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源國家森林公園
㈠ 湘江的起源地在哪裡
長江支流湘江,是湖南省最大河流。
湘江幹流,經國家有關部門確認的源頭有四個:
一是傳統的正源(俗稱東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白石鄉的石梯,河源為海洋河,
二是南源,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海洋鄉龍門界。往北流至興安縣分水塘與靈渠匯合稱湘江,
三是廣西興安縣南部白石鄉境內海洋山脈的近峰嶺,河源稱上桂河,
四是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紫良瑤族鄉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野狗嶺,河源為瀟水。
湘江之源,舊時有二種說法,一說湘江發源於靈川縣的海洋山(古稱海陽山)。《水經注》記載:「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清錢邦芑的《湘水考》記載:「湘水,源出廣西桂林府興安縣海陽山,山居靈川、興安之界上,多奇峰絕壑,泉水之始出也,其流僅可濫觴。」二說湘江發源於唐公背嶺等處大山。唐兆民的《靈渠文獻粹編》記載:「歷史上著名的海陽山, 並不是指那位於海洋坪田疇間高不過20丈,周圍不到1里的龍母岩,而是指……逶迤於興安縣城西偏南的宋代稱柘山或稱鬱金山,今稱唐公背嶺、香爐界、東山及綿亘於興安、靈川界上的長崗嶺等處的山。山南有流經富田垌、毫溪田等地至太平堡,此即湘江源流,稱西波江。」
1985年,廣西水利電力廳與廣西水利學會組織對靈渠的考察,根據歷史資料、地形圖及實地考察成果,對湘、漓二水之源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確認湘江應源於興安縣南部白石鄉境內海洋山脈的近峰嶺,海拔899米。河源稱上桂河。
2011年,湖南省水利普查辦在開展河湖基本情況普查時,對湘江干支流關系進行核實、調查;受水利部水文局委託,南京水利科研院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對湘江蘋島以上干支流有關數據進行計算、復核。國務院水利普查辦和水利部認定,藍山縣至永州蘋島河段(瀟水)為湘江幹流,湘江源頭在藍山縣;廣西興安縣至永州蘋島河段(原湘江上游)為湘江支流。湘江幹流在最上游(藍山縣境內)稱大橋河,藍山縣往下游永州蘋島河段一般稱瀟水,永州蘋島以下稱為湘江。
㈡ 湘江源景區在永州市的哪個縣
湘江源景區是湘江的源頭,位於湖南永州市藍山縣的荊竹、紫良、專大橋三個瑤族鄉相交的屬板塘原始次森林自然保護區,依託板塘和高塘坪兩座中型水庫而建,景區面積1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5平方公里,屬於水庫型水利風景區。
湘江源景區於2008年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㈢ 湘江的源頭是哪裡
湘江,其源頭有4種說法:
1、傳統的正源(俗稱東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白石鄉的石梯,河源為海洋河,北流至興安縣分水塘與靈渠匯合稱湘江;
2、南源,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海洋鄉龍門界;
3、廣西興安縣南部白石鄉境內海洋山脈的近峰嶺,河源稱上桂河(白石河),往東流至西波江口稱湘江;
4、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紫良瑤族鄉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野狗嶺,河源為瀟水,在永州市的萍島匯合廣西來水稱湘江。學界較流行的說法是白石河源。
(3)湘江源國家森林公園擴展閱讀
湘江水量充沛,徑流主要來源於降雨。據出口控制站湘潭站監測,湘江多年平均徑流量為791.6億立方米,其中湖南境內696億立方米,佔全流域水資源量的88%。年平均流量2050立方米/秒,歷史最大流量20800立方米/秒(1994年6月18日),最小流量100立方米/秒(1966年10月6日)。
從時間分布看,3~7月徑流量佔全年的66.6%,其中5月佔全年的17.3%;8月至翌年2月徑流量佔全年的33.4%,其中1月僅佔全年流量的3.3%。這一趨勢與流域降水周期變化基本一致。
從空間分布看,邊緣山地多於丘陵,丘陵區多於盆地與河谷平原,植被良好的山丘區徑流明顯增大。年最大流量為平均流量的10倍,年最大流量為最小流量的210倍之多。
全流域徑流量有東部、西南部和東南部三個高值區,分別是瀏陽河上游山區、洣水上游羅霄山和瀟水上游山區。
㈣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有幾個入口
張家界盛和國際旅行社: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也就是黃石寨和金鞭溪以專及袁家界),楊家界,天屬子山自然保護區(含大觀台,老屋場和賀龍公園)和索溪峪的一部分十里畫廊。這些地方統一一張票248元,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只遊玩袁家界或十里畫廊或老屋場或者是上述地方全部都遊玩,都必須花248元。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有5個門票站可以進入,分別是森林公園門票站,武陵源門票站,天子山門票站,梓木崗門票站,楊家界門票站。在任何一個門票站買票都可以進入上述景區。
㈤ 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的資源情況
樓觀台秦嶺四寶基地-大熊貓,別名:大貓熊、竹熊、花熊 ,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被譽為「活化石」同時也是中國的「國寶」。大熊貓性情溫順、姿容可掬、行動逗人喜愛的大熊貓是人們最喜愛的野生動物之一,其體長120-180厘米,尾長10-20厘米,體重60-110千克。頭圓而大,前掌除了5個帶爪的趾外,還有一個第六趾。軀乾和尾白色,兩耳、眼四周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棲息於海拔2000-3000米的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的山地竹林內。秦嶺四寶基地大熊貓25隻,為世界第三大人工飼養種群。
樓觀台秦嶺四寶基地-,別名:羚牛、、牛羚,是世界上公認的珍貴動物之一,體型粗壯,體長200厘米左右,肩高150厘米左右,體重250千克左右。初生牛犢為咖啡色。棲息於海拔1500-4000米的山地森林中。營群居生活,少者3~5隻,多者十隻或上百隻。群中都有「哨牛」,職責是站在高處警戒。金毛扭角羚以各種樹枝、樹葉、竹葉、青草等為食。繁殖期4~8月份,孕期8個月左右,每胎1仔。」秦嶺四寶基地」羚牛33頭。
樓觀台秦嶺四寶基地-朱䴉,別名:朱鷺,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寄存的種群。朱䴉素有「東方寶石「之稱,被世界鳥類協會列為「國際保護鳥「。體重1500-2000克,嘴長而彎曲,嘴尖及腿、趾部為朱紅色。通常聚群,在河流、塘庫及農田邊活動,以昆蟲、泥鰍、青蛙、螃蟹、小魚、蝦等水生動物為食,成鳥繁殖季節羽毛鉛灰色,秋冬季節為粉白色。3-6月為繁殖期,營巢於高大樹岔上,產卵2-4枚,雌雄鳥輪換孵化和育雛,孵卵期為27天,育雛期約40天。」秦嶺四寶基地」朱䴉 245 只,為世界最大人工飼養種群。
樓觀台秦嶺四寶基地-,別名:仰鼻猴、川金絲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毛色艷麗的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的猴類。體長53-77厘米,尾巴與體長差不多。金黃而略帶灰色的披毛既厚又長;藍色臉龐上的鼻孔向上翹,嘴唇顯得寬厚,因而又叫「仰鼻猴「。金絲猴頭頂的毛深灰褐色,頸、頰側及腹部紅黃至黃褐色,尾灰白色。雄猴體身強力狀,毛色鮮亮;雌猴較小,毛色略淺。 金絲猴棲息於海拔2000-30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帶,有垂直遷移的習性,夏季在海拔高處的山林中活動,冬季下到較低地區。喜群居,有10幾只一群的,也有上百隻一群的,成群游盪,有一定的活動范圍和相對固定的路線。食物以野果、樹葉、嫩枝芽為主,也吃苔蘚植物。4歲性成熟,每年夏季產1仔。幼仔毛色乳黃,兩歲以後毛色金黃。「秦嶺四寶基地」金絲猴18隻。 樓觀台說經台也叫授經台,是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老子李耳講授道德五千言之地。老子祠院內有黃連木、皂角、側柏古樹11株,鑄鐵醮紙爐3座,還有鐵獅子1對、石獅2對,鐵鍾、鐵磬、鐵香爐及歷代碑碣63通。
㈥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景點
袁家界
袁家界位於杉刀溝北麓,是以石英岩為主構成的一座山嶽。是張家界公園一處風景集中地。自金鞭溪紫草潭左入杉刀溝可上袁家界,順袁家界台地邊沿,繞荒徑小道亦可下至金鞭溪千里相會處,亦可從袁家界去天子山、楊家寨。自杉刀溝上袁家界,沿絕壁頂部邊緣遨遊,至中坪「天下第一橋」。石橋寬僅3米,厚5米,跨度約50米,相對高度近400米。天下第一橋與夫妻岩並稱「張家界雙絕」。明初土家族領袖農民起義領袖向大坤自號「向王天子」,而得名。天子山東臨索溪峪,南接張家界,北依桑植縣,是武陵源區四大風景之一。它位於「金三角」的最高處,海拔最高1262.5米(昆侖峰),最低534米(獅蘭峪)。
金鞭溪
金鞭溪是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核心景點,因流經金鞭岩而得名,全長5710米,金鞭溪沿線是武陵源風景最美的地界,從張家界森林公園門口進入後,往前步行300米左右是金鞭溪的入口。主要景緻有醉羅漢、神鷹護鞭、金鞭岩、花果山、水簾洞、劈山救母、千里相會、楠木坪、水繞四門等。
楊家界
楊家界景區位於武陵源風景名勝區西北部,東接張家界,北鄰天子山,總面積3400公頃。有香芷溪、龍泉峽和百猴谷三個游覽區,景點二百餘處。景區管理處駐中湖村,距張家界市城區43公里,有公路相通。景區屬石英砂岩峰林峽谷地貌,最高峰一步登天海拔1130米。境內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達95%。已開發的香芷溪、龍泉峽兩個小景區內有車行游道2.5公里,楊家界有景點200多個,以「天下第一奇瀑」龍泉瀑布最為著名。相傳,北宋楊家將圍剿向王天子曾在天子山安營紮寨。後因戰爭曠日持久,楊家便在此地繁衍後代,使這里成了「楊家界」。
烏龍寨
烏龍寨是楊家寨景區中最為奇險的一個去處,入內或鑽洞而行或沿崖縫而行或自岩道上側身而行。寨高300餘米,四周均是石壁,只有前面一條長達1000米長的小徑可通上寨頂,小徑沿途有多處天然關卡。一段處不足1米,僅通一人。過橫道後,鑽過一個亂石洞,兩邊石山形成窄洞,有30米長,一段僅半米寬,是上寨的路,人非側身而不可通過。將到寨頂時,西南兩個山之間有一條不足半米寬的石縫,是去東北山頭的通道,道旁是幾米高垂直的石壁。
鷂子寨
鷂子寨景區面積12平方公里,是湖南攝影家協會張家界創作基地的創作區,是國家級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歐美團隊和自助游者首選線路。
鷂子寨又名竭功山。位於森林公園東南,距老磨灣5公里,因形似腰子(腎臟)而得名。海拔1050米。寨頂為一狹長嶺脊,長約1400多米,寬100米左右,是一座西、北、東三面絕壁深達300餘米的扁狀觀景台,以奇險著稱。有天橋、層岩涌塔等主要景點。
迴音谷
位於上腰子寨山路的終端。谷兩側崖壁高200餘米。於谷下呼叫,聲盪谷頂,清晰洪亮;於谷頂呼叫,音旋谷底,波及對山、東谷、西坡,聲如洪鍾,餘音回盪。
梭鏢岩
自迴音谷東下黃蓮灣約50米,山還林中一細長峰。頂端約5米長,錐體如矛頭;矛頭下細圓如長柄;圓尖相接處,有節理若箍,箍上小灌木叢生如纓。
猴山樂園
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通過對動物的有效保護,獼猴增加相當快,現有獼猴22群1000多隻。為了滿足遊客嬉猴之趣,於1992年在公園門票站附近特地開辟了獼猴的棲息地-猴山樂園,每天都有幾百隻獼猴聚集在這里。
土家風情園
張家界土家風情園坐落在風景明珠張家界市境內。是一座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融合,集旅遊觀光、文藝表演、奇珍展覽、住宿、餐飲、娛樂、購物等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服務企業。土家風情園主要由土家建築群落、民風民俗展示、文藝演出、客房、餐飲、大型狩獵場、珍稀植物園、根雕基地等功能區構成。代表作有土司城堡、擺手堂、土家山寨、垕王宮等。特別是沖天樓,依山造閣,氣勢恢宏,樓高48米,九重十二層,曲徑回復,獨具匠心。
茅岩河漂流
茅岩河漂流位於茅岩河風景區內、茅岩河平湖游的下游,距張家界市城西32公里,漂流水程28公里,落差66米,河灘共55個。茅岩河漂流目前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和最安全的旅遊漂流項目,是張家界旅遊項目中最刺激的項目。
龍王洞
龍王洞位於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風景區向東10公里與慈利縣之間主幹公路53.8公里南側10米處,交通極為便利,屬張家界旅遊核心景點之一,被溶洞專家稱贊為「世界溶洞奇葩」,是中國最大、最古老的溶洞之一,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和旅遊開發的價值。龍王洞總長約30公里,平均高度50米,寬80米,有58個廳台、28條石走廊、15處珍珠瀑布、3條地下陰河、湖泊2個、水花池45處,更有「天下第一柱」之稱的龍王寶柱。
大峽谷
張家界大峽谷位於張家界市慈利縣三官寺鄉,緊鄰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張家界大峽谷是一個新近開發建設的旅遊景區。張家界大峽谷原來有兩個名字,一個叫做爛船峽,另外一個名字叫做亂泉峽。
㈦ 岠嵎山國家森林公園有門票費用么裡面具體有那些可以玩的東西誰能詳細點的介紹下,謝謝!
現在好像沒有門票,既然是深林公園主要的還是看自然景觀了,現在景區門口有商業街 寺廟 庵。不過岠禺山主要是山上的石頭比較頗有看頭,有一些還是有典故 傳說的。多人遊玩你可以去海邊啊,如果碰上落潮,還可以自己趕海。像海蠣,螃蟹,蛤,海星,海螺等等都能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