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金釘子地質公園電話

金釘子地質公園電話

發布時間: 2020-12-29 02:42:33

『壹』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風景名勝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風景名勝可分為八大類。
(一)歷史古跡
老司城遺址、溪州銅柱、鳳凰古城、乾州古城、苗疆長城、黃絲橋古城、里耶古城遺址、沈從文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不二門遺址、四方城遺址、魏家寨古城遺址、羊峰古城遺址、乾州文廟、里耶麥茶戰國墓群、里耶大板遺址與墓群。

(二)地質標志
古丈金釘子、花垣金釘子。
(三)風景名勝
鳳凰風景名勝區、德夯風景名勝區、猛洞河風景名勝區、呂洞山風景名勝區、棲鳳湖風景名勝區、沅水風景名勝區、古苗河風景名勝區、烏龍山風景名勝區、奇梁洞旅遊風景區、南華山神鳳文化景區。
(四)古鎮苗寨
浦市鎮、白沙鎮、邊城鎮、里耶鎮、芙蓉鎮、老洞苗寨、冬就苗寨、山江苗寨、惹巴拉村、岩旯窠苗寨、勾良苗寨、墨戎苗寨、夯吾苗寨。
(五)濕地公園
湖南花垣古苗河國家濕地公園、湖南吉首峒河國家濕地公園、湖南瀘溪武水國家濕地公園。
(六)地質公園
湖南烏龍山國家地質公園、湖南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湖南鳳凰國家地質公園。
(七)森林公園
湖南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湖南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湖南坐龍峽國家森林公園、湖南矮寨國家森林公園、湖南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高望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橋山自然保護區、洛塔自然保護區、兩頭羊自然保護區、九重岩自然保護區。
(八)水利風景
吉首大龍洞水利風景區、鳳凰長潭崗水利風景區、花垣邊城水利風景區、永順杉木河水利風景區、吉首八月湖水利風景區。

湘西州位於湖南省西部偏北, 酉水中游和武陵山脈中部。其地域范圍為東經109°10′~110°22.5′,北緯27°44.5′~29°38′之間。東鄰貴州省銅仁市,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南接懷化市麻陽縣,西連懷化市沅陵縣,北抵張家界市。東西寬約170公里,南北長約240公里。全州國土面積15462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556平方公里。占湖南省總面積的7.3%。

『貳』 浙江長興 金釘子地質公園

在一起的,如果不是自駕車,可到杭州北站坐到長興的車子,到了長興長途汽車站後坐公交車到長興汽車站,坐到新槐的汽車,可以直接到金釘子。

『叄』 衢州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衢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十大

1、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 AAAAA
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即開化縣根博園),國家AAAAA級旅遊旅遊區,佔地面積位3.03平方公里,位於錢塘江的源頭——開化縣,由衢州醉根藝品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工藝美術大師徐谷青先生精心創作。盤古開天,「水從源,木從根」。在林木蔥郁,溝溪涓涓的錢江源,有一道神奇秀美,別具一格的風景線——中國根雕博覽園。其創始人是享譽海內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的徐谷青先生。其作品自然、古樸、宏大,充滿著豐富的熱情和強烈的個性。氣勢高峻雄厚,曲音繞梁,真乃太湖之小品,石濤之遺韻。曾由我國著名作家冰心老人提名的根雕大佛「未來佛」,恢宏博大,出神入化,轟動整個藝術界,終以60多萬元人民幣被國外公司收藏。中國根雕博覽園內主要有:巨型五百羅漢園、巨型枯樹名木園、盆景和珍稀植物園、根雕博物館、徐谷青根藝美術精品陳列館、工藝品展銷廳及土特產總匯等。
2、衢州葯王山 AAAA
葯王山景區,國家4A級景區,位於紫微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爛柯山-烏溪江省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是省級生態旅遊區,面積為1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5%以上。相傳,中國第一位葯王——炎帝神農氏曾在葯王山嘗百草、洗葯、搗葯、煉丹,拯救黎民百姓,葯王孫思邈曾隱居山中,因此得名葯王山。景區分神農溝、馬尾瀑、石林薈萃三大景區,詳細景點有:古樹、憶賢橋、神木棧道、神農溝、三祖峰、石門鎖蛟、神農瀑、十問亭、天門橋、葯圃、鍾離潛修、葯膳館、回生橋、不老橋、濟時橋、千金橋、五行橋、四君子橋、救虎橋、葯王居、八卦泉、知母橋、野猴坪、天孫浣錦處、御花盆景、萬應廊橋、馬尾瀑、甘露軒、八仙長廊、仙隱洞天、仙人道、祭壇、三妙亭、金不換橋、九仙樓、百合橋。景區內各景點分布交錯有序,千峰競秀、竹木蔥蘢、鳥語花香,充分體現出雄、奇、險、靈、秀、美、幽的天然特色。區內地質形成於侏羅紀晚期或白堊紀,距今約1億——1.5億年前。
3、廿八都古鎮 AAAA
廿八都古鎮廿八都地居仙霞嶺高山深谷之中,地勢險要。四方關隘拱列,東有安民關,南有楓嶺關,西有六石關,北有仙霞關,易守難攻。三省邊界的地理位置和歷史上的頻繁戰爭、屯兵、移民,使廿八都成為「方言王國」和名副其實的「百姓古鎮」,鎮上有9種方言和130餘種姓氏。長條形布局的城鎮,古建築風貌依舊。楓溪水自北向南穿鎮而過,民居依山傍水,緣溪而建。青山綠水間,黛瓦青牆、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錯落有致,至今仍保留著19世紀的風貌。廿八都為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作家創作基地,歷史上是邊區的重要集鎮,素有「楓溪鎖鑰」之稱。專家譽此為「文化飛地」,學者稱其為「一個遺落在大山裡的夢。」
4、三衢石林 AAAA
三衢石林風景區位於中國胡柚之鄉-常山,是浙江風景線上的一個亮點.景區總面積27.58平方公里,分三部分組成。距縣城北10公里處的石林景區,石林與藤蔓相互交錯,盡現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和無窮變幻。東面三衢山是衢州母親山,景觀以典雅精緻見長,主要景點有趙公岩,三衢聖母;中不的小古山,景觀以奇,險,美為主要特色,其景點有猴子觀海,獨樹江南;西面的大古山,景觀以曲折幽深,氣勢宏偉著稱,其中的三衢長廊,紫滕峽谷,仙人洞等被中外遊客稱之為「江南一絕」。整個石林景區觀類型多樣,各種動物造型惟妙惟肖,素有世界上最大的「象形石動物園」的美稱。距縣城5公里處的二都橋黃泥塘的「金釘子」剖面,是國際地科組織在我國確立的首枚:「金釘子」,也是我國境內唯一保存完好的人類地質和古生物遺產,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距「金釘子」剖面不遠處的同弓太公山白鷺生態保護區,在不到4公頃范圍內聚集了3萬多隻鷺鳥,主要有大白鷺。
5、天脊龍門 AAAA
位於衢州城南33公里處,呈「V」字形地貌,山高水深,峭壁深壑,雄奇險峻,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交通 : 火車站旁邊坐去龍門峽谷的專線車,7.50/人。「天脊龍門」(原龍門峽谷)景區位於衢州市城南34公里處,是國家級森林公園--紫微山風景區的主景區之一。現開發面積14平方公里,是集山水觀光與休閑度假於一體的旅遊度假勝地。天脊龍門景區以峽谷、奇峰、絕壁、飛瀑見著,景區內高峰林立,峽谷縱橫,其中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54座。從水門尖到龍門為一條長達25華里,相對高差近1000米的深谷,峽谷時寬時狹,忽陡忽平,形成了獨特的險、雄、奇、秀、幽之形勝。「不甘此生落凡塵,腳踏一步躍龍門」有天生龍門。傳說,此處也是龍育九子之所。
6、江山清漾村 AAAA
清漾村位於江山市石門鎮,座落在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北麓,海上絲綢之路陸上延伸通道仙霞古道傍村而過。全村現有8個村民小組、345戶、1168人。2009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98元。江山一直就是江南毛氏聚居的中心地區,至毛寶八世孫——毛元瓊(號清漾)定居江郎山北麓,後來其子孫以毛元瓊之號命名村莊,清漾村因此得名。 清漾毛氏厚積薄發,源遠流長。自毛元瓊定居清漾以來,清漾毛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人才輩出,逐步發展壯大成為江南毛氏的主系。在紮根江山的同時,清漾毛氏逐漸遷居江浙、湖廣、雲貴、閩台、港澳乃至海外,江南毛氏十之八九都是江山清漾的分支。被列為首批48件國寶檔案的《清漾毛氏族譜》,清晰地記錄了江南毛氏的繁衍遷徙情況。現存的江南各地毛氏望族譜牒,均明確記載直接或間接源自江山清漾,如江西吉水毛氏、湖南韶山毛氏、浙江奉化毛氏、廣西賀州毛氏等江南毛氏望族。
7、龍游石窟 AAAA
介 紹 :位於浙江省西部衢州市龍游縣城衢江北岸3公里處的鳳凰山麓,距杭州180公里,距金華60公里,距衢州30公里,距千島湖1小時車程,距大慈岩、諸葛八卦村、靈棲洞半小時車程。1992年,世人傳說中的「無底塘」在四個當地的農民的隆隆水泵聲中「水落石出」。這些石窟的斷代成因和用途更是眾說紛壇,成為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龍游石窟是我國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築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一大奇觀。它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體現,集人文、藝術、文化、工程技術於一體,因此,這一偶然發現,也被當地人稱之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8、江郎山 AAAA
江郎山位於江山市區南25公里處的江郎鄉泉井村,以雄偉奇特的「三爿石」著稱於世,擁有中國丹霞第一奇峰、全國之最的一線天、天然造化的偉人峰、驚險陡峭的郎峰天游,千年古剎開明禪寺、千年學府江郎書院、全國最大的毛澤東手書體「0」摩崖石刻等景點景觀一百餘處。 江郎山地處浙、閩、贛三省要沖,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AAAA級景區。江郎山是我國乃至世界都不可多得的老年期高位孤峰型丹霞地貌自然景觀。2010年8月在巴西召開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中國丹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江郎山名列其中,成為浙江省首個世界自然遺產。 江郎山自然景觀奇峻。江郎山距江山市區25公里,以雄偉奇特的「三爿石」著稱於世,素有「雄奇冠天下,秀麗甲東南」之譽。
9、江山浮蓋山 AAAA
浮蓋堆石洞群位於浙江省江山市境內,系古代地殼運動形成的原始生態景觀,因山顛有巨石為蓋,若浮若動,故名。為江郎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浮蓋有四怪:雲怪、石怪、洞怪、泉怪。徐霞客曾於1630年在浮蓋山躑躅三日之久,慨嘆「怪石拿雲,飛霞削翠」。磊落的怪石堆疊而成不計其數的怪洞,常年雲霧輕籠,泉水不涸;洞府深處,古藤纏石,野草漫道,老樹的根須成了亘古的天然簾帳,一如一個沉睡千年的夢。著名的仙霞古道穿山而過,古道上的楓嶺關被譽為中國十大名關之一,當年日本高僧空海在此走過了他到中國取經最為坎坷的一段旅程。
10、烏石山
引言―母子樟-古驛道-(岳飛跑馬道)-石門臨風-高山海灘-福慧寺-唐銀杏-巨石匝城(石長城)金衢遠眺(日出·萬家燈火)-山寺甘泉。 遊客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山水名城·神奇衢州的烏石山游覽。這里是自然景觀+文化遺跡+地質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區。烏石山(原名烏漆山)海拔521米,系懷玉山余脈湖山(761)北麓山脈與金衢盆地南域交匯的山地。地處江山、常山、柯城三縣交界處,地質地貌變化十分豐富。常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湖山的西南麓。江山的古生物化學保護區位於湖山的東南麓。山周邊巨石圍匝若城,綿延數十里,高250仞。現山中尚存有「福慧禪寺」、「將軍殿」、「三清觀」等佛、道寺院。唐紀龍元年(889)通濟大師在烏石山結廬,名福應院。宋開寶三年(970)建寺,祥符九年(1014)賜額。留下烏石山福慧禪寺千年古跡,現為宗教局批準的佛教活動場所之一。山間留有當年通濟大師手植銀杏二株。樹齡已達1100餘年。

『肆』 金釘子地質公園作文什麼是金釘子

今天,我和爸爸還有我的朋友鄭燦宇一起去「金釘子」參觀。「金釘子」這個地方我早就在常山旅遊簡介上看到,爸爸告訴我它的全稱是常山金釘子國家地質公園。
經過約二十分鍾的路程,我們來到了「金釘子」這個地方。一旁的展板上介紹,她是全球第一枚奧陶系達瑞威爾階剖面的「金釘子」,位於常山黃泥塘。雖然對這段說明如同天書一般,但接下來一段關於「金釘子」的解說,總算解開了我心中的疑問。簡單來說,「金釘子」是衡量地質年代的一把尺子,是指示某段地質年代的全球標准。帶著似懂非懂的心情,我和鄭燦宇把目光投向入口廣場中間一根幾十米高的柱子。原來,柱子上描繪這遠古時候的海洋生物,如海林擒、苔鮮蟲、三葉蟲、海百合等等。再往裡面走,映入眼簾的是幾個四方形的拱形雕塑,旁邊是用一些鵝卵石鋪成的波浪形裝飾。隨後,是一座石頭橋和長長的連廊,連廊旁邊就是代表地質年代的石頭剖面。我邊走邊想:「這里的學問真深奧!看來當地質學家真不容易啊!」
最有趣的,莫過於橋旁幾塊造型獨特的石頭了。看到它們,我就開始浮想聯翩,第一塊,看上去像烏龜,恍惚間又變成了一隻公雞;第二塊,好似一位老人抱著一隻猴子,旁邊還有一隻小鳥;第三塊,像是一座屹立著的燈塔……僅僅這三塊石頭,卻能激發人無限的想像。尤其數第二塊石頭最獨特,也最能讓人想出各種千奇百怪的東西。讓你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奇妙工藝。我們還撿了幾塊自認為像化石的當作紀念品呢!
這是我來常山第一次旅遊,也讓我體會到了許多東西,我愛常山!

『伍』 作文:以爸爸媽媽的口吻寫自己。 急急急急急~~~~~~~~~~~~~~~

你的出現,是爸爸媽媽的最大驚喜!

你的第一聲啼哭,

你的第一次微笑,

你的第一次揮手,

你的第一次蹣跚學步,

你的第一次……

都是爸爸媽媽一生中最幸福的回憶!

你是上天給爸爸媽媽的最好禮物!

你上學了,

你是爸爸媽媽每天心中最大的牽掛!

你學的每一首兒歌、每一個舞蹈、每一個游戲……

你每一天的進步,

都是爸爸媽媽心中最大的快樂!

茁壯成長吧!靈靈;

加油!靈靈;

你是爸爸媽媽的驕傲!

你永遠是爸爸媽媽心目中:

最可愛

最活潑

最聰明

最美麗

最善良

最懂事

最勇敢

最……的靈靈!

認字

我開始認字了,幼兒園里老師教我們讀兒歌,把畫有插圖的兒歌貼在牆上,我們可以隨時看隨時念。媽媽陪我一起看書,會要求我自己指著字念出來,碰到不認得的就教給我。慢慢的,我會念幾首唐詩和短短的故事啦,媽媽使勁地誇獎我。我還有一個認字的小竅門,每次出門不管是走路還是乘車,我都注意認路名,還要大聲讀出來。我還喜歡研究地圖和地球儀,媽媽發現我對地名非常敏感,一旦認識了都會記得很牢,輕易不忘記的,這樣積累下來我慢慢認識了很多新字。

學琴

在我開始上幼兒園大班時,媽媽和爸爸問我,想不想學一樣本領?什麼是本領呢,我還不是很清楚。媽媽就給我舉例子,畫畫,講故事,彈琴等等,問我喜歡哪個。我回答說彈琴,因為喜歡好聽的樂曲。於是我就開始學習電子琴啦。剛開始彈琴我覺得很好玩,我們一個班裡有十幾個小朋友,大家一起叮叮咚咚地特別熱鬧。可是回家反反復復地練習真的好枯燥,有好幾次我都不想練啦,叫著讓媽媽去退掉,但是爸爸媽媽都說自己決定做的事情一定要堅持。而且爸爸也陪著我一起學一起練,他比我彈得好,這讓我有些不服氣啦。最後我像個男子漢一樣堅持了下來,當一首完整的曲子從我的手下飛出時,那種感覺太棒了!現在我最喜歡用樂隊伴奏的方式來彈琴,特別有氣勢,記得和爸爸媽媽去聽的音樂會就是這個樣子的!

愛旅遊

我喜歡旅遊,從我會走路起,爸爸媽媽出門玩就總帶著我,一開始是近的地方,杭州、南京、揚州、寧波、無錫、諸暨。。。在平坦的路上爸媽會推個小車,我走累了可以坐坐,如果是山路,爸爸的肩膀就是我休息的港灣。當然我現在長大了,自己走得雄赳赳的,雁盪山我也爬過了呢。我特別喜歡和地質有關的地方,比如湖州的金釘子地質公園,在那裡我看到了很多化石,和巨大的山體剖面。還有雁盪山,那裡其實是古火山遺跡,有許多形狀奇特的巨石,有高高的瀑布和深深的潭水,我的眼睛都看不過來啦。我去過的最遠的地方是香港,飛機、火車、輪渡我都乘過啦,現在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還想去看大海!

要上學了

我快要從幼兒園畢業啦,馬上就會成為一名小學生。媽媽爸爸為我上學做了很多准備,我也學習了些必要的知識,比如兒童英語,珠心算和拼音,這些在小學里應該都有用。我喜歡蒲公英幼兒園,可是我長大了就要離開,要和老師、阿姨、小朋友們再見了。我上的小學是六師附小,離幼兒園有些遠了,不知道有沒有我們班的其他小朋友和我上同一個學校。那天學校報名,爸爸媽媽領我一起去,媽媽填了幾張表格,老師問了我一些問題,我都回答出來了。後來我們還在學校里參觀了一下,地方非常大,種著好看的花,房子也新新的,我一看就喜歡上了新學校,媽媽說我要在這里讀5年呢,我想我一定會交到新朋友的。

嗯嗯..可能跟你親身的經歷不同..只是個參考

『陸』 金釘子地質公園

金釘子地質公園
所謂"金釘子"是一種永久性紀念標志的代名詞。它是根據1972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聯合國保護世界遺產公約》,由"世界遺產委員會負責實施",旨在以整個國際社會的集體性援助來參與保護具有突出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

長興灰岩是地質學上的專用名詞,而"金釘子"是一種永久性紀念標志的代名詞,其標准地層剖面位於浙江省長興縣西北角青塘山麓,緊臨長牛省道,距縣城21公里,交通便捷。經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認定,長興灰岩代表了世界晚二疊紀的最高層位,是全球二疊系至三疊系界線層型標准剖面,在國際地質學界具有至高地位。"金釘子"地質公園已成為科普、科考的重要基地。長興灰岩-"金釘子"地質公園是長興三大古生態奇觀之一,在地質學界具有無可替代的至高地位。

地質「金釘子」,是距今2.5億年左右的二疊系至三疊系的地質時代的地層、生物。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層型剖面,也是古生態-中生代的界線層型剖面。「代」級剖面「金釘子」全世界只有兩顆,一顆就在這里,另一顆不知多少年後才能確定。浙江常山也有一顆「階」級金釘子,從級別而論,要差二個級別。

九米塔型建築,這是「全球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層型剖面」的標志性建築。這是經我國科學家多年研究。由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同意的「世界標准」的永久性標志。通俗地說,全世界所有地方的二疊繫到三疊系的地層,都以這里作標准來進行比較。好像大英博物館珍藏的那把鉑金米達尺,是世界上測量長度的「權威」,長興的界線層型剖面也是一段地質年代的地層「權威」。

「長興灰岩」保護碑這是一塊中英文的「長興灰岩」保護碑。長興灰岩,在地質學上是個專用名詞,它是「二疊繫到三疊系地質連續剖面」的代名詞,這是由美國著名地質學家葛利普在1931年命名的,得到世界公認。到了60年代以後,有17個國家的30多個地區來爭這個「世界標准」我國科學家趙金科、盛金章、殷洪福、楊遵儀等人以出色的研究成果,糾正了那30多個地區分地層的錯誤,確立了「長興灰岩」的世界標准地位。

『柒』 地質公園——地學內蘊的科學性

一、概述

地質公園是可以觀賞豐富的、有重要科學價值和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跡的風景區。地質遺跡是指地球發展演化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一切跡象,例如有的地方過去是海洋,便有在海洋中沉積的石灰岩等岩石,岩石中還會有在海洋中生活的生物化石;某個地方曾經有火山噴發,便會有火山岩、火山口、火山頸等與火山有關的岩石和構造;發生過泥石流的地方,會有泥石流的堆積物,可以看到轉化為泥石流的鬆散體所處的地貌和構造位置……所有這些可以據之推斷出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事件的物質現象,都叫地質遺跡。地質遺跡是地球歷史的記錄,地學就是根據地質遺跡研究地球發展演化規律的科學,地質公園是欣賞風景區的地質科學性的部分。

建設地質公園的目的,首先是開展地學科普活動,在旅遊中學到地學知識,有利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學水平;其次是滿足廣大旅遊者求新、求知、解惑的需要,提高旅遊的科學品位,提高風景區的美學深度,了解山水形成的本質和地球運動的規律,吸引更多的旅遊者以提高風景區的經濟收入;第三,是對人民群眾進行生態環境教育的需要;第四,有利於保護地質遺跡,因為批准為地質公園後,將禁止采礦等一切破壞環境的活動。

目前許多風景名勝區都掛有多塊牌子,有各式各樣的名稱,這些不同名稱的公園,都是風景區在不同方面的表現。自然風光強調觀賞性,給人以美的享受;森林著重於景區的植被以及植被形成及其所代表的生長環境與特徵,從中得到植物和生態環境的知識;地質公園除了強調美學特徵、植被環境以外,更著重於山水的成因及其與地質環境的關系。

根據國土資源部的規定及部分學者的意見,本書分6類地質公園進行介紹。

二、剖面地質公園

1.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於2001年12月10日經國土資源部批准,2003年11月8日正式揭牌開園。公園位於薊縣之北,燕山山脈南坡,總面積342km2 ,公園核心地帶面積9km2 ,地質遺跡為中、新元古界標准層型地層剖面及古生物化石,可以作為全國和全球地層對比的依據,這就是它的巨大科學價值。

公園中、新元古界剖面地層齊全,出露連續,保存完好,頂底清楚,構造簡單,變質輕微,疊層石等古生物化石豐富,地層厚度近萬米,真實地記錄了地球距今18 億~8 億年的地質歷史,被國內外地質學家推崇為世界上同一地質時期的「標准層型剖面」。

2.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常山地區奧陶系剖面研究比較詳細,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金釘子」地質剖面,作為全球該地層對比的標准剖面。這個「金釘子」位於常山黃泥塘,其底界以一種特殊的筆石的首先出現為標志,是距今4.6億年左右的地層剖面。

3.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位於陝西省中北部洛川縣城南的黑木溝,兩岸邊坡出露的黃土剖面是250萬年來地質歷史的產物,含有豐富的歷史信息。公園面積約9km2 ,黃土垂直節理發育,直立性好,在大氣降水及地表、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了獨特奇異的黃土地貌景觀。在南北長3~5 km的范圍內,有圓形、方形、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黃土柱,有長約數丈、寬約數尺的黃土橋,有小如井口、大如巨盆、深不見底的黃土洞,有坐若金字塔、跌若孔雀下山、造型豐富的黃土雕塑,有橫立的黃土牆和垂直的黃土裂隙……

公園內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的黃土剖面,是研究中國大陸乃至歐亞大陸古氣候變化及其他地質事件的重要資料。劉東生院士認為:「洛川黃土古土壤系列是北半球最為完整的大陸地質記錄之一,它記錄了距今240萬年以來所發生的地質事件,有助於重建中國北方乃至北半球第四紀地質事件的歷史,並有可能以此認識現代地質過程在地球史中扮演的角色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國黃土磁性地層學的研究,以洛川剖面最詳,可以劃分出幾個十分重要的極性變化和年代標定點,這是目前所知的全球黃土記錄中最為連續、完整的剖面。」張宗祜院士指出:「黃土高原整個全新世的氣候變化,存在著千年尺度的准周期性波動,這種變化在中國許多地方的序列載體中都有表現,但以洛川剖面全氧化鐵氣候序列表現得最為完整、清晰。」「中國黃土地層中發現的脊椎動物化石,具有時代特殊價值的屬種還是很少的……像陝西洛川黑木溝剖面的黃土地層中集中出現的化石產地是不多見的,也是十分典型的。」

三、生物遺跡地質公園

1.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生物演化的歷史,是地球演化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距今25 億~5.4 億年的元古宙已發現了很多菌藻植物化石,因而將元古宙稱為菌藻植物時代。元古宙末期,除藻類大量繁育外,還出現了著名的伊迪卡拉動物群,其中有腔腸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和介殼動物。由於這些動物缺乏堅硬骨骼,保存下來的多為動物軀體的印痕化石和遺跡化石。原先植物繁茂的時代突然出現大量動物化石,地質界稱其為生物大爆發。我國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就記錄了一次生物大爆發事件。

雲南下寒武統自下而上分為4階:梅樹村階、筇竹寺階、滄浪鋪階、龍王廟階,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事件就記錄在梅樹村階地層內。梅樹村階以雲南晉寧以北7km的梅樹村剖面為層型剖面,其中保存了早寒武世(距今5.3 億年) 40 多個門類、100 余種動物的化石,其中有海綿動物、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和疑難動物化石等。由於埋藏地質條件特殊,不但保存了生物硬體化石,而且保存了十分罕見精美的生物軟體印痕化石,為研究寒武紀早期生物大爆發及這個時期的動物生理結構、生活習性、系統演化、生態環境提供了實物資料,是極為寶貴的地質遺跡。這些化石稱為「澄江動物化石群」,與澳大利亞「伊迪卡拉動物化石群」(距今5.8億年)、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動物化石群」(距今5.15億年)並列為「地球歷史早期生物演化實例的三大奇跡」,被稱為「20世紀最令人驚奇的發現之一」。

澄江動物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澄江縣帽天山地區,總佔地面積18km2 ,山勢順地層走向延展,中心區帽天山海拔2026m。化石埋藏帶長20km,寬4.5km,核心保護區面積1.2km2 ,共發現化石點30餘處,已採集化石3萬余塊。

19世紀30年代,達爾文在其著名的《物種起源》中預言:今後如果有人對我的理論提出挑戰,那很可能來自對寒武紀動物突然大量出現的解釋。1991年4 月23 日,美國《紐約時報》頭版頭條並附配精美圖片介紹了中國帽天山動物群的發現。2001年1月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認為雲南澄江動物化石群使脊椎動物出現的時間提前了6000 萬年。英國牛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感嘆:「澄江古生物化石將是科研永遠的大廈」。此處經科學鑒定的40個門類、100多個種的古生物化石,涵蓋了現代生物的各個門類,還發現了多種過去曾大量存在、現已滅絕的動物種,已超出現有動物分類體系,只能冠之以發掘地名來命名,如撫仙湖蟲、帽天山蟲、雲南蟲、昆明蟲和跨馬蟲等。

2.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恐龍是已經滅絕的古代脊椎動物,它們生活在2.25億~0.65億年前的中生代,包括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之久。恐龍是一個巨大的家族,既有「巨大的」、「恐怖的」,也有「小巧的」、「溫順的」。世界上已發現的恐龍化石有900~1200個屬。在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陳列廳中展出的完好恐龍骨架達18 具,這18 具恐龍中有3具屬於雜食性,個體長1.4~2.8m;有5具屬肉食性,個體長4~8.9m;有10具為植食性,其中3具個體長4.3~7m,另7具個體巨大,長9~20m。所有這18具恐龍化石在時代上都屬侏羅紀。

自貢恐龍博物館建築在恐龍化石群的發掘現場——大山鋪,距自貢市11km,建築面積6000m2 ,有兩個發掘現場,在這兩個現場可以看到從砂岩中剝離出來的恐龍骨骼化石,堆積重疊,縱橫交錯,十分壯觀。

我國國家地質公園中的恐龍地質公園還有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3.硅化木地質公園

(1)遼西木化石群

遼西木化石群集中在北票市和義縣一些山區,它們大都保持原始樹樁形態,大的直徑達1m以上,表層樹皮裂痕依稀可見。最長的石樹樁,出露部分長3m有餘,樹樁上年輪清晰,其年代屬侏羅紀,與北票含煤層的時代相當,原來這里曾是浩瀚的林海。

(2)延慶木化石群

在北京延慶縣城東北白河北岸長500m的谷坡上,分布了40~50個木化石群。這些木化石高低參差、密密麻麻,堪稱奇觀。木化石較堅硬,有的出露地表幾十厘米,有的達1m多,直徑約1~2m。多呈短樹樁狀,表面為褐黃色和灰白色,樹皮紋路和斷面年輪清晰。延慶木化石群世所罕見,這里原是湖泊,樹木被埋入地下,經硅化形成。

(3)自貢硅化木

四川自貢市涼高山附近的長山嶺,有一株舉世無雙的硅化木,主幹長23m,直徑1.3m。此硅化木堅實晶瑩,樹紋纖維清晰,在陽光照射下,像寶石般閃閃發光。它埋藏於侏羅紀砂岩中。

(4)亞利桑那州化石林

美國亞利桑那州阿達馬那鎮的化石林,數以千計的石化樹干(硅化木)倒卧地面,直徑平均1m左右,長15~25m之間,最長達40m,其周圍還有零散的化石木塊。這些石化樹木年輪清晰,宛如大塊的碧玉瑪瑙,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密集的石化樹干區有6處,最美的叫彩虹森林。推測此處原有的森林被洪水沖刷,木質發生礦化作用,又被鐵錳氧化物染色,才形成今天五彩斑斕的化石樹。

4.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東臨朐縣上林鄉。富含化石的岩層出現在一個采礦坑內,最上層是風化的土壤,第二層是第四紀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岩,第三層是富含化石的硅藻土層,最下面是砂礫岩。硅藻土層由硅藻的遺體經黏土膠結而成,其形成時代為距今1800萬年的中新世。硅藻土成層極薄,像書頁,其中賦存的化石像動植物畫冊一樣,又被稱為「萬卷書」。硅藻土曾作為一種非金屬礦床開采,1980年此處成為我國第一個古生物化石重點保護區後才停采。

哺乳類動物化石包括鹿、犀牛、豬、馬、熊、鼠、蝙蝠等17個屬18個種,其中以柄杯鹿數量最多,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奔跑姿態。鳥類骨壁很薄,很難保存為化石。1976年在此發現了一具完整的鳥類化石,轟動了中國古生物學界,也引起世界同行的關注,迄今已發現6種鳥類化石。蛇化石的研究在我國始於20世紀60年代,第一塊蛇化石即發現於此,在其骨骼的兩側還可看到鱗片壓在岩石上的痕跡。兩棲類有6個以上的種,可以看到蛙的幼體——蝌蚪和長著尾巴的青蛙,還見到青蛙和魚一起保存的化石,以及魚、水草、樹葉保存在一起的化石。昆蟲化石的保存有三大特點:數量龐大,保存完美,形態生動。昆蟲身上最易腐爛、最不易保存的翅膀,居然能在這里保存下來,並呈現展翅高飛的姿態。山旺的蜘蛛化石也很多,位居世界前列。山旺的植物化石同樣門類齊全,數量豐富,保存完好,不少葉子能見到清晰的葉脈。花最容易凋謝,但卻能保存為化石,甚至可以看到雄蕊和雌蕊,實屬舉世罕見。

在1800萬年前山旺地區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湖,有各種動物在此生活,後來火山噴發,湖泊不復存在,生活在湖中的生物也遭到毀滅。

四、構造遺跡地質公園

1.河南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

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珍奇的構造地質遺跡包括以下5個方面:

1)兩期褶皺的疊加。早期發生過走向南北的緊密褶皺,以後又發生了東西向的褶皺,這兩期褶皺疊加在一起。

2)背斜與地壘的疊加。古老的王屋山背斜在南、北兩翼各形成一條正斷層,於是這個古老的背斜成為地壘。

3)清晰、奇特的不整合組合。王屋山背斜在天台山處倒轉,使太古宇與元古宇間的不整合面直立,並成為壁立的懸崖;元古宇頂部石英砂岩水平產出,不整合於直立的石英岩上,形成角度不整合。兩個不整合相交成T字形,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不整合之一。元古宇頂部石英砂岩沉積時,古地貌應為向西傾斜的陡坡,因而在天壇山峰頂這個小范圍內,東邊的岩層薄、層數少,西邊的岩層厚、層數多。

4)活躍的新構造運動。王屋山地區地面上升的構造運動活躍,其依據主要有:①河流在平面上呈蜿蜒曲折的老年期河道,而剖面上則是兩岸陡峭的V字形青年河谷;②鐵山河有表明地面上升的隘谷;③景區內至少有4期階地;④以寒武系為對比依據,可以計算出天台山相對於太行山的上升高度,以三疊系為對比依據可以大體計算出相對於南面丘陵區的上升高度,以丘陵區為對比依據可以計算出相對於華北平原上升的高度;⑤山前丘陵區山頂高度一致,保持上升前平原的原貌,但已有大量溝谷切割;⑥景區南緣斷層,可見太古宙地層與第四系黃土的斷層接觸,說明第四紀時山體仍在上升,斷層仍在活動。

5)土地生命周期的展現。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由於王屋山地區有活躍的新構造運動,使得土地生命中的各個周期均展現於小范圍內,是研究土地發展及保護的珍貴的科學資源:①公園主景區裸露岩石上,由於風化作用有極薄的黏土礦物生成,是為土地的萌生期;②景區河谷階地上有小片土地生成,是為土地的幼年期;③景區以東為華北平原的邊緣,沃野千里,是土地的青年期;④景區以南的丘陵處於平原上升後遭侵蝕的階段,山頂是良田,谷底則出露岩石,是土地的老年期;⑤公園主景區土地已被全部剝蝕,岩石裸露,是為土地的消亡期,但它卻與土地萌生期重合。

2.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構造遺跡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內可以看到的構造遺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在嵩山地質公園內及其附近可以看到36 億年以來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5個地質時期的地層。

2)能見到華北地區幾乎所有的構造運動遺跡:距今25 億年前發生於元古宙和太古宙之間的嵩陽運動,距今18 億年前發生於中元古代和古元古代之間的中嶽運動,距今5.43億年前發生於古生代和元古宙之間的少林運動,以及石炭紀和奧陶紀間的不整合面。嵩山以眾多不整合面匯聚一堂為特徵。

3)堅硬的石英岩褶皺成各種復雜的形態,倒轉、平卧褶皺到處可見。在三皇寨景區還可見到因褶皺石英岩岩層直立的壯觀景象,一片片石英岩層筆直聳立,直逼蒼穹,布滿整個峽谷,如萬卷「倚天巨冊」,氣勢恢宏雄偉。

五、礦物礦床地質公園

礦床地質公園對人類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一般旅遊者總是感覺礦床很神秘,巨大的礦床對地質專業人員更是有著非凡的吸引力。但是現在似乎還沒有建設礦床地質公園,因為公園的建設可能會對礦山生產帶來影響,而未開採的礦床因各種原因更不會建為公園。那些已經采完閉坑的大型礦床,可以在露天采礦場或地下采場建設地質公園。這既是對采礦破壞環境的整治,又能有經濟上的收入,還能開展全面系統的科普教育。

六、地貌地質公園

本書所介紹的各個風景區都可以稱為地貌地質公園。

七、地質災害地質公園

1.龍門山構造地質公園

世界上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其中有感地震5萬多次,7級以上破壞性地震平均每年有十幾次,8級以上特大地震平均每年一次。我國唐山地震死亡人數在30 萬左右。1556年陝西華縣地震死亡83萬人,可見地震是對人類威脅最大的地質災害。

四川龍門山已建成國家構造地質公園,鑒於這里是大地震的頻發區,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大地震的遺跡又多,應以此構造地質公園作為宣傳地震防險避災的地質公園。

龍門山延展於四川盆地西側,長約500km,是一個中生代以來的疊瓦逆沖斷裂帶,大地震就是其運動的結果。其逆沖斷層面傾向北西,龍門山體向四川盆地推移。1929年地質學家趙亞曾在川西平原彭州市境內發現了白鹿頂、小魚洞一帶的飛來峰,確定了這一推覆構造。我們認為,由於太平洋板塊和華北裂谷都將地殼向西推擠,四川盆地向西北插入龍門山之下時,龍門山的塊體便被擠出,向四川盆地推覆,每擠壓推覆一次便發生一次地震。地塊的移動下插不是一個點,而是有一定長度和寬度的地段。因此2008年5月12日地震的餘震都在都江堰和秦嶺地區之間發生,直到能量全部釋放,推覆塊體的位置取得平衡後,餘震才停止。本地段發生過以下大地震:1933年疊溪地震(7.5級) ,1941年黑水地震(6級),1958年北川地震(6.2級),1960年松潘地震(6.75 級),1973年松潘平武地震(7.2級),2008年汶川地震(8 級)。在75年內發生了6 次大地震,約12年一次,足見頻度之高。從上述數據同時還可看出,間隔時間愈長地震的強度愈高,破壞性愈大。

2.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重慶東南黔江的北部,南連酉陽,西接彭水,北界湖北利川,北東部包括湖北咸豐縣一角。中心區為小南海,是一個美麗的高山湖泊,成因為地震堰塞湖,距黔江30餘千米。據《黔江縣志》記載,清咸豐六年發生大地震,山崩岩塌,形成一道長1170m、寬1040m、高67.5m的大壩,截斷溪流,漫淹20餘里,形成湖泊,並在其附近湖北咸豐境內形成4個較小的堰塞湖。小南海湖面長5km,最寬處1km,最深50餘米,有板夾溪等5條溪流注入,水質良好。小南海是目前國內歷史最長、保存最為完好的地震堰塞湖,而且在世界上也「極為鮮見」。據中國科學院專家考察,當時地震震級為6.3級,地震的破壞烈度為Ⅷ度。地震時山體滑塌10餘千米,4500×104m3的崩滑體向西推移2km,以近100m的落差阻塞山谷。地震遺跡區還保存了崩塌崖面、崩滑體、堆石壩、淹沒森林等多種地震破壞形跡。當年因地震崩塌形成的斷崖絕壁——大跨岩、小跨岩之下,滾石密布,巨石林立,其直徑一般1~5m,大者在10m以上。這些為地震災害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自然實體,有很高的科研科考價值。國家地震局於2001年為小南海頒發了「黔江小南海國家級地震遺址保護區」和「全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基地」兩塊牌子,使小南海的科技價值得到了社會公認。

3.東寨港

東寨港位於海南島瓊山區,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據歷史記載,東寨港原是一片陸地,1605年大地震沉沒了72個村莊,隨之成為海港,港灣中生長有大量紅樹。7~10m深的海水裡,村莊廢墟、斷垣殘壁、農田道路清晰可見。

4.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西藏自治區波密縣與林芝縣交界處,主體位於波密縣易貢鄉,呈北西-南東向帶狀展布,總面積為2160km2。地質公園以易貢巨型山體崩塌地質遺跡為特色。

易貢巨型山體崩塌體的體積達3000×104m3 ,崩塌的最大落差達2580m,滑坡的最大垂直運距達640m,最大水平位移為6700~7000m,堆積體達到3×108m3 ,其他遺跡包括高速滑擦痕、高速滑坡特有的噴水冒沙坑、土丘群以及易貢堰塞湖區遺跡、易貢藏布-帕隆藏布斷裂帶與易貢-魯朗走滑斷裂構造遺跡、易貢堰塞湖決口遺跡、易貢堰塞湖潰決形成的次生崩塌-滑坡遺跡、古冰川活動遺跡及相應的地質生態環境等。

本區降水量豐富,斷裂作用加上冰川凍融對岩石裂隙的楔劈以及河流流量增加導致的侵蝕切割能力,進一步加劇了河谷邊坡的掏蝕、失穩,促進了崩塌、滑坡的發生。然而易貢巨大的泥石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卻是地殼的快速上升與陡峭河谷的形成。15 萬年來大峽谷地區地殼抬升速度達到30mm/a,是世界上抬升最快的地區之一。故易貢扎木弄溝巨型崩塌、滑坡是這些獨特的內外動力地質作用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所形成的崩塌—滑坡—堰塞湖—湖水潰決—河谷地形改造—河谷次生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鏈是在別的地區極難見到的。沿易貢藏布而上,被泥石流堵塞的長條形堰塞湖中雲霧縹緲;湖灘平原、湖濱台地,果林茂密,茶園壠壠,此處為西藏第一處茶園,所產珠峰聖茶聞名遐邇。

5.翠華山山崩國家地質公園

翠華山位於陝西西安市長安區,其主峰終南山海拔2604m,山崩分布面積5.2km2 ,主要由殘峰斷崖、崩塌石海、堰塞湖3部分組成。

殘峰斷崖主要指玉案峰、甘湫峰、翠華峰及山崩臨空面。三峰鼎立,突兀險峻,直沖雲霄。玉案峰海拔 1688m,半峰劈裂,崩面平齊峻峭,如玉案倒豎。甘湫峰,海拔2045m,是一條長1500多米、寬260~900m、高差約300多米的山,近南北就地崩塌,形成石海波濤的壯景。翠華峰,海拔1414m,似一巨大的銅牆鐵壁橫亘翠華山中,兩端被高達200餘米的峭壁截切,形成一條長近千米、高200 多米、寬300 多米的石坎,堵塞太乙谷。

崩塌石海,總量3×108m3 ,石塊巨大,集中分布在翠華峰-甘湫峰和大坪。巨石堆砌,相互疊置,宛如石頭的海洋,波瀾起伏。崩塌過程中石塊相互欹嵌,形成了上百個洞穴。其中冰、風二洞最奇。冰洞夏季結冰,炎炎酷暑,洞中冰柱倒立。風洞由兩塊巨石頂端相撐形成,洞中冷風嗖嗖,盛夏六月,涼風習習。還有小風洞、蝙蝠洞等許多奇洞。

堰塞湖共有3處。甘湫池為乾涸之湖;另一處由於泥沙堆積填平,故名大坪;水湫池,因山體崩塌堵塞太乙河形成,湖面長600m,寬100~300m,水深5~12m,可劃船、垂釣等。

『捌』 爛尾地質公園新出路 巢湖市的金釘子地質公園,由於申請世界級的地址公園失敗,又因為前期資金投入太大

逗地質公園地是一個地理區域,在這里地質遺跡是保護、教育和可持續發版展整體概念的一部分。既為權人們提供具有較高科學品位的觀光旅遊、度假休閑、保健療養、文化娛樂的場所,又是地質遺跡景觀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地質科學研究與普及的基地。

地質公園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促進經濟活動和可持續發展。建立地質公園將刺激地方企業、小公司、房屋建築業的興建和發展,開展高質量培訓課程,增加新的就業機會,因為在保護地質公園中的地質資源(如鼓勵通過人造化石來代替原生化石進行銷售)時,會創造新的稅收來源(如地質公園旅遊、地質產品等)。這為當地居民帶來了附加收入,將吸引私人資本的加入。逗地質公園旅遊地是一種與經濟有關的、力求成功的、快速發展的學科,是一個旅遊業中的新領域,其中涉及密切的多學科合作。

在小學和中學開設地質課程,把當地的地質、地貌和自然地理信息編制其中,將有助於保護地質公園,同時還可增強地區意識、自豪感和自我認同感。地質公園或許就是當地和國家范圍內極好的教育工具。

概括的說,能保護地質遺跡,普及地學知識,開展旅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