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地質公園門票
發布時間: 2021-01-05 05:52:13
1. 介紹一下四川自貢地質公園的地質類型、地質成因、地質景觀。
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四川自貢市大安區,面積8.7km2,盛產中侏羅世恐龍及其他脊椎動物化石,在以發現的2800m2范圍內以鑒定出200多個個體,1 萬余件骨骼化石,有恐龍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魚類、兩棲類、似哺乳爬行類,分屬18個屬21個種(其中20個為新種)。門類多,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科學價值。與其毗鄰的世界最早的采鹽深井,保存完好,所展示的中國古代鑽鑿工藝技術也使人嘆為觀止
自貢恐龍地質公園附近地貌為淺丘陵地形,海拔高度為320-347.5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7.9℃,目照少,雨量充沛。
自貢地質公園位於四川省自貢市,主要由三大園區組成,包括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跡園區、自貢鹽業科技園區、榮縣青龍山恐龍化石群遺跡園區,設置科考科研區、科普游覽區、生態觀光區、探幽訪古區等功能區和一系列功能小區。
其中,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是1.6億年前的中侏羅世恐龍及其它脊椎動物化石的遺址。在已發掘的2800平方米范圍內共發現200多個個體的上萬件骨骼化石。其中有恐龍及魚類、兩棲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似哺乳爬行類等18個屬21個種,20個種為新種。在恐龍化石中有長達20米的食植物性長頸蜥腳龍、有保存完整的短頸蜥角龍,有兇猛的食肉恐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而且有目前世界上時代最早,保存完整的原始性劍龍及其伴生的我國首次在侏羅紀地層中發現的翼龍,有生活在河湖中的蛇頸龍等。由於化石埋藏集中、數量多、門類全、保存好,且由於其產出時代為中侏羅世,從而也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這一時期恐龍化石材料匱乏的空白,因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龍化石遺址之一,有重大的科學價值。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