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世界地質公園
1. 泰山為什麼被稱為世界地質公園
泰山世界地質公園是華北地台基底與蓋層雙層結構出露比較好而典型的地區回。基底為古老的「答泰山雜岩」;沉積蓋層為古生界寒武-奧陶系的石灰岩和頁岩,兩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觸。由南向北地層依次從老到新分布,地貌上構成一個南陡北緩的單斜斷塊山系。太古宙~古元古代的多期次岩漿活動、多期次構造變形和變質作用十分明顯,使結晶基底岩系遭受不同程度的改造。區內地質構造十分復雜,既有太古宙~古元古代的構造,又有中生代的構造,新構造運動普遍而強烈。中生代的脆性斷裂和新構造運動控制了泰山的形成以及泰山地貌特徵。
2. 五嶽是哪五嶽
五嶽分別是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
三山五嶽,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山,世界道教聖地。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
「東岳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中嶽嵩山之峻,北嶽恆山之幽,南嶽衡山之秀」。俗語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也有「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嶽獨如飛」的說法。
(2)泰山世界地質公園擴展閱讀
五嶽的名稱,始見於《周禮·大宗伯》和《周禮·大司樂》,至《史記》明確說岱宗(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高(嵩山)這五個大山。
《爾雅》說: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把黃河南面的華山,西面的吳山(即岳山,在今陝西隴縣西南),東面的泰山(即岱宗),北面的恆山,長江南面的衡山,視為五嶽。鄭玄注《周禮·大司樂》採用此說法。
同是《爾雅》,又有第二種說法:泰山為東岳,華山為西嶽,霍山(即天柱山,在今安徽潛山市)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高為中嶽。鄭玄注《周禮·大宗伯》採用此說法。
邵晉涵《爾雅正義》說:冀州之霍山,與泰、衡、華、恆,唐虞之五嶽也;華、岳、泰、恆、衡,周之五嶽也;泰、衡、華、恆、嵩高,漢初相承之五嶽也,泰、華、霍、恆、嵩高,武帝所定之五嶽也。金鶚《求古錄札記》則認為:岱、衡、華、恆、霍太,唐虞夏之五嶽也;岱、衡、華、恆、嵩高,殷之五嶽也;岱、衡、華、恆、吳岳,周之五嶽也。
3. 泰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科研歷程
19世紀末,J.Bergeren(年)、H.Monko(1903年)、C.Airaghi(1902年)等人曾描述過寒武紀地層中的一些三葉蟲化石。
1903年,美國地質學家B.維里斯(B.Willis)和E.布萊克威爾德(E.Blackweider)在張夏、崮山等地測量了剖面,採集過化石,對地層作了初步劃分,其研究成果於1907年正式發表,將張夏、崮山一帶的寒武紀地層自下而上劃分為饅頭頁岩、張夏灰岩、崮山頁岩、炒米店灰岩。
1953年,盧衍豪、董南庭兩位教授重新觀察了張夏、崮山一帶的寒武系剖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把B.維里斯和E.布萊克威爾德所劃的饅頭頁岩自下而上再分為饅頭組、毛庄組、徐庄組,並把前兩個組置於下寒武統,把後一個組歸入中寒武統,炒米店灰岩再分為鳳山組和長山組,將張夏和崮山地區的寒武系確定為7個地層單位和17個三葉蟲化石帶。
1959年,位於泰山北側的張夏寒武紀地層剖面在全國地層會議上被正式定為華北寒武系標准剖面。
1958-1961年,北京地質學院在泰山地區進行1:20萬區調,將泰山變質岩命名為太古代泰山群,自下而上劃分為萬山莊、雁翎關、山草峪組等。
1960-1962年,山東地質局805隊開展包括泰安南留幅等23幅1:5萬區調聯測。
1963-1965年,山東地質局805隊進行1:5萬泰安幅區調,將泰山變質岩稱為泰山雜岩,劃分為望府山、笤帚峪、唐家莊、盂家莊、馮家峪等五個岩組。
1980年,應思淮研究員對泰山變質岩進行了專題研究,並出版專著《泰山雜岩》。
1981-1984年,山東礦業學院呂朋菊教授對泰山的形成進行了專題研究,並發表了《泰山形成及其年齡》一文。
1982-1984年,趙世英等進行紅門「桶狀構造」的專題研究,並發表《泰山紅門「桶狀構造」成因的探討》論文。
1983-1986年,法國雷恩大學江博明等,地科院沈其韓等,山東地礦局董一傑等對中國太古宙地殼演化進行專題研究,認為泰山雜岩的大部分為變質侵入岩(灰色片麻岩),稱之為望府山片麻岩,取得大量地球化學和同位素年齡資料。
1986-1990年,山東區調隊王世進等進行1∶20萬泰安、新泰幅修測。同期,地科院徐惠芬、山東地質一大隊董一傑等人對山東魯西太古宙綠岩帶和魯西太古代地層等進行專題研究,系統總結了泰山岩群的分布、層序、變質作用的特點,並出版專著。
1989-1990年,山東礦業學院呂朋菊教授等對泰山周圍重力滑動構造進行專題研究,發表了「泰山周圍太古界與古生界不整合面上滑動構造的發現」論文。
1990年,山東省地礦局第一地質大隊董一傑等發表《泰山地區太古宙雜岩體的地球化學特徵》論文。
1990-1993年,山東地礦局曹國權等人發表《魯西早前寒武紀地質》專著。
1993-1996年,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所、山東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進行泰安市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
1994-1995年,呂朋菊教授就泰山新構造運動的進行專題研究,發表了《新構造運動與現今泰山的形成及地貌景觀》論文,並對泰山地質地貌進行總結,撰寫《泰山大全》之地質地貌篇。
1997年,地科院庄育勛等,山東地礦局第一地質大隊任志康等人在《岩石學報》發表論文《泰山地區早前寒武紀主要地質事件與地殼演化》。
1998年,山東地勘局地質調查研究院呂發堂等就其研究成果發表《泰山地區晚太古代「框架侵入岩」的地質特徵及稀土地球化學演化》論文。
1999年,地科院王新社等,山東地礦局第一地質大隊任志康等發表《泰山地區太古宙末韌性剪切作用在陸殼演化中的意義》論文。
2000年,地科院地質力學所張明利等發表《新生代構造運動與泰山形成》論文。
2002-2003年,山東科技大學呂朋菊教授等、泰山風景區管委會牛健等人進行泰山地質地貌特徵及地學價值評價專題研究,並發表《泰山的地學價值及其意義》論文。
4. 五元人民幣的背面圖案為什麼選泰山
第五套人民幣5元背圖是泰山圖,該圖是我國著名山水畫家、齊白石弟版子婁師白、劉永泰的弟子李叔平權先生繪制的泰山雄姿圖。
泰山為我國的五嶽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岳,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戰國時期就已成為中國最早的名山,五嶽之首。
「五嶽獨尊」是泰山的稱號,歷來被視為顯示泰山崇高地位的標志性贊語。由於歷史上歷代皇帝對泰山的頂禮膜拜,泰山被賦予了崇高的地位,它是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徵,是東方文明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
(4)泰山世界地質公園擴展閱讀:
2013年9月23日,央行發行限量版5元紀念幣,紀念幣面額為5元,直徑為30毫米,材質為黃銅合金,發行數量為5000萬枚。 由於各銀行網點均限量發行,很難買到。限量版硬幣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和觀賞性。與現行流通人民幣職能相同,與同面額人民幣等值流通。
參考資料:
五元人民幣-網路
5. 泰山為什麼被稱為世界地質公園
泰山為什麼被稱為世界地質公園?
泰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貌分界明顯,地貌類型繁多,而且侵蝕地貌十分發育。泰山地貌可分為侵蝕構造中山、侵蝕構造低山、侵蝕丘陵和山前沖洪積台地等四種類型,在空間形象上不僅造成層巒疊嶂、凌空高拔的勢態,而且總體上的雄偉形象與群體組合上多種地形相結合,成為豐富多彩的景觀形象。
6. 泰山有哪些值得遊玩的景點
1、幽區
幽區是中路旅遊區的一條最富有盛名的登山線路,自從登山盤路的起始點開始一天門經中天門一直到南天門,全長可達到5.5公里左右,幾乎全部都是盤路,當然,台階也有著六千多級。
在沿途的時候所看到的風景是非常深幽的,峰迴路轉,古木和怪石鱗次比比皆是,主要的景點有關帝廟、岱宗坊、一天門與孔子登臨處、還有著萬仙樓、紅門宮、經石峪、壺天閣、斗母宮、雲步橋、夢仙龕、升仙坊、對松山和五松亭等等。
6、秀區
秀區主要包括桃花峪的景區、櫻桃圓的景區。桃花峪的風景深幽靜麗,景色奇秀,並且還有著一條索道是可以直接就通到主峰的,這里環境非常好,鳥語啾啾、溪水潺潺,秀區就是泰安人所在假日和休閑時的一個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