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桃花源
① 請介紹一下台灣劇作家賴聲川
賴聲川1954年在美國華盛頓市出生。在華盛頓進小學的時候,賴聲川被視為是天才兒童而直接進入二年級就讀,後來回台灣念初中時卻因為語言與文化上面的無法適應,被留了一年級。賴聲川被問到這段往事的時候,不禁在回答時大笑了起來:「我一方面覺得這根本就是報應,因為我小學曾跳級一年;另一方面也感謝這個經驗,讓我可以緩一下剛回國就得適應升學壓力下的生活腳步。」想不到初中還沒念完,父親因病過世,原先命運似乎只是安排賴聲川短暫回國幾年再出國念高中、大學,想不到因此而與台灣以及中文創作結上了不解之緣。
賴聲川尤其欣賞英年早逝的美國爵士樂手約翰·寇傳:爵士樂不是吹得快或奔放就好,其中學問很大。他視約翰·寇傳為「爵士樂的愛因斯坦」,因為他所用的音符、節奏、技術都是沒人用過的。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在台灣的台北原計劃演出8場,結果加了7場。在台灣的中南部原計劃演出3場,結果加了2場,總共演了20場,打破了舞台劇連續演出的記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連續出版的錄音帶,也持續風靡全省各地。戲中的許多對話,成了街頭巷尾的流行話題。許多評論紛紛指出「表坊」和賴聲川成功地將「精緻藝術」和「大眾文化」作了一次巧妙結合。
賴聲川作品:
1、《那一夜,我們說相聲》1985
這個由5個相聲段子所組成的「相聲劇場」,藉由正在消失中的藝術形式來反映現代社會中的許多事物與觀念的消逝。
2、《暗戀桃花源》1986
前後三度上演的《暗戀桃花源》。排練悲劇《暗戀》和排練喜劇《桃花源》的兩個不同劇團,陰錯陽差地必須輪流使用一個舞台。最後,兩團甚至象合唱團二重唱似地公用舞台演出。
3、《紅色的天空》1994
「表演工作坊」十周年紀念演出。賴聲川透過演員還年輕的身體,詮釋人老年、老化、以及生命末端的種種情境。
4、《如夢之夢》2000
《如夢之夢》從一個醫生的故事,連結到一個病人的故事,在連到一個上海老女人、一個法國伯爵的故事,然後又回到病人的故事,最後再度成為醫生的故事。
賴聲川不僅在劇場里可以指揮若定,他的家居生活也一樣從容與優雅。雖然劇場和教學工作非常忙碌,賴家父母注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與品質的傳統並沒有斷過。學生時代就喜歡上彈奏演唱的他,後來在大學階段開始接觸佛法與密宗,許多生命中的巧合與因緣,讓賴聲川一直在冥冥中作下一些決定……
個人檔案
1954年10月25日生
學歷 :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戲劇藝術博士,1983 ;輔仁大學文學士,1976
重要經歷:
戲劇工作者、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副教授、教授、戲劇系主任,戲劇研究所創辦所長、「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
獲獎
東京國際影展青年導演銀櫻獎(《暗戀桃花源》、1992)
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暗戀桃花源》、1992)
柏林國際影展卡里加里獎(《暗戀桃花源》、1993)
新加坡國際影展最佳影片(《暗戀桃花源》、1993)
新加坡國際影展最佳導演(《暗戀桃花源》、1993)
新加坡國際影展飛比西國際評審團獎(《暗戀桃花源》、1993)
香港舞台劇獎特別榮譽獎(2000)
重要講座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校董講座(Regents』 Lec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0)
創作作品:
劇場(原創,編劇與導演)
1.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演出、1984;1984參加第五屆
實驗劇展演出)
2. 《摘星》(蘭陵劇坊演出、1984)
3. 《過客》(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演出、1984;1985參加鑼聲定目劇場劇展演出)
4.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表演工作坊」演出,1985;1993重演,1994美國、亞洲巡迴)
5. 《變奏巴哈》(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演出、1985)
6. 《暗戀桃花源》(「表演工作坊」演出,1986;1991重演、美國、亞洲巡迴;1999重演)
7. 《田園生活》(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演出、1986)
8. 《圓環物語》(「表演工作坊」演出,1987)
9. 《西游記》(「表演工作坊」演出,1987)
10. 《回頭是彼岸》(「表演工作坊」演出,1989;1990亞洲巡迴)
11.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表演工作坊」演出,1989;1989-90美國、亞洲巡迴)
12. 《台灣怪譚》(「表演工作坊」演出,1991)
13. 《紅色的天空》(「表演工作坊」演出,1994;1994美國巡迴;1998執導香港話劇團於香港演出;1998-99執導大陸北京一級演員於北京演出)
14.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表演工作坊」演出,1997)
15. 《先生,開個門!》(「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1998)
16. 《我和我和他和他》(「表演工作坊」演出,1998;1998代表台灣於香港第二屆華文戲劇節演出)
17. 《十三角關系》(「表演工作坊」演出,1999)
18. 《菩薩之三十七種修行之李爾王》(「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2000)
19. 《如夢之夢》(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演出、2000)
劇場(導演、劇本非自創)
1. 《落腳聲?古厝中的貝克特》(劇作家貝克特;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演出、1988)
2. 《海鷗》(劇作家契訶夫;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演出、1990)
3. 《面試》(劇作家范?義大利;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演出、1991)
4. 《一夫二主》(劇作家高多尼;「表演工作坊」演出,1995)
5. 《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劇作家庫許納;「表演工作坊」演出,1996)
6. 《靈戲》(劇作家郭寶昆;新加坡實踐話劇團演出,1998)
劇場(舞台設計)
1. 《摘星》(蘭陵劇坊演出、1984)
2. 《先生,開個門!》(「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1998)
3. 《絕不付帳!》(「表演工作坊」演出,1998)
4. 《十三角關系》(「表演工作坊」演出,1999)
5. 《菩薩之三十七種修行之李爾王》(「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2000)
電影(編劇與導演)
1. 《暗戀桃花源》(1992)
2. 《飛俠阿達》(1994)
電視(編劇與導演)
1. 《我們一家都是人》(1995-97, 共244集)
出版
1.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台北:皇冠,1986。
2. 《暗戀桃花源》。台北:皇冠,1986。
3. 《圓環物語》。台北:皇冠,1987。
4. 《今之昔》(品特二出劇本之翻譯)。台北:皇冠,1987。
4. 《西遊記》。台北:皇冠,1988。
5. 《回頭是彼岸》。台北:皇冠,1989。
6. The Peach Blossom Land. 英文版,收於Oxford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
y Chinese Drama. Trans. Martha Cheu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7. 《賴聲川:劇場》四冊。台北:元尊,1999。
8. 《僧侶與哲學家》(翻譯)。台北:先覺,1999。
學術出版
1. 「Mysticism and Noh in O』Neill.」 Theater Journal. Vol. 35, No. 1(March 1983).
2. 「Pieces of Thought, Fragments of Myth: The Orient in Strindberg』s
Dream Plays.」 Chung-Wai Literary. Vol. 13, No. 6 (Nov. 1984).
3. 「The Noh Plays of Samuel Beckett.」 《藝術評論》, Vol. 1, Nov. 19
89, Taipei.
4. 「Specifying the Universal.」 The Drama Review. Vol. 38, No. 2, T14
2 (Summer 1994).
其他為演出之中文翻譯
1. 貝克特:《戲》(1988)
2. 貝克特:《無言劇二》(1988)
3. 貝克特:《來去》(1988)
4. 貝克特:《俄亥俄即興》(1988)
5. 貝克特:《落腳聲》(1988)
6. 貝克特:《什麼哪裡》(1988)
7. 契訶夫:《海鷗》(1990)
8. 范?義大利:《面試》(1991)
9. 艾克鵬:《廚房鬧劇》(1992)
10. 高多尼:《一夫二主》(1995)
11. 達利歐?弗:《意外死亡(非常意外!)》
12. 庫許納:《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1996)
13. 達利歐?弗:《絕不付帳!》(1998)
有聲出版品
1.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飛碟,1985)
2.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飛碟,1989)
3. 《台灣怪譚》(飛碟,1991)
4.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新版、飛碟,1993)
5.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豐華,1997)
影像出版品
1.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群聲,1994) 2. 《台灣怪譚》(飛碟,1994)
3.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新版、飛碟,1994) 4. 《回頭是彼岸》(群聲,1994)
5. 《紅色的天空》(群聲,1995) 6. 《一夫二主》(群聲,1996)
7.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群聲,1998) 8. 《我和我和他和他》(群聲,1999)
9. 《暗戀桃花源》(群聲,2000)
② 我認為的台灣電影十佳分別有哪些
台灣電影和音樂伴隨著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時代,在純真的心靈深處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以至於當我涉足台灣的每一個角落,頭腦中浮現的總是那些在歲月的流逝中逐漸模糊,又猛然清晰的熟悉鏡頭。帶著深深的懷舊情結,梳理了一番幾十年時光飛逝之後,仍然縈繞於心間的台灣電影,以緬懷將逝的青春,那些血氣方剛的歲月。
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台灣電視劇,你們認同嗎?
③ 求【暗戀桃花源】黃磊版下載地址。不要台灣版。不要電影。
有條件的話,去大劇院看吧!那樣才有感覺
④ 絕代雙驕 40集 1999 主演:林志穎、蘇有朋、李綺紅、陳德容 鄭嘉穎 台灣
飾演李大嘴的是李立群
性別:男
生日:5月2日
星座:金牛座
婚姻狀況:已婚,三個孩子
最喜歡的運動:射箭、旅遊
嗜好:收藏宜興茶壺、中國古玉
祖籍:河南
李立群,台灣演員,1952年5月2日生於台灣新竹縣,表演能力范圍很廣,口白精彩,是廣告界的最愛,也是台灣難得的全才演員。
【演藝生涯】
中國海事商業專科學校航海科畢業,曾跑船八個月,加入過由各大專院校學生組成的中國青年劇團。1976年退伍後,演出舞台劇《一口箱子》。1978年參加華視演員訓練班,結業後加入華視為基本演員,因演出《畸人戀》一劇而逐漸受人矚目,其後又演出連續劇,並在綜藝節目《綜藝一百》中任固定諧角,為戲路廣調的年輕演員。1981年以《卿須憐我我憐卿》一劇獲金鍾獎最佳電視男演員獎。
為表演工作坊創始團員,1984-1995年的核心團員。近年來之舞台作品包括《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暗戀桃花源》、《紅色的天空》、《誰家老婆上錯床》等;電影演出包括《我就這樣過了一生》、《恐怖份子》、《暗戀桃花源》、《飛俠阿達》、《阿爸的情人》等等。近年來一直活躍在內地拍攝電視劇與電影。
李立群的成名是從1983年那部轟動一時的電影《搭錯車》,當時他扮演了啞巴爸爸的鄰居以及啞巴爸爸的兒子兩個角色,雖然戲份不算太多,但表現卻是可圈可點。隨後的時間中,李立群在演藝圈中聲名鵲起,先後出演了《新龍門客棧》中的魏忠賢、《神鵰俠侶》中的歐陽鋒、《儂本多情》中的喬顯龍、《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東海龍王、《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田教授家的28個保姆》中的田教授等收視率不俗的電視劇,此外還參演過《光陰的故事》、《黑金》等電影,為此他獲得過台灣電視金鍾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社教節目主持人獎和1997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國際影展最佳男演員獎。
【電視作品】
1981《卿需憐我我憐卿》
1991《碧海情天》飾九斤
1992《末代皇孫》飾小福德
1995《英雄少年》飾葉文滔
1997《女巡按》飾璐王
1997《新龍門客棧》飾魏忠賢
1998《神鵰俠侶》飾歐陽鋒
1998《倚天屠龍記》飾朱元璋
1999《花木蘭》飾花木蘭父親
1999《絕代雙驕》飾李大嘴
1999《江山萬年情》
1999《儂本多情》
2000《笑傲江湖》飾任我行
2000《西螺七崁》飾李龍泉
2000《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飾田教授
2000《春光燦爛豬八戒》飾東海龍王
2000《幸福家庭》飾呂大磊
2001《如來神掌》飾東島長離
2001《笑傲江湖》飾任我行
2002《皇朝太醫》飾王九
2002《亂世浮生》(又名:《似水浮生》)飾金玉峰
2002《讓愛重來》飾梅婷父親
2003《草民縣令》飾何虎
2003《人生幾度秋涼》飾余旺財
2003《風聲鶴唳》飾姚天章
2003《半生緣》飾祝鴻才
2003《狂愛龍卷風》
2003《至尊紅顏》飾袁天罡
2004《風雲2》飾帝釋天
2004《楚漢風流》飾李斯
2005《聊齋志異》之《陸判》飾陸判
2005《地下鐵》飾陸銘凱
2005《中華英雄》飾金傲
2006《格格的女兒》飾唐天鵬
2006《血色殘陽》飾陶老爺
2006《天國戀歌》飾老尹
2006《皇上二大爺》飾碩二爺
2007《小家大事》飾宋旺富
2008《大秦帝國》飾魏惠王
2008《愛你所以離開你遠》飾劉天遠
2008《還君明珠》飾秦嘯虎
2009《玫瑰刺》飾韓大海
2009《新一剪梅》飾萬大權
2009《春去春又回》飾於佛影
【電影作品】
1980《鳳凰淚》
1980《特別治療》
1980《花飛花舞春滿城》
1981《浴室風波》
1981《窗口的月亮不準看》
1982《魔體怪談》
1982《人偷人》
1982《光陰的故事》
1982《閻王的喜宴》
1982《傻丁有傻福》
1982《大追擊》
1982《九月鷹飛》
1983《撘錯車》
1984《我愛瑪麗》
1985《玫瑰玫瑰我愛你》
1985《我這樣過了一生》
1986《恐怖份子》
1986《沉默殺機》
1987《黑皮與白牙》
1992《暗戀桃花源》
1994《飛俠阿達》
1995《阿爸的情人》
1997《雨狗》
1997《情義之西西里島》(原名:《黑金》)
1997《小倩》(國語版配音)
1999《想死趁現在》
2000《運轉手之戀》
2001《報告總司令》
2003《月光游俠》
2004《生死速遞》
2004《大漢風:指鹿為馬》
2005《大漢風:鴻門宴》
2006《神遊情人》
2006《買房》
2006《冰河世紀2》國語版的迪亞哥配音
2007《上海1976》
2007《大灌籃》飾畢天豪
其他:
1900《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國語其他)
1988《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王地寶(國語其他)
1900《露露聽我說》--啟程(國語其他)
1999《誰家的老婆上錯床》(國語其他)
1995《一夫二主》--楚法丁諾(國語其他)
1900《紅色的天空》--老李(國語其他)
1994《戀馬狂》--戴沙醫生(國語其他)
1900《廚房鬧劇》--賀大喜(國語其他)
1992《推銷員之死》--威利(國語其他)
1988《台灣怪潭》--獨角演出(國語其他)
1900《非要住院》--王小明(國語其他)
1900《回頭是彼岸》--父親/師父/尊者(國語其他)
1900《開放配偶(非常開放)》--丈夫(國語其他)
1900《西遊記》--阿奘(國語其他)
1900《今之昔》--丈夫(國語其他)
1900《圓環物語》--趙炳忠(國語其他)
1900《今生今世》--王(國語其他)
《秦時明月》——公輸仇(配音)
⑤ 賴聲川作品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這個由5個相聲段子所組成的「相聲劇場」,藉由正在消失中的藝術形式來 賴聲川 4
反映現代社會中的許多事物與觀念的消逝。
《暗戀桃花源》1986
前後三度上演的《暗戀桃花源》。排練悲劇《暗戀》和排練喜劇《桃花源》的兩個不同劇團,陰錯陽差地必須輪流使用一個舞台。最後,兩團甚至象合唱團二重唱似地公用舞台演出。
《紅色的天空》1994
「表演工作坊」十周年紀念演出。賴聲川透過演員還年輕的身體,詮釋人老年、老化、以及生命末端的種種情境。
《如夢之夢》2000
《如夢之夢》從一個醫生的故事,連結到一個病人的故事,在連到一個上海老女人、一個法國伯爵的故事,然後又回到病人的故事,最後再度成為醫生的故事。
《千禧夜,我們說相聲》2000
2000年12月29日首演於台北「國家戲劇院」,由「表演工作坊」演出。全劇用19世紀最後一天的北京對應100之後,千禧年歲末的台北,用清朝的百姓苦對應台灣當今的社會問題,表達出作者在世紀更迭的時刻對普通人生活狀態的審視與反思。
《亂民全講》2001
《亂民全講》分成許多小故事 小故事又分為幾個小段, 每個不相關的小段是穿插著演的。 關於身份認同, 民主選舉, 旅遊的意義,那些故事是有可能發生的,甚至當我笑到一半, 赫然發覺滑稽的鬧劇愚蠢的人活托托就是我自己阿~~~
《這一夜,WOMAN說相聲》2005
05年1月14日於台北城市舞台首演,由「表演工作坊」演出。由練口才、旅程、戀愛病等九個段子組成,故事背景是一個虛構的瘦身美容品牌TOTAL WOMAN的酬賓晚會現場。整部劇通過兩個女主持人安迪和貝尼,以及女嘉賓芳妮之口表達出賴聲川對女性心理的種種幽默看法。
《寶島一村》 2008
這出結合了表演藝術與影視界雙大師的精採好戲,將呈現眷村三代住民、四個家庭的故事。為發展《寶島一村》,賴聲川導演已廣泛蒐集了許多故事與相關研究,將以笑淚交替和辛酸詼諧,回顧這群五十年代台灣移民的生命歷程;並透過劇場,試圖建立眷村口傳歷史的基礎。
編輯本段劇場(導演、劇本非自創)
話劇
1. 《落腳聲?古厝中的貝克特》(劇作家貝克特;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 賴聲川 5
演出、1988) 2. 《海鷗》(劇作家契訶夫;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演出、1990) 3. 《面試》(劇作家范?義大利;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演出、1991) 4. 《一夫二主》(劇作家高多尼;「表演工作坊」演出,1995) 5. 《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劇作家庫許納;「表演工作坊」演出,1996) 6. 《靈戲》(劇作家郭寶昆;新加坡實踐話劇團演出,1998) 7.《亂民全講》(賴聲川和丁乃竺編劇,導演: 賴聲川 / 丁乃箏,「表演工作坊」演出,2001)
劇場(舞台設計)
1. 《摘星》(蘭陵劇坊演出、1984) 2. 《先生,開個門!》(「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1998) 3. 《絕不付帳!》(「表演工作坊」演出,1998) 4. 《十三角關系》(「表演工作坊」演出,1999) 5. 《菩薩之三十七種修行之李爾王》(「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2000)
電影(編劇與導演)、電視(編劇與導演)
1. 《暗戀桃花源》(1992) 2. 《飛俠阿達》(1994) 3. 《我們一家都是人》(1995-97, 共244集)
出版
1.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台北:皇冠,1986。 2. 《暗戀桃花源》。台北:皇冠,1986。 3. 《圓環物語》。台北:皇冠,1987。 4. 《今之昔》(品特二出劇本之翻譯)。台北:皇冠,1987。 4. 《西遊記》。台北:皇冠,1988。 5. 《回頭是彼岸》。台北:皇冠,1989。 6. The Peach Blossom Land. 英文版,收於Oxford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 y Chinese Drama. Trans. Martha Cheu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7. 《賴聲川:劇場》四冊。台北:元尊,1999。 8. 《僧侶與哲學家》(翻譯)。台北:先覺,1999。 9. 「Mysticism and Noh in O』Neill.」 Theater Journal. Vol. 35, No. 1(March 1983). 10. 「Pieces of Thought, Fragments of Myth: The Orient in Strindberg』s Dream Plays.」 Chung-Wai Literary. Vol. 13, No. 6 (Nov. 1984). 11. 「The Noh Plays of Samuel Beckett.」 《藝術評論》, Vol. 1, Nov. 19 89, Taipei. 12. 「Specifying the Universal.」 The Drama Review. Vol. 38, No. 2, T142 (Summer 1994).
其他為演出之中文翻譯
1. 貝克特:《戲》(1988) 2. 貝克特:《無言劇二》(1988) 3. 貝克特:《來去》(1988) 4. 貝克特:《俄亥俄即興》(1988) 5. 貝克特:《落腳聲》(1988) 6. 貝克特:《什麼哪裡》(1988) 7. 契訶夫:《海鷗》(1990) 8. 范?義大利:《面試》(1991) 9. 艾克鵬:《廚房鬧劇》(1992) 10. 高多尼:《一夫二主》(1995) 11. 達利歐?弗:《意外死亡(非常意外!)》 12. 庫許納:《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1996) 13. 達利歐?弗:《絕不付帳!》(1998)
有聲出版品
1.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飛碟,1985) 2.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飛碟,1989) 3. 《台灣怪譚》(飛碟,1991) 4.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新版、飛碟,1993) 5.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豐華,1997)
影像出版品
1.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群聲,1994) 2. 《台灣怪譚》(飛碟,1994) 3.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新版、飛碟,1994) 4. 《回頭是彼岸》(群聲,1994) 5. 《紅色的天空》(群聲,1995) 6. 《一夫二主》(群聲,1996) 7.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群聲,1998) 8. 《我和我和他和他》(群聲,1999) 9. 《暗戀桃花源》(群聲,2000)
⑥ 介紹一下 台灣的「表演工作坊」
表演工作坊是台灣劇場藝術發展的核心團體,經常以集體即興的創作方式,完成一些對社會環境深切關懷的戲。
表演工作坊成立於己於1948年,主要作品包括《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暗戀桃花源》、《圓環物語》、《今之昔》、《西遊記》、《開放配偶》、《回頭是岸》、《這一夜,誰來說相聲?》、《非要住院》、《來,大家一起來跳舞》、《台灣怪潭》、《推銷員之死》等,皆以高度的創意及精煉的演出獲得社會熱烈的回響,直接豐富並提高了國內表演藝術。其前鋒領導人是賴聲川。
表演工作坊定期在國內演出,發表新作,並擇期至海外巡迴演出。《暗戀桃花源》是表演工作坊製作的第一部影片。
賴聲川是台灣居領導地位的舞台劇作家及導演。1954年生於美國華盛頓,1983年獲加州克萊大學戲劇博士,曾誒日本NKA電視台稱為「台灣劇場最閃亮的一盞燈「。他的舞台作品被國際媒體譽為」世界上最精彩之中國語文劇場「。
賴聲川的作品經常與演員共同創作,透過排練中之即興表演完成最後的作品。目前已創造出十二出原創舞台劇,包括成功地融台大眾文化與精緻藝術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及《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從史詩般的大型歌劇《西遊記》到關懷環的獨角演出《台灣怪潭》,賴聲川大戲為中國人的戲走出了一條新的道路,在台灣本地也帶起了文化活動的蓬勃發展。賴聲川曾獲頒獎項包括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及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獎。《暗戀桃花源》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獲1992年第五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銀櫻花獎。
雲之凡這個角色,是《暗戀桃花源》中最純美的桃花象徵;林青霞則是中國影壇以玉女形象屹立不搖的一顆明星。由林青霞飾演雲之凡,似乎正式眾望所歸。雖然演的駕輕就熟的角色類型,但她還是經過重重考驗,劇中最動人的一壓軸戲,她必須以從沒有過的老妝演出,而在電影拍攝前,她又是生平第一次站上舞台,在眾目睽睽之下演出這場舞台劇。
甫以《滾滾紅塵》摘下金馬獎後冠,就 面對許多第一次挑戰,林青霞態度敬謹,卻滿懷信心。因有它充分信任的導演賴聲川全力護航。十年前,賴聲川剛回國時,許博允找他執導舞台劇《永遠的尹雪艷》,邊擬由林青霞擔綱。事雖未成,她後來卻屢屢放話,找他演舞台劇,可以,但必須是賴聲川。現在終於如願以償了。
1991年9月25日至26日在國家劇院公演五場後,林青霞赴港演出徐克製作的影片《東方不敗》,同時表演工作坊帶著由蕭問寒文扮演雲芝凡的《暗》劇到全國及美國巡迴。11月21日22日兩天,他們在香港匯合,林青霞在文化中心的舞台上再度演出兩場。次年1月,她回到台北,加入了電影版《暗戀桃花源》的拍攝工作。
替換劉靜敏在《暗戀桃花源》的第二版及電影中演出,丁乃箏在春花一角 的喜劇色彩外,刻意賦予更多的生活磨勵的痕跡。劇本不變,而人物性格可以大幅度地轉換。所謂演員的身體即是一具樂器,以同樣的樂譜不同的樂器,可以演奏出全然的相異的曲風,在此又得到證明。
丁乃箏在柏克萊大學年的本來是比較文學,大四那年選修了一們表演課程,成績為全班之冠,使她奠定了對表演的信心與熱情。在表演工坊歷練數年後,興趣與能力已經逐漸發展到編劇。看她對春花的獨立觀點,可以想見為什麼她最想演的是像《米蒂亞》、《特洛伊女人》的希臘悲劇。
十年來,賴聲川的舞台劇創作一直在兩個團體間輪換進行。其一是表演工作坊,其二是國力藝術學院戲劇系。林麗卿便是戲劇系第一屆學生當中的佼佼者,在賴聲川的早期創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過客》中那名闖進一群文藝青年生活的詭異鄉下女孩,尤其令人難忘。畢業後她成為表演工作坊的重要成員,參加過《悲情城市》、《牯嶺街少年殺人案》及多部廣告片的演出,電視作品以《碧海情天》的書僮「石硯「受到普遍歡迎。
在新版《暗戀桃花源》里,她以本省人的背景、特質重塑江太太一角,賴聲川認識為「改變了整個戲的質地「。她對所飾演的對象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感知,及如何以個人特性潤色角色生命,有些相當自然的社會。
更多內容請到我們的貼吧里去看(網路非主流影吧)
⑦ 三精葡萄糖酸鈣口服液做廣告的那個男影星是誰,是不是台灣人
影視演員 性別:男 生日:5月2日 星座:金牛座 婚姻狀況:已婚,三個孩子 最喜歡的運動:射箭、旅遊 嗜好:收藏宜興茶壺、中國古玉 祖籍:河南 李立群,台灣演員,1952年5月2日生於台灣新竹縣,表演能力范圍很廣,口白精彩,是廣告界的最愛,也是台灣難得...的全才演員。 【演藝生涯】 中國海事商業專科學校航海科畢業,曾跑船八個月,加入過由各大專院校學生組成的中國青年劇團。1976年退伍後,演出舞台劇《一口箱子》。1978年參加華視演員訓練班,結業後加入華視為基本演員,因演出《畸人戀》一劇而逐漸受人矚目,其後又演出連續劇,並在綜藝節目《綜藝一百》中任固定諧角,為戲路廣調的年輕演員。1981年以《卿須憐我我憐卿》一劇獲金鍾獎最佳電視男演員獎。 為表演工作坊創始團員,1984-1995年的核心團員。近年來之舞台作品包括《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暗戀桃花源》、《紅色的天空》、《誰家老婆上錯床》等;電影演出包括《我就這樣過了一生》、《恐怖份子》、《暗戀桃花源》、《飛俠阿達》、《阿爸的情人》等等。近年來一直活躍在內地拍攝電視劇與電影。 李立群的成名是從1983年那部轟動一時的電影《搭錯車》,當時他扮演了啞巴爸爸的鄰居以及啞巴爸爸的兒子兩個角色,雖然戲份不算太多,但表現卻是可圈可點。隨後的時間中,李立群在演藝圈中聲名鵲起,先後出演了《新龍門客棧》中的魏忠賢、《神鵰俠侶》中的歐陽鋒、《儂本多情》中的喬顯龍、《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東海龍王、《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田教授家的28個保姆》中的田教授等收視率不俗的電視劇,此外還參演過《光陰的故事》、《黑金》等電影,為此他獲得過台灣電視金鍾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社教節目主持人獎和1997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國際影展最佳男演員獎。 【電視作品】 1981《卿需憐我我憐卿》 1991《碧海情天》飾 九斤 1992《末代皇孫》飾小福德 1995《英雄少年》飾葉文滔 1997《女巡按》飾璐王 1997《新龍門客棧》飾魏忠賢 1998《神鵰俠侶》飾歐陽鋒 1998《倚天屠龍記》飾朱元璋 1999《花木蘭》飾花木蘭父親 1999《絕代雙驕》飾李大嘴 1999《江山萬年情》 1999《儂本多情》 2000《笑傲江湖》飾任我行 2000《西螺七崁》飾李龍泉 2000《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飾田教授 2000《春光燦爛豬八戒》飾東海龍王 2000《幸福家庭》飾呂大磊 2001《如來神掌》飾東島長離 2001《笑傲江湖》飾任我行 2002《皇朝太醫》飾王九 2002《亂世浮生》(又名:《似水浮生》)飾金玉峰 2002《讓愛重來》飾梅婷父親 2003《草民縣令》飾何虎 2003《人生幾度秋涼》飾余旺財 2003《風聲鶴唳》飾姚天章 2003《半生緣》飾祝鴻才 2003《狂愛龍卷風》 2003《至尊紅顏》飾袁天罡 2004《風雲2》飾帝釋天 2004 《楚漢風流》飾李斯 2005《聊齋志異》之《陸判》飾陸判 2005《地下鐵》飾陸銘凱 2005《中華英雄》飾金傲 2006《格格的女兒》飾唐天鵬 2006《血色殘陽》飾陶老爺 2006《天國戀歌》飾老尹 2006《皇上二大爺》飾碩二爺 2007《小家大事》飾宋旺富 2008《大秦帝國》飾魏惠王 2008《愛你所以離開你遠》飾劉天 2008《還君明珠》飾秦嘯虎 2009《玫瑰刺》飾韓大海 2009《新一剪梅》飾萬大權 【電影作品】 1980《鳳凰淚》 1980《特別治療》 1980《花飛花舞春滿城》 1981《浴室風波》 1981《窗口的月亮不準看》 1982《魔體怪談》 1982《人偷人》 1982《光陰的故事》 1982《閻王的喜宴》 1982《傻丁有傻福》 1982《大追擊》 1982《九月鷹飛》 1983《撘錯車》 1984《我愛瑪麗》 1985《玫瑰玫瑰我愛你》 1985《我這樣過了一生》 1986《恐怖份子》 1986《沉默殺機》 1987《黑皮與白牙》 1992《暗戀桃花源》 1994《飛俠阿達》 1995《阿爸的情人》 1997《雨狗》 1997《情義之西西里島》(原名:《黑金》) 1997《小倩》(國語版配音) 1999《想死趁現在》 2000《運轉手之戀》 2001《報告總司令》 2003《月光游俠》 2004《生死速遞》 2004《大漢風:指鹿為馬》 2005《大漢風:鴻門宴》 2006《神遊情人》 2006《買房》 2006《冰河世紀2》 國語版的迪亞哥 配音 2007《上海1976》 2007《大灌籃》 飾畢天豪 其他: 1900《這一夜,誰來說相聲》( 國語其他) 1988《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王地寶( 國語其他) 1900《露露聽我說》--啟程( 國語其他) 1999《誰家的老婆上錯床》( 國語其他) 1995《一夫二主》--楚法丁諾( 國語其他) 1900《紅色的天空》--老李( 國語其他) 1994《戀馬狂》--戴沙醫生(國語其他) 1900《廚房鬧劇》--賀大喜(國語其他) 1992《推銷員之死》--威利(國語其他) 1988《台灣怪潭》--獨角演出( 國語其他) 1900《非要住院》--王小明( 國語其他) 1900《回頭是彼岸》--父親/師父/尊者( 國語其他) 1900《開放配偶(非常開放)》--丈夫( 國語其他) 1900《西遊記》--阿奘(國語其他) 1900《今之昔》--丈夫( 國語其他) 1900《圓環物語》--趙炳忠( 國語其他) 1900《今生今世》--王( 國語其他) 《秦時明月》——公輸仇(配音)
⑧ 台灣版暗戀桃花源開頭江濱柳哼的歌是什麼歌
蔡琴或者李來健吾的《追尋》源
你是晴空的流雲
你是子夜的流星
一片深情緊緊封鎖著我的心
一線光明時時照耀著我的心
我哪能忍得住唷
我哪能再等待唷
我要我要追尋
我要我要追尋
追尋那無盡的深情
追尋那永遠的光明
原曲可以網路MP3下蔡琴《追尋》
⑨ 台灣和林青霞合作過暗戀桃花源的演員是誰
金士傑,1951年出生於台灣,台灣男演員、劇作家、導演。劇場人稱他為「金寶」,專後輩一般尊稱「金老師」,是屬台灣最重要的劇場推動者之一,台灣劇場界的核心創作分子,「台灣現代劇場的開拓者及代表人物」(賴聲川語)。
金士傑最為劇場觀眾所熟知的劇場形象,當屬《暗戀桃花源》中的江濱柳一角。自《暗戀桃花源》1986年首演開始,在三次舞台演出及電影演出中,江濱柳是唯一未更動演員的角色,直到2006年的演出,江濱柳才首度交由尹昭德飾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