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室距桃花源

室距桃花源

發布時間: 2020-12-16 06:56:18

❶ 形容老家小院優美的詩句

1,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出自五代: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內綠容》

白話文釋義:春風吹回來了,庭院里的雜草變綠了,柳樹也生出了嫩葉,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繼續來到人間。

2,小院閑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出自宋代: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

白話文釋義:透過窗子看見小院內的春天的景色將流逝。層層厚重的門簾沒有捲起,幽暗的閨房中顯得暗影沉沉。

3,綠蕪牆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玉——出自宋代:陳克《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

白話文釋義:綠草叢生的圍牆,環繞著長滿青苔的庭院。庭院中日色融融芭蕉葉兒卷。蝴蝶在台階上翩翩起飛,帷簾在微風里自在飄垂。

4,梨花滿院飄香雪,高樓夜靜風箏咽。——出自五代:毛熙震《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白話文釋義:滿院的梨花如飄香的白雪,高樓的靜夜裡,檐下的箏片在風中嗚咽。

5,柳邊深院。燕語明如翦。——出自宋代:盧祖皋《清平樂·柳邊深院》

白話文釋義:柳樹旁邊深深的庭院,燕子在唧唧呢喃,叫聲明快猶如刀剪。

❷ 描寫院落的詩句

門開芳杜徑,室距桃花
正對著房門,有一條幽深、靜穆的小道,兩邊杜若等花草繁茂,芬芳四溢,令人留戀。曲徑通幽,離居室不遠處又是美麗迷人的桃花源。詩人借用兩個典故,狀難寫之景於目前,把那種絢爛多彩、讓人陶醉的景色,宛如一幅畫卷般展現在我們面前。

註:徑,小路。

初晴山院里,何處染囂塵
大雨剛剛過去,天空格外晴朗,萬物清新。座落在翠綠叢中的庭院,更加整潔、明亮,一塵不染,更聽不見喧嘩嘈雜之聲。恬靜、幽深的環境,如世外桃源,流露出詩人對渾濁現實的厭惡,對田園生活的愛慕之情。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松林中的房屋,靜靜地沐浴著明月的清輝。太陽撥雲而出,雞犬在晨曦中喧鬧。詩人用以靜寫動,以動襯靜的手法,表現了田園生活的恬靜悠然。

註:房櫳,窗戶,這里指房屋。

狹徑花障迷,閑庭竹掃凈。翠羽戲蘭苕,赬鱗動荷柄
彎曲的園中小徑旁,春花即將凋盡,空盪盪的庭院里,已被我用竹帚打掃得乾乾凈凈。翡翠鳥在蘭花上歡啼嬉戲,金鯉魚在池中荷花邊翻騰游動。詩句充分表現出春夏交替時期的景緻,精巧細膩,生動活潑。

註:赬(chēng),紅色。苕(tiáo),草花。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甫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了草堂。詩中描繪了草堂幽美的自然景色——用白茅覆頂的草堂背向城郭,鄰近錦江,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俯瞰
郊野一片青蔥。榿林蔽日,風吹葉響,似在細聲吟詩。輕煙籠罩竹林,竹葉梢頭露珠欲滴。更令人欣慰的是烏鴉燕子都攜兒帶女來草堂築巢定居。詩句生動細致地表
現了詩人歷盡兵燹之後,攜妻子兒女初定新居時的喜悅心情。「將數子」、「定新巢」,不只言禽鳥,亦暗比詩人一家。

註:榿(qī),一種喬木。止,棲息。將,攜帶。

月高雞犬靜,門掩向寒塘。夜竹深茅宇,秋庭冷石床
夜空晴朗,浩月當空,四周萬籟俱寂,緊閉的屋門對著寒冷的池塘。蒼翠的竹林掩映著茅舍,秋風吹得庭院中的石床冰冷。詩句渲染了盧處士庭院的幽雅、寧靜和略帶寒涼的氣氛,為抒發作者對社會的不滿,對才智之士無用武之地的怨恨做了鋪墊。

閉門寂無事,滿院生秋草
時世混濁,家中無人來尋訪,院門緊緊地關閉著,院落之中野草叢生。滿院秋草叢生曲折暗示主人不願料理庭院的心境。詩句充分反映出了主人公孤單、寂寞和宦途受挫後的惆悵。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寬廣的庭院中,幾乎青苔鋪地,桃花都不見了,菜花正在開放。種桃的道士去哪裡了?前度看花的劉郎現在又回來了。用比喻的方法寓示了作者的政敵或死或失勢,而作者以不屈的形象再度回到朝廷上。

註:桃花,喻那些新貴。道士,喻指當時打擊革新運動的當權者。劉郎,指詩人自己。在此之前,詩人曾寫《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其中以桃花喻保守派新貴,加以諷刺,因之二次被貶連州。十四年後返回長安,又寫此詩。

汾陽舊宅今為寺,猶有當時歌舞樓。四十年來車馬絕,古槐深巷暮蟬愁
昔日名將郭子儀去世已多時,他住過的宅院四十年後化作了寺廟。內中歌台舞榭尚存,但已是古槐幽深、車馬斷絕,人煙稀少了。在茫茫的暮色中不時傳來哀傷的蟬鳴。詩人落筆於郭子儀的舊宅悲涼景色,抒發了對平叛復國名將的無限敬仰之情。

註:汾陽,即郭子儀,華州(今陝西華縣)人。玄宗時為朔方節度使,平「安史」,聯回紇,征吐蓄,以一身系國家安危二十年。累官至太尉中書令、封汾陽郡王。

❸ 句中帶「彥」字的詩、詞、曲

  •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盧照鄰風煙彭澤里,山水仲長園。
    由來棄銅墨,本自重琴尊。
    高情邈不嗣,雅道今復存。
    有美光時彥,養德坐山樊。
    門開芳杜徑,室距桃花源。
    公子黃金勒,仙人紫氣軒。
    長懷去城市,高詠狎蘭蓀。
    連沙飛白鷺,孤嶼嘯玄猿。
    日影岩前落,雲花江上翻。
    興闌車馬散,林塘夕鳥喧。
  • 《同崔錄事哭鄭員外》盧照鄰文學秋天遠,郎官星位尊。
    伊人表時彥,飛譽滿司存。
    楚席光文雅,瑤山侍討論。
    鳳詞凌漢閣,龜辯罩周園。
    已陪東岳駕,將逝北溟鯤。
    如何萬化盡,空嘆九飛魂。
    白馬西京驛,青松北海門。
    夜台無曉箭,朝奠有虛尊。
    一代儒風沒,千年隴霧昏。
    梁山送夫子,湘水吊王孫。
    仆本多悲淚,沾裳不待猿。
    聞君絕弦曲,吞恨更無言。
  • 《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李白月化五白龍,翻飛凌九天。
    胡沙驚北海,電掃洛陽川。
    虜箭雨宮闕,皇輿成播遷。
    英王受廟略,秉鉞清南邊。
    雲旗卷海雪,金戟羅江煙。
    聚散百萬人,弛張在一賢。
    霜台降群彥,水國奉戎旃。
    綉服開宴語,天人借樓船。
    如登黃金台,遙謁紫霞仙。
    卷身編蓬下,冥機四十年。
    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
    浮雲在一決,誓欲清幽燕。
    願與四座公,靜談金匱篇。
    齊心戴朝恩,不惜微軀捐。
    所冀旄頭滅,功成追魯連。
  • 《送韓准、裴政、孔巢父還山》李白獵客張兔罝,不能掛龍虎。
    所以青雲人,高歌在岩戶。
    韓生信英彥,裴子含清真。
    孔侯復秀出,俱與雲霞親。
    峻節凌遠松,同衾卧盤石。
    斧冰嗽寒泉,三子同二屐。
    時時或乘興,往往雲無心。
    出山揖牧伯,長嘯輕衣簪。
    昨宵夢里還,雲弄竹溪月。
    今晨魯東門,帳飲與君別。
    雪崖滑去馬,蘿徑迷歸人。
    相思若煙草,歷亂無冬春。
  • 《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李白月出魯城東,明如天上雪。
    魯女驚莎雞,鳴機應秋節。
    當君相思夜,火落金風高。
    河漢掛戶牖,欲濟無輕舠。
    我昔辭林丘,雲龍忽相見。
    客星動太微,朝去洛陽殿。
    爾來得茂彥,七葉仕漢餘。
    身為下邳客,家有圯橋書。
    傅說未夢時,終當起岩野。
    萬古騎辰星,光輝照天下。
    與君各未遇,長策委蒿萊。
    寶刀隱玉匣,銹澀空莓苔。
    遂令世上愚,輕我土與灰。
    一朝攀龍去,蛙黽安在哉。
    故山定有酒,與爾傾金罍。
  • 《答杜秀才五松見贈》李白昔獻長楊賦,天開雲雨歡。
    當時待詔承明裡,皆道揚雄才可觀。
    敕賜飛龍二天馬,黃金絡頭白玉鞍。
    浮雲蔽日去不返,總為秋風摧紫蘭。
    角巾東出商山道,采秀行歌詠芝草。
    路逢園綺笑向人,兩君解來一何好。
    聞道金陵龍虎盤,還同謝脁望長安。
    千峰夾水向秋浦,五松名山當夏寒。
    銅井炎爐歊九天,赫如鑄鼎荊山前。
    陶公矍鑠呵赤電,回祿睢盱揚紫煙。
    此中豈是久留處,便欲燒丹從列仙。
    愛聽松風且高卧,颼颼吹盡炎氛過。
    登崖獨立望九州,陽春欲奏誰相和。
    聞君往年游錦城,章仇尚書倒屣迎。
    飛箋絡繹奏明主,天書降問回恩榮。
    骯臟不能就珪組,至今空揚高蹈名。
    夫子工文絕世奇,五松新作天下推。
    吾非謝尚邀彥伯,異代風流各一時,一時相逢樂在今。
    袖拂白雲開素琴,彈為三峽流泉音。
    從茲一別武陵去,去後桃花春水深。
  • 《送王轂及第後歸江西》貫休太宗羅俊彥,桂玉比光輝。
    難得終須得,言歸始是歸。
    風帆天際吼,金鶚月中飛。
    五府如交辟,魚書莫便稀。
  • 《和韋相公見示閑卧》貫休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嘗眠。
    霖雨方為雨,非煙豈是煙。
    童收庭樹果,風曳案頭箋。
    仲虺專為誥,何充雅愛禪。
    靜嫌山色遠,病是酒杯偏。
    蜩響初穿壁,蘭芽半出磚。
    堂懸金粟像,門枕御溝泉。
    旦沐雖頻握,融帷孰敢褰。
    德高群彥表,善植幾生前。
    修補烏皮幾,深藏子敬氈。
    扶持千載聖,瀟灑一聲蟬。
    棋陣連殘月,僧交似大顛。
    常知生似幻,維重直如弦。
    餅憶蒓羹美,茶思岳瀑煎。
    只聞溫樹譽,堪鄙竹林賢。
    脫穎三千士,馨香四十年。
    寬平開義路,淡濘潤清田。
    哲後知如子,空王夙有緣。
    對歸香滿袖,吟次月當川。
    休說慚如揵,堯天即梵天。
  • 《題蘭江言上人院二首》貫休一生只著一麻衣,道業還欺習彥威。
    手把新詩說山夢,石橋天柱雪霏霏。
    只是危吟坐翠層,門前岐路自崩騰。
    青雲名士時相訪,茶煮西峰瀑布冰。
  • 《送鄭二員外》皇甫冉置酒竟長宵,送君登遠道。
    羈心看旅雁,晚泊依秋草。
    秋草尚芊芊,離憂亦渺然。
    元戎辟才彥,行子犯風煙。
    風煙積惆悵,淮海殊飄盪。
    明日是重陽,登高遠相望。
  • 《長安感事呈盧綸》李端十五事文翰,大兒輕孔融。
    長裾游邸第,笑傲五侯中。
    諫獵一朝寢,論邊素未工。
    蹉跎潘鬢至,蹭蹬阮途窮。
    貸布憐寧與,無金命未通。
    王陵固似戇,郭最遂非雄。
    斂板辭群彥,回車訪老農。
    詠詩懷洛下,送客憶山東。
    沈病魂神濁,清齋思慮空。
    羸將衛玠比,冷共鄴侯同。
    草舍才遮雨,荊窗不礙風。
    梨教通子守,酒是遠師供。
    捫虱欣時泰,迎貓達歲豐。
    原門唯有席,井飲但加蔥。
    少壯矜齊德,高年覺宋聾。
    寓書先論懶,讀易反求蒙。
    昔慕能鳴雁,今憐半死桐。
    秉心猶似矢,搔首忽如蓬。
    赤葉翻藤架,黃花蓋菊叢。
    聊將呈匠伯,今已學愚公。
  • 《上包祭酒》孟郊嶽嶽冠蓋彥,英英文字雄。
    瓊音獨聽時,塵韻固不同。
    春雲生紙上,秋濤起胸中。
    時吟五君詠,再舉七子風。
    何幸松桂侶,見知勤苦功。
    願將黃鶴翅,一借飛雲空。
  • 《寄院中諸公》孟郊奕奕秋水傍,駸駸綠雲蹄。
    月仙有高曜,靈鳳無卑棲。
    翠色繞雲谷,碧華凝月溪。
    竹林遞歷覽,雲寺行攀躋。
    冠豸猶屈蠖,匣龍期剸犀。
    千山驚月曉,百里聞霜鼙。
    戎府多秀異,謝公期相攜。
    因之仰群彥,養拙固難齊。
  • 《酬樂天江樓夜吟稹詩,因成三十韻》元稹忽見君新句,君吟我舊篇。
    見當巴徼外,吟在楚江前。
    思鄙寧通律,聲清遂扣玄。
    三都時覺重,一顧世稱妍。
    排韻曾遙答,分題幾共聯。
    昔憑銀翰寫,今賴玉音宣。
    布鼓隨椎響,坯泥仰匠圓。
    鈴因風斷續,珠與調牽綿。
    阮籍驚長嘯,商陵怨別弦。
    猿羞啼月峽,鶴讓警秋天。
    志士潛興感,高僧暫廢禪。
    興飄滄海動,氣合碧雲連。
    點綴工微者,吹噓勢特然。
    休文徒倚檻,彥伯浪回船。
    伎樂當筵唱,兒童滿巷傳。
    改張思婦錦,騰躍賈人箋。
    魏拙虛教出,曹風敢望痊。
    定遭才子笑,恐賺學生癲。
    裁什情何厚,飛書信不專。
    隼猜鴻蓄縮,虎橫犬迍邅。
    水墨看雖久,瓊瑤喜尚全。
    才從魚里得,便向市頭懸。
    夜置堂東序,朝鋪座右邊。
    手尋韋欲絕,淚滴紙渾穿。
    甘蔗銷殘醉,醍醐醒早眠。
    深藏那遽滅,同詠苦無緣。
    雅羨詩能聖,終嗟葯未仙。
    五千誠遠道,四十已中年。
    暗魄多相夢,衰容每自憐。
    卒章還慟哭,蚊蚋溢山川。
  • 《春宵燕萬年吉少府中孚南館》韋應物始見斗柄回,復茲霜月霽。
    河漢上縱橫,春城夜迢遞。
    賓筵接時彥,樂燕凌芳歲。
    稍愛清觴滿,仰嘆高文麗。
    欲去返郊扉,端為一歡滯。
  •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韋應物兵衛森畫戟,宴寢凝清香。
    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
    煩痾近消散,嘉賓復滿堂。
    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
    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
    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
    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歡體自輕,意欲凌風翔。
    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豈曰財賦疆。
  • 《同德精舍養疾,寄河南兵曹東廳掾》韋應物逍遙東城隅,雙樹寒蔥茜。
    廣庭流華月,高閣凝餘霰。
    杜門非養素,抱疾阻良宴。
    孰謂無他人,思君歲雲變。
    官曹亮先忝,陳躅慚俊彥。
    豈知晨與夜,相代不相見。
    緘書問所如,酬藻當芬絢。
  • 《灃上西齋寄諸友》韋應物絕岸臨西野,曠然塵事遙。
    清川下邐迤,茅棟上岧嶢。
    玩月愛佳夕,望山屬清朝。
    俯砌視歸翼,開襟納遠飆。
    等陶辭小秩,效朱方負樵。
    閑游忽無累,心跡隨景超。
    明世重才彥,雨露降丹霄。
    群公正雲集,獨予忻寂寥。
  • 《贈別河南李功曹》韋應物耿耿抱私戚,寥寥獨掩扉。
    臨觴自不飲,況與故人違。
    故人方琢磨,瑰朗代所稀。
    憲禮更右職,文翰灑天機。
    聿來自東山,群彥仰餘輝。
    談笑取高第,綰綬即言歸。
    洛都游燕地,千里及芳菲。
    今朝章台別,楊柳亦依依。
    雲霞未改色,山川猶夕暉。
    忽復不相見,心思亂霏霏。
  • 《送郗詹事》韋應物聖朝列群彥,穆穆佐休明。
    君子獨知止,懸車守國程。
    忠良信舊德,文學播英聲。
    既獲天爵美,況將齒位並。
    書奏蒙省察,命駕乃東征。
    皇恩賜印綬,歸為田裡榮。
    朝野同稱嘆,園綺郁齊名。
    長衢軒蓋集,飲餞出西京。
    時屬春陽節,草木已含英。
    洛川當盛宴,斯焉為達生。

❹ 用來描述「庭院幽靜,美麗」,例如:「庭院深深,白雲深處」的詩句有哪些

1、《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宋代:歐陽修

原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譯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楊柳依依,飛揚起片片煙霧,一重重簾幕不知有多少層。豪華的車馬停在貴族公子尋歡作樂的地方,她登樓向遠處望去,卻看不見那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隨著狂風大作,再是重門將黃昏景色掩閉,也無法留住春意。淚眼汪汪問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語,紛亂的,零零落落一點一點飛到鞦韆外。

2、《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宋代:李清照

原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

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

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譯文: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層深,雲霧繚繞的樓閣門窗經常關閉。騁目四望,只見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來越分明了。在古秣陵城的周圍,樹木漸綠,宣告春已歸來,但我卻無家可歸,看來要老死建康城了。

憶往昔多少回吟賞風月,飲酒作詩,那是多麼幸福啊,而如今卻人已老去,什麼事也做不成了!還有誰會憐憫你的憔悴與衰敗?元宵試燈也好,踏雪賞景也好,都沒有這份心情了。

3、《臨江仙·梅》宋代:李清照

原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

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譯文:

庭院一層層的有好多層,雲簇閣樓的窗戶,淡淡的霧氣彌漫在四周,春天卻遲遲不來。思念讓容色憔悴,只有在夜晚的夢中才能相聚,向陽的梅枝也到了發芽的時節。

梅花風姿清瘦,南樓的羌笛不要吹奏哀怨的曲調。散發著濃濃的香味的梅花不知道被吹落多少?春日的暖風,別一下就讓時間來到杏花盛開的時節了。

4、《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宋代:李清照

原文:

小院閑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譯文:

透過窗子看見小院內的春天的景色將流逝。層層厚重的門簾沒有捲起,幽暗的閨房中顯得暗影沉沉。倚在綉樓闌幹上寂寞無語地輕輕撥弄著瑤琴。遠處山峰上雲霧繚繞看起來黃昏即將來臨,暮色中的輕風吹動著細雨,撥弄著暗淡的輕雲。院子里的梨花即將凋謝恐怕連這斜風細雨都難以承受。

5、《阮郎歸·柳陰庭院占風光》宋代:曾覿

原文:

柳陰庭院占風光,呢喃清晝長。

碧波新漲小池塘,雙雙蹴水忙。

譯文:庭院深深,楊柳陰濃,在這美麗的環境里燕子雙雙終日呢喃,占盡風光,一池春水,盪漾著碧波,燕子雙雙掠水而過。

❺ 桃花源的文學典故

作者 詩題 詩句 於武陵 贈王道士 浮世度千載,桃源方一春。 於鵠 南溪書齋 曾逢異人說,風景似桃源。 儲光羲 玉真公主山居 不言沁園好,獨隱武陵花。 儲嗣宗 春遊望仙谷 雞犬疑沾葯,耕桑似避秦。 劉商 袁十五遠訪山門 僻居謀道不謀身,避病桃源不避秦。 劉商 題水洞二首 今看水入洞中去,卻是桃花源里人。 劉言史 題茅山仙台葯院 樓台爭聳漢,雞犬亦嫌秦。 劉長卿 和袁郎中破賊後軍行過剡中山水謹上太尉 蘭渚催新幄,桃源識故蹊。 劉長卿 奉陪蕭使君入鮑達洞尋靈山寺 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劉長卿 奉陪鄭中丞自宣州解印與諸侄宴余干後溪 何勞問秦漢,更入武陵溪。 劉長卿 尋張逸人山居 桃源定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 劉長卿 會赦後酬主簿所問 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 劉長卿 湘中紀行十首雲母溪 深藏武陵客,時過洞庭人。 劉長卿 石圍峰 渡口問漁家,桃源路深淺。 劉長卿 秦系傾以家事獲謗因出舊山每荷觀察崔公見知欲歸未遂感其流寓詩以贈之 初迷武陵路,復出孟嘗門。 劉長卿 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同游李延年 千載桃花春,秦人深不見。 劉長卿 賈侍郎自會稽使回篇代盈卷兼蒙見寄一首與余有掛冠之期因書數事率成十韻 柏樹榮新壟,桃源憶故蹊。 劉長卿 送台州李使君兼寄題國清寺 露冕新承明主恩,山城別是武陵源。 劉長卿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揚州四首 殷勤囑歸客,莫話桃源人。 劉長卿 送常十九歸嵩少故林 他日山中逢勝事,桃源洞里幾人家。 劉長卿 過鄭山人所居 寂寂孤鶯啼杏園,寥寥一犬吠桃源。 劉長卿 題大理黃主簿湖上高齋 桃源君莫愛,且作漢朝臣。 包融 賦得岸花臨水發 春來武陵道,幾樹落仙家。 厲玄 從軍行 帆色起歸越,松聲厭避秦。 司空圖 丁未歲歸王官谷 將取一壺閑日月,長歌深入武陵溪。 司空圖 春山 可是武陵溪,春芳著路迷。 吳融 倒次元韻 雨台誰屬楚,花洞不知秦。 吳融 偶書 只此無心便無事,避人何必武陵源。 吳融 山居即事四首之四 何用深求避秦客,吾家便是武陵源。 吳融 花村六韻 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 唐彥謙 緋桃 盡日更無鄉井念,此時何必見秦人。 喬侃 人日登高 杜陵猶識漢,桃源不辨秦。 奚賈 尋許山人亭子 桃源若遠近,漁子棹輕舟。 孟浩然 南還舟中寄袁太祝 桃源何處是,遊子正迷津。 孟浩然 山中逢道士雲公 忽聞荊山子,時出桃花源。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 相逢武陵客,獨送豫章行。 孟浩然 題李十四庄兼贈綦母校書 歸客莫相待,尋源殊未還。 孟浩然 高陽池送朱二 殷勤為訪桃源路,予亦歸來松子家。 孟郊 題陸鴻漸上饒新開山舍 驚彼武陵狀,移歸此岩邊。 崔塗 江雨望花 避秦不是無歸意,一度逢花一斷腸。 崔塗 王逸人隱居 不逢秦世亂,未覺武陵深。 張九齡 與生公尋幽居處 疑入武陵源,如逢漢陰老。 張仲方 贈毛仙翁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覓仙兄。 張南史 寄靜虛上人雲門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張說 岳陽石門墨山二山相連有禪堂觀天下絕境 長揖桃源士,舉世同企羨。 張說 翻著葛巾呈趙尹 桃花春徑滿,誤識武陵源。 張賁 和襲美醉中先起次韻 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雲雨怨空閨。 戎昱 寄梁淑 悔學秦人南避地,武陵原上又徵師。 戎昱 送吉州閻使君入道二首 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萬水訪君難。 戴叔倫 晚春 桃源寧異此,猶恐世人聞。 戴叔倫 桂陽北嶺偶過野人所居聊書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他時願攜手,莫比武陵源。 戴叔倫 桂陽北嶺隅過野人所居聊書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乍疑秦世客,漸識楚人言。 戴叔倫 漢宮人入道 霄漢九重辭鳳闕,雲山何處訪桃源。 戴叔倫 贈韓道士 桃源寂寂煙霞閉,天路悠悠星漢斜。 戴叔倫 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 為問桃源客,何人見亂時。 戴叔倫 過友人隱居 春花正夾岸,何必問桃源。 方干 睦州呂郎中郡中環溪亭 為是仙才登望處,風光便似武陵春。 施肩吾 送絕塵子歸舊隱二首 雲水千重繞洞門,獨歸何處是桃源。 曲信陵 移居洞庭 重林將疊嶂,此處可逃秦。 曹唐 小遊仙詩九十八首 玉皇賜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 朱灣 尋隱者韋九山人於東溪草堂 路傍樵客何須問,朝市如今不是秦。 李君何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 地閑分鹿苑,景勝類桃源。 李嘉祐 送韋司直西行 湘浦眠銷日,桃源醉度春。 李嘉祐 送韋邕少府歸鍾山 祈門官罷後,負笈向桃源。 李嶠 送司馬先生 蓬閣桃源兩處分,人間海上不相聞。 李德裕 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師呈跡今重賦此詩兼寄題黃先生舊館 洞天應不夜,源樹只如春。 李涉 贈長安小主人 仙路迷人應有術,桃源不必在深山。 李白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綠水接柴門,有如桃花源。 李白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卻之武陵立馬贈別 去去桃花源,何時見歸軒。 李白 和盧侍御通塘曲 行盡綠潭潭轉幽,疑是武陵春碧流。秦人雞犬桃花里,將比通塘渠見羞。 李白 擬古十二首 海水三清淺,桃源一見尋。 李白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從茲一別武陵去,去後桃花春水深。 李白 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群遠懷亦有棲遁之志因敘舊以寄之 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 李白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 謫官桃源去,尋花幾處行。秦人如舊識,出戶笑相迎。 李白 酬王補闕惠翼庄廟宋丞泚贈別 薜帶何辭楚,桃源堪避秦。 李益 尋紀道士偶會諸叟 見說桃源洞,如今猶避秦。 李端 歸山居寄錢起 誰知武陵路,亦有漢家臣。 李端 聞吉道士還俗因而有贈 柳市名猶在,桃源夢已稀。 李端 送郭參軍赴絳州 蒲澤逢胡雁,桃源見晉人。 李端 送馬尊師 武陵花木應長在,願與漁人更一尋。 李群玉 惱從兄 武陵洞里尋春客,已被桃花迷不歸。 李群玉 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誰昔探花源,考槃西嶽陽。 李群玉 贈花 金谷園無主,桃源路不通。 李群玉 送秦煉師 錦洞桃花遠,青山竹葉深。 李質 宿日觀東房詩 曾入桃溪路,仙源信少雙。 杜牧 酬王秀才桃花園見寄 此花不逐溪流出,晉客無因入洞來。 杜甫 不寐 多壘滿山谷,桃源無處求。 杜甫 北征 緬思桃源內,益嘆身世拙。 杜甫 奉漢中王手札 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 杜甫 奉留贈集賢院崔於二學士 故山多葯物,勝概憶桃源。 杜甫 寄從孫崇簡 龐公隱時盡室去,武陵春樹他人迷。 杜甫 嶽麓山道林二寺行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杜甫 巫峽敝廬奉贈侍御四舅別之灃朗 傳語桃源客,人今出處同。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茅屋還堪賦,桃源自可尋。 杜甫 赤谷西崦人家 如行武陵暮,欲問桃花宿。 杜甫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春草封歸恨,源花費獨尋。 楊憑 千葉桃花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誇。 楊發 南溪書院 曾逢異人說,風景似桃源。 歐陽袞 和項斯游頭陀寺上方 步入桃源里,晴花更滿枝。 武元衡 春齋夜雨憶郭通微 桃源在在阻風塵,世事悠悠又遇春。 武元衡 桃源行送友 武陵川徑入幽遐,中有雞犬秦人家。 殷遙 友人山亭 一見桃花發,能令秦漢迷。 汪遵 東海 同作危時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灘。 汪遵 短歌吟 匣里有琴樽有酒,人間便是武陵溪。 沈佺期 入少密溪 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耕鑿帝堯人。 法振 月夜泛舟 漾舟人不見,卧入武陵花。 獨孤及 傷春懷歸 源桃不余欺,先發秦人家。 獨孤及 送別荊南張判官 欲識桃花最多處,前程問取武陵兒。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之一 源水終無路,山阿若有人。 王昌齡 武陵開元觀黃鏈師院三首 欲訪桃源入溪路,忽聞雞犬使人疑。 王維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賢觀天長寺寺即陳左相宅所施之作 桃源勿遽返,再訪恐君迷。 王維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王維 田園樂七首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維 菩提寺禁口號又示裴迪 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 王維 藍田山石門精舍 笑謝桃源人,花紅復來覿。 王維 送錢少府還藍田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王績 遊仙四首 斜溪橫桂渚,小徑入桃源。 王績 田家三首 不知今有漢,唯言昔避秦。 王績 田家三首之二 不知今有漢,唯言昔避秦。 白行簡 贈毛仙翁 更說桃源更深處,異花長佔四時天。 皇甫冉 春早 草遍潁陽山,花開武陵水。 皇甫冉 賦得荊溪夜湍送蔣逸人歸義興山 花源君若許,雖遠亦相尋。 皎然 兵後西日溪行 我來隱道非隱身,如今世上無風塵。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 皎然 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 應向秦時武陵路,花間寂歷一人行。 盧照鄰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門開芳杜徑,室距桃花源。 盧照鄰 過東山谷口 桃源迷處所,桂樹可淹留。 祖詠 題韓少府水亭 寧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間。 秦系 山中贈耿拾遺湋兼兩省故人 如今非是秦時世,更隱桃花亦笑人。 秦系 春日閑居三首 一似桃源隱,將令過客迷。 秦系 題章野人山居 向此隱來經幾載,如今已是漢家朝。 竇群 假日尋花 武陵緣源不可到,河陽帶縣詎堪誇。 綦毋潛 若耶溪逢孔九 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 羅虯 比紅兒詩 疏屬便同巫峽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羊士諤 郡齋讀經 跡似桃源客,身攖竹使符。 聶夷中 題賈氏林泉 地非樵者路,武陵又何逢。 胡曾 早發潛水驛謁郎中員外 青野霧銷凝晉洞,碧山煙散避秦溪。已是大仙憐後進,不應來向武陵迷。 蕭穎士 蒙山作 方馳桂林譽,未暇桃源美。 薛濤 牡丹 常恐便隨巫峽散,何因重有武陵期。 蘇廣文 自商山宿隱居 聞說花源堪避秦,幽尋數月不逢人。 裴迪 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裴迪 春日與王右丞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聞說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 貫休 江邊道士 何妨將我去,一看武陵春。 賈島 夏夜上谷宿開元寺 帶月時聞山鳥語,郡城知近武陵溪。 鄭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獻詩四首 無雲秦漢隔,別訪武陵花。 錢起 中書王舍人輞川舊居 誰謂桃源里,天書問考槃。 錢起 初黃綬赴藍田縣作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錢起 尋華山雲台觀道士 桃源數曲盡,洞口兩岸坼。 錢起 山居新種花葯與道士同游賦詩 宛謂武陵洞,潛鷹造化移。 錢起 歲暇題茅茨 桃源應漸好,仙客許相尋。 錢起 洞仙謠 秦人入雲去,知向桃源里。 錢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忽憶武陵事,別家疑數秋。 錢起 石井 那知幽石下,不與武陵通。 錢起 送畢侍御謫居 桃花洞里舉家去,此別相思復幾春。 錢起 酬王維春夜竹亭贈別 今宵竹林下,誰覺花源遠。 錢起 題嵩陽焦道士石壁 幸入桃源因去世,方期丹訣一延年。 陸希聲 陽羨雜詠十九首桃花谷 何必武陵源上去,澗邊好過落花中。 韋庄 江上別李秀才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 韋處厚 桃塢 終期王母摘,不羨武陵深。 韓偓 六言三首 桃源洞口來否,絳節霓旌久留。 韓偓 無題 棹尋聞犬洞,槎入飲牛津。 韓愈 同竇(牟)韋(執中)尋劉尊師不遇(以同尋三字為韻。愈分得尋字) 秦客何年駐,仙源此地深。 韓愈 同竇書尋劉尊師不遇 秦客何年駐,仙源此地深。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 桃源迷路竟茫茫,棗下悲歌徒纂纂。 韓翃 寄武陵李少府 桂水遙相憶,花源暗有期。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聞君招隱地,髣髴武陵春。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之一 緝芰知還楚,披榛似避秦。 駱賓王 疇昔篇 時有桃源客,來訪竹林人。 高適 同熊少府題盧主簿茅齋 自堪成獨往,何必武陵源。

❻ 含有「墨」的詩句有什麼

1、墨制簾下出來,微臣眼看喜死。——《又賜宴自歌》作者:崔日用

2、遠朋馳翰墨,勝地寫丹青。——《餞許州宋司馬赴任》作者:薛稷

3、亦有擅風騷,六聯文墨曹。——《答權載之離合詩》作者:許孟容

4、舊住紅樓通內院,新承墨詔賜齋錢。——《贈道士宜師》作者:張籍

5、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三月曲水宴得尊字》作者:盧照鄰

6、指如十挺墨,耳似兩張匙。——《句》作者:蘇頲

7、可堪醉墨幾淋浪——《鷓鴣天·送元濟之歸豫章》 宋·辛棄疾

8、當時曾題敗壁,蛛絲罩、淡墨苔暈青——《綺寮怨·上馬人扶殘醉》 宋·周邦彥

9、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病起荊江亭即事》 宋·黃庭堅

10、冬行雖幽墨,冰雪工琢鏤——《南山詩》 唐·韓愈

❼ 帶「雅」字的古詩

1、日暮心無憀,吏役正營營。忽驚芳信至,復與新詩並。是時天無雲,山館有月明。月下讀數偏,風前吟一聲。一吟三四嘆,聲盡有餘清。哉君子文,詠性不詠情。使我靈府中,鄙吝不得生。始知聽韶獲,可使心和平。——(唐)白居易《祗役駱》

2、小園五畝翦蓬蒿,便覺人跡間可逃。盡疏珍禽添爾,更書香草續離騷。葯苗可斸攜長鑱,黍酒新成壓小槽。老入鵷行方徹悟,一官何處不徒勞。——(宋)陸游《初歸雜詠》

3、愛景人方樂,同雪候稍愆。徒聞周什,願賦朔風篇。欲俟千箱慶,須資六齣妍。詠留飛絮後,歌唱落梅前。庭樹思瓊蕊,妝樓認粉綿。瑞邀盈尺日,豐待兩岐年。預約延枚酒,虛乘訪戴船。映書孤志業,披氅阻神仙。幾向霜階步,頻將月幌褰。玉京應已足,白屋但顒然。——(唐)李商隱《年冬以退居蒲之永》

4、誰知此中路,暗出虛無際。廣莫是鄰封,華胥為附麗。三杯聞古樂,伯逢遺裔。自爾等榮枯,何勞問玄弟。——(唐)陸龜蒙《奉和襲美酒中十詠·酒鄉》

5、風煙彭澤里,山水仲長園。由來棄銅墨,本自重琴尊。高情邈不嗣,道今復存。有美光時彥,養德坐山樊。門開芳杜徑,室距桃花源。公子黃金勒,仙人紫氣軒。長懷去城市,高詠狎蘭蓀。連沙飛白鷺,孤嶼嘯玄猿。日影岩前落,雲花江上翻。興闌車馬散,林塘夕鳥喧。——(唐)盧照鄰《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6、博士好飲,空山誰與娛。莫向驪山去,君王不喜儒。——(宋)蘇軾《盧山五詠飲酒台》

7、憶就江僧乞,和煙得一莖。剪黃憎舊本,科綠惜新生。護噪蟬身穩,資吟客眼明。星郎有佳詠,合此君聲。——(唐)齊己《和孫支使惠示院中庭竹之什》

8、童子常誇作賦工,暮年羞悔有楊雄。當時賜帛倡優等,今日論才將相中。細甚客卿因筆墨,卑於爾注魚蟲。漢家故事真當改,新詠知君勝弱翁。——(宋)王安石《詳定試卷二首》

9、黔婁蘊操,守約遺代華。淡然常有怡,與物固無瑕。哲妻配明德,既沒辯正邪。辭祿乃余貴,表謚良可嘉。——(唐)吳筠《高士詠·黔婁先生》

10、常把內真頻看,休教外景長侵。尖竿尖上細搜尋。正見嬰兒弄影。詠高吟叫笑,清風皓月吹臨。分開傳作紫共金。艷迸斗花萬錦。——(元)王哲《西江月》

❽ 有沒有帶「曉」和「源」的詩句

野笠鋤春隴,橫槔汲曉源。 區區冒榮者,天壤亦何言。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梅花 陸游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曉 孟浩然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夜喜雨 杜甫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近試上張水部 朱慶余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早梅 柳宗元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清明 王禹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沉。——嫦娥 李商隱
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新涼 徐磯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李白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塞下曲六首 李白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馬嵬 李商隱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無題 李商隱
曉霧朝暾紺碧烘,橫塘西岸越城東。——初歸石湖 范成大
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農家 顏仁郁
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旗竿。——獻封大夫破插仙凱歌 岑參
唱徹五更天未曉,一墀月浸紫薇花。——直玉堂作 洪咨夔
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早朝大明宮 賈至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和賈舍人早朝 杜甫
金闕曉鍾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和賈舍人早朝 岑參
尋源博望侯,結客遠相求.《結客少年場行》虞世南
邛關九折無平路, 江水雙源有急流.《雜曲歌辭·從軍中行路難二首》駱賓王
門開芳杜徑,室距桃花源.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盧照鄰
桑海年應積,桃源路不窮.《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楊炯
源水終無路,山阿若有人.《出境游山二首》王勃
探奇不覺遠,因以緣源窮.《藍田山石門精舍》王維
源向春城花幾重,江明深翠引諸峰.《宴春源》王昌齡玉樓春 晏幾道
采蓮時候慵歌舞,永日閑從花里度.暗隨蘋末曉風來,直待柳梢斜月去.
停橈共說江頭路,臨水樓台蘇小住.細思巫峽夢回時,不減秦源腸斷處.

❾ 詩句最後一個字是澤或源的。速度、

陳澤源就是沒原澤(則),他和陳陽汝很有源(緣)。 哈哈,這個算吧。 我厲害吧!

❿ 室字開頭的詩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盧照鄰

風煙彭澤里,山水仲長園。
由來棄銅墨,本自重琴尊。
高情邈不嗣,雅道今復存。
有美光時彥,養德坐山樊。
門開芳杜徑,距桃花源。
公子黃金勒,仙人紫氣軒。
長懷去城市,高詠狎蘭蓀。
連沙飛白鷺,孤嶼嘯玄猿。
日影岩前落,雲花江上翻。
興闌車馬散,林塘夕鳥喧。

《晚春寄吳融、於競二侍郎》貫休

白頭為遠客,常憶白雲間。
只覺老轉老,不知閑是閑。
花含宜細雨,冷是深山。
唯有霜台客,依依是往還。

《驩州南亭夜望》沈佺期

昨夜南亭望,分明夢洛中。
室家誰道別,兒女案嘗同。
忽覺猶言是,沉思始悟空。
肝腸餘幾寸,拭淚坐春風。

《簡恆璨》韋應物

室虛多涼氣,天高屬秋時。
空庭夜風雨,草木曉離披。
簡書日雲曠,文墨誰復持。
聊因遇澄靜,一與道人期。

《贈江華長老》柳宗元

老僧道機熟,默語心皆寂。
去歲別舂陵,沿流此投跡。
室空無侍者,巾屨唯掛壁。
一飯不願餘,跏趺便終夕。
風窗疏竹響,露井寒松滴。
偶地即安居,滿庭芳草積。

《桃花石枕歌贈康從事》皎然

卞山幽石產奇璞,荊人至死采不著。
何人琢枕持贈君,片片桃花開未落。
劍工見兮可為劍,玉工辨兮知非石。
至寶由來覽者稀,今君獨鑒應欲惜。
何辭售與章天真,幸得提攜近玉人。
可中棄置君不顧,天生秀色徒璘玢。
四座喧喧爭目悅,巧過造化稱一絕。
莫言昨日因錯磨,看取從來無點缺。
六月江南暑未闌,一尺花冰試枕看。
高窗正午風颯變,室中不減春天寒。
主人所重重枕德,文章外飾徒相惑。
更有堅貞不易心,與君天下為士則。

《悼豆盧策先輩》鮑溶

喪車出東門,生時馬無力。
何處入黃泉,嵩高山西北。
室人萬里外,久望君官職。
今與牽衣兒,翻號死消息。
平生江海上,我不空相識。
遠客迷畏途,孤鴻傷一翼。
行將雞黍祭,已是烏鳶食。
勸酒執御郎,行人有哀色。
先悲三尺土,經歲哭不得。
眼前雙雙流,故袂安可拭。
一拜隔千里,生人意何極。
唯有陽春曲,永播清玉德。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春日即事》耿湋

芳菲那變易,年鬢自蹉跎。
室與千峰對,門唯二仲過。
宦情知己少,生事託人多。
草色微風長,鶯聲細雨和。
幾時猶滯拙,終日望恩波。
縱欲論相報,無如漂母何。

《與僧智如夜話》白居易

懶鈍尤知命,幽棲漸得朋。
門閑無謁客,室靜有禪僧。
爐向初冬火,籠停半夜燈。
憂勞緣智巧,自喜百無能。

《即事》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葯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韓翃

時輩已爭先,吾兄未著鞭。
空嗟鑷須日,猶是屈腰年。
不以殊方遠,仍論水地偏。
襄橙隨客路,漢竹引歸船。
雲木巴東峽,林泉峴北川。
池餘騎馬處,宅似卧龍邊。
夜簟千峰月,朝窗萬井煙。
朱荷江女院,青稻楚人田。
縣舍多瀟灑,城樓入醉眠。
黃苞柑正熟,紅縷鱠仍鮮。
坐厭牽絲倦,因從解綬旋。
初辭五斗米,唯奉一囊錢。
室好生虛白,書耽守太玄。
櫪中嘶款段,階下引潺湲。
落照淵明柳,春風叔夜弦。
絳紗儒客帳,丹訣羽人篇。
雅論承安石,新詩與惠連。
興清湖見底,襟豁霧開天。
魏闕心猶系,周才道豈捐。
一丘無自逸,三府會招賢。

《題崔山人別業》儲光羲

南陽隱居者,築室丹溪源。
溪冷懼秋晏,室寒欣景暾。
山雞鳴菌閣,水霧入衡門。
東嶺或舒嘯,北窗時討論。
封君渭陽竹,逸士漢陰園。
何必崆峒上,獨為堯所尊。

《北游酬孟雲卿見寄》劉長卿

忽忽忘前事,事願能相乖。
衣馬日羸弊,誰辨行與才。
善道居貧賤,潔服蒙塵埃。
行行無定止,懍坎難歸來。
慈母憂疾疹,室家念棲萊。
幸君夙姻親,深見中外懷。
俟子惜時節,悵望臨高台。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