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國家地質公園
齊雲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與湖北武當山、四川鶴鳴山、江西龍虎山並稱中專國四大道教屬名山。齊雲山道教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漢晉時期就有道教活動,唐乾元年間,道人龔棲霞來山傳教,至今已有1240年。明代嘉靖年間,世宗皇帝設壇求子靈驗後,敕賜建立玄天太素宮,從此香火日漸鼎盛,香客日達3000人,影響之大,遠播海外。
齊雲山丹霞地貌奇觀,歷來就吸引了無數文人雅士登臨抒懷,揮毫潑墨。曾有李白、唐伯虎、朱熹、徐霞客、戚繼光、海瑞等歷史名人在此留下書畫、游記、詩詞。被鐫刻於崖壁與石碑上的書法精品更是比比皆是,不勝枚舉。這些人文寶藏與自然饋贈相映生輝,更進一步奠定了齊雲山「江南名山」的地位。
齊雲山道教建築巧妙利用了丹霞地貌自然風光,講究建築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或依山就勢,或隨洞賦形,深刻體現了中華建築藝術「天地互化,神人合一」的精髓。
Ⅱ 安徽碭山古黃河省級地質公園是哪個城市
宿州市碭山縣。
安徽碭山古黃河省級地質公園,在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位置在碭山縣官莊壩鎮——玄廟鎮一帶,包含古黃河河床、高灘地、南北大堤、背河窪地、決口潭等完整的古黃河故道地質遺跡。
Ⅲ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公園遺跡
浮山,位於安徽省樅陽縣境內,與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琅琊山並稱為安徽省五大歷史名山。距樅陽縣城30km,面積18km2,由六個景區構成:張公岩天池景區、會聖仙橋景區、金谷妙高景區、木氽 山景區、浮東水上休閑度假娛樂區、北後山生態森林花果景觀區。
浮山是一座白堊紀時期的火山,由富鈉、鉀的火山岩組成。經一億多年的風雨剝蝕,仍保留著完整性與典型性。其火山爆發方式類似義大利維蘇威火山。它在長江中下游——郯城、廬江火山岩帶內屬於晚期火山的傑出代表,是研究粗面岩的天然陳列館,是探索地球深部物質的「超深鑽」。
浮山古火山經大自然精雕細刻,塑造了疊嶂、峭壁、岩洞、怪石、岩鍾、天橋與澗流,幽谷與湖盪為組合的自然景觀。它秀麗玲瓏、岩嶂壁立、洞壑幽藏、河湖環繞,而領人神往,聞名於世。
浮山歷史文化起源於南朝梁代(公元205—557年)。高僧名士遠祿(曹洞宗第七代祖師),智豈頁 (天台宗創造人),王陽明(理學家),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歐陽修,蘇東坡,方以智,方苞,姚鼐(桐城派)等,都在浮山留下豐富的文化遺跡。
探訪文化淵源,搜尋歷史足印,浮山將為遊客提供一份翔實的人文資料庫。
Ⅳ 安徽有哪些有名的旅遊景點推薦
安徽省內的旅遊景點非常多,知名度高的也很,其中也有國家5A級風景區,想去安徽省內旅遊,建議首選黃山風景區,黃山風景區屬於國家5A級風景區,其景點比較綜合,景區有森林、有溫泉、有山脈、有瀑布、還有峰林,春、夏、秋、冬都適合去,其實五一游黃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今年的五一長假為五天,去黃山遊玩的時間大約為2到3天為宜,提前一天做好准備工作,遊玩2到3天,第四天返程,第五天好好休息一天,准備開工。
一、黃山風景區
黃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與長江、長城、黃河同為中華壯麗山河和燦爛文化的傑出代表,被世人譽為“人間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境內群峰競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兩次登臨黃山,贊嘆道:“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人據此概括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得名。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采葯煉丹,得道成仙。唐玄宗篤信道教,遂於天寶六年(公元747年)詔改黟山為黃山,黃山之名於是一直沿用至今。千餘年來,黃山積淀了濃郁的黃帝文化,軒轅峰、煉丹峰、容成峰、浮丘峰、丹井、洗葯溪、曬葯台等景名都與黃帝有關。
牌坊
七、宏村古村落
宏村鎮,古稱弘村。南宋紹興元年,宏村始祖汪彥濟因遭火災之患宏村鎮,舉家從黟縣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崗山一帶建十三間房為宅,是為宏村之始。汪彥濟在村口興建睢陽亭,作為入村標志性建築。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作為程朱理學發祥地的徽州也達到了極盛時期。汪姓祖先在外做官、營商者大增,他們積累了大量的資金財富,為光宗耀祖,紛紛在家鄉購田置屋,修橋鋪路。
明仁宗洪熙元年-明神宗萬曆二十四年,宏村以"東土道制(龍排廟)、南土水制(紅楊、白果)、北土土製(雷阜榛子林)和西土佛制(觀音亭)為水口布局(風水屏障)。營建了樂敘堂、太子廟、正義堂等祠堂、廟宇,宏村逐漸形成了以血緣、地緣關系聚合的同宗同姓的民居集落。
Ⅳ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的火山地貌博物館
公園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古火山噴發中心區,古火山形態保存完好,環形山嶺、環狀斷裂、放射回狀斷裂、塌陷答火山窪地和復合穹丘等火山構造均清晰可見。尤其是浮山破火山,其火山地貌保存完整,形態典型,平面近似圓型,直徑約4平方公里,面積約14平方公里,地面形態為一邊緣高、中間低的盆形凹地,屬典型的塌陷火山窪地,岩相種類配套齊全,構造形跡清晰可見。有復合穹丘、火山口、火山鍾、火山渣(浮石)及熔岩流、環狀斷裂與放射狀斷裂、龜裂紋等。
在浮山蓮花峰到雲梯峰一帶,在由火山灰流形成弱熔結凝灰岩層面上,常見到大片出露不規則多邊形龜裂紋構造,顯示層狀火山岩層面冷卻收縮特有遺跡。裂紋垂直岩層面規則下延,形成柱狀節理,沿此組節理風化淋濾便形成了百佛朝如來等陡峻峰林景觀。
在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結凝灰岩中,均發現有垂直層面連續分布的氣孔構造;這種氣孔構造是含揮發分的熾熱火山碎屑岩灰流在定位後固結過程中,揮發份不斷逸出所形成的。浮山景區的「海島雪浪」景點,為較典型的火山灰流自然剖面,每個灰流代表一次火山噴發。
Ⅵ 安徽省地質公園有哪些
世界地質公園:安徽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安徽大別山(六安)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天柱山國家地質公園
省級地質公園:九華山地質公園
韭山地質公園
丫山地質公園
太極洞地址公園
馬仁山地質公園
女山湖古火山地質公園
Ⅶ 安徽4座5A景區名山都有哪幾座
地處華東腹地、長江及淮河的中下游地區的安徽,早已是我國知名旅遊大省,境內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尤以雄奇壯麗的山川及粉牆黛瓦的徽派古村落最為特色,深深地吸引著國內外無數遊客的慕名而來。
天堂寨的生態保護良好,是中國七大基因庫之一,也是華東地區最後一片原始森林,有「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國、花的海洋」之美譽。
Ⅷ 大別山有哪些旅遊景點
大別山龍的旅遊景點有:龍井峽、別山湖、天堂湖景區、青苔關景區、大別山主峰。
Ⅸ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公園博物館
休寧縣齊雲山地質公園博物館建設項目得到國家國土資源部立項支持,首批項目資金100萬元已到位。目前,齊雲山地質公園博物館工程正在積極籌建。
位於休寧縣城西15公里的中國四大道教聖地之一的齊雲山,是中國國內惟一的集丹霞地貌、恐龍化石和道教文化於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景區為典型的丹霞地貌構造,峰巒形態奇特,絕壁斷崖,山體突兀,在飛瀑、清泉、雲海、湖光及四時異景的映襯下,顯得分外精巧奇絕。由於第四紀造山運動和不同時期地殼運動的影響,形成了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觀,被譽為中國紅石公園,其丹霞地貌發育於7200多萬年前,是典型的「地形倒置」向斜山。景區面積約110平方公里,內有36奇峰、72怪石、24飛泉、16幽洞,宮觀道院點綴其間,碑銘石刻星羅棋布,構成了「天開神秀」、獨具一格的山水畫卷。整個景區是一幅世界罕見的天然太極圖。據傳,齊雲山被乾隆皇帝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齊雲山地區連續發現了7處中生代白堊紀時期的(距今約12000萬年~6500萬年之間)恐龍化石。一批世界罕見、呈「三位一體」的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和恐龍足跡化石,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一處休閑旅遊和科研考察的絕好場所,也極大地提高了齊雲山景區知名度。
Ⅹ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的火山地貌景觀
神奇的火山地貌景觀主要位於浮山破火山機構之中,由奇峰怪石,火山洞穴,火口湖等構成。奇峰怪石:形態各異,極盡鬼斧神工之妙,為國內罕見。 好似凌空巨石,如海螺,似蔥頭,似動非動,搖搖欲墜,名日「飛來石」,旁有題刻「何地飛來」。有詩為證:「何地飛來石,藍天聳玉蔥」。
天柱峰:
突兀於「盆地」之中,為火山鍾(熔岩穹丘)景觀,又名檣山。 形如鍋底,浮山最高峰。峰上有一亭,叫「望江亭」。俯首西望,檣山如柱,纜山如索,極目遠眺,「長江如帶,九華若筍;振風塔、天柱峰隱約可見」。近觀則湖山相間,潦繞回環;農舍漁村,星羅棋布;良田纖陌,縱橫如秤;林鳥沙鷗;煙霞出沒;輕帆片片,堤柳依依。
天地清淑之氣,無不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若在金秋時節,人立妙高峰頂,西望天柱山,聳立天際,夕陽西下,太陽下方,漸漸出現一個三角形的黑影,黑影慢慢上升,像一座寶塔映在圓盤之中。此乃「天柱日影」,為浮山獨有的奇景。海島雪浪,峭壁千仞,石紋赤黑相間,如雪浪翻滾。岩洞心空如蜂房,立壁之上苔蘚懸掛,若飛瀑墜下。雨天里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勢,人立其下,如置身海島之中,驚濤駭浪,震耳欲聾。晴天則有天河墜玉,懸掛若簾之妙。
浮山怪石,天然雕塑,千姿百態,精巧絕倫。玉兔拜月,紫霞萬千:天鵝孵蛋,惟妙惟肖;靈猴迎客,石景寓情;指月石上,得月最早,雙蛙戲岸,活靈活現。千奇百怪,引人入勝。 浮山洞壑藏幽,峭壁凌空。其「削成絕壁千尋峭,生就懸崖萬竅空的卓絕風姿,令人神往。
據《浮山志》記載,全山有洞穴五百多,著名的有三十六岩七十二洞。最大的金谷岩,長十三丈,寬五丈,解放初岩內尚有廟宇,現洞口仍留有羅漢松,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其附近有兩壁夾峙的「一線天」,和被稱
為「浮山第一水」的滴珠岩。 如上天池和明鏡池。上天池的「天池雲影」乃浮山一絕。上天池為古火山口遺跡或為火山灰流岩層間的一處負地形?發人深省。明鏡池,池水清秀,波光鱗鱗,青山環繞,叫人流連忘返。
此外,龜裂紋地貌景觀可在蓮花峰至雲梯峰一帶常見。這是岩漿噴出後冷卻收縮的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