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花溪河濕地公園
⑴ 花溪公園和花溪濕地公園哪個好玩
兩個公園各有各的美。花溪公園是花溪濕地公園的一個景點。花溪公園位於距貴陽市區17公里的西南郊花溪區內,融真山真水、田園景色、民族風情為一體,被譽為「高原明珠」。花溪公園位於花溪風景區中心,花溪風景區地處亞熱帶,海拔1100米,氣候溫涼,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公認的旅遊渡假勝地。公園包括「十里河灘」、「天河潭」、「高坡民族風情和自然風光」、「青岩古鎮」、「黔陶幽境」等8個景區。園內的平橋、壩上橋、放鴿橋、芙蓉洲、松柏園各逞風姿,麒山、鳳山、龜山、蛇山景色別致。陳毅元帥游花溪後,曾留下「真山真水到處是,花溪布局更天然」的詩句。清代有當地縉紳依山建亭,栽花種樹,積水為潭,後正式改為公園,即現今的花溪公園。園內有三奇:山半有洞,深入而下行,橫穿花溪河床,可諦聽流水之聲,此乃一奇;有蛇山、龜山對峙,中隔一水,水上搭橋,過橋則為深藏不露的碧雲窩,置身其間,恍若與塵世隔絕,此乃二奇;花溪河上的百步橋,有石磴百具彎彎曲曲置於河壩上,一步一磴,微露水面,遊人經此必魚貫而行,望水中倒影,飄飄欲仙,此乃「三奇」。花溪公園在布局上的特點是四山夾一水、一水帶四山,山環水繞。四山即麟山、蛇山、龜山和鳳山,麟、蛇據北岸,龜、鳳峙南岸。麟山最高,矗立峭立。山頂獨石嶙峋,若麟角,麟山以此得名。登上山頂倚天亭,縱目下瞰,全園都在眼中。花溪水奇妙變幻,生趣盎然。從花溪大橋至放鶴洲前,水勢平穩,天光雲影、樹態花姿,一絲不紊。花圃中,生長著近千種名花異卉。形形色色,儀態萬方。花溪兩岸的蝴蝶多達二百餘種,有一種叫雲南麗蛺蝶,飛翔時藍光閃現;一種天藍紋紫蝶,翅翼金光耀眼。濃郁的民俗文化,使花溪自然風光更富魅力。周圍布依村寨依山傍水,苗族村寨踞山臨谷。他們語言各異、服飾紛呈;有跳花、跳洞、跳場,過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節慶活動;他們吹蘆苼、奏嗩吶、唱山歌、觀鬥牛。整個花溪籠罩在民族文化的氛圍之中。花溪公園的歷史人文景觀亦極其豐富,既有著名作家巴金和蕭珊1945年舉行婚禮的東舍,還有周恩來總理曾下榻過的西舍,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墓也位於此地。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位於貴陽市花溪區中心城區的北部,距離貴陽市中心僅12KM,是全國罕見的城市濕地。在環境上它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下的高原岩溶丘陵區,是以喀斯特地貌為特徵的城市濕地公園,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結構形成豐富多樣的風景地貌資源。以花溪河為紐帶,串聯起十里河灘、花溪公園、洛平至平橋觀光農業帶三個景區,面積4.6平方千米,並將3.9平方千米的大將山景區納入統一管理十里河灘:十里河灘景區南起牛角島,北至龍王村,西臨花溪大道,東抵大將山山脈,長6.5千米,面積2.19平方千米。十里河灘濕地生態系統包括農田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河灘濕地、濕草甸、溝渠等多種類型,具有蓄水及消減洪峰的功能,能夠調節氣候,改善環境;蘊藏了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其中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香樟、櫸樹、青檀、沉水海菜花、銀杏、牡丹、杜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種——大鯢(俗稱娃娃魚)、游隼、紅隼、岩原鯉、多斑金線䰾。十里河灘景區秀峰環抱,竹木夾岸,洲島錯落,跌水潺潺,魚游碧水,鷺戲淺灘,還有水車、碾房、糧倉等人文景觀。陳毅元帥曾贊嘆「十里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農田」。
⑵ 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景觀資源的類型與特徵
(1) 地質遺珍
主要指花溪碧雲窩早三疊世中期的紫紅色地表風化殼及溶塌角礫岩的地質遺跡。
(2) 山景
主要指花溪河東側沿河的大將山脈,位於花溪公園內的麟山、龜山、蛇山、鳳山以及穆家壩至花溪水庫壩堤兩岸的姐妹峰等。
水景
(1) 河灘景觀
本風景名勝區的主體河灘景觀為花溪河秀麗的十里河灘景,共含8個景觀。河灘景觀中多綠灘和孤島、跌水和深潭,共有跌水、深潭12個,小島15個,大島3個,其中最大島面積約300餘平方米。河灘竹、木夾岸,綠島襯景,青山連環。水映山色,富有「江作青羅帶 山如碧玉簪」詩景。所含8個景觀均以花溪河集景,其中包括歷史悠久的以自然景觀為主體的花溪公園。
花溪河展布在貴陽向斜右翼的花溪——中曹司曹谷盆中,河谷的發育與其地貌演化休戚相關,經歷古河道變遷過程。現今河曲彎曲地段多,使景觀增其風景特色,河曲發育正向壯年期演化。該河流水面一般寬30~45米,深2.5~3.5米,非跌水段流速0.5米/秒。
(2)湧泉景觀
位於南湖以南的地下湧泉。
人文景源的類型與特徵
1、 園景
區內園景以花溪公園最為突出。新建園景中陽光水鄉農業觀光帶等級最高,牛角島、鐵路橋至麥翁橋之間的休閑綠地、貴大北校區段沿花溪河兩側局部現已建園路和小型硬質場地,但是互相之間無接駁,與周圍市政路也呈分裂狀態;位於董家堰橋南側現有盆景園一處,內有面積較大荷花池。
2、 建築
濕地公園紅線內現有多種類型建築。包括:自然村落、商業服務建築、市政建築、新建居住區及工程構築物等。
3、 勝跡
濕地公園紅線內有各類勝跡10餘處,包括:蛇山摩崖、花溪公園麟山摩崖、花溪公園柏山摩崖、防空亭石刻、清暉樓(抗日戰爭時更名為中正堂)、戴安瀾將軍衣冠墓、憩園、壩上橋、百步橋等。其中省級、市級、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各一處。
4、 風物
花溪是少數民族聚居區,風情濃郁,習俗古樸,民族傳統歷史文化悠久,內容豐富,富有地方特色。民族風情以苗族、布依族傳統習俗保留最為完整。 (1) 森林
花溪區森林屬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森林植被類型,碳酸鹽岩植被分布很廣。據2007年資料數據統計,花溪區的森林覆蓋率為40.46%(不含原小碧鄉)。全區森林面積548874畝。從健康度上看,森林健康度為Ⅰ的佔91.57%,說明全區森林群落種,蟲害、病害、火災、自然災害和空氣污染危害程度較低,總體的森林健康較好。大將山森林無論健康以及景觀均屬較好的行列。
(2)古樹名木
花溪區地處高原台地,其植物物種躲過第四紀冰川災害,保留下較多的珍貴植物以及古樹名木。廣布於全區
⑶ 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景區概況
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以花溪河為紐帶,涵蓋十里河灘、花溪公園、洛平至平橋觀光農業帶和大將山景區。
十里河灘:十里河灘景區南起牛角島,北至龍王村,西臨花溪大道,東抵大將山山脈,長6.5千米,面積2.19平方千米。十里河灘濕地生態系統包括農田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河灘濕地、濕草甸、溝渠等多種類型,具有蓄水及消減洪峰的功能,能夠調節氣候,改善環境;蘊藏了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其中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香樟、櫸樹、青檀、沉水海菜花、銀杏、牡丹、杜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種——大鯢(俗稱娃娃魚)、游隼、紅隼、岩原鯉、多斑金線䰾。十里河灘景區秀峰環抱,竹木夾岸,洲島錯落,跌水潺潺,魚游碧水,鷺戲淺灘,還有水車、碾房、糧倉等人文景觀。陳毅元帥曾贊嘆「十里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農田」。
花溪公園:花溪公園作為風景區建設,始於民國28年(1939年)4月,公園原名「中正公園」,1940年3月,公園建設基本完工,由時任黔省政府主席的吳鼎昌親自主持落成典禮。次年,何應欽為公園大門坊額題寫了「中正公園」四個字。1949年,正式命名為花溪公園。2009年12月,花溪公園納入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洛平至平橋觀光農業帶:包括花溪平橋、黃金大道、陽光水鄉觀光農業帶。
大將山景區:大將山脈位於花溪大道東側,於花溪河相依相偎,3.9平方千米。山勢雄偉峻峭,植被良好,山下村莊農舍,溪水蜿蜒,山上松林濃郁,山間多為林間台地,形成開敞的林窗,建有觀景亭可俯瞰十里河灘的優美景色。
⑷ 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地理位置
貴陽市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是2009年12月,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的第六批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之一,是貴州省首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平均海拔1140M,年平均氣溫14.9°C,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濕潤,空氣清新宜人,具有生態「大氧吧」、天然「大空調」的美稱。
貴陽市花溪河地處長江、珠江分水嶺地帶,是貴陽市母親河-南明河的源頭地區,是貴陽市城市飲用水的主要供應地。花溪城市濕地公園東抵大將山腳,西鄰花溪大道,南至洛平新區,北至貴陽市花溪區與小河區的邊界,包括十里河灘、花溪公園、洛平至平橋,分為保護區和公園休閑區兩部分。保護區為水源涵養區,嚴格控制人類活動,適當建立隱蔽場所供人們觀賞濕地風光,公園休閑區為人們遊憩場所,以兼顧濕地公園在保護和休閑兩方面的功能。
目前公園規劃總用地850公頃,其中十里河灘段面積約219公頃、山體公園面積是390公頃、花溪公園58公頃、洛平至平橋觀光農業帶183公頃。在濕地公園十里河灘畔還有佔地面積130餘畝的孔學堂建築群,與大學城共同形成貴陽市風景、歷史、文化長廊。
⑸ 禁毒基地和花溪濕地公園的作文
春天來了,春姑娘給花草樹木畫上了綠衣,我們一起去花溪公園吧!
花溪公園位於市南郊區版17公里的花溪權鎮內,建於1940年,佔地800餘畝,是貴州著名的旅遊勝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園景色、民族風情為一體,是貴州三顆「高原明珠」之一。
在花溪河的兩岸立著秀美的小山丘,居於公園中心有一座山的形狀同烏龜很像,所以就被大家叫做龜山。最受大家喜愛的就是那十里河灘明如鏡的景色。十里河灘沿溪兩岸,錯落有致的分布著小瀑布、小湖潭、小河灘。步磴飛橋、賓館別墅,給這山環水繞、堰塘層迭仙境般的風景增加了一絲人間煙火。而「幾步花圃幾農田」的詩句更是將花溪公園的美景詮釋得淋漓盡致。你可以騎著自行車欣賞花溪公園的綺麗風光也可以緩步當車的在綠樹青山裡享受著清新的空氣和醉人的情致。
你們去過花溪公園嗎?如果沒去過,到了春天到那兒去看看吧!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