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入荷花
1.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
意思:
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出處:《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朝代:宋代
作者:楊萬里
原文: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1)映入荷花擴展閱讀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藝術特色
1、楊萬里的詩中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就是善於觀察生活,善於描寫自然,善於在平常的事物中發現美,山川、河流、春風、秋雨、夏荷、冬雪……全都湧入了他的詩作,他自己曾經說過:山中物物是詩題。難怪他的朋友開玩笑說:處處山川怕見君。
2、送別詩有的寫得悲涼,有的寫得依戀,有的寫得豪爽。而楊萬里的這首送別詩卻寫得那麼愉悅
3、同樣寫荷花,因為季節的不同,心情的不同,詩歌的意境卻呈現出如此大的差異。古詩中除了吟誦荷花的,還有吟誦綠柳.吟誦明月的,吟誦山泉的……同一題材的詩,不同詩人卻表現出不同的情感。
4、詩的韻味是豐富多彩的,需要人們細細地品讀,品味。
5、詩人用凝練、精美的語言描述了夏日清晨在西湖邊送友時看到的荷花美景,表現了西湖六月獨特的優美風光。
2. 夏天你去賞荷花,滿池的荷花映入眼簾。的詩句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望採納
3. 什麼映日,荷花別樣紅。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這是一首描寫西湖六月美麗景色的詩,這首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典範作品。
詩人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景色,風光不與其他季節相同,這兩句質朴無華的詩句,更加說明夏天的西湖景色的與眾不同。這兩句是寫六月西湖給詩人的總的感受。「畢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風光的獨特、非同一般,給人以豐富美好的想像。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詩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餘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
然後,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艷的畫面:「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兩句具體地描繪了「畢竟」不同的風景圖畫:隨著湖面而伸展到盡頭的荷葉與藍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無窮」的藝術空間,塗染出無邊無際的碧色;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點染出陽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紅得那麼嬌艷、那麼明麗。連天「無窮碧」的荷葉和映日「別樣紅」的荷花,不僅是春、秋、冬三季所見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時期才能看到。詩人抓住了這盛夏時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貼切。這種在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筆墨,給讀者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詩人的中心立意不在暢敘友誼,或者糾纏於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從藝術上來說,除了白描以外,此詩還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虛實相生。前兩句直陳,只是泛說,為虛;後兩句描繪,展示具體形象,為實。虛實結合,相得益彰。二是剛柔相濟。後兩句所寫的蓮葉荷花,一般歸入陰柔美一類,而詩人卻把它寫得非常壯美,境界闊大,有「天」,有「日」。語言也很有氣勢:「接天」「無窮」。這樣,陽剛與柔美,就在詩歌中得到了和諧統一。
4.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哪首古詩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出自南宋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5. 映日荷花別樣紅全詩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6.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
意思: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像與天相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鮮艷嬌紅。
出自:《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宋代·楊萬里
全詩: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翻譯: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大不相同。
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像與天相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鮮艷嬌紅。
注釋:
1、曉:太陽剛剛升起。
2、畢竟: 到底。
3、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4、接天:像與天空相接。
5、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一樣。
(6)映入荷花擴展閱讀
林子方與詩人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後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職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興,自以為是仕途升遷。楊萬里則不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時,寫下此詩,勸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艷的畫面:隨著湖面而伸展到盡頭的荷葉與藍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無窮」的藝術空間,塗染出無邊無際的碧色;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點染出陽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紅得那麼嬌艷、那麼明麗。
連天「無窮碧」的荷葉和映日「別樣紅」的荷花,不僅是春、秋、冬三季所見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時期才能看到。詩人抓住了這盛夏時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貼切。這種在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筆墨,給讀者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7. 映日荷花別樣紅詩名及全詩
這首詩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原文: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拓展資料:
1、釋義: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2、賞析:此詩通過描寫六月西湖的美麗景色,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林子方的眷戀之情。首二句以「畢竟」二字領起,一氣而下,既協調了平仄,又強調了內心在瞬間掠過的獨特感受。然後順理成章,具體描繪這使他為之傾倒與動情的特異風光,著力表現在一片無窮無盡的碧綠之中那紅得「別樣」、嬌艷迷人的荷花,將六月西湖那迥異於平時的綺麗景色,寫得十分傳神。詩的後兩句是互文,文義上交錯互見,使詩句既意韻生動,又凝練含蓄。
3、詩人介紹: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孝宗初,知奉新縣,歷大常博士、大學侍讀等。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主張抗金。工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大家。初學江西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擅長「活法」,時稱「誠齋體」。
8. 映日荷花別樣紅中別樣紅什麼意思
意思是:格外的鮮艷嬌紅。
出處:《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原文: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楊萬里 【朝代】宋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
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8)映入荷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林子方舉進士後,曾擔任直閣秘書(負責給皇帝草擬詔書的文官,可以說是皇帝的秘書)。時任秘書少監、太子侍讀的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詩詞文藝,兩人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
後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職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興,自以為是仕途升遷。楊萬里則不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時,寫下此詩,勸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參考資料:網路---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9.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賞析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彷彿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