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猶五指峰地質公園
① 上猶縣的旅遊資源
陡水湖風景區:位於江西省上猶縣陡水鎮。水域面積地跨上猶、崇義兩縣,是贛南最大的豐厚水資源區地。陡水湖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確定為贛州市綠色生態旅遊點,為江西、贛南的生態旅遊業呈獻出一方神奇幽雅的秀水美山,2004年陡水湖又被列為國家森林公園。
五指峰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上猶五指峰鄉,陡水湖風景名勝區西部源頭,屬羅霄山脈的余脈山地。距上猶縣城70公里,五指峰最高指峰海拔1607米,境內多為原始森林,被人們譽為「贛南的神農架」、「江西的小黃山」,是五指峰景區自然的形象標志。 贛南森林小火車:贛州森林小鐵路目前是全國三十六條森林鐵路中保存最完整的鐵路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南方林區唯一一條線路保存完整、設施設備齊全的森林窄軌鐵路,小火車可全年全程運營,資源具有壟斷性,被中科院中國旅遊資源評估小組專家譽為「世界級的旅遊珍品」。1996年11月被前來考察的德國蒸汽機研究會專家評估為「世界范圍內保存最完整的窄軌鐵路」,「18世紀歐洲工業革命的活化石」。 陡水湖民俗風情苑:位於陡水湖中心區域,佔地面積6.6萬平方米,三面環水,兩面與贛南樹木園接壤,苑內既有天然風光,又有人工美景,古木參天,雜花生樹,百鳥爭鳴,環境優雅,景色迷人。苑內有來自異國他鄉的民俗演藝「變性一族」,觀其表演,與其共舞,令你驚嘆。
陡水湖風月島:建於2002年10月,佔地30000平方米,位居中心湖區岸山,與樹木園景區隔湖相望,是陡水湖現存自然景色最好、配套設施最全、開發規模最大的景區,周邊群山疊翠,湖清秀美,自然生態環境一流,被譽為陡水湖的世外桃園。
上猶大金山漂流:位於上猶縣梅水鄉園村大金山風景區,是贛南最具特色的漂流之地。距上猶陡水湖風景區僅10分鍾車程。
燕子岩峽谷:峽谷總長約有12.5公里,有中國「冰臼之父」之稱的中國地質科學院韓同林教授證實,他初步認定這些石臼是距今大約二百萬至三百萬年前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② 上猶五指峰好玩嗎
在這個炮火連天的時代 我希望塞狗未來的老婆能少挨幾炮
③ 上猶有什麼地方好玩
經2001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和國家資源局考察,上猶縣是江西旅遊開發重點縣之一,境內有基本景點162處,三級景點31處。已開發的旅遊景點有陡水湖休閑旅遊區、桂竹山莊、京明度假村、五指峰探險獵奇旅遊區、五指峰客家第一漂、仙人湖水上娛樂旅遊區、東山寺大雄寶殿、希橋酒店、嘉華商務酒店、油石董公廟旅遊點等景點。 【陡水湖風景區】 陡水湖位於江西贛州西部的上猶縣,處於上猶江中游。上猶江史稱溢江溪、九十九曲河,蜿蜓曲折、水清明凈,全長198公里。 陡水湖因建上猶江水力發電站而成湖,水域面積31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40倍。湖面處在群山環抱之中,形成湖岸線長264公里、湖灣427個、湖心島42個,湖面開闊處縱橫達500米以上,視野寬廣、波平如鏡;狹窄處不足10米,僅容一舟通行。後來,國家又相繼在上猶江上建成羅邊、龍潭等發電站,形成了「一線穿五珠、一江連五湖」壯美景觀,高峽平湖,百里煙波;島嶼港灣,鱗次櫛比;火樹銀花,滿江金龍,為猶江山水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湖面岸上四周有瀑布、鐵扇關、獅象山、九曲攬勝、美女峰、客家民俗等三十餘處風物景象。湖中有形態各異的湖灣427個,湖心島有40餘座。陡水湖綠水長青,偌大水域無一污染,湖中藏灣,灣內套港;湖中有湖,島中見島。湖中林地木本植物多達千餘種,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南方樹木博物園。林中棲息有金錢豹、穿山甲、蟒蛇、金貓、白鶴、獐鹿、麂、麝等野生動物。而落地於湖中的座座島嶼.更是鬱郁蔥蔥,如翡翠寶珠,光氣四達,沁人心脾。陡水湖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無污染,加之良好的生態環境,讓人旅遊在這一方碧水之中,更感十二分的愜意。 【五指峰風景區】 五指峰景區位於贛州上猶縣陡水湖風景名勝區西部源頭,屬羅霄山脈的余脈山地。距上猶縣城70公里,五指峰最高指峰海拔1607米,是五指峰景區自然的形象標志。 五指峰峰巒由東南至西北走向,綿亘數十公里,氣勢磅礴,巍峨險峻,至今杳無人跡,是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兩邊巨峰對峙,中間一條深谷,谷底為龍慶河,即井岡山河。半山腰有個「天軍洞」,相傳為當年太平天國軍駐地。與五指峰相望的還有「龍慶洞」。傳說此洞曾藏龍居仙,當年紅軍曾在此頂嚴寒、斗冰雪,堅持了40多天游擊戰,故名「游擊洞」。五指峰已列為自然保護區范圍,景區內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園,短尾猴、水鹿、白鷳、黃腹角雉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四周峰巒上長著紅豆杉、香花木等300多種植物。五指峰下的龍慶河盛產「井岡三石」:石雞、石魚、石耳。整個保護區春季峰巒疊翠,鳥語花香;夏末蛙蟬齊鳴,悅耳動聽;秋日紅葉映日,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冰晶似玉。 【全國唯一的森林小火車】 贛南森林鐵路是我國南方林區目前惟一保存完好的森林鐵路,被德國蒸汽機專家稱之為「目前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的小蒸汽車和窄軌線路之一」,被中科院旅遊資源評估小組專家譽為「世界級旅遊珍品」。該鐵路於1964年竣 森林小火車工,全線上65公里,途經章貢區、南康市、上猶縣,當時主要作為運送木材和旅客之用,於1998年停止運行,目前已經被改造成森林鐵路旅遊專線。 上猶的森林小火車,是專門用來運輸木材的小型火車。上世紀60年代初,國家投資上千萬元在江西修建了一條贛州至上猶縣、全長65公里的森林運輸鐵路專線,為江西省森林資源運輸立下了汗馬功勞。 隨著我國近年來不斷加強森林環境保護和人們綠化意識的提高,森林小火車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蒸汽機車要麼成了陳列品,要麼沉睡在雜草叢生的軌道上,機車司機和工人們也基本轉崗。 【營前鎮客家民居】 提起客家民居,往往會想起「贛南客家圍屋」。實際上,在上猶縣營前附近還有另外一種客家民居,既有北方四合院中規中矩對稱分布的特點,又有南方吊腳樓人字屋頂防潮防風的功能,還融入了江南園林建築中黑白分明的色彩對比,因而更具有居住的舒適性和使用的實用性。 營前客家民居由3組橫向、4組縱向房屋對稱相交組合而成,構成九廳十八井的棋盤模式,中軸線上由下廳、中廳、上廳、後花池組成,兩翼又各有3個小廳,為便於採光和排水,每兩個廳間設有一個天井,天井與下水道相連,即使在最多雨水的季節,也能排水通暢,使屋內保持乾爽通氣。民居外牆用石灰粉刷,青磚黑瓦白牆,配上青山綠水藍天,既體現了房屋主人追求閑適寧靜的心理,又與當地亞熱帶風光融為一體,彷彿客家文化中獨樹一幟的山水田園詩。 客家人非常看重「做屋」(即建房)。在客家人看來,房屋除居住功能外,還對家事是否順遂、子孫後代能否成為有用之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過去,當房屋主人用一生積蓄准備「做屋」時,首先請風水先生根據地形、山脈走向、河流流向等多種因素選准朝向,並打下兩根木樁確定中軸線,再根據寬度選好大門的中心點,位置就算選好了。然後,風水先生還要根據房屋主人的生辰八字推算出 具體動工的時辰,用紅紙寫好交給主人。此時第一步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風水先生在客家人「做屋」過程中充當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當地流傳著「頭先生、二木匠、三泥水」的說法,如果房屋主人是當地富豪的話,往往會挽留風水先生在家住下,一直到房屋正式落成,才用重金酬謝讓其離開。 客家人「做屋」的建築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建牆體的材料取用底層生土,用鋤頭一片片挖下,牆面修補用土還要用竹篩過篩;牆體建築過程先用大塊杉木做成「牆斗」(即模板),把生土一層層填入「牆斗」內,每層之間還要放上木料或竹料增加拉力,用木夯一層層把生土夯結實。應該說,「做屋」的過程是一個重體力勞動的過程,好客的主人除了3餐伙食要搞好以外,上午還要增加一個「打鬥晝」,這樣一天就變成了4餐。為了喜慶,在整個「做屋」的過程中,還有5次「酒宴」,即「起手」、「打平水」、「放大門」、「下牆斗」、「圓屋酒」,屆時請全體工匠、小工大吃一頓。伙食越好,工匠、小工就越加賣力,牆體夯得格外牢。有些客家民居雖然是土牆,瓦頂木 ,但時隔三四百年,仍然異常結實。 客家民居中軸線上的上廳,是客家人祭祀祖先、娶親嫁女、族中議事的地方,所以上廳在整個建築中是重中之重,上廳一般跨度較大(約10米)。為了解決屋 的承重問題,在廳前兩側要設置兩根木柱,這兩根合抱粗的木柱不知得經過多少艱難從深山老林中覓來,然後經過能工巧匠做圓、雕花、刻字、油漆等一系列工序,再配上堅固石料做底座,成為上廳建築中最靚麗的構件。上廳正中的屏風是擺放祖宗牌位的地方,天井兩旁的廂房則是辦喜事的「接待處」。客家人對這兩個地方的建築更是不惜花費金錢,很多大戶人家這幾個地方的門窗隔扇都鏤空、雕花、油漆、塗金,以顯主人的奢華。 中軸線上的大門口是最能體現客家文化的地方,大門上寬約半米的一塊長方形區域,稱之為「月印」,根據主人的姓氏、祖先的功績、典故、姓氏的發源地等,題上斗大的4個字,如「春申垂裕」、(姓黃)、「金鑒家聲」(姓張)、「三省傳家」(姓曾)、「祿閣流光」(姓劉)、「紫荊榮茂」(姓田)、「范陽衍慶」(姓鄒)等。一個內行的外地人來到客家聚居地,從門楣上的題字,一下子就能判斷出主人的姓氏,從而找到自己的「本家」。 房屋落成後,整個建築工程還遠遠沒有完工,客家人根據生產和生活的需要,還要在房屋前建設一塊曬坪,用於收獲時期晾曬穀物,曬坪前挖一口水塘,萬一失火時起消防取水的作用,水塘外側為菜園,最後修築一道半圓的圍牆,在風水先生認為最有利朝向的地方,再建一個飛檐斗拱的「斗門」,作為出入的惟一通道。有條件的人家在房屋兩側還要挖水井,修建一些附屬設施,甚至建私塾辦學堂。這樣,一所集居住、生活、防衛、教育於一體的客家民居才算真正竣工。 客家民居的修建初期,主人當然想盡辦法讓其堅如磐石,以使能代代相傳,但畢竟其屬土木結構,防火防水功能差,經過數百年的風雨侵蝕後,自然失去往日的風采。有些房屋因年久失修更是不斷倒塌。所以,建築年代久遠、有代表意義的客家民居已越來越少。據調查,上猶縣營前范圍的客家民居,目前只存20多處,如果再不採取搶救和保護措施,過不了幾十年,人們只能從照片、傳說中去了解、觀賞、領略客家這一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築了。
④ 贛州峰山漂流好玩還是上猶漂流好玩,為什麼
五指峰峽谷漂流地處贛州市上猶縣五指峰風景區,距章貢區99公里,是我國第一個無槳式漂流。漂流河道全長5公里,自然風光旖旎,共有36個險灘,全程激流勇進、目不暇接、有驚無險。參與其中,既可體驗闖灘直下的刺激又可感受擁抱自然的樂趣。五指峰峽谷漂流是全國唯一無需槳劃又無排工的雙人皮筏漂流點,任你自由自在、隨波逐流,又因其地處客家人文薈萃的上猶縣,所以被譽為"中國客家第一漂"。
周邊景區旅遊帶的形成,便利的交通、通訊為五指峰漂流基本創造了一個比較有利的條件。景區主河流下游的陡水湖既是省級風景名勝區也是江西十大旅遊區之一的贛州旅遊區重要組成部分,湖上娛樂已有較高的知名度,自對外開發以來遊客日益增多,特別是在每年的國慶黃金周更是遊人如熾,而且該漂流位於規劃中的五指峰生態旅遊區,區內有6萬畝的原始森林,夏季涼爽,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有雄偉壯觀、酷似五指的五指峰,有一瀉百丈、形似馬尾的馬尾水瀑布,有紅袍加身、四面環水的將軍樹,有雄居峰頂的佛門聖地盤古仙寺,有具珍貴療養價值的42oc溫泉等等。
客家第一漂處於105國道和106國道連接干線上,緊*京九鐵路和贛州黃金機場,所在地距105國99公里,距106國道僅38公里,距贛州市章貢區99公里,距贛粵高速公路70公里。距離上猶縣城53公里,車程1小時20分鍾可達漂流點。且貫穿五指峰鄉全境的市重點工程營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已基本竣工,可進入性較好。
⑤ 上猶五指峰和井崗山五指峰是同一座山嗎
很顯然不是。上猶五指峰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上猶五指峰鄉,距上猶縣城70公里專,距贛州市區99公里。因屬其境內有五座相依相連、狀如五指的山峰而得名。五指峰天造地就,五指矗立,直插雲霄,最高峰海拔1607米,遠看五指峰,儀態萬千,形象生動。 1994年辟為旅遊探秘景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
井岡山五指峰位於吉安,而且沒有上猶五指峰那麼神似
⑥ 上猶的歷史遺跡
上猶縣是江西旅遊開發重點縣之一,境內有基本景點162處,三級景點31處。已開發的旅遊景點有陡水湖休閑旅遊區、桂竹山莊、京明度假村、五指峰探險獵奇旅遊區、五指峰客家第一漂、仙人湖水上娛樂旅遊區、東山寺大雄寶殿、希橋酒店、嘉華商務酒店、油石董公廟旅遊點等景點。
【陡水湖風景區】陡水湖位於江西贛州西部的上猶縣,處於上猶江中游。上猶江史稱溢江溪、九十九曲河,蜿蜓曲折、水清明凈,全長198公里。 陡水湖因建上猶江水力發電站而成湖,水域面積31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40倍。湖面處在群山環抱之中,形成湖岸線長264公里、湖灣427個、湖心島42個,湖面開闊處縱橫達500米以上,視野寬廣、波平如鏡;狹窄處不足10米,僅容一舟通行。後來,國家又相繼在上猶江上建成羅邊、龍潭等發電站,形成了「一線穿五珠、一江連五湖」壯美景觀,高峽平湖,百里煙波;島嶼港灣,鱗次櫛比;火樹銀花,滿江金龍,為猶江山水增添了耀眼的光彩。湖面岸上四周有瀑布、鐵扇關、獅象山、九曲攬勝、美女峰、客家民俗等三十餘處風物景象。湖中有形態各異的湖灣427個,湖心島有40餘座。陡水湖綠水長青,偌大水域無一污染,湖中藏灣,灣內套港;湖中有湖,島中 見島。湖中林地木本植物多達千餘種,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南方樹木博物園。林中棲息有金錢豹、穿山甲、蟒蛇、金貓、白鶴、獐鹿、麂、麝等野生動物。而落地於湖中的座座島嶼.更是鬱郁蔥蔥,如翡翠寶珠,光氣四達,沁人心脾。陡水湖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無污染,加之良好的生態環境,讓人旅遊在這一方碧水之中,更感十二分的愜意。
【五指峰風景區】五指峰景區位於贛州上猶縣陡水湖風景名勝區西部源頭,屬羅霄山脈的余脈山地。距上猶縣城70公里,五指峰最高指峰海拔1607米,是五指峰景區自然的形象標志。
五指峰峰巒由東南至西北走向,綿亘數十公里,氣勢磅礴,巍峨險峻,至今杳無人跡,是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兩邊巨峰對峙,中間一條深谷,谷底為龍慶河,即井岡山河。半山腰有個「天軍洞」,相傳為當年太平天國軍駐地。與五指峰相望的還有「龍慶洞」。傳說此洞曾藏龍居仙,當年紅軍曾在此頂嚴寒、斗冰雪,堅持了40多天游擊戰,故名「游擊洞」。五指峰已列為自然保護區范圍,景區內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園,短尾猴、水鹿、白鷳、黃腹角雉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四周峰巒上長著紅豆杉、香花木等300多種植物。五指峰下的龍慶河盛產「井岡三石」:石雞、石魚、石耳。整個保護區春季峰巒疊翠,鳥語花香;夏末蛙蟬齊鳴,悅耳動聽;秋日紅葉映日,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冰晶似玉。
【全國唯一的森林小火車】贛南森林鐵路是我國南方林區目前惟一保存完好的森林鐵路,被德國蒸汽機專家稱之為「目前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的小蒸汽車和窄軌線路之一」,被中科院旅遊資源評估小組專家譽為「世界級旅遊珍品」。該鐵路於1964年竣森林小火車工,全線上65公里,途經章貢區、南康市、上猶縣,當時主要作為運送木材和旅客之用,於1998年停止運行,目前已經被改造成森林鐵路旅遊專線。上猶的森林小火車,是專門用來運輸木材的小型火車。上世紀60年代初,國家投資上千萬元在江西修建了一條贛州至上猶縣、全長65公里的森林運輸鐵路專線,為江西省森林資源運輸立下了汗馬功勞。隨著我國近年來不斷加強森林環境保護和人們綠化意識的提高,森林小火車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蒸汽機車要麼成了陳列品,要麼沉睡在雜草叢生的軌道上,機車司機和工人們也基本轉崗。
【營前鎮客家民居】提起客家民居,往往會想起「贛南客家圍屋」。實際上,在上猶縣營前附近還有另外一種客家民居,既有北方四合院中規中矩對稱分布的特點,又有南方吊腳樓人字屋頂防潮防風的功能,還融入了江南園林建築中黑白分明的色彩對比,因而更具有居住的舒適性和使用的實用性。
上猶歷史悠久,在原社會晚期就有了人類活動。自南唐保大十年改上猶縣至今,留下不少歷史古跡和古建築,以及騷人墨客和遺墨。
東山寺:位於縣城東山半腰,下臨仙人湖,依山傍水。古為上猶「八景」之首,始建於宋代,元代御史哈麻有詩刻於懸崖。明代建書院於此。清代咸豐年間重修至今。現在長年香火不斷,每逢初一、十五,遊人如織。在寺中有一棵百年之久的黃梔子樹,四季花開,花顏各異。
登龍塔:在縣城東郊,塔高26米,為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建造,清光緒年重修。
文興塔:位於縣城南山上,塔高26米,為明代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5年)建造。
⑦ 誰知道江西贛州上猶縣五指峰在哪裡。
在五指峰鄉.快到桂東縣了離上猶縣城70多公里.
⑧ 上猶縣城怎麼到五指峰
坐上猶到營前的班車。
⑨ 上猶五指峰的門票現在要多少錢了
五指峰應該是不用門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