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
1. 關於桃花潭的詩句古詩
1、《贈汪倫》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蘄州送別易副使》
年代: 明 作者: 周忱
江頭柳花白如雪,江上行人正催別。
欲把長條贈遠行,盪揚花飛不堪折。
今年花飛猶去年,此時一去何時還。
含情再誦江淹賦,如在桃花潭水邊。
望君重來在旦晚,願君不道蘄州遠。
君看柳絮若無情,猶自隨風去還轉。
3、《贈別鄭秋蕃兼謝惠畫》清 梁啟超
桃花潭水兮情深千尺,長毋相忘兮攀此繁枝。(節選)
2. 推薦描寫桃花潭的詩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李白《贈汪倫》
釋義:桃花潭的水有千尺之深,也抵不上汪倫送別我的感情深。
桃花潭似武陵溪,太白仙舟去路迷。——宋·楊傑《太白桃花潭》
釋義:桃花潭像武陵的溪水一樣美,李白乘著小船迷失了路。
我歸矣,江之南,一蓑一釣桃花潭。——宋·郭祥正《我歸矣》
釋義:我回去了,在長江的南岸,披一件蓑衣在桃花潭釣魚。
隱映桃花潭,杳霧武陵水。——元·盧琦《星水朝霞》
釋義:隱隱約約能在潭水裡看見桃花,悠悠渺渺能從霧氣中看見武陵的溪水。
一笑掀髯緣底事,桃花潭上見汪倫。——元·潘伯脩《李伯時畫太白泛舟小像》
釋義:談笑中摸摸鬍子,想起了過往的事情,在桃花潭上曾經見過汪倫。
桃花潭水深千丈,金鱗尾尾密如蠶。——宋·郭祥正《我歸矣》
釋義:桃花潭的水有千張深,金色的魚尾密密麻麻像蠶一樣多。
3. ,桃花潭的作文怎麼寫
桃花潭 作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李白將要離開桃花潭的時候寫的一首《贈汪倫》,它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感謝之情。在2015年的10月5日,我們一家和幾位朋友一起去了安徽涇縣桃花潭,觀賞那裡的美麗景色,感受桃花潭邊的汪李之情。
在景區導游阿姨的帶領下,我們先去了文昌閣,那裡是以前文人興會的地方,也是遊客極目的場所,阿姨說,每一個讀書人應該先進文昌閣拜會一下。接著,我們去了東岸的古渡口。導游阿姨指點說,那裡就是李白和汪倫送別之處了。我往前一看,除了一條江,並沒有因詩句聞名天下的桃花潭啊,不禁脫口就問。導游阿姨說:「這里原來就沒有什麼潭,它只是這條青弋江的一部分,青弋江一貫風景秀麗、江水清澈,附近又有桃花渡,以桃花潭命名此處一段江景是別有韻味。」
我隨著她的腳步穿過江邊的「踏歌古岸閣」,然後回頭環視四周樓閣,是了,就是在那裡,李白留下了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據袁枚《隨園詩話》所記,當年,桃花潭豪士汪倫邀請李白的信雲:「此地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所以李白欣然應邀,到後卻不見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便是指十里處有一桃花渡,萬家酒店則是說桃花潭邊有一姓萬的人開的酒肆」。李白聽罷,大笑不已。之後,主人盛情款待,客人開懷暢飲。李白臨走,被汪倫的一片誠意感動,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句。我想,李白和汪倫的這段友情真是讓人感動。回望這段千尺深的友誼,我好羨慕他們倆人的這種緣分,李白的隨性和灑脫世人皆知,汪倫的坦誠和熱情著實難得。他們為後人譜寫的友誼篇章至今代代傳誦。
最後,我們坐渡船來到了西岸,游覽了壘玉墩、書板石、彩虹崗、謫仙樓、釣隱台、懷仙閣、汪倫墓等景點。盡管這里處處雅緻,別有情調,可唯有這份詩意友情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如有幫助請及時採納哦⊙∀⊙! 謝謝
4. 桃花潭的作文
題目來:桃花潭
「桃花潭水深千尺,源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句膾炙人口的詩句中的情景,發生在安徽涇縣的桃花潭,描述了當年詩仙李白乘船離開桃花潭時,汪倫依依送別的情景,那兒,也是我今天要去的地方。
當年,汪倫以「十里桃花,萬家酒店」為由,邀請大詩人李白至此。李白欣然答應。到桃花潭後,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納悶了:這汪倫該不會騙我吧?汪倫解釋道:「這十里桃花是十里桃花渡,而萬家酒店則是一位姓萬的人開的萬家酒店」。
桃花潭潭面寬闊,潭清碧透,似一塊無瑕的翡翠。船來往駛過,劃出一道道美麗的波紋,恰似她那彎彎的眉毛。懷仙閣是為了懷念詩仙李白而建立的。萬村老街還是一副古老的模樣,那萬家酒店遺址,一看還是昔日的風范。踏歌古岸上,遊人如織。登上踏歌古岸閣,桃花潭景區盡收眼底,對岸樹木鬱郁蔥蔥,形成一件天然的綠衣裳。岸邊的石頭奇形怪狀,像老虎、像老鷹、像龍……只要你想得出的東西,這兒都有。這里的橋更是特別,兩對粗石條,中間兩塊短石條,形成別有風趣的凹凸感。義門毫不失當年的威風。
遊玩了以後,媽媽覺得不怎麼樣,說了一句話:「汪倫忽悠了李白,李白忽悠了天下人」。
時間,便在這歡聲笑語中溜走了。
5. 描寫「桃花潭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1) 你看這滿樹的桃花呀,就是一個個清新秀麗的小姑娘。早起的姑娘們打開了圍在身邊的五個粉紅色的梳妝盒,有的正在梳理著長發,有的正在臉上敷著淡淡的胭脂,還有的正在秀發上扎個金黃色的小香草。剛剛睡醒的姑娘們正紛紛打開窗戶,伸一伸懶腰,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那些昨夜偷偷約會的姑娘們此刻還躲在粉紅色的綉花被裡,生怕別人瞧見她那害羞的模樣。
2) 桃花,幻化血液的跳動;桃花,催開詩意的綻放。桃花,釀造了濃濃的詩情畫意;桃花,讓清歌妙語神采飛揚。詩人面對氣勢磅礴的花海,低吟淺唱;友人歡聚飄著紅色的海洋,引吭高歌。在溫暖和煦的春風里抒發靈感,在多彩的情景中放飛暢想,在擁抱桃花的瞬間,演繹優美的旋律,在熱吻桃花笑靨的剎那,燦爛著愉悅的心情。
3) 我愛桃花,因為桃花是春的使者、花的精靈,桃花是真善美的化身,是自然美、精神美、心靈美的象徵;我摯愛桃花,得到的是靈感、是真誠,收獲的是希望、是理想,是抗擊嚴寒的堅定信念和堅強意志,是經歷拼搏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4) 哦,三月的桃花,明麗中蘊了多少滄桑的意味,芬芳中凝了多少寂寞的日子?讀過許多吟詠桃花的詩句,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千古的吟唱。「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5) 枝頭上,朵朵花兒向對著我笑,我仔細看看身邊的這朵開得特別大的桃花,只見中間有幾條像蝸牛觸角一樣的花芯,上面滿是花粉和花蜜,怪不得吸引那麼多勤勞的小蜜蜂在花間忙碌著呢。地上,小水溝里,粉紅色的花瓣像一小葉一小葉小舟。一陣風又吹過,小舟在水裡慢慢地航行著。
6. 景色秀麗的桃花潭,兩岸的明清徽派古村,你去過嗎
在安徽太平湖畔藏著一個景色秀麗的桃花潭,原來青弋江流經此地段是一個彎斗型,因水深而有夾岸桃花,因此被當地人稱之謂「桃花潭」。桃花潭景區算是一個比較冷門的景區,一首贈汪倫讓其為人所知,但是開發的相對來說還屬於初級階段,所以一到晚上基本沒有人,而她的出名之處在於她的晨霧。同時,東岸與西岸隔潭相望的兩個明清徽派古村,雖然算不上精緻,卻有一種滄桑的美。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桃花潭的古建築
桃花潭其實是青弋江的一段,東岸的陳村與西岸的萬村隔潭相望,穿過翟村老街坐船過青弋江,對岸是萬村。萬村看上去更古老,建築保存完好,村裡面處處是美景。這個桃花潭景區唯一的問題就是,兩個村莊,涉及景點較多,收費沒有協商好。買了大門票後,明明說是不會再收費了。可到了萬村,還是有景點要付門票,且不便宜。
兩岸古建築是由木架支撐結構磚石砌築而成,粗觀建築的體量與形式應是豪門富戶居多,而東岸居住多為萬姓人家。令人意外欣喜的則是回到江邊、眺望來時的西岸,只見幾排嶄新的屋舍、似乎薈萃了徽派建築精華。背依青翠的山巒、在碧波漣漣江水襯映下,欲顯得優美靜謐、宛若世外桃源。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的典範,令人賞心悅目、贊嘆不已。
7. 安徽涇縣桃花潭是李白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地方嗎
桃花潭在皖南涇縣的西南一角,屬青弋江上游、太平湖下瀉之湖口,距南邊的專黃山風景區和西邊的九屬華山風景區都很近。史料記載,桃花潭沿岸數十里,原本桃花繽紛,絕無雜樹,因名桃花潭。公元755年(唐天寶十三年),做了十三年縣令的汪倫,退隱在桃花潭畔。他不知從哪兒得知李白游歷到了宣州,因此給他寫了一封信。信里說: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也許對誇大的數字有天生的親近感,一見到「十里」、「萬家」這些名詞,樂得李白立刻來到桃花潭。可是,當他來到這里一看,哪有什麼十里桃花、萬家酒店?不過一潭清水、一個萬姓酒店而已!找到汪倫,一番質問,兩相交談,三杯下肚,惺惺惜惺惺,才發現兩個人原來都是愛吹牛搞笑的傢伙,遂引為知己,相聚數月而不歸。
8. 桃花潭在什麼地方
桃花潭,長江支流青弋江上游的一段,歷史名勝。位於安徽省涇縣以西40公里桃花潭鎮翟、萬二村之間。
陳村水庫大壩上游水域面積13.2萬畝,水深40~70米。東至西長達80公里,常年通航。實際放養水面8.9萬畝。湖中島嶼星羅棋布,湖光瀲艷,風景如畫,已辟為旅遊勝地。
(8)桃花潭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陳村為涇縣古鎮之一。原稱水東,古稱南陽鎮。桃花潭兩岸翟、萬二村素為鄉村集市。建國後行政建制先後為水東鄉公社、桃潭公社。1950年代末在該鎮自然村——打漁陳家建陳村水庫和水電站,後改名桃花潭鎮,1987年改桃花潭鎮。
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陳村街(即翟村)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緊依桃花潭畔,山環水繞、風光秀麗。唐天寶年間(742~755),詩人李白應本地豪士汪倫之邀暢游桃花潭。
9. 桃花潭是什麼地方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情
在桃花潭一地,汪倫送別大詩人李白,李白有感而發寫下名傳千古的佳作《贈汪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