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恐龍地質公園
㈠ 山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主要景點
主要景點有: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諸城中國暴龍館、諸城恐龍博物館、巨大諸城龍、黃龍溝恐龍足跡群、龍立方展館
㈡ 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門票多少錢
希望對你有幫助
諸城恐龍化石
諸城是一個中生代地層較為發育的小型盆地,含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尤以恐龍化石最為豐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發掘的「巨型山東龍」,更是聞名中外。經多年考察和多次發掘的恐龍化石證實,諸城恐龍種屬繁多,且范圍廣,埋藏豐富,是全國少有的一處恐龍化石寶庫,因此有「恐龍之鄉」的美譽。
到目前為止,諸城已發現恐龍化石區近二十餘處,尤以呂標鎮庫溝恐龍化石保護區最為著名。該保護區位於呂標鎮庫溝村北嶺,東西長約640米、南北寬240米,總面積5萬平方米,而化石密集區在一條長約350米、寬約70米的東西向沖溝中,當地群眾稱之為「龍骨澗」。自1964年8月發現該化石點以來,國家地質部地質研究所、地質博物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諸城市文化局等單位先後在此進行了10次發掘,共採集到化石50噸,至少包含10個鴨嘴龍個體。目前已在北京、天津、濟南、諸城等地裝架起四具化石骨架,分別定名為「巨型山東龍」和「巨大諸城龍」。
諸城陳列的恐龍骨架,高9.1米,長16.6米,是世界上已發現的個體最大的鴨嘴龍化石,因嘴扁寬類似鴨嘴而得名,屬鳥臀目鴨嘴龍科,生活在中生代白堊紀晚期,距今約有7000萬年。諸城恐龍化石,是研究整個古生物演化史,特別是對國際古生物研究、國際學術交流,提供了豐富的化石資料。
㈢ 二連浩特恐龍地質公園門票多少
好像是50元
㈣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甘肅劉家峽恐龍來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自甘肅省永靖縣鹽鍋峽水庫庫區(現稱太極湖)北岸。東距省會蘭州54公里,東南距永靖縣城水路34公里,並有一鐵路線從旁邊通過,交通極為便利。公園佔地面積15平方公里,包括水面1.8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成群的恐龍足印為主體。
㈤ 山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景點簡介
山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項目位於山東省諸城市龍都街道庫溝村北,項目區總規劃面積8000畝,主要建設「一園兩城三大基地」。「一園」,即:白堊紀公園,「兩城」,即:恐龍科學城、恐龍文化城,「三大基地」,即:恐龍和地質科研科普基地、恐龍動漫影視基地、休閑度假基地。
在開展科普活動保障方面不斷提升軟硬體實力,確保科普活動順利進行。公園在現有恐龍博物館的基礎上,集中力量進行恐龍科普知識宣傳,舉辦《尋找活著的龍——大型科普知識展》、《恐龍知識圖片展》、《與恐龍同期動物展》等多次專題科普展;積極與中科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展開合作,對諸城恐龍的科研科普活動得以深入開展起到了很大幫助;同時與諸城學校建立固定聯系,學生定期參觀科普基地的恐龍化石及地層,開展恐龍及地層的科普活動。
㈥ 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和諸城恐龍博物館是一個地方嗎
不是,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在馬耳山那邊,郊區挺遠的,恐龍博物館在恐龍公園裡面,在密州西路這邊,在市裡。
㈦ 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特色景觀
五台山位於祿豐縣北部,是一處正在開發之中的風景區。山中林木蔥籠,溪水清悠,一片清新宜人的自然風光,讓人神暢心舒。
五台山風景區總面積共 0.9萬畝,是天然的動、植物園。在這里,生長的灌、喬植物共有67科700多種,主要是馬醉木、雲南松、油杉、楊梅、橄欖等。各種植物相間而生,相伴而長。叢林間,很多野生動物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的懷抱里繁衍、生長。這些動物中最為珍稀者有雲豹、穿山甲、蟒、白腹錦雞等。
五台山如名所示,宛若一方平台,林在台上,景在台中。然而,四周都是險峻的懸崖絕壁。穿行於懸崖絕壁之間,雖然不時有驚心動魄之震撼,但畢竟有驚無險,盡可領略崖壁之中的奇峰怪石。五台山風景區的景點很多,很多地方景中有景,景外有景,令人目不暇接。這些景點包括清水河、叭拉埡口瀑布、戛力寺水庫、朝陽洞、石中山、仙人跡、金罐塘、鍋底塘、葫蘆塘、華松坡等。 6500萬年前,地球上一種身軀龐大的動物 絕滅,解剖學家歐文通過對化石的長期研究,把 這種動物命名為恐龍。1995年,祿豐縣川街鄉的青年農民羅家有在一個紅色山包上發現了恐龍化石,專家們發掘後露出 8 具恐龍化石個體,而且,發現大量恐龍化石的可能仍然存在。這一發現掀起自1938 年卞美年發現「許氏祿豐龍」後的國際性祿豐恐龍熱。
祿豐恐龍是生活在中生代早期的最古老最原始的種類,以恐龍為代表的祿豐蜥龍動物 群,是中國目前有關古脊椎動物化石最豐富最完整的動物群之一。祿豐盆地恐龍化石十分豐 富,已出土的恐龍中,有蜥龍類、虛骨龍類、鳥龍類等三個種類,達 25 屬 33 種,是研究恐 龍家族的發生、發展至衰亡的重要區域。半個世紀以來,祿豐恐龍吸引著致力研究古生物的 中外學者,紛至沓來,這對古生物科學的研究和普及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 位於祿豐縣城4.5公里處,主要分布在恐龍山內,整座山均為中生代侏羅紀地層,由於這里出土了大量恐龍化石,所以名為恐龍山。
祿豐恐龍化石於1938 年被發現的,是當今世界恐龍化石保存數量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當時在祿豐一帶發現了24屬30多種,分別屬於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三大類,統稱為「祿豐蜥龍動物群」。
其中尤其以許氏祿豐龍的發現震驚全球,這種恐龍的體積不大,距今已有1億8千萬年,屬於最古老的種類,但保存得卻十分完整,對於人類對恐龍早期進化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位於祿豐縣城內,佔地3000平方米,共有八個展廳,裡面陳列著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龍化石、古猿化石以及明代瓷器,清代的銅佛像等。其中,一億多年前的恐龍化石和八百多萬年前古猿化石中外馳名,祿豐因此而被譽為恐龍和臘瑪古猿之鄉。1938年冬,中國地質學家卞美年教授到祿豐考察地質,想從那些八公尺厚的紅色土層中尋找鹽和石膏礦,到祿豐聽農民說紅層中埋有龍骨,他進行了小規模的發掘,並找到許多。此後,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鍾健教授通過10多年的潛心研究,先後發表了《祿豐蜥腳類恐龍的初步研究報告》等論文,受到了國內外古生物學界的重視。隨後,祿豐的名字被很多國家寫進了古生物和生物教科書之中。
㈧ 諸城 恐龍地質公園 恐龍博物館 哪個好玩
從娛樂的角度來講,兩個都不太好玩,但從學術的角度來講,具有很高的價值,如果想去看看,還是抱著科普的態度去收獲會大一些
㈨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約十五平方公里。一九九八年八月,經過野外地質勘察發現了國內罕見的恐龍足印化石群。截止目前,在化石比較集中的二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共發現十處恐龍足跡化石點,計四十六組共四百零四個恐龍足印。劉家峽巨型恐龍足印化石是中國乃至世界恐龍足跡研究的重大發現。該化石群化石類型豐富,其規模之大、種類之多、遺存之完整、清晰度之高,且雙層面出現,均屬世界之最。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創建於2001年12月,是省級自然保護區,無論就足印的多樣性,還是就保存的完好程度方面,劉家峽恐龍足印化石群都為世界所罕見。其中翼龍類、鳥腳類、蜥腳類、獸腳類等多種恐龍足印的大規模集中發現在國內尚屬首次,是一處珍貴的地質遺跡,同時也是非常寶貴的旅遊資源。
該公園於1998年發現到現在已揭露面積2000多平方米,共有恐龍足印10類150組1724個,經國內外專家鑒定,這些足印清晰度之高、足印之大、種類之多,堪稱世界之最,其中一個長1.5米、寬1.2米的足印,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