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人面各相紅
Ⅰ 次韻梨花 桃花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 總向風塵塵莫染,輕輕籠月倚牆東。 [注] 玉作容:形容
(1)潔白不被風塵所染的高尚純潔 (2)崔扶把「人面桃花」放在前,是用桃花襯托姑娘的美麗,這里把「桃花」放在前,是突出桃花的紅艷,反襯梨花的潔白。 |
Ⅱ 人面桃花相映紅全詩
全詩:
題都城南庄
作者: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
譯文:
去年冬天,就在這扇門里,姑娘臉龐,相映鮮艷桃花。
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Ⅲ 桃化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
《次韻梨花》
——宋·黃庭堅
桃花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
總向風塵塵莫染,輕輕籠月倚牆東。
Ⅳ 「桃花人面各相紅」是哪首詩里的句子全文是什麼
桃花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 總向風塵塵莫染,輕輕籠月倚牆東。 《梨花》 ——宋·黃庭堅
Ⅳ 詩句『人面桃花相映紅』的上一句是什麼
去年今日此門中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內桃花依舊笑春風。
-- 唐 崔護《題容都城南庄》
崔護: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定縣)人,字殷功,貞元進士,官嶺南節度使。
桃花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
總向風塵塵莫染,輕輕籠月倚牆東。
--黃庭堅《次韻梨花》
黃庭堅: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這里將「人面桃花」改為「桃花人面」,突出下一句「不及天然玉作容」,這是黃庭堅對崔護詩「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活用,但這兩首詩的主旨不同。崔護的《題都城南庄》主要是寫人,以花引出人;而黃庭堅的《次韻梨花》則以花喻人,精神一致,總向風塵塵莫染,贊美梨花的不被風塵所染的高尚純潔,實為出淤泥而不染。
Ⅵ 桃花人面兩相紅
那是一片妖冶的桃林,明艷的少女,嬉戲遊玩穿梭其間,在旁人眼裡,也是一幅很好的風景畫,真應了那句「人面桃花相映紅」。詩經里的這一首,最喜歡的就是前兩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何其的燦爛逼人景象,明艷之色射得人連眼睛都睜不開孔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正是因為持著這樣一種觀點,才可以循著心意,很純粹的看美景品美人。夭夭這個詞兒,我個人感覺很有韻味,但是翻譯成近體詩來看,缺少了味道,多麼精美的兩個字,簡簡單單的就被翻譯成樹木的繁盛,和「夭夭」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別,雖然說用這兩個字形容樹木是很不錯的的,還是偏愛「桃之夭夭」,更多了一種妖魅感。另有一種翻譯成「樹枝柔嫩隨風搖曳的樣子」或者是「桃花怒放千萬朵」,感覺都沒有夭夭這兩字好,簡絕到極致,感嘆一下漢字的博大精深。灼灼,給我一種像是在用生命燃燒的感覺,很是耀眼繁盛,想到了人們形容的燃燒的青春。恰是二八年華,美景如斯,美人如玉。這首詩的說法,歷來很多,單看前兩句的話,我會覺得他寫的是如花年華的少女。加上後面,明顯的就是帶上了家庭,以持家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女子,說她「宜其室家」。胡蘭成說「桃花難畫,因要畫得她靜。爛漫到難收難管,亦依然簡靜。」一個女子如是艷若桃花,在眾人眼裡,則不免流於輕薄的地步。因而古今娶親,在體態形貌之外,女方的品行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正是如今所謂的「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古往今來對於女子的要求,看來都差不多,內外美兼具是最重要求。「灼灼其華」之後,接著就是「有甘其實」。花開了結果,天經地義的自然規律,看著紅艷艷的桃子掩藏在鬱郁的桃葉里,整是一幅誘人的美景。甘,甜的意思。此處的甜,不僅僅是說它作為果實的甜,還可以說它是幸福到泛甜的生活,以及女子對它的到來的打從心底的企盼的那種甜蜜的心情。她作為一個「宜其室家(宜其家室)」的賢淑女子,內心對未來的期盼和心底淡淡的隱藏著的不為外人道的喜悅,讓整個人和心情都顯得亮起來。這首詩很短小,也很簡單,總共三節,華,葉,實的連續,暗含著時間的往復循環;室家,家室,家人,相近的詞,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整首詩只變換了幾個字,反復詠唱,意味深遠,利用桃樹的花葉實的變化,表達了三層不同的意思,並且層層遞進,以「花」喻女子,以「葉」「果」昭示婚姻家庭一片興盛景象。古人的婚姻,簡單並且單純,就好比現在的初中生高中生純純的小曖昧,懵懵懂懂的青澀。因為傳統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縛,女子直到嫁進夫家才能知道自己的丈夫到底是何摸樣,這也就難免了在待嫁之時一個人心裡悄悄的想像,勾畫著將要陪伴自己一輩子的他,想要自己為他的妻後能夠夫妻和睦家庭幸福。至於愛情,在那樣的宗法制度下,自由愛情的存在極為非禮非法,因而雖然有滿滿的嚮往,卻終是沒有實現的可能,那灼灼如桃花一樣燦爛的愛情,只能在夢里出現。因為不可及,才顯得更美好。同時在的西周時期,民風淳樸,雖已經有婚姻的「七出」制度,相對而言的也有了「三不去」制度,雖是單方面的規定,這種相較人性化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女子的利益,或者可以說是有一點點兒的男女平等的味道在裡面。桃夭之於愛情,是一種嚮往;之於家庭和婚姻,則是一種祝福與憧憬。祝你好運!
Ⅶ 詩句『人面桃花相映紅』的上一句是什麼
去年今日此復門中
去年今制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唐
崔護《題都城南庄》
崔護: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定縣)人,字殷功,貞元進士,官嶺南節度使。
桃花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
總向風塵塵莫染,輕輕籠月倚牆東。
--黃庭堅《次韻梨花》
黃庭堅: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這里將「人面桃花」改為「桃花人面」,突出下一句「不及天然玉作容」,這是黃庭堅對崔護詩「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活用,但這兩首詩的主旨不同。崔護的《題都城南庄》主要是寫人,以花引出人;而黃庭堅的《次韻梨花》則以花喻人,精神一致,總向風塵塵莫染,贊美梨花的不被風塵所染的高尚純潔,實為出淤泥而不染。
Ⅷ 閱瀆下面兩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次韻梨花黃庭堅桃花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總向風塵塵莫
小題1:《次韻梨花》贊美了梨花一塵不染的高潔。(答「表達專了詩人對像梨花一樣的高潔品行的贊美」屬亦可。)(2分)《東欄梨花》奇寓了詩人春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感慨。(2分) 小題2:《次韻梨花》中,詩人化用「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句,說美麗動人的「人面桃花」也比不上如玉的梨花,用正襯的手法表現梨花天然、純潔之美(答「用桃花人面的紅艷反襯梨花的雪白」亦可。或答「第四句用淡淡月色襯托犁花的素雅純潔之美」亦可。)(2分)《東欄梨花》中,蘇軾把東欄一樹梨花比作「一株雪」,形象地表現了梨花齊放、滿樹雪白的特點,(2分)同時已暗含詩人惆悵、傷春之感——由梨花盛開感到春光即逝。(答不出這一句不扣分) Ⅸ 次韻梨花這首詩的首句話用了唐朝詩人崔護的「人面桃花相映紅」詩句,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用桃花的紅艷來反襯梨花的清新淡雅,贊美梨花的不被風塵所染的高尚純潔,實為出淤泥而不染。與下一句形成對比。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