌』 中國真正桃花源是真是假
現在 桃花源 多指風景原始優美風氣古樸,未被過度開發的地方,至於陶淵明筆下的也是老話了。
『玖』 中國·常德《桃花源記》實景演出怎麼樣
我們今天也是剛上的這課,老師講過,望採納!1很簡單,因為村民是因為戰亂才跑到這世外桃源避難的,也算憤世嫉俗。當然希望過平靜的生活,不希望有人打擾,就這樣~2嘛老師也有講,就是說世外桃源本來就是作者虛構的,本身就是不存在的,是作者對和平社會的一種嚮往,說找不到也增加了桃源的神秘性!寫作背景是作者所處時代戰亂不斷,作者寫這篇文章一是表達自己對和平社會的嚮往,反對剝削、壓迫、戰爭一種精神寄託!還有就是喚醒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一起反對戰爭,共創幸福,和諧,人人平等的完美生活!(個人意見,鄙視粘貼黨。望採納,也不枉我專心聽課一場(*^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