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地質公園石柱

地質公園石柱

發布時間: 2020-12-29 08:01:34

1. 捺山地質公園門票價格是多少

捺山地質公園自2015年9月26日-11月25日期間實行試營業預覽期。2015年11月26日-2016年2月28日期間休園整理,2016年3月1日正式對外開園。試營業期間票價為70元/人,實名年卡100元/人。

2.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景點

主要分布雲南石林以石多似林而聞名,景區范圍廣闊,景點眾多,有大小石林景區、黑松岩(乃古石林)風景區、飛龍瀑(大疊水)風景區、長湖風景區、月湖風景區、芝雲洞風景區、奇風洞風景區、圭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其中已開發為游覽區的是:月湖風景區、石林風景區、黑松岩(乃古石林)風景區、飛龍瀑(大疊水)風景區、長湖風景區。
大石林
小石林面積約8平方公里,為主要游覽區。在石林入口處,有石林湖,湖中一尊石峰突出水面,故稱「出水觀音」。在石門右側石峰上鐫刻著「石林」兩個隸書大字,與拔地而起的石柱、石峰交相輝映,引人入勝。遊人至此,美景目不暇接,那差錯密布的灰褐色怪石奇峰,平地拔起,沖入雲霄,許多石峰恰似各種動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小石林
與大石林緊密相連而又自成格局,這里地勢平坦。在小石林景區有兩個圓形碧池,一個是幽池,柳樹叢中有一組石峰稱「幽池戀人」。另一池稱「玉鳥池」,池旁有一座石峰,當地人民親切地稱之為「阿詩瑪」。
月湖風景區
月湖位於石林東北側的躍寶山村,距石林12公里。石林縣城至西街口鎮的公路從湖北邊通過。月湖海拔1906米,寬1500米,平均深18米,水面4500畝,是「路南石林」高原斷陷湖中最大的一個湖泊。
月湖呈新月形,水面寬廣又不太深,因而盛產魚。在月湖垂釣一般都會收獲頗豐。湖岸的石岩里藏有許多珊瑚、螺螄、蛤蜊等海生化石。
月湖的南岸是石灰岩質的石山,剛露土的石芽石筍讓人嘆為奇觀。湖北岸是綠色的草坪。
長湖
長湖位於石林縣城東南,距大石林18千米。長湖是一東西向狹長的天然溶蝕湖,由地下水匯集而成。湖中生長有雲南喀斯特高原特有的水生植物-路南海菜花。長湖也是美麗彝族少女阿詩瑪梳妝和洗麻的地方,電影《阿詩瑪》便在這里拍攝。
景點主要有獨石山、大尖山、二尖山、三尖山、磨盤山、蓬萊島、圓湖等,面積3.94平方公里。
長湖是溶岩湖,湖水由地下水供給,周長5千米,寬300米,平均深度24米,無污染。四面青山環抱,植物覆蓋率達95%以上。湖中有小島,湖岸是以雲南松為主的森林,地勢平緩,分由眾多小湖。
蓑衣山-文筆山石林
蓑衣山-文筆山石林位於石林公園南部,文筆山是公園內最高的山峰,海拔2200米,山上林木茂密。這里石林或分布於嶺脊,或掩映於密林,反映了典型的山地石林地貌和石林生態環境。
蓑衣山石林是石林公園內唯一由泥盆紀灰岩形成的石林,由於層理發育,因此石峰和石柱的分層性極好。另外由於主要受北西方向的節理分割,這里還多發育脊狀石芽、溶溝和石牆。
大疊水
大疊水瀑布是珠江第一瀑,距石林縣城23千米。瀑布高87.8米,最寬可達60米,洪水季節每秒流量140立方米。
被譽為「珠江第一瀑」的大疊水瀑布位於石林縣西南端,距石林約18公里,乘車從大石林至大疊水約。巴江是石林地區的主幹河流,在盆地蜿蜒流淌了30多公里並穿越一段峽谷後,在這里沖下懸崖,形成壯觀的瀑布。
大疊水瀑布在地質上屬地貌裂點,既一條東西向的斷裂從這里通過,使北面相對抬升,南面相對下降。形成懸崖。阻止了下遊河流的溯源侵蝕,從而使路南盆地的水文格局和石林地貌得以保持。
黑松岩(乃古石林)
黑松岩位於石林景區以北8公里處。清康熙《陸良州志》說:「石門峰,沿西四十里地名石門哨。」最早叫石門,因俯視時象一片蒼翠的松林而得名「黑松岩」,又因「黑」在當地彝語中稱「乃古」,所以又叫乃古石林。
黑松岩景區(乃古石林)面積約10平方公里,高等級公路由石林直通黑松岩東區,距石林火車站約5公里。黑松岩的石林,大多呈城堡狀、塔狀、蘑菇狀,除了與石林景區相似的刃脊狀與劍狀石柱外,還有很多的尖頂狀石柱。在上端它們彼此分離,根基部卻都連在一起,組成石牆、石城和石陣。
景區由石林景觀、白雲湖、白雲洞、石峰山、幽谷仙瀑組成。一般分布為東、西、北三個區域。鋪設的石板游路總長6公里多,貫穿西區和東區。
東區的主要景點有:梁祝相會、眾志成城、峰上望、古戰場、石破天驚、天鵝戀、豬八戒背媳婦、獨石成林、佛手屏、千刃峰、孔雀開屏、承露盆、雙獅戀等。
西區的主要景點有:相依為命、八仙亭、古佛一燈、龍騰虎躍、老君壺、南天棧道、古塔洞天、南一華表、垂簾聽政等十九處。

3. 內蒙古克什克騰石柱型花崗岩景觀

1.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概況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中東部克什克騰旗境內,其南接河北省圍場縣,西北與錫林郭勒盟相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16°30༼″~118°20༼″,北緯42°20༼″~44°10༼″。距錫林浩特僅151km。距赤峰市210km,距北京430km,距呼和浩特739km,距沈陽660km。呼和浩特至海拉爾的東西大通道從克什克騰旗內通過。境內已基本形成集通鐵路、呼海大通道、303國道、306國道、罕白公路與旗鄉公路的交通網路。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地處內蒙古高原東部、華北地台北緣,也是晚古生代時中朝板塊和西伯利亞板塊碰撞拼合區,橫跨半濕潤、半乾旱和乾旱3個氣候區。中生代受環太平洋構造-岩漿活動的影響,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所在地區也發生了強烈的岩漿侵入和火山噴發,這就是著稱於世的燕山運動,在該區形成了由新井至經棚的景峰花崗岩岩體、黃崗梁花崗岩體、204花崗岩體、北大山花崗岩體、萬合永花崗岩體。石柱型花崗岩景觀主要分布由該時期侵入的花崗岩形成的北大山、平頂山、黃崗梁、青山、嘎拉德斯太山等的山頂或分水嶺的部位(武法東等,2004)。

2.石柱型花崗岩景觀

石柱型花崗岩景觀主要展布於山脊,連綿數公里,寬幾十米,所在高程海拔1700m左右。遠觀石柱群平地突起,崢嶸險峻,滄桑破敗,如萬千神駿馬昂揚頓挫奔入眼底。近看則千姿百態,如塔、如筍、如人、如獸,呼之欲來,趨之欲動,像人工刻意雕琢,使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里的花崗岩石柱景觀自發現以來就備受關注,並被列入全球世界地質公園網路計劃。根據石柱的基本形態和形態組合,將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的花崗岩石柱劃分為以下幾類。

1)石牆:從觀賞的角度來看不算奇特,但在大自然中形成如人工層層壘砌的石牆卻非常罕見。石牆長30~50m不等,高3~5m,寬1~2m。石牆的「砌面」平整,「砌塊」參差疊壓,由於近水平節理發育,就連「砌縫」看起來也非常平直(圖4-32),猶如萬里長城的一段城牆。如果不是出現在崇山峻嶺中,人們一定毫無疑問地認為是人造而決非天成。這類石牆在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分布最廣。

圖4-32 花崗岩石牆(長城古道)

2)石塔和石叢:石塔是石林中最基本的形態之一,由兩組近於垂直的節理切割,在風化作用下逐漸形成(圖4-33)。石塔一般高5~10m,直徑2~5m。塔座、塔身分明。塔座是塔身寬的1.5~2倍,塔身是塔座高的2~3倍。塔身水平節理在風蝕作用下顯示凹凸不平,但四角依然分明。大部分石塔底座是相連的,構成石叢(圖4-34)。

圖4-33 石塔

圖4-34 石叢

3)石柱:石柱也是石林的基本形態之一,由兩組近於垂直的X節理切割而成。由於風蝕作用的強度不同,石柱外形差異較大,有的石柱稜角分明(圖4-35),有的石柱外形為渾圓狀(圖4-36),也有典型風蝕蘑菇狀的石柱(圖4-37)。這些石柱高度在高5~20m,直徑2~10m。

4)石柱群:這里主要指由密集分布的花崗岩石柱和石牆、石叢等組合而成(圖4-38至圖4-40)。整體特徵是水平節理和垂直節理發育。石柱群高度集中在3~4m左右。

3.成因分析

花崗岩幾乎遍布全球各地,最為常見的花崗岩地貌為花崗岩峰林,而克什克騰的花崗岩石柱卻非常罕見,這主要的原因是北大山花崗岩石柱發育有兩組近於垂直的節理和一組近於水平節理,而斜交節理不發育,尤其是該處花崗岩近水平狀的節理的發育之密集,在世界上具獨特性。花崗岩水平節理的發育,使岩體內部的應力得到釋放,避免了斜交節理在重力作用下使岩石崩塌倒伏。疏密不同的垂直節理把岩體分割成抗風化能力不同的岩塊,最終演變成今天看到的石柱景觀。看來適合於石柱形成的節理是重要因素,而特殊的氣候條件以及構造特徵等也是石柱形成不可缺少的條件。花崗岩體中不同的岩石和礦物因脹縮率的影響不同,導致外界物理風化和化學作用增強,促進石柱的發育。

圖4-35 棱形花崗岩石柱

圖4-36 圓形花崗岩石柱

4. 關山地質公園的公園簡介

關山的地貌雄險壯觀,自北而南,從1600多米的中山直落而下,與華北平原直接相交,在山前形成整體連通巨嶂,其雄深之勢非泰岳可比,其峻極之形與華岳抗衡。從平原北望,遠觀儼然一座巨型石拔地而起,東西橫延20多公里,近觀更覺氣勢磅礴,撼人心扉。
山水畫廊、山崩地裂景觀、古采礦遺跡等,這些典型的地質遺跡,儼然構成了記錄這里億萬年滄桑演變的活字典,它們以大量的信息和實證,准確地反映了關山地區地質的發展和地貌的演化歷史。在這里,大家不僅能欣賞到山的雄偉和水的秀美,還能見識到山崩地裂的威力,了解到古代勞動人民采礦的智慧,從而使一次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自然風光旅遊,升華到更高層次的增長知識的科普旅遊。
這里是知識的殿堂,這里是山水的畫廊,這里是藝術的寶地,這里是植被的海洋。關山山水同奇,一線天、天生橋、石柱林、奇石、崖壁、古礦洞、天然溶洞等特殊形態的地質景觀異彩紛呈,盤古河的飛瀑流泉、幽溪碧潭、石灘圖紋等水體景觀更是精美誘人。動植物種類1000餘種,或奇花異草、蔥蘢秀麗;或珍禽猛獸、流連林間;山水交融、形神相依,既有通天拔地之勢,又有神奇險峻之態,雄中含秀,幽奇相間,宛若一軸山水畫的立體長卷。
關山是一處自然條件優越,旅遊地質資源豐富的地質公園,它的自然風景資源具有綜合性、多元性的特徵。由山嶽、水系、植被、動物等組成了關山系統完整的風景體系。在這個整體的各個局部,都具有相當高的科學與美學價值。

5. 地質公園概況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分布於中國西南地區雲貴高原與湘西北中低山過渡地帶的武陵山脈之中,為中亞熱帶山地型季風濕潤氣候區,歸中國湖南省張家界市武源區管轄,劃入公園的面積有398km2,主要保護對象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質遺跡及其景觀系列等。1988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1年中國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張家界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市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是張家界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它僅包括武陵源區轄全境。

1.地質公園地理位置與交通

公園分布於中國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境內,地處中國雲貴高原東部斜坡與湘西北中低山丘陵過渡地帶的武陵山脈,地理坐標是-北緯:29°13ཎ″~29°27བྷ″,東經:110°18༼″~110°41ཋ″。距張家界市28 km,距湖南省省府長沙市320 km。1998年張家界荷花機場設立為國際航空港,焦柳鐵路通過張家界市。張家界至長沙高速公路西段(張家界-常德)正在修建。

2.地質公園規模

公園面積398km2,其中特級保護區面積21.02km2,一級保護區77.63km2,二級保護區16.29km2,三級保護區139.54km2,發展控制區143.52km2。保護面積占規劃區總面積的64%,發展控制區面積占規劃區總面積的36%(圖5-1)。

3.地質公園氣候、水文及水資源

公園屬中亞熱帶山地型季風濕潤氣候,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14~15℃。一年之中,以一月最冷,日均溫度為1~5℃;七月最熱,日均溫度為23~27℃。五、六、十月潮溫,七、八、九月乾旱,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7%。年降雨量為1200~1600 mm,其中春夏(4~6月)降雨最多,秋季(7~9月)次之,冬季(12~2月)最少。平均無霜期240~300天。

公園水系發育,屬澧水上游一級支流溇水的次一級支流索溪水系。該溪由西往東穿過公園區,於水繞四門以上稱金鞭溪,至索溪峪後則稱索水。因斷裂抬升和侵蝕作用,在砂岩峰林區形成了激流深潭和大疊水,著名飛瀑有天懸百練、鴛鴦瀑、吊水岩以及紫草潭、跳魚潭等。全區水資源總量為13.13萬m3/d,其中地下水資源量為12.75萬m3/d,占總量的97.12%,地下水資源在公園水資源中佔有重要地位。

4.地質公園地質地貌概況

公園地處雲貴高原東北邊緣的武陵山區,區內以中山、低山為主,總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公園西北部昆侖峰最高海拔1282 m,最低處公園東北部的吳家峪海拔230 m。地貌類型以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為主,次有岩溶地貌、侵蝕剝蝕構造地貌、河谷堆積地貌。

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發育於泥盆系雲台觀組和黃家磴組,面積86km2,集中分布於天子山短軸向斜的西南端和東西兩翼,環繞向斜周圍群峰如林,形態萬千,峭壁直立,溝壑縱橫。個體形態有方山、台地、峰牆、峰叢、峰林、石門、天生橋及峽谷、嶂谷等,尤以峰林典型獨特。規模宏大、景觀豐富、類型多樣的砂岩峰林及其組合,構成了公園最有特色的地質遺跡景觀,成為世界是獨一無二的一流自然地學景觀區。

公園內岩溶地貌發育於公園天子山和喻家嘴向斜核部二疊、三疊系碳酸鹽岩分布區,地貌形態有漏斗、窪地、溶丘、石芽、石林、穿洞、溶洞、伏流、暗河等。溶洞以黃龍洞為典型,洞內景觀引人入勝,洞穴迷宮、捲曲狀鍾乳石、鵝管、歪斜鍾乳石,以及色彩絢麗、晶瑩剔透,形態各異、精妙絕倫的滴水石,如石鍾乳、石筍、石柱、石瀑、石幔、石簾、石花等,是世界早已發現的溶洞中「石筍最集中、神態最逼真的地方」(引自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驗收委員會高級顧問桑塞爾之語)。

6. 中國的有幾個世界地質公園都哪些

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2004年2月13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中國的8家國家地質公園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名錄,成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5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巴黎宣布,我國浙江雁盪山、福建泰寧、內蒙古克什克騰、四川興文四家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第二批世界地質公園。2006年9月,中國泰山等6處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2008年1月,江西龍虎山和四川自貢地質公園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2009年8月,陝西秦嶺地質公園和內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已達22處。截至2009年8月,全球共有64處世界地質公園。

第一批:

◎ 湖南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張家界市,佔地總面積3,6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地質公園分布區內出露泥盆紀(距今3.5億~4億年)厚層石英砂岩,由於岩層產狀平緩,垂直節理發育,受後期地殼運動抬升,重力崩塌及雨水沖刷等內外地質動力作用的影響,形成了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在園區內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過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達350米,石峰形態各異,優美壯觀,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砂岩峰林地貌,有重大科學價值。其它尚有方山、岩牆、天生橋、峽谷等造型地貌以及發育在三疊紀石灰岩中的溶洞景觀。

園內森林茂密,並有銀杏、珙桐、紅豆杉、鵝掌揪等珍稀植物,為研究生物演化提供了實物例證。

◎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佔地總面積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地質地貌、地質剖面。地質公園內發育有地壘式斷塊山及第四紀冰川遺跡,以及第四紀冰川地層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層剖面,保存系統而完整,豐富多樣,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及科學價值。廬山環境幽雅,文化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

◎ 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東北的仁化、曲江兩縣交界地帶。地質公園東西寬17.5公里;南北長22.9公里,總面積290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范圍180平方公里。世界上由紅色陸相砂礫岩構成的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均被稱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這類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位於南嶺山脈南側的一個山間盆地中,整體為紅層峰林式結構,有大小石峰、石堡、石牆、石柱3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400米之間,高低參差、錯落有致、形態各異、氣象萬千。

丹霞山由紅色砂礫岩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看去似赤城層層,雲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之意,稱之為丹霞山。丹霞山又稱「中國紅石公園」,自古為嶺南第一奇山。

構成丹霞地貌的物質基礎是形成於距今約7至9千萬年前的晚白堊世的紅色河湖相砂礫岩。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本區受構造運動的影響,產生許多斷層和節理,同時也使整個丹霞盆地變為剝蝕地區。在距今約2,300萬年開始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得本區迅速抬升。在漫長的歲月中,間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區的地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質作用將本地區塑造的秀麗多姿。

整個山區保存著較好的亞熱帶常綠林,四季鬱郁蔥蔥,蒼翠欲滴。丹霞山世界公園除了美不勝收的自然風貌外,尚有保存完好的生態環境和片狀分布的山頂、山谷原始生態群落及古樹名木和野生動物,以及歷史上人類利用丹霞地貌的各種古遺存等,這一切都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

◎ 安徽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省黃山風景區於2001年底被評審為國家地質公園,2003年被我國政府列入向聯合國推薦的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參評名單。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屬花崗岩峰林景觀。以雄峻瑰奇而著稱,峰高峭拔、怪石遍布。山體峰頂尖陡,峰腳直落谷底,形成群峰峭拔的中高山地形。區內奇峰聳立,巍峨雄奇;青松蒼翠,挺拔多姿;巧石嶙峋,如雕如塑;雲海浩瀚,氣勢磅礴;溫泉水暖,噴涌不歇。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三奇和豐富的水景顯示了天然的完美和諧。黃山風景區已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頂桂冠的地方。

◎ 河南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因山勢高峻,群峰似刀,常見白雲繚繞而得名。園區內地貌復雜,地勢起伏大,多具深溝峽谷、懸崖峭壁,連綿起伏,為典型的構造剝蝕地貌。已開發各類自然景觀7種170餘處,較為重要的有系統獨特的地層、岩石、礦物旅遊資源,典型特徵的地質構造旅遊資源、險峻秀麗的構造剝蝕地旅遊資源、奇異多樣的洞府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的生態旅遊資源及歷史悠久的人文旅遊資源。

◎ 黑龍江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佔地總面積72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火山地質地貌類。

五大連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時代最新的火山群,被譽為「中國火山博物館」。因這里有豐富的具有醫療價值的礦泉,又被稱為「中國礦泉水之鄉」。園區內有規律地分布著14座火山,其中12座形成於1200萬年~100萬年的地質時期,2座火山噴發於1719年~1721年,是中國最新的火山之一。區內火山錐體拔地而起,錐體中的火山保存完整,從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流長達10餘公里,阻塞河流形成五個串珠狀湖泊--五大連池。這里的熔岩地貌類型多樣,有世界稀有的火山噴氣錐、噴氣碟,有典型的繩狀熔岩、翻花狀熔岩及各種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象形熔岩、火山彈、浮石、熔岩隧道等。園區空氣清新,環境幽雅,湖光山色,是難得的科學旅遊,休假康療勝地。

◎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

以「天下第一奇觀」著稱的雲南石林公園,佔地總面積4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岩溶地質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觀為主的岩溶地質公園。石林形態類型主要有劍狀、塔狀、蘑菇狀及不規則柱狀等。特別是這里連片出現的石柱群,遠望如樹林,人們望物生意稱之為「石林」,石林術語即源於此地。石林地貌造型優美,似人似物,在美學上達到極高的境界,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園區內彝族風情濃厚,環境宜人,與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諧美景。雲南石林把當地文化、地質形成、生態保護和完善管理有機融為一體,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登封市,總面積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地質(含構造)剖面。

嵩山在大地構造上處於華北古陸南緣,在公園范圍內,連續完整地出露35億年以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地層層序清楚,構造形跡典型,被地質界稱為「五代同堂」,實際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歷史石頭書。

嵩山是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嶽」,人文景觀眾多,計有十寺、五廟、五宮、三觀、四庵、四洞、三壇及寶塔270餘座,是歷史上佛、儒、道三教薈萃之地,它們和珍稀的地質遺跡相配合構成了立體的、多層次的、多功能的世界地質公園景觀。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第五批

[1] [2] [3] [4] [5]

7. 國家地質公園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地質公園,由中國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審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質公園。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是以具有國家級特殊地質科學意義,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並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截止至2014年1月,國土資源部一共公布七批共240家國家地質公園。

8. 地質公園,關山國家地質公園在哪裡/怎麼坐車

關山國家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位於太行山南麓,
河南省輝縣市上八里鎮境內,面積約34平方公里,是一座以石柱林、紅石峽、一線天為代表,山崩地裂、飛瀑流泉、清溪幽潭、

9. 國家地質公園好玩嗎,河南關山國家地質公園景點怎麼樣

河南關山地質公園。位於太行山南麓。河南省輝縣市上八里境內,面積約34平方公里,是一座25億年前山崩地裂形成的地質遺跡奇觀,景區內以一線天,柱狀峰林,天生橋,大絕壁為主體,溝交錯,崖台環抱,飛瀑流泉和清溪幽潭相互輝映,具有南太行特色的關山地質地貌公園。景區內分為花山、盤古河、百寶洞三大景區和峰景苑、石景苑、迷宮苑、石柱苑、橋洞苑十一個苑區組成。

交通
公園東距新鄉市40Km,西距焦作市60Km,南距鄭州市120Km,焦作到輝縣公路從苑區南部通過,交通十分方便。
景區
關山地質公園由盤古河、花山、百寶洞三大景區組成,西起山西省界,東到石門河,南自山前,北至八里溝,面積34平方公里,是一座以石柱林、一線天為主,天生橋、大絕壁為輔,以溝谷交錯,崖台環抱、飛瀑流泉與清溪幽潭相映成輝為特色的地質地貌型地質公園。行政區劃隸屬輝縣市上八里鎮管轄。
景色
關山的地貌雄險壯觀,自北而南,從1600多米的中山直落而下,與華北平原直接相交,在山前形成整體連通巨嶂,其雄深之勢非泰岳可比,其峻極之形與華岳抗衡。從平原北望,遠觀儼然一座巨型石拔地而起,東西橫延20多公里,近觀更覺氣勢磅礴,撼人心扉。 山水畫廊、山崩地裂景觀、古采礦遺跡等,這些典型的地質遺跡,儼然構成了記錄這里億萬年滄桑演變的活字典,它們以大量的信息和實證,准確地反映了關山地區地質的發展和地貌的演化歷史。在這里,大家不僅能欣賞到山的雄偉和水的秀美,還能見識到山崩地裂的威力,了解到古代勞動人民采礦的智慧,從而使一次只知其然翅不知所以然的自然風光旅遊,升華到更高層次的增長知識的科普旅遊。 這里是知識的殿堂,這里是山水的畫廊,這里是藝術的寶地,這里是植被的海洋。關山山水同奇,一線天、天生橋、石柱林、奇石、崖壁、古礦洞、天然溶洞等特殊形態的地質景觀異彩紛呈,盤古河的飛瀑流泉、幽溪碧潭、石灘圖紋等水體景觀更是精美誘人。動植物種類1000餘種,或奇花異草、蔥蘢秀麗;或珍禽猛獸、流連林間;山水交融、形神相依,既有通天拔地之勢,又有神奇險峻之態,雄中含秀,幽奇相間,宛若一軸山水畫的立體長卷。 關山是一處自然條件優越,旅遊地質資源豐富的地質公園,它的自然風景資源具有綜合性、多元性的特徵。由山嶽、水系、植被、動物等組成了關山系統完整的風景體系。在這個整體的各個局部,都具有相當高的科學與美學價值。
關山地質公園歷史文化
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謀略家張良和關山有著不解之緣。張良本姓姬,六國時韓國貴族後裔,祖上三代相韓,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了天下。背負著國恨家仇的張良一心圖謀復國,傾散家資,以求刺客,策劃刺殺秦始皇。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巡幸天下,行至原陽博浪沙。張良顧刺客用大鐵錘,阻擊秦始皇,驚天動地。卻誤中輔車,刺殺失敗,張良只好向西北逃至深山,隱居在關山的一條溝里,即張良溝也就是今天的盤古河。據說漢謀臣張良在關山隱居時,常靜座在白龍潭邊,面對橫空出世的白龍瀑布,反省自己的前半生,感嘆到自己在博浪沙刺秦的舉動,就像一個莽漢僅憑自己的一身之勇去撞"天柱",只能是血濺五步之內;就像懸崖上的瀑布摔在潭邊的巨石上,只會是魂飛魄散。此後韓國貴族公子的真實姓名永遠消失了,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一個璀璨不朽、響亮的名字---張良(張子房)由此誕生,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澱與關山精妙絕倫的山水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張良在關山隱居了三年半時間,反省自己的前半生,苦讀兵書、諸子百家,韜光養晦,得關山山水之靈性,集萬物精華之靜心智。終於厚集大成。後來輔助漢劉邦,擊敗西楚霸王項羽,成就了一代漢朝帝國帝成之師。孤峰山上、張良溝內與張良有關的歷史文化遺處:子房宮、藏書閣、撫琴台、奕台、駙馬墳……散落其間。以張良為背景的歷史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10. 中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2004年2月13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中國的8家國家地質公園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名錄,成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5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巴黎宣布,我國浙江雁盪山、福建泰寧、內蒙古克什克騰、四川興文四家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第二批世界地質公園。2006年9月,中國泰山等6處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2008年1月,江西龍虎山和四川自貢地質公園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2009年8月,陝西秦嶺地質公園和內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2010年10月,廣西樂業-鳳山地質公園和福建的寧德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已達24處。

第一批:

◎ 湖南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張家界市,佔地總面積3,6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地質公園分布區內出露泥盆紀(距今3.5億~4億年)厚層石英砂岩,由於岩層產狀平緩,垂直節理發育,受後期地殼運動抬升,重力崩塌及雨水沖刷等內外地質動力作用的影響,形成了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在園區內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過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達350米,石峰形態各異,優美壯觀,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砂岩峰林地貌,有重大科學價值。其它尚有方山、岩牆、天生橋、峽谷等造型地貌以及發育在三疊紀石灰岩中的溶洞景觀。

園內森林茂密,並有銀杏、珙桐、紅豆杉、鵝掌揪等珍稀植物,為研究生物演化提供了實物例證。

◎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佔地總面積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地質地貌、地質剖面。地質公園內發育有地壘式斷塊山及第四紀冰川遺跡,以及第四紀冰川地層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層剖面,保存系統而完整,豐富多樣,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及科學價值。廬山環境幽雅,文化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

◎ 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東北的仁化、曲江兩縣交界地帶。地質公園東西寬17.5公里;南北長22.9公里,總面積290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范圍180平方公里。世界上由紅色陸相砂礫岩構成的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均被稱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這類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位於南嶺山脈南側的一個山間盆地中,整體為紅層峰林式結構,有大小石峰、石堡、石牆、石柱3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400米之間,高低參差、錯落有致、形態各異、氣象萬千。

丹霞山由紅色砂礫岩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看去似赤城層層,雲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之意,稱之為丹霞山。丹霞山又稱「中國紅石公園」,自古為嶺南第一奇山。

構成丹霞地貌的物質基礎是形成於距今約7至9千萬年前的晚白堊世的紅色河湖相砂礫岩。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本區受構造運動的影響,產生許多斷層和節理,同時也使整個丹霞盆地變為剝蝕地區。在距今約2,300萬年開始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得本區迅速抬升。在漫長的歲月中,間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區的地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質作用將本地區塑造的秀麗多姿。

整個山區保存著較好的亞熱帶常綠林,四季鬱郁蔥蔥,蒼翠欲滴。丹霞山世界公園除了美不勝收的自然風貌外,尚有保存完好的生態環境和片狀分布的山頂、山谷原始生態群落及古樹名木和野生動物,以及歷史上人類利用丹霞地貌的各種古遺存等,這一切都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

◎ 安徽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省黃山風景區於2001年底被評審為國家地質公園,2003年被我國政府列入向聯合國推薦的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參評名單。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屬花崗岩峰林景觀。以雄峻瑰奇而著稱,峰高峭拔、怪石遍布。山體峰頂尖陡,峰腳直落谷底,形成群峰峭拔的中高山地形。區內奇峰聳立,巍峨雄奇;青松蒼翠,挺拔多姿;巧石嶙峋,如雕如塑;雲海浩瀚,氣勢磅礴;溫泉水暖,噴涌不歇。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三奇和豐富的水景顯示了天然的完美和諧。黃山風景區已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頂桂冠的地方。

◎ 河南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因山勢高峻,群峰似刀,常見白雲繚繞而得名。園區內地貌復雜,地勢起伏大,多具深溝峽谷、懸崖峭壁,連綿起伏,為典型的構造剝蝕地貌。已開發各類自然景觀7種170餘處,較為重要的有系統獨特的地層、岩石、礦物旅遊資源,典型特徵的地質構造旅遊資源、險峻秀麗的構造剝蝕地旅遊資源、奇異多樣的洞府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的生態旅遊資源及歷史悠久的人文旅遊資源。

◎ 黑龍江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佔地總面積72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火山地質地貌類。

五大連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時代最新的火山群,被譽為「中國火山博物館」。因這里有豐富的具有醫療價值的礦泉,又被稱為「中國礦泉水之鄉」。園區內有規律地分布著14座火山,其中12座形成於1200萬年~100萬年的地質時期,2座火山噴發於1719年~1721年,是中國最新的火山之一。區內火山錐體拔地而起,錐體中的火山保存完整,從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流長達10餘公里,阻塞河流形成五個串珠狀湖泊--五大連池。這里的熔岩地貌類型多樣,有世界稀有的火山噴氣錐、噴氣碟,有典型的繩狀熔岩、翻花狀熔岩及各種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象形熔岩、火山彈、浮石、熔岩隧道等。園區空氣清新,環境幽雅,湖光山色,是難得的科學旅遊,休假康療勝地。

◎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

以「天下第一奇觀」著稱的雲南石林公園,佔地總面積4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岩溶地質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觀為主的岩溶地質公園。石林形態類型主要有劍狀、塔狀、蘑菇狀及不規則柱狀等。特別是這里連片出現的石柱群,遠望如樹林,人們望物生意稱之為「石林」,石林術語即源於此地。石林地貌造型優美,似人似物,在美學上達到極高的境界,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園區內彝族風情濃厚,環境宜人,與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諧美景。雲南石林把當地文化、地質形成、生態保護和完善管理有機融為一體,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登封市,總面積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地質(含構造)剖面。

嵩山在大地構造上處於華北古陸南緣,在公園范圍內,連續完整地出露35億年以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地層層序清楚,構造形跡典型,被地質界稱為「五代同堂」,實際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歷史石頭書。

嵩山是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嶽」,人文景觀眾多,計有十寺、五廟、五宮、三觀、四庵、四洞、三壇及寶塔270餘座,是歷史上佛、儒、道三教薈萃之地,它們和珍稀的地質遺跡相配合構成了立體的、多層次的、多功能的世界地質公園景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