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公園的介紹
『壹』 華僑城濕地公園的介紹
華僑城濕地公園位於深圳市華僑城歡樂海岸,2012年5月15日正式開園,標志著對生態公益和時尚商業兩者融合的歡樂海岸模式完整呈現。華僑城濕地實行免費開放,預約入園。每周二、四、六、日及所有公共假期開放。個人預約需提前兩天,團體預約需提前三天,周二、周六、周日及國家法定節日只能個人預約,周四為團體預約,團體人數不超過30人。預約可咨詢新浪微博 @華僑城濕地開放時間: 上午:09:30-12:00 上午11:30後截止入園下午:14:30-17:00 下午16:30後截止入園展廳開放時間: 上午:10:00——11:30 下午:15:00——17:
『貳』 太湖濕地公園的公園簡介
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坐落在「人間天堂」蘇州市區的西部鎮湖,西枕太湖,東接東渚,南連光福,與「中國刺綉之鄉」毗鄰,規劃總面積4.6平方公里,一期對外開放2.3平方公里,投資近4億。作為天然濕地,該地區原為太湖的一處秀麗湖灣,水壤交錯,有茭蘆蓮菱、魚蝦蜄、蛤之利,更有白鷺飛天、蛙鳴鳥啾之境。當地人文薈萃、物產豐富,因春秋時吳王常來此游湖而史稱「游湖」。
鎮湖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十分適合生活、居住;家副產品和各種水產品資源也十分豐富,全鎮擁有八千綉娘。傳統民俗民間文化積淀深厚,是蘇綉的主要發源地,98年和2000年分別被省文化廳、國家文化部授予「刺綉藝術之鄉」,是一個既有秀美環境,又有深厚文化氛圍的理想投資之地!2006年,鎮湖蘇綉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同年,鎮湖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使鎮湖成為全國最著名的刺綉產業基地。
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是一個自然與文化相融的個性獨具的原始時尚休閑景區,錯落有致地貫穿整個公園。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 古船、漁磯台、槿籬茅舍、半島茗茶、青雲畫舫、煙波致爽等景點,讓人時而如同打開一冊底蘊深厚的志書史籍,時而又有輕風情風物掌故逸興讀物的美妙感覺;而植物知識長廊廣場、瀕危植物觀察廊、水八仙景區、觀鳥亭、珍禽部落島等景點又將人們帶入了一個科普知識的教育園地,讓遊客汲取生態科學知識,提升自然生態的環保理念。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建成,極大地提升了蘇州西部的生態環境,進一步豐富了蘇州高新區旅遊的構架和內涵,已成為蘇州休閑旅遊的新地標。作為天然濕地,2007年6月,蘇州太湖濕地公園被江蘇省林業局命名為省級濕地公園,於2010年2月正式對外開園。2010年2月正式對外開園,2011年10月,成為全國首批12個正式授牌的國家級濕地公園,是蘇州首家,也是蘇州唯一一家通過試點驗收並正式授牌的國家濕地公園。
『叄』 華僑城濕地公園的公園簡介
上世紀九十年代,深圳灣填海留下一片灘塗沒有填,漲潮時形成一個大湖區, 這就是華僑城濕地的前身。自2007年起,華僑城集團從市政府手中接管了這片濕地,也由此成為首個受託管理城市生態濕地的企業。秉承「生態保護大於天」的建設理念,集團投資逾2億元,成立專業部門、邀請生態科研團隊,對華僑城濕地進行了歷時5年的綜合治理。
現在的華僑城濕地佔地68.5萬平方米,處在現代化大都市腹地,與深圳灣水系相通,生物資源共有,還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隔海相望,是深圳灣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濱海濕地。
按照「保護、修復、提升」的原則,通過濕地封閉管理、水質改善工程、濕地生態提升三步,實施生態修復工程,不僅構築起濕地內動植物與深圳灣的生命通道,還對保護物種多樣性、調節氣候、降解污染物、美化周邊環境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成功地重現了華僑城濕地的生機與活力。
2011年8月,國家海洋局授予華僑城濕地「國家級濱海濕地修復示範項目」稱號,肯定華僑城濕地在濱海濕地修復、管理體制等領域的創新和成績,華僑城濕地也成為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項目。
濕地成立後,在出色的規劃和精心管理和維護基礎上,繼續推進在生態教育、科研合作、公益平台、環保意識提升等方面的發展,先後獲得來自社會各界的認可和獎勵。濕地成為國家海洋局宣教中心的「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深圳市海洋局授予濕地「國家海洋行業公益性科研專項濱海濕地生態修復示範區」。2013年,深圳市政府授予濕地「環境教育基地」稱號。2014年被廣東省環境保護廳授予「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2014年在深圳人居委和深圳市華會所生態環保基金會的支持下,濕地建立了深圳市首個自然學校。
走進現在的華僑城濕地,猶如身處城市中的一片自然綠洲。處處鳥聲啾啾,翅影翩翩,水色天光交相輝映。
『肆』 中國濕地公園的介紹
中國的濕地公園是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中有關「內採取多種形式,加容快推進自然濕地的搶救性保護……對不具備條件劃建自然保護區的,也要因地制宜,採取建立濕地保護小區、各種類型濕地公園、濕地多用途管理區或劃定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等多種形式加強保護管理」 及其他濕地保護管理文件的精神指引下劃建的公園類型,是中國國家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伍』 六盤水明湖濕地公園的公園簡介
迷人的涼都明湖濕地公園,是新建的六盤水市西出口的地標性建築。公園控制范圍為1200畝,建設面積474畝,其中人工湖佔319畝。預計整個項目投資5.9億元,現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已於2012年4月29日正式開園,給「五.一」節期間的涼都人民增加了一個遊玩的美麗新景點。 2013年10月8日,貴州省六盤水明湖正式通過國家林業局試點驗收,正式為貴州省第一個獲得正式授牌的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林業局於10月24-25日在山東省東營市召開的第三屆中國濕地文化節暨東營國際濕地保護交流會上宣布新增的國家濕地公園名單,並授牌。
總投資為4.5億元的六盤水明湖濕地公園,將作為「涼都會客廳」加以精心打造,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這里打造成為貴州乃至西部地區旅遊度假勝地。2010年,六盤水市委、市政府確定了明湖濕地公園為市內實施的重點工程和民生工程。同時也是水城河治理的一期工程和源頭工程。自2010年7月指揮部入駐以來,共完成了征地700餘畝,拆遷房屋500餘戶,建成安置房346套;共開挖土石方110多萬立方,種植喬木26種8800餘株、地被植物13種12萬平方米、水生植物22種6萬平方米;完成了景觀飄帶橋、管理用房、1萬伏高壓電纜入地工程、11萬伏高壓電線遷改工程、各類弱電遷改工程、攔渣壩、園區道路等20餘個分項工程,已累計完成項目投資 3.5億元。全部完工後,既是中心城區廣大市民休閑、娛樂、健身的最佳場所,又能調節當地的水量,凈化水體,改善生態環境。
『陸』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簡介
位於太湖度假區景觀大道中心區,東起度假區入口處,西至太湖明珠度假村,全長5.5公里,是太湖景觀大道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的設計注重保護太湖生態環境,做到資源利用和生態保護並舉,並強調地域文化特色,以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達到蘇州環太湖旅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這是一項利用太湖綜合治理的清淤工程,在太湖沿岸縱深200米范圍的湖面進行高底錯落的地形改造,種上各類水生植物,營造野生物種棲息、衍生的自然環境,營造了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濕地生態特色景觀。將長期以來一再加固加高,作用於水利,卻喪失自然湖岸濕地功能的防洪大壩,一道硬生生地切斷了山、地、水的自然組合與過渡的人工大壩,重新恢復了太湖沿岸大自然的親和力。將生態濕地,回歸自然。
生態濕地公園遵循生態性、藝術性、多樣性、社會性、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將湖河岸線空間與水體有機融合,充分體現自然特性、創造充滿生態情趣的湖濱環境。生態濕地公園共分入口區、金杉銀蘆區、梅花塢服務區、水庭暗香景區、「新天地」休閑服務區、臨湖漫步遊憩區、太湖水上食府區等7個分區,同時,在沿湖岸線種植喬木、草坪,設計景觀小品,修復名勝古跡,是一個集水生植物觀賞、生態科普、候鳥棲息、步道游覽等旅遊項目以及蘆葦盪、生態濕地景觀為主的生態主題公園。
太湖濕地公園通過不斷完善與發展,不僅成為了城市的綠「肺」,也正逐步成為具有蘇州太湖特色的旅遊勝地。
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景觀標志物——太湖水風車是2004年底,由「名城蘇州」、「中國蘇州」網站等媒體上公示,在六套設計方案中投票產生的,共投資450萬元,今年八月份已開始動工。
在此基礎上,太湖度假區今年又投資150多萬元,修復了濕地公園湖濱棧道,建造公共設施,充分展示蘇州太湖所特有的自然生態情趣和地方人文特性,為旅遊觀光者提供休閑、娛樂、運動、交流的自然綠色空間,成為現代人走進太湖山水、親近自然生態的綠色長廊。
開放至今,太湖生態濕地公園月平均人流量50000人/月,在成功的參與接待了「世界輪滑錦標賽」、「萬人看吳中」、「吳中金秋洽談會」等活動的同時,也受到了當地領導以及中外來賓的充分贊譽。
『柒』 太湖濕地公園的介紹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界北緯30°55'40~31°32'58和東經119°52'32~120°36'10之間,橫跨江、浙兩省,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太湖湖泊面積2427.8㎞²,水域面積為2338.1㎞²,湖岸線全長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側為丘陵山地,東側以平原及水網為主。太湖東、北、西沿岸和湖中諸島,為吳越文化發源地,有大批文物古跡遺存,如春秋時期的闔閭城越城遺址、隋代大運河、唐代寶帶橋、宋代紫金庵、元代天池書屋、明代揚彎一條街、 宜興三洞、無錫三山和蘇州東、西洞庭山等。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坐落在「人間天堂」蘇州市區西部的鎮湖,西枕太湖,東接東渚,南聯光福,與「中國刺綉之鄉」鎮湖毗鄰,規劃總面積4.6平方公里,一期對外開放2.3平方公里,投資近4億。
『捌』 巢湖濕地公園簡介
安徽巢湖將投資6000萬建設安徽巢湖北岸最大的濕地公園,並且將全面遵循「全面保護、生態優先、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在建設成功之後將吸引大量的遊客,同時還將結合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
孫村濕地公園位於巢湖北岸、龜山西側,總面積約1275畝,其中水面灘地811畝,堤內陸地464畝。濕地東側有柘皋河,北有村莊和農田,南有廣闊的淺水區和湖面,尤其是南邊向湖心延伸的淺水區面積較大,寬度200米左右、水深1.5米左右。沿湖湖岸水陸交錯,草地常青,綠柳成片。此外,濕地還有白鷺、野鴨等數十種動物和各類水生植物。
公園建成後將開通三種游覽方式,分別為:水上遊船游覽。遊客可以從堤外區濕地保護區環形水道游覽,也可以乘遊艇進入巢湖水域游覽;陸上游覽線路。堤外濕地保護區和鳥類保護區有龍形架廊,濕地內有親水步道和柳林內石徑構成環路,堤內有木棧道,木橋構成人工濕地游覽路線;坐電瓶車沿中垾聯圩大堤游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