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亭荷花節
A. 成都梁家巷到綿陽鹽亭發車班次時間,
我最清楚。。。從成都到鹽亭的車只有梁家巷有。。。荷花池車站挨著火車站,離梁家巷不遠。。。坐公交車,只有幾個站。。。昭覺寺要遠些,坐車都要半個多小時。
B. 四川建行綿陽分行包括哪些分行
綿陽分行只是綿陽市中的其中一個分行,不包括其它分行。
綿陽分行
地址:臨園路東段16號
網點回電答話:86-0816-2234886
日期:2019年6月24日
對私營業時間:09:00-17:30
對公營業時間:09:00-12:00 13:00-17:00
可以通過中國建設銀行官網查詢,具體的操作流程如下:
1、打開網路搜索:中國建設銀行,如下圖所示:
溫馨提示:網點營業時間存在動態調整,請以提前一個工作日查詢次日營業時間的結果為准。網點日歷最多可查詢30天。
C. 四川省鹽亭縣龍泉鄉郵政編碼是多少
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郵政編碼 郵編地名621006石牛廟鄉荊靈村 景福鎮麻柳樹村 到白雲鎮鑼包村 小梘溝鎮洪發村 豆叩鎮華峰村 金安鄉光明村 馬鳴鄉尖鋒村 重華鎮福勝村 黃甸鎮寇水村 徐家鎮建效村 花街鎮回龍村 里程鄉回龍村 舊堡鄉高豐村 觀橋鎮利眾村 雙板鄉菱角村 開坪鄉馬頭村 柳池鎮康橋村 徐家鎮柳塔村 柏林鎮洛水村 富驛鎮和平村 古井鎮凱沿村 雲同鄉含苞村 爭勝鄉花廟村 徐塘鄉復興村 金雞鎮金剛村 塔山鎮槐樹村 協和鄉觀頂村 朝真鄉龍文村 玉龍鎮鑼灘村 龍鳳鎮魯班村 河清鎮金光村 仙峰鄉關埡村 大新鄉龍泉村 演武鄉河嘴村 魏城鎮六合村 到白雲鎮 621008金安鄉朝陽村 二郎廟天安村 東安秀福嚴村 戰旗白雲村 沸水水晶村 高川二郎村 香泉黃江村 小學下街 雙碑鄉 茶坪鎮 永安路 黑水村 瑪瑙鄉 遊仙路 斷石鄉 馬迎鄉 西屏鄉 活力村 621016安家鎮安樂村 621030富驛鎮碧山村 西江村 壩子鄉 下東街 壩底鄉 漩坪鄉 睢水 621033龍泉鄉棕青村 大興鄉紫金村 塔山鎮寶塔村 禹里鄉紫陽村 南郊工業園區 荷花南街 花園東街 南河路 河邊鄉 621038洗澤鄉白兔埡村 中太鎮中太村 陳家壩櫻桃村 雙板鄉棕林村 二郎廟新橋村 沈家壩街 永明鎮 平通鎮 雙江路 工農街 永明鄉 621039石牛廟鄉寶山村 陳家壩小河村 石板聯合村 體運村路 石板鎮 文廟街 衛生巷 老西街 光輝鎮 621116石牛廟鄉西河村 永勝鎮水牌樓村 上新鄉新河堰村 到仙鵝鄉普豐村 富順鎮彭家溝村 古井鎮天星磨村 石牛廟鄉桅桿村 協和鄉西岩溝村 紫河鎮五福橋村 豐谷鎮新隆溝村 陳家壩鄉四坪村 石洞鄉泡桐樹村 塔山鎮水露村 永勝鎮桐柳村 安昌鎮石梯村 景福鎮松樹堡 通口鎮通泉村 文興鄉榮躍村 豐谷鎮團結村 都貫鄉水埝村 太平鎮唐僧村 重興鄉石林村 雲溪鎮石坎村 富驛鎮新坪村 水晶鎮水晶村 花街鎮西岩村 金鼓鄉小橋村 新安鎮新店村 八角鎮天星村 響岩鎮前峰村 青義鎮興龍村 櫸溪鄉泗興村 馬鳴鄉桅桿村 兩河鎮新民村 爭勝鄉雙匯村 黎雅鎮新河村 立新鎮石埡村 玉皇鎮新埝村 茶亭鄉麒陽村 建平鎮唐橋村 新生鎮新五村 演武鄉青光村 塔水鎮青安村 仙峰鄉石柱村 西平鎮天嶺村 南壩鎮清華村 建設鎮曉光村 仁和鎮天樂村 雲溪鎮先鋒村 金雞鎮石老村 龍鳳鎮岐山村 擂鼓鎮石岩村 中壩鎮新場村 新農鄉天馬村 仙鵝鄉勝天村 花園鎮水磨村 朝真鄉青龍村 石馬鎮天林村 義新鄉新埝村 魯班鎮新寨村 石馬鎮文峰村 太平鎮泗洲村 馬鳴鄉前橋村 豐谷鎮新建村 立新鎮團輝村 興仁鄉興河街 文興鄉四嶺村 大橋鎮新營村 三泉鄉天星村 古城鎮新陽村 老馬鄉泗洲村 新生鎮興隆村 興仁鄉石廟村 石安鎮團村 茶坪鄉新村 到仙鵝鄉 水晶鎮 621701雲溪鎮臨江村 交泰鄉後山村 定遠鄉紅豆村 龍門鎮九龍村 南壩鎮健康村 古井鎮荊竹村 太平鎮紅旗村 小壩鄉回龍村 曙光鄉高峰村 吳家鎮廣福村 雙板鄉涼泉村 622501金雞鎮啟文村 622551石牛廟鄉三溪村 凱河鎮李家嘴村 觀橋鎮十里橋村 松埡鎮普照寺村 大新鄉彌江村 河清鎮前鋒村 禹里鄉三坪村 戰旗鎮榮華村 秋林鎮秋峰村 片口鄉民新村 界牌鎮石安村 平通鎮石壩村 塔水鎮生產街 巨龍鎮梅花村 睢水鎮青雲村 小壩鄉沙坪村 金鼓鄉青城村 金鼓鄉磨盤村 茶亭鄉前頭村 貫山鄉清平村 八角鎮青龍村 瑪瑙鎮桑林村 毛公鄉蒙井村 壩底鄉民伍村 許州鎮三勝村 622564兩岔河鄉普香村 黃土鎮金馬大道 小溪壩鎮民政村 金石鎮李家壩村 永興鎮金祥寺村 前鋒鎮欄桿橋村 古井鎮李子園村 水田鄉紅岩村 鎖江鄉花橋村 雲同鄉君安村 永勝鎮金鳳村 三合鎮蟠龍村 巨龍鎮金馬村 塔水鎮聯盟村 高燈鎮強華村 秀水鎮九一村 蘆溪鎮三橋村 兩河鎮林場村 遊仙鎮麒麟村 永安鎮楠木村 富順鎮南峰村 豢龍鄉金星村 櫸溪鄉千佛村 水田鄉南鐵村 花街鎮勝果村 黃甸鎮金魚村 蘆溪鎮金華村 睢水鎮金華村 通口鎮青雲村 劍河鄉軍民村 寶林鎮三橋村 石牛鎮帽盒村 八角鎮金星村 馮河鄉彌勒村 雙勝鄉泉豐村 富順鎮塞江村 老馬鄉青山村 六合鄉河石村 黑坪鎮橋梁村 花街鎮紅武村 壩底鄉三溪村 安昌鎮納溪村 黃土鎮民主村 許州鎮梨園村 622663石牛廟鄉豐華村 黃土鎮柴育村 八洞鎮岔灣村 東石鄉柴壩村 義新鄉柴枝村 興仁鄉茶園村 622756金雞鎮峰頭壁村 雙樂鄉大石包村 花園鎮法源寺村 魯班鎮大土村 青蓮鎮法華村 小壩鄉酒廠村 三元鎮鳳台村 白坭鄉叢林村 開坪鄉地坪村 妻江鎮斗山村 立新鎮燈台村 永泰鄉鳳堂村 新生鎮德民村 魯班鎮洞灣村 北城鄉代東村 馮河鄉岱場村 龍泉鄉鳳埡村 東塔鎮東林村
D. 唐、宋、元、明、清時候的著名畫家
唐代畫家:
韓滉(723~787)
中國唐代畫家。字太沖 。長安(今陝 西西安)人。曾任檢校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晉國公。博雅多才,工書法,善鼓琴。繪畫師法陸探微,擅畫人物、農村風俗及馬、牛、羊、驢等,作品多反映唐代的文人生活及農村的生活習俗。今有《五牛圖》傳世
張萱,
京兆(今陝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詳。藝術活動主要集中在唐開元、天寶年間(713-755),張萱供奉於內廷,在集賢院中任畫直,司宮廷畫家之職。以善繪貴族仕女、宮苑鞍馬著稱,在畫史上通常與另一稍後於他的仕女畫家周昉相並提。唐宋畫史著錄上記載張萱的作品計有數十幅,不少還一再被許多畫家摹寫,但出於張萱本人手筆的原作,今已無一遺存。
周昉,
中國唐代畫家。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陝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詳。出身貴族。周昉見於記錄的最早活動時間是唐代宗大歷(766~779)年間任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長史。最後見於記載的活動時間是德宗貞元(785~804)奉詔畫章敬寺壁畫。
顧閎中(約公元910--980年)
活躍於南唐時期,是後主南唐畫院翰林待詔。善畫,獨見於人物,「是目識心記」的高手。畫風沿承唐代仕女傳統,並創立五代清秀娟美形象的造型特徵他的作品傳世只有《韓熙載夜宴圖》,但卻以「孤幅壓五代」的氣派存留於世。閃耀著永不熄滅的藝術之光。
吳道子(約686~760前後)
中國唐代畫家。後改名道玄,尊稱吳生,陽翟(今河南省禹縣)人。少孤,生活貧寒。早年為民間畫工,年未弱冠,窮丹青之妙。神龍年間(705~707)事逍遙公韋嗣立,為小吏。景龍年間(707~710)任兗州瑕丘(今山東省滋陽縣)縣尉,不久堅辭而去。以後,他浪跡東都洛陽,曾學書於張旭、賀知章,後專工畫,並在寺觀從事壁畫製作。開元年間(713~741)他被唐玄宗召入禁中為宮廷作畫,先後任供奉、內教博士,官至寧王友。他奉詔繪制了一些歷史畫或政治性肖像畫(如《金橋圖》),同時常在長安、洛陽作壁畫,觀者如堵,名聲廣播。天寶年間(742~756),他奉詔游蜀歸來,在大同殿畫出嘉陵江三百餘里旖旎風光。玄宗因之稱羨道: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其妙。758年以後,其事跡不詳。
閻立本
閻立本:(601-673)唐代雍州萬年人。隋代畫家閻毗之子,閻立德之弟。太宗時任刑部侍郎,顯慶初年,代兄做工部尚書,總章元年為右丞相。擅長書畫,最精形似。曾畫《步輦圖》等,作畫所取題材相當廣泛,如宗教人物、車馬、山水,尤其善畫人物肖像。代表作《歷代帝王圖》是古典繪畫中的重要作品之一。所畫宮女,曲眉豐頰,神采如生。用墨而有骨;設色奇特而有法。描法富於變化,有粗有細,有松有緊,用筆也較顧愷之細密精緻,富有表現力。
宋代畫家
張擇端
宋代著名畫家。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誠)人。曾在北宋皇家翰林圖畫院任職。自幼好讀書,又攻繪畫。擅長「界畫」,尤善畫舟車、市街、城郭、橋架皆獨具風格。他的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圖》、《煙雨風雪圖》和《西湖爭標圖》等。
文同(1018~1079),字與可,自號笑笑先生,梓州(今四川鹽亭)人。他是一位著名畫家,是當時日益興起的「文人畫」風潮的代表。他好畫水、石、松、竹,尤長於墨竹,主張畫竹者頭腦里要先形成一個完整、生動的竹的形象,然後揮筆圖寫,一氣呵成,漢語成語中的「胸有成竹」一語便是蘇軾對他這一繪畫理論的概括。他創造了以濃墨畫葉面,以淡墨畫葉背的竹葉畫法,在後世影響較大。其傳世畫作有《墨竹圖》,現藏台灣台北市故宮博物院。文同是蘇軾的從表兄,兩人關系很親密,經常一起討論切磋詩文書畫的技藝。在繪畫方面,蘇軾還是文同的學生。蘇軾藝術理論上的一些重要見解,不少受到了來自文同繪畫成就的啟發。
范寬
陝西華原(今耀縣)人。生卒年月不詳。北宋畫家。名中正,字仲立。因性情寬和,人呼范寬。生活於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畫初學李成,繼法荊浩,後感「與其師人,不若師諸造化」,因移居終南山、太華山,對景造意,不取繁飾自成一家,與李成為北方畫派之代表。范寬的作品以關陝一帶真山真水為描寫對象。他強調師法自然的同時,突出獨創,而不是拘於師承某家。他常往來於終南山、太華山一帶,對關陝景色有深刻的感受和描繪。記載中說他長於表現四季景色、行旅和「風月陰霽難狀之景」、「皆寫秦隴峻拔之勢,大圖闊幅,山勢逼人」。畫法上的特點是「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愛用「點子皴」法。與關仝、李成形成為五代、北宋間北方山水畫的三個主要流派,對後世影響很大。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圖》、《寒林雪景》等圖。
黃庭堅(1045~1105)
中國北宋詩人,書法家。字魯直,號山穀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遷著作佐郎。後以修實錄不實,遭到貶謫。黃庭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是江西詩派的開山祖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在創作上,黃庭堅奉行「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冷齋夜話》載黃庭堅「奪胎換骨」之法,被江西詩派效法,在宋代影響頗大。所謂取古人陳言點石成金,就是根據前人的詩意,加以變化形容,推陳出新,「以腐朽為神奇」。但「奪胎換骨」說不見於山谷的著作中,未必是他詩歌創作的重要主張,他有「文章最忌隨人後」、「自成一家始逼真」的名言,他矢志在詩歌上「獨立門戶」,終於以其獨特的詩歌風貌卓然自立。其存詩一千五、六百首,內容豐富,風格奇拗,如表現百姓疾苦、關心時政的代表詩作有《流民嘆》、《次韻寅庵》、《次韻游景叔聞洮河捷報》、《次韻子由績溪病起》等。另如寫景、寄識、遣懷、贈答、題畫等抒情詩,集中體現了黃詩的獨特個性。古體詩《題竹石牧牛》、《次韻子瞻寄眉山王宣義》, 命意新穎,筆力奇崛。七言律絕詩《登快閣》灑脫坦盪,《寄黃幾復》情思纏綿,《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摹寫江南勝景,《清明》寄託世事人生的感慨等,詩風思致幽遠,情趣深濃,確為佳作。其獨樹一幟的詩之個性,還體現在其詩立意深曲,章法細密,起結無端,出人意表,精煉句法,點石化金,下語奇警上。如「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魚游悟世網,鳥語入禪味」等。黃庭堅發展了韓愈、杜甫偶一為之的拗句、拗律,以音調反常,句法變更強化詩的拗峭挺拔 ,如「酒船漁網歸來是 ,花落故溪深一篙」,「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牛礪角尚可,牛斗殘我竹」,真可謂「奇健之氣,拂拂意表」。山谷這些避熟就生,翻新出奇的詩法,矯正了晚唐、西昆的熟滑麗靡,形成瘦硬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