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質公園最好的
1. 世界地質公園哪個值得去啊
應該這么看,所有的世界地質公園都值得去。中國地質公園會低一個檔次。世界地質公園也都是景區,都值得看。
一些景區我是在游覽時才知道是世界地質公園的。比如河南嵩山,廣西潿洲島等等。
希望採納。
2. 世界地質公園
本節研究了世界國家地質公園的基本分布,並以法國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英國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質公園、德國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為案例進一步介紹世界地質公園及其地質旅遊開展狀況。
一、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分布
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分布見圖7-3。
圖7-3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分布圖
二、世界地質公園舉例
(一)法國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
法國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位於法國東南部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山脈和瓦爾省,中心是小鎮Digne-les-Bains,位於尼斯以北約150千米、巴黎以南800千米處,該區是普羅旺斯的北部,與阿爾卑斯山脈接壤,是海拔約400~2960千米的高地,區內自然環境優美,景觀類型豐富多樣,其最低處有濃香的葡萄酒產地和橄欖樹生長帶,最高的山峰位於高高的阿爾卑斯山脈上。
普羅旺斯的地質保護區位於西阿爾卑斯山脈外部,處在南部亞高山鏈區域與南部倒轉石灰岩區交界處,南部亞高山鏈經歷過中等規模逆掩作用,而南部倒轉石灰岩區則發生了早期構造演化,阿爾卑斯造山運動本身對其影響不大。
依照1976年環境保護法,普羅旺斯自然地質保護區注冊有18處地質遺跡,佔地總面積2.69325平方千米,周圍是一條保護帶,覆蓋了總面積約2000平方千米的55個地區。在這一遼闊的野外博物館中,禁止採集任何化石。同樣,在注冊的地質遺跡范圍內,有更加嚴格的規定,甚至禁止採集天然飛禽標本。然而,為了讓科學家繼續開展研究工作,並讓業余愛好者開展業余活動,允許在保護帶內採集有限的標本,但自然地質保護區除外。
地質旅遊
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以農業活動和旅遊業為主,通過養羊等農業活動,提高景觀保護方面效率。地質公園旅遊重點是休閑、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礦泉水業和礦泉療養業在小鎮Degne-les-Bains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兩大支柱支持了當地的服務業和手工業產業的發展,但是該地區並沒有發展工業活動,以便更好地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
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有3條幽靜的小徑,它們將渾然不同的景觀連接起來。遊客既可專注於化石、構造或地質沉積現象,也可從歷史景觀和植被中享受大自然的樂趣。因此,該地區的地質遺跡絕非是孤立的,相反遊客可在輾轉途中通過所見所聞增長知識。與這3條小徑相連有3座博物館,這些博物館的使命並非取代游覽地質保護區,而是為使遊客領略奇觀而修建的,目的是使他們獲得比從大自然中更加詳細的信息,更加詳盡的了解地質科普知識,此外博物館內還定期組織其他科普展覽活動和地質知識培訓等。
(二)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
萊斯沃斯是希臘最大的島嶼之一,位於愛琴海東北部,佔地面積1630平方千米,狀似樹葉,該島土地肥沃,植被種類繁多,有銀白色橄欖樹、暗綠色松樹、灰綠色橡樹和島上獨有的野花等。在該島的西海岸,火山岩與碧藍的愛琴海會合在一起,重重海浪緩慢剝露出遠古植物的石化殘留物,讓我們有機會了解2000萬年前愛琴海北部火山噴發期間在一片「火海」中消失的另一個傳說中的大西洋。
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占面積2.86平方千米,其中的石化樹木的聚集地主要位於Sigri,Antissa和Eresos地區,這是一片本土石化森林,佔地面積1.5萬多公頃,除石化樹干外,還可看到保存完好的石化樹根、果實、樹葉和樹種等。大量根系完整、發育良好的直立石化樹木,為證明這些樹木是在其原始位置上石化的提供了證據。
萊斯沃斯石化森林為我們提供了大量有關遠古植物群的組成和特徵以及氣候條件的信息。因此,這塊土地是記錄下至少2000萬年愛琴海盆地的地質歷史的天然見證。由於意識到該區具有極其重大的環境、地質學和古生物學價值,希臘政府宣布該石化森林為自然保護區,目的是對該區進行有效保護和合理管理。
石化森林的形成是由於愛琴海北部的火山活動,導致火山碎屑物質從東向西流動。這些火山碎屑物質覆蓋了遼闊的地區,並掩埋了當時該島西部生長的茂密森林。由於火山碎屑物質移動迅速,森林中的樹干、樹枝和樹葉幾乎頃刻間被掩埋。同時由於將植物纖維與外界環境相隔絕,以及確保了黃鐵礦中強烈的熱液流體循環,植物纖維才在最佳條件下發生了完整石化。實質上,這種石化作用是由無機物逐個分子地置換掉有機植物物質。因此,植物的形態特徵和樹木的內部結構被完好地保護下來。
如今,火山岩受到了自然剝蝕,顯露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直立或是倒下的樹干,樹干長達20米,直徑達3米。萊斯沃斯的遊客在游覽不同的石化樹木聚集地時可有多種選擇,其中包括位於Sigri的萊斯沃斯石化森林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該館具有各種各樣的展品,並以十分生動的形式顯示出愛琴海的地質演化過程,在靠近該博物館的是Sigri地質公園,遊客可觀賞到視覺獨特的石化樹根。另外,附近的Plaka地質公園還有許多直立的石化樹乾和獨特的石化樹葉。
地質旅遊
凡是到石化森林公園觀光的遊客都會有一種獨特的體驗。該公園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石化森林區,園內有保存完整的石化樹木,這些樹木在遠古時期曾構成茂盛的森林生態系統。區內散布的許多直立的和倒下的樹干(有時高達7米、長22米)的數量和大小將給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英國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質公園
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英國北愛爾蘭弗馬納郡境內,Cuilcagh山脈石灰岩斜坡下部發育著一個巨大的洞穴體系,其中的大理石拱形洞是英國和愛爾蘭最享有盛譽的洞穴之一。這些洞穴是1895年由任教於巴黎索邦神學院洞穴學專業的法國著名洞穴學家EdouardMartel首次發現的。
在Cuilcagh山脈頂部,頁岩和砂岩形成了寬廣的灘地,在那裡降雨聚集為不連續的溪流與河流,遇到石灰岩下滲後形成洞穴。大多數洞穴形成於Dartry石灰岩地層上部,該地層為不同類型石灰岩的復雜岩群,它們在厚度和特徵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反映了逐漸增強的構造活動。盡管地質公園內的泥灘石灰石干凈、大部分為層狀,有助於形成大洞穴,Dartry石灰岩地層的這些變化特點對洞穴的發育和形成卻具有重要影響。
這些岩石的岩性影響著Cuilcagh山脈的特徵。砂岩、頁岩和石灰岩之間的差異造就了Cuilcagh山脈明顯不同的植被、地形和水文。Cuilcagh山脈不高,海拔僅有668米,但它的北部地區,在溫和的大西洋海洋氣候影響下,年平均降雨量達到1500毫米。
三條河流流經不滲透的砂岩和頁岩後,匯集到石灰岩岩層,再沿石灰岩層向前流動一段距離後,河水滲透到地下形成洞穴。著名的大理石拱形洞就在這里形成,它展示了復雜的洞穴起源,擁有珍貴的典型沉積物和形態萬千的鍾乳石。
地質旅遊
大理石拱形洞1985年由弗馬納郡區的行政部門將其開發為旅遊區。目前,它已成為愛爾蘭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已經接待了100多個國家的922000萬遊客。
它被人們一致認為是世界上少有的極具觀賞價值的洞穴,並被稱贊為世界級的旅遊勝地,遊人在主溪流洞穴中可以觀賞到一條湍急的河流。
近幾年來,大理石拱形洞在保護與開發、教育和地質旅遊方面取得的成績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2001年,大理石拱形洞和Cuilcagh山公園成為英國第一個歐洲地質公園。2004年2月,大理石拱形洞又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四)德國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
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位於德國北部,環繞哈爾茨山脈,其北部位於布朗斯韋爾境地,直至弗萊希廷根山脊。整個地質公園的面積為11.5平方千米,包括聯邦德國3個州的18個地區。由於該地質公園佔地面積非常大,因而它由兩個協會組成的委員會負責管理:一個是位於奎德林堡的哈爾茨區域機構(由哈爾茨山區鄉村行政管理部門成立的一個機構),另一個是被稱作FEMO的注冊協會(它是布朗斯韋爾土地/奧斯法勒管理機構分支)。
在哈爾茨山脈的基地岩塊與弗萊希廷根山脊的岩鹽構造之間,形成了一個由背斜和向斜組成的特殊地質模式。這一地區的中生代和新生代岩層序列包括了許多沉積岩相,有鐵礦石、褐煤和岩鹽沉積礦床。由於這些沉積礦床的存在催生了采礦業以及鋼鐵和汽車工業(如大眾汽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的座右銘是:「地球歷史是工業社會發展的基石」。
日爾曼三疊系沿岩鹽背斜有完好的露頭。地層的主要組成是早三疊世疊層石和鮞粒岩、中三疊世的含有化石的石灰岩以及晚三疊世的三角洲沉積物。侏羅紀岩層特徵包括含有化石(菊石、昆蟲和脊椎動物)的早侏羅世的黑頁岩相以及出露在哈爾茨山脈北部邊緣(最近在此挖掘出一個恐龍動物群)的晚侏羅世碳酸鹽岩。白堊紀地層的特徵是沉積型鐵礦石礦床(扎而茨吉特/派訥型)和薩博赫塞恩白堊紀向斜岩相,它是從陸地硅酸質碎屑物經三角洲向海相碳酸鹽岩沉積物的過渡地帶,沿東/西向露頭很好。
在黑爾姆施泰特—施塔斯富特岩鹽背斜邊緣的向斜上,可以觀察到含褐煤的三疊紀地層,它與海相含海綠石互層。更新世地層的典型沉積物是所有的冰川循回(冰磧物、冰水沉積物、泥炭、泥漿、黃土、鈣華)。冰川還在較老的岩石,如條紋狀的雷蒂亞砂岩(費爾普克)和冰川柱。
作為人們熟知的中歐基底綿延山脈,哈爾茨山有世界上著名的地質遺跡(巴特哈爾茨堡,哈茨布格特),它們為研究古生代山地建造和地球動力學機制提供了極佳的地質記錄。哈爾茨山脈的特徵是地理空間上小規模出露沉積岩(砂岩、板岩、燧岩、雜砂岩、礁灰岩)以及火成岩(變質玄武岩、角斑岩、凝灰岩)。哈爾茨南部地區出露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早二疊世和晚二疊世的火山-沉積序列(銅頁岩、碳酸鹽岩和石膏喀斯特)。
哈爾茨山脈具有1000多年的采礦和研究歷史。甚至J.W.vonGoethe還研究了花崗岩屋頂與布羅肯峰花崗岩的聯系。哈爾茨山脈的歷史礦床及其采礦歷史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例如,拉默爾堡聚乙烯金屬沉積型礦床(世界文化遺產)。
地質旅遊
德國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內建有一個巴洛克式的木結構信息中心,該信息中心為地質公園提供各種服務工作,它同時還為遊客提供地質教育和參觀服務,遊客們可以從這里了解自然景觀中的地質現象與我們生活世界的關系,遊客還可以在此觀賞化石遺跡,進一步了解自然,了解地球。
在哈爾茨山脈北部邊緣,古生代基底作為正向斷層疊置在陡峭的、甚至是反轉的中生代層狀岩石的前緣上。沿著許多逆沖的絕好露頭,遊客從這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地質沉積歷史。因此,戈斯拉爾與哈爾茨堡之間的地區被稱為「典型的地質平方英里」,並將其作為整個地質公園的座右銘。
此外,哈爾茨地區還有一些早期人類歷史發現的重要場所,如史前格拉夫葡萄酒和著名的挖掘地點(扎耳茨吉特的穴居人和獨角獸洞穴)。
3. 地質公園的世界清單
世界地質公園成員清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的世界地質公園網路(GGN)共有90個成員,分布在全球27個國家。它們是:中國(29)法國(2)馬來西亞(1)
愛爾蘭(1)芬蘭(1)挪威(2)義大利(8)
愛爾蘭/北愛爾蘭(1)韓國(1)葡萄牙(3)英國(7)
澳大利亞(1)加拿大(1)日本(5)越南(1)
奧地利(2)捷克共和國(1)西班牙(5)
巴西(1)克羅埃西亞(1)希臘(4個)
德國(5)羅馬尼亞(1)匈牙利-斯諾文尼亞(1)
荷蘭(1)斯洛維尼亞(1)土耳其(1)烏拉圭(1)
愛爾蘭(1個)
-愛爾蘭科佩海岸地質公園(Copper Coast Geopark-Republic of Ireland)
愛爾蘭/北愛爾蘭(1個)
- 英國大理石拱形洞地質公園(Marble Arch Caves & Cuilcagh Mountain Park –Northern Ireland- UK)
澳大利亞(1個)
- 澳大利亞卡納文卡地質公園(Kanawinka Geopark - Australia)
奧地利(2個)
- 奧地利艾森武爾瑾地質公園(Nature Park Eisenwurzen - Austria)
-奧地利卡拉萬克世界地質公園 斯洛維尼亞/奧地利(Karawanke/Karawanken Global Geopark, Slovenia/Austria)
巴西(1個)
- 巴西阿拉里皮地質公園(Araripe Geopark - Brazil)
德國(5個)
- 德國特拉維塔地質公園(Nature park Terra Vita - Germany)
- 德國斯瓦卞阿爾比地質公園(Geopark Swabian Albs - Germany)
- 德國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Geopark Harz Braunschweiger Land Ostfalen - Germany)
- 德國貝爾吉施- 奧登瓦爾德山地質公園(Geopark Bergstrasse –Odenwald - Germany)
- 德國埃菲爾山脈地質公園(Vulkaneifel Geopark - Germany)
法國(2個)
-法國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Reserve Géologique de Haute Provence - France)
-法國呂貝龍地質公園(Park Naturel Régional Luberon - France)
芬蘭(1個)
- 芬蘭洛誇地質公園(Rokua Geopark)
韓國(1個)
- 韓國濟州島地質公園(Jeju Island Geopark)
加拿大(1個)
- 加拿大石錘地質公園(Stonehammer Geopark)
捷克共和國(1個)
- 捷克共和國波西米亞天堂地質公園(Bohemian Paradise Geopark - Czech Republic)
克羅埃西亞(1個)
- 克羅埃西亞帕普克地質公園(Papuk Geopark - Croatia)
羅馬尼亞(1個)
- 羅馬尼亞哈采格恐龍地質公園(Hateg Country Dinosaur Geopark - Rumania)
馬來西亞(1個)
-馬來西亞浮羅交怡島地質公園(Langkawi Island Geopark - Malaysia)
挪威(2個)
- 挪威岩漿地質公園(Magma Geopark)
- 挪威赫阿地質公園(Gea- Norvegica Geopark - Norway)
葡萄牙(3個)
- 葡萄牙納圖特喬地質公園(Naturtejo Geopark - Portugal)
- 葡萄牙阿洛卡地質公園(Arouca Geopark- Portugal)
- 葡萄牙亞速爾群島世界地質公園(Azores Global Geopark, Portugal)
日本(4個)
-山陰海岸地質公園(San'in Kaigan Geopark)
- 洞爺火山口和有珠火山地質公園(Lake Toya and Mt. Usu)
- 雲仙火山區地質公園(Shimabara Peninsula)
- 系魚川地質公園(Itoigawa)
- 隱岐群島世界地質公園(Oki island Global Geopark, Japan)
西班牙(5個)
- 西班牙巴斯克海岸地質公園(Basque Coast Geopark)
- 西班牙索夫拉韋地質公園(Sobrarbe Geopark - Spain)
- 西班牙蘇伯提卡斯地質公園(Subeticas Geopark - Spain)
-西班牙馬埃斯特地質公園(Maestrazgo Cultural Park - Spain)
- 西班牙卡沃-德加塔地質公園(Cabo de Gata Natural Park - Spain)
希臘(4個)
- 希臘約阿尼納地質公園(Vikos –Aoos Geopark)
- 希臘柴爾莫斯-武拉伊科斯地質公園(Chelmos-Vouraikos Geopark - Greece)
- 希臘普西羅芮特地質公園(Psiloritis Natural Park - Greece)
-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Petrified Forest of Lesvos - Greece)
匈牙利-斯諾文尼亞(1個)
- 拉瓦卡-諾格拉德地質公園(Novohrad-Nograd geopark)
伊朗(1個)
- 伊朗格什姆島地質公園(Qeshm Geopark - Iran)
義大利(7個)
- 義大利圖斯卡采礦公園(Tuscan Mining Park)
- 義大利奇倫托地質公園(Parco Nazionale del Cilento e Vallo di Diano)
- 義大利羅卡迪切雷拉(Rocca Di Cerere Geopark)
- 義大利阿達梅洛布倫塔地質公園(Adamello Brenta Geopark)
- 義大利撒丁島地質與采礦公園(Geological and Mining Park of Sardinia -
Italy)
- 義大利馬東尼地質公園(Madonie Natural Park - Italy)
- 義大利貝瓜帕爾科地質公園(Parco del Beigua - Italy)
- 義大利塞西亞-瓦爾格蘭德世界地質公園(Sesia - Val Grande Global Geopark, Italy)
英國(7個)
- 英國設得蘭地質公園(Shetland Geopark - UK)
- 英國威爾士喬蒙地質公園(Geo Mon Geopark - Wales)
- 英國里維耶拉地質公園(English Riviera Geopark - UK)
- 英國威爾士大森林地質公園(Forest Fawr Geopark –Wales - UK)
- 英國蘇格蘭西北高地地質公園(North West Highlands –Scotland - UK)
- 英國蘇格蘭洛哈伯地質公園(Lochaber Geopark –Scotland- UK)
- 英國北奔寧山地質公園(North Pennines AONB Geopark - UK)
越南(1個)
- 越南董凡喀斯特高原地質公園(Dong Van Karst Plateau Geopark)
荷蘭(1個)
- 荷蘭洪茲呂赫世界地質公園,(Hondsrug Global Geopark, the Netherlands)
斯洛維尼亞(1個)
- 斯洛維尼亞伊德里亞世界地質公園(Idrija Global Geopark, Slovenia)
土耳其
- 土耳其庫拉火山世界地質公園,(Kula Volcanic Global Geopark, Turkey)
烏拉圭
- 烏拉圭格魯塔 德爾 帕拉西奧世界地質公園(Grutas del Palacio Global Geopark, Uruguay)
4. 世界級地質公園是哪兒的
中國八大世界地質公園,是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經過表決,包括江西廬山、雲南 石林、安徽黃山、湖南張家界、河南雲台山、河南嵩山、廣東丹霞山和黑龍江五大連池8個中國地質景觀成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此次表決通過的世界地質公園全球共有28處。這八大地質公園,是最具有地質科學意義、最富有珍奇秀麗和獨特地質景觀,最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中國自然公園。中國首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的8家國家地質公園是已經評審的3批、85個國家地質公園中的佼佼者。 中國八大世界地質公園,與歐洲(23)、亞洲(12)相比,中國13個世界地質公園[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雲南)、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廣東)、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湖南)、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嵩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浙江)、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福建)、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興文世界地質公園(四川)、湖光岩世界地質公園(廣東)、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泰山世界地質公園(山東)、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海南)、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北京,河北)、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是很典型的中國化的世界地質公園。其中首批申請的八個,最為獨特
5. 問大家一下,世界地質公園,哪個景色比較好啊
地質公園景色真的不錯,要說哪個景色更好,這個恐怕不會有標准答案,因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時,對景色的感受是不同的。
6. 擁有多個奇觀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值得一去嗎
巴丹吉林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主體,是我國第三大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銀額盆地底部,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7萬平方公里。其中的巴彥淖爾、吉訶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我們都知道沙漠因為缺少水而生成,因為缺水被稱為生命的禁區,但在極度乾旱的巴丹吉林沙漠卻有著沙山和湖泊共存的奇觀。
7. 請問大神們世界上著名的地質公園有哪些
愛爾蘭(1個)—— 愛爾蘭科佩海岸地質公園
奧地利(1個)—— 奧地利艾森武爾瑾地質公園
巴西(1個)—— 巴西阿拉里皮地質公園
德國(6個)
德國埃菲爾山脈地質公園、德國貝爾吉施——奧登瓦爾德山地質公園、德國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德國麥克蘭堡冰川地貌地質公園、德國斯瓦卞阿爾比地質公園、德國特拉維塔地質公園
法國(2個)
法國呂貝龍地質公園、法國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
克羅埃西亞(1個)——克羅埃西亞帕普克地質公園
捷克共和國(1個)——捷克共和國波西米亞天堂地質公園
羅馬尼亞(1個)——羅馬尼亞哈采格恐龍地質公園
馬來西亞(1個)——馬來西亞浮羅交怡島地質公園
挪威(1個)——挪威赫阿地質公園
葡萄牙(1個)—— 葡萄牙納圖特喬地質公園
西班牙(4個)
西班牙卡沃- 德加塔地質公園、西班牙馬埃斯特地質公園、西班牙蘇伯提卡斯地質公園、西班牙索夫拉韋地質公園
希臘(2個)——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希臘普西羅芮特地質公園
義大利(5個)
義大利 貝瓜帕爾科地質公園義大利馬東尼地質公園義大利撒丁島地質與采礦公園義大利阿達梅洛布倫塔地質公園- 義大利羅卡迪切雷拉
伊朗(1個)——伊朗格什姆島地質公園
英國(6個)
英國北奔寧山地質公園、英國大理石拱形洞地質公園、英國蘇格蘭洛哈伯地質公園、英國蘇格蘭西北高地地質公園、英國威爾士大森林地質公園、英國里維耶拉地質公園
澳大利亞(1個)—— 澳大利亞卡納文卡地質公園
8. 國外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概況及對我國的啟示
侯華麗王素萍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北京,101149)
一、地質遺跡與地質公園
地質遺跡(Geological Remains)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主要包括:有重大觀賞和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的地質地貌景觀;有重要價值的地質剖面和構造形跡;有重要價值的古人類遺址、古生物化石遺跡;有特殊價值的礦物、岩石及其典型產地;有特殊意義的水體資源;典型的地質災害遺跡等。人類的歷史與地球的歷史緊密相連,地質遺跡是人類的共同遺產,保護好這些遺跡是人類的責任,而建立地質公園則是保護地質遺跡的最好方式。
地質公園(Geopark)是21世紀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地質遺跡保護工作的一項創舉。地質公園是以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以及具有一定規模和分布范圍的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可以說,地質公園是一種新的地質資源利用方式,也是新世紀地質工作最耀眼的亮點。地質公園的建立,對於加強地質遺跡保護,恢復地質生態,普及地球科學知識,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階段
縱觀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歷程,可大致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國家公園的建立階段。自美國1972年率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後,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先後建立起1500多個國家地質公園。但這時並沒有形成有計劃的地質公園的建設,地質公園融合於國家公園建設之中,保護工作零散不系統,其中的科學內涵也未能充分展示。
第二階段:重視地質遺跡的保護階段。從20世紀中期到90年代,國際上一些組織開始致力於對地質遺跡的保護工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發揮重要作用。各國政府也紛紛開始重視和參與地質遺跡的保護。
第三階段:地質公園的建立階段。1999年2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巴黎召開的會議上首次提出了Geopark(意為geological park)這一名詞,明確了地質遺跡保護與地質公園建設的重要性,提出地質公園計劃和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網路,以彌補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在地質景觀保護方面的不足;建議通過推動地質公園項目,把地質遺跡保護與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結合,形成地學旅遊的網路。目前,全世界共建立了33個世界地質公園。
三、國外典型世界地質公園的開發與建設
1.美國
美國國家公園的開發與建設,充分體現了地質旅遊的特色,發揮了地質景觀的特殊旅遊價值,深受遊客喜愛。公園系統以冰川、峽谷、丹霞地貌、火山地貌、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地層構造、地質災害遺跡等,以漫長地質歷史形成的地質遺跡為主體,把旅遊地質景觀醒目標識,並配有導游員進行解說,極大豐富了公園的科學內涵。同時,公園內設有專門的地質旅遊路線,避免旅遊者對地質景觀如化石等的踐踏和破壞。在權屬與管理定位上,美國國家公園統一在美國國內事務局的領導協調之下,管理機構完備,極具權威性,不以贏利為目標,最基本的目標是保護自然風景、野生生物和歷史遺址,並提供不對自然造成損害的公共休閑活動。
2.英國
英國的地質公園建設,採用了統一地質遺跡登錄辦法,包括地質遺跡的位置、遺跡描述、相關的資源及管理資料、環境與保護狀況、遺跡鑒評等,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信息庫,並面向社會大眾和政府管理部門開放使用。英國地質遺跡實行分級管理,目前國家自然環境署管理2200處,其餘由地方機構管理,可得到國家的有關資助。另外,對其中有特殊意義的地質遺址,國家作全面調查評級,並廣泛開展以民間為主、政府獎勵的地質遺跡保護活動。出版定期刊物交流信息和保護技術,介紹遺跡,推動科普與國際合作。
3.歐洲
歐洲是第一個從洲際范圍內推進世界地質公園計劃的大洲。2000年11月在西班牙召開了第一屆歐洲地質公園大會,會議提議建立歐洲地質公園網路。目前,已有10個歐洲國家地質公園(Euogeoparks),法國、希臘、德國和西班牙各兩處,愛爾蘭和北愛爾蘭各一處。目前,這10個歐洲地質公園都制定了章程,設立了常設協調機構,並參與共同活動,進行定期交流和出版刊物,為地質公園走向國際積累了經驗和模式。以德國的地質公園建設為例,它將具有特殊地質意義的動植物化石、岩石礦物露頭、地形景觀等都列入保護對象,並且開展調查與評估,有法律依據並由專門機構負責這一工作,決定保護技術。而瑞士要求每個州對地質遺跡進行登錄,取得詳細資料,經描述登錄選擇和研究評分,確定每一個地質遺跡的重要性和價值,決定保護措施,而且向社會公眾提供信息。
四、啟示與借鑒
中國政府積極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施地質公園網路計劃,先後建立了85個國家地質公園。但我國地質公園缺乏系統全面的調查評價,法制建設還不完善,存在多部門分割管理、地質遺跡保護力度不夠等問題。為加快我國地質公園的建設,縮短與國外的差別,還須從公眾認識、建設理念、設計規劃、管理體制、組織形式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完善。
1.提高公眾對地質公園的認識
與國外相比,我國公眾對於地質遺跡和地質公園的認知不多,地質遺跡和地質公園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新生名詞。因此,通過建立完善的信息宣傳網路,包括期刊和網站,向公眾普及地球歷史知識和環境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公眾保護地質遺跡的自覺性,而且可以使各級主管部門認識到建設國家地質公園不僅是保護地質遺跡的重要手段,更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的需要。
2.強調地質遺跡以保護為前提
美國與歐洲的一些地質公園在開發建設中非常注重對地質遺跡資源的保護,將保護地質遺跡、維護生態系統作為建立公園的根本目的。美國在對其國家公園開發時就嚴格規定,除了必要的風景資源保護設施和必要的旅遊設施外,嚴禁在國家公園內搞開發性項目,而且只允許少量的、小型的、分散的旅遊基本生活服務設施;另外,設施的風格色調等要力求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協調,不得破壞自然環境和資源,同時,還嚴格控制公園內的遊客量和野營地的設施數量等。
我國地質公園的建設與發展應當借鑒這些思路與做法,將公園的主要任務定位在保護珍稀的地質遺跡上。對公園實行限制性低密度利用,限制公園遊人及其服務設施的數量和分布范圍,並劃定出只對專業研究人員開放的核心部位,實現「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3.做好基礎信息錄入與標准制定工作
借鑒英國做法,對地質遺跡進行統一登錄,建立國家地質遺跡資料庫,內容包括編號、位置、名稱、規模、環境特徵、形成、演化、年代、交通情況、自然環境條件、氣候條件、植物、動物等。研究建立地質遺跡科學的分類、分級標准和評估標准。
4.做好地質公園規劃
我國地質公園現存的突出問題是重視授牌,不重視規劃建設,開發主體不明。這一點應很好借鑒國外的經驗,如美國國家公園的規劃由國家公園管理局下設的「丹佛規劃設計服務中心」全權負責,獨家設計規劃。中心的工作人員包括園林、生態、地質、水文、氣象、生物等各方面的專家。我國地質公園的規劃也可以建立一個由各學科、多領域專家組成的規劃中心,統一負責對國家地質公園的規劃工作。我國已在2002年7月1日成立了「國家地質公園研究規劃中心」(掛靠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地方上也建立了一些地質公園調查評價機構如「四川省地質公園與地質遺跡調查評價中心」等,這些機構成立時間較短,在規劃組織、規劃水平等方面距離先進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
我國地質公園規劃設計工作剛剛起步,國土資源部提出的《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工作指南(試行)》大部分是借鑒建設部《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並沒有形成一套地質公園規劃體系。因此,有必要學習美國國家公園規劃設計的經驗,以保護地質遺跡為前提,強調並突出地質旅遊特色,做到遺跡出露點和展示點的統一和諧,科學標示牌的設立與自然環境的統一和諧,並且能夠充分體現公園的科學內涵,使其成為天然博物館與科普陣地,滿足旅遊需求層次的提高和遊客的求知慾望。
5.完善地質公園的管理機制
世界上國家公園建設較好的國家一般都設國家公園管理局,代表國家全權管理全國的國家公園,有管理機構和相應的人員,同時還有公園警察,有的還有武裝警察巡邏,保護公園資源免受損害。比如在美國,企業沒有景區的規劃管理權力,國家公園的經費基本上是1/2國家支出,1/2靠門票和社會捐助,不會出現由於企業經營而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現象。
目前,我國的地質公園屬國土資源部負責管轄,而具體工作則由地方政府負責管理,在許多地方存在著體制不健全、關系未理順、責任不明確等問題。因此,確立地質公園的國家所有權及其實現途徑,對全國的地質公園實行統一管理,理順所有權與經營權、管理權、監督權的關系,是解決我國地質公園開發與保護關系的根本所在。
6.重視地質科學研究
國外不少地質公園十分重視地質科研工作。通過與大學和科研單位合作,共同開展地質科學研究,提高地質公園的科技含量,甚至成為某些重大地學問題的研究基地或中心。如德國Vulkaneifel地質公園對Maar湖的研究,Crete島推復和拆離構造的研究等,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地質學家到此考察研究,組織專題討論會,在地質界已成為相關學科的理論生長點。在科研項目的投入上,一般有4種方式:其一,由國際相關組織出資,如有的歐洲國家的地質公園是由歐盟出資;其二,所屬國家的政府出資;其三,政府和公司聯合出資;其四,公司獨資,實行市場化運作。目前,我國地質公園一方面對科學研究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另一方面,科研投入主要還是依靠政府支持。今後在科學研究上要加強與大學及科研單位的合作,在科研投入上要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並且爭取國際有關資金的援助,把地質公園建設成為面向公眾的地球科學教育普及基地。
參考文獻
[1]趙汀,趙遜.歐洲地質公園建設和意義.地球學報,2002,23(5):463~470.
[2]鄭敏,張家義.美國國家公園的管理對我國地質遺跡保護區管理體制建設的啟示.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3,13(1):35~38.
[3]後立勝.國家地質公園的發展及其階段性.當代經濟管理,2005,45(6):63~58.
[4]陳從喜.國內外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的進展與對策建議.國土資源情報,2004(5):8~11.
作者簡介
[1]侯華麗,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實習研究員。
[2]王素萍,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實習研究員。
9. 請問一下中國有哪幾個世界級的地質公園啊
截止2005年2月,全世界共有33家世界地質公園,我國數量已達12家,約占當前世界地質公園數專量的三分之屬一。其中浙江雁盪山、四川興文石海、內蒙古克什克騰、福建泰寧為2005年第二批新增的世界地質公園。
這12家分別是:安徽黃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湖南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浙江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四川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10. 申請世界地質公園有什麼好處
「地質公園」是一個地理區域,在這里地質遺跡是保護、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整體概念的一部分。既為人們提供具有較高科學品位的觀光旅遊、度假休閑、保健療養、文化娛樂的場所,又是地質遺跡景觀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地質科學研究與普及的基地。
地質公園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促進經濟活動和可持續發展。建立地質公園將刺激地方企業、小公司、房屋建築業的興建和發展,開展高質量培訓課程,增加新的就業機會,因為在保護地質公園中的地質資源(如鼓勵通過人造化石來代替原生化石進行銷售)時,會創造新的稅收來源(如地質公園旅遊、地質產品等)。這為當地居民帶來了附加收入,將吸引私人資本的加入。「地質公園旅遊」是一種與經濟有關的、力求成功的、快速發展的學科,是一個旅遊業中的新領域,其中涉及密切的多學科合作。
在小學和中學開設地質課程,把當地的地質、地貌和自然地理信息編制其中,將有助於保護地質公園,同時還可增強地區意識、自豪感和自我認同感。地質公園或許就是當地和國家范圍內極好的教育工具。
概括的說,能保護地質遺跡,普及地學知識,開展旅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