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桃花仙人

桃花仙人

發布時間: 2020-11-29 15:39:14

㈠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誰的詩

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據傳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

此詩寫於弘治十八年,這一年,上距唐寅科場遭誣功名被革僅六年,在長期的生活磨煉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認為以犧牲自由為代價換取的功名富貴不能長久,遂絕意仕進,賣畫度日,過著以花為朋、以酒為友的閑適生活。詩人作此詩即為表達其樂於歸隱、淡泊功名的生活態度。

(1)桃花仙人擴展閱讀

《桃花庵歌》主要表達了詩人樂於歸隱、淡泊功名、不願與世俗交接追求閑適的生活態度。桃花因與「逃」同音而具隱者之意,更體現出追求自由、珍視個體生命價值的可貴精神。

原文: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白話譯文:

桃花塢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著很多桃樹,他摘下桃花去換酒錢。

酒醒的時候靜坐在花間,酒醉的時候在花下睡覺。

半醒半醉之間一天又一天,花開花落之間一年又一年。

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間,不願意在達官顯貴們的車馬前鞠躬行禮、阿諛奉承。

車水馬龍是貴族們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這樣的窮人的緣分和愛好啊。

如果將別人的富貴和我的貧賤來比較,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如果將我的貧賤和達官顯貴的車馬相比較,他們為權貴奔走效力,我卻得到了閑情樂趣。

別人笑話我太瘋癲,我卻笑別人看不穿世事。

君不見那些豪門貴族雖然也曾一時輝煌,如今他們卻看不見他們的墓冢,只有被當作耕種的田地。

㈡ 桃花庵歌 ——唐寅 全文翻譯

譯文

桃花塢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了桃樹,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錢。

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覺。

日復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復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願意在華貴的車馬前彎腰屈從,只希望在賞花飲酒中度日死去。

車馬奔波是富貴人的樂趣所在,而無財的人追尋的是酒盞和花枝。

如果將富貴和貧賤相比,那是天壤之別。

如果將清貧的生活與車馬勞頓的生活相比,他們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閑適之樂。

世間的人笑我太瘋癲了,我笑他們都太膚淺。

還記得五陵豪傑的墓前沒有花也沒有酒,如今都被鋤作了田地。

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

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2)桃花仙人擴展閱讀:

桃花庵歌賞析

這首詩中最突出,給人印象最深的兩個意象是「花」和「酒」。

桃花,最早見諸文學作品,當於《詩經·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達一種自由奔放的情感。而至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來表達隱逸情懷了。古代,桃還有驅鬼辟邪的意思,而「桃」與「逃」 諧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詩中,「桃花」這一意象頻頻出現。試舉幾例: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把酒對月歌》)

桑出羅兮柘出綾,綾羅妝束出娉婷。娉婷紅粉歌金縷,歌與桃花柳絮聽。 (《桑圖》)

野店桃花萬樹低,春光多在畫橋西。幽人自得尋芳興,馬背詩成路欲迷。 (《題畫四首其一》)

花開爛漫滿村塢,風煙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鶯亂啼,萬樹圍春燕雙舞。 (《桃花塢》)

草屋柴門無點塵,門前溪水綠粼粼。中間有甚堪圖畫,滿塢桃花一醉人。 (《題畫廿四首其十五》)

不難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來表達閑居和隱逸生活的。

「酒」,在中國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可以用來表達悲壯慷慨情懷,更與世事蒼涼、傲岸不羈、獨行特立結緣。晉有劉伶、嵇康,唐有「飲中八仙」,宋有東坡「把酒問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唐寅在世時聲名已著,除在繪畫史上擁有突出地位外,在詩詞上亦有獨創的成就。其詩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採用口語,意境警拔清新,在當時獨樹一幟,並以其獨特超凡的個性和藝術氣質,從一個側面,給那個自由、開放近乎荒唐、混沌的時代做出典型、生動的詮釋。

㈢ 關於桃花仙人的詩句

1、風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齊己《桃花》
2、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謝枋《慶全庵桃花》
3、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吳融《桃花》
4、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5、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應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韓愈《題百葉桃花》
6、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山中答問》
7、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徐俯《春遊湖》
8、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袁枚《題桃樹》
9、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
10、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詩經》
11、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王維《田園》
12、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庄》
13、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自別西川海棠後,初將爛醉答春風。——陸游《泛舟觀桃花》
14、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溪》
15、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www.lz13.cn)——白居易《大理寺桃花》
16、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山中問答》)
17、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幾樹花。只恐東風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劉敞《桃花》
18、桃花一樹魚三尺,不醉月明船不歸。——陳繼儒《春日雨霽泛舟》
19、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搖盪女蘿枝,半搖青天月。——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20、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絕句漫興》
2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2、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賈至《春思》
2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24、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5、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蘇軾《桃花》
26、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杜甫《曲江對酒》
27、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㈣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這句是什麼意思

這幾句詩的意思是:桃花塢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了很多桃樹,又摘了桃花去換酒錢。出自明代唐寅的《桃花庵歌》。

原詩(節選):

《桃花庵歌》明代: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釋義:

桃花塢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了很多桃樹,又摘了桃花去換酒錢。(桃花仙)酒醒時就在桃花前面坐,酒醉時還是來桃花下睡眠。


(4)桃花仙人擴展閱讀:

這首詩寫於公元1505年(弘治十八年),這一年距唐寅科場遭誣僅六年。唐寅曾中過解元,後來受到科場舞弊案牽連,功名被革,在長期的生活磨煉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詩人作此詩即為表達其樂於歸隱、淡泊功名的生活態度。

這首《桃花庵歌》是唐寅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膾炙人口。有人認為這首詩飄逸瀟灑,是唐寅一生快活自在的寫照;也有人認為這首詩是他消極避世,悲觀無奈之餘的感情寄託。不管是哪一種,這首詩里溢出的閑情雅緻足以讓你我傾倒。

起首四行,連用六個「桃花」,由遠到近,濃墨重彩,將一個畫里神仙陡然呈現在讀者面前。安靜閑適,恣意風流,倚於桃花樹,手提一壺酒,花間獨坐,自飲自酌。事實上,整首詩描繪了兩幅場景。

一幅是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場景,只用了「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等十幾個字,傳神勾勒。另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場景,描寫得比較詳細,遍植桃樹、賣花換酒、花下飲酒花下眠,半夢半醒,與世無爭。兩幅畫面孰優孰劣,由讀者自己體會和評定。

在唐伯虎看來,自己眼下的生活就是桃花仙人的生活,車馬權貴視如塵土,酒盞花枝奉為天人。然而此種真義並非人人悟得,君不見「世人笑我忒瘋癲」?而「我」,卻不以為然。

難道你們沒有看到,昔日叱吒風雲富貴至極的君王將相,如今身已沒,勢已落,花與酒都無法奢望,只能任由農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一句收束,戛然而止,餘味綿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桃花庵歌 (古詩)

參考資料來源:簡書——一首詩詞——唐伯虎·桃花庵歌(作者:瑾口寓言)

參考資料來源:簡書——狀元候選人跌落,第一風流才子誕生,一首《桃花庵歌》寫盡悲喜(作者:文楚傳媒)

㈤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出至哪裡什麼意思

這首詩是唐伯虎此時的唐伯虎已經看透了仕途險惡,對科舉再也不抱任何幻想之後創作的一首詩,因為科舉制度深深挫傷了唐伯虎的自尊心,成了其內心無從擺脫的一個的大情結.有了這樣的理解你就會他為什麼這樣寫了!
回鄉之後,唐伯虎對人間滄桑與世態炎涼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遂在蘇州閶門內的桃花塢修建桃花庵別墅,退避其中,自稱「桃花庵主」,過起了一種以賣文賣畫為生的詩酒逍遙的個人生活。表面看來,此時的唐伯虎已經看透了仕途險惡,對科舉再也不抱任何幻想,但事實上,科舉失利卻無疑深深挫傷了唐伯虎的自尊心,成了其內心無從擺脫的一個的大情結。否則,他也不會輕易為寧王朱宸濠的禮聘所動。很顯然,唐伯虎把寧王對自己的青眼看做了步入仕途的又一次機遇。再加上寧王對他禮遇有加,既以百金為聘,又在南昌專門為他修建了一套別墅,唐伯虎想要拒絕恐怕也難。遺憾的是,命運又一次給唐伯虎開了一個絕大的玩笑。寧王此舉並非是真正看上了唐才子的才華,而只是為自己的謀反做一個禮賢下士的姿態。唐伯虎當然也很快看出了寧王的謀反之志和他的別有用心,為求脫身,萬般無奈之下只好裝瘋賣傻,既「佯狂使酒」,又「露其丑穢」。寧王的手下前來饋贈衣食用具,唐伯虎竟然裸體盤膝而坐,且口出穢言,譏呵使者。寧王哪裡見到過這等才子?大失所望之下也只有放其還鄉。

㈥ 桃花仙人到底是誰

桃花仙人指的是唐伯虎。

桃花仙人出自明代畫家、文學家、詩人唐寅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桃花庵歌》,「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翻譯:桃花塢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桃花仙人種了桃樹,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錢。)

《桃花庵歌》裡面的桃花仙人所指的就是唐伯虎自己,也是桃花仙人的來源。

(6)桃花仙人擴展閱讀:

《桃花庵歌》原文及翻譯:

原文:《桃花庵歌》

朝代:明代 作者: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風顛,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譯文:花塢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桃花仙人種了桃樹,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錢。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覺。日復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復一年的酒醉又酒醒。不願意在華貴的車馬前彎腰屈從,只希望在賞花飲酒中度日死去。

車馬奔波是富貴人的樂趣所在,而無財的人追尋的是酒盞和花枝。如果將富貴和貧賤相比,那是天壤之別。如果將清貧的生活與車馬勞頓的生活相比,他們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閑適之樂。世間的人笑我太瘋癲了,我笑他們都太膚淺。還記得五陵豪傑的墓前沒有花也沒有酒,如今都被鋤作了田地。

㈦ 桃花仙人種桃樹 是哪首詩里的

桃花仙人種桃樹出自明代詩人唐寅的桃花庵歌。

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譯文

桃花塢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了桃樹,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錢。

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覺。

日復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復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願意在華貴的車馬前彎腰屈從,只希望在賞花飲酒中度日死去。

車馬奔波是富貴人的樂趣所在,而無財的人追尋的是酒盞和花枝。

如果將富貴和貧賤相比,那是天壤之別。

如果將清貧的生活與車馬勞頓的生活相比,他們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閑適之樂。

世間的人笑我太瘋癲了,我笑他們都太膚淺。

還記得五陵豪傑的墓前沒有花也沒有酒,如今都被鋤作了田地。

(7)桃花仙人擴展閱讀:

桃花庵歌創作背景

周道振《唐伯虎全集》於本詩題下註:「拓本有『弘治乙丑三月』。」周道振、張月尊編撰《唐伯虎年表》雲:「弘治十八年乙丑,三月,桃花塢小圃桃花盛開,作《桃花庵歌》。」即此詩寫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這一年,上距唐寅科場遭誣僅六年。

唐寅曾中過解元,後來受到科場舞弊案牽連,功名被革,在長期的生活磨煉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認為以犧牲自由為代價換取的功名富貴不能長久,遂絕意仕進,賣畫度日,過著以花為朋、以酒為友的閑適生活。詩人作此詩即為表達其樂於歸隱、淡泊功名的生活態度。

㈧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什麼意思

意思是:蘇州金閶門外的桃花塢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住著個人,大家叫他桃花仙。桃花仙人種了很多的桃樹,等到桃樹開花了,他就摘下桃花去換酒錢。

這句話出自明代畫家、文學家、詩人唐寅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桃花庵歌》。此詩中詩人以桃花仙人自喻,表現了自己平凡真實中帶有庸俗消極一面的真實內心,帶有憤世嫉俗之意氣。全詩明白如話,不用任何典故和華麗辭藻,語言音調務近俚俗,輕便自山,卻蘊涵的無限藝術張力,給人以綿延。

(8)桃花仙人擴展閱讀

此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樂於歸隱、淡泊功名、不願與世俗交接追求閑適的生活態度。桃花因與「逃」同音而具隱者之意,更體現出追求自由、珍視個體生命價值的可貴精神。

說自己是隱居於蘇州桃花塢地區桃花庵中的桃花仙人,種桃樹、賣桃花沽酒是其生活的寫照,這四句通過頂的手法,有意突出「桃花」意象,借桃花隱喻隱士,鮮明地刻畫了一位優游林下、灑脫風流、熱愛人生、快活似神仙的隱者形象。

㈨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是代表什麼意思

意思:蘇州金閶門外的桃花塢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住著個人,大家叫他桃花仙內。桃花仙人種了很多的桃容樹,等到桃樹開花了,他就摘下桃花去換酒錢。
此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樂於歸隱、淡泊功名、不願與世俗交接追求閑適的生活態度。桃花因與「逃」同音而具隱者之意,更體現出追求自由、珍視個體生命價值的可貴精神。

說自己是隱居於蘇州桃花塢地區桃花庵中的桃花仙人,種桃樹、賣桃花沽酒是其生活的寫照,這四句通過頂的手法,有意突出「桃花」意象,借桃花隱喻隱士,鮮明地刻畫了一位優游林下、灑脫風流、熱愛人生、快活似神仙的隱者形象。

㈩ 唐伯虎的桃花仙人詩誰知道

詩歌:《桃花庵歌》明代·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風顛,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翻譯:

桃花塢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桃花仙人種了桃樹,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錢。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覺。日復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復一年的酒醉又酒醒。不願意在華貴的車馬前彎腰屈從,只希望在賞花飲酒中度日死去。

車馬奔波是富貴人的樂趣所在,而無財的人追尋的是酒盞和花枝。如果將富貴和貧賤相比,那是天壤之別。如果將清貧的生活與車馬勞頓的生活相比,他們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閑適之樂。世間的人笑我太瘋癲了,我笑他們都太膚淺。還記得五陵豪傑的墓前沒有花也沒有酒,如今都被鋤作了田地。

(10)桃花仙人擴展閱讀

這首詩寫於公元1505年(弘治十八年),這一年距唐寅科場遭誣僅六年。唐寅曾中過解元,後來受到科場舞弊案牽連,功名被革,在長期的生活磨煉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詩人作此詩即為表達其樂於歸隱、淡泊功名的生活態度。

全詩畫面艷麗清雅,風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風舞雪,意蘊醇厚深遠。雖然滿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艷字眼,卻毫無低俗之氣,反而筆力直透紙背,讓人猛然一醒。唐寅詩畫得力處正在於此,這首詩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通觀全詩,層次清晰,語言淺近,迴旋委婉,近乎民謠式的自言自語,然而就是這樣的自言自語,卻蘊涵的無限的藝術張力,給人以綿延的審美享受和強烈的認同感,不愧是唐寅詩中之最上乘者。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