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荷花
㈠ 兩句連續的古詩中含有「雨」的有哪些
1、《雨晴》
唐代: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譯文:雨前初次見到新開花朵的花蕊,雨後連葉子底下也不見一朵花。蜜蜂和蝴蝶紛紛地飛過了牆去,讓人懷疑迷人的春色盡在鄰家。
2、《安公子·遠岸收殘雨》
宋代:柳永
遠岸收殘雨。雨殘稍覺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望幾點、漁燈隱映蒹葭浦。停畫橈、兩兩舟人語。道去程今夜,遙指前村煙樹。
遊宦成羈旅。短檣吟倚閑凝佇。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自別後、風亭月榭孤歡聚。剛斷腸、惹得離情苦。聽杜字聲聲,勸人不如歸去。
譯文:你獨自靠著船舷向遠處的岸邊望去,淅淅瀝瀝的雨快要停歇了。天空中還是布滿了黑雲,讓人覺得彷彿到了傍晚時分。水邊的小洲上一片寂靜,並沒有採摘香草的女子。放眼望去,只見雙雙鷗鷺立在水邊。一陣風拂過蘆葦盪,蘆葦輕輕搖晃,幾點漁燈時隱時現。
舟上兩人在閑談,一問「今晚宿在哪兒」?一手遙指遠處,煙雨綠樹中隱藏著一處村莊。 你四處為官,早已成了他鄉客。閑倚桅桿凝思長久立。
望,萬水千山迷茫遠近處。家鄉在何處。子別後、亭台樓榭依舊在,不見人歡聚。想到此、肝腸寸斷,離情苦。卻聽到,杜鵑聲聲叫:不如歸去「,讓你更添愁緒。
3、《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代: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譯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4、《昭君怨·詠荷上雨》
宋代:楊萬里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兩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譯文:夏日午眠,夢見盪舟西湖荷花間,滿湖煙水迷茫、荷花氤氳清香撲鼻。突然如篩豆般的陣雨敲擊船篷,發出「撲」、「撲」的聲音,把我從西湖賞荷的夢境中驚醒。
以為是在西湖賞荷,卻原來是在家中午休,遇急雨擊池中荷葉把我驚醒,夢醒後觀庭院荷池,急雨敲打荷葉,雨珠跳上跳下,晶瑩的雨點忽聚忽散,散了如斷線的珍珠,四處迸射,使人眼花繚亂,最後聚在葉心,像一窩泛波的水銀,亮晶晶的。
5、《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宋代:歐陽修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譯文:柳林外傳來輕輕的雷聲,旋即玉灑池塘,雨打荷葉發出細碎聲響。雨歇後,小樓兩角掛著半截彩虹。倚著欄桿的地方,等待明月升起。 燕子飛來似要窺視畫棟內的隱秘,而窗簾已經垂下。平展的竹席凝著涼意。兩只水晶枕頭,旁邊挨著一枚金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