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國家地質公園
Ⅰ 深圳有名的山,有哪些
1、梧桐山,梧桐山位於深圳經濟特區東部,橫跨羅湖和鹽田兩區,包括東湖公園、仙湖植物園和沙頭角林場的部分場地。梧桐山自西南向東北漸次崛起。梧桐山為蓮花山余脈,風景以山體和自然植被為景觀主體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風景區。
2、七娘山,七娘山位於龍崗區南澳鎮新大村,是大鵬半島南島的主要山峰,是深圳市內山脈中僅次於梧桐山的第二高峰。它有七個山峰,主峰海拔高度867米。傳說有七個仙女下凡到山上遊玩而得名。在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曾在山北雞公禿村辦兵工廠,並在山下種過糧食。
3、梅沙尖,梅沙尖聳立於鹽田區三洲田的群山之中,海拔753米,是深圳市的第三峰。因其南臨大梅沙海濱,遠遠望去好像一個巨大的尖錐從群山中拔起,而得名梅沙尖,也有人稱其為梅花尖。
4、筆架山,筆架山位於葵涌鎮壩光村,海拔717米,其所屬山頭海拔:火燒天665米、十二棟578米、石頭崗540米。整座山如屏風一般呈東西走向,為深圳與惠州界山,山北屬惠州。其西偏北15度、直線距離約6公里處是689米的田心山。
5、排牙山,排牙山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為大鵬半島北島的主要組成山脈,海拔707米,其所屬山頭有547米的禾木嶺、478米的釣神山。排牙山的險峻在深圳首屈一指,俗稱深圳小華山,三面環海,風光旖旎,也是深圳景色最美的山。
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是不需要門票的。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是版一所「純公益,全免費權」的國家地質公園,在其管理范圍內無經營設施和經營性服務項目。
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有典型的古火山地層岩相剖面外,還有火山穹丘、火山錐、古火山口、火山柱(針)等古火山遺跡,以及石泡流紋岩、旋渦狀流紋岩等火山岩石,是我國東南沿海中生代火山活動演化階段重要的地質遺跡。
(2)深圳市國家地質公園擴展閱讀:
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的范圍內的海岸地貌類型齊全,海積地貌有沙灘、沙堤、瀉湖;海蝕地貌包括有海蝕崖、海蝕平台、海蝕洞、海蝕柱等。
此外,還有早侏羅紀以香港菊石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斷層和構造地貌、溪流峽谷、瀑布跌水、崩塌地質遺跡、海底珊瑚礁等景觀。園內植物資源豐富,約有植物1105種,常見植物和珍稀瀕危植物約153種,其中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0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6種。
Ⅲ 深圳地質公園在哪
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
地址: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內
Ⅳ 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的地質特色是1.45億年—1.35億年前晚侏羅世到早白堊世多次火山噴發作用形成的中生代火山地質遺跡和2萬—1萬年前形成的典型海岸地貌景觀。根據地質環境、火山形成方式、岩石類型及與火山機構的關系等,地質公園內中生代火山岩相基本為陸相噴發。噴發方式劃分為爆發相、爆發—崩積相、爆發+溢流相、溢流相、侵出相(包括岩流自碎角礫岩相、爆發角礫岩相)、火山通道相、次火山岩相等7個火山岩相 。
園區內岩石類型多樣,包括流紋岩、凝灰岩、集塊岩等各種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是進行火山地質知識科普的天然課堂;沙灘、礫石灘、海蝕崖、海蝕柱、海底珊瑚礁等海岸地貌景觀種類齊全、發育完整,是中國典型的岬灣式海岸地貌。大鵬半島海岸共包括大小沙灘18處。 截止2014年,大鵬半島分布有鳥類230多種、獸類37種、兩棲類18種、爬行類40多種。
Ⅳ 求深圳公園大全
筆架山公園 福田區梅崗路26號
紅樹林海濱公園 福田區下版沙村(近濱河大權道南側)
蓮花山公園 福田區紅荔路6030號
中山公園 南山區南山大道3109號(近匯泉廣場)
鳳凰山森林公園 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村
羊台山森林公園 龍華新區大浪街道福龍路
馬巒山郊野公園 龍崗區坪山鎮馬巒山
洪湖公園 羅湖區 文錦北路2023號
東湖公園 羅湖區愛國路4006號東湖公園內
塘朗山郊野公園 南山區 東北部龍珠六路盡頭處
華僑城濕地公園 南山區 華僑城歡樂海岸
大運公園 龍崗區北通道大運自然公園
大鵬國家地質公園 龍崗區地質公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