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世界地質公園在哪
⑴ 中國有八處世界地質公園是哪八個
中國的八處世界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我國地質公園建設工作已進行了3年多,在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和利用地質遺跡資源、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普及地質科學知識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2004年2月,中國黃山等8處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評選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首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的8家國家地質公園是我國已經評審的3批、85個國家地質公園中的佼佼者。 1. 湖南張家界地質公園 聞名中外的張家界風景區位於湘西北山區,距長沙398公里。張家界原名湖南省大庸市,1994年4月更名為張家界市。張家界主峰天子山海拔1262米,在方圓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擁有3000多座石峰,一柱柱,一根根,拔地而起,倚天而立。張家界有「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巨大的園林」之美譽,景區擁有天子山、袁家界、天下第一橋等300多個景點,許多是因為山形酷肖人間風物故事傳說而得名。張家界地處北中緯度,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豐沛。岩層以石灰岩和石英砂岩為主。石灰岩中的鈣遇水溶解、滲漏,又經千百萬年的沉落堆積,才有了今天的喀斯特地貌奇觀和千姿百態的浩瀚石峰。 2. 江西廬山地質公園 歷史、文化、森林、宗教,作為一個世界地質公園應該擁有的,江西廬山地質公園都擁有了。古樹參天、流水潺潺、曲徑通幽,千年學府白鹿洞書院遺址融合了大自然與文化的結合,令人陶醉。王家坡U型谷、蘆林冰窖、含鄱嶺冰川刃脊、廬山植物園、三迭泉、五老峰和白鹿洞書院等是廬山的主要景點。廬山地質博物館陳列了中庵寺冰川條痕石等大量地質實物和圖片,反映了廬山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3. 廣東丹霞地質公園 廣東丹霞山地貌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北面50公里處,上個世紀30年代被命名為「丹霞地貌」,這里以「赤壁丹崖」為主要特徵,景觀奇特,風景優美。睡美人峰、錦石岩是丹霞地貌發育比較有特色的地方,也是丹霞山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既有地質特色,又有文化特色。「丹霞地貌」出現以來,世界各地相繼發現了多處丹霞地貌,僅在中國內地就有650多處。丹霞地貌學已成為地貌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丹霞山也就成了中國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和研究基地。 4.安徽黃山地質公園 安徽省黃山風景區於2001年底被評審為國家地質公園,2003年被我國政府列入向聯合國推薦的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參評名單。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的黃山,無處不景,無景不奇。當年,徐霞客詩贊:「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而後天下無山,觀止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在考察了黃山地質地貌狀況後,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發出感嘆:「我今天到了黃山蓮花峰,發現了地球上的天堂。」、「黃山的美只有用心來感受,沒有語言可以表達。」黃山風景區已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頂桂冠的地方。 5.河南雲台山地質公園 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這里擁有氣勢恢弘的長崖峰谷、千變萬化的飛瀑流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伊德爾博士稱,「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一個不可比擬的地質公園。它給人的印像是一部樂章,是一首美妙的山水交響樂。」 6. 黑龍江五大連池地質公園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以其神奇的火山地貌稱絕於世,14座謎團般的新老期火山狀貌典型、品類齊全,5個火山堰塞湖和遍布1060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區域內的多分類的冷礦泉,使五大連池在海內外久負盛名。五大連池不僅景觀奇佳,而且具有重大的地質科考及礦泉醫學價值,被國際地質專家贊譽為「一本打開的火山教科書」。五大連池先後榮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保護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中國礦泉水之鄉、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成員單位等桂冠,還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被世界旅遊組織專家譽為「世界頂級旅遊資源」。 7.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以「天下第一奇觀」著稱的雲南石林公園,1982年被列為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1年成為中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目前,石林是雲南旅遊的知名品牌和主要旅遊目的地,十多年來已接待遊客150多萬人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考察專家組在對雲南石林進行了野外考察後稱,雲南石林反映了世界喀斯特地貌全景,其獨特的地貌、豐富的類型體現了地質遺產的顯著價值。雲南石林把當地文化、地質形成、生態保護和完善管理有機融為一體,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8.河南嵩山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地區在不足2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清晰地保存著發生在前寒武紀、三次影響范圍廣泛的地殼運動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觸面及典型的構造形態遺跡,在不足4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連續出露著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岩石地層。地質工作者譽其為「天然地質博物館」、「 地學網路全書」。對嵩山地質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現代意義的地質調查開始於20世紀初,許多知名學者為其傾注了畢生精力,留下文章多達數百篇。
⑵ 中國的有幾個世界地質公園都哪些
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2004年2月13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中國的8家國家地質公園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名錄,成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5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巴黎宣布,我國浙江雁盪山、福建泰寧、內蒙古克什克騰、四川興文四家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第二批世界地質公園。2006年9月,中國泰山等6處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2008年1月,江西龍虎山和四川自貢地質公園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2009年8月,陝西秦嶺地質公園和內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已達22處。截至2009年8月,全球共有64處世界地質公園。
第一批:
◎ 湖南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張家界市,佔地總面積3,6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地質公園分布區內出露泥盆紀(距今3.5億~4億年)厚層石英砂岩,由於岩層產狀平緩,垂直節理發育,受後期地殼運動抬升,重力崩塌及雨水沖刷等內外地質動力作用的影響,形成了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在園區內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過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達350米,石峰形態各異,優美壯觀,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砂岩峰林地貌,有重大科學價值。其它尚有方山、岩牆、天生橋、峽谷等造型地貌以及發育在三疊紀石灰岩中的溶洞景觀。
園內森林茂密,並有銀杏、珙桐、紅豆杉、鵝掌揪等珍稀植物,為研究生物演化提供了實物例證。
◎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佔地總面積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地質地貌、地質剖面。地質公園內發育有地壘式斷塊山及第四紀冰川遺跡,以及第四紀冰川地層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層剖面,保存系統而完整,豐富多樣,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及科學價值。廬山環境幽雅,文化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
◎ 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東北的仁化、曲江兩縣交界地帶。地質公園東西寬17.5公里;南北長22.9公里,總面積290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范圍180平方公里。世界上由紅色陸相砂礫岩構成的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均被稱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這類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位於南嶺山脈南側的一個山間盆地中,整體為紅層峰林式結構,有大小石峰、石堡、石牆、石柱3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400米之間,高低參差、錯落有致、形態各異、氣象萬千。
丹霞山由紅色砂礫岩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看去似赤城層層,雲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之意,稱之為丹霞山。丹霞山又稱「中國紅石公園」,自古為嶺南第一奇山。
構成丹霞地貌的物質基礎是形成於距今約7至9千萬年前的晚白堊世的紅色河湖相砂礫岩。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本區受構造運動的影響,產生許多斷層和節理,同時也使整個丹霞盆地變為剝蝕地區。在距今約2,300萬年開始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得本區迅速抬升。在漫長的歲月中,間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區的地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質作用將本地區塑造的秀麗多姿。
整個山區保存著較好的亞熱帶常綠林,四季鬱郁蔥蔥,蒼翠欲滴。丹霞山世界公園除了美不勝收的自然風貌外,尚有保存完好的生態環境和片狀分布的山頂、山谷原始生態群落及古樹名木和野生動物,以及歷史上人類利用丹霞地貌的各種古遺存等,這一切都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
◎ 安徽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省黃山風景區於2001年底被評審為國家地質公園,2003年被我國政府列入向聯合國推薦的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參評名單。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屬花崗岩峰林景觀。以雄峻瑰奇而著稱,峰高峭拔、怪石遍布。山體峰頂尖陡,峰腳直落谷底,形成群峰峭拔的中高山地形。區內奇峰聳立,巍峨雄奇;青松蒼翠,挺拔多姿;巧石嶙峋,如雕如塑;雲海浩瀚,氣勢磅礴;溫泉水暖,噴涌不歇。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三奇和豐富的水景顯示了天然的完美和諧。黃山風景區已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頂桂冠的地方。
◎ 河南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因山勢高峻,群峰似刀,常見白雲繚繞而得名。園區內地貌復雜,地勢起伏大,多具深溝峽谷、懸崖峭壁,連綿起伏,為典型的構造剝蝕地貌。已開發各類自然景觀7種170餘處,較為重要的有系統獨特的地層、岩石、礦物旅遊資源,典型特徵的地質構造旅遊資源、險峻秀麗的構造剝蝕地旅遊資源、奇異多樣的洞府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的生態旅遊資源及歷史悠久的人文旅遊資源。
◎ 黑龍江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佔地總面積72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火山地質地貌類。
五大連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時代最新的火山群,被譽為「中國火山博物館」。因這里有豐富的具有醫療價值的礦泉,又被稱為「中國礦泉水之鄉」。園區內有規律地分布著14座火山,其中12座形成於1200萬年~100萬年的地質時期,2座火山噴發於1719年~1721年,是中國最新的火山之一。區內火山錐體拔地而起,錐體中的火山保存完整,從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流長達10餘公里,阻塞河流形成五個串珠狀湖泊--五大連池。這里的熔岩地貌類型多樣,有世界稀有的火山噴氣錐、噴氣碟,有典型的繩狀熔岩、翻花狀熔岩及各種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象形熔岩、火山彈、浮石、熔岩隧道等。園區空氣清新,環境幽雅,湖光山色,是難得的科學旅遊,休假康療勝地。
◎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
以「天下第一奇觀」著稱的雲南石林公園,佔地總面積4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岩溶地質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觀為主的岩溶地質公園。石林形態類型主要有劍狀、塔狀、蘑菇狀及不規則柱狀等。特別是這里連片出現的石柱群,遠望如樹林,人們望物生意稱之為「石林」,石林術語即源於此地。石林地貌造型優美,似人似物,在美學上達到極高的境界,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園區內彝族風情濃厚,環境宜人,與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諧美景。雲南石林把當地文化、地質形成、生態保護和完善管理有機融為一體,這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登封市,總面積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地質(含構造)剖面。
嵩山在大地構造上處於華北古陸南緣,在公園范圍內,連續完整地出露35億年以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地層層序清楚,構造形跡典型,被地質界稱為「五代同堂」,實際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歷史石頭書。
嵩山是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嶽」,人文景觀眾多,計有十寺、五廟、五宮、三觀、四庵、四洞、三壇及寶塔270餘座,是歷史上佛、儒、道三教薈萃之地,它們和珍稀的地質遺跡相配合構成了立體的、多層次的、多功能的世界地質公園景觀。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第五批
[1] [2] [3] [4] [5]
⑶ 世界級地質公園是哪兒的
中國八大世界地質公園,是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經過表決,包括江西廬山、雲南 石林、安徽黃山、湖南張家界、河南雲台山、河南嵩山、廣東丹霞山和黑龍江五大連池8個中國地質景觀成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此次表決通過的世界地質公園全球共有28處。這八大地質公園,是最具有地質科學意義、最富有珍奇秀麗和獨特地質景觀,最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中國自然公園。中國首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的8家國家地質公園是已經評審的3批、85個國家地質公園中的佼佼者。 中國八大世界地質公園,與歐洲(23)、亞洲(12)相比,中國13個世界地質公園[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雲南)、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廣東)、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湖南)、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嵩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浙江)、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福建)、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興文世界地質公園(四川)、湖光岩世界地質公園(廣東)、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泰山世界地質公園(山東)、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海南)、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北京,河北)、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是很典型的中國化的世界地質公園。其中首批申請的八個,最為獨特
⑷ 中國有33個世界地質公園,你去過哪幾個
西安市轄9個市轄區、4個縣:新城區 面積31平方千米,人口64萬。位於市中心東北,跨越城牆內外,因境內清朝滿城(又稱新城)得名,西安市三個老城區之一,五個城市核心區之一;碑林區 面積22平方千米,人口83萬。位於市中心南部,跨越城牆內外,因境內西安碑林得名,西安市三個老城區之一,五個城市核心區之一;蓮湖區 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64萬。位於市中心西北,跨越城牆內外,因境內蓮湖公園得名,西安市三個老城區之一,五個城市核心區之一;有8萬回民在城牆內西南部聚居;雁塔區 面積152平方千米,人口112萬。位於市區南部,因境內大雁塔得名,是西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安曲江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會展中心所在地,區內高校林立、科技領先、人文薈萃、工商業發達,西安市五個城市核心區之一;未央區 面積262平方千米,人口61萬。位於市區西北部,因境內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得名,是西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漢長安城遺址,西安滻灞生態區,歐亞經濟論壇所在地;五個城市核心區之一。西安新行政中心設立於此,為未來西安城市新中心。灞橋區 面積322平方千米,人口55萬。位於市區東部,因境內古灞橋遺址得名,西安滻灞生態區、西安國際港務區所在地;是中國重要的紡織工業基地;長安區 面積1583平方千米,人口103萬。位於市區南部和西部,長安區北有西部大學城、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等,西部有周豐鎬城遺址、昆明池遺址,南依秦嶺有秦嶺野生動物保護區、翠華山世界地質公園等。2002年撤銷長安縣,設置長安區,區域經濟迅速發展。人民政府駐韋曲街辦。閻良區 面積240平方千米,人口25萬。位於市區以東北,距市中心60公里,因成語「閭閻良善」得名,是亞洲最大的航空城,境內有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臨潼區 面積898平方千米,人口67萬。位於市區以東,因境內臨河、潼河而得名,境內有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驪山、西安事變舊址等;藍田縣 面積1976平方千米,人口63萬。人民政府駐藍關街道。周至縣 面積2956平方千米,人口56萬。人民政府駐二曲街道。戶縣 面積1213平方千米,人口56萬。人民政府駐甘亭鎮街道。高陵縣 面積294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民政府駐鹿苑街道。
⑸ 中國的有幾個世界地質公園都哪些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范圍內選出的,以珍奇秀麗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國家級自然公園。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也是房山未來經濟建設中五大經濟園區之一。
目前為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地質公園體系中共有56個成員,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是惟一一個坐落在首都城市的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擁有眾多悠久古建、豐厚的人文積淀和岩溶景觀,是地學精英薈萃之地,中國地質工作的搖籃,通過打造一批特色旅遊項目,為京南增添一處集園林與遊憩、恬靜風景欣賞和田園體驗的新場所。
作為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區,長溝鎮擁有公園的地標性建築——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這一人氣建築的落戶將為長溝度假勝地再添一處新亮點。即將於今年5月開館迎客的世界地質博物館,將以極高的美術藝術欣賞性、人文歷史和地質地理研究價值,為完善首腦峰會度假區的服務功能,促進區域自然環境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房山地質公園博物館,佔地面積91.65畝,主題建築面積
10000平方米,預計總投資1.35億元。主體建築分為標本陳列區、遊客信息咨詢服務中心、科普教育與科研交流中心、4D動感電影廳、展品銷售廳和辦公接待中心六大區域,館外設有18000平方米的科普廣場,館內外展示區集中了岩石、動植物標本100餘種類型,3000餘例,模型裝置20餘處、多媒體演示40餘處、模型場景1000平方米。展陳內容以「地球演化、生物演化、人類進化」為主線,具有「科普教育、休閑旅遊、地質研究、宣傳展示、信息交流」五大功能。是彰顯科學性、獨特性和可持續性,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融高科技與神秘性於一身的天然博物館。
博物館的建成,將成為外界認識長溝的一張全新的精美名片,將帶動長溝鎮的旅遊業、餐飲業、住宿業等三產的快速發展。長溝鎮將以博物館為依託,迅速挖掘周邊地區的旅遊度假資源,進一步開拓國內外旅遊市場,培育壯大旅遊發展市場主體,輻射餐飲、住宿產業鏈的形成,打造長溝「京南水鄉」度假經濟圈。博物館的建設,將促進長溝鎮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促進農民收入的增長,促進鎮域經濟總量的增長,成為長溝鎮打造房山旅遊集散特色鎮的後勁。
⑹ 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泰寧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為主體,兼有花崗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構造地貌,構成一大型綜合性地質公園,其中石網園區、大金湖園區及八仙崖園區的龍王岩、大牙頂景區為丹霞地貌,金饒山園區為花崗岩地貌,八仙崖園區的白牙山景區為火山岩地貌。
峽谷極其發育是青年期丹霞地貌的最主要特徵。多期構造活動形成的復雜斷裂系統加上流水作用,雕塑了地質公園溝壑縱橫的地貌景觀。由80多處線谷(一線天)、150餘處巷谷、240多條峽谷構成的峽谷群,以其峽谷深切、丹崖高聳、洞穴眾多、生態天然為特色。 狀元岩景區坐落在泰寧縣城北郊長興村,上清溪下碼頭側,離城區11.7公里,景區面積16平方公里,因宋慶元二年(1196年)狀元鄒應龍(1173-1245)早年在此讀書而得名。
狀元岩景區遊程約5公里,共分五個游覽小區,旅遊步道全部以石階鋪成。有潛龍峽、換骨嶺、摩天嶺、五虎上山、空山六響、狀元岩、曬經崖、錦綉谷等80多個大小景點。
九龍潭景區位於金湖上游十五公里處的上青鄉境內,與上清溪、狀元岩相毗鄰。景區開發定位為「山野人家,生態樂園」,規劃總面積167.2公頃,分宗教文化、峽谷探險、水上休閑、山裡人家、接待服務五個功能小區。
九龍潭景區原名叫黃龍崗,因有九條蜿蜒如龍的山澗水注入潭中,故得名九龍潭。主體景區是由丹霞地貌構成的丹霞湖,潭面長約5公里,最寬處約百米,最窄處不足1米,潭深可達18米,是水上丹霞的精品。主要景點有應龍峽,猩猩望潭、猊面人、玉龍崖、龜跌岩、飛龍洞、根包石等四十餘處。其中應龍峽景點全長約1200M,是最長的水上一線天。
泰寧古城位於武夷山南麓的泰寧縣城關,方圓面積226.5平方公里。擁有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築真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建築群,以及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時期建築物。泰寧古城歷史悠久、古為「歸化鎮」,已有1340年的歷史,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泰寧古城還是第二次中國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央蘇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世德堂座落在城內,「朱德、周恩來舊居」和大批珍貴的文物都保存完好,新規劃建設的新徽派翹角仿宋古城建築別具一格。 上清溪景區位於泰寧東北部,金湖的上游,從縣城到上清溪大約22公里。它得名於道教,「上清」是道教「三清境」即太清、上清、玉清之一,後來被廣泛用於指「仙境」。
上清溪發源於泰寧上青鄉的川里村,全長50多公里,穿過上青境內腹地,經杉城鎮長興村,於瑤坪上流入朱口溪。其中已開發竹筏漂流河段為崇際至長興段,長15公里,全程漂游約兩個小時,遊程共分十筏,九十九曲、八十八灘、七十七彎、六十六峰、五十五岩、四十四景、三十三里,主要景點有「 鯉魚跳龍門 」、「 金鍾長鳴 」、「 五老看仙 」、「 陽光三疊 」、「 孔雀開屏 」 、「棲鷹崖」、「落霞壁」和 「 海市蜃樓 」 等。 金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以水為主體,以丹霞地貌為特徵,是中國少有的丹霞地貌與浩瀚湖水相結合的風景名勝區。1980年,國家在金溪上游的蘆庵灘修建裝機容量為10萬千瓦的池潭水電站,由於電站大壩的建設,在泰寧縣境內形成了一個南北長、東西窄的人工湖,並因金溪而命名為金湖。金湖湖面呈圓弧形,宛如一輪新月,景區面積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8平方公里,蓄水7億多立方米。從泰寧縣城到電站大壩,全長62公里,所以有「百里金湖」之稱。
金湖水深色碧,島湖相連,隨處可見丹崖懸瀑、古寺險寨、漁舟農舍和古木山花。景區內有赤壁丹崖、水上一線天、貓兒山、白水漈瀑布、十里平湖、醴(lǐ)泉岩、虎頭岩、甘露岩及甘露寺、鴛鴦湖、情侶峰、幽谷迷津、雄柱峰、懸索橋、尚書墓等名勝古跡180多處。
赤壁丹崖
赤壁丹崖,通稱大赤壁。赤石峭壁寬約500多米,高約100米 ,壁面寸草不生,倒影紅透湖水,因此有「赤壁」之稱。
水上一線天
水上一線天,是金湖景區代表性的景點之一。岩危壁峭,合掌雙峰,湖水上漲浸過山腰,形成深綠色的狹長水巷。石壁左側五個大字「水上一線天」,是原國家旅遊局局長劉毅題寫的。這條水道寬僅2米,長300多米,峭壁高約百米。
幽谷迷津
幽谷迷津俗稱「二線天」,舊稱二十四溪,是指彎彎曲曲二十四彎的意思。這條水道長2公里左右,兩岸懸崖峭壁。船隻在幽靜的峽谷中左彎右轉,給人以峰迴路轉、撲朔迷離的感覺,因此雅稱為幽谷迷津。
十里平湖
金湖最開闊的水面——十里平湖。南北長8公里,東西寬3公里,水深60多米,周圍群山環抱,島嶼星羅棋布。建寧濉溪和泰寧杉溪兩條溪流原來在這里交匯形成金湖。十里平湖右側,山頂有一巨石形似虎頭,人稱虎頭岩;山下有一鄉鎮名叫梅口,因此此山又名梅岩。 山上有一座始建於宋代的軍事要塞,名為虎頭寨。
雄柱峰
雄柱峰位於十里平湖左側,是一座座孤立高聳的岩石,型似生殖器。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生殖崇拜的習俗,金湖這一帶也流傳著這種古老文化。因此得名雄柱峰。
懸索橋
懸索橋,橋面寬6米,跨徑284米,可通過10噸級汽車,橋頭的碑刻上有「金湖懸索 橋」五個大字。
⑺ 北京世界地質公園在哪個區世界
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經過表決,於2006年9月通過中國北京房山地質公園的申請,位於北京市西南約40公里,地跨北京市房山區和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淶源縣。公園總面積953.95平方公里,劃分為八個園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園區、石花洞園區、十渡園區、百花山-白草畔園區、雲居寺-上方山園區和聖蓮山園區屬地為房山區;野三坡園區和白石山園區屬地為保定市的淶水縣與淶源縣。 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擁有豐富的地質遺跡資源,它展現了中國華北地區數十億年以來地球演化發展的歷史畫卷,記錄了自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各個地質年代的動盪變遷,是一座浩瀚的天然地質博物館。 1929年「北京人」的發現,震驚了世界,使「周口店」成為國內外研究古人類活動的著名發祥地;還有反映陸內造山運動的地質遺跡分布廣泛、特徵明顯,成為中國東部地區中生代造山運動——燕山運動的命名地。正是這些寶貴的地質遺跡資源,使之成為一百多年來中國地質工作開展最早的地區,也是眾多著名中國地質工作學者的搖籃。
公園內十分發育的碳酸鹽岩地表岩溶地貌和多種化學沉積類型的溶洞洞穴景觀,是北方地區半乾旱半濕潤溫帶型喀斯特景觀的典型代表,具有美妙絕倫的觀賞性。區內單面山、牆狀山、塔狀山,疊峰屏立、挺拔險峻、山體陡峭、稜角分明,浩浩一派北方岩溶地貌景象;以負地形岩溶地貌出現的嶂谷在園區綿延百里、蜿蜒曲折、絕壁千仞,其「雄、險、奇、幽」的景色令人驚嘆忘返;白石山大理岩與花崗岩「雙層結構式」地貌是一處獨特的構造—沖蝕岩溶地貌景觀。石花洞溶洞群及溶洞內多種類型化學沉積形態是中國北方地區特有地質條件造就的地下岩溶藝術殿堂,其觀賞和科學價值具有同等重要性。 在悠久的歷史歲月中,公園積淀了深厚的文化遺產,留下了古建築、石窟石刻、古遺址、古墓葬等多處文化景觀資源。以石刻佛經聞名世界的雲居寺擁有1300多年歷史,是我國一所重要的佛教寺院;崖壁之上多個朝代的摩崖石刻,是人類歷史文化長河的見證;還有以坐落在房山良鄉的遼代建築昊天塔為代表的古塔是歷代塔建藝術的薈萃之地,有著重要的觀賞與研究價值;白石山長城是明代長城中保存較好的地段,保持了長城的原始面孔,是中華民族的重要遺產。
⑻ 中國都有哪些世界地質公園
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雲南)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廣東) 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湖南)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浙江)*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福建)*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 興文世界地質公園(四川)* 自貢世界地質公園(四川)* 湖光岩世界地質公園(廣東)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泰山世界地質公園(山東)*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海南)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北京,河北)*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
⑼ 中國有哪些世界地質公園
1.黃山地質公園
2.廬山地質公園
3.雲台山地質公園
4.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5.丹霞山地質公園
6.張家界砂岩峰林地質公園
7.五大連池地質公園
8.嵩山地質公園
9.雁盪山地質公園 *
10.泰寧地質公園 *
11.克什克騰地質公園 *
12.宜賓興文地質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