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花園
⑴ 趣味小化學實驗「水中花園」利用了怎樣的原理呢硅酸鈉有什麼樣的特殊性質
是硅酸根離子與金屬離子(Fe3+,Co2+等)的緩慢反應
在水中逐漸結晶沉積形成的所謂「水中花園」的效果
⑵ 水中花園實驗成功的關鍵因素
金屬鹽固體加入硅酸鈉溶液後,它們就開始緩慢地和硅酸鈉反應生成各種不同顏色的硅酸鹽膠體(大多數硅酸鹽難溶於水),例如: CuSO4+Na2SiO3=CuSiO3↓+Na2SO4 MnSO4+Na2SiO3=MnSiO3↓+Na2SO4 CoCl2+Na2SiO3=CoSiO3↓+2NaCl 生成的硅酸鹽固體與液體的接觸面形成半透膜,由於滲透壓的關系,水不斷滲入膜內,脹破半透膜使鹽又與硅酸鈉接觸,生成新的膠狀金屬硅酸鹽。反復滲透,硅酸鹽生成芽狀或樹枝狀。
⑶ 關於水中花園的實驗「」
「水中花園」的「栽培」方法如下:取一個大燒杯或小型魚缸,在底部鋪上厚度為5毫米左右經水洗過的砂子,並倒入為20%的水玻璃溶液,深度10厘米左右.取硫酸銅晶體、硫酸亞鐵晶體、醋酸鉛晶體、氯化錳晶體、氯化鈷晶體、氯化鐵晶體、硫酸鎳晶體豆粒大小各一粒,分別分散地投入水玻璃溶液中,靜置二三分鍾後,這些晶體就開始長出約5毫米長的各色芽狀物,隨著時間推移又會長出好多絲狀分支.硫酸銅晶體的芽枝是藍白色樹狀,氯化鈷晶體的是紫色絲狀物,氯化鐵晶體的是橙色粗狀樹等等,整個水下成為絢麗多彩的「植物園」.一天以後,用虹吸法抽出水玻璃溶液,換上清水,這些「花草樹木」並不溶解,它們在清水中顯得更加美麗. CuCl2 ——藍綠色 MnCl2 ——粉紅色 CoCl2 ——紫紅色 FeCl3 —— 棕褐色 ZnCl2 ——半透明 CaCl2 ——白色 CuSO4+Na2SiO3=CuSiO3↓+Na2SO4 MnSO4+Na2SiO3=MnSiO3↓+Na2SO4 CoCl2+Na2SiO3=CoSiO3↓+2NaCl 生成的硅酸鹽固體與液體的接觸面形成半透膜,由於滲透壓的關系,水不斷滲入膜內,脹破半透膜使鹽又與硅酸鈉接觸,生成新的膠狀金屬硅酸鹽.反復滲透,硅酸鹽生成芽狀或樹枝狀.
⑷ 製作水中花園中的問題
要領:鹽顆粒大一些,盡可能不要搖晃,硅酸鈉密度稍大一些(對形成的凝膠狀硅鋁酸鹽有適當定的「上拔」作用)。
⑸ 為什麼水中花園試驗需要用沙子
可以不用的,沙子只是起分散左右而已。不使用沙子不會影響這個實驗的進行,只是最後沒有那麼好看而已。
⑹ 水中花園的化學材料可直接倒入下水道嗎
不能倒,會造成環境污染。還是找專門機構處理。
⑺ 水中花園的實驗試劑與儀器
1、 沙子,水玻璃稀溶液(20%),CuSO4固體,Co(NO3)2固體、Zn(NO3)2固體,Ni(NO3)2固體,Mn(NO3)2固體,Ca(NO3)2固體。
2、 燒杯,試管,玻璃棒,水槽等
⑻ 水中花園的實驗原理
金屬鹽固體加入硅酸鈉溶液後,它們就開始緩慢地和硅酸鈉反
應生成各種不同顏色的硅酸鹽膠體(大多數硅酸鹽難溶於水),例如:
CuSO4+Na2SiO3=CuSiO3↓+Na2SO4 MnSO4+Na2SiO3=MnSiO3↓+Na2SO4
CoCl2+Na2SiO3=CoSiO3↓+2NaCl
生成的硅酸鹽固體與液體的接觸面形成半透膜,由於滲透壓的關系,水不斷滲入膜內,脹破半透膜使鹽又與硅酸鈉接觸,生成新的膠狀金屬硅酸鹽。反復滲透,硅酸鹽生成芽狀或樹枝狀。
⑼ 水中花園形成機理
形成水中花園的原因是(以CoCl2為例):將CoCl2固體投入Na2SiO3溶液時,CoCl2晶體表面稍微有些溶解,整個CoCl2晶體被鹽溶液包圍,此時,Co2+與SiO32-根反應,在晶體周圍形成硅酸鈷的薄膜,這些金屬的硅酸鹽薄膜是難
⑽ 水中花園的原理是什麼
原理:
金屬鹽固體加入硅酸鈉溶液後,它們就開始緩慢地和硅酸鈉反應生成各種不同顏色的硅酸鹽膠體(大多數硅酸鹽難溶於水),例如:
CuSO4+Na2SiO3=CuSiO3↓+Na2SO4
MnSO4+Na2SiO3=MnSiO3↓+Na2SO4
CoCl2+Na2SiO3=CoSiO3↓+2NaCl
生成的硅酸鹽固體與液體的接觸面形成半透膜,由於滲透壓的關系,水不斷滲入膜內,脹破半透膜使鹽又與硅酸鈉接觸,生成新的膠狀金屬硅酸鹽。反復滲透,硅酸鹽生成芽狀或樹枝狀。
步驟
在水槽或大玻璃容器的底部鋪一層約1cm厚的洗凈的細沙,再放置一些洗凈的像假山的石頭等,向容器中加入約15%Na2SiO3溶液(或市售水玻璃),溶液約為5~10cm深,靜置。用鑷子把直徑3~5mm的下列鹽的晶體投入Na2SiO3溶液里(放在槽底細砂上不同位置處):硫酸銅、硫酸錳、氯化鈷、氯化鋅、氯化鐵、硫酸鎳等。一會後可以看到投入的鹽的晶體逐漸生出藍白色、肉色、紫紅色、白色、黃色、綠色的芽狀、樹狀的「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