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葯用
A. 玫瑰花和桃花的葯用價值
桃花,薔薇科抄落葉小喬木桃或山桃的花,色粉,艷麗,《千金葯方》載:「桃花三株,空腹飲用,細腰身」。《名醫別錄》載:「桃化味苦、平、主除水氣、利大小便,下三蟲」。桃花性味甘,平無毒,可消食順氣,痰飲,積滯,小便不利,經閉。本方單味減肥美容護膚,是極好的美容品。
我國古人很早就認識到桃花的美容價值。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里談到,桃花具有"令人好顏色"之功效。在清節前後,桃花還是花苞時,采桃花250克、白芷3克,用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30天,每日早晚各飲15-30毫升,同時將酒倒少許在手掌中,兩掌搓至手心發熱,來回揉擦面部,對黃褐斑、黑斑、面色晦暗等面部色素性疾病有較好效果。
在中葯中,玫瑰花別名有徘徊花、刺玫花。其性甘微苦,溫、無毒。入肝脾二經。
治病價值:理氣解郁、和血散瘀。主治肝胃氣痛,新久風痹,吐血咯血,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痢疾、乳癰,腫毒。《食物本草》謂其「主利肺脾、益肝膽,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本品既能活血散滯,又能解毒消腫,因而能消除因內分泌功能紊亂而引起的面部暗瘡等症。本品長期服用,美容效果甚佳,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消除色素沉著,令人喚發青春活力。
B. 山桃花有葯用價值嗎
山桃花花茶功效:具有健胃、消積、利水、活血、通便、排毒、消炎等作用。
山桃花版可供觀賞,果實可食,它的權種子、根、莖、皮、葉、花桃樹膠均可葯用。山桃花的種子,中葯名為桃仁,性味苦、甘、平。具有活血行潤燥滑腸的功能。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腸燥便秘用量7~15克。山桃花的根、莖皮性味苦、平。具有清熱利濕,活血止痛,截虐殺蟲的功能。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痛、跌打損傷、絲蟲病。用量均為25-50克。孕婦忌服。
和桃花是一樣的功效,山桃花只是表示他是種在山上,沒有別的不同。
C. 桃花的葯用價值
桃花:採集:3月間桃花將開放時採收,陰干,放乾燥處。
化學成分:桃花含山柰酚、香豆精。白桃花含三葉豆甙。花蕾含柚皮素。
性味《別錄》:味苦,性平,無毒。
歸經:①《本草匯言》:入手少陰、足厥陰經。
②《得配本草》:入足陽明經。
功用主治:利水,活血,通便。治水腫,腳氣,痰飲,積滯,二便不利,經閉。
D. 葯用桃花有什麼用
桃花,即薔薇科植物桃樹盛開的花朵。桃花原產於中國中部、北部,現已內在世界溫帶國容家及地區廣泛種植。苦,平。功效是瀉下通便,利水消腫。用於水腫,腹水,便秘。桃花的美容作用,主要是源於花中含有山奈酚、香、豆精、三葉豆甙和維生素A、B、C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能擴張血管,疏通脈絡,潤澤肌膚,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皮膚營養和氧供給,使促進人體衰老的脂褐質素加快排泄,防止黑色素在皮膚內慢性沉積,從而能有效地預防黃褐斑、雀斑、黑斑。達到美白祛斑的功效。
E. 桃花的葯用和作用
《千金葯方》載:「桃花三株,空腹飲用,細腰身」。《名醫別錄》載:「桃化味苦、平、主除水氣、利大小便,下三蟲」。桃花性味甘,平無毒,可消食順氣,痰飲,積滯,小便不利,經閉。本方單味減肥美容護膚,是極好的美容品。
奼紫嫣紅的桃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也是一味良葯。桃花含有山柰酸、香豆精、三葉豆甙、柚皮素、維生素A、 B、C等成分,味苦性平,無毒,治病療疾,內外咸宜。桃花又是美容佳品。《古今秘苑》載:「三月三日收桃花,七月七日收雞血,二味和沫面,至三日脫下,則顏色光華。」 川桃花就是四川產的一種桃花,可當茶用,也可入葯。很多葯房均有,當然四川多。
史傳楊貴妃用單味桃花減肥,方法極簡單。川桃花10克泡水,不時飲用,不但能減肥,而且能使臉色白紅潤,可謂一舉兩得。本方在《肘後方
》、《干金要方》中都有收載,均指出能「細腰身」,說明本品具有明顯的減肥作用。桃花之所以能減肥,是因為它具有盪滌痰濁,使之從大便而出的功效。李時珍認為「走泄下降,利大腸甚快,用以治氣實人病水飲腫滿、積帶大小倒閉塞者,則有功無害」(《本草綱日》)。可見桃花有去水消胖、減肥的作用。
十幾元10克左右
頭癬(禿瘡)桃花適量陰干,與桑椹各等份。研為末,收豬油調和,洗凈瘡痂,塗於患處。 雀斑桃花50克,冬瓜仁(去殼)50克,共研細末,加蜂蜜調勻,塗於患處。每日數次。
便秘①鮮桃花瓣4克(干品2克),漂洗瀝干備用。粳米100克,加水適量煮粥,再加入桃花瓣拌勻煮沸即食。隔日1次,連服幾次。此方適宜於燥熱便秘者。但桃花性寒,便通即停,不可久服。②桃花、冬葵子、滑石、檳榔各30克,共研為細末,每次服6克,飯前以蔥白湯調服。
水腫桃花30克,水煎服。
腳氣桃花陰干,搗為散,每次服3克,清湯送服。
腳瘡(足部濕疹)桃花、食鹽等份,搗爛,調醋敷患處。
瘧疾桃花適量,研為末,每次服3克,開水送服。
美容①桃花30克,丁香、茴香、乳香、藿香、沉香各 9克,共研為細末,蜜調為丸,每晨吞服7丸。(慈禧太後駐顏方)②桃花100克,紅花30克,冬瓜子100克,白芷100克,焙乾研為細末,用牛奶調成糊狀製成面膜塗面部。每日1次,長期應用,可使皮膚紅里透白,且對雀斑、黃褐斑也有一定療效。
心腹痛①桃花曬干,每次9克,水煎服,小兒減半。②干桃花適量,研為細末,每次服6克(小兒1.5克),開水送服。
膿皰瘡桃花研為末,飯後開水送服,每次服3克,1日3次。
皮膚瘙癢桃花陰干,研為細末,用蜂蜜調為膏,擦患處。此方尤適治春天皮膚瘙癢。
背瘡癰疽采早晨帶露水的桃花,用醋同搗後取汁塗抹患處。
浮腫腹水 白桃花焙乾,研為細末,每次5克左右,用蜂蜜沖水調服。此方也可治腳氣足腫、大便干結、小便不利。
急性黃疸傳染性肝炎 桃花、白毛藤各10—15克,煎湯服。
F. 桃花有什麼葯用價值
桃花:有利尿、活血、通便,還具有美容減肥的妙用。用桃花6克煎水服,有明顯的利水消腫作用
G. 桃花枝用什麼好處葯用
桃花盛開,與綠柳相映,佔去了百花園的半壁春色。除觀賞之外,桃花還有較高的葯用價值,其內含有山柰酚、香豆精、三葉豆甙、柚皮素等成分,性味苦、平,無毒,治病療疾,內外咸宜。
作為內服,桃花可煎湯,可研末。治水腫,用桃花30克,水煎服;治腳氣,將桃花陰干,搗為散,每服3克,清酒送下;治大便困難,取桃花9克,水煎服;治瘧疾,以桃花為末,用溫開水送服,每服3克;治心腹痛,將桃花曬干,每次9克,水煎服,小兒減半;治膿皰瘡,桃花研為細末,飯後溫開水調服,每次3克,一日3次。
H. 桃花的葯用價值
桃花,即薔薇科植物桃樹盛開的花朵。桃花原產於中國中部、北部,現已在世界溫帶國家及地版區廣泛種植。苦,權平。功效是瀉下通便,利水消腫。用於水腫,腹水,便秘。桃花的美容作用,主要是源於花中含有山奈酚、香、豆精、三葉豆甙和維生素A、B、C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能擴張血管,疏通脈絡,潤澤肌膚,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皮膚營養和氧供給,使促進人體衰老的脂褐質素加快排泄,防止黑色素在皮膚內慢性沉積,從而能有效地預防黃褐斑、雀斑、黑斑。達到美白祛斑的功效。
I. 楊桃花的葯用價值
您好,楊桃花要配合根,枝,葉和果實一起入葯效果最好,楊桃花可以清熱,用於寒熱往來。根可以止血止痛。用於慢性頭痛,關節疼痛。枝葉能夠去風利濕,消腫止痛。果實可以生津止渴。
J. 桃花有何實用或葯用價值
春天,桃花盛開,與綠柳相映,佔去了百花園的半壁春色。除觀賞之外,桃花還有較高的葯用價值,其內含有山柰酚、香豆精、三葉豆甙、柚皮素等成分,性味苦、平,無毒,治病療疾,內外咸宜。 作為內服,桃花可煎湯,可研末。治水腫,用桃花30克,水煎服;治腳氣,將桃花陰干,搗為散,每服3克,清酒送下;治大便困難,取桃花9克,水煎服;治瘧疾,以桃花為末,用溫開水送服,每服3克;治心腹痛,將桃花曬干,每次9克,水煎服,小兒減半;治膿皰瘡,桃花研為細末,飯後溫開水調服,每次3克,一日3次。 外用:治頭癬,取桃花適量陰干,與桑椹各等份,研為末,以豬油調和,洗凈皰痂,塗於患處;治足部濕疹,用桃花、食鹽各一份,於臼中搗勻,醋調敷之;治春天皮膚瘙癢,將桃花采後陰干,去雜質,搗為細末,用蜂蜜調為膏,擦於癢處。 桃花葯用價值已得到人們的肯定,現在臨床上我們用於治療臉面黑斑、黑痣、粉刺、皮黯、潤澤面容都起到一定作用,特別是對於皮膚皺裂有特效,民間單用桃花治療秋冬季手足鄆裂搗泥直接塗於患處有特別好的功效。臨床用於美容上可以用白桃花浸泡白酒或乙醇一周後用於塗皮膚有潤澤紅潤皮膚、白凈臉皮之作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有一位婦 女,因丈夫亡故,日夜思慮,以致精神失常,得了狂症。她手舞 足蹈,甚至登高上牆,家人只好把她鎖在房中。一天晚上,她破 窗而出,攀登上樹,正值桃花盛開,她一夜之間,竟將一樹桃花盡數吃光。次晨家人發現,連忙把她接下樹來,而她的狂病竟霍然而愈。古代醫家認為,桃花治癒狂症,是因桃花具有消積散瘀 的功效。現代中醫,已很少使用桃花治病。 桃子作為葯用,食療和葯物著作均有記載。《隨息居飲食譜》 認為,桃子能「補心,活血,生津滌熱。」《滇南本草)認為,它有「通月經,潤大腸,消心下積」的功效。《飲食治療指南》介紹,生 食桃子,可治夏日口渴、便秘、痛經。《葯用果品》介紹:生吃桃子,有益於高血壓患者;用鮮桃3個,加冰糖30克,隔水燉爛後 去核食用,可作為虛勞咳喘的輔助治療;用碧桃干30克,炒至外表開始變焦,立即加水,再放入大棗30克,煎水眼用,每晚一次, 可治遺精、自汗、盜汗。人們吃桃,往往隨手把桃核丟棄,這實在可惜,因為桃核中的桃仁是一種十分重要的中葯。早在漢朝時期,就已載入我國第 一部葯物經典《神農本草經》。漢代醫聖張仲景的不少名方,常常使用桃仁,如桃仁承氣湯、大黃牡丹皮湯。唐代葯王孫思逸的千 金葦莖湯,桃仁也是方中的重要葯物。 桃仁雖有通便和止咳平喘的作用,但最主要的作用還是活血 化瘀。跌打損傷,局部青紫腫痛,可用桃仁、紅花、山甲珠、酒 大黃各10克煎水,分三次服;婦女月經量少,夾有烏血塊塊,行 經疼痛,甚至月經停閉,可用桃仁、紅花、熟地黃、白芍、當歸,川芎,煎水內服;還有人用桃仁、桂枝、茯苓、丹皮、赤芍等葯 製成丸劑,治療子宮內膜炎、附件炎、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