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台山森林公園雲台寺
① 雲台山有什麼宗教
在中國歷史上,凡名山大川與宗教無關者甚少。雲台山作為旅遊文化名山,從漢末至今的兩千多年間,不但引來了眾多的帝王將相、文人雅士的青睞,佛教、道教也接踵而至,並在此互相影響,生根開花,演繹出燦爛的雲台山宗教文化,使雲台山成為一座底蘊厚重的宗教名山。佛教自後趙時期印度高僧佛圖澄在這里創建元極寺以後,多有釋家弟子到此禪棲修行,並為佛教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如隋初凈影寺慧遠法師,一生著書立說,第一個提出凈土分類說,成為凈土宗初祖;又如唐代中期百岩大師,師承馬祖,北上弘法,來到百家岩後在講禪說法,在當時的朝野引起極大的震動,並到京城與發難者激烈辯論,最終將禪宗發揚光大、傳播天下,成為中國佛教界的主流。雲台山山勢嶙峋,岩壁層深,多有凡人罕至之處,加之這里泉瀑飛流,林幽景美,是道家所倡導的理想修行之處,因此道教在漢末形成後,就將雲台山列為七十二福地之一。事實上,也多有得道高人在此活動。魏晉時期的王烈和孫登始終是竹林七賢的傾慕對象,王烈食黃精、石髓,壽達三百多歲;孫登穴洞而居,無喜無慍,一聲長嘯,引得鳳凰來儀。此外,西晉魏華存首創「吐納」、「導引」、「咽津」、「存思」、「服氣」及「三丹田」的道家修行之說,她所著的《黃庭經》成為上清派的修行要義,其本人也被道教尊為紫虛元君、南嶽夫人。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佛、道在雲台山還呈現了合流的趨勢。雖然民國時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宗教建築遭到了極為嚴重的人為破壞,但20世紀80年代恢復宗教政策特別是對雲台山景區進行開發以後,寺院道觀大都得到了復建甚至擴建,重新恢復了宗教名山的本來面貌,景區岩谷之間梵剎嚴整,峰洞上下廟宇宏偉,歷代碑刻、佛塔更是散落林立其中。
雲台山有佛教活動記載較早。據民國18年版《河南新志》記載:「中國有佛寺自自州始,白馬寺是也。下此,少林、元極建置之古,均遠在隋唐之前。」元極寺遺址在今天的雲台山景區內的白鹿山上,其創始人為印度名僧佛圖澄。西晉永嘉四年(310年),佛圖澄東來中土。後趙石勒時期,佛圖澄取得石勒父子的信任,到處營建佛寺。為此他到處游歷名山大川,當走到白鹿山時,就在此處依峰構寺,創建了元極寺。至北齊年間,又對寺廟加以擴建。元極寺建於後趙時期(219~351年),不僅在修武是最早的佛教寺院,而且其建寺年代在河南來說僅次於白馬寺,比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少林寺還要早一百多年。此外,據考證,圓融寺也是佛圖澄同時期所創建。
南北朝時期,佛教進入大發展時期。在雲台山地區,除原有的元極寺、圓融寺外,還有建於北齊天寶七年的柏岩寺,即今天的百家岩寺。當時有位名叫稠慧的高僧,奉北齊文宣帝旨意,在太行山一帶沿山建寺二十餘所,柏岩寺即是其中之一。該寺原名大護國仁王寺,因其地在柏岩,故得名柏岩寺。此後,又在雲台山下建有五里源崇明寺、山陽城藏梅寺等,都是柏岩寺的下院。
唐代中期以前,禪宗在中國北方尤其在長安還受到其他教派的排斥。著名的南宗馬祖曾為此北上弘法,但未達預期目的。其後,他的一個俗名為謝懷暉的弟子,誓以傳播南宗禪法為己任,曾游歷清涼(五台山)、幽州、徂徠山(今山東泰安縣東南),後到懷州修武縣柏岩(今百家岩)修行傳法,前來問法的很多,門徒多至數百,並共尊之為百岩大師。他的「凈心」、「自悟」之說,在當時北方的佛教界引發了很大的震動,於憲宗元和三年(808年)應詔入京講說禪要,經過激烈的論辯,禪宗最終贏得了朝廷的尊崇,從此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教派,流布千年,風及海外。
宋代以後,佛教在雲台山進入平穩發展時期,除對原有的寺院進行重修、擴建外,明初還在溝坡修建了萬善寺。嘉靖年間,有臨濟宗無暇和尚來萬善寺作住持,由此該寺成為臨濟宗的道場。民國時期,由於戰亂,佛教寺院多有破壞,最為嚴重的是千年名剎百家岩寺被馮玉祥的軍隊在剿匪時被焚毀。新中國成立後,由於人民生活安定和無神論的宣傳,信佛者日少,寺僧也大多還俗。文化大革命期間,雲台山寺院悉數被毀,僧人也被驅趕還俗,佛教活動停止。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宗教政策的落實,佛教活動開始恢復。
② 雲台山有幾個
我所知道的雲台山有5個
1、河南焦作有個雲台山是因山形如平台,山中經常雲版霧繚繞而權得名,景色很好,瀑布和潭水都很美。
2、江蘇連雲港的花果山由於和洛陽的重名所以改為雲台山。
3、貴州施秉縣城北13公里,也有一座雲台山,是600年前的佛教勝地。
4、四川廣元雲台山,位於廣元市元壩區大朝鄉境內,距劍門關15公里,距昭化古城20公里,相傳是魏將鄧艾被冤殺後的人頭所化而成,故又稱「人頭山」。
5、廣西雲台山,位於凌雲縣城南二里許,與五指山相鄰,峰巒峻秀,山高50米。從山麓徙五百餘石階盤旋而上可達山頂。山頂建有三開間佛堂,名「雲台寺」。參考文獻:旅遊工作者
③ 中國有幾個雲台山
中國有19個雲台山分別是:
河南省焦作市雲台山 湖南省安化縣雲台山 貴州省施秉縣雲台山
山東省萊蕪市雲台山 四川省閬中市雲台山 南京市江寧區雲台山
湖北省大冶市雲台山 江西省貴溪市雲台山 河南省修武縣雲台山
陝西省藍田縣雲台山 廣西凌雲縣雲台山 山西省晉城市雲台山
四川省宜賓市雲台山 四川省南充市雲台山 河北省獻縣雲台山
江蘇省鎮江市雲台山 江蘇省連雲港市雲台山 四川省蒼溪縣雲台山
廣西資源縣雲台山
(3)雲台山森林公園雲台寺擴展閱讀:
河南省焦作市雲台山風景區:
雲台山風景區,又名雲台山、雲台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含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青龍峽、峰林峽、子房湖、茱萸峰、疊彩洞、獼猴谷、百家岩、萬善寺等主要景點 。
雲台山風景區因山勢險峻,峰壑之間常年雲鎖霧繞而得名。雲台山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有落差314米的雲台天瀑,在景區泉瀑峽的盡端,是中國發現的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 。
雲台山風景區地質遺跡豐富,已經發現34億年前的岩層。30億年來,形成了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層。
多次的構造運動,尤其是2300萬年以來,新構造運動的強烈抬升和水蝕作用的深度下切,造就了雲台山雙崖對峙的峽谷群和各種動態的瀑、泉、溪、潭,共同構成了「雲台地貌」景觀。
2004年2月13日,雲台山風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5月8日,雲台山風景區被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4年1月,雲台山風景區被列入資源型城市重點旅遊區自然風光旅遊項目。
④ 雲台山在哪裡
河南焦作市修武縣雲台山
位於河南省修武縣境內,以獨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同時又是河南省唯一一個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獼猴自然保護區六個國家級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仙苑、聖頂、疊彩洞、青龍峽十大景點。還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雲台瀑布。
雲台山滿山覆蓋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靜的溝谷溪潭,千姿百態的飛瀑流泉,如詩如畫的奇峰異石,形成了雲台山獨特完美的自然景觀。漢獻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晉「竹林七賢」的隱居故里,唐代葯王孫思邈的采葯煉丹遺跡,唐代大詩人王維寫出「每逢佳節倍思親」千古絕唱的茱萸峰,以及眾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雲台山豐富深蘊的文化內涵。
雲台山以山稱奇,整個景區奇峰秀嶺連綿不斷,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踏千階的雲梯棧道登上茱萸峰頂,北望太行深處,巍巍群山層巒疊嶂,南望懷川平原,沃野千里、田園似棋,黃河如帶,不禁使人心曠神怡,領略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
雲台山以水叫絕,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稱。落差314米的全國最高大瀑布-雲台天瀑,猶如擎天玉柱,蔚為壯觀。天門瀑、白龍潭、黃龍瀑、丫字瀑皆飛流直下,形成了雲台山獨有的瀑布景觀。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讓人留連忘返。青龍峽景點有「中原第一峽谷」美譽,這里氣候獨特,水源豐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態旅遊的好去處。
紅石峽(溫盤峪)位於子房湖南,峪內夏日涼爽宜人,隆冬苔卉蒔草翠,故稱紅石峽。它集泉瀑溪潭澗諸景於一谷,融雄險奇幽諸美於一體,被風景園林專家稱贊為「自然界山水的精品」。谷里分布「首龍潭」、「黑龍潭」、「青龍潭」、「黃龍潭」、「卧龍潭」「眠龍潭」、「醒龍潭」、「子龍潭」、「游龍潭」,構成「九龍溪」。還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雙獅汲水」、「孔雀開屏」、「棋盤石」等景觀。谷口南端有一狹窄的峽谷稱為「一線天」,且有瀑高50餘米的白龍瀑布。兩側高山聳立,恰似一個石闕,正好是雲台山的西大門。
在雲台山風景畫廊里,潭瀑峽(小寨溝)是大自然的傑作。它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飛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觀,故得雅號:「潭瀑川」。
潭瀑峽地處雲台山北部略偏西,是主要河流子房河的一個源頭。溝長1270米,南北走向。溝東面,峭壁聳翠,基岩裸體。溝西面,競秀峰參差俏麗,峰群一字排列,峰峰直立,爭奇斗異。在曲曲彎彎的溝槽內,瀠洄著一條會唱歌、會跳舞的溪水。這條能歌善舞的溪水叫小龍溪。它的溪床,由一層層高低不一、色彩有別、寬窄不同、曲折有致、形態各異的自然山石台階所組成。小龍溪則像一隊美麗的歌舞明星,以層層台階作舞台載歌載舞,翩翩歷階而下。並在每個石階舞台上,表演出精彩的節目,奉獻出妙不可言的美景。或碧波盪漾,或為溪布,或分水涓涓細流,或匯合湍湍激流,或傾瀉、或跌落成為銀光閃閃的瀑布,瀑下積水,成為彩潭。色澤悅目,清音悅耳。
承蒙大自然造化的神奇,逆水而行,有如遊仙,步步引人入勝,美景層出不窮,好戲連台,演奏出十二部美好的山水樂章。即:迎賓第一潭、九對情人、翡翠仙子、金潭銀瀑、丫字瀑潭、群芳競秀、隋唐山寨、清漪仙池、水簾仙居、碧玉仙子、仙蹤劍影、龍鳳呈祥。
泉瀑峽(老潭溝 )是相傳有位天河龍王為解救豫北民間乾旱之苦,不惜違犯玉帝旨意,私自降雨被貶下凡間的棲身之處。總長約3公里,兩岸高峰聳立,氣勢恢宏。溝里高處群山如畫屏,山中花木如錦綉,腳下清溪如雲流。奇石、山泉、花香、飛瀑組成溝谷交響曲。溝的盡端是落差314米,雄冠九州的全國最高大瀑布--雲台天瀑。遠遠望去,只見它上吻藍天,下蹈石坪,猶如擎天玉柱。吼聲震耳、地裂天崩,十分壯觀。此外,還有「五老峰」、「路功」、「七品芝麻官」、「仙渡」、「孔雀泉」、「私語泉」等景觀;有觀賞索道直達瀑布源頭,可使你盡情領略天瀑頂端別有洞天的原始自然美景。
茱萸峰,俗名小北頂,海拔1308米,峰頂有真武大帝廟、天橋、雲梯。相傳,王維名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隹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即於此峰有感而作。登上峰頂,極目遠眺,可見黃河如銀帶;俯視腳下,群峰形似海浪涌。山頂氣候多變,倏忽間風起雲生,白霧從山間咕嘟嘟地湧出,紅日隨即隱去。山峰在雲霧中出沒,雲騰山浮,如臨仙界。峰腰有葯王洞,深30米,直徑10米,相傳是唐代葯王孫思邈采葯煉丹的地方,葯王洞口有古紅豆杉一株,高約20米,樹干粗達三人合抱,枝繁葉茂,樹齡在千年左右,是國內罕見的名木。另有「廚灶洞」、「閻王洞」、「黃泥洞」等十餘個洞穴。 景點內的名泉一斗水,泉狀若小井,水涌平地面,終年不涸不溢。另外,杜鵑峰、浮丘峰、翠微峰、雲門峰也都各具特色。
萬善寺坐落在形似奶頭狀的閻王鼻山峰下面,周圍青山環抱,風景秀麗。它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相傳是朝廷為了鎮治此處帝王風脈而建,寺名也屬御賜。現在的寺院是九二年重建的。主持方丈為我國金剛法大師--釋海空。寺內放置的2米高銅佛,價值60萬元,系泰國華僑所贈。另外,還有一線泉、聚寶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試鞭石、望親台等諸多景觀。
⑤ 濟南歷城區雲台寺怎樣走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港溝至西營的山區公路蜿蜒前行,很遠就望到一座與眾不同的山峰, 此山鬱郁蔥回蔥答分外妖嬈,山脊之上聳立一碩大的石岩。 下車詢問當地村民,方知這就是雲台山。 雨霧天時群山大部被雲層覆蓋,唯有此石台在雲層之上, 周圍白雲繚繞,異常壯美,雲台山由此得名。 車進蘆南村已不能前行,眾人故棄車徒步向山下進發。雲台山呈 「 U」 形簸箕狀,在山坳的正中心有一座宏大古老的寺院, 此寺院以山得名,故稱雲台寺。此寺距蘆南村約一里之遙, 坐南朝北,東臨蘆芽嶺、西連孤月山,三面環山,佔地約十畝之多。 寺院的中心是大雄寶殿,因多次重修已面目全非, 不過寶殿雕塑的神像較為完好。 寺院的重點文物保護對象位於寺院東側的絕壁下, 倚山築券棚式石券頂 「 椎尊寶殿 」 一座,這是該寺的精華所在, 殿高十餘米,寬約八米。寶殿巧妙地借用了原絕壁上的石窟, 殿內石壁上有石刻佛像 17 尊,與真人一般大小,分為三層。 造像神態各異、翊翊如生。殿壁鑲石碑三通,其中一通刻有 「 椎尊寶 殿 」 四個大字。記載大明萬曆四十一年重修, 其餘二碑因年代久遠字跡不清難以辨認,殿南側石壁上有 「 大明成化 甲辰已巳月重建雲台禪寺碑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