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桃花行
⑴ 一任東風,吹盡春歸燕子空是什麼意思
杜鵑的一聲輕鳴,春天盡去,只剩下透過那寂寞的竹簾映照著的淡微的月光。語出紅樓夢中黛玉《桃花行》詩。聲聲哀怨的杜鵑啼鳴,透著淡淡憂傷的冷月殘光,春天已逝...
⑵ 桃花簾外東風軟,人面簾內晨妝懶,簾外桃花簾內人,人面桃花共心願.是什麼意思
東風,在詩詞裡面一般是春風的代名詞。
東風軟,軟的意思是溫暖、溫馨、舒服,東風軟,就是在初春陽光明媚的景色里,席席春風吹在皮膚上感覺是溫暖舒服的。
⑶ 描寫黛玉的詩句
1、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⑷ 《紅樓夢》中林黛玉寫過什麼詞
詞: 《唐多令》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逑。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拾(舍)誰收?嫁於東風春不管:憑而去,忍淹留。 鑒賞: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濃墨重彩,道出來處。林黛玉,姑蘇城裡一飄絮。 一團團逐對成逑。遭遇寶玉,沾合一團,成對成偶。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她是個命運漂泊的人,她的生活在漂泊中,生命在漂泊中,她和寶玉的愛情,也在漂泊中。她做不了主,寶玉一樣做不了主!寶玉是個弱者,沒有在現實濁流中弄潮,爭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黛玉雖不勸他講究經濟仕途,但也深知自己愛戀的對象沒有實力,無以為靠,這一點,普通讀者都會領悟,聰明絕頂的黛玉當然明白。這也就是她今生漂泊的根本原因。所以,與寶玉的情腸,只能是枉自繾綣,說說而已,來不了真格的。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自稱草木之人的林黛玉,敏銳地感受冷暖,只有一愁在心,心境其實是未老先衰,看那撲簾落絮,感同身受。 嘆今生誰拾(舍)誰收?誰也不拾,誰也不收;誰都相舍,誰都不留。 嫁於東風春不管:憑而去,忍淹留。滯留人間,媽媽不管;寄人籬下,爸爸不管;青梅竹馬,姥姥不管;魂歸警幻,誰都不管!任憑你紅消香斷,都忍心只管自己事——包括死了的享清福! 總之,林黛玉,就象那游絲軟系的落絮,風吹雨打幾回合,委芳塵、隨逝水,勢成而去…… 歌行體詩:《桃花行》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懶: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憐人花亦愁,隔簾消息風吹透。風透湘簾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桿人自憑。憑欄人向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葉亂紛紛,花綻新紅葉凝碧。霧裹煙封一萬株,烘樓照壁紅模糊。 天機燒破鴛鴦錦,春醋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進水來,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鮮艷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 淚眼觀花淚易干,淚干春盡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 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 鑒賞: 《桃花行》與《葬花吟》、《秋窗風雨夕》的基本格調一致的,在不同程度上都含有「詩讖」的成分。《葬花吟》既是寶黛悲劇的總的象徵,廣義地看,又不妨當作是「大觀園諸艷之歸源小引」;《秋窗風雨夕》隱示寶黛訣別後,黛玉「枉自嗟呀」的情景;《桃花行》則專為命薄如桃花的林黛玉的夭亡,預作象徵性的寫照。作者描寫寶玉讀這首詩的感受說:「寶玉看了,並不稱贊,卻滾下淚來,便知出自黛玉。」並且借對話點出這是「哀音」。不過,作者是很含蓄而有分寸的,他只把這種象徵或暗示寫到隱約可感覺到的程度,並不把全詩句句都寫成預言。否則,不但違反現實生活的真實,在藝術上也就不可取了。
⑸ 有一首詩裡面有桃花和東風兩個詞,好像是五言律詩,不是很出名
唐代,賈至《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⑹ 看無主花支可嗟 一任他東風相嫁什麼意思
一月梅花(梅花 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二月杏花(絕句 僧志南)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三月桃花(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四月薔薇(山亭夏日 高駢)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五月石榴花(山石榴 白居易)商山秦嶺愁殺君,山石榴花紅夾路。
六月荷花(曉出凈慈寺 楊萬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七月葵花(客中初夏 司馬光)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八月桂花(感遇 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
九月菊花(飲酒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十月芙蓉(經亂離後天恩 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十一月山茶(山花子 賀鑄)旖旎細風飄水麝,玲瓏殘雪浸山茶。
十二月蠟梅(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杜牧)越嶂遠分丁字水,臘梅遲見二年花。
唐·元稹: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斐休: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宋·晏殊: 春風不解禁揚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唐·趙嘏: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元·盧摯: 春來南國花如綉,雨過西湖水似油。
宋·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唐·東方虯: 春雪海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唐·杜甫: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明·豐坊: 東風一夜吹桃萼,桃花吹開又吹落。開時不記春有情,落時偏道風聲惡。
宋·王安石: 隔岸桃花紅未半,枝頭已有蜂兒亂。
宋·楊萬里: 骨相玲瓏透八窗,花頭倒插紫荷香。線身無數青羅扇,風不來也自涼。
唐·岑參: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宋·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元·薩都刺: 江南二月風雨過,梅花開盡杏花紅。
宋·楊萬里: 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竟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宋·王安石 ★詠石榴花: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舒捲開合任天真。
唐·杜甫: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宋·汪藻: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唐·杜甫: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洌紅。
唐·劉禹錫: 庭前芍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劉禹錫: 迎得春花先到一,淺黃輕綠映樓台。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
正月里,梅花陣陣香;二月里,杏花暖洋洋;三月里,桃花噴噴香;四月里,薔薇都開放;五月里,石榴紅似火;六月里,茶花香滿塘;七月里,鳳仙是七巧;八月里,桂花滿園香;九月里,菊花堆得高;十月里,芙蓉小陽春;十一月,山茶滿樹花;十二月,臘梅黃燦爛。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 《宿新市徐公店》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黛玉《桃花行》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憐人花也愁,隔簾消息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桿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葉亂紛紛,花綻新紅葉凝碧。
霧裹煙封一萬株,烘樓照壁紅模糊。
天機燒破鴛鴦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進水來,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鮮艷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
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
淚眼觀花淚易干,淚干春盡花憔悴。
李商隱 《錦瑟》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唐 黃巢<<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
沖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⑺ 「桃花簾外東風軟,人面簾內晨妝懶,簾外桃花簾內人,人面桃花共心願」是什麼意思
出自紅樓夢黛玉做的那首《桃花行》
不過有改動,原詩是這樣的: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憐人花也愁,隔簾消息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桿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葉亂紛紛,花綻新紅葉凝碧。
霧裹煙封一萬株,烘樓照壁紅模糊。
天機燒破鴛鴦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進水來,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鮮艷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
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
淚眼觀花淚易干,淚干春盡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
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
⑻ 唯美古詩詞整首長一點
《三五七言》【唐】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心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