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地質公園
『壹』 世界地質公園的中國的世界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
2004年2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在法國巴黎宣布,中國黃山等8處地質公園首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單。
這8處第一批世界地質公園是:安徽黃山地質公園、江西廬山地質公園、河南雲台山地質公園、雲南石林地質公園、廣東丹霞地質公園、湖南張家界地質公園、黑龍江五大連池 地質公園和河南嵩山地質公園。
中國有45個國家地質公園,首次參加評選的8處國家地質公園經過國內專家的嚴格篩選和評審,在地質、地貌、地球科普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各具優勢。
2004年中國第一批八處國家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雲南)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廣東)
張家界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湖南)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2005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巴黎宣布,我國浙江雁盪山、福建泰寧、內蒙古克什克騰、四川興文四家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第二批世界地質公園。
2005年中國第二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浙江)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福建)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
興文世界地質公園(四川)
2006年9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英國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召開第二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會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專家對各國申報的第三批世界地質公園名單進行評審。
其中中國泰山(山東)、中國王屋山—黛眉山(河南)、中國雷瓊(廣東、海南)、中國房山(北京、河北)、中國鏡泊湖(黑龍江)和中國伏牛山(河南)地質公園被評定為世界地質公園。
2006年中國第三批六處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泰山世界地質公園(山東)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雷瓊世界地質公園(廣東)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北京,河北)
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
中國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2008年1月中國第四批兩處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自貢世界地質公園(四川)
2009年8月23日,世界地質公園舉辦第三屆國際地質公園發展研討會,陝西秦嶺地質公園和內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質公園第五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
2009年中國第五批兩處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陝西)
阿拉善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
2010年10月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正式宣布,又有來自9個國家的11處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其中包含兩處中國地質公園,中國廣西樂業-鳳山地質公園和福建的寧德地質公園成功入選。
2010年中國第六批兩處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廣西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廣西)(2010)
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福建)
兔耳嶺風景區(2010)
2011年中國第七批兩處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香港)
2012年中國第八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
2013年中國第九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延慶世界地質公園、湖北神農架地質公園。
2014年中國第十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昆侖山地質公園、大理蒼山地質公園
2015年敦煌世界地質公園、貴州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
『貳』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有哪些 中國各省國家級
國家第一批地質公園名稱
【11家,2001年4月公布】[1]序號.國家地質公園名稱
(主要地質特徵地質遺跡保護對象;主要人文景觀)
1.雲南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碳酸鹽岩溶峰叢地貌,溶洞;哈尼族民族風情,歌舞)
2.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寒武紀早期(5.3億年)生物大爆發,數十個生物種群同時出現;撫仙湖旅遊區)
3.湖南張家界砂岩峰林國家地質公園(砂岩峰林地貌,柱、峰、塔錐上植物奇秀,附近有溶洞和脊椎動物化石產地;土家族民族風情)
4.河南嵩山國家地質公園(完整的華北地台地層剖面,三個前寒武紀的角度不整合;七千年華夏文化,文物,寺廟集中,少林寺,嵩陽書院)
5.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斷塊山體,江南古老地層剖面,第四紀冰川遺跡;白鹿洞書院,世界不同風格建築,中國近代史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
6.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景觀;古代道教活動中心之一,並有懸棺群和古崖葬遺址)
7.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火山岩地貌景觀、溫泉,中國最近的火山噴發(1719-1712)
8.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恐龍發掘地多種恐龍化石密集埋藏,世界最早的超千米鹽井)
9.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四川盆地的西緣巨大推復構造;飛來峰,寺廟)
10.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地震引起的山體崩塌堆積,古代名人碑刻)
11.福建漳州國家地質公園(濱海火山岩,玄武柱狀節理群火山噴氣口,海蝕地貌,沙灘,海濱休閑區,古炮台,寺廟)
『叄』 請問一下中國有哪幾個世界級的地質公園啊
截止2005年2月,全世界共有33家世界地質公園,我國數量已達12家,約占當前世界地質公園數專量的三分之屬一。其中浙江雁盪山、四川興文石海、內蒙古克什克騰、福建泰寧為2005年第二批新增的世界地質公園。
這12家分別是:安徽黃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湖南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浙江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四川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肆』 中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歐辨析莊家要出的徵兆有什麼?岩
雜未來也充滿了各種可能。這個時候,務必學會選取棠
『伍』 中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2004年2月13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中國的8家國家地質公園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名錄,成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5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巴黎宣布,我國浙江雁盪山、福建泰寧、內蒙古克什克騰、四川興文四家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第二批世界地質公園。2006年9月,中國泰山等6處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2008年1月,江西龍虎山和四川自貢地質公園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2009年8月,陝西秦嶺地質公園和內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2010年10月,廣西樂業-鳳山地質公園和福建的寧德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已達24處。
第一批:
◎ 湖南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張家界市,佔地總面積3,6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地質公園分布區內出露泥盆紀(距今3.5億~4億年)厚層石英砂岩,由於岩層產狀平緩,垂直節理發育,受後期地殼運動抬升,重力崩塌及雨水沖刷等內外地質動力作用的影響,形成了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在園區內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過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達350米,石峰形態各異,優美壯觀,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砂岩峰林地貌,有重大科學價值。其它尚有方山、岩牆、天生橋、峽谷等造型地貌以及發育在三疊紀石灰岩中的溶洞景觀。
園內森林茂密,並有銀杏、珙桐、紅豆杉、鵝掌揪等珍稀植物,為研究生物演化提供了實物例證。
◎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佔地總面積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地質地貌、地質剖面。地質公園內發育有地壘式斷塊山及第四紀冰川遺跡,以及第四紀冰川地層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層剖面,保存系統而完整,豐富多樣,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及科學價值。廬山環境幽雅,文化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
◎ 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東北的仁化、曲江兩縣交界地帶。地質公園東西寬17.5公里;南北長22.9公里,總面積290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范圍180平方公里。世界上由紅色陸相砂礫岩構成的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均被稱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這類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位於南嶺山脈南側的一個山間盆地中,整體為紅層峰林式結構,有大小石峰、石堡、石牆、石柱3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400米之間,高低參差、錯落有致、形態各異、氣象萬千。
丹霞山由紅色砂礫岩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看去似赤城層層,雲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之意,稱之為丹霞山。丹霞山又稱「中國紅石公園」,自古為嶺南第一奇山。
構成丹霞地貌的物質基礎是形成於距今約7至9千萬年前的晚白堊世的紅色河湖相砂礫岩。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本區受構造運動的影響,產生許多斷層和節理,同時也使整個丹霞盆地變為剝蝕地區。在距今約2,300萬年開始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得本區迅速抬升。在漫長的歲月中,間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區的地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質作用將本地區塑造的秀麗多姿。
整個山區保存著較好的亞熱帶常綠林,四季鬱郁蔥蔥,蒼翠欲滴。丹霞山世界公園除了美不勝收的自然風貌外,尚有保存完好的生態環境和片狀分布的山頂、山谷原始生態群落及古樹名木和野生動物,以及歷史上人類利用丹霞地貌的各種古遺存等,這一切都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
◎ 安徽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省黃山風景區於2001年底被評審為國家地質公園,2003年被我國政府列入向聯合國推薦的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參評名單。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屬花崗岩峰林景觀。以雄峻瑰奇而著稱,峰高峭拔、怪石遍布。山體峰頂尖陡,峰腳直落谷底,形成群峰峭拔的中高山地形。區內奇峰聳立,巍峨雄奇;青松蒼翠,挺拔多姿;巧石嶙峋,如雕如塑;雲海浩瀚,氣勢磅礴;溫泉水暖,噴涌不歇。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三奇和豐富的水景顯示了天然的完美和諧。黃山風景區已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頂桂冠的地方。
◎ 河南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因山勢高峻,群峰似刀,常見白雲繚繞而得名。園區內地貌復雜,地勢起伏大,多具深溝峽谷、懸崖峭壁,連綿起伏,為典型的構造剝蝕地貌。已開發各類自然景觀7種170餘處,較為重要的有系統獨特的地層、岩石、礦物旅遊資源,典型特徵的地質構造旅遊資源、險峻秀麗的構造剝蝕地旅遊資源、奇異多樣的洞府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的生態旅遊資源及歷史悠久的人文旅遊資源。
◎ 黑龍江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佔地總面積72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火山地質地貌類。
五大連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時代最新的火山群,被譽為「中國火山博物館」。因這里有豐富的具有醫療價值的礦泉,又被稱為「中國礦泉水之鄉」。園區內有規律地分布著14座火山,其中12座形成於1200萬年~100萬年的地質時期,2座火山噴發於1719年~1721年,是中國最新的火山之一。區內火山錐體拔地而起,錐體中的火山保存完整,從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流長達10餘公里,阻塞河流形成五個串珠狀湖泊--五大連池。這里的熔岩地貌類型多樣,有世界稀有的火山噴氣錐、噴氣碟,有典型的繩狀熔岩、翻花狀熔岩及各種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象形熔岩、火山彈、浮石、熔岩隧道等。園區空氣清新,環境幽雅,湖光山色,是難得的科學旅遊,休假康療勝地。
◎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
以「天下第一奇觀」著稱的雲南石林公園,佔地總面積4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岩溶地質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觀為主的岩溶地質公園。石林形態類型主要有劍狀、塔狀、蘑菇狀及不規則柱狀等。特別是這里連片出現的石柱群,遠望如樹林,人們望物生意稱之為「石林」,石林術語即源於此地。石林地貌造型優美,似人似物,在美學上達到極高的境界,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園區內彝族風情濃厚,環境宜人,與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諧美景。雲南石林把當地文化、地質形成、生態保護和完善管理有機融為一體,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登封市,總面積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地質(含構造)剖面。
嵩山在大地構造上處於華北古陸南緣,在公園范圍內,連續完整地出露35億年以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地層層序清楚,構造形跡典型,被地質界稱為「五代同堂」,實際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歷史石頭書。
嵩山是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嶽」,人文景觀眾多,計有十寺、五廟、五宮、三觀、四庵、四洞、三壇及寶塔270餘座,是歷史上佛、儒、道三教薈萃之地,它們和珍稀的地質遺跡相配合構成了立體的、多層次的、多功能的世界地質公園景觀。
『陸』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的由來
地質遺跡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受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自然產物,它不僅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
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會後發布了「人類環境宣言」,由此拉開了世界環境保護的序幕。同年在巴黎召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17屆大會,通過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公約」。其旨在各成員國將本領域內具有世界保護意義的地點納入「世界遺產名錄」,通過國際合作,對其進行保護,並成立了「世界遺產委員會」。由此宣告全球性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啟動。截至2003年7月,「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公約」締約國已由144個發展至176個,128個國家的754個世界遺產分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582個,自然遺產149個,而涵蓋文化與自然遺產者23個。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地科聯(IUGS)、國際地質對比計劃(IGCP)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華盛頓成立了「全球地質及古生物遺址名錄」計劃,目的是選擇適當的地質遺址作為納入世界遺產的候選名錄。1996年改名為「地質景點計劃」。199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教科文組織提出的「促使各地具有特殊地質現象的景點形成全球性網路」計劃,即從各國(地區)推薦的地質遺產地中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的地區納入地質公園,其目的是使這些地區的社會、經濟得到永續發展。1999年4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56次常務委員會議中提出了建立地質公園計劃(UNESCO Geoparks),目標是在全球建立500個世界地質公園,其中每年擬建20個;並確定中國為建立世界地質公園計劃試點國之一。
地質遺跡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每個國家公民均有保護的權利及義務,而國土資源部(原地質礦產部)則負責對其實施監督管理。1984年前該項工作只是作為其它類型自然保護區的部分保護內容;1984年後,原地質礦產部著手有計劃地開展調研工作,組織制定規劃及規章的編制,將該項工作納入了正軌,並先後於1987年、1995年頒布了《關於建立地質自然保護區的規定》及《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自1985年建立第一個國家級地質自然保護區——「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天津薊縣)後,地質遺跡保護區的建立得到較快的發展。國土資源部成立以來又組織起草了有關地質遺跡管理辦法,並召開相關會議,促進該項工作的進展。
在中國,為配合世界地質公園的建立,國土資源部於2000年8月成立了國家地質遺跡保護(地質公園)領導小組,及國家地質遺跡(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制定了有關申報、評選辦法。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是以具有國家級特殊地質科學意義,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並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由國家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審定,由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質公園。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批准建立國家地質公園85個。
『柒』 中國有哪些世界地質公園
1.黃山地質公園
2.廬山地質公園
3.雲台山地質公園
4.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5.丹霞山地質公園
6.張家界砂岩峰林地質公園
7.五大連池地質公園
8.嵩山地質公園
9.雁盪山地質公園 *
10.泰寧地質公園 *
11.克什克騰地質公園 *
12.宜賓興文地質公園 *
『捌』 中國有哪些地質公園
是18處。北京房山,江西廬山,安徽黃山,內蒙克什克騰,黑龍江五大連池和鏡泊湖,浙江雁盪山,福建泰寧,山東泰山,河南雲台山、嵩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湖南張家界,廣東丹霞山,廣東和海南共有的雷瓊,四川興文,雲南石林。
『玖』 中國的有幾個世界地質公園都哪些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范圍內選出的,以珍奇秀麗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國家級自然公園。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也是房山未來經濟建設中五大經濟園區之一。
目前為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地質公園體系中共有56個成員,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是惟一一個坐落在首都城市的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擁有眾多悠久古建、豐厚的人文積淀和岩溶景觀,是地學精英薈萃之地,中國地質工作的搖籃,通過打造一批特色旅遊項目,為京南增添一處集園林與遊憩、恬靜風景欣賞和田園體驗的新場所。
作為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區,長溝鎮擁有公園的地標性建築——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這一人氣建築的落戶將為長溝度假勝地再添一處新亮點。即將於今年5月開館迎客的世界地質博物館,將以極高的美術藝術欣賞性、人文歷史和地質地理研究價值,為完善首腦峰會度假區的服務功能,促進區域自然環境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房山地質公園博物館,佔地面積91.65畝,主題建築面積
10000平方米,預計總投資1.35億元。主體建築分為標本陳列區、遊客信息咨詢服務中心、科普教育與科研交流中心、4D動感電影廳、展品銷售廳和辦公接待中心六大區域,館外設有18000平方米的科普廣場,館內外展示區集中了岩石、動植物標本100餘種類型,3000餘例,模型裝置20餘處、多媒體演示40餘處、模型場景1000平方米。展陳內容以「地球演化、生物演化、人類進化」為主線,具有「科普教育、休閑旅遊、地質研究、宣傳展示、信息交流」五大功能。是彰顯科學性、獨特性和可持續性,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融高科技與神秘性於一身的天然博物館。
博物館的建成,將成為外界認識長溝的一張全新的精美名片,將帶動長溝鎮的旅遊業、餐飲業、住宿業等三產的快速發展。長溝鎮將以博物館為依託,迅速挖掘周邊地區的旅遊度假資源,進一步開拓國內外旅遊市場,培育壯大旅遊發展市場主體,輻射餐飲、住宿產業鏈的形成,打造長溝「京南水鄉」度假經濟圈。博物館的建設,將促進長溝鎮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促進農民收入的增長,促進鎮域經濟總量的增長,成為長溝鎮打造房山旅遊集散特色鎮的後勁。
『拾』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名錄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名錄見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