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植物園美景
1. 被譽為杭州「三西」之一的西溪濕地景區,有什麼美景
距離主要城區僅5公里左右,河流總長100多公里,佔地面積11.5萬平方千米。擁有這樣一座在城市內的天然氧吧,是讓很多外地遊客都羨慕不已的事情。而杭州本地居民則可以輕而易舉的享受餘杭城內美麗的西溪濕地。園區內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幽雅、文化積淀深厚,與西湖、西冷並稱杭州"三西"。是中國第一個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
2. 西湖十大美景 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1、蘇堤春曉
2、曲苑風荷
3、平湖秋月
4、斷橋殘雪
5、柳浪聞鶯
6、花港觀魚
7、雷峰夕照
8、雙峰插雲
9、南屏晚鍾
10、三潭印月
西湖十景之蘇堤春曉
"西湖景緻六條橋,隔株楊柳隔株桃。"風光如畫的蘇堤,是北宋詩人蘇東坡守杭時留下的傑作。這條綠色長堤自南而北,長達二點八公里,在蒼翠蓊鬱的花樹叢中,隱翳著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等六座古樸美觀的石拱小橋。漫步堤上,人影綽綽,樹影搖曳,恍如進入神仙幻境。
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相鄰,垂楊帶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最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蘇堤景色四時不同,晨昏各異,而最富詩情畫意的辰光,自然是春曉。當嚴冬老人蹣跚離去,春姑娘翩翩來臨,此時你漫步蘇堤,但覺柳絲輕揚,碧桃吐艷,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枝頭上的幾聲鶯啼,彷彿向你報道蘇堤春早。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你神迷心醉?難怪南宋畫院的畫家們要把"蘇堤春曉"列為西湖十景之首。
西湖十景之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麴院」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麴院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麴院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如今的麴院風荷是一九八三年以來逐步建成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和濱湖密林五大景區。公園周圍有岳飛墓廟,郭庄,杭州植物園等,組合成西湖北線常年遊人密集的游覽熱線。
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
迎薰閣是為遊人憑高賞景而建造的好去處,登閣遠眺,可見「接天碧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好風景。清風徐來,荷香陣陣,沁人心脾,化人煩憂。迎薰閣下,辟有荷文化陳列室,向人們展示「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以及寄寓著人們的價值取向,審美觀照和道德追求的種種藝文佳作。
岳湖景區保存了清代康熙皇帝題書的「麴院風荷」景碑小院,那塊景碑是僅存的兩塊康熙西湖十景原碑之一。竹素園景區近年才建成開放,它原為清初西湖名園之一,竹石亭榭,曲水縈環,清幽雅緻。
濱湖密林景區則為遊人准備了賬篷,吊床,竹木小屋。在此可以野炊,垂釣,娛樂,聚會。
園北側靠近岳墳商業區的位置開設有風荷酒苑,建有仿古釀酒作坊和幾座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情酒樓。
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 《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現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實際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後才確定下來的。當時將這里原有的龍王堂為御書樓,樓前鋪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圍以欄桿,旁構水軒,懸掛康熙御題「平湖秋月」匾額,後人又勤石建景碑亭於其左。
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認為良辰美景,充滿了詩情畫意。平湖秋月高閣凌波,綺窗俯水,平台寬廣,視野開闊,秋夜在此縱目高眺遠望,但見皓月當空,湖天一碧,金風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其實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駱成驤有撰有一副楹聯:「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卷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
盡管平湖秋月景區范圍在西湖十景景區中也許是最小的,但人們仍可以在此尋訪和體味到歷史古跡和文化蘊涵。早在唐朝,這里就建成望湖亭。南宋時,隨著孤山皇家道觀四聖延祥觀的建造,這里又建望月亭。「望湖」,「望月」,這兩「望」為日後平湖秋月定址於此埋下伏筆。明萬曆年間,司禮太監孫隆斥巨資復建西湖舊景時,曾對望湖亭大加修繕, 文學家張岱在《西湖尋夢》中記載道:「修葺華麗,增築露台,可風可月,兼可肆設席,笙歌劇戲,無日無之。今變建龍王堂。」
西湖十景之斷橋殘雪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
江南的杭州,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斷橋殘雪有幾種解釋,較通行的說法是,每當雪後初晴,來至斷橋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嶺一帶樓台上下,如鋪瓊砌玉,晶瑩朗澈,有一種冷艷之美。 又有人認為,大雪初霽,登寶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皚皚如鏈。日出映照,斷橋向日橋面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彿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故以"殘雪"名之。
斷橋是觀賞西湖雪景的絕佳處。這里地處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瑞雪初霽,佇立橋上縱目遠眺,遠山近堤銀妝素裹,分外妖嬈;而整個西湖因積雪的"勾勒",也顯得格外清秀、纖細。若是坐在橋畔亭內看斷橋,橋影倒浸,帶以殘雪,更是朗朗生姿。所以"斷橋殘雪"在西湖十景中是不可或缺的。
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
西湖十景之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前接柳絲蔥蘢的蘇堤,北靠層巒疊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兩面鑲著翡翠框架的鏡子分嵌左右。早在南宋時,有一條小溪從花家山經此流入西湖,這條小溪就叫花港。當時,內侍官盧允升在花港側畔建了一座別墅,稱為"盧園"。園內疊石為山,鑿地為池,畜養異色魚,於是遊人萃集,雅士題詠,稱為"花港觀魚",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舊時的花港觀魚只有一池、一碑、三畝地。後經擴建,全園面積近三百畝。園內景觀由魚樂觀、牡丹亭和花港三個部分組成,魚樂園是全園的主景。魚樂園中放養著數萬尾金鱗紅鯉,遊人在觀魚池的曲橋上投入食餌或鼓掌相呼,群魚就會從四面八方游來,爭奪食餌,潑剌躍起,染紅半個湖面,洵為勝觀。在這里縱
情魚趣,真是魚躍人歡,其樂融融。
牡丹在我國號稱"花王"。杭州種植牡丹於唐朝中葉。唐長慶年間(公元821-824年),開元寺僧惠澄自長安獲得一枝攜回寺里栽種,杭州自此始有了牡丹。現在,杭州牡丹要以花港觀魚的牡丹園最為繁盛了。 牡丹割成十幾個各具形態的小區。小區裡面,栽種著數百株色澤艷聳峙高處的牡丹俯視,但見大大小小的花壇間紅夾綠,那燦若雲錦的牡丹花千姿百態,斗奇競態妍,令人流連忘返。
西湖十景之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位於西湖南岸的柳浪聞鶯公園,其前身為南宋時的皇家花園--聚景園,素以蔥蘢的柳色而躋身於西湖十景之列。每到陽春三月,綠柳籠煙時節,那萬樹柳絲迎風飄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洶涌。在那望不盡的濃陰深處,時而傳來嚦嚦的鶯啼,幫故稱之為"柳浪聞鶯"。在這里品茗小憩,遠看湖山秀色,近聽枝頭鶯囀,確是佳趣無窮。
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西湖十景之三潭印月
西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而湖中三島,則是鑲嵌在這顆明珠上的三顆綠寶石。 三潭印月是由三座葫蘆形石塔和"小瀛洲"兩個部分組成。小瀛洲是利用疏浚的湖泥堆築而成的湖中小島島外又築有環表堤埂,堤島之間有九轉三回、三十個變的曲橋相連,構成了一保湖中湖、島中島的園林格局。
坐船人登上小瀛洲穿過九曲橋來到"我心相印"亭,鼎立於盈盈碧水之上的三座葫 蘆形石塔便映入眼簾。這里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西湖有個黑魚精常常興風作浪,攪擾得杭州人民不得安寧。巧匠魯班兄妹眼看黑魚精禍害生靈,就一決心要除掉它。那黑魚精魯妹長得標致,主變作個小夥子向魯妹求婚。魯班史妹將計就計,佯允了婚事,並雕了個石香爐做為陪嫁。迎親之日,魯班兄妹要黑魚精先搬嫁妝抬迎人,黑魚精高興地答應了,它擺了擺頭,身後就捲起一陣狂風帶動石香爐往湖中跑。那石香爐滾到湖心下子就倒覆過來,把黑魚精嚴嚴地罩在湖底,從此西湖也恢復了往日的寧靜。現在露在水面上的這三座石塔,據說就是那石香爐的三又腳。 其實,這三座石塔最初是北宋詩人蘇東坡疏浚西湖時所立的,他規定三塔之內不準種植菱藕,以防西湖淤塞。至元代,三塔被毀,現在所見的三塔是明代重建的。
三潭印月,古來就是賞月勝地。每到秋夜,月朗星稀,在石塔內點燃燈燭,沿口蒙上白紙,燈光從石塔的圓孔中透出,宛如一個個小月亮,於天上倒印湖中的月亮交相輝映,於是就出現了"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奇麗景色,這也是"三潭印月"得名的由來。此時,只見月影、塔影、雲影溶成一片,不說不盡的詩情畫意。
西湖十景之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指的是西湖南北兩高峰奇紅異多變的雲景。南高峰在煙霞嶺旁,北高峰在靈隱寺後,兩峰之間層巒疊嶂,重谷回合,綿延二十餘里,介從遠處看去,則雙峰對峙,近若幾尺,兀突爭雄,秀出群峰。
清晨,縷縷薄霧從山下冉冉升起,遙望雙峰,恰似一對面蒙輕紗、身披蟬翼的少女,嬌怯含羞,好像有意使你看不清,猜不透,表現出一種飄逸的美;在春雨霏霏或秋雨綿綿時節,山間雲霧蒸騰,勢如潮湧,雲濃似山,山淡似雲,使你雲山難分,它又表現出一種雄奇的美;雨後初晴,雲鋪山腰,絮掩峰頂,茫茫一片,翠黛的雙峰若沉若浮,時隱時現,彷佛浩瀚大海中的兩個仙島,它又顯示出一種神秘的美。詭異多姿的雙峰雲景,確實令人嘆為觀止。
據說白居易任滿離杭後,曾對朋友們說:"一片溫來一片柔,時時常掛在心頭,痛思捨去總難舍,若欲丟開不忍丟。戀戀依依唯自系,甜甜美美實她留,諸君能問吾心病,卻是相思不是愁。"他的朋友問他究竟相思什麼?他莞爾一笑,答道:"乃南北兩峰,西湖一水也。" 西湖南北雙峰的雲景竟使大詩人相思成病,能不令人神往么?
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鍾
此景因南屏山下凈慈寺的鍾聲而得名。南屏山橫互於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蒼翠,秀石玲瓏,且多空穴。每蒼煙暮靄,萬籟俱寂的黃昏,寺內幾杵疏鍾,山應谷鳴,傳聲悠遠,逗人情思,所以人們就稱之為"南屏晚鍾",並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 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象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後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凈慈寺、興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繼靈隱、天竺之後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鍾幕鼓,焚貝佛號,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鍾的情韻,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共振。岩石、洞穴 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同時,鍾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迴音迭起。
尤其是在天氣交響混合,共振齊鳴,悠悠揚,經久不息。北宋以後,凈慈寺與興教寺一布置一衰,歲月既久,南屏晚鍾的盛譽和勝況專屬於凈慈寺名下,凈慈寺建起了繪飾華麗的鍾樓,逐漸在為千年古剎最為迷人的吸引物。凈慈寺鍾樓歷經毀建,大鍾也廢而復鑄,最具規模的篝鑄,一次是在明洪截止十一年,信持夷簡禪師募休聚銅二萬余斤,鑄成巨鍾一口,撞擊聲播遠壑,餘音繚繞。還有一次是在一九八六年,新鑄銅鍾高三米,口徑二點三米,重喧十噸以上。鍾體內外,鐫鑄《妙法蓮華經》七卷及銘文共計六萬七千字;它採用[蒲牢雕龍]作鍾鈕,以八瓣蓮花為鍾唇,每瓣鑄有一處撞鍾點,其中六處鍾點上鑄有梵文。鍾脊上立南無毗婆屍佛和南無釋迦牟尼佛等七個佛龕。近年來,每到除夕之夜,杭州市各界人士和外賓、僑胞、遊客聚集在凈慈寺鍾樓內外,舉行新年撞鍾除舊迎新活動。當第一百零八聲鍾聲響,正好是新處伊始之時。這一象徵著祥和、歡樂、安定、團結的活動,為古老的南屏晚鍾注入了新的涵義和魅力。
西湖十景之雷峰夕照
凈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它的誘人之處,不僅因為它是西湖南山的第一古剎,更在於有著許多與它有關的神奇傳說。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
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明末杭州名士聞啟祥曾將他與湖對岸的保淑塔合在一起加以評說:[湖上兩浮屠,雷峰如老衲,寶石如美人。]此說一出世人稱是。清雍正年間成書的《西湖志》這樣贊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巋然獨存,磚皆赤色,藤蘿牽引,蒼翠可愛,日光西照,亭台金碧,與山光倒映,如金鏡初開,火珠將附。雖赤城枉霞不是過也。 1924年9月25日下午一時40分許,雷峰突然仆倒。七十多年過去了,因歷史文化融入湖光山色,孕育並發展了西湖十景,西湖十景勢必歷史地、文休地與湖光山色相依相存。雷峰夕照的[缺席]終將仍由雷峰夕照來補全
交通情況:由西湖坐船前往或坐公交車。
3. 杭州西湖哪裡風景比較好 適合漫步~
太子灣公園風景最漂亮,不過清明放假遊玩的人多,如果你想漫步,建議去杭州植物園,建在西湖旁邊不遠處,門票的話只要10元每人,我想你們兩個應該承受得起的,如果想在哪裡呆的久一點的話,最好買點吃的進去,裡面商店少,而且也貴!
還有就是清波門哪裡的河坊街,是杭州算有名的,那裡小吃很多!
4. 杭州西湖還有哪些著名的景觀
杭州信息: 旅遊: 游在杭州: 杭州西湖著名景點介紹
手機號碼查詢
菜譜查詢 旅遊查詢
杭州西湖著名景點介紹
信息ID:HZ-65325 更新日期: 2007年2月12 周一
網址: http://hangzhou.ndodo.com/detailed/65325.html
收藏本頁 關於ViVi 簡訊好友
杭州西湖以其秀媚、淡雅又富有靈性而被文人墨客吟頌千秋,然而仍使人感嘆「古今難畫亦難詩」。
西湖風景名勝區面積60餘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超出6平方公里,繞湖一周達15公里。西湖三面環山,一面瀕城,山不高而逶迤清秀,水不廣而豐彩多姿。長堤卧波,湖中有島,島中有湖,亭中樓閣點綴其間,峰、園、洞、泉隱現各處,美麗迷人。全景區現有60多個開放景點與40多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有著名的「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和靈隱寺、岳王廟、飛來峰石刻、六和塔等文化古跡,還有新建的絲綢、茶葉、中葯和南宋官窯等專業博物館。世界最長的京杭古運河和世界奇觀錢江潮也距西湖不遠,給人另一種神奇的審美享受。
西湖的美還在於她與時俱進,從宋朝的西湖舊十景,到20世紀80年代的西湖新十景,再到21世紀的新西湖,她帶給遊客的是不斷的驚喜。
西湖舊十景: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
西湖新十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新西湖,是人們對2002年南線環湖景區整合改造、湖濱改造和楊公堤重建後的西湖的昵稱。新西湖的特色有二:一是在自然與文化的傳承的基礎上,設計更加人性化、生態化;二是杭州西湖環湖公園全部實現24小時免費開放,成為全國惟一不設門票的4A級旅遊區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①西湖景區的核心景點:「一湖兩塔三島三堤」
●一湖:西湖
●兩塔:保俶塔和雷峰塔
●三島:三潭印月(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三堤:白堤、蘇堤、楊公堤
②著名景點介紹
●保俶塔、雷峰塔
前幾年,人們往往把保俶山上的寶塔當作雷峰塔,而杭州人也把它當作了雷峰塔的寄託。保俶塔和雷峰塔在杭州城裡可以說是相映成趣,一個像是英俊的小夥子,另一個像是纖細的美貌姑娘。
對於雷峰塔遺址,人們所能聯想到的可能就是「許仙與白娘子」的經典愛情故事或者魯迅筆下的《論雷峰塔的倒掉》。2002年11月,杭州市在雷峰塔遺址的基礎上新建了雷峰塔景觀,正式恢復了「西湖十景」的「雷峰夕照」景觀。
●三潭印月
又「小瀛洲」,是西湖三島中面積最大、景觀最豐富、知名度最高者,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是江南水庭院藝術的代表作。「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是這里的最大特色。
小瀛洲呈「田」字狀,外圈和內十字有島橋相連,亭台軒榭,點綴其間,內部被島橋自然分割成四個小湖,中心綠洲的「竹徑通幽」藝術牆充滿詩情畫意。島南端的「我心相印亭」前可觀賞三潭印月勝景。每到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小塔內,燈光外透苑如15個小月亮。此時,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十分迷人。
提示:游三潭印月可在西湖邊任何一個碼頭(分布在湖濱、中山公園、花港、岳王廟等處)乘西湖遊船前往
遊船開行時間為:春夏季7:30-16:30,秋冬季8:00--16:00。票價45元/人,船票中已包括了游 小瀛洲、湖心亭兩島的門票,並免費送您返回湖岸。夜遊至晚上21:00,另行售票。
門票20元
●孤山
孤山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水,一山獨立,山雖不高,卻是觀賞西湖景色的最佳之地。
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是為紀念宋代隱居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
公共交通:乘游1、2、3路車到岳廟車站下車,步行前往或乘西湖遊船到中山公園上岸
門票:免費開放
●白堤
白堤原稱「白沙堤」,橫亘在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從斷橋起,過錦帶橋,止於平湖秋月,長1公里。
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雲:「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的白沙堤。」說的就是這條堤。後人為紀念白居易,改稱為白堤。
白堤的特點是一株柳樹一株桃,所以每天春天桃紅柳綠、芳草如茵的時節,遊人走在白堤上時似在畫中行。
提示:走白堤一定要從斷橋這頭往孤山那邊走,這樣可以看到遠山如黛、綠島浮水的美景;如果倒過來走的話,你就只能一直面對杭州市中心的水泥森林了
公共交通:27、81、K7、游1、游2、游3、游9路
●其他景點:黃龍吐翠、麴院風荷、阮墩環碧、寶石流霞、雙峰插雲、浙江省博物館、西泠印社、岳王廟、靈峰探梅、玉泉、杭州植物園等。
5. 杭州四大美景分別是哪四個地方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個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杭州旅遊景點如下:
杭州宋城 杭州中山公園 金沙港文化村 小和山森林公園 杭州熱帶海洋公園 杭州大人國 杭州森林公園 杭州國際風情城 杭州玉泉山森林公園 太子灣公園 野生動物園 黃龍洞圓緣民俗園 小人國兒童樂園 錢塘江白塔 白堤 劉庄 於謙墓 六和塔 靈隱寺 岳王廟 秋瑾墓 保俶塔 文瀾閣 鳳凰寺 飛來峰 凈慈寺 抱朴道院 天竺三寺 張蒼水墓 西泠印社 杭州碑林 蓋叫天墓 吳昌碩紀念室 黃賓虹紀念館 浙江省博物館 馬一浮紀念館 李叔同紀念室 潘天壽紀念館 胡慶余堂中葯博物館 龔自珍紀念館 西泠橋 南宋官窯博物館 杭州革命烈士紀念館 中國絲綢博物館 中國茶葉博物館 放鶴亭 海寧鎮海塔 孤山 玉泉觀魚 煙霞三洞 江南名石苑 六一泉 杭州湖濱公園 杭州花圃 靈山風景區 長橋公園 棲霞三洞 杭州植物園 杭州動物園 杭州西湖 西湖--蘇堤春曉 西湖--柳浪聞鶯 西湖--三潭映月 西湖--花港觀魚 西湖--雷峰夕照 西湖--平湖秋月 西湖--斷橋殘雪 西湖--南屏晚鍾 雙峰插雲 西湖--麴院風荷 西湖--湖心亭 西湖--小瀛洲 吳山天風 滿隴桂雨 玉皇飛雲 雲棲竹徑 九溪煙樹 黃龍吐翠 龍井問茶 寶石流霞 阮墩環碧 虎跑夢泉
6. 杭州景觀有哪些
西湖十景
杭州樂園
靈隱寺(位於西湖西北面,在飛來峰與北高峰之間靈隱山麓中)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虎跑泉
宋城
附:西 湖 舊 十 景
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
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
西 湖 新 十 景
雲棲竹徑-滿隴掛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
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又附:西湖景區的核心景點:「一湖兩塔三島三堤」
●一湖:西湖
●兩塔:保俶塔和雷峰塔
●三島:三潭印月(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三堤:白堤、蘇堤、楊公堤
②著名景點介紹
●保俶塔、雷峰塔
前幾年,人們往往把保俶山上的寶塔當作雷峰塔,而杭州人也把它當作了雷峰塔的寄託。保俶塔和雷峰塔在杭州城裡可以說是相映成趣,一個像是英俊的小夥子,另一個像是纖細的美貌姑娘。
對於雷峰塔遺址,人們所能聯想到的可能就是「許仙與白娘子」的經典愛情故事或者魯迅筆下的《論雷峰塔的倒掉》。2002年11月,杭州市在雷峰塔遺址的基礎上新建了雷峰塔景觀,正式恢復了「西湖十景」的「雷峰夕照」景觀。
●三潭印月
又「小瀛洲」,是西湖三島中面積最大、景觀最豐富、知名度最高者,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是江南水庭院藝術的代表作。「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是這里的最大特色。
小瀛洲呈「田」字狀,外圈和內十字有島橋相連,亭台軒榭,點綴其間,內部被島橋自然分割成四個小湖,中心綠洲的「竹徑通幽」藝術牆充滿詩情畫意。島南端的「我心相印亭」前可觀賞三潭印月勝景。每到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小塔內,燈光外透苑如15個小月亮。此時,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十分迷人。
提示:游三潭印月可在西湖邊任何一個碼頭(分布在湖濱、中山公園、花港、岳王廟等處)乘西湖遊船前往
遊船開行時間為:春夏季7:30-16:30,秋冬季8:00--16:00。票價45元/人,船票中已包括了游 小瀛洲、湖心亭兩島的門票,並免費送您返回湖岸。夜遊至晚上21:00,另行售票。
門票20元
●孤山
孤山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水,一山獨立,山雖不高,卻是觀賞西湖景色的最佳之地。
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是為紀念宋代隱居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
公共交通:乘游1、2、3路車到岳廟車站下車,步行前往或乘西湖遊船到中山公園上岸
門票:免費開放
●白堤
白堤原稱「白沙堤」,橫亘在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從斷橋起,過錦帶橋,止於平湖秋月,長1公里。
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雲:「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的白沙堤。」說的就是這條堤。後人為紀念白居易,改稱為白堤。
白堤的特點是一株柳樹一株桃,所以每天春天桃紅柳綠、芳草如茵的時節,遊人走在白堤上時似在畫中行。
提示:走白堤一定要從斷橋這頭往孤山那邊走,這樣可以看到遠山如黛、綠島浮水的美景;如果倒過來走的話,你就只能一直面對杭州市中心的水泥森林了
公共交通:27、81、K7、游1、游2、游3、游9路
●其他景點:黃龍吐翠、麴院風荷、阮墩環碧、寶石流霞、雙峰插雲、浙江省博物館、西泠印社、岳王廟、靈峰探梅、玉泉、杭州植物園等。
7. 杭州西湖不只有十景,在西邊「隱藏」的美景是哪個
在西湖的西邊隱藏著一座植物園,春天的時候這里非常美麗,各種花爭奇斗艷的開著,植物們欣欣向榮,再加上這里臨近浙江大學,物價非常便宜,大家在游覽西湖之餘可以到這里看看。
8. 杭州是個旅遊勝地,去過哪幾個小眾景點才算沒白來杭州
西湖的風景一定要去,這個是杭州經典的地方,其實西湖很大,可以從西湖作為中心,把附近的景區都遊玩一遍。然後把西湖作為壓軸的美景,這個就是人民幣後面的畫面。其次可以逛濕地公園,宋城是大家都知道的主題公園,商販都是古裝,很有古色古香,裡面還有大型的歌舞劇,男女老少都可以,下午去比較合適,其次還可以提前定好票。
清河廣場有一戶人家,我累的時候可以去那裡。油炸是必須的,小心湯,如果你不濺出,還可以點西湖牛肉湯,洋洋豆腐,都是招牌菜。還有一種小吃叫蔥包檜,靈隱寺附近就有賣的,很好吃,如果去杭州沒有嘗一下它的杭幫菜,真的是一件很有遺憾的事情。還有東坡肉,龍井蝦仁和西湖醋魚這樣實打實的硬菜,真的去吃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