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森林公園建設招標公告
Ⅰ 懷柔城市森林公園的介紹
建築風格:突顯漢唐風韻
公園內的建築以漢唐風格為主,與國際會都建築風格遙相呼應。米黃色和赭石色為主的建築外觀、木質的門窗、連通建築的開放廊架,無一不傳達出漢代文化所帶來的空間與視覺感受。不僅是大型建築,公園內的標識、座椅、垃圾桶等也統一採用了漢代建築風格的顏色進行創作,為公園整體增添了濃厚的歷史人文氣息。
人工湖區:一湖碧水暢游消夏
公園利用原有廢棄魚塘,改造成一處3萬平米的人工湖,湖內種植了荷花、蘆葦、香蒲、菖蒲等植物,湖周圍以垂柳為主基調,結合桃花、玉蘭、迎春等植物,開花時粉色、白色、黃色等花朵繽紛多彩。湖周邊設置桃花榭、遊客服務中心、木棧道等服務設施,景觀較為集中,遊客可在這一湖碧水處暢游消夏。
Ⅱ 張公堤城市森林公園的規劃
奠定漢口城市基本格局、見證「四大名鎮」百年繁華的百年張公堤,將換新顏。武漢市張公堤城市森林公園正式啟動建設,兩年成帶五年成林十年成景。武漢市長唐良智說,這是武漢繼江灘建設後又一大手筆的公共綠地建設項目,將成為武漢新的城市名片和旅遊新熱點。百畝松林、千畝竹海、萬株桃樹、十里花堤……張公堤城市森林公園東起長江、西至漢江,途經黃陂、江岸、江漢、硚口和東西湖5個行政區。公園全長29.3公里,規劃總面積31.68平方公里,接近東湖33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相當於為武漢再添一處「綠肺」。 按照規劃,張公堤沿線將新建十大特色公園,形成「一帶十園」的總體布局。其中「一帶」總面積2260公頃,佔全園總面積的71%,「十園」總面積908公頃,佔全園總面積的29%。「一帶」環繞半個江城,融山、江、湖、堤於一體,形成「碼頭望竹林、綠毯綴樹叢、花塘映花海、葦盪依湖岸、河灘伴濕地」的美景。「十園」包括舵落口江灘公園、張畢湖公園、竹葉海公園、長豐公園、藝術雕塑公園、「深藍」動感水公園、後湖公園、岱家山文化公園、府河濕地公園、江河文化公園等,囊括了沿線眾多景點及歷史遺存。
公園里,還將按國際自行車比賽賽道,建設寬6米的30公里綠道,並與周邊綠道無縫對接。同時,公園還將保留有張之洞時期的歷史遺存,並保護和修復9處抗戰時期碉堡。
Ⅲ 現在林業的規劃項目、森林城市項目、森林公園項目、特色小鎮項目。需要甲方提供什麼資料啊
需要提供說明,規劃圖,效果圖!平面設計圖。請採納!qui te amo。
Ⅳ 森林公園內可以經營苗木嗎急!!!謝謝了!!
沒有問題的。但是要辦證。有點不華算。
Ⅳ 崑山森林公園具體詳細信息
]崑山森林公園坐落崑山西區中心位置,佔地面積5031畝,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
崑山市政府本著「以人為本,先創環境,後建城市」的原則,根據崑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為了早日將崑山建設成為現代化的中等城市,進一步加快崑山西部開發,興建的城市生態森林公園。
崑山森林公園內精心布置了跑馬場、原生態森林、珍禽觀賞區、鹿苑、情侶灘、百花園、高級休閑會所等十多處情趣各異的公園景點,並在園內建造了50萬平方米的中心湖泊,栽種了100多種花草樹木,移植了250萬多株珍貴樹木,整個生態森林公園宛如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森林公園以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為依據,充分尊重公園的功能和市民活動的需要,結合氣候、土壤、地形等特點,以生態為原則,以生物的多樣性為特點進行構思;在設計原則上,森林公園以人為本,突出生態及可持續發展理念,合理利用和調整原有地形及水系,強化江南地方景觀特色,亭點以「森林」為主題,以植物造景為主線,力求獲得最大的環境效益;在道路設計中,崑山城市生態森林公園主路寬2.8米,支路寬1.8米,主路貫穿全園,與上游線共同構成了公園的主要交通骨架,次路則結合景區景點設計,或傍遮低水而設,或穿山而行,或曲徑通幽,或舒朗暢通。
Ⅵ 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園的公園
河岸風情游覽園:25米瞭望塔將成公園標志
在學府路河北經貿大學北側,記者看到,冬季的滹沱河水面寬闊,已經結了一層厚厚的冰。二百多米處便是河心島,煙波浩渺中,只見草木茂密,增添了些許神秘感。
「這片地方馬上便會改觀,明年將建河岸風情游覽園。」市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位於本區西南方向獨立的一塊林地,規劃成森林特色突出、醒目的標志性綠地。東側將建高標準的森林生態游樂園,為青少年提供激情娛樂的別樣空間。還將建一些簡易、安全的景觀小品,樹叢花草組合,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森林休閑空間。
在河岸邊際,規劃設置遊船碼頭、觀景平台、風車發電景觀,營造河中盪舟、賞蓮、觀景的好場所。在防護堤壩的北側,依據南水北調泄洪渠的位置規劃為濕地,創建濕地觀賞景觀。濕地北部沿著河岸為水岸花情景觀,臨河是葦盪迷津、淺蘆拾趣、茅鄉水情等一派自然風光令人陶醉。
園內東部為漁鄉風情水花園,規劃了水面、曲橋、水榭、水車、小島等景觀,體現了漁鄉水景風情。西部花卉盆景園,露天規劃種植了各種林木、花卉、盆景、整形樹木,西北角上規劃了熱帶溫室展廳,春夏季節五彩繽紛,景色優美壯觀,在寒冬季節遊客也能觀賞到熱帶的植物風光。
除此之外,還建立配套的管理服務區,包括停車場、競技館、賓館酒店、商店、林間木屋、游樂木架等設施,滿足遊人的服務需求。大門規劃在學府路上,從北延的中華北大街向東百餘米就到,交通便利,地域寬闊。沿堤壩規劃一座高25米左右的瞭望塔,即是森林公園的標志性建築物,又是登高瞭望森林美景和河水風光的好地方。
「河岸風情游覽園集生態游樂、濕地景觀、漁鄉風情於一體,建成後將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工作人員介紹。
建成後將成中國北方城市中最大的森林公園
石市林業局局長楊建秋介紹,滹沱河林場是省會近城郊最重要的生態和森林資源,建設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園是保護它的最有效辦法。滹沱河林場可直接用於建設森林公園的土地面積達到2萬余畝,建成後的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園將是我國北方城市中面積最大的森林公園。公園建成後各類樹木將達到110萬株,日吸收2.4萬兆焦耳熱量,年吸收二氧化碳25.55萬噸,釋放氧氣18.65萬噸,滯留粉塵1540噸,年貯水20萬立方,對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同時可吸引各類鳥兒和小型野生動物在此繁衍生息和越冬,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著巨大作用。
建成後擬申報國家級森林公園
建設滹沱河森林公園,就能拉大城市建設框架,為城市北跨提供重要支撐,有利於實施以滹沱河為紐帶的沿河發展戰略,將滹沱河地帶建設為集聚未來城市活力的區域,帶動石家莊空間、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楊建秋說,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園,將為省會增添一處規模宏大、景色壯觀,集游樂、旅遊、觀光、科普、休閑、養生等為一體的城市中心區大型森林、園林、游樂設施和「天然氧吧」。森林公園建成後,將與滹沱河綜合整治工程和石家莊小壁林區連成一體,形成「以綠為體,以水為魂,水綠交融」的精美生態格局,實現百萬市民「中心城區上上班,滹沱河畔吸吸氧」的美好願望。同時對於降低中心區人口密度和提高我市在全國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吸引外商投資,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森林公園建成後,將爭取申報國家級森林公園,進一步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楊建秋說,未來還將在此基礎上,沿滹沱河兩岸,途經平山、靈壽、正定、藁城、無極、晉州、深澤等地,建設長達172公里的「綠色長廊」。
Ⅶ 廣陽谷城市森林公園已對外開放了嗎
據報道,不久前由3.44萬平米荒地改造而成的廣陽谷城市森林公園,出現回在人流涌動的答菜市口地鐵站西北角,正式對公眾開放。
2003—2017年的十幾年中,菜市口西北角一直是閑置的廢棄空地。2017年7月,當地政府重新規劃這一地塊,力求一切從實際出發,貫通歷史現狀未來,統籌人口資源環境,讓歷史文化與自然生態永續利用、與現代化建設交相輝映。
據悉廣陽谷公園以營造接近自然森林的生態系統為主,主打物種多樣性。園內栽植了山茱萸、燈台樹、叢生蒙古櫟、叢生元寶楓、小葉椴、接骨木、玲瓏花等79種共3798株喬灌木,其中鄉土樹種佔80%以上。
文章來源:央廣網
Ⅷ 森林公園比城市溫度低,為什麼
植物具有很好的吸熱、遮陰和蒸騰水分的作用,使空氣中負離子的數目得到相應提高。同時它還可以消耗城市中的輻射熱,緩解了城市熱島和干島效應。所以森林公園的溫度低於城市。
森林是城市生態系統中唯一具有自凈能力的系統,它吸收廢氣,毒氣,凈化空氣,也凈化水質,在城市建設中發揮著生態、經濟、社會綜合效益。
城市森林公園對城市有如下幾方面的影響:
首先,可以提升城市景觀環境水平。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風景和特點,城市當中除了林立的高樓大廈之外,綠化景觀也是每一個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通常城市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栽種在道路兩邊的景觀樹和綠化帶,這些基礎綠化可以提升一定的城市形象,而城市森林公園的建立不僅可以調節氣候、凈化空氣、保持水土,還為人們提供了游覽、觀光、度假、健身、科學考察等活動場所,為改善城市環境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提升了城市品位,提高了城市景觀環境水平。
其次,森林公園可以保護生態環境。城市原本的土地都是出於自然狀態,一般來說都有很高的森林覆蓋率,而城市的建設就不可避免的要大量的毀壞原有的森林,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近年來,隨著城市化腳步的逐步加快,產生了許多的生態問題,例如: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空氣污染等。而城市森林公園的建設,利於旅遊業發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生活、文化、精神上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旅遊成為人們一種休閑、放鬆、舒緩精神上的緊張的生活方式。一個城市能夠吸引遊客主要是在於它本身的文化背景以及城市的總體環境,而城市森林公園作為影響城市環境的重要因素,其建設的完整度直接關繫到城市旅遊業的發展。
最後,其帶來社會、經濟雙效益。城市森林公園的建設,可以為城市帶來社會和經濟效益。城市森林公園作為城市整體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可以為生活在城市當中的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休閑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隨著近年來人們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斷增大,人們對城市森林公園的建設也越來越關注,園林建設的效果也越來越明顯,生態建設向景觀型態多樣化、自然生態效益最大化發展,目前來說最直接的社會效益就是城市森林公園的建立能改善生態環境,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戶外遊憩需求,改善人們的精神面貌,促進社會安定團結;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並帶動社會相關產業發展,取得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