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市地質公園地熱資源管理局
❶ 騰沖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的景區介紹
騰沖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西南部的騰沖和梁河縣境內。地質遺跡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受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自然產物,它不僅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
公園內有97座火山體。其中火山形態保存完整(有火山口、火山錐)的有25座,火山錐類型多樣。公園內有數級熔岩台地,主要有環火山口熔岩台地、環火山錐熔岩台地和裂隙溢出的熔岩台地,面積大、坡度平緩。騰沖火山熔岩構造景觀主要有熔岩空洞、熔岩塌陷、熔岩流動和原生節理構造;火山碎屑岩可見熔集塊岩、熔角礫岩和熔結凝灰岩。
❷ 想知道:保山市 從和順古鎮到騰沖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怎麼坐車
在和復順古鎮大門口乘坐公共車到達縣制城,然後再乘車到文星樓附近的客車站(文星樓以北約200米處,同一側),有直達馬站(就是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的鄉鎮)的客車、小車(轎車、麵包車等)。到達馬站以後,詢問一下就能找到。
❸ 急急急!!!!!。。。。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作文!!!!!!求求各位好心人。。。。
花崗岩石英細脈。(資料圖片)
據初步統計,恩平市地熱水總流量達10782立方米/日,各熱水點水溫均在60℃以上,最高達87℃,富含硫、氟、鈷、錳、氡等多種元素,可作醫用熱礦水開發利用,對風濕性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和皮膚病有獨特療效。恩平市目前已經形成了以金山溫泉、帝都溫泉、錦江溫泉、溫泉樂園為中心,以花崗岩及其演化過程所伴隨的石臼、節理、仙人填海、巨型石英脈體及瀑布等地質遺跡為依託的融自然、生態及人文為一體的國家地質公園的特色景緻。
景緻獨特
目前,一股加快建設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的熱潮正在該市掀起。恩平市繼2003年成為中國第一個溫泉之鄉後,2005年又被國土資源部公布為我國首個地熱地質公園,從那時起,該市開始有意識地建設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溫泉歡樂節期間,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和地熱國家地質公園將揭碑開園,為「旅遊經濟走廊」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該市那吉鎮、大田鎮、良西鎮一帶,面積約80多平方公里。恩平溫泉(地熱水)資源豐富,據初步統計,該市地熱水總流量達10782立方米/日,各熱水點水溫均在60℃以上,最高達87℃,富含硫、氟、鈷、錳、氡等多種元素,可作醫用熱礦水開發利用,對風濕性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和皮膚病有獨特療效。恩平市目前已經形成了以金山溫泉、帝都溫泉、錦江溫泉、溫泉樂園為中心,以花崗岩及其演化過程所伴隨的石臼、節理、仙人填海、巨型石英脈體及瀑布等地質遺跡為依託的融自然、生態及人文為一體的國家地質公園的特色景緻。
恩平地熱地質是長期地質作用的產物。據地質專家研究,恩平地熱地質公園位於新興復合花崗岩體邊緣(花崗岩體出露最多處),廣州——從化大斷裂西南段之蒼(城)——恩(平)復活大斷裂的北西側,這里是岩漿活動、構造運動和地震活動十分頻繁的場所。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獨特的地質遺跡。
地表水豐盈
據地質科研資料顯示,大約距今6億年前,本地區地殼升降頻繁,海洋、陸地、山脈交替變換。直到距今約1億8千萬年前,本地區發生了強烈的印支運動,在南東——北西向相向壓應力的作用下,使前期的沉積物全部升起,海面褶皺成山,形成以北東向為主的恩(平)——蒼(城)大斷裂,同時造成花崗閃長岩沿斷裂入侵。
直至距今6000萬年前,蒼(城)——恩(平)大斷裂活動頻繁,不斷切割新地層,導致兩側次級斷裂發育,並伴隨著岩漿岩的多次侵入,尤其是1億多年前的燕山期第三期侵入岩年代較新、余熱強。這些因素在客觀上為地熱水的形成提供了循環加熱的運移通道以及熱源。
恩平境內各溫泉景區內出露的地層為第四系鬆散沉積層,組成一級階地,其岩性為黃色亞粘土和漂石、卵礫石,成分由花崗岩、砂岩塊組成。經河水沖刷,磨圓度較好,漂石、卵礫石混雜,分選性較差,透水性好,為賦水性較好的含水層(河道及礫石)。第四系鬆散沉積層之下為新興復合花崗岩體。岩性為中粗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堅硬緻密不透水,是重要的隔水層(花崗岩)。另外,本地區雨水充足,地表水豐盈,自然環境優美,為溫泉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水源。
區域地質特徵明顯
恩平地熱地質國家公園主要的褶皺特徵有九崗徑向斜及大陂向斜,主要的斷裂特徵有恩(平)——蒼(城)大斷裂和大人山斷層。在區域地層上發育有寒武系、泥盤系和第四系地層。
據資料顯示,華南地區花崗岩與各種礦產聯系密切,所以成為地質學家的重點研究對象,而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內岩漿活動頻繁,具有多期多階段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不同顏色、礦物顆粒大小不同,構成復合岩體。新興復合花崗岩體即是距今約1億8千萬年前至6千萬年期間,本區岩漿多次侵入形成,地表面積約1700平方公里。園內露出的花崗岩僅為岩體的少部分,卻能反映整個岩體的形成及其演化過程。
園區內露出的花崗閃長岩、黑雲母花崗岩等,礦物顆粒粗大,甚至呈斑晶狀,說明岩漿在冷凝結晶時,溫度降低緩慢,而且在不同地點,黑雲母花崗岩的礦物組成及結構有一定的差異,可分為中心相、過渡相和邊緣相,同時岩漿富含熱液,溫度高,流動性強,形成了明顯的流動構造和侵入構造。
後期岩漿的波浪狀侵入時,往往與前期的花崗岩和圍岩混溶,形成不同岩性、大小不一的圍岩捕虜體,迫使圍岩遭受接觸變質,造成岩體頂部波浪起伏。
在地質構造的作用下,岩石破裂或形成網狀節理,造成破裂面兩側地層不均勻升降,或形成斷層破碎帶,經後期熱液的作用,形成本區頗具特色的巨型石英脈、不同色彩的石英脈帶和蝕變岩石。經過長期風化和地表水的侵蝕作用,岩漿和構造作用的結果被加深,形成了公園內的階梯型瀑布、懸崖峭壁及形態各異的石臼等地質遺跡景觀。
豐富地質公園內涵
在抓好硬體建設的同時,恩平市邀請有關專家搜集、整理與地熱溫泉有關的地質現象資料,遵循「集科學性、啟迪性、參與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的宗旨,以溫泉的成因和特點為主線,對本區域的地質背景、溫泉形成的地質景觀、華南溫泉的類型與特徵、溫泉的醫療保健作用等作充分的展示,豐富地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的內涵。
金山溫泉作為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主碑和博物館的所在地,把此項目工作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廣東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金山溫泉發展有限公司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並召開了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金山溫泉)建設動員大會,指定專人著手搜集、整理與地熱溫泉有關的地質現象資料,如地熱溫泉形成的原因、世界溫泉分布、中國溫泉開發利用的歷史、中國溫泉利用演化過程、溫泉旅遊地理學研究的概況、常見的溫泉成因解釋、地質環境與溫泉分布規律、恩平溫泉形成的成因及醫療保健作用、地質公園外圍景區旅遊資源介紹等資料,以及地質公園外圍景區的相關圖片,同時動手製作地熱溫泉形成模型、地質遺跡形成的二維或三維多媒體動畫演示,以及各相關景點的地質解釋碑和解釋牌等。
目前,帝都溫泉、錦江溫泉、溫泉樂園等也抓緊時間抓好副碑的建設,形成了你追我趕建設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的局面。
❹ 騰沖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的景點交通
交通:到熱海有專線旅遊車,票價5元,也可包車前往,往返60元。此外,游覽騰沖火山群和地熱景觀,有旅遊專線車直達,每日從早到晚可在騰沖縣城乘中巴往返。
❺ 廣東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的金山溫泉的成因
距今2億年前的印支運動以來,該地區地質構造運動頻繁,尤其是新構造運動的作用,產生了多組次級斷裂。這些斷裂的形成不僅為大氣降水下滲到地下深部提供了通道,並且沿著斷層破碎帶,不同強度和不同規模的花崗岩岩漿多期次、多階段侵入,造成了那吉一帶西北部隆起,東南部凹陷的凹槽形地貌的形成。這種地貌
1
有利於充足的地表水匯聚並沿斷裂滲入地下,下滲的地下水沿著斷裂和基底傾伏方向運移到深部,遇到燕山期或喜山期侵入的殘余未冷卻岩漿庫的加熱形成對流,於是上升的熱水會沿著上述三條斷裂的交匯部位溢流而出,從而形成了金山溫泉的地表露頭。
❻ 廣東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的主要看點
■ 地熱溫泉
金山溫泉為自噴溫泉,屬火成岩區高溫硫磺泉,現發現露天泉涌300多處,地下熱源達4km2,自然水溫常年高達80℃多度。溫泉出露區寬約20m,長度50m,泉眼呈線狀排列。該溫泉分布受地質構造控制明顯,與花崗岩關系密切,主要補給水源是那吉河及其支流水質清澈,未受污染。天然高溫池是泉涌最密集的區域,沿著觀景走廊,可見熱霧裊裊,如臨仙境。整個高溫池內水質清澈,透明見底,水中密集的氣泡串涌而上,狀如沸湯。井(池)底可見較厚的礦物質沉積物及苔蘚泥,表面顏色呈褐色或綠色,內部呈乳白色。溫泉水富含硫、鋁、鈷、錳、銀、氡等多種有益身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對風濕性關節炎、心血管系統疾病和皮膚病有奇特療效。高達80℃多度溫泉水,可直接煮熟雞蛋,味道別有風味。
2
■ 七彩峽谷
彩色絕壁 七彩峽谷中的直立絕壁高近百米,岩壁自上而下色彩變幻,加上節理刻畫的天然線條,酷似一副宏大的精美岩畫。這個陡崖是一條高角度正斷層面被流水沖蝕改造作用而成,崖面上不同高度的沖刷痕記錄著地質歷史時期河流的水位變化。
七彩瀑布 是七彩峽谷中最壯觀的景象。山溪沿著30餘米高的陡崖傾瀉而下,玉珠飛濺,震耳欲聾,蔚為壯觀。彌散的水霧時常會反射陽光而呈現出彩虹般的絢麗色彩,故名七彩瀑布。瀑布身後的陡崖是地震或山崩作用形成的斷面,瀑布底部深潭中塌落的塊石便是證據。
■ 花崗石陣
花崗岩是地殼表面最堅硬的岩石之一,它抗風化能力很強,因此,花崗岩地貌總會給人一種挺拔雄峻的印象。花崗岩石陣是內外地質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它們—一部分來源於基岩的構造破碎,另一部分來源於流水的沖刷搬運。這些形態各異的巨石組合在一起宛如神兵布陣,氣勢非凡。
3
■ 五鄉金礦遺址
位於蓮塘西南約500m處的大肚婆山上,面積約1.5km2,為一小型金礦,已有近百年的開采歷史,目前仍有人在進行開采,相傳金山溫泉的「金山」即由此而得名。該處金礦屬含金石英脈型金礦,在金礦類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該礦床有兩種石英脈,一種順層石英脈,乳白色,石英脈和礦物顆粒較粗大,經過兩期熱液作用形成,但不含礦;另一種穿層石英脈,青灰色,石英脈和礦物顆粒都較細小,含大量褐鐵礦和黃鐵礦,並含少量金礦。該金礦開采後留下大量的礦洞和礦坑,基本處於自然狀態,尚未開發。
■ 雁列狀石臼
雁列狀石臼是典型的流水沖刷侵蝕成因。石臼明顯沿著花崗岩體內一組節理方向發育,狀似一字雁列。由於花崗岩節理發育處,岩性疏鬆,河流的侵蝕作用表現強烈,因此,久而久之,即使堅硬的花崗岩表面也會被沖蝕形成石臼。
旅遊貼士
★ 雲禮石頭村
該村位於那吉鎮以西約4km處,面積約1.4km2。石頭村歷經有600餘年歷史滄桑,依然古韻猶存。村中的所有建築包括祠堂、農舍、塘基、水渠等都是就地取材,用石頭堆砌而成,工藝精湛,獨具特色。
4
★ 帝都溫泉庄旅遊區
位於廣東省恩平市良西鎮,距廣州市160多公里。該區自然園林面積200多萬平方米,溫泉園林面積15萬平方米,山林綠野,景色優美,空氣清新,運用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地方文化進行設計建造的大、中、小溫泉浴池80多個,內有目前世界最大的溫泉瀑布群、溫泉舞台和溫泉浴池: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山水文化溫泉。2000年2月被國家批准注冊為「名泉帝都」,同年4月被世界養生組織推薦為養生基地,是該組織推薦的第二個養生基地,澳門養生會設定為養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