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海藏濕地公園工程
㈠ 涼州八景有哪些
- 八景
涼州城內八景;
它們是:文筆三峰、大雲曉鍾、魚躍龍門、滾龍石、夜雨打瓦、千里眼、七星劍、羅什倒影。
涼州城外八景;
它們是:綠夜春耕,平沙夜月,天梯古雪,鎮西曉角,狄台煙草,金塔晴霞,黃羊秋牧,蓮花壺天。
涼 州 八景
清.張紹美
《綠 野 春 耕》
孚甲早分穡事興,膏腴成畝各西東。
杏花人趁鋤梨雨,乳哺鴉鳴柳陌風。
王稅待靡收獲後,雲耕先入畫圖中。
邊陲廣有桑麻樂,祈谷占年處處間。《平 沙 夜 月》
雁塞沙沉一掌平,夜來如水漾輕盈。
笛聲不動霜華靜,練色如新玉宇清。
雕落寒限河欲曙,兔眠深窟月長明。
黃昏每晃三秋影,一碧無垠萬里晴。《天 梯 古 雪》
神龍西躍駕層巒,萬古雲霄玉臂寒。
北海當年氈共啖,南窗此日練同看。
晶瑩不讓乾坤老,霜鬢徒驚歲月殘。
未便屯膏空積素,融流分潤六渠寬。《鎮 西 曉 角》
天寶開元法曲新,層樓卧聽曉吹頻。
風飄律呂星初落,霜悒旌旗塞不塵。
悲感胡笳十八拍,號令鐵甲五千人。
久知幕府軍容肅,拱衛神京半尾秦。《狄 台 煙 草》
荒台昔日說屯師,路出河湟到澗湄。
千載勛名存面具,九層遺跡在邊垂。
色侵古陌春生暖,煙鎖重城月上移。
五姓紛爭無尺土,爭如名勝動人思。金 塔 晴 霞》
金光照耀矗扶登,七級千尋萬縷騰。
碎寶造成晴晃日,四龍呵護迥超乘。
仰窺碧落紅塵遠,俯瞰青塍紫氣蒸。
高到天門璀璨處,鐸聲清出白雲層。《大 雲 曉 鍾》
梵天幽靜暮煙深,聲教常聞震遠音。
花雨一天雲外落,松風滿院月中吟。
南園歸雁驚尋侶,北渚眠鷗穩趁心。
吼罷蒲牢僧入定,更無響度綠蘿蔭。《黃 羊 秋 牧》
一線中通界遠荒,長川歷歷抱西涼。
草肥秋聲嘶蕃馬,霧遍山原擁牧羊。
蘇武廿年持漢節,嫖姚萬里拓秦疆。
幾回聽處橫吹笛,楊柳春風憶夕陽。
海藏煙柳
城北隱古剎,海藏過湖邊。
冬盡纖腰細,夏來美目盼。
飄飄柳如發,剪剪水是眼。
香煙渺茫處,古號靈鈞台。
海藏寺總面積8800平方米,始建於晉,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元朝時藏傳佛教薩迦派第四代祖師薩班借到涼州之機,捐資擴建修繕了海藏寺等涼州四大寺,成為藏傳佛教教寺院。明、清又擴建翻修,殿宇宏偉,佛像庄嚴,成為絲綢之路上一處重要的寺院。是古涼州梵宮之冠,時至今日仍然是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佛教寺院之一。海藏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城西二公里處,周圍林泉茂密,寺院建在水中小島靈均台上,猶如海中藏寺,故取此名。海藏湖林泉深秀,清涼幽靜,因寺而名。寺前為一座四柱三間三樓的木構牌樓,古樸玲瓏,巧奪天工。走馬板上有「海藏禪林」四個大字,牌樓一縷青煙飄浮而升,盤旋繚繞於白楊,垂柳之間,若有若無,時隱時現,給海藏寺增添了一種神奇美妙的景象,俗稱「海藏煙柳」、「日出寒煙」,使人有身臨仙境地之感。
寺院所處的靈均台歷史悠久。東晉大興三年(320)涼州刺史、前涼王張軌被殺,州人推其弟張茂攝政(320-324年在位)。他登上寶座不久,便壘土築台,「周輪八十餘堵,基高九仞」,可見靈均台規模之大。唐三藏大師玄奘西行取經,滯留涼州月余,曾在海藏寺念經拜佛,並接受這里僧俗要求,講經說法。明正統十年(1445年)二月十五日頒賜涼州《大藏經》,現保存於武威文廟藏經閣。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海藏寺重修,太監張睿工在舊址重建,並立《重修古剎海藏寺勸緣信官檀緣信越記》。明憲宗曾賜名為「清應禪寺」。清初,住持際善和尚拄杖募化,步行到京,求見皇上,請賜《大藏經》,重修藏經閣。
1927年武威大地震,包括海藏寺在內的許多士木建築大部分被毀壞。「文革」期間,海藏寺又遭到了人為的破壞,近年來陸續重修,使這座招提古剎再顯當日雄姿。
今日之海藏寺,寺前為一座四柱三間三樓的木構牌樓,古樸玲瓏,巧奪天工。走馬板上有「海藏禪林」四個大字,牌樓一縷青煙飄浮而升,盤旋繚繞於白楊,垂柳之間,若有若無,時隱時現,給海藏寺增添了一種神奇美妙的景象,俗稱「海藏煙柳」、「日出寒煙」,使人有身臨仙境地之感。
進山門迎面為兩座庄嚴的大殿,雖經維修,仍不失原來氣派。大殿北為內院,正面高台基上原為轉角樓,現遷來另一座殿宇,在兩側寬闊的廊主房陪襯下,顯得緊湊、莊重、幽雅。內院後為高達八米的靈均台,台下曾發現一塊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刻《晉築靈均台》碑記,上書「東晉明帝太寧中涼王張茂立古台」。台上有天王殿和無量殿,為明朝重建,斗拱、染架用料粗大渾厚,屋頂脊獸裝飾雄建而大方,尤其是無量殿正脊兩側吻獸,對張大口,怒目相視,栩栩如生。無量殿內立兩塊字跡清晰保存完整的石碑,其中東面一塊《海藏寺藏經閣記》,為清乾隆元年(1736)郭朝祚所立,文筆生動,書法流暢,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寺內現藏有《大正藏》、《磧砂藏》等眾多佛經。
靈均台上無量殿是海藏寺最早的主體建築,它不僅建築本身有重要的科學藝術價值,同時也因殿內藏有六千八百二十卷明版藏經,(現存於武威博物館)。無量殿又名藏經閣而聞名遐邇。殿內十六個描金大柱上均書立粉對聯,筆力渾茁雄健,文詞清麗,如:「闕影身池塘,足下龜蛇低戲水;台靈高坎位,座旁旗劍上凌雲。」
近年來由於生態變遷,地下水位下降,海藏湖泉水溢出帶下移,林草植被退化,昔日涼州八景之一的「海藏煙雲」已不復存在。武威市決定啟動海藏湖生態治理工程,建設濕地公園,以此來保持水土、涵養地下水,使海藏湖生態環境得以保護和恢復。該項目佔地1300多畝,項目概算投資2.8億元。治理工程將結合原有的河道和海藏南、北湖,延展海藏湖的水系格局,形成碧水環寺而繞、生態優美的自然景觀。整個濕地公園綠化率將達到65.7%,水域面積近400畝,建設期為3年。涼州八景之天梯古雪
虎踞龍盤數重天,雲借蒼松上嶺顛。
群峰玉砌高攬月,鑿龕古壁禪靜參。
秋來春去萬年雪,時是滄海亦桑田。
白首從容千里望,黃沙樹綠亘相連。
《天 梯 古 雪》
神龍西躍駕層巒,萬古雲霄玉臂寒。
北海當年氈共啖,南窗此日練同看。
晶瑩不讓乾坤老,霜鬢徒驚歲月殘。
未便屯膏空積素,融流分潤六渠寬。
「天梯古雪」為涼州八景之一。天梯山是祁連山支系,因山道崎嶇,峰巒疊嶂,形如懸梯,故名天梯山。山巔白雪皚皚,常年不化;山間泉水叮咚,草木叢生,風光綺麗天梯山石壁上有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天梯山石窟,窟下有寺大佛寺,也稱廣善寺也是我國早起石窟藝術的代表,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歷史。大 雲 曉 鍾
梵天幽靜暮煙深,聲教常聞震遠音。
花雨一天雲外落,松風滿院月中吟。
南園歸雁驚尋侶,北渚眠鷗穩趁心。
吼罷蒲牢僧入定,更無響度綠蘿蔭。
。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門志滿遠渡重洋,專程來涼州朝拜大雲寺,並主持募化重修,被傳為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話。明、清時期大雲寺香火不斷,遊人眾多,是涼州有名的游覽勝地。1927年4月23日武威發生8級地震時,大雲寺遭到嚴重損壞,唯有寺內的古鍾樓巋然獨存。解放後,文物部門從別處搬遷來火神殿、春秋閣等古建築,與古鍾樓組成今日大雲寺規模。1993年3月,大雲寺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雲寺位於城東北隅,歷史悠久,規模宏偉,是聞名遐邇的佛教古剎,為東晉十六國時的前涼張天錫所建造,原為張氏的宮殿,前涼王張天錫昇平年間,舍宮置寺建塔,此名為宏藏寺。
唐武則天天授元年(690),朝廷在全國頒《大雲經》,下詔各州郡修建大雲寺。涼州遂將宏藏寺改名為大雲寺,在大雲寺鍾樓上懸掛大雲寺銅鍾一口。鍾體形古樸,聲音雄渾洪亮,敲擊時遠聞數十里。它也是中國六大名古鍾之一。
大雲寺後又改名為天賜庵。
西夏時,改名為護國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夏碑,就是天民安五年(1094)為重修寺院感通塔而立,即《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
明洪武年間,日本僧人沙門志滿曾遠渡重洋,主持募化重修該寺院,被傳為中日友好史上的佳話。直到明清,仍然是香火不斷,興盛不衰。
清公元1927年大地震,寺院基本被毀,唯有鍾樓巋然獨存。
古鍾樓為大雲寺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鍾樓建在9米高的磚包土台上,基底約125平方米。周圍繞廊,重檐山頂,五踩作斗拱。整個建築挺拔俊秀,高聳入雲,歷經維修,保存完好。鍾樓上懸有大雲銅鍾。鍾呈黃色,通高226米,口徑115米,厚12厘米,重約5噸。鍾體上飾有圖案3層18格。分上、中、下三部分,每部分又分6格。最上層飾飛天,頭戴花冠,耳飾明月,上身袒露,下著長裙,綵帶纏身,手托果盤,作翩翩飛翔狀,線條豐滿流暢;中層飾天王力士,威武有力,手持武器各異,頭戴塔耳帽,身穿盔甲,騎坐夜叉,旁立兩個小鬼,赤身短褲,神態各異,生動傳神;最下層飾龍,五彩雲紋,現已磨損不全。此鍾體積較大,聲音宏亮,形狀古樸精美,是罕見的古代鑄造藝術珍品。從鍾體造型和所飾圖案分析,為唐代遺物。乾隆二十五年(1761)重修大雲寺碑記稱此鍾「若銅、若鐵、若石、若金,兼鑄其中,真神物也。如響震之,則遠聞數千里,發人深省,為郡脈之一大助也。」每逢日出時分,霞光萬道,自西向東仰觀大雲鍾樓,見巨鍾通體被朝霞煨成紅色,四周透出道道瑞光金色。此刻,登上鍾樓擊鍾,鍾聲轟然,響徹雲霄。
大雲鍾是涼州人心目中的神鍾,每逢農歷傳統節日如正月十六、五月端五,眾多的遊人登上古鍾樓,放眼涼州全景,敲擊神鍾,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1980年在鍾樓後面空地搬遷了建於明代正德元年的火廟大殿和原山西會館的清代建築春秋閣及兩廊,使之相得益彰,更為壯觀。
1992年,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綠 野 春 耕》
孚甲早分穡事興,膏腴成畝各西東。
杏花人趁鋤梨雨,乳哺鴉鳴柳陌風。
王稅待靡收獲後,雲耕先入畫圖中。
邊陲廣有桑麻樂,祈谷占年處處間。
「綠野春耕」為涼州八景之一。武威處於一二階梯的大坡地的地形,動植物資源豐富,農耕發達,風光綺麗,綠野的景色表達方式比較含蓄,背景是高山、流水、河谷,畫面的主題是一片開闊的田野,朝霞初起,在清晨溫暖的陽光下,農夫正趕著牛從地平線的遠處徐徐迎面走來。
大地好象還未蘇醒,空氣中充滿著朝露的水氣,揚塵和還沒有散盡的晨霧在陽光中融合在一起,襯托著牛群的身影,幾道霞光,將大樹的背影投射在地下,土地被描繪的感情豐富,使人感到親切。
這里沒有權貴的舞會,沒有華麗的建築,沒有輝煌的海洋,沒有繽紛的花圃,沒有令人心醉的「情調」,沒有喧囂的城市文明,摒棄一切高雅的庸俗,採菊南山下,悠然自得,還原人本來的面目,這算不算風景? 用自己的興去感受自然,從大自然感受到真正的美。關鍵詞:漢、明長城、亞歐大陸橋、山脈、農田、雪山
「天下方亂,避難之國唯涼土耳」
歷史在武威的城牆上刻畫出一道道痕跡,有繁榮、也有蒼涼、有歡慶、也有悲傷,這里承載著一個民族向西探索的理想,只是今天他們都不在重要········
武威有這樣一批人,一身的酸腐之氣,堅持內心中真正的自己不放棄,被別人看成不識時務,不管局勢如何,義無反顧的堅持著自己的理想,眷顧著這方生養他的土地,這就是我們的武威精神,千百年來歷史積淀下來的硬骨頭、狂傲不羈、心憂天下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態度。不為上、不為名、不為利因為他們明白血管里流淌著不僅僅是血液,還有民族賦予的使命,那就是為我們這個民族用身體和靈魂守護這片風沙漫天的土地,屏障我們的國家,這種精神千百年來不斷的加強,最後成為一種力量,一種令人敬畏不可戰勝的力量。
有人不斷的離開,但大多數人堅守在這里,因為大家明白這是責任,不可逃避的責任,就像那漢明平行的野長城一樣,是一種責任,守護的責任,他不斷的震懾人的靈魂,拷問人的思想,讓人痛苦的思考,不斷的拷打我那避世的思想,讓我徹夜不眠。
我驕傲我是他們中的一員,在風沙線上,在長城和軍馬場邊,在祁連山東、在巴丹吉林南、在騰格里西、在黃河北、中國的目光聚焦在武威,為了那不變的信仰,在這個世界沙塵暴的策源地,為了我們的民族,為了我們的國家,武威在堅守,不僅僅是為了活下去的勇氣,更是作為人堅定的信念。文筆三峰
文筆三峰是由羅什塔、清應寺塔、大雲寺塔組成的。
三座高層建築像三支立於筆架上的筆,由此號稱"文筆三峰"。平沙夜月
清·張昭美
雁塞沙沉一掌平,
夜來如水漾輕盈。
笳聲不動霜華靜,
練色如新玉宇清。
雕落寒隈河欲曙,
兔眠深窟月長明。
黃昏每晃三秋影,
一碧無垠萬里晴。夏遊蓮花
清·張昭美
山色遙看近卻無,招提處處綴瓔珠。
葯泉汲水供茶灶,松石點蒼入畫圖。
宗室臥遊辜勝境,匡廬結社得吾繞。
歸來四載嬰殘疾,剛到壺天氣象殊。
張昭美曾先後五游蓮花山,作詩四首,此選第三首,全詩八句,描寫了在蓮花寺汲泉煮茶、觀賞松石的樂趣。
首聯大意:遙看靈秀氤氳的山光水氣,走到近前卻全然消失;蓮花寺院內(註:招提,寺院的別稱)處處掛著幛幔,幛幔上飾滿彩綉珠穗(註:瓔珠,此指寺院所掛幛幔上的彩綉珠穗)。首句可能是由王維的詩句「青靄入看無」或韓愈詩句「暮色遙看近卻無」化來。
三、四句大意:從葯王泉打水供應茶灶煮茶,在松下品茶賞景,一松一石都覺秀美如畫。註:「葯泉」即「葯王泉」,傳說與西藏布達拉宮相通。
五、六句大意:我們這次游蓮花山,親身經歷勝境,遠勝過宗炳當年臥遊,還可以和白蓮社中人收徒結社相媲美。「宗室臥遊」是引用宗炳的故事。宗炳,南朝宋畫家,擅彈琴,精於書法、繪畫。東晉末到南朝宋元嘉中,當局屢次請他做官,他都不就,惟喜漫遊山川;後因老病回江陵,將所見景物畫於壁上,嘆曰,「老病俱至,名山恐難遍游。當澄懷觀道,卧以游之。」臥遊即指此山。「匡廬結社」,是引用東晉高僧慧遠等十八高賢結白蓮社的故事。東晉時慧遠在廬山東林寺,同慧永、慧技和雷次宗等十八高賢,掘地植白蓮來修念佛法門,故稱「白蓮社」。
尾聯大意:回歸故鄉多年了,我一直為疾病所困繞(嬰疾:患病),此次一到蓮花山,就象到了仙境,覺得氣象很不一般。注意,壺天,道家語,寓有「壺中乾坤大」之意;這里把蓮花山比作壺天,言其如同仙境。
全詩典雅清新,不僅描繪出蓮花寺「壺天」的不同景象,而且巧用典故,含蓄蘊藉地表達了作者喜歡閑適生活的心態與情趣。
㈡ 武威名勝古跡說明文
在武威城西北2.5公里處,也有人稱海藏(cang)寺,因寺院周圍林泉茂密,猶如海中藏寺,故名。創建年代現在無從考證,是現存比較完整的一處古建築,佔地11,600平方米,是河西的名剎古寺,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山門、大殿、靈鈞台、天王殿、無量殿等保存完整。海藏寺面南而開,紅色宮牆外,一座四柱三間三層的木構牌樓,古樸玲瓏,巧奪天工,頗具民族特色。走馬板上書有「海藏禪林」4個大字,恣意而輝煌。每至日出時分,牌樓東側一縷青煙裊裊直上,盤旋繚繞於白楊、垂柳之間,縹縹緲緲,給海藏古剎增添了一種神奇絕妙的氣氛,人稱「海藏煙柳」、「日出寒煙」,為海藏寺一大奇景。進入山門,迎面是兩座雄偉的大殿。繞過大殿,跨越天梯,登上靈鈞台,海藏四周山川大地,田園美景,一覽無余。清人段永恩的《登靈鈞台》,便是站在靈鈞台上眺望四野的即興之作:「依舊海藏結構工,溪邊流水繞台東。雙峰寶塔孤城裡,一角危樓夕照中。拱翠梯山高入座,參天松柏秀凌空。登臨最是春秋日,才有風光便不同。」台上有一眼神泉井,傳說與西藏布達拉宮水井相連。每年農歷正月十六、四月初八日、端陽節等傳統節日,甘肅、青海等地藏民專程來此取水敬獻佛祖和醫療疾病。據《晉築靈鈞台》碑記雲,此台系「東晉明帝太寧中涼王張茂立」。台上有無量殿,與台下的建築風格迥異。其斗拱、梁架用料粗大揮厚,屋頂脊獸裝飾雄健而大方。無量殿內,有兩塊字跡清晰、保存完整清乾隆年間的碑刻。轉出海藏寺,寺前一條小溪順依地勢,繞過這座招提古剎向北流去,斗折蛇行,明滅可見。「虢虢清泉向北流,招提切漢慣來游。不詢僧臘嫌饒舌,久讀碑文覺渴喉。曲沼嘉魚跳拔刺,高松怪鳥叫鉤舟。此間消夏真佳境,況有溪邊賣酒樓。」(清代張澍)。隨著武威旅遊事業的發展,現海藏寺外已開辟為海藏公園,千年古剎換新顏,成了武威市一大旅遊勝地。
㈢ 武威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文廟、海藏寺、西郊公園、海藏公園、瀕危野生動物中心、雷台公園、天藝生專態園、白塔寺屬、羅什寺塔、東關植物園等號稱武威十大景點,都比較好。 我覺得其中的文廟、西郊公園、瀕危野生動物中心最好,歡迎你游覽這些景點。 也希望你在武威玩得愉快!
㈣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海藏路30號屬哪個街道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海藏路30號不是屬於哪個街道,而是屬於涼州區金羊鎮(街道與鎮是同一個級別)。
㈤ 武威海藏公園 北湖幾點關門
32a路
→
534路18.6公里金沙車站
乘坐32a路,經過19站,
到達昭覺寺公交站也可乘坐:
32路
步行約110米,到達昭覺寺站
乘坐534路,經過10站,
到達北湖公園站
㈥ 走武威市海藏寺坐幾路公交車
公交線路:5路,全程約5.6公里
1、從武威市步行約1.0公里,到達銀城花園站
2、乘坐5路,經過7站, 到達海藏公園站
3、步行約410米,到達海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