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西遊記主題公園淮安

西遊記主題公園淮安

發布時間: 2021-01-12 00:01:02

⑴ 淮安西游記文化博物館對外開放嗎

對外開放的哦
在清河新區
可以去玩

⑵ 淮安西遊記博物館在哪,淮安淮揚菜博物館在哪,淮安吳承恩紀念館在哪

西遊記博物館在清抄河新區,但我一個新區管委會工作的朋友告訴我目前只對內部開放,不對外開放;淮揚菜博物館也在清河新區,開往水渡口廣場的車基本都能到,如18、51路;吳承恩紀念館在楚州區,就是老淮安,從市區坐8路去楚州,再轉具體的車^^

⑶ 淮安西遊記主題公園作文600字

淮安西遊記主題公園
淮安西遊記文化體驗園位於開發區南馬廠大道以東,日月回洲路以北,用地面答積550畝,總投資15億元。文化產業園以西遊記文化為主線,整合做大做強旅遊休閑、文化教育、動漫影視、商貿娛樂、餐飲酒店等產業鏈,逐步把西遊記文化產業園打造成國家級的文化創意產業園。

淮安西遊記文化體驗園
是2013年國家發改委等12個部委聯合下發《關於規范主題公園發展的若干意見》後,江蘇省首家獲批的主題公園項目,將依託西遊記文化,串聯起「過去」(文化遺產)、「現在」(多元文化共享)、「將來」(文化創意),融文化旅遊、娛樂教育、動漫影視、商貿餐飲、休閑度假等於一園,打造完善的文化商貿產業鏈。
淮安西遊記文化體驗園里設有大中型主題游樂項目,遊客可以進行角色扮演、欣賞駐場表演,還可以參與實景模擬。據測算,淮安西遊記文化體驗園建成後年遊客量可達300萬人次,成為國家5A級景區和淮安文旅集散中心。

⑷ 淮安周邊旅遊哪裡好玩

楚秀園:是為淮安市一座旅遊綜合性公園,它位於繁華的東大街南側,佔地面積約48公頃,園內自北向南有雷湖、里湖、西湖、南湖四個湖泊,水色秀麗,環境幽雅,又因淮安舊時屬楚,故名:楚秀園。
吳承恩故居:明代傑出的文學家、世界文化名人、《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區河下古鎮的打銅巷巷尾。河下地處淮城西北部,背靠里運河。故居為古樸典雅的青磚小院,內有書房等建築。吳承恩故居以成為著名旅遊景點,接待著成千上萬的海內外遊客。
中國西遊記博覽館:位於《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的故鄉淮安,是全球唯一一座綜合應用聲、光、影像等高科技手段對《西遊記》進行全面溯源和演繹的大型文化主題展館,博物館於2010年10月16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⑸ 據說淮安歷史上名人眾多,每一代人就出一個大人物。後來被朝廷中一人破相,組織眾人用竹簽插地面(好像在

第一名:開國總理——周恩來
周恩來(1898-1976):字翔宇,小名大鸞。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淮安。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享譽世界的外交家。
周恩來祖父周攀龍曾為山陽縣令。大約在清咸豐年間遷居清江浦。父親周貽能,娶清河縣令萬青選之女十二姑為妻。周恩來早年讀家塾,先後赴日本、歐洲留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周恩來一直任政府總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長,歷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等擔負處理黨和國家日常事務。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終年77歲,舉國同哀。周恩來最能代表淮安人南北匯聚、外方內圓的性格特點,既有北方人豪爽果斷、又不失南方柔韌細膩的江淮氣質。
淮安的水土自古出丞相,除了周恩來以外,歷史上知名的還有東吳丞相步騭(?-247)、魏大司馬陳騫(211-292)、明禮部尚書蔡昂(1481-1541) 、清代大學士汪廷珍(1757-1827)等。
今淮安駙馬巷有周恩來故居、桃花垠畔有周恩來紀念館、仿西花廳、周恩來遺物陳列館;市區古運河北岸陳家花園為周恩來童年讀書處,又稱萬公館。浙江紹興有周恩來祖居、周恩來紀念館,揚州寶應有周恩來少年讀書處,天津有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遼寧鐵嶺有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日本有京都周恩來紀念碑,另在南京、延安、上海、重慶等地均有周公紀念館。

第二名:初漢三傑——韓信
韓信(?—前196年):字重言,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中國歷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
韓信在秦末大起義中原在項羽手下效力,因未得重用,於是離去投靠劉邦。在楚漢爭戰期間,他率部隊縱橫沙場,虜魏破代平趙下燕定齊滅楚,為劉邦成就帝業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齊王、楚王,後降封淮陰侯。明散文家茅坤稱他為「兵仙」,南宋哲學家、文學家陳亮說「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國外專家亦有稱他為「冷兵器時期最偉大的軍事家」的。由於他功高震主,終以謀反罪名被誅。兩漢時期,淮地居民以楚韓等國遺民、中原人為主,韓信個性善於謀兵、謀國、謀天下,不善謀己,最能代表淮安早期受楚文化的影響。
著名詩人李白、崔國輔、劉長卿、溫庭筠、蘇軾、梅堯臣、楊萬里等,在路過淮陰時都曾留下憑吊的詩文。一飯千金、胯下之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十面埋伏、韓信點兵等成語皆與韓信有關。今淮安城有興文街有胯下橋遺址、向東三華里有瓢母墓,鎮淮樓東側有韓侯祠、韓信釣魚台等,釣魚台有聯雲:「清淮有幸,流傳千古占鰲鉤;歲月無情,消逝幾多漁利客」。

第三名:西遊才子——吳承恩
吳承恩(1500-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的作者,明代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家。
《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他除奮好學外,特別喜歡搜奇獵怪,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這對他創作《西遊記》有著重大的影響。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後完成《西遊記》的創作,歷時7年。《西遊記》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浪漫主義的高峰,世界文學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美國大網路全書》認為它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法國大網路全書》說「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從19世紀開始,它被翻譯為日、英、法、德、俄、等十多種文字流行於世。
明洪武年間,朱元璋遷蘇松杭嘉湖諸府十四萬多戶來淮,這是淮安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促進了吳楚文化的交融。吳承恩繼承兩淮文脈,最終以小說這種新式文學體裁達到了浪漫主義在封建時代末期的一次偉大高峰。有趣的是《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在元末張士誠兵敗後,為避禍從江南舉家遷徙到淮安,完成了《水滸傳》的最後章節。施耐庵去世後遺體安葬在淮安,後遷移到家鄉興化白駒場施家橋。
今淮安城河下古鎮打銅巷有吳承恩故居,六小齡童先生興建的「猴王世家藝術館」藏有美猴王的大量藝術收藏品:臉譜、道具、音像和中外名人字畫等。

第四名:漢賦大家——枚乘
枚乘(?~前140):字叔,淮陰人。西漢辭賦大家,漢賦的開創者之一。
早年游學廣陵,曾做過吳王劉濞、梁王劉武的文學侍從。枚乘文學上的主要成就是辭賦。《漢書•藝文志》著錄「枚乘賦九篇」。今僅存三篇。《七發》是標志漢賦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全文兩千餘字,假設楚太子有病,吳客去看望,通過反復問答,為其指出病源及治療方法,說明聲色犬馬之樂不如聖賢之言有益。《七發》是從楚辭到漢賦的承前啟後之作,後代作者群起模仿,在賦中形成「七」的專體。
枚乘幼子枚皋,字少孺。自幼受父熏陶,愛好文學,善於辭賦。17歲上書梁王,被召為郎。漢武帝每行幸、巡守、游歷,必詔枚皋侍從,如有所感,即令其作賦。枚皋在長期奉制的過程中,練就了一腔急才,速度快得驚人,遠遠超過了司馬相如,當時就有「枚速馬遲」之稱。他才思敏捷,一揮而就,人以「馬上文」稱贊他。漢代文學繁盛於楚地,枚氏父子是淮安在漢代最有名的文學家。
今淮安肖湖畔有枚乘故里、河下古鎮蓮花街有古枚亭、枚公河、枚里街,與韓侯釣台東西對峙。皆為紀念枚氏父子。

第五名:民族英雄——關天培
關天培(1781-1841):字仲因,號滋圃,淮安府山陽縣人。晚清愛國名將、民族英雄。
道光十四年任為廣東水師提督,即致力於加強廣東沿海的防務。支持林則徐實行禁煙。其後,他傾力於虎門要塞威遠、靖遠炮台的改建,設法加添了火力強大的「洋炮」200多門以抗擊外國侵略勢力的挑釁。英軍對虎門要塞發動總攻,關親臨鎮遠炮台指揮,負傷十餘處尚親自開炮還擊敵軍。至傍晚時英軍攻入炮台,關天培持刀奮戰被砍傷左臂,後被槍彈擊中,口中仍然大呼殺敵。他在靖遠炮台率孤軍英勇奮戰,致創痕遍體而戰死。他的英烈事跡被廣為傳頌,譽之為深具民族氣節的一代名將。
淮安是一座充滿英雄氣質的古城,另一位抗日英雄左寶貴,在淮安河下古鎮,左寶貴與河下回民陶氏女結婚成家,定居河下羅家橋。左寶貴捐軀平壤後,屍骨無存,清軍將士只覓得他的一領血衣和一隻朝靴,從平壤護送回他的第二故土淮,葬於河下鎮羅家橋西圩河東岸。清光緒二十一年,淮安人在墓地南側建造「左忠壯公祠」。「抗倭狀元」沈坤(1507-1560),字伯生,亦是楚州人。
今淮安城東街有關忠節公祠,城東鄉南窯九村有關天培墓,左忠壯公祠,古清真寺等。

第六名:晚清全才——劉鶚
劉鶚(1857—1909):名鶚,字鐵雲,署名「鴻都百煉生」。祖籍江蘇丹徒,生於六合,寄籍山陽。清末四大譴責小說《老殘游記》的作者,晚清著名小說家、實業家、金石家。
劉鶚早年在揚州從師太谷學派李廣昕,在淮安開煙草店,未贏利而關閉,後去揚州掛牌行醫,也是門可羅雀。後往河南投身於治河,有功。上書請築鐵路,主張並參與外國資本在國中開礦。1909年死於新疆,遺體運回淮安,次年安葬於淮安東南曹圍。劉鶚一生思想活躍,才華橫溢。小說《老殘游記》是晚清的四大譴責小說之一,他的治黃工作、開采山西煤礦、賑濟北京災民、發現甲骨文他在史地、河工、算學、醫葯、音樂、農商方面均有著作傳世。有天算著作《勾股天元草》、《孤三角術》,治河著作《歷代黃河變遷圖考》等,金石著作《鐵雲藏龜》、《鐵雲藏陶》、《鐵雲泥封》等,詩歌創作《鐵雲詩存》。
明清兩代由於運河漕運,淮安達到政治、經濟、文化的一個高峰。明清兩代小說《牡丹亭》、《桃花扇》、《**》、《三言二拍》、《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等都有以淮安作為背景的故事,其中最負盛名的是元雜劇大家關漢卿踏訪淮安後創作的偉大悲劇《感天動地竇娥冤》。
今淮安勺湖邊地藏寺巷有劉鶚故居,藏有劉鶚彈的古琴一架、金絲楠木圍棋桌子一張、劉鶚穿的皮襖一件;城南有竇娥巷、淮安府衙等。

第七名:抗金巾幗——梁紅玉
梁紅玉(1102—1135):山陽北辰坊人(一說原籍安徽池州)。南宋著名抗金女將,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一代巾幗英豪。
北宋後期,金兵南犯,江淮兵亂,梁紅玉隨家人南遷,流落到京口為營妓。後結識韓世忠。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紹興五年隨夫出鎮楚州,與金軍、偽齊鎮淮軍戰與山陽等地。農歷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軍圍攻,力盡傷重落馬而死。終年三十三歲。金人感其忠勇,將其遺體示眾後送回,朝廷聞訊大加弔唁。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於蘇州靈岩山下。
今淮安北辰坊火神廟內有梁紅玉祠,蘇州靈岩山有「宋韓蘄王墓」,鎮江金山妙高台為梁紅玉抗金鏖戰擊鼓地。淮揚名菜炒蒲兒菜即與梁紅玉有關。

第八名:倚樓詩人——趙嘏
趙嘏(810-856):字承祜,山陽人,唐五代著名詩人。有《渭南集》。
趙嘏年輕時四處游歷,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留寓長安多年,出入豪門以干功名,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後回江東,家於潤州。趙渭南嘏才筆欲橫,故五字即窘,而七字能拓。蘸毫濃,揭響滿,為穩於牧之,厚於用晦。善七律,風格流麗新穎,情景交織,筆法清圓熟練,多奇普句。
名篇《長安秋望》「雲物凄清拂曙流, 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 長笛一聲人倚樓。」杜牧嘗愛其「長笛一聲人倚樓」句,吟詠不已,世稱趙嘏為「趙倚樓」。成語「拋磚引玉」說的就是趙嘏和常建兩個詩人到蘇州游靈岩寺的故事。

第九名:蘇門學士——張耒
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後遷居楚州。宋代著名詩人,與秦觀、黃庭堅、晁補之並稱「蘇門四學士」。
張耒從小就受著正統的封建詩禮的熏陶,加之受業於「山陽學官」,少年時即表現出對文辭的靈感,「十有三歲而好為文」(《投知己書》),十七歲作《函關賦》,傳誦人口。他在《思淮亭記》中稱「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壯,習於淮而樂之。」熙寧四年(1071),蘇軾出任杭州通判前,來陳州與其弟話別,張耒得以謁見蘇軾,頗受青睞,自此便成為蘇氏兄弟的門下客。他的一生,經歷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個朝代。這是北宋由盛轉衰的時代,張耒在仕途上也屢遭挫折。張耒的詩,在風格上,受北宋早期詩人歐陽修、梅堯臣、王安石和蘇軾、黃庭堅等人影響,在取材和內容上,則是學習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張籍。文學史家們稱他的詩「語盡意亦盡,象一篇有韻的散文」,稱之為北宋後期的一位有成就的優秀詩人。因其曾擔任過起居舍人,所以人又稱其張右史;因其儀觀甚偉,魁梧逾常,所以人復稱其「肥仙」。

第十名:經學大師——閻若璩
閻若璩(1638-1704):字百詩,號潛丘。山西太原人,僑居江蘇淮安府山陽縣。清初著名學者,漢學發軔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作《尚書古文疏證》、《古文尚書》等。。
明代中葉,朝廷鹽政實行「開中政策」,閻若璩的六世祖閻居誾於正德初年遷來淮安,經營鹽業,遂為淮人。18世紀初,清朝的統治已趨穩定,經濟逐漸恢復,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漸漸緩和,思想界、學術界也處在從清初務實經世而反對空談的學術思想和學術作風,轉為重視漢學及考據學。閻若璩是清代漢學研究的先導,在清初的學術史上,閻若璩上承顧炎武、黃宗羲,下啟惠棟、戴震。作為清代漢學的直接先驅,閻若璩在清代學術史上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清代另一名經學大師丁晏(1794~1875)字儉卿,號柘堂,晚年號石亭居士。亦淮安人。
閻若璩逝世後,淮安人對他十分崇敬與懷念,在新城文昌宮內為他建了「閻先生祠」,供人憑弔祭祀。光緒重修的「閻征君祠」在河下竹巷狀元里閻若璩故里。

第十一:建安七子——陳琳
陳琳(?-217):字孔璋,廣陵射陽人(注1)。漢魏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曾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死,依附袁紹,掌管書記。袁紹敗,歸依曹操,任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又為門下督。陳琳詩、文、賦皆能。詩歌代表作為《飲馬長城窟行》,是最早的文人擬作樂府詩作品之一。他的散文風格比較雄放,文氣貫注,筆力強勁。辭賦代表作有《武軍賦》,頗為壯偉,當時亦稱名篇。
今揚州寶應縣有陳琳為主體的「建安七子」雕塑群像,九里千墩漢墓群西端的雙女岡有陳琳墓。鹽城大縱湖有陳琳墓、「七子島」等。

第十二:瘦馬畫家——龔開
龔開(1222~1304?):字聖予,號翠岩。淮陰人。南宋末著名畫家、詩人。
龔開出生之時,正當南宋政權怯懦至極,公然對金稱臣之際。淮陰瀕臨淮河,正處宋金對峙分界線邊。龔開年歲稍長,親眼目睹中原易主後的慘景,曾熱血沸騰,先至廣陵投奔趙葵、李庭芝幕下為僚屬,為抗金大業出謀獻策,後出任兩淮制置司監,掌管茶鹽酒稅、場務征輸及冶鑄之事,為復興宋室身體力行。南宋徹底滅亡以後,龔開便蟄居深隱,潛心畫藝,兼靠賣畫為生,寄跡於蘇、杭一帶。龔開擅畫人物山水,也善畫馬,用筆雄健厚重,喜作墨鬼,尤以善畫鍾馗著名。
傳世作品主要有: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中山出遊圖》卷、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駿骨圖》卷。詩文亦能自成一家。《瘦馬圖》表現了宋亡後的落寞心情。

第十三:愛國志士——李公朴
李公朴(1902-1946):原名永祥、號晉祥。原籍武進,生於淮安。(一說原藉揚州,生於武進,見注2)。近代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和民主主義者,「七君子」之一,著名的和社會活動家、教育家、新聞出版家。
家境貧寒,父母早喪,依靠三兄公愚撫養。小時候讀私墊,學習勤奮,得到好評。十三歲時,隨三兄公愚離開淮安到鎮江京廣洋貨店當學徒,後就讀於鎮江潤州中學。「九一八」事變後,致力抗日救國運動和群眾文化教育工作。1936 年參加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被推為負責人之一,同沈鈞儒、鄒韜奮等一起被國民黨政府逮捕,抗戰開始後獲釋。1945年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積極參加愛國民主斗爭。終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他為追求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富強的新中國,奮鬥了一生,並最終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今淮安東長街朱雀橋有李公朴故居,沈氏遂園,常州武進有李公朴故居,主要為李公朴先生結婚用房,李公朴紀念館等。

第十四:揚州八怪——邊壽民
邊壽民(1684-1752):原名維祺,字壽民,又號葦間居士,山陽人。人稱「淮上一高士」。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
初業儒,然未能考中舉人,窮困潦倒。自幼喜愛繪畫,成年後技藝大進,即以賣畫度日。奔走於淮揚間,壽民與時人陸立(竹民)、周振采(白民)並稱「淮上三民」。與揚州畫派畫家交往甚密,吸收各家之長,師法前人,自立門戶。工詩詞,擅書法,時稱「邊雁」。 造屋城內東北水泊蘆葦中,名葦間書屋,日觀蘆雁飛翔,久得造化神機,創用潑墨法繪畫蘆雁。寥寥數筆,就能勾畫出蘆雁的千姿百態,對花鳥畫藝術有所創新發展。 清雍正7年,他的《瓶梅圖》震驚畫壇,一時「名流過淮,咸造訪之」。乾隆15年創作的《蘆雁圖》,幅面寬大,是其一生中最傑出的畫作。揚州市揚州八怪紀念館有其塑像。

第十五:清代名醫——吳鞠通
吳鞠通(1758-1836):名塘,字配珩,江蘇淮安人。,清代著名醫學家。著《溫病條辨》為中醫四大經典著作。
青年時攻科舉習儒,19歲時父親病故,於是棄儒學醫。後被選副貢入京,參與《四庫全書》醫書部分的抄寫檢校工作。總結傷寒與溫病治療理論,考察葉桂治溫實踐,歷經10年,「進與病謀,退與心謀」,提出以明理為要,創三焦理論,奠定了溫病學說。乾隆五十八年(1793)京都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治療不當而死亡,吳鞠通利用葉天士之法奮力搶救,搶救了數十病人,名聲大振。吳氏的《溫病條辨》與漢代的《黃帝內經》、《傷寒論》和《神農本草經》被稱為中醫「四大經典」。可見該書在中醫理論發揮上的重大意義。《溫病條辨》完成了開拓中醫學又一個重要領域的偉大工程。
今淮安河下鎮有吳鞠通中醫博物館、吳鞠通中醫研究院等。

第十六:甲骨四唐——羅振玉
羅振玉(1866~1940):字叔蘊,一字叔言,號雪堂,又號貞松老人。祖籍浙江省上虞縣,客籍江蘇省淮安縣。甲骨學的奠基者之一。
曾於1896年在上海創辦農學社,1897年創辦《農學報》,次年創辦東文學社。1901年在上海創辦《教育世界》雜志。1904年創辦江蘇師范學堂。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羅振玉佔有重要地位,為「甲骨四堂」之一。著有《五十日夢痕錄》、《鐵雲藏龜之餘》等。他率先正確地判定了甲骨刻辭的性質及出土處之地望。.他首創了對卜辭進行分類研究的方法。與王國維一起,確證了甲骨文中的合書的現象。

第十七:大歷才子——吉中孚
吉中孚(約740-798):楚州人,久居鄱陽,唐著名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
善詩文,與盧綸、錢起等齊名。初為道士,中歲還俗人仕,至長安,謁宰相。有人薦於天子,日與王侯高會,名動京師。未幾,進士及第,授萬年尉,除校書郎。又登宏辭科,為翰林學士。他的詩空靈而大氣,《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盧綸稱之「侍郎文章宗,傑出淮楚靈」。其妻張夫人亦工詩,《全唐詩》收載詩5首,斷句3則,其《拜新月》 極清新可喜,富生活情趣。

第十八:古文大家——魯一同
魯一同(1804-1863):字蘭岑,又字通甫。別號鐵梅道人,江蘇山陽人,清著名文學家、桐城派古文大師、畫家。
六歲通古音韻,能詩善對,十七歲入山陽縣學,十八歲鄉試中副榜第二名。魯一同是清中葉以後的大古文家,他所作古文內容「於國家田賦、兵戎諸大政,河道變遷、地形險要,以及中外大事」無不涉獵。魯一同的詩歌另一重要內容,就是反映標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鴉片戰爭。魯還以書畫有名於世,擅花鳥,尤以畫雞見長,世稱「魯雞」。

第十九:歷算學家——衛朴
衛朴(約1023-約1078):楚州人,北宋著名天文歷法學家、數學家。
衛朴,幼年因眼疾失明,成年後以卜算為業,「居北辰鎮(淮安北門外夾城)神祠中」。他能「口誦乘除俱不差,其精妙不盡述」。衛朴於熙寧八年(1075年)修成《奉元歷》。《奉元歷》亦稱《十二氣歷》,將二十四節氣安排在每月上旬末,下旬初,與現今的陽歷相似。這種歷法比英國的類似歷法早800年。新歷有利於安排農業生產,有力地推動了中原、江浙一帶的經濟發展。以後,衛朴以"卜吉凶"的"方家"雲游四方,直至老死。其著作有《七曜細行》1卷、《新歷正經》3卷、《義略》2卷、《立成》15卷、《隨經備草》5卷。
另一位清代數學家駱騰鳳(1770-1841年)字鳴岡,號春池,楚州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生於河下一窮儒生家庭。著《開方釋例》,探討了宋元時期的數學方法「天元術」的起源,是數學史上較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第二十:京劇宗師——王瑤卿
王瑤卿(1880-1954):原名瑞臻,字稚庭,別號菊痴,晚號瑤青,祖居江蘇清江浦。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一代宗師,在梨園界被尊奉為「通天教主」。
京劇乾旦名家,父親王絢雲,晚清時著名崑曲演員,和二弟王鳳卿都是自幼投身於京劇藝術事業。王瑤卿9歲開始學藝,早年與譚鑫培常合演《南天門》、《汾河灣》、《武家坡》對聯璧合,與譚鑫培被稱為「諸葛亮與周瑜」。中年後以授徒為事,「四大名旦」均受業於門下。繪事雖屬餘事,然亦清雅絕俗。主要傳人有梅蘭芳、荀慧生、程硯秋、尚小雲、趙桐珊、於連泉等。另一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周信芳(1895-1975)名士楚,字信芳,藝名麒麟童,祖籍浙江慈溪,清江浦人。麒派京劇藝術的創始人。
今淮安火星廟街王瑤卿故居已被拆遷,北京大馬神廟28號是王瑤卿故居所在地,淮安清浦區閘口有周信芳故居,上海市東平路有周信芳藝術研究會,靜安區長樂路有周信芳故居,寧波慈城鎮有全恩堂等。

注1:明《天啟淮安府志》載:「魏吳,廣陵郡治淮陰,屑徐州,晉統淮陰、淮浦、射陽、鹽瀆,治淮陰」。《後漢書•志二十一》載:「廣陵郡十一城」,「射陽故屬臨淮」。《資治通鑒》卷六三:「廣陵太守陳登治射陽。射陽縣前漢屬臨淮郡,後漢屬廣陵郡,今楚州山陽縣。」關於陳琳籍貫廣陵射陽在今淮安並無爭議,但是關於陳琳墓葬何方,至今說法不一:一說在淮安射陽村,一說在揚州寶應九里一千墩,一說在徐州(邳州),一說在鹽城大縱湖,沒有定論。具體請參考《一代奇才魂歸何處》。
注2:1972年《辭海》根據張曼筠、沈鈞儒、王造時等人的回憶文章,記載:「原籍江蘇揚州,生於鎮江。」其他有關文章,對於李公朴原籍和出生地避而不談。近年於東村李氏故居發現一幀照片,揭開了李氏出生地之謎。根據1986年7月16日《淮安報》發表了常州黨史辦公室肖吾、吳之光同志合寫的一篇題為《李公朴出生淮安府》的考證文章,《常州文史資料》第六輯(1986年8月出版)和《武進文史資料》第七輯(1986年12月出版)又先後發表了吳之光同志撰寫的《公朴先生籍貫、家世、生地考》和《李公朴出生地考》兩篇文章繼而得出:公樸父親李增培,青年時代外出謀生,先在鎮江沈姓京廣洋貨店為佣,繼至揚州又展轉至運河重鎮淮安府山陽縣,李增培來淮安後始與其母程氏結婚,長嫂田氏系淮安府人,侄女適淮安府王紉秋,三嫂是淮城錢壽昌女,胞姐適淮安樊仲沅,這一切足以證實李氏「居淮卅余年」所發生的姻親關系。綜合上述:李公朴原籍武進,出生於淮安並度過了他的童年,後隨父母遷居鎮江,較為可信。具體請參考《李公朴先生家世初考》。

⑹ 淮安西遊記主題公園至汽車南站乘車路線

你好,經常出門推薦您下載手機導航軟體,我自己用的是騰訊地圖,直接輸入起點和終點就可以了,打車的和公交車的班次給你選擇,非常方便的。

⑺ 淮安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 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


    等等的 還有好多。

⑻ 西遊記淮安才子是誰

漫漫西天取經路,除妖斗魔顯真功。若問是誰譜此畫,淮安才子(吳承恩)。

⑼ 誰知道淮安西遊記主題樂園項目地址在哪裡

清河新區就沒多少空地了。漣水的離清河新區太遠, 黃河北岸淮陰區倒是有地!

⑽ 我身邊的運河作文江蘇淮安

我心中的美好家園

我的家鄉是歷史文化名城,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故鄉——楚州。這里有許多名勝古跡,有周恩來紀念館、吳承恩故居、鎮淮樓、古色古香的河下古鎮、古運河風光帶、勺湖公園……

周恩來紀念館位於楚州城的北邊,離我的家很近。走近紀念館就看到湖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繼續往裡走就看到陳列室,裡面有周恩來總理參加
革命時及解放後工作以及臨終前的照片和周總理生前用過的物品。出了陳列室再向前走就到了西花廳,這是按照北京西花廳的式樣建築的,裡面是周恩來總理工作生
活的地方。

河下古鎮位於楚州城區西北是淮安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護區之一,這里曾誕生巾幗英雄梁紅玉、大文學家吳承恩等歷史名人。河下每一條街巷,每一座橋梁,都有豐富的傳說故事。

勺湖公園位於楚州城西邊。為什麼叫勺湖呢?因為勺湖形似一把勺子而處名。勺湖園歷史悠久古跡甚多,有「文通寶塔」、「碑園」、「勺湖草堂」等。我經常和爺爺一起去勺湖公園游覽。夏天到了湖裡的荷花開了,真是漂亮極了。

我的家鄉還是淮揚菜的發源地,有許多美食。有平橋豆腐、欽工肉圓、車橋軟兜長魚、河下蟹黃湯包、天妃宮浦菜……

我愛我的家鄉,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做客。

淮安市楚州區新安小學四年級:熊清如
標題:我的家鄉淮安作文
網址:http://u.sanwen.net/subject/1607391.html

沙發回目錄
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淮安作文 | 2014-12-18 12:55


的家鄉是連雲港。連雲港與宿遷、淮安如同三顆明朱鑲嵌古老的淮海大地上。這里是湖環、河繞、平海的魚米之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這片土地上交相輝
印。
我的村莊里有一條魚塘非常漂亮。魚塘里經常有美麗的野鴨在游泳、戲水嬉戲、捕捉魚蝦······小的野鴨是黃色的,和他們的父母不一樣。你別看它小,但游
起泳來卻讓你心服口服。一次,我和夥伴來玩耍。由於天氣熱,河裡的水退了許多,黃色的泥土中閃爍著水珠。魚塘里的蘆葦順風而搖,多麼像一幅畫呀。
我愛我的家鄉。

板凳回目錄
我的家鄉駐馬店
我的家鄉淮安作文 | 2014-12-18 12:55
我的家鄉駐馬店

駐馬店駐馬店市位於河南省中南部,地處淮河流域。這里古為交通要沖,因歷史上在這里設驛站而得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稱。1965年
建專,2000年8月撤地設市。全市轄西平、遂平、上蔡、汝南、平輿、確山、正陽、新蔡、泌陽九縣及驛城區,19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總面積1.5萬平
方公里,總人口831萬。

駐馬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秦丞相李斯,《搜神記》的作者、中國志怪小說創始人干寶,《神滅論》的作者、唯物主義思想家范縝等歷史名人的故鄉;蔡氏、金氏、江氏家族的發祥地;重陽節的發源地和中國「四大傳奇」梁祝愛情故事的發源地之一。

駐馬店美麗富饒,資源豐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國家和河南省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素有「天下糧倉」、「中州油庫」和「芝麻王國」的美稱,油料產
量居河南省第一位,肉類、禽類總產量分居全省第二、第三位。境內自然、人文景觀眾多。有國家級地質公園、4A級風景名勝區嵖岈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薄山湖,
全國最大的平原人工湖宿鴨湖,以及梁祝故里、秦丞相李斯墓、伏羲畫卦亭等名勝古跡和***同志題寫館名的楊靖宇將軍紀念館、享有「小延安」之稱的確山縣竹
溝鎮等紅色旅遊資源。

嵖岈山系伏牛山東緣余脈,又名嵯峨山、玲瓏山。屬花崗岩造型奇特的地貌區,由密蠟山、南山、北山、六峰山、及天磨湖、琵琶湖、秀蜜湖、百花湖景區組成。素有「天下第一奇山」、「華夏圖騰林」、「華夏第一盆景」、「中原飛來峰」和「江北石林」之美譽。

嵖岈山上美景遍布。此山峰縫見奇,密蠟山高百丈,無一縫隙,一塊巨石聳立,偉岸挺拔,大有刺破青天之勢。老君峰酷似一太上老君,那光光的禿頂聳住雙
肩,探身西北,儼然老君爐邊煉丹。天磨峰,為一拔地而起的峭岩峰柱,頂端長起三節巨石,形象磨盤,磨底和上磨;此山洞洞險幽,萬人洞洞連洞、洞套洞,能容
納萬人;星星井洞內,穿流著一條常年不涸的泉溪,洞上岩石相互卡擠,現出很多小孔眼,光線直射進洞,水面上頓然現出一片星星,令人稱奇,白雲洞位於北山的
天王頂下,時常向外吞雲吐霧,當年顏真卿見此景欣然提下「別是洞天」以作留念;此山石石怪異,青蛙石蹲居山巔,躍躍欲試;石猴個個逼真,似猴王拜祖;八戒
石憨態可鞠;劍魚石恰似一條躍出水面的劍魚,跳迎天下客。

嵖岈山山勢險要,歷史悠久,和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當年唐玄奘曾三到嵖岈山講經,收遂平人道全、道一為弟子,明代淮安才子吳承恩睹嵖岈山美景,文思噴涌,創作了不朽之《西遊記》。

1998年中央電視台又把嵖岈山作為外景地,完成了《西遊記》續集的拍攝工作。

今年,嵖岈山又被評為「河南十大最美地方」之一。

薄山湖沿湖四周,群山環抱,峰巒隱現,峽谷縱橫,蒼松翠竹,湖光山色,晨曦霧渺,林幽鳥啼,亭榭映輝,漁歌唱晚,一日景多變,四季情趣異。薄山湖風
景區,由古朗陵景區、大壩景區、湖東景區、九龍溝景區四部分組成。著名景點有:神駝戲水、猛虎嘯天、湖心島、野豬嶺、錦雞峰、將軍壁、打狗潭、翠竹溪、猴
兒崖等30多處。湖周圍森林覆蓋率為75%,92年被林業部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並被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選為《西遊記》、《長征》等影片拍攝
外景地。湖東景區位於薄山湖東岸,新安店鎮境內。林壑幽美,芳草豐茂,總面積近5000畝。沿湖灘塗蜿蜒數里,臨湖遠眺,水光瀲灧,山色空朦,是一處待開
發的絕好的湖濱度假勝地。

銅山風景名勝區分銅山、銅山湖、雲霧峰三個部分,總面積74平方公里,海拔681米,景區融匯山巒、湖水、島嶼、潭瀑、洞穴、寺廟、革命遺址、神話
傳說、歷史故事等風景名勝資源,集「雄、險、奇、秀」於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和,以「一山、一水、一寺、一聖地」構成了完整的風景名勝體系。

銅山,原名大復山,漢代名將鄧通在此鑄錢而得名。它以「險似華山,秀似黃山」被冠以「小武當」之稱,「南朝金頂(湖北武當),北謁銅峰」的美談流傳
至今。自東漢以業,佛道兩家的釋子道徒,在銅山修身養性,弘揚拂法,形成了豐富的宗教歷史文化內涵。「一天橋」、「二古廟」、「三宮觀」、「四道天門」、
「五大石崖」、「六大洞穴」、「七大寺院」、「八大景觀」、「九大奇石」、「十座名峰」等景點,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山上,雲霧繚繞,危崖聳立;山
下,洞谷幽深,林草茂密;群山之上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奇妙無究。山泉、飛瀑、紅葉、怪石、河湖、寺廟、相互交映,可謂人間的仙境,歷史上留傳的農歷六月十
五日的傳統廟會來自皖西、鄂北、豫南等各地朝山香客日達數十萬人之多,物資交易大會盛況空前。

銅山腳下便是南宮寺,踏入山門,穿過竹林小道便來到千年佛教、道教聖地——滴水崖,寺院南側有一滴水石洞,常年滴水不斷,泉水甘甜清例,沁人心脾。
西側有一神仙洞,傳說是祖師爺修仙之地。寺院佛道合一,常年香客不斷,從滴水崖拾階而上經「好漢坡」、「回心崖」、「焦閣老碑」、「百丈崖」、「一線
天」、「銅山雲梯」、「得道石」、「天橋」過四道天門可到達頂峰,立在銅峰之頂鳥瞰群山,滿目蔥籠,花枝爛漫,山巒起伏似巨龍飛舞,河流交錯如飄帶縈回,
景區100多個著名景點盡收眼底,千里雲海,河湖一線,水天一色,氣象萬千,使人心曠神怡,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登山完畢,便可泛舟銅山湖,碧波盪漾,島
綠景秀,岸上松濤陣陣,鳥語花香,賓館服務設施齊全,環境優美,「水怪」的傳說,更為銅山湖增添了一分美麗和神秘。銅山風景名勝區,以秀麗的山水為主體,
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能滿足不同旅客的需求,是求知、求新、求奇、求險、求佛、探勝的旅遊勝地,是中原大地一顆璀燦的明珠。

銅山以獨特的湖光山色,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歷代遊客。相傳,王莽趕劉秀曾在銅山激戰;南北朝時期,以《水經注》聞名於世的酈道元曾數次登臨
銅山詳考沘水之源;唐代的尉遲敬德登山游覽,立碑紀念;唐未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登山後詠詩激勵鬥志;明朝正德年間,官至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焦芳曾「相
從賢士大夫數輩而來」登山游歷,並親自撰寫《重修銅山清涼禪寺碑記》清代順治皇帝削發為僧到銅山清涼寺隱居。清代歷任知縣登峰觀景,並留下很多贊美銅峰的
詩篇。

宿鴨湖位於汝南縣西北部,面積239平方公里,是中國面積最大、堤壩最長的人工水庫,北譽為「人造洞庭。」宿鴨湖猶如一顆晶瑩的珍珠鑲嵌在遼闊的中
原大地上,她靜若處子,以特有的溫情容納了狂暴的汝河、臻頭河、練江河等淮河上游大小十餘條支流的河水,是養魚育蚌的良好場所。宿鴨湖環湖數萬畝楊柳疊
翠,兩岸萬畝蘆葦盪是野鴨等野生動物的天堂,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4樓回目錄
家鄉情絲
我的家鄉淮安作文 | 2014-12-18 12:55

是一個特別戀家的人。長這么大,沒去過多少地方。因此偶爾出去,心裡總會帶著一份孤寂,一種對家鄉的依戀,對家鄉的不舍。
小時候,曾與奶奶到南京去探親戚,記得頭一天我就哭得昏天暗地,雖然奶奶一直在我身邊哄著我,但我總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那時正值夏季,我心裡就總想著坐
在媽媽膝頭與鄰居們一起乘涼的情景。傍晚,大家一吃完晚飯,就相繼拿著小椅子坐到我家門前的空地上,等到那絢麗的夕陽全然不見,悶人的暑氣漸漸退逝,於
是,暗淡的夜色下又是一個世界了。清涼的晚風一陣陣拂過裙褶,夏夜裡的精靈們快活地歌舞,人們在這素靜的天幕下侃侃而談,夜色里不時有爽朗的笑聲,在安
詳、寧靜、和諧的世界裡回盪。那爽人心脾的夜風似乎早已吹走了人們一天的倦意……。
十二年來,積累的些許美麗的記憶不停地在我心海澎湃,那些令人愉悅的日子盡管也盪漾著我的一些無知。剛上學的那會兒,以為自己懂得很多,便常常大言不慚地
發表自己偉大的見解。我是經常像個大人似的一本正經地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垂下兩只小小的腳,然後嘆口氣,「哎!我怎麼生在淮安這個地方啊!我要是一個大城
市裡的人,那該多好啊!……」後來,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人啊,在別的國家,要說自己的國家好;在自己的國家,也應相信自己的家鄉才是最美、最好的
啊!」媽媽的那句話像仙言聖語,深深觸動了我那顆稍顯歪斜的心,使我在後來的日子裡更愛更愛那片幽美的土地了。
隨著時間慢慢長大,家鄉的美好也不斷在我心裡增厚,增濃……
我漸漸知道我的家鄉是多麼的令人驕傲。她的文化底蘊、她的名勝古跡、她的人文精神很多時候會在我心中泛起漣漪。這一片沃土中留映著多少英雄壯舉;這里的每
個角落裡埋藏著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這里的每升空氣中回響著多少發人深省的志士豪言;這里的每一抹綠色下掩映著家鄉美麗的火熱的昨天!
我不敢想像某天我離開家鄉,我的心會怎樣的空虛。

#5樓回目錄
家鄉的小河
我的家鄉淮安作文 | 2014-12-18 12:55

鄉的小河淮安曙光雙語學校小學部六(12)班小作家雍坤我的家鄉有一條小河,河水青青,小河的兩岸垂柳依依,河面上還不時咕咕地冒出像珍珠一樣的水泡。陽
春三月,微風吹拂綠水,如毛細雨淅淅瀝瀝。從天上灑落下的千萬條柔柳,飄拂在河面上,使人不由想起「萬條垂下綠絲絛」的詩句。晚上我總是和幾個小夥伴靜靜
坐在河邊仰望那天上繁星點點,傾聽小河裡那蛙聲片片。盛夏時節,火辣辣的太陽把河水烤得滾燙,似乎會冒出青煙,這時也是小河最迷人的時候。荷葉滿塘,荷花
飄香河面上有綠葉搭著紅花依著白花還不時蹦出幾條小魚來。看那荷葉挨挨擠擠互不相讓。荷花朵朵秀麗可又各不相同,看看這一朵很美,聞聞那一朵很香,夏日的
小河就更美了。秋天的小河是我們孩子的樂園。小河清澈見底砂石歷歷在目,我們在傘一樣的荷葉下鑽來鑽去採摘蓮蓬。當我們慢慢品嘗完蓮蓬,隔了好多天還能聞
到淡淡的清香。冬天,是收獲的季節。大人們帶著鐵鍬,拿著麻包興高采烈地來到河邊。每當按住大人們扔上來的魚時心裡特別高興。魚捉光了又挖起藕來,掀開泥
土順著藕的走向一拽,一條條四五尺的圓滾滾的藕就被拖了出來,真是鮮魚肥藕呀!我愛家鄉的小河。(指導老師:盧曉平)

#6樓回目錄
家鄉的國慶節
我的家鄉淮安作文 | 2014-12-18 12:56

天是祖國的生日——十月一日。舉國上下都感受到了國慶節的氣氛。許多地方高高掛起了紅彤彤的燈籠,國旗隨風飄揚。許多公園景點擺放了鮮花,裝扮的十分美
麗。 天空萬里無雲,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楚秀園。一進公園,我看見公園擠滿了市民和遊客,人山人海的,人人都陶醉在和諧的氛圍之中。
在一個烤蟲子的攤位里,一個小男孩左手拿著一串蜈蚣,右手拿著一串串蠍子,津津有味的品嘗著。我看了又害怕,又想走上前去看看,想買但又怕,最終我還是放
棄了。最後和爸爸、媽媽去別的攤位選了栗子、奶茶還有我最喜歡的棉花糖,我也津津有味的品嘗著。
今年的國慶節比往年要熱鬧許多,鵝城處處換新顏,一幅和諧惠州的新藍圖告訴遊人:惠州山美、水美、人更美!
我相信,惠州的明天會更美!淮安市漣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