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入國家地質公園有哪些
㈠ 我國有哪些以古生物化石為主題的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既具有地質科學研究意義,又具有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它以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融合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既為人們提供具有較高科學品位的觀光旅遊、度假休閑、保健療養、文化娛樂的場所,又是地質遺跡景觀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地質科學研究與普及的基地。截至2011年底,我國已經分6批評選命名國家級地質公園218家,其中涉及古生物化石的有25家。它們分布在15個省份。
第一批共11家,其中與古生物化石相關的有2家,分別是雲南澄江動物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和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第二批共33家,其中與古生物化石相關的有5家,分別是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四川安縣生物礁一岩溶國家地質公園和北京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第三批共41家,其中與古生物化石相關的有7家,分別是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浙江新昌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和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第四批共53家,其中與古生物化石相關的有2家,分別是四川射洪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和湖北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第五批共44家,其中與古生物化石相關的有5家,分別是山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內蒙古二連浩特國家地質公園、寧夏靈武國家地質公園、甘肅和政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和重慶綦江木化石-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第六批共36家,其中與古生物化石相關的有4家,分別是雲南羅平生物群國家地質公園、山東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地質公園和河南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㈡ 國家地質公園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地質公園,由中國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審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質公園。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是以具有國家級特殊地質科學意義,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並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截止至2014年1月,國土資源部一共公布七批共240家國家地質公園。
㈢ 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有什麼區別
國家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
國家級森林公園,顧名思義,主要是森林景觀特別優美,人文景物比較集中,觀賞、科學、文化價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區域代表性,有較高的知名度;國家森林公園主要的意義和作用是景觀資源的保存與保護,資源環境的考察與研究,旅遊觀光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者區別:
1.構成的生態環境不同:
國家地質公園生態環境廣泛,有河流山川草原等,包括森林在內,而國家森林公園主要以森林資源為主。
2.開發概念不同:
國家地質公園的選區標准;國家公園應包含有代表性的較大的自然區域、特徵或自然風光,這里的動植種類、生長環境以及地貌景點在精神、科學、教學、娛樂和旅遊方面均具有特殊意義;
而國家森林公園具有一定規模和質量的森林風景資源與環境條件,可以開展森林旅遊,並按法定程序申報批準的森林地域。
㈣ 湖北國家地質公園都有哪些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 湖北、重慶境內 河流、岩溶、地層
神農架國家地質公園 神農架林區中南部 地質地貌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武漢黃陂區 變質岩構造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 恐龍蛋化石群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十堰市武當山特區 變質岩構造
大別山(黃岡)國家地質公園 黃岡市 超高壓變質岩
隱水洞省級地質公園 咸寧市通山縣 岩溶
恩施騰龍洞大峽谷省級地質公園 利川市、恩施市 地質地貌、岩溶、河流
遠安張家灣水生爬行動物化石群
省級地質公園
遠安縣
水生爬行動物化石群斷裂構造
南漳水鏡湖省級地質公園
襄樊市南漳縣 地層遺跡、岩石遺跡、古生物遺跡、礦物遺跡、采礦遺跡、水文地質遺跡
五峰省級地質公園 五峰縣 岩溶地貌
崇陽百泉省級地質公園 咸寧市 低山丘陵、斷裂構造
竹山堵河源省級地質公園 竹山縣 斷裂構造、高山溶蝕谷地
大洪山省級地質公園 隨州市 造山帶構造地貌
清江長陽人省級地質公園
長陽縣
地層古生物、構造、河流和峽谷、峰林地貌
房縣野人谷省級地質公園 十堰市房縣 斷裂構造、沉積岩、岩溶
通山九官山省級地質公園
咸寧市通山縣
海相沉積——變質岩、海相沉積碎屑岩和碳酸鹽岩、侵入岩、脈岩
丹江口石鼓省級地質公園 丹江口甫石鼓鎮 丹霞地貌
㈤ 石牛寨國家地質公園附近有哪些景點
景點介紹
石牛寨有著極為壯觀的丹霞地貌景觀,並於2011年獲批為國家地質公園。景區景觀以丹霞地貌為典型特色,是國內目前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丹霞地貌群落之一,景區內丹霞丘峰眾多,姿態各異,以「十里絕壁、百里丹霞」為典型代表,石牛寨丹霞地貌類型多樣,景觀豐富,「十里絕壁」是石牛寨的標志景觀之一,這道從丹霞群峰中拔地而起的高危崖壁,橫亘在景區中央,形成一道天然城牆,守護著山頂的、古寨;「百里丹霞」宛如一幅無盡的丹霞畫卷,立於石牛寨山頂,放眼遠眺,是那看不盡、數不清的丹霞丘峰,那連綿起伏的白玉色石峰,在陽光的映襯下,閃著耀眼的光澤,宛如一尊尊玉佛,又猶如群牛耕耘在綠色的田野中,也似萬千條海豚在綠色的海洋中飛騰戲耍。而在無盡的石峰世界裡,還有數不盡的拔地而起的石柱,狹窄幽深的線谷巷谷,天造地設的天生橋與洞穴,同時也有眾多似人、似物、似禽、似獸、千變萬化的象形景觀。不得不嘆服大自然的鬼斧刀工,賜予了石牛寨無盡的變化與神奇。
石牛寨景區還開發了數十個極具地方特的遊玩項目,也秉著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打造了極具參與性與體驗性的快樂游道。景區擁有目前國內傾斜角度最大的纜車;湖南垂直高度最高,長度最長的高空鐵索橋;長度達3000米的懸崖棧道;全亞洲第一長高空飛索等等,而且景區還開發了其他游樂項目,例如紅色歌舞表演、印象·紅色篝火晚會、民族歌舞表演、公仔娃娃合影、畫舫游湖、竹筏漂游、山歌對唱、峽谷漂流、山頂漂流、自助皮劃艇、親水棧道、騎馬、射箭、外公橋、黑白道、塑身門、拔河比賽、竹林吊床、戶外露營地、汽車自駕游營地、野外穿越、沙灘足球、沙灘排球、攀岩、古兵寨觀光、溯溪、速降、滑道、石佛寺祈福、一線天、天下第一斜谷、天生橋等。
景區內建築風格風格古樸富有藝術氣息,在滿足功能性需求外,還具備一定的觀賞價值。石牛寨景區有仿建的水成一座,其外形忠實的按照古兵寨水城的模樣,同時還能滿足500人會議、拓展之需,又是大型民族歌舞、印象·紅色篝火晚會等的舉辦場地。石牛寨景區的餐飲和住宿設施完善,能同時滿足1000人的餐飲住宿和拓展訓練的需求。石牛寨景區坐落的湘鄂贛三省交界處,是大革命時期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區域之一,因此景區成立了全國首家紅色情景式拓展訓練學院,其紅色情景式拓展訓練也是景區深度開發的一種旅遊項目,兼容體驗式培訓和體驗式旅遊的功能,是中南五省最完善、最專業、設施最齊全、最具特色的紅色情景式拓展訓練基地,已成接待數千家企事業單位進行拓展訓練,處於行業內領先地位。石牛寨景區立足國家地質公園的基礎上,正努力建設AAAA級景區,也已經建成了全國首家紅色情景式體驗景區、戶外愛好者天堂、汽車自駕游營地等。
石牛寨景點眾多,可概括為「一牛二龜三關險,四橋五寨六線天,七奇石八寺廟,四十八崖(洞)景無邊。」石牛寨位於湘、鄂、贛邊界,平江東北部的大坪鄉境內,距離長沙178公里,距縣城72公里,平江至虹橋的環縣公路直通寨下。石牛寨海拔 523米,方圓10餘平方公里,石牛寨西部有一巨石,形如黃牛,故名石牛山。石牛寨歷為軍事要地,元末農民首 領湯曠率兵駐山設寨,後志書記載名這石牛寨。石牛寨寨上風光無限,寨下景色誘人。
石牛寨莽洞峽谷漂
石牛寨莽洞峽谷漂流距長沙180公里,距岳陽190公里,位於平江縣石牛寨鎮,這里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湍急、懸崖峭壁、峽谷幽深,整個漂流河道長約6.5公里,總落差160米,漂流需2個多小時,為開展二人自助皮艇漂流的絕佳之地。 山巒跌宕、霧繞群峰、鳥語花香、曲水回環、瀑瀉千尺、碧波幻影,谷深通幽處,風光無限好!到此漂流,如入仙境博舟,似在畫中暢游,激流險灘迭起,刺激、逍遙, 不亦樂乎!
石牛寨峽谷漂流,從高空俯瞰,就像一條玉帶被深深闕入山穀穀底,倍感 「 船到山前疑無路,潭過灣轉又一灘 」 的神怡,使人置身於 「 人隨山水轉,心往畫中游 」 的美妙境地沿途風光主要有,石牛追、仙人岩、蓮花峽、兩指岩、蛟龍戲珠、象鼻石、低頭橋、天門岩、猴而岩、藏館洞、猛獅回頭、佛手岩、睡美人、鼓石、鈸石、官財石等。乘上一片無動力的小舟,穿峽谷、渡險灘、過怪石、越激流、轉旋渦、沖浪尖 …… 迂迴於雄偉壯麗、驚心動魄之中,切身感受石牛寨峽谷澎拜激昂的心靈震撼!揭開汨羅水源的神秘面紗。石牛寨峽谷激情漂流,採用進口專用材料精工製作的無動力充氣皮艇,結實、舒適,富有彈性;兩人一條漂流船,沒有艄公,自由、浪漫,賦有詩情畫意,並能讓您親身體驗駕馭的樂趣,感受與大自然挑戰的快感!
㈥ 中國個國家地質公園中主要代表地質遺跡類型
2000年以來中國分4批建立了138個國家地質公園,各地質公園因其地質背景和地質歷史和構造演化的差異,其主要遺跡類型各有不同,這也就直接影響了地質公園的規劃、保護和開發工作,如上所述因地質公園有較大范圍,其中地質遺跡類型也就很難以一種學科類型來概括,表5-8中所反映的只能是其地學意義最大的地質遺跡類型。
值得注意的是,因地質遺跡的科學系統分類劃分依據國際地學界通用的科學分類原則,有利於地質成因、形成演化過程的研究,統一科學描述,便於不同區域的對比,特別是國際合作研究和對比分析,避免各地區和不同國度使用其地方性名稱而產生互相難以溝通的情況。但對於一些局部地區或地質公園,劃分過細,又顯得繁雜冗長,為了更有利於社會大眾的了解方便,更有利於地球科學普及,在對我國138個地質公園中地質遺跡概略劃分的基礎上,作了適當的合並,以簡化分類表格項目和內容。
我國現已建立的138個國家級地質公園的主要地質遺跡,可歸納如下:
1)地層學、地史學和古地理學地質遺跡,8個;
2)古生物學和古人類地質遺跡,18個;
3)火山學和火成岩石學地質遺跡,15個;
4)大地構造和構造地質學,7個;
5)地貌學地質遺跡,又可因其地質作用不同而劃分為9類:
·丹霞地貌,14個;
·雅丹地貌,2個;
·土林地貌,1個;
·喀斯特地貌,27個;
·雲台地貌,7個;
·張家界地貌,3個;
·黃山地貌,12個;
·冰川地貌,6個;
·海蝕(積)地貌,3個;
6)水文地質學地質遺跡,11個;
7)環境地質學和地質災害地質遺跡,3個;
8)工程地質學地質遺跡,1個。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在這138個國家地質公園中,有不少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地質遺跡的,但在本文中僅以其最重要的作為劃分依據。
㈦ 國家地質公園增加至214家,能成為國家地質公園的標准有哪些
全國各地有很多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但是要想獲得國家地質公園資格,需要經相關部門批准。驗收合格之後,才能授予國家地質公園的資格。
審核流程和驗收的標准還是非常正規的,需要逐級上報,逐級審查。最終形成統一意見。審核驗收專家組將根據公園建設的具體情況,依照相關規定的評分標准進行打分。驗收合格,被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需要得分必須在60分以上。並且對分類得分也有著明確的分值標准。
但是打分如果低於60分,就會被判定為驗收不合格。說明,這個地質公園的評定還是存在著具體問題的專家組也會對沒有入選的公園指出具體存在的問題並給出具體的整改建議和意見。
㈧ 國家地質公園的標准
國家地質公園驗收以評分方式進行。審查驗收專家組按照地質公園建設實際情況和評分標准進行打分。總分100分,合格分數為60分。具體標准如下:
一、地質公園規劃與地質遺跡保護(30分)
1.地質公園規劃(10分)
地質公園規劃是建設和管理好地質公園的依據,已按照國土資源
部發布的《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技術要求》編制完成國家地質公園規劃,並經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初審通過上報國土資源部審查批准,由當地人民政府發布實施。
2.地質遺跡保護(10分)
地質遺跡是是地質公園建立的依據和主要的保護對象。地質公園應在調查清楚園區內地質遺跡的類型、分布、數量、等級的基礎上,建立地質遺跡名錄及資料檔案,制定並實施了具體、有效的保護措施並落實到具體部門和人員。
3.地質公園勘界(10分)
地質公園邊界清楚,測定拐點坐標,設有界碑,無土地及林權糾紛,沒有采礦權和商業性探礦權等。
二、地質公園解說與標識系統(40分)
地質公園解說標識系統建設是實現地質公園任務的主要舉措,
是地質公園特殊性的體現,其主要內容包括:
1.地質公園主、副碑(5分)
在代表性園區設立公園主碑(包括公園總體分布圖及簡介說明欄),各獨立的園區原則上要設立地質公園副碑(包括分園區分布圖及簡介說明欄)。
2.地質公園博物館(10分)
是融知識性、觀賞性、娛樂性於一體,能集中向遊人展示地質遺跡,宣傳普及地質科學知識,並可進行休息娛樂。公園主館展出面積(原則上不少於800m2)、展出內容和形式要與地質公園主題相匹配,並符合遊客要求。要經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驗收達到開館要求。博物館解說員的講解要針對普通遊客,既有科學內涵又通俗易懂。
3.地質公園科普影視館(廳)(5分)
應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向遊客充分展現公園地質特點,可以融進博物館內,也可以單獨建設,要保證一定座位(原則不少於80個),達到接待遊客要求。
4.景點(景物)解說牌(10分)
應在有代表性和典型的地質遺跡景點(景物)旁設立科學解說牌,位置設置合理,幫助遊人實地了解地學科普知識;內容上要科學准確,通俗易懂,數量上應達到一定規模,原則上數量不少於50塊,有多個獨立園區的每個獨立園區不少於30塊;解說牌圖片和字跡應保持清晰完整。
5.導引標志(5分)
是引導遊人進入公園的重要設置,在通向公園的主要道路上應設置一定數量(多於3塊)的,能清楚准確引導遊人進入公園的引導牌。引導牌應標明地質公園位置和內容,風格和式樣應統一。
6.地質公園科學導游圖和科考、科普旅行路線。(5分)
要按照《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技術要求》編制出簡明清晰、直觀且符合出版要求的科學導游圖,列入出版計劃;選擇園區內具有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跡景觀和人文景觀設置科考、科普旅行路線。
三、地質公園科學研究與科普活動(15分)
1.科學研究工作(7分)
地質公園要制訂公園內地學研究計劃和近期(3—5年)行動計劃,落實研究經費,並已開展了1項以上的研究項目。
2.科學普及活動(8分)地質公園已制訂有地學科學普及活動規劃及近期(3-5年)活動方案,並已經開展了相關科普活動;已結核本公園地質遺跡特色編制了「地質公園叢書」等地學科普讀物(圖、書、電子光碟),並出版發行;製作了用於科普的地質標本和地質公園紀念品。
四、地質公園管理與信息化建設(15分)
1.組織機構(5分)
應當建立完善的國家地質公園管理機構,管理機構應由公園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具有明確的管理職責和管理制度,部門設置分工科學合理。
2.人員配置(5分)
地質公園要專門的管理人員和管理經費,並配備或長期聘用地學專業人員(3—5人),應配備地學專職導游員。
3.地質公園信息化建設(5分)
初步建立地質公園資料庫和監控系統;已建立了獨立的地質公園網站,並有專人管理、定期更新。
㈨ 中國有幾個國家地質公園
1雲南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碳酸鹽岩溶峰叢地貌,溶洞哈尼族民族風情,歌舞2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寒武紀早期(5.3億年)生物大爆發,數十個生物種群同時出現湖旅遊區3湖南張家界國家地質公園砂岩峰林地貌,柱、峰、塔錐上植物奇秀,附近有溶洞和脊椎動物化石產地土家族民族風情4河南嵩山國家地質公園完整的華北地台地層剖面,三個前寒武紀的角度不整合七千年華夏文化,文物,寺廟集中,少林寺,嵩陽書院5江西廬山國家地質公園斷塊山體,江南古老地層剖面,第四紀冰川遺跡白鹿洞書院,世界不同風格建築,中國近代史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6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景觀古代道教活動中心之一,並有懸棺群和古崖葬遺址7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火山岩地貌景觀、溫泉中國最近的火山噴發(1719-1712)8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恐龍發掘地多種恐龍化石密集埋藏世界最早的超千米鹽井9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四川朋的西緣巨大推復構造,飛來峰寺廟10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地震引起的山體崩塌堆積古代名人碑刻11福建漳州國家地質公園濱海火山岩,玄武柱狀節理群火山噴氣口,海蝕地貌沙灘,海濱休閑區,古炮台,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