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恐龍主題公園
Ⅰ 參觀十堰博物館日記300
今天下午,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唱著歡樂的歌兒,參觀了十堰市博物館。
全體六年級同學排著整齊的隊伍,成群結隊地出了校門,朝著博物館所在的東面走去。
過了第一個馬路,向柳林溝中學前進,太陽公公笑呵呵的,萬里無雲,身旁的柳樹不時搖擺著,好像在向我們招手。
過了一會兒,穿過了一個山洞,過了柳林溝,上到與北京路相交的立交橋,順著北京路向北走去,不到十分鍾,便到了心盼已久的目的地???博物館。
博物館高大雄偉,牆壁上閃現著六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十堰市博物館。
呵!博物館可真大呀!好氣派!它共分為五個區域???恐龍時代歷險、我們偉大的祖先、十堰武當的歷史、南水北調文物、十堰水源區建設等。
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恐龍模型,看到恐龍,我們高興的心都飛了。恐龍可真大呀!不少同學把雙手合到一起,大聲地說:「保佑,把我們帶到恐龍時代吧!」在這個展區,有茂密的樹林,再往裡走,呵,一個巨大無比的恐龍骨架,長達數十幾米,比教室還高許多,有半個籃球場那麼大,真不知道恐龍這么大的東西怎麼會消失的。
博物館里的阿姨向我們一一介紹了許多關於恐龍的知識,恐龍的種類有許多,霸王龍、竊蛋龍、翼龍等,走進來真像是走進了一個侏羅紀時代。
接下來我們又了解了人類的祖先是怎樣演變成現代人的,武當山的有關傳奇故事,南水北調的出土文物和水資源保護等,一路下來,我感覺自己也成了一個偉大的小學者。
參觀了博物館,我增長了許多知識,懂得了許多大千世界的奧秘。博物館的形狀像一隻眼睛,這預示著我們的十堰將不斷向前發展,必將成為一座花園式的城市。
十堰博物館,你是我們十堰人的驕傲。
Ⅱ 十堰至鄖縣恐龍園怎麼坐車
如果自來己沒有車的話源不建議你進去,因為從柳陂鎮到地質公園還有一段路而且沒有公交。就算你到了柳陂鎮找了個摩托車進去那他也會宰你。而且地質公園門票30也沒有什麼看的,只是有幾個恐龍骨架和恐龍蛋而已。
到六堰座100路城際公交到終點站下車——老中巴站座2路到柳陂鎮(老二街不是新集鎮)——找個摩的到地質公園。
到六堰座103路直接到柳陂鎮(老二街不是柳陂新集鎮)——找個摩的到地質公園。
Ⅲ 十堰博物館
7月1日,湖北南水北調博物館(十堰市博物館)開館,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梅鋪龍」作為「走進恐龍時代」展館的鎮館之寶展出。
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出土自鄖縣柳陂鎮青龍山,分布面積約10平方公里,賦存在晚白堊紀地層的粉紅色砂礫岩中,距今約6500—13500萬年,化石群具有分布集中、數量大、種類多、埋藏淺、產化石層位多、保存完好等特點。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鄖縣「梅鋪龍」出土於梅鋪鎮李家溝,已查明的分布面積達2.5km2,距青龍山約80km,目前已發現2個產化石層位,6個化石點,化石主要埋藏在馬家村組的中、下部,骨化石總量估計在10000塊以上。目前,該區域已被批准為市級地質遺跡保護區。
2005年8月以青龍山恐龍化石群為主的鄖縣國家地質公園,在北京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評審,預計在2008年年初開園。鄖縣國家地質公園整合了縣域內地質遺跡資源,形成了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園區、梅鎮猿人洞地質遺跡保護點、龍呤峽—九龍瀑喀斯特洞穴峽谷群園區、虎嘯灘喀斯特原始森林大峽谷園區、雲蓋寺綠松石礦址園區、安城古銅礦遺址園區、青曲鄖縣人遺址園區、李家溝恐龍化石地質遺跡保護點、滄浪山—紅岩背武當群生態園區十大景區,為保護珍稀的地質遺跡資源,推動旅遊經濟收入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007年「五一」黃金周,鄖縣國家地質公園共接待遊客近萬人,地質旅遊經濟效益已初步顯現。鄖縣政府決定在未來的幾年內,再通過自籌、招商引資等方式投入近億元,開發鄖縣國家地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