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太後濕地公園
⑴ 蘇州園區濕地公園,急!!!
你好!蘇州有5個省級濕地公園,但都不在工業園區。在園區的有2個生態園:白塘生態植物公園(免門票);東沙湖生態公園(免門票) 白塘植物公園位於蘇州工業園區最具現代化氣息的景觀大道——現代大道中段的北側,它的轄區內的「金雞湖」和「沙湖」互為犄角並優勢互補。四周市政道路環繞,交通便利快捷。遊客乘坐公交2、47、219、812路在九龍醫院下車後行走15分鍾左右即可到達公園。另外,公交28路亦可直接到達。上午9:00—下午17:00 東沙湖生態公園是目前蘇州工業園區最大的一個公園,佔地面積為121萬平方米,其中陸地面積為67萬平方米,水域面積為54萬平方米。地處工業園二,三期開發區的東面,東臨風里街,西靠新華街,北近蘇虹東路,南面緊接現代大道。由湖中三個小島櫻花島(面積約為4.8萬平方米)、海棠島(面積約為0.5萬平方米)、蘆葦島(面積約為6千平方米)組合而成。106路 可到沙湖生態公園。 附:蘇州5個省級濕地公園:位於高新區的蘇州太湖濕地公園、江蘇震澤濕地公園、蘇州荷塘月色濕地公園、位於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的太湖湖濱濕地公園和蘇州肖甸湖濕地公園。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位於蘇州高新區西部、鎮湖街道南部的游湖地區,它東鄰東渚鎮,南接光福鎮,西面與太湖相連。濕地公園規劃建設面積約4.6平方公里,基地現狀主要由魚塘、農田、磚廠等組成, 規劃建設中的蘇州太湖濕地公園集生態環境、度假休閑、旅遊觀光、科普教育於一體,根據承載的不同功能和比較優勢,合理劃分功能區,規劃了水鄉游賞休閑區、濕地生態培育區、濕地漁業體驗區、濕地展示區、原生濕地保護區、核心保護區、濕地生態棲息地、濕地生態科教基地,形成特色鮮明、分工明確的八大功能區。蘇州太湖濕地公園一期建設工程已於2007年3月28日正式啟動。 震澤省級生態濕地公園:位於吳江市震澤鎮, 濕地公園選址於震澤鎮鎮區東北濱臨長漾區域。北鄰滬蘇浙高速震澤出口,南鄰交通主幹道——318國道,交通位置便利。長漾水域漾水清澈,水質為二、三類水,是鎮自來水廠地面取水水源地。長漾湖泊總面積7900畝,歷史上主要功能為調洪蓄水。規劃以濕地環境為背景,開展濕地生態旅遊,構建濕地休閑度假區。內容包括濕地生態保育與重建、濕地水環境治理、濕地水系調整與水利建設、濕地生態旅遊等。 「荷塘月色」濕地公園:位於相城區黃橋地域太陽路以南,由300多個沉降魚塘和200多畝荒灘廢棄河道改建而成,並成為集濕地保護、生態旅遊、休閑觀光和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現代休閑旅遊區。總規劃面積近六千畝,總投資達三個億。其中公園面積五千三百畝,配套設施面積七百畝。整個建設分為兩期,一期已建設面積兩千畝,目前已投資七千萬,種植了荷花、睡蓮等一百五十五種荷花品種。 肖甸湖濕地(森林)公園:位於水鄉古鎮同里的東北部,東鄰崑山市,周環碧波盪漾的澄湖和白蜆湖,地理位置優越,是同里與周庄旅遊線路的必經之路。肖甸湖濕地 (森林)公園佔地面積近690公頃,生態形式多樣,有水面、林地、果園、葯材林等等,其面積之大,綠化之好,江南少有。園內有水生陸生植被和野生動物,水中生長著蘆、菱、萍、蓮;兩岸茂盛著桃、柳、樟、竹,溪中有鯉魚、草魚、蝦、黃鱔;天上林中翻飛著白鷺、翠鳥、野鴨、銀雞等稀有鳥類,形成獨特的生態景觀。肖甸湖濕地(森林)公園今年1月取得了「省級濕地公園」的稱號。 太湖湖濱濕地公園:位於太湖度假區景觀大道中心區,景色優美,在太湖沿岸縱深200米范圍的湖面進行高低錯落的地形改造,種上各類水生植物,營造野生物種棲息、衍生的自然環境,營造了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濕地生態特色景觀。遵循生態性、藝術性、多樣性、社會性、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將湖河岸線空間與水體有機融合,充分體現自然特性、創造充滿生態情趣的湖濱環境。生態濕地公園共分入口區、金杉銀蘆區、梅花塢服務區、水庭暗香景區、「新天地」休閑服務區、臨湖漫步遊憩區、太湖水上食府區等7個分區,同時,在沿湖岸線種植喬木、草坪,設計景觀小品,修復名勝古跡,是一個集水生植物觀賞、生態科普、候鳥棲息、步道游覽等旅遊項目以及蘆葦盪、生態濕地景觀為主的生態主題公園。
⑵ 蘇州有哪些濕地公園
蘇州濕地公園有很多,如太湖濕地公園、虎丘濕地公園、三角咀、漕湖濕地公園、荷塘月色濕地公園等,在網路地圖很容易收到具體地址。
⑶ 什剎海是否將騰退周邊文物建築群
2018年8月9日消息,白浮泉遺址騰退正在加快推進,什剎海周邊文物建築群的騰退項目清單已制定,通州古城核心區、張家灣古鎮、橋閘碼頭總體保護等規劃編制已啟動……北京市發改委昨日通報了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的進展情況。下一步,將聚焦城市副中心和白浮泉區域,抓好規劃設計、部分河段通航、綠道建設、統一全市大運河文化遺產標識等重點任務。
大運河生態環境與歷史風貌——
南鑼鼓巷四條胡同修繕整治啟動
市發改委通報,大運河的生態環境正在持續改善。目前,大運河水系中的通惠河(朝陽段)、壩河(包括亮馬河)綜合治理和景觀提升工程正在加快實施,蕭太後河(朝陽段)已實現貫通;蕭太後河源頭廣場、馬家灣濕地公園已完工,新增綠化面積175萬平方米;西海子公園二期項目已完成方案設計、測繪和監理招標;壩河水系景觀廊道項目已完成設計方案徵集,正在編制實施方案。
目前,大運河有水段按月進行全面監測,共有21個監測點位,及時掌握水質狀況。在大運河沿線開展的污染溯源,已有沿線7區完成溯源工作。
⑷ 禾和濕地公園日記
今天,大霧漫天。我和爺爺趁著這獨特的天氣,來到了人間天堂——梅山肖江濕地公園。
蜿蜒的小路,滿山遍野的梅花樹、蘆葦和那一座座具有特色的木橋、茅屋,組成了這極具水鄉特色的景點。
一進濕地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黃如金的蘆葦。它們個個挺直了「背」,站直了「腰」,好像是衛兵在守衛著綠色家園,真叫我贊嘆不己。
不遠處就是肖江。在這濕地公園里,還有許多小河、小溪。小河上有各種各樣設計得非常精緻的小木橋,小木橋有單層的,也有雙層的,站在木橋向遠處望去,只能望到離自己幾十米遠的景物,再遠就看不清了,彷彿一切都籠罩在飄逸的輕紗之中。啊,真是「仙境」呀!
再走一段路,你就可以發現這濕地不僅是人間天堂,而且是鳥的樂園。你看那幾只白鷺,正在蘆葦叢中一邊漫不經心地散步,一邊在覓食,有時仰起頭來叫幾聲,有時拍拍翅膀飛向另一處蘆葦叢,有時又翱翔在霧中,那矯健的身姿讓我心醉,讓我入迷。讓我流連忘返。
啊,大自然真美!
⑸ 北京的濕地公園都有哪些
1、翠湖濕地公園
翠湖濕地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上庄鎮,北至翠湖北路,東達納蘭園,西到稻香湖東路,南臨上庄水庫,是一座集生態、休閑、科普、人文為一體的國家級城市生態濕地公園。
翠湖濕地總面積157.16公頃,水域面積約90公頃,其中開放區總面積45公頃,水域面積18.3公頃。
園內的動植物種類繁多,據統計有濕地高等植物442種,野生鳥類228種,魚類20種。
一年中幾乎所有月份都可以觀賞到鳥類,如果您是觀鳥愛好者,那麼春秋兩季是翠湖濕地水鳥觀賞的最好時節,尤其是10月觀鳥最好。
開放時間:
自5月6日起,每周一、三的9:00 - 11:30,14:00 - 16:30,周六9:00 - 11:30開園
提前三天以上通過翠湖濕地公園官網在線預約,每半天有150個名額。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庄翠湖水鄉翠湖北路
門票:免費
2、東郊森林公園濕地園
東郊森林公園濕地園位於北京東部通州和順義交界地帶,園區佔地31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90公頃。
公園利用小中河周邊原有的魚塘、低窪地進行改造,大量保留了原有大樹和水系,營造出林中有水、水中有林、林水相依的濕地森林景觀。
園內栽植有國槐、白蠟、垂柳、法桐、杜梨、玉蘭、海棠、山桃、紫薇等喬灌木16萬余株共計60多個品種,假龍頭、硫華菊、荷花、千屈菜、菖蒲等地被花卉和水生植物100餘萬平方米約70多種。
園內設有騎行綠道、觀景木棧道、休息驛站、林蔭廣場、兒童活動器械等設施,可進行遊船、騎行、徒步、賞花等休息健身活動。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地址:通州區創業園路與富壁路交叉口東北100米,公園有東南西三個入口,其中西門有停車場。
門票:免費
3、馬家灣濕地公園
馬家灣濕地公園位於朝陽區大魯店,在東五環外與京津高速的夾角地帶,園區呈三角形,北起大魯店北路,東至通惠河灌渠,南部抵達京津高速路下。
濕地公園總佔地面積71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26萬平方米,景觀面積45萬平方米。
園內引用蕭太後運糧河的水源,使園區內各濕地水域相互貫通,常年保持1米以上水位。
濕地公園內的水生植物以蘆葦、菖蒲、荷花、浮萍等為主,在濕地內還天然生長著大量水草。
河岸邊保留了大量原生楊樹林,樹木高大,樹齡均在十幾年以上。
近年種植了很多觀賞性花木,如海棠、紫葉李、金銀花、山楂、榆葉梅等,在春夏花開之際,更增添了艷麗的色彩。
園區西南部有幾座小土山,形成了錯落有致的山水相依景觀,登上山頂,能夠俯瞰整個園區風光。
園內的基礎設施很完善,塑膠跑道、柏油路、水上棧道、休閑亭、衛生間等設施都很完備,適合舉家出遊休閑。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魯店北路
門票:免費
4、台湖公園
台湖公園位於北京市通州區西南,處於朝陽、通州、大興的交界地帶,台湖公園在地圖上還有個名字叫「新印象台湖森林公園」,實際上是一個地方。
台湖公園北臨張台路,東接九德路,西至鋪大路,南鄰涼水河灌渠,規劃總面積133公頃,園中有面積達300多畝的人工湖。
利用來自污水廠處理中水,通過地下管道加壓至林地和湖中,實現台湖公園的湖泊用水以及部分平原造林地塊的灌溉,既節約了寶貴的地下水水資源,又使得中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台湖公園內已經建成12處小景觀,通過一條5公里長的綠色廊道相連接,綠廊沿線設置16個綜合服務驛站,供遊人觀賞和使用。
在公園的虹橋魚樂景區,有一座長59米、寬4.9米,高8米的廊橋,通過曲線變形、多界面廊柱等設計,突出了現代理念。
從湖面望去,廊橋宛如一條躍出水面的鯉魚,微風起,湖面波光粼粼,與廊橋交相輝映,是整個公園標志性建築之一。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九德路
門票:免費
5、漢石橋濕地公園
漢石橋濕地位於北京順義區楊鎮附近的木燕路旁,園區面積大約在400公頃左右,屬於原生濕地。
這里有大面積的蘆葦沼澤濕地,每年夏天當蘆葦長起來之後,能達到2米多高,如同綠色屏障矗立在水中。
濕地中除了蘆葦以外,還有芡實、香蒲、鳶尾、荷花、睡蓮等多種水生植物。
在蘆葦盪中棲息著很多水鳥,不時能聽到各種鳥鳴,偶爾還能在水面上看到小䴙䴘、蒼鷺、白鷺、黑水雞等水禽。
漢石橋濕地開發的比較早,園區內有多種收費遊玩項目,大家可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參加。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位置:北京市順義區木燕路59號
門票:免費
6、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
野鴨湖位於北京市延慶八達嶺長城腳下,官廳水庫的東北角,是官廳水庫延慶轄區及環湖海拔479米以下淹沒區和灘塗組成的人工濕地,公園總面積283.4公頃,是北京首個國家濕地公園。
野鴨湖濕地類型多樣,動植物資源豐富,是華北地區重要的鳥類棲息地和候鳥遷徙中轉站,現有高等植物420種,鳥類264種,其中雁、鴨的種類和數量最多,野鴨湖也由此而得名。
秋冬季節有數千隻灰鶴在這里越冬,春天成群的天鵝在這里棲息,到了夏天,湖邊茂密的水草地帶、灘塗、蘆葦叢成為留鳥生兒育女的理想築巢地。
開放時間:
自2020年3月27日起,每日09:00-16:00開放。
可通過「長城內外旅遊」網路平台進行實名制預約購票,每天限流1680人。
地址:北京市延慶區康野路
門票:50元
7、琉璃河濕地公園
琉璃河濕地公園位於房山的琉璃河鎮西北,大石河入琉璃河的洄城村界至興禮橋段,總長10.6公里的大石河兩堤之間。
總佔地面積528.58公頃,包括濕地保育區、濕地景觀區、科普宣教區、休閑體驗區和服務管理區五個部分。
濕地公園總蓄水量128.03萬立方米,形成水面面積110.45公頃。
琉璃河濕地公園的老石橋很有味道, 石橋建於明嘉靖年間,全長165.5米,寬10.3米,高8米,為11孔聯拱石橋。 石頭橋面上布滿深深的車轍印,它記載了幾百年中石橋的付出。
濕地中的蘆葦、荷花在夏天非常茂盛,吸引了很多水鳥來這里覓食逗留。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G107國道琉璃河鎮政府南
門票:免費
8、湯河口濕地公園
湯河口濕地公園位於懷柔區湯河口環島附近,公園依託於湯河兩岸建起來,這里景色天然,水流充足,是個純天然且未加修飾的濕地公園。
沿著水邊修了很長的棧道,站在棧道上面,能夠清晰觀賞到濕地內游動的小魚,河水中水體流動快且清澈,水質應該也不錯。
很適合夏天來玩,山區氣溫低,濱水景觀和周圍的田園風光融為一體,讓人舒心愉悅。
公園面積不大,不必從市裡專門過來玩,在去懷柔其他景區或更遠的豐寧壩上時,可以在這里逗留一個小時,休息加油拍照。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北京市懷柔區湯河口環島與灤赤路交叉口東150米
門票:免費
9、白河濕地公園
白河濕地公園,位於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距離北京城區100多公里,公園在白河岸邊,因為白河在這里拐彎之後繼續向下游流去,此地又叫做白河灣。
周圍青山碧水,風景很美,關鍵是來這里的人少,生態環境保護的不錯。
木製的河邊棧道蜿蜒數公里,隨處可見的蜻蜓、蝴蝶在岸邊草叢中飛舞。
順著棧道走,能看到很多植物,濕地植物和旱地植物都有。
如果趕上一場小雨過後,走在濕漉漉的棧道上,呼吸著雨後潮濕的空氣,更是愜意。
開放時間:全天
位置:北京市懷柔區雙狼路南50米
門票:免費
10、小龍河濕地公園
小龍河濕地公園位於平谷區的馬坊鎮,這里有一條東西向的水岸濕地景觀帶,包括生態景觀、城市休閑景觀和森林野趣景觀。
公園建在小龍河沿岸,周圍的人們也叫它小龍河公園,公園面積很大,有多個小廣場,供人們在此休閑散步。
園內有木製的小亭子,蜿蜒的小徑,綠綠的草坪,臨水棧道,整個公園蠻安靜的,適合散步。
園區內綠化很好,夏天時會開好多漂亮的花,蘆葦盪也初具規模,河水中能夠看到魚兒游來游去,一派和諧的景象。
園門外兩側,到傍晚時候,有充氣城堡,沙池等,會吸引好多小朋友來玩。
開放時間:全天
位置:北京市平谷區梨羊東路和密三路的交叉口附近
門票:免費
⑹ 什剎海文物群騰退是什麼原因
白浮泉遺址騰退正在加快推進,什剎海周邊文物建築群的騰退項目清單已制定,通州古城核心區、張家灣古鎮、橋閘碼頭總體保護等規劃編制已啟動……北京市發改委昨日通報了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的進展情況。下一步,將聚焦城市副中心和白浮泉區域,抓好規劃設計、部分河段通航、綠道建設、統一全市大運河文化遺產標識等重點任務。
市發改委通報稱,目前,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的重點文物騰退任務已取得突破性進展。白浮泉遺址騰退正在加快推進,龍山度假村整體產權移交協議書簽訂後,成立了工作組專職負責移交後手續辦理、接收運行、文物保護和項目建設;八里橋騰退保護也取得了進展,新八里橋建設項目的前期審批、方案優選、資金落實已完成,正在開展立項評審;萬壽寺周邊搬遷騰退涉及的22戶住戶已有18戶簽訂搬遷協議,剩餘4戶納入解危排險范圍;延慶寺周邊棚戶區改造實施方案已上報區政府,項目已取得環保意見函、規劃意見函和國土意見函;管庄片區開展了違建拆除騰退,惠河汽配城完成騰退;制定了醇親王府、慶王府、會賢堂等什剎海周邊文物建築群的騰退項目清單、騰退進度計劃及騰退後的文物修繕計劃。
目前,大運河有水段按月進行全面監測,共有21個監測點位,及時掌握水質狀況。在大運河沿線開展的污染溯源,已有沿線7區完成溯源工作。
大運河歷史風貌的恢復進展如何?市發改委通報,本市已制定了保護恢復老城歷史水系、玉帶河、通惠河河道的實施計劃;鼓樓西大街整理復興計劃正在推進,板橋頭條6號等7個院落完成修繕,鼓樓西大街沿街及延伸20米違建拆除已完成總量的70%;什剎海周邊的歷史風貌整治在加快推進,郭守敬紀念館升級改造,什剎海西海濕地建設工程已完成方案設計,正在進行預算清單編制;南鑼鼓巷片區保護復興正在推進,南鑼鼓巷等重點歷史街區的風貌保護管控導則編制完成,南鑼鼓巷地區四條胡同的修繕整治已啟動,目前,四條胡同總計簽約407戶,完成整院騰退12個。
⑺ 谷城漢江濕地公園作文200字總分總
今天,大霧漫天。我和爺爺趁著這獨特的天氣,來到了人間天堂——濕地公園。
蜿蜒的小路,滿山遍野的梅花樹、蘆葦和那一座座具有特色的木橋、茅屋,組成了這極具水鄉特色的景點。
一進濕地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黃如金的蘆葦。它們個個挺直了「背」,站直了「腰」,好像是衛兵在守衛著綠色家園,真叫我贊嘆不己。
不遠處就是肖江。在這濕地公園里,還有許多小河、小溪。小河上有各種各樣設計得非常精緻的小木橋,小木橋有單層的,也有雙層的,站在木橋向遠處望去,只能望到離自己幾十米遠的景物,再遠就看不清了,彷彿一切都籠罩在飄逸的輕紗之中。啊,真是「仙境」呀!
再走一段路,你就可以發現這濕地不僅是人間天堂,而且是鳥的樂園。你看那幾只白鷺,正在蘆葦叢中一邊漫不經心地散步,一邊在覓食,有時仰起頭來叫幾聲,有時拍拍翅膀飛向另一處蘆葦叢,有時又翱翔在霧中,那矯健的身姿讓我心醉,讓我入迷。讓我流連忘返。
啊,大自然真美!
⑻ 項目周邊環境如何
項目周邊來的綠地資源豐富源,環境優美典雅,北側緊鄰富力又一城公園,東側有紅軍公園,南側更是與蕭太後河馬家灣濕地公園僅有一路之遙。蕭太後河是北京市最早開鑿的人工河,匯入通惠排水乾渠,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現在是通向行政副中心的重要河道,71萬平米的馬家灣濕地公園變身城區與城市副中心之間的一條濱水生態廊道。
⑼ 如何描寫和順濕地公園柱子的日記
我的家鄉是個景色優美的地方,那裡有高大的羅浮山、有波光粼粼的白水湖、有堅實的姊妹橋。然而,最美麗的地方要數濕地公園了。
濕地公園位於城內的安昌河畔,來到濕地公園的迎賓廣場,老遠就能看見一個巨大的石碑屹立在那裡,上面刻著「濕地公園」四個大大的繁體字,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我們沿著石梯走進了公園,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蔥綠。左邊有一條路,右邊有一條路,中間是一個美麗的綠化帶,綠化帶里的紫荊樹光禿禿的,枝丫奇屈,好像一個老頭敞開雙手站在那裡。那一顆「孤獨」的羅漢松好像許多個舞蹈演員在跳千手觀音舞。這不美嗎?
我們再往前走幾步,就清楚地望見了十根柱子,上面刻著「百家姓」,中間有一個大大的圓平台,穿過前兩根柱子中間,我們走上了平台,仔細一瞧,平台上刻著安縣的地圖,一根粗線條,一根細線條,有紅色的,有黃色的,還有說不出來的顏色,好像這個平台的經脈一般,美極了!
接著我們踏上了鵝卵石鋪的路朝右往裡走,我們看到了金黃的一片。那是什麼?那是銀杏樹。那銀杏葉已從青色變成了黃色,每一片都是一面完整無缺的小扇子。我見了一片落葉一摸,好光滑,光華到幾乎讓人覺得不像秋天的落葉。這不美嗎?
經過了一座木板做的小拱橋,我們來到了「十二生肖」這個景點。「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十二生肖被分別做成了十二根柱子,每根柱子的頂端都有每個生肖動物的「立體照」呢!我走到「馬」跟前,這柱子上刻著幾排字,分別是「勇往直前、為人正直」。嘿,這和我的性格差不多哩,因為我屬馬嘛!這個景點不美嗎?
你是否有種想來這里的沖動呢?告訴你,在濕地公園里走一轉出來後,好像從仙境里走出來似的,頓時,整個人都精神了許多。你愛著美麗的濕地公園嗎?
⑽ 中國鐵建梧桐港項目周邊環境如何
中國鐵建梧桐港項目周邊的綠地資源豐富,環境優美典雅,北側緊鄰富力又內一城公園,東容側有紅軍公園,南側更是與蕭太後河馬家灣濕地公園僅有一路之遙。蕭太後河是北京市最早開鑿的人工河,匯入通惠排水乾渠,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現在是通向行政副中心的重要河道,71萬平米的馬家灣濕地公園變身城區與城市副中心之間的一條濱水生態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