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朐彌河濕地公園
1. 壽光彌河公園的園內風景
彌河是臨朐的母親河,曲折轉流,繞城而過。綠樹如陰、蟬鳴鳥叫的夏專天是彌河最美的季屬節,也是人們投身其懷抱最長的時候。在彌河的懷抱里,人們捕螞蚱、摘野花、捉魚摸蝦、玩水嬉戲,每每樂而忘返。彌河灘頭長滿了一望無際的蘆葦,水面很寬,但不深,細沙鋪滿河床,清澈的河水透著清爽的淡綠,《臨朐八大景》中「彌水澄清通地底」說的就是這一美景。河不遠處,偶有幾只水鴨子在水中鑽來鑽去,極警覺又敏捷。水流急的地方常有細長的馬兒魚、白梢子游來游去,還有膚色如同白河的「沙里爬」趴在水底,極難發現。
更妙的是彌河大堤兩側,有密密的楊樹長成,樹下綠草匝地,不見一絲烈日的影子,被稱為臨朐的「綠肺」。上班的人們從河堤上騎車走累了,也經常鑽入叢林歇腳,林深草密,花香怡人,深吸一口氣,舒展一下筋骨,又或者在節假日靜作於樹蔭下揚竿垂掉,人世間的苦悶疲累一掃而光,愜意至極……
2. 山東省彌河在哪呢
彌河,古稱具水來、洋水、彌水等自,山東省萊州灣西南岸入海河流。主要流域在濰坊市西部。發源於臨朐沂山西麓,流經臨朐、青州、壽光,在壽光廣陵鄉南半截河村,分為3股入渤海。彌河主河道東北流,至濰坊市寒亭區央子港與白浪河匯合入海(河口段也稱新彌河)。其餘兩股為彌河入海岔流,均由南半截河村北流入海。河長206公里,流域面積3847.5平方公里。
彌河,主要幹流流經山東省濰坊市西部,西有小清河,東有白浪河。幹流自南向北,經臨朐、青州、壽光,分為3股入渤海。東北流的一股,河槽較為寬廣,為彌河主河道,經濰坊市寒亭區央子港入海萊州灣。河長206公里。
3. 臨朐的八大景觀是什麼
臨朐八景是對復山東省臨朐縣景點的概制括,經過文人墨客的精心整理,後匯集成詩。先後有兩首:
臨朐八景
駢邑石門晚照殘,粟山孤地落平川。
冶源煙靄三冬暖,百丈瀑布六月寒。
彌河澄清通地底,沂山疊翠接雲端。
白芽寺中古松樹,仰天高掛秋月園。
臨朐新八景
石門紅葉染青山,龍灣海浮即江南。
山旺化石數萬卷,東鎮碑林紀千年。
巨洋湖波連天涌,沂山雙崮聳雲煙。
淌水黑松濤震谷,嵩峰抹黛映龍潭。
大體上概括了東鎮沂山、冶源老龍灣、石門紅葉、粟山、彌河(今為句月湖)、山旺化石等景點。
4. 臨朐彌河有什麼傳說
彌河歷史上幾經更名,周秦時期稱為具水,西漢稱為洋水,東漢稱為鉅專昩水,三國時稱為巨洋屬水,北宋時期稱為氵彌水,金時期稱為洱水(臨朐稱為朐水),元時期改回巨洋水(臨朐稱為洱河),清時期稱為彌河至今。[1] 彌河共由150餘條大小河流組成,縣境內流域面積1473平方公里。其主流發源於沂山天齊灣,自南向北貫穿青州縣境,河道蜿蜒曲折,先流向西,折而北,又轉東北向,多處曲折。民間傳說「彌河九曲十八彎」,又謂「臨朐至九山,彌河過九遍」。彌水經臨朐、青州、壽光三縣(市),至央子港口,流入渤海灣。
5. 彌河的水文
據1956~1979年同步觀測系列統計,彌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706毫米,多年平均年徑流深為156.5毫米,折內合年徑流量容6.02億立方米。根據壽光寒橋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2263平方公里)實測資料,最大年徑流量發生在1964年,為17.70億立方米,最小在1959年,為1.18億立方米,最大值為最小值的15倍。彌河洪水多產生在流域中上游地區,建國以來,1964年洪水為最大,此次洪水雖經上游水庫攔蓄,在寒橋站洪峰流量仍有3580立方米/秒,若無水庫攔蓄,估計可達5070立方米/秒。彌河含沙量上游較大,據臨朐瑞庄水文站實測資料,多年平均懸移質含沙量為3.38公斤/立方米。據寒橋站1953~1965年觀測資料,多年平均懸移質年輸沙量為108萬噸。資料來源:山東省情資料庫。
6. 臨朐有什麼地方好玩的
1、沂山。
位於沂蒙山區北部,沂山風景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被國家旅遊區評定為4A級旅遊景區。沂山風景區內自然景觀有玉皇頂、扁崮、花枝台、歪頭崮、天池、探海石、巨源澗、百丈崖瀑布等,雄偉壯觀、秀拔蒼穹,沂山中自然植被異常豐茂,種類繁多,共有1000餘種植物。
沂山風景區古長城、古廟宇、古寺院、古造像、古碑林、古祠堂等人文遺跡遍布山中,長城巍峨雄峙,殿宇巍峨宏麗,碑林古樸典雅,而且來到沂山,一定要玩一玩沂山最著名的滑道,一定讓你樂不思蜀。
2、石門坊。
石門坊,亦稱石門房,又名石門山,位於臨朐城西二十多華里,山勢曲結南向,兩峰對峙如門,故名。奇觀天成的石門"晚照",居臨朐八大景之首,早在殷商時期,即被人們所慕仰距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等到秋天,進到石門坊,漫山遍野都是紅葉環繞。
還有專門的紅葉標本,可以拿回家作紀念。等累了可以在景區中嘗一嘗炒雞。真是讓你回味無窮。
3、寺頭宋香園生態園。
位於臨朐縣寺頭鎮的山東宋香園生態世界旅遊景區,有著「臨朐普羅旺斯」的稱號。數百畝薰衣草爭相綻放。當紫色花海隨風起伏,送來淡淡薰衣草花香,這里已經成為新人們拍婚紗照的聖地。
4、老龍灣。
原名熏冶水為省級風景區,有"北國之江南"之稱。位於臨朐縣城南12.5公里 處的冶源鎮前,海浮山北麓。系地下泉水湧出地表匯集而成。水面面積五十餘畝,水深盈丈,清澈見底。老龍灣內泉計萬許,主要有鑄劍池、秦池、洪湖窟、善息泉、濯馬潭、萬寶泉、放生池等。
一串串氣泡自水底上浮,有如萬顆珍珠。南岸竹林環抱,北岸楊柳垂絲。老龍灣水四季恆溫。水面上水雞嬉戲;竹林中群鳥棲息。盛夏酷暑,老龍灣水清涼甘冽,浸人肌膚;但在數九寒冬,水面上卻霧氣蒸騰。
5、濱河公園。
臨朐縣朐山濱河公園被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這是該縣第5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東北方向就是朐山。在朐山可以一覽濱河公園的全景。濱河公園北鄰彌河。
一到夏天的晚上這里徐風襲來,好不涼爽。而且有一個1000米的健身道路。晚上的居民都會來這里健身。濱河公園的夜景尤其美麗。美的讓你挪不開眼。
7. 彌河的彌河風光
彌河遠源出自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沂山西麓,流經臨朐、青州、進壽光入渤海。是臨朐縣境內的第一水系,也是境內主要的灌溉河流,彌河上游的冶源水庫是縣內最大的蓄水地,庫容量山東省前十位。
彌河是臨朐的母親河,曲折轉流,繞城而過。綠樹如陰、蟬鳴鳥叫的夏天是彌河最美的季節,也是人們投身其懷抱最長的時候。在彌河的懷抱里,人們捕螞蚱、摘野花、捉魚摸蝦、玩水嬉戲,每每樂而忘返。彌河灘頭長滿了一望無際的蘆葦,水面很寬,但不深,細沙鋪滿河床,清澈的河水透著清爽的淡綠,《臨朐八大景》中「彌水澄清通地底」說的就是這一美景。河不遠處,偶有幾只水鴨子在水中鑽來鑽去,極警覺又敏捷。水流急的地方常有細長的馬兒魚、白梢子游來游去,還有膚色如同白河的「沙里爬」趴在水底,極難發現。
更妙的是彌河大堤兩側,有密密的楊樹長成,樹下綠草匝地,不見一絲烈日的影子,被稱為臨朐的「綠肺」。上班的人們從河堤上騎車走累了,也經常鑽入叢林歇腳,林深草密,花香怡人,深吸一口氣,舒展一下筋骨,又或者在節假日靜坐於樹蔭下揚竿垂釣,人世間的苦悶疲累一掃而光,愜意至極……
彌河依臨朐縣城東側自南北向流淌,朐山、粟山突立於縣城南北,分別坐落於彌河東、西兩岸,直線距離千米有餘,兩相對應,甚為神奇。
8. 濰坊臨朐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臨朐八大景
重點:1.石門坊
2.老龍灣
3.沂山
4.官護山
5.彌河濕地公園
6.朐山
9. 臨朐八大景是什麼
1、石門坊
石門坊,亦稱石門房,又名石門山,位於臨朐城西二十多華里,山勢曲結南向,兩峰對峙如門,故名。奇觀天成的石門「晚照」,居臨朐八大景之首,早在殷商時期,即被人們所慕仰距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
殷商臨朐之城為逄國,石門山為逄國轄地。逄國國君(伯爵)逄陵為朝廷忠臣,人們為追念其功德,便在風景秀麗的石門山立廟祀之。
2、粟山
又名稷山、委粟山,位於臨朐城北1.5公里處彌河西岸,「粟山孤聳落平川」,乃臨朐古八景之一。
3、老龍灣風景區
老龍灣風景區,位於冶源鎮,北距縣城12公里。景區由老龍灣、巨洋湖、海浮山、溫泉河、懸泉寺等景點組成。以自然山水景觀為特徵,美在自然,以泉為勝,風光秀麗,為觀光旅遊與休閑娛樂型的風景名勝區。
4、百丈崖瀑布
百丈崖瀑布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沂山風景名勝區內。由東鎮廟西行,過汶河,沿盤山道逶迤而上1公里許,有巨壑,名「瀑布穀」,又稱「銀河溝。」
該谷曲折幽深,其間有河,即汶水上游。河道山石磊砢,橫斜相阻。流水屈曲迴旋,時隱時現,急流怒浪奔騰於谷底。兩岸山巒陡立,雲橫腰間;岩崖峻峭險岌,望而怵然可懼。
5、彌河
彌河歷史上幾經更名,周秦時期稱為具水,西漢稱為洋水,東漢稱為鉅昩水,三國時稱為巨洋水,北宋時期稱為氵彌水,金時期稱為洱水(臨朐稱為朐水),元時期改回巨洋水(臨朐稱為洱河),清時期稱為彌河至今。
彌河共由150餘條大小河流組成,縣境內流域面積1473平方公里。其主流發源於沂山天齊灣,自南向北貫穿青州縣境,河道蜿蜒曲折,先流向西,折而北,又轉東北向,多處曲折。
民間傳說「彌河九曲十八彎」,又謂「臨朐至九山,彌河過九遍」。彌水經臨朐、青州、壽光三縣(市),至央子港口,流入渤海灣。
6、沂山風景區
沂山風景區,又名沂山,古稱海岱、海岳,為中國東海向內陸的第一座高山,有「大海東來第一山」之說,素享「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的盛名。古代十朝16位皇帝登封於此,從而留下名垂青史的「東鎮碑林」,其留存的御碑數量為世界之最。
沂山風景區位於山東濰坊市臨朐縣沂山風景區管委會,沂蒙山區北部,距離臨朐縣城約45公里,沂山風景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生態資源優良,森林覆蓋率高達98.6 %以上,2013年12月沂山依託蒙山組成沂蒙山旅遊區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7、白芽寺
白芽寺位於臨朐縣五井鎮西20里左右有,位於今臨朐縣五井鎮常家溜村內,仍有部分古寺文物遺存又名靈峰寺,始建於隋唐。當時寺廟古穆、松蔭遮日、香客自遠方磨肩擦踵而來頂禮膜拜,盛況空前。後因故於清朝萬曆二十四年五月二十日拆遷於山腰,遠址無存,古樹盡毀。
8、仰天山
仰天山在山東省青州城西南46公里處,主峰海拔834米,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山東省十佳森林公園,山東省十大優秀新景點,山東省十佳山嶽型景區。仰天山集森林景觀、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這里林海茫茫動、植物種類繁多,自然環境幽美。
峰巒峭壁,隱現於蒼松翠柏之中。森林覆蓋較高,大部分區域為天然次生林,其自然環境基本上處於平衡狀態,被譽為「天然森林公園」。山上主要景點有:摩雲崮、佛光崖、望月亭、文昌閣和幽遂的洞窟多處。
10. 彌河的介紹
彌河歷史上幾經更名,周秦時期稱為具水,西漢稱為洋水,東漢稱為鉅昩水,三國時稱內為巨洋水,北宋時期容稱為氵彌水,金時期稱為洱水(臨朐稱為朐水),元時期改回巨洋水(臨朐稱為洱河),清時期稱為彌河至今。1彌河共由150餘條大小河流組成,縣境內流域面積1473平方公里。其主流發源於沂山天齊灣,自南向北貫穿青州縣境,河道蜿蜒曲折,先流向西,折而北,又轉東北向,多處曲折。民間傳說「彌河九曲十八彎」,又謂「臨朐至九山,彌河過九遍」。彌水經臨朐、青州、壽光三縣(市),至央子港口,流入渤海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