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中央公園改造案例
① 紐約中央公園設計特點與意義
設計特點:
1、保護自然景觀,某些情況下,自然景觀需要加以恢復或進一步加以強調,因地制宜,尊重現狀。
2、 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盡可能避免規則式(自然式規則)。
3、保持公園中心區的草坪或草地。
4、選用當地的喬灌木。
5、大路和小路的規劃應成流暢的彎曲線,所有的道路成循環系統。
6、全國靠主要道路劃分不同區域。
意義:
1、紐約中央公園掀起了城市公園運動
紐約中央公園為市民營造除了一個安逸舒適的活動場所,使人們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之餘享受到世俗的安定。其成功無疑為城市公園運動的進行奠定了基礎。
2、紐約中央成功創造了開放式城市空間
紐約中央公園出現之前,世界上幾乎沒有可供人們休憩娛樂的較大的開放空間。中央公園創造了開放式城市公園的傳奇。
3、紐約中央公園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
紐約中央公園使設計師們更加註重市民的精神追求,滿足市民的生活渴望。景觀建築不再是貴族賞玩的奢侈品,而是更加貼近於現實生活的滿足人們。本生活需要的一種客觀存在的空間形式和手段。景觀的設計逐漸民主化、生活化,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
4、超級巨大的城市公園的存在無形中鼓勵了周邊建築形態向更高,更密的形態發展,促使小地塊的街區無限蔓延,為紐約帶來負面的影響。
(1)紐約中央公園改造案例擴展閱讀:
紐約中央公園設計方案
設計者的意圖是受英國自然式鄉趣園的影響。中央公園是美國第一個城市公園,奧姆斯特德及沃克斯都是第一次設計這樣的的公共游覽場所,總的情況是一種新的嘗試。
奧姆斯特德第一次到英國利物浦附近參觀了伯肯海德公園,他很欣賞那裡的曲線道路,不規則的草坪、樹群、湖沼等。後來這些內容都用在中央公園的設計中了。當時英國流行的田園主義對美國具有深刻的影響,而且繼續產生影響直到今日。
在城市生活的居民從前乃至如今都是厭煩城市,而喜歡到一個安靜、清潔、純朴的田園環境中來,中央公園恰好提供了這一具有濃厚田園風味的場所。這里也挖了湖,堆了不高的山,因為造價太高,奧姆斯特德說,「地形改造比栽樹貴多了」!
在自然式當中也摻雜了整齊式,最給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大的樹蔭道及中央林蔭廣場,「the central mall」。這里平坦、開曠,四周有足夠的樹蔭,遊人最喜歡停留,坐在這里只閑看過往的行人都是一種樂趣。
中央公園四周在一百年內圍滿了街區,一共在橫長3.5公里的范圍內就有52個街口,縱長不滿一公里內有4個街口,總數有112個街口對著公園四周的環形路,這樣一個狹長型的公園會引起極大的交通的矛盾。園內仍有專門供騎馬的和散步的小路,可以不擔心園外汽車的干擾了。
原設計者早已料到,1863年他發現紐約市許多單位都在覬覦這塊風景,於是親手訂立了一個「禁止侵佔的條例」,侵佔這個字的原意是「蠶食」的意思,可見這段歷史,正說明一個城市的發展,保留一塊公園是多麼的困難!
一百年後,果然裡面五花八門都侵入了,原來沒有的設施如今卻增添了,有體育場、滑雪場、溜冰場、瞭望的塔樓、礦泉水噴泉、仿造的茅屋農舍、風鳴琴、印第安人手工藝品小賣部、三輪車、兒童車、雪橇、冰船、營業磅秤等等,原來的田園風味已經失去了許多。
盡管如此,造園家西蒙茲仍高度地評價中央公園說:「凡是看到、感覺到和利用到中央公園的人,都會感到這塊不動產的價值,它對城市的貢獻是無法估計的。」他還鄭重地提醒城市規劃的人,絕不能忘掉中央公園對我們提供的教訓,這樣早有預見的城市公園是很好的學習榜樣。
如今紐約人能在市中心享用到如此優美的大公園,世界上也為數不多。
② 美國中央公園建立的背景
19世紀30年代紐約就迎來大規模的移民潮,「城市格局和肌理遭到破壞,經濟優先理念的滲透使得城市的公共空間不斷被蠶食,開放空間系統陷入了機能紊亂的困境。」⑤同時,人地矛盾突顯、城市環境污染嚴重、居民休閑公共空間嚴重不足,這些都嚴重製約著紐約的發展與升級。人們渴望在繁雜的城市空間中擁有一處寧靜、自然、愜意的休閑之所,紐約中央公園就在此嚴峻的社會形勢下應時而生的。
1847年,英國著名設計師約瑟・帕克斯頓(Joseph Paxton)設計了開放式的伯肯海德公園,在英國掀起了一場「公共風景式公園」運動,這一理念很快傳入美國,引起了美國學者們的共鳴。同時,從歐洲回來的人們也不斷宣傳享受自然、欣賞綠色風光的樂趣。受此影響,《紐約郵報》的編輯兼詩人威廉・卡倫・布萊恩特聯合唐寧積極要求紐約市政府為公眾建造一個大型公園,以便在城市之中有一片可供市民休憩的「綠洲」,很多有影響力的紐約人也支持這一提議。
1853年7月,紐約州議會通過辯論,把位於紐約市中央,范圍從59街到106街、第五大道到第八大道,約2.8平方公里的區域劃為興建公園的地點。1856年,紐約市政府為修建公園取得了購地許可證,花費了約550萬美元購得了土地,建造中央公園的工作正式開始了。隨後紐約州成立了中央公園委員會,並在1857年舉辦公園設計大賽,景觀設計師奧姆斯特德與其夥伴:工程師卡爾維特・沃克斯(Calvert Vaux)聯合設計的「綠草地」方案贏得首獎
③ 國內公園地產開發成功案,像國外有紐約中央公園,帶動周邊房地產開發的案例,國內有沒有類似的案例呢
西安的造湖運動,西安曲江樓盤,圍繞大唐芙蓉園的樓盤。
④ 紐約中央公園的設計者是誰
弗雷德里克·勞·奧姆斯特德 (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年)景觀設計師、作家、自然資源保護論者
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因設計紐約中央公園而聲名顯赫,並因創辦美國景觀設計專業、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及設計了大量親近普通市民的景觀作品而被人們尊稱為「美國景觀設計之父」,他就是美國著名的景觀設計師——弗雷德里克·勞·奧姆斯特德。
奧姆斯特德先生,生於1822年,卒於1903年,4月26日是奧姆斯特德的誕辰。
弗雷德里克·勞·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被普遍認為是美國景觀設計學的奠基人,是美國最重要的公園設計者。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其與合夥人沃克(Calvert Vaux)(1824-1895)在100多年前共同設計的位於紐約市的中央公園(1858-1876)。這一事件既開了現代景觀設計學之先河,更為重要的是,她標志著普通人生活景觀的到來,美國的現代景觀設計從中央公園起,就已不再是少數人所賞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眾身心愉悅的空間。 他對結合考慮周圍自然和公園的城市和社區建設方式將對現代景觀設計繼續產生重要影響。他是美國城市美化運動原則最早的倡導者之一,也是向美國景觀引進郊外發展想法的最早的倡導者之一。 奧姆斯特德的理淪和實踐活動推動了美國自然風景園運動的發展
⑤ 紐約中央公園是誰設計的
1856年Frederick Law Olmsted和Calbert Vaux兩位庭院設計師建成了此公園。
⑥ 有沒有紐約中央公園的平面圖,類似這種圖
這個可以嗎
⑦ 為什麼美國紐約中央公園作為城市建築標注
因為中央公園是在曼哈頓摩天大樓森林中,修建的一個大型自然風光和休閑娛樂相融合的城市公園。
公園由名家設計,建設精細,集森林、草原、草坪、湖水、濕地、花卉、野生動物園、舞台及其他娛樂項目於一體,佔地5118畝,居紐約曼哈頓市中心,在全世界獨一無二。
⑧ 紐約中央公園的建築布局
中央公抄園號稱紐約「後花園」,以第59大街(59th St.)、第110大街(110th St.)、5路(5th Ave.)、中央公園西部路(Central Park West)圍繞著,中央公園名副其實地坐落在紐約曼哈頓島的中央。,是一塊完全人造的自然景觀,裡面設施淺綠色畝草地、樹木鬱郁的小森林、庭院、溜冰場、回轉木馬、露天劇場、兩座小動物園,可以泛舟水面的湖、網球場、運動場、美術館等等。 公園里有一座稱為草莓園的(Strawberry Fields)公園是紀念約翰·列南的和平公園,由此可見從世界各地來的各種花卉。中央公園經常可以在電影以及電視劇看見,如電影《愛情故事(Love Story)》等。1857年紐約市的決策者即將這座城市預留了公眾使用的綠地,為忙碌緊張的生活提供一個悠閑的場所,公園四季皆美,春天嫣紅嫩綠、夏天陽光璀璨、秋天楓紅似火、冬天銀白蕭索。
⑨ 紐約中央公園的主要景點
地址:入口處在第五大道與 64 街口
開放時間: 4 月至 10 月,星期一至星期五 10:00-17:00 ,周末 10:30-17:30 ; 11 月至 3 月, 10:00-16:30
公共公園, 不需要任何費用和證件。
如果以尺寸來考量,中央公園動物園 (Center Park Zoo) 比起布朗斯動物園 (The Bronx Zoo) ,可能稍微迷你了一點,但是,如果你帶著小朋友在周末出來野餐,精彩度與范圍就剛好足夠消磨一家人悠閑的早上。
園內約可區分為海獅表演區 (The Central Sea Lion Pool) 、極圈區 (Polar Curcle) 和熱帶雨林區 (Tropic Zone) 。
其中,海獅表演區是最受大家歡迎的,那種全身光滑油亮的海獅在水池內悠遊自在的嬉戲,偶爾心情好時,就爬到假山上搔首弄姿,讓旁邊的觀光客尖叫連連,每天分不同的時段餵食,工作人員會走入水池內,把桶內的小魚丟給海獅,然而便看到龐大的海獅們靈敏地接住每隻魚。
另一個令人驚喜的區域是極圈區,可以看到小企鵝住在模擬的北極圈內,小企鵝在水裡「啪啦!啪啦!」地拍著短腳,隔著玻璃,幾乎可以碰觸到這個住在地球頂端的可愛小東西,還可以看到他們像不倒翁一樣「噗!」地從冰上跳入水裡。
這里最大的賣點是北極熊,全身雪白的北極熊在模擬的山谷流水間走動,觀光客在上面隔著安全玻璃往裡看,那麼龐大兇猛的野獸,卻彷佛可愛笨重的玩具,特別是那些外國小朋友用童稚的聲音念著「 Polar Bear 」,好像那隻毛茸茸的熊只是個填充玩具。
熱帶雨林區內則設有一處小小的熱帶雨林,栽植了各種形貌多樣的熱帶植物與花卉。 發生在紐約最棒的事,其中之一,就是每年夏天在中央公園戴拉寇特劇院 (Delacorte Theater) 演出的莎士比亞戲劇,這是由常駐公共劇院 (The Public Theater) 表演的約瑟派普 (Josph Papp) 劇團擔綱演出,最令人興奮的是,完全免費索票。
*仲夏夜的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公園戲劇節的演出時間為每年 6 至 9 月,於戴拉寇特劇場內表演,這個劇場只有夏天才開放,星期一公休,每天從下午 6:15 開始發放免費票券,送完為止,每人僅限領 1 張,由於觀眾相當踴躍,所以通常下午 1 點左右就開始有人在索票處等候, 7:15 入場, 8:00 開始演出,單場時間約 1 小時 30 分鍾。 在1934年以前,這片大草皮真的是用來放牧綿羊的,後來很寫實地以綿羊草原 (Sheep Meadow) 來命名,如今雖然不是作為讓綿羊吃草之用,卻是個提供人們野餐與享受日光浴的好地方,四周以柵欄圍起來,這里可以看到很壯觀的日光浴場景,每個人(都是白人)各出奇招地設法讓自己曬黑,近處的茵茵草原與「人肉」景觀,襯著遠方的高樓大廈,倒也是夏日的一大奇觀。
草莓園
約翰藍儂遺孀--小野洋子為了紀念其夫於 1980 年遇刺,在住處(也是藍儂遇害的地點)達科塔大廈前,出資修繕這個淚滴狀區域,並稱之為「草莓園」 (Strawberry Fields) ,因為藍儂在 1967 年寫了一首名曲 -- 「永遠的草莓園」 (Strawberry Field Forever) 。從達科塔可以俯瞰這個地點,這個花園中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捐贈,故稱為「國際和平公園」 (International garden of peace) ,園內有步道、灌木叢、森林、花床等,其中,步道上有一個星形、黑白相間的馬賽克圖形,這也是約翰藍儂的一首歌「 Imagine 」歌詞中所提到的,每年 12 月 8 日(藍儂遇害日),全世界的披頭士歌迷會聚集在此一同紀念他,並遙望達科塔舊居,平時也有歌迷會在馬賽克圖形上點一根蠟燭、放一束鮮花來憑吊他。 開放時間: 4 月中旬至 10 月中旬,星期二至星期日 10:00-17:00 , 10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星期二至星期日 10:00-16:00
門票:免費坐落在遠景岩 (Vista Rock) 的眺望台城堡 (Belvedere Castle) ,是中央公園學習中心的所在地,中心內的「發現室」為遊客提供園內野生動物相關信息,這里也是眺望中央公園之戴拉寇克劇院與大草原的好地方,從 1919 年開始,這座城堡也是美國氣象中心, 1 樓為亨利路西自然觀察站,有野生世界展覽、教育課程及兒童研習班。
⑩ 如何看待紐約中央公園內克里斯托的「門」
「門」的鮮艷色彩改變了中央公園冬季原來固有的本色,所謂的「人定勝天」在這里體現出專來。克里斯托屬作為藝術家確實很偉大,他的才智、精神,以及他的財力,都是當代藝術的驕傲。如果他仍舊像早期那樣包裹那些荒無人煙的群島,那麼,他所帶來的當代藝術的問題可能會減少許多,社會的反響也不至於那麼強烈。問題是,此後他所牽動的都是社會的神經,這次他雖然改變了一貫的包裹的方式,通過對於自然的新的建構而呈現出新的景觀。然而,改造山河與山河改造之後的對自然的破壞,包括對於視覺的破壞,相信包括克里斯托在內的認為「紐約是一個適合散步的城市」的人,漫步在這一藝術的「門」之中,總不如在沒有約束和規矩的自然之中愜意,何況還有那些松鼠以及鳥類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