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公園文化定位
❶ 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
Leisure Quest認為一個主題公園設計有沒有發展潛力,有沒有生命力,其蘊涵的文化內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將旅遊業和文化緊密地糅合在一起,將文化作為旅遊來經營,通過發掘和宣揚文化來綜合地發展旅遊,以經營旅遊的方式多方位的展示文化,賦予主題公園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而創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旅遊文化。現代遊客追求的娛樂模式是,不僅要有身體的感官體驗,還要有心靈的精神體驗,從這個層面上看,獨特的文化內涵也是吸引遊客的核心內涵。因此,在構思建設一個主題公園之前,必須對選址進行充分的考察,對該地的歷史、原有的旅遊資源進行分析,力求主題和其文化相吻合。只有不斷的挖掘文化內涵,旅遊產品才能得到完善、充實和更新,才能吸引顧客,才能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主題公園是現代旅遊業在旅遊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所孕育產生的新的旅遊吸引物,是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一個或多個特定的主題,採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多層次空間活動的設置方式,集諸多娛樂內容、休閑要素和服務接待設施於一體的現代旅遊目的地。
有著「中國主題公園之父」美譽之稱的馬志民先生認為主題公園是作為某些地域旅遊相對貧乏,同時也是為了適應旅客多種需要與選擇的一種補充。這個觀點說明了「主題樂園」的一個基本特徵——相對性,即相對於旅遊者的選擇而言的,與旅遊資源概念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特性。「主題樂園」在我國的產生和發展,始終有旅遊業這只「看得見的手」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馬志民先生的觀點應該是對「主題樂園」認識的一種升華,更加明確地說明了「主題樂園」的本源涵義——旅遊者的一種需求形態和選擇方向。
❷ 主題公園策劃規劃中的文化內涵有哪些
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表現在對大眾各種需求的滿足上,艾肯認為雖然也有些專家認為對於主題公園文化的構建應以雅與俗的明晰的界限為標准,打擊某些相對通俗主題公園的文化,認為是對公園檔次的拉低,但就如同流行音樂之所以人人喜歡,就是因為他滿足了大眾的某種心理需要,而不是以某些特殊群體為服務對象,所以將雅與俗合二為一是最高境界。
❸ 七個主題廣場,四大主題公園,三大博物館,六大文化建築是什麼
康巴什新區文化藝術長廊
康巴什新區文化藝術長廊,是新區南北景觀中心軸線,長2.5公里、寬200米,形成了一個開放通透、特色鮮明的旅遊核心區。長廊以體現不同草原文化特色廣場構成,與南部的烏蘭木倫景觀湖動態水軸遙相呼應。長廊兩邊是鄂爾多斯標志性幾大文化建築和大型購物商場、酒店、行政辦公區。長廊景點包括成吉思汗廣場、雙駒廣場、太陽廣場、休閑綠地、蒙古象棋廣場、亞洲雕塑藝術主題公園等,為康巴什新區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內涵與迷人的景色。
成吉思汗廣場
歷史偉人成吉思汗與鄂爾多斯有著密不可分的眷戀。為紀念偉人而建立的成吉思汗廣場位於康巴什新區市政大樓前,是康巴什新區景觀中軸線的核心部分。廣場上聳立的氣勢恢宏的四組群雕「海納百川」、「一代天驕」、「聞名世界」、「草原母親」,高達16米,全部用青銅澆築而成,成為康巴什新區標志性雕塑群。群雕再現了成吉思汗戎馬生涯與豐功偉績,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偉大精神,為崛起的新城注入了深厚的內涵。
雙駒廣場
成吉思汗兩匹神駿,伴隨著動聽的故事和民歌,以轉世的形式世代在鄂爾多斯草原上傳承,成為鄂爾多斯人民的精神偶像。雙駒廣場,以成吉思汗兩匹駿馬為文化元素,緊靠成吉思汗廣場,成為成吉思汗廣場的延伸。廣場上的凌空騰飛、搏擊爭勝的雙駿青銅雕塑,高15米,與成吉思汗廣場上的群雕相輝映,寓意鄂爾多斯人民奮進的精神風貌,成為鄂爾多斯奔向美好未來的象徵。
太陽廣場
映著初升的太陽崛起的草原新城康巴什,是鄂爾多斯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縮影。這座美麗的城市設計理念為「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其街道以太陽廣場為核心,延伸至四面八方,寓意燦爛的陽光。太陽廣場位於新城中軸景觀線中央,廣場上的八條放射形迴廊像是光芒四射的太陽光線,映照大地,成為鄂爾多斯草原蒸蒸日上、繁榮昌盛的吉祥祝福。
蒙古象棋廣場
蒙古象棋與國際象棋非常像似,世界上具有廣泛影響。蒙古象棋廣場佔地5萬平方米,建立在人防工程頂部。人防工程的通風、採光口上放置用青銅鑄造的32個蒙古象棋雕塑棋子。廣場中心共享大廳建有點將台,局部節點設置可供遊客參與活動的棋盤景觀。蒙古象棋廣場圍繞鄂爾多斯歷史文化特點,形成了東西對稱、南北縱深遞進的景觀布局,體現了馬背民族團結奮進、自強不息的精神內涵。
草原情廣場
古老神奇的鄂爾多斯,保留著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特點和傳統民俗風情。以「草原之歌」為設計主題的草原情廣場佔地15.98萬平方米,展現了鄂爾多斯深厚的文化內涵,獨特的自然風景,熱情濃烈的人文和多彩的民族風情。整個廣場以「奶茶飄香」、「美酒迎賓」、「查干薩日」(過年)、「勒勒車」、「草原生活」系列等14組雕塑再現鄂爾多斯蒙古族風俗生活場景,民族民間習俗和節慶動,成為絢麗多彩的草原風情畫卷。
巨力美食廣場
位於康巴什新區中心地帶的巨力美食廣場,是集餐飲、文化娛樂、旅遊購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旅遊接待中心,總建築面積4.41萬平方米,共六層。巨力美食廣場典雅時尚、整潔舒適,目前有162個商鋪進行營業,為遊客提供各地風味特色飲食,蒙古民族特色旅遊紀念品以及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服務項目。同時這里設有功能完善的康巴什景區遊客服務中心,盡情為遊客全方位服務。
視界廣場
視界廣場,是康巴什新區構思巧妙、設計新穎的休閑廣場,佔地15.9公頃。廣場形狀為圓形,廣場中心建有主題雕塑《視界》,雕塑借用「眼睛」的造型,配以噴泉,喻意「慧眼看世界」。廣場周邊有配套的景觀燈柱,通過烘托鄂爾多斯之眼看世界的理念,提升了鄂爾多斯國際會展中心周邊的環境氛圍,表達望遠世界的深遠內涵。
亞洲雕塑藝術主題公園
以「吉祥草原、祝福亞洲」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於2009年8月在鄂爾多斯隆重舉行。亞洲雕塑藝術主題公園是為紀念本屆亞洲藝術節而建,總面積43公頃。園內建有亞洲文化部長圓桌會議倡議紀念釜1尊,代表與會亞洲國家雕塑作品23尊,鄂爾多斯青銅文物放大雕塑36座,2010年,公園又陸續引進來自歐洲、美洲、亞洲等15個國家及國內知名雕塑家的雕塑30尊。現共有雕塑90尊,雕塑作品異彩紛呈,魅力無限,體現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康巴什中心公園
康巴什中心公園地處康巴什城區中心,以康巴什新區鄂爾多斯國際會展中心為背景,利用自然環境建立的休閑公園。公園佔地30公頃,以山地為主。中心公園包括空間特色區、植物特色區及六大景區。六大景區包括玫瑰廣場、會展廣場、會展空間、引種馴化區、山頂眺望園、宿根花卉區。公園設計突出生態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打造高品位的城市中心開放性主題公園,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休閑放鬆的世外花園。
鄂爾多斯婚慶文化園
鄂爾多斯婚慶文化園,是以展示傳統鄂爾多斯婚禮文化為主線的體驗式主題公園,公園總佔地面積36萬平方米,由13組展示鄂爾多斯婚禮場景的大型雕塑配以中外婚俗禮儀典故雕塑,結婚一周年至八十周年紀念名稱雕塑組成,雕塑全都以真人1:1.5的比例鑄造。鄂爾多斯婚慶文化園以鄂爾多斯婚禮文化為元素,以愛情旅遊、愛情紀念、愛情教育為主要產業方向,同時也為新婚伴侶提供鄂爾多斯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婚禮配套服務,是集旅遊開發、文化產業建設的愛情主題公園和幸福產業基地。
民族團結主題公園
民族團結主題公園位於康巴什北區、成吉思汗廣場中心景觀軸線延伸線北端,佔地面積293.34公頃。公園以生態為基礎、以文化為核心、以科技為手段、以休閑為載體的設計理念,建設有多彩中華和草原風情兩大文化景觀區域,園區整體布局依山造勢、因地造型。核心景觀區包括民族團結門、民族團結廣場、民族團結路、民族團結塔、江南水鄉、北方院落、藏式酒店、福建土樓、科技館、草原之夢主題營地等十餘處特色景觀節點。民族團結廣場建設有為天安門廣場專門製作的56根高13.6米的民族團結柱,寓意平等、團結、和諧的56個民族、13.6億人民共同支撐起偉大的中華大地。
鄂爾多斯國際會展中心
鄂爾多斯國際會展中心由會議中心和展廳兩部分組成。造型設計融入了草原文化的符號和元素,入口會堂是個蒙古包造型,後面的大會堂和3個大展廳是馬鞍造型。會展中心總建築面積4.75萬平方米。其中會議中心建築面積3.15萬 平方米,包括容納900人的多功能會議廳、300人的報告廳、29間中小型會議室及可容納108個車位的地下停車場,三個等面積的展廳面積1.59萬平方米。會展中心是國內外各類大中型會議、演出及展會舉辦地。
鄂爾多斯新聞中心
鄂爾多斯新聞中心簡約的橫豎建築線條體現了新聞業的真實與理性,中央「新聞眼」造型凝聚了新聞建築固有的精神價值。新聞中心佔地面積1.6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42萬平方米,總高度41.8m,地下一層、地上八層的大型綜合辦公建築。大廈包括鄂爾多斯日報社、鄂爾多斯電視台、鄂爾多斯廣播電台、共享區及地下附屬用房共五個功能單元。是集開放性、綜合性,多功能、信息化為一體的現代化新聞大廈,包含了6個演播廳、18個錄音室及其相關配套的製作間、采編室,是傳播鄂爾多斯文明、文化的重要窗口。
鄂爾多斯大劇院
鄂爾多斯大劇院建築體現了鄂爾多斯蒙古族男女頭飾造型,由歌劇院和音樂廳兩個圓型建築組成,之間以象徵男士帽子飄帶的連續曲牆相連接。大劇院佔地面積2.2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4萬平方米,建築高度44.4米。內設置1408座位的綜合劇場,716個座位的音樂廳以及數字電影廳、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等附屬服務設施,是一座集劇場、音樂廳、影視文化及辦公為一體,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的大型綜合性建築。建築線條流暢而富於動感,彰顯了鄂爾多斯特有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風貌。整體設計新穎,民族特點突出,功能布局和設施設備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鄂爾多斯文化藝術中心
鄂爾多斯文化藝術中心建築以「天圓地方」為設計理念,建築上部乳白色的輕盈變形體象徵著天空、白雲、空氣、水和乳汁;下部浮動的方形象徵著草原和大地。方與圓的結合體現人與自然的對話和宇宙模型的對應。文化藝術中心佔地面積2.2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23萬平方米,總高度35.67米,是一座集文化活動、娛樂休閑及辦公為一體,地下一層、地上六層的大型綜合性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是鄂爾多斯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內設有多功能廳、劇場、排練廳、展覽廳,展廳內展出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等大型展覽,成為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場所。
鄂爾多斯博物館
鄂爾多斯博物館是集文物收藏、展示及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總建築面積4.12萬平方米,總高度39.8米。 建築似一塊巨大的飽經風雨磨礪侵蝕的磐石,象徵著鄂爾多斯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寓意著鄂爾多斯古老滄桑和充滿生機的草原文明。建築特有的古銅色金屬外表,記錄著以鄂爾多斯青銅器為代表的中國北方早期畜牧文明,展現了鄂爾多斯開創未來的創新精神。鄂爾多斯古生物展、鄂爾多斯通史展、鄂爾多斯蒙古族歷史文化展等專題展覽,以精美的展品和新穎的陳列手段,向世人展示鄂爾多斯地區的自然滄桑變幻,人類社會漫漫歷程,中華文明史的跌宕起伏和北方草原文明史的恢宏印跡。
鄂爾多斯圖書館
蒙古族世界三大經典巨著《蒙古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黃金史》的後兩個出自鄂爾多斯。以三大巨著為主體造型的鄂爾多斯圖書館,體現了濃厚的書香文化特色,展現了鄂爾多斯文化的源遠流長。圖書館總建築面積4.14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八層,總高度39.2米,閱讀席位2300個,信息點5300個,是一座集閱讀、收藏、研究、交流、休閑為一體的文化活動場所。館內設置普通文獻信息服務區、電子資源服務區、特色文獻資源服務區、影視音樂報告資源服務區、特殊人群閱覽區、讀者休閑消費服務區、書店等功能區,是一座環境優雅、安靜怡人的國家地市級一級公共圖書館。
烏蘭木倫景觀湖區
烏蘭木倫景觀湖區是集水上娛樂、群眾文藝、特色餐飲、水域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娛樂活動和旅遊景區,是鄂爾多斯市重要公務、旅遊接待基地。烏蘭木倫河流經市區河段約11公里,最寬處達1000米,最窄處為250米,河道面積約為3.2平方公里,由5座跨湖大橋連接南北兩岸。景點包括音樂噴泉廣場、群馬雕塑、水上娛樂區、六段仿古石窟、(3200)米長雕塑壁畫藝術走廊、草原美術文化公園、景觀湖南岸瀑布、景觀餐廳、兒童娛樂廣場、地方小吃廣場、蒙元文化長廊。是康巴什新區休閑、旅遊和娛樂的首選之地。
鄂爾多斯國際賽車城
鄂爾多斯國際賽車城佔地面積106公頃,賽道長3.751公里,是中國第一條山地汽車場地賽道,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首條國際汽聯標准二級賽道,可承辦除一級方程式賽車、納斯卡賽車外的全部卡丁車、摩托車、房車、方程式場地或越野賽事等,目前已成功舉辦世界超級聯盟方程式鄂爾多斯站、中國房車錦標賽、全國摩托車錦標賽等多項國際國內賽事。賽車場內同時配套建設有汽車博物館、汽車綜合服務區等功能場館,形成涵蓋汽車貿易、汽車運動、汽車會展、教育培訓等功能於一體的汽車產業園區。
千亭山風景區
千亭山風景區位於康巴什北區北部的統籌城鄉園內,佔地約8平方公里。以康巴什新區規劃理念為指導思想,體現康巴什北區城市後花園的區域定位,以「亭文化」和「宮殿文化」為主題。將亭看做中華建築的靈魂,以建築文化、地域版圖、民族融合、書法楹聯、文學作品線索為五大文化規劃線索。風景區體現了我國不同時代亭廊建築風格、風貌,達到依山造亭、與景相融、渾然一體的目的。合理利用原生態環境,應勢而建,盡量保留了園區內的水域及周圍自然生態林地、山丘等原始地形地貌,形成山水一體、和諧統一的風格。千亭山風景區,為宜居、宜業、宜商、宜學的康巴什新區統籌城鄉精品移民園區增添優美的景色與幽雅的環境。
❹ 文化主題公園定義
文化主題公園是一種以人文動態和物質資源為基礎的並以文化傳送為目標的模擬景觀的呈現
❺ 主題公園規劃的要點包括哪些
綠維創景認為,主題公園是為了滿足旅遊者多樣化休閑娛樂需求和選擇而建造的一種具有創意性活動方式的現代旅遊場所。它是根據特定的主題創意,主要以文化復制、文化移植、文化陳列以及高新技術等手段、以虛擬環境塑造與園林環境為載體來迎合消費者的好奇心、以主題情節貫穿整個游樂項目的休閑娛樂活動空間。
作為專業從事主題公園策劃、規劃與設計的單位,經驗告訴我們只有根基於六大要素:准確的主題選擇、恰當的園址選擇、獨特的主題創意與主題文化內涵、靈活的營銷策略、深度的主題產品開發,主題公園才能脫穎而出。
一、主題選擇與定位
主題公園是依靠創意來推動的旅遊產品,因此,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世界上成功的主題公園,都是個性鮮明、各有千秋,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反觀中國的主題公園,大多是主題重復、缺乏個性,以照搬照抄、模擬仿效居多,內容相差無幾,缺乏科學性、真實性、藝術性和趣味性,缺乏認真的市場分析和真正的創意,為造景觀建造景觀,結果當然是慘淡經營或倉促收場,並且造成財力、人力、物力的浪費。
二、主題公園區位選擇
選址好壞是影響主題公園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主題公園園址的確定必須根基於對周邊客源市場的詳盡分析和實地考察基礎上,而絕對不能憑空想像,輕率拍板。建設一個好的主題公園,應充分重視市場分析定位和市場佔有,對文化內涵做出正確的商業價值判斷,提高重遊率和投資收益比,並通過旅遊乘數效應帶動當地其他行業的發展。
三、主題創意
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需要創新思維,主題公園的經營更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只有這樣,主題公園才能永遠保持對遊客的新鮮感,生命周期得以延長。在進行主題創意與策劃時,要緊緊圍繞「旅遊者的需求」,突出休閑娛樂的特性,表現「旅遊新形態」。為此,發展商在主題公園的景觀設計、旅遊產品後續更新方面必須走在市場前列。
四、主題產品開發與更新
我們認為,旅遊市場競爭的結果是名牌旅遊產品最終吸引、招徠更多的客源,一個主題公園要在市場中佔有一定的份額,必須實現旅遊產品的品牌化,並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從而形成旅遊品牌,樹立起名牌形象。
五、主題公園文化內涵
一個主題公園有沒有發展潛力,有沒有生命力,其蘊涵的文化內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將旅遊業和文化緊密地糅合在一起,將文化作為旅遊來經營,通過發掘和宣揚文化來綜合地發展旅遊,以經營旅遊的方式多方位的展示文化,賦予主題公園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而創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旅遊文化。
六、營銷策略
如何提高主題公園的重遊率,是現代主題公園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也是主題公園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有效客源半徑內的潛在消費者是最有條件和最有可能進行再次游覽消費的群體,有效客源市場半徑一般指在主題公園周邊200~300公里的范圍內。主題公園發展商需要針對有效客源半徑市場採用靈活的營銷策略,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改變營銷策略。
❻ 文化主題公園有哪些設計的技巧文化型主題公園如何做
文化型主題公園是綠維獨創的一種新型主題公園模式,即整個主題公園內的故事線在唯一確容定的文化主題下進行展開,注重主題公園的文化展現,它既是一個文化主題樂園、又是一個文化主題博覽園。文化型主題公園更強調主題的獨特性和代表性,能否在浩如煙海的文化選題中選出一個理想的主題,將直接影響到文化型主題公園的主題獨特性和品牌吸引力。
在對綠維文化型主題公園成功案例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本文提出文化型主題公園文化主題選擇的三大原則和產品主題甄選的六大標准,旨在對文化型主題公園項目的主題選擇進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❼ 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是什麼
http://www.tourbbs.cn/cgi-bin/topic.cgi?forum=17&topic=50
摘 要 我國主題公園是新興的旅遊項目。它隨著旅遊業的興盛而出現和發展壯大,但主題公園建設規模的快速膨脹暴露出大量問題,導致普遍經濟效益低下。而從世界成功的主題公園項目可以看出,主題公園不僅可以帶來巨大經濟效益,而且對城市化過程產生的種種環境、生態、社會問題可以起到緩解和治癒的作用。這證明了主題公園存在的深層次價值和持續發展的巨大動力。
關鍵詞 主題公園 城市化 持續發展 價值導向 基本理念 文化
自深圳"錦綉中華"開發成功以後,全國興起了開發主題公園發展旅遊業的熱潮。主題公園是一項高投資、大風險的事業,須對其特點和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可為興建主題公園提供科學依據。
1 主題公園發展的基本概況
1.1 主題公園的產生和發展
主題公園(Theme Parks)是一種人造旅遊資源,它著重於特別的構思,圍繞著一個或幾個主題創造一系列有特別的環境和氣氛的項目吸引旅遊者。主題公園是現代旅遊業在旅遊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所孕育產生的新的旅遊吸引物。是以特有的文化內容為主體,以現代科技和文化手段為表現,以市場創新為導向的現代人工景區。是集諸多娛樂內容、休閑要素和服務接待設施於一體的現代旅遊目的地。
從世界范圍看,主題公園的興起和發展是與國家工業化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密切相關的。1955年,美國誕生了迪斯尼樂園。迪斯尼樂園以其豐富的主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為遊客營造一個充滿夢幻、奇特、驚險、刺激的世界,使遊客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迪斯尼樂園所獲得的巨大成功,帶來了良好的示範效應,使主題公園這一游樂形式在世界各地普及推廣。我國的主題公園開發起步與20世紀80年代後期,是市場催生的產物。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國內旅遊熱的興起,使龐大的國內旅遊市場被啟動。我國雖然歷史悠久,山河秀麗,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同時也存在旅遊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旅遊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因此當時的旅遊供給遠遠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主題公園開始從萌芽狀態轉入全面發展。主題公園是人類智慧和創造能力在旅遊活動領域的體現,是一種特殊的旅遊產品。對於旅遊資源相對貧乏的一些地區來說,興建主題公園可以彌補旅遊資源的不足。這樣就使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打破了地區限制,有效地解決了旅遊供求關系在空間布局上的矛盾。
1.2 我國內地主題公園的類型
這些主題公園,按其在我國開發建設的時期及其主題內容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①縮微景觀類;②民俗景觀、仿古建築類;③影視城類;④動物景觀類;⑤主題游樂園。
1.3 我國主題公園存在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主題公園的迅速發展,遊客選擇范圍的擴大,市場競爭加劇,許多主題公園出現客源不足,經營困難。特別是1998年春季前後,蘇州、廣州、海南等地個別人造景點停業或難以為繼,更暴露了我國主題公園存在的問題,主要是:①分布不合理,在一些地區過分集中;②文化品位底,主題雷同,盲目抄襲,缺乏特色;③脫離現實,預測失誤,將龐大的人口基數與實際消費人口混淆,預測目標不符合實際,對客源市場缺乏深入的分析。有些項目在國外可行,在國內不一定受歡迎;④游樂園的設施普遍科技含量較低,綜合功能不強,設計不夠新穎,設施比較陳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吸引多層面的遊客;⑤市場營銷策略失當;⑥決策失誤。
2 主題公園建設的基本理念
中國主題公園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不是主題公園本身的性質所致,也不是政策和市場造成的,而是項目開發和經營過程中存在的觀念、體制、創意、投資、管理等原因造成的。在作開發決策時,必須對項目進行戰略定位,對決策者而言,了解國際主題公園建設的理念,是定位的重要依據。
2.1 時代背景下主題公園的價值導向
當今中國已進入了城市化時代,大范圍人員流動更加速了城市急劇膨脹的勢頭,隨之而來的是人口負載量過大,生存競爭加劇;城市就業、就學、就醫困難;犯罪率升高,各種不健康的價值觀泛濫。大規模、大生態、大區域的主題公園具備治癒城市綜合症的強輻射能量,是特大城市將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文化藝術結合的有效途徑。
2.1.1 獨特而深厚的文化內涵
主題公園是一種特殊的旅遊產品,是人類利用智慧和創造能力的產物。無論是模擬、微縮、集中某些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它都屬於標有精神記號的文化旅遊產品。而城市化是當今各種產業發展的大背景。在這種背景下,主題公園應該發展成為城市文化的制高點,昭示城市的文明和理想,超越區域乃至國界,具備強文化輻射力度。縱觀世界成功的主題公園,其感染和吸引億萬民眾的核心氣勢是其無可爭辯的文化浪潮。迪斯尼對世界而言,就是美國文化的價值取向,就是致力於人性與童話完美結合,自然與建築和諧融洽,現實與科幻不懈追求的美國精神文化的象徵。
2.1.2 生態環境的恢復能力
今日中國進入城市化時代,企業商場擁塞,與人爭綠地爭空間致使環境惡化,城市"熱島效應"加劇,雜訊、廢氣、臟水污染嚴重。主題公園自發展以來,能夠具備大面積包容綠地和高質量造就生態環境的能力。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在東西長41km,南北寬25km的寸土寸金的土地上辟出4 272畝,建設了投資為幾十個億的聖陶沙主題公園,既而又辟出100多公頃土地建造鱷魚公園和世界上最大的飛禽公園等。與同為太平洋沿岸城市的上海相比,新加坡國土僅為上海的十分之一,人口密度幾乎等於上海的兩倍,它的人均綠化面積高達12m2,被譽為花園城市。而上海人均綠地僅為1.4m2,被稱為水泥化城市。事實證明,主題公園有勝於傳統園林的優勢,它可以將生態效益、景觀效益、經濟效益高度融合,可以解決城市環境生態改善的難題而不犧牲經濟和產業拓展。
2.1.3 主題時代性和人本精神的融合
傳統公園、影劇院、博物館的參觀遊人減少是一種世界趨勢,現代公眾更歡迎用最新科技渲染的能切身感受的歷史,用富於啟示性的手段宏揚歷史的主題公園。美國迪斯尼公司計劃在華盛頓市郊建造一座佔地達1萬多畝以美國歷史為主題的游樂場,這一舉措受到熱烈歡迎。而我國20世紀80年代各大城市紛紛建造毫無時代主題特色的游樂場;20世紀90年代又一哄而上了100多個沒有園林概念、格調低下的迷宮,普遍失利。主題公園是人的樂園,其本質屬性在於新創造、高規模、大園林;另一方面,本世紀的人們迫切渴望回歸自然,奔向科技和文明進步的時代,主題公園就應朝向兩者完美結合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主題公園的建設者在創意和建設的過程中,應超越狹隘的利益目標,站在時代之樹的枝頭,鳥瞰主題公園的發展前景。只有置身於時代和社會大背景下,順應歷史和社會潮流,並想他人所不想,把企業利益和社會需求結合起來,才能打造企業和社會雙贏局面。
2.2 主題公園發展的基本理念
作為一種人造旅遊吸引物,不象由當地固有旅遊資源直接轉化而來的旅遊產品那樣具有一定的壟斷性,而是極易被替代,從而其生命周期一般較短,要想獲得較長久的生命周期,必須遵循幾個原則。
2.2.1 以大眾文化為內涵
市場經濟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主題公園一般都是人工構造物,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反映著當時的經濟實力、科技水平、文化觀念、社會思潮、審美時尚以及生活水準等多個側面,與傳統景觀所體現的精神、理想與意義的文化深刻性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們不能象規劃設計傳統旅遊景觀那樣去刻意追求高深的文化品位,也不能脫離大眾的消費特點和欣賞口味,而以少數專家或少數人對雅與俗、品位高與低的判斷標准打擊和窒息主題公園的開發建設;更不能單純地為了滿足少數旅遊者低級庸俗的消費口味而降低主題公園的文化檔次。
(1)以滿足大眾旅遊消費為前提,在規劃時應體現個性化、多樣化和創新化的特點,努力作到高品位和通俗化的有機結合,雅俗共賞,以滿足各種文化層次遊客的需要,並以品位適度超前的意識引導消費。
(2)以真實性作為文化內涵的核心。盡力做到"假景真作","假景真文化",達到巧奪天工、以假亂真的程度。
(3)進一步挖掘文化特色。
(4)通過外界注入新的文化內容來提高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如可與影視製作結合,借影視文化內容來提高其文化內涵。
2.2.2 以綜合效益為目標
(1)經濟。充分重視市場分析定位和市場佔有,對文化內涵作出正確的商業價值判斷,提高重遊率和投資收益比,並通過旅遊乘數效應帶動當地其它行業的發展。
(2)環境。應樹立"環境就是資源"的觀點,在開發規劃中不能搞建設性的破壞,而應保護和改善當地自然和文化遺產,不斷提高其生態環境質量。
(3)社區。通過開發主題公園能夠對所在社區的生產及生活方式、甚至文化遺產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於提高當地居民對發展觀的認識。
(4)交流。通過發展主題公園旅遊業,促進地區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培養人們相互之間的認同、尊重、友誼與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與發展。
2.2.3 以區位組合為關鍵
(1)城市感知形象。每一個城市對旅遊者都有一個趨於一致的感知形象,它和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密切相關,這種形象是城市的綜合要素在旅遊者心目中的反映。如提到北京馬上使旅遊者想起長城、故宮、天安門;提到廣州的旅遊者首先感應到高第街購物,而華南植物園、越秀公園退居其次。城市的感知形象對旅遊者的決策行為影響很大。一般而言,城市感知形象較單一的城市,如深圳、珠海等新興城市,投資大型主題公園成功的機會較大,因為新上的較有特色的旅遊項目較快成為旅遊者的感知形象;而在感知形象較復雜的城市,如上海投資大型主題公園不容易很快形成轟動效應,而北京那樣人文景觀已非常豐富且級別很高的地區,就更加困難。
(2)適宜的區位。包括宏觀區位和微觀區位兩方面。宏觀區位指主題公園要求選址在經濟發達、流動人口多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據美國華盛頓城市土地研究所研究,一個大型主題公園的一級客源市場(80km或1小時汽車距離內)至少需要200萬人口,二級客源市場(240km或3小時汽車距離內)也要有200萬人口以上,之外的三級客源雖也有幫助,但不能過分依賴。
微觀區位指城市內部位置,主題公園一般選址在大城市邊緣。因為主題公園一般佔地面積大,城市邊緣用地限制小,地價相對便宜。微觀區位還包括選址在主要公路幹道旁,第一是節省道路投資,第二是主要公路幹道視野開闊,主題公園可以向經過的旅客展示標志景點,不斷強化旅遊形象,吸引遊客。
另外不同類型的旅遊資源(項目)在一定地域上相對集中,可以增加這一地區的總體吸引力,如深圳"中國民俗村"緊鄰"錦綉中華",建成後相得益彰,拓展了客源市場。但高投入高門票為特點的主題公園過於集中,要使每一個主題公園都達到和超過門檻遊客量是不易的。旅遊者在大尺度的空間行為表明其到達目的地後,往往只遊玩目的地附近級別較高的旅遊點。因此,主題公園建設者應把分散投資、避免惡性競爭與產業集中結合起來
❽ 文化主題公園設計有哪些運用手法
淹城春秋樂園是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做的文化主題公園設計比較成功的項目之一。根據對淹城旅遊區的策劃和對春秋樂園的規劃,綠維創景提出了「國內首家以春秋文化為表現內容的主題園」的定位和目標。類比其他主題公園,春秋樂園的設計應該更加具有文化性,更側重於其文化氛圍的打造和意境的體現,並以春秋歷史文化為主題包裝打造各類景觀、建築和游樂項目,最終以震撼的場景與火爆獨特的游樂方式展現在遊客面前。具體設計手法和理念如下:
一、設計理念和設計手法——文化主題化、情景化、動感化
1、歷史文化與載體自然結合,全面營造主題意境
主題樂園意境的營造需要園區內的所有設施、建築和景觀都要圍繞同一文化主題來設置,都要為展現文化主題內涵而服務,而且在設計過程中還要力求歷史文化和載體間的有機結合,使歷史文化的展現合理而自然,不突兀、不勉強。因此,春秋樂園內的所有建築物、附屬設施、景觀、導引標識系統、表演、活動、服飾、商品等元素,都需要與所要傳達的春秋文化有關,才能更好的體現濃厚的春秋文化氣息,營造春秋文化意境,從而為旅遊者增添更多體驗和游樂性。
2、游樂設施的主題化包裝
主題樂園中所有的游樂設施,必須經過特定的主題包裝,形成獨具特色的、無法復制的游樂設施和項目,才能形成該樂園的核心賣點和核心吸引力。春秋樂園作為一個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游樂園,園區內的一切建築、設施和景觀都應該圍繞這一主題來進行設置,凸顯春秋文化,決不能有現代化的、裸露的、鋼鐵結構的建築和設施出現在園區內。
3、景觀建築的情景化、動感化設計
情景化是通過營造一種文化環境和時代氛圍,再現當時的民俗風情和社會風貌,通過營造氛圍、製造環境、設計場景等來實現,使主體、客體或載體之間在各種游樂中實現互動,情因景生,景因情人,最終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形成旅遊體驗的氛圍、場景和情境空間。每個功能區及旅遊十要素「吃、住、行、游、娛、購、體、療、學、悟」的每個環節,都需要圍繞主題定位展開,形成「情境」氛圍,達到遊客在情境之中體驗和感悟的效果。
動感化是在原本靜態的項目中,引入鮮活的、互動的、動態的主觀感受,從而賦予項目富有活力、活潑健康的意味。「動感」不是運動本身,而是以人的感覺為主導的,是「運動的感覺」和「互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