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園地形
A. 乘客們都不想起飛,國內最美機場為什麼藏在國家森林公園里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出行越來越便利,原來大家出行都是騎自行車,現在竟然可以坐飛機了。在我國有很多好看的飛機場,但是有一個地方值得說一下,因為這個地方堪稱國內最美的機場,就藏在國家森林公園里,為什麼最美的機場要藏在國家森林公園里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而且山區離居民區較遠,對居民區的影響非常小,又加上山區有很多的山和森林,能夠讓機場的乘客有更好的心情,這種種原因最終促使最美的機場建在了國家森林公園里。其實主要是因為張家界本身就是5A級景區,所以大家會感覺機場也很美。
B. 六里坪森林公園的地質地貌及土壤情況
六里坪森林公園位於燕山山脈中段中低海拔山區,在中國大地構造分區中,屬華北地台燕山沉降帶的一部分。燕山沉降帶在太古代是一處以薊縣為中心的下沉海侵地帶,初期海深達1400多米,晚期海水變淺,深仍達300多米,沉積著巨厚的元古界地層。距今16億年前,里經受呂梁運動的影響,使地層產生了褶皺和斷裂,並在強烈的岩漿活動中,侵入了酸性岩和基性岩。到奧陶紀末期,即距今4億年前,在加里東運動中,這里的地殼逐漸上升,形成華北地台帶。自侏羅紀末期至白堊紀中期,經過漫長地史演變,滄桑變化, 海水逐漸撤出陸地,分散的陸塊互相連接起來。後又受到中新世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強烈震動,大地輪廓才基本定型,燕山山脈隆起。
在漫長的地質歷史過程中,境內曾有過幾次由基性到中酸性的岩漿噴發及侵入活動,其中以燕山期的活動最為強烈。岩漿體及岩脈的分布較為普遍,岩性主要為花崗岩、閃長岩、正長岩為主,其次有多種斑岩。
公園內地貌成因主要為震旦紀的急劇沉降區,沉積了厚達5000米以上的震旦紀岩層,中生代的燕山運動形成了褶皺和斷裂。由於內力、外力和地表組成物質相互作用及褶皺、斷裂構造運動的作用,造成地貌山峰重疊、切割劇烈、溝谷狹窄、坡陡峰險的巍峨景觀。海拔高度在430米—1442米之間,最高峰為1442米的六里坪主峰。
公園內土壤主要為棕壤和褐土,棕壤主要分布在600米以上山地,分為棕壤亞類、生草棕壤亞類、棕壤性土亞類等三個亞類。褐土主要分布在600米以下,發育在山體殘積坡積物上,分為淋溶褐土亞類、褐土亞類、草甸褐土亞類、褐土性土四個亞類。陰坡、半陰坡多為壤土和沙壤土,土層厚度多為30厘米—80厘米。陽坡土層較薄,在20厘米—40厘米之間。Ph值在6.5—7.5之間。
C. 著名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1. 自然氣候張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是一種獨特的地貌形態和自然地理特徵,發育於泥盆系雲台觀組和黃家磴組,峰林集中分布區面積86平方公里。它是在特定的地質構造部位、特定的新構造運動和外力作用條件下形成的一種舉世罕見的獨特地貌。在園內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過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達350米,個體形態有方山、台地、峰牆、峰叢、峰林、石門、天生橋及峽谷、嶂谷等。公園以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為核心、以岩溶地貌景觀為襯托,兼有成型地質剖面、特殊化石產地等大量地質遺跡,構成獨具特色的砂岩峰林地貌組合景觀。
2.公園屬於中亞熱帶氣候區,高山峽谷,茂密的森林,使公園形成了獨特的森林小氣候——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2.8℃,夏天平均最高氣溫16.8℃,冬天平均最低氣溫9.6℃,公園空氣清新,含負氧離子高,身臨其中,人體感覺特別舒適,是休閑避暑的理想之地。公園交通十分方便,距市城區、飛機場、火車站僅28公里。景區內已建成58公里的國際標准游道、安全舒適的索道和開通了環保車。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裡面有環保車,環保車車型為考斯特型,是柴油動力,對環境污染小,有利於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環境保護。
D. 中國有多少個國家森林公園
西山國家森林公園 北京 山石地貌,觀賞植物
2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北京 洞穴,湖泊島嶼,山石地貌,宗教建築,
3 鷲峰森林公園 北京 山石地貌,宗教建築
4 森鑫森林公園 北京 河段,觀賞植物
5 小龍門國家森林公園 北京 湖泊島嶼,山石地貌,觀賞植物
6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北京) 北京 洞穴,野生動物,歷史遺跡,民俗風情,古樹名木
7 黃松峪國家森林公園 北京 河段,瀑布,野生動物
8 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 北京 原始森林,草甸草原
9 崎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北京 洞穴,瀑布,山石地貌,野生動物,歷史遺跡,民俗風情,觀賞植物
10 霞雲嶺國家森林公園 北京 洞穴,山石地貌
11 雲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北京 湖泊島嶼,山石地貌,宗教建築,
12 北宮國家森林公園
E. 南崑山森林公園的地形地貌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南崑山的奇峰秀石,呈現出獨特的石河奇觀、壯觀的川龍瀑布、清幽的觀音潭、秀麗的七仙湖、神秘的主峰天堂頂海拔1228米等數之不盡的奇特壯麗景點。景區內6萬畝連綿竹海幽深莫測,「林海蒼茫綠接天,雲山浮涌動蒼煙」。南崑山的流泉飛瀑,如白練飛瀉,似綠綾飄拂;瀑擊濤喧,震山撼谷。區內常年氣溫22℃,雨量充沛,氣候宜人,三福伏時節,這里較廣州城市氣溫低6~8℃,故有「南國避暑天堂」之譽。山中負離子濃度高,每立方厘米達到11萬負離子,空氣清新,是一個感受天然大氧吧的旅遊度假勝地,是名副其實的「南粵大氧吧」。森林覆蓋率達98.2%,區內重峰疊巒,古樹參天,青竹遍野,24萬畝原始森林,原始森林內還繁衍著無數珍稀動物、植物,人們稱南崑山是動物的天府、植物的寶庫,奇峰異景多,且是純天然的,沒人工的痕跡,因此也有「古代桃源今代存」的說法。
不同的時節,南崑山有不同的景色。春季花開,天堂頂上百花爭奇斗艷,滿山的杜鵑花奼紫嫣紅,粉紅色、白色、紅色、紫紅色,奔放燦爛;六月初,雨季剛過,南崑山的瀑布如銀練飛瀉,蔚為壯觀;重陽時節登天堂頂,應節之餘,可期望有轉運的際遇;冬天,因樹木時有結冰,可以看到「樹掛」的景象。
F. 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和張掖丹霞地貌一樣嗎
兩地總體都屬於丹霞地貌,區別是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的植被覆蓋率更高。
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是丹霞」地貌,森林植被、宗教文化、電站大壩、峽谷庫區及藏族風情所構成,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身。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在地質方位上處於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會區域。公園內涵蓋「丹霞」峰林地貌景觀、新生界沉積環境和沉積構造類型以及3800萬年以來的地質生態環境演化遺跡。
張掖丹霞地貌位於臨澤境內,[1] 距張掖市40千米。方圓100平方千米的祁連山北麓丘陵地帶,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白銀鄉為中心,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間,東西長約40千米,南北寬約5~10千米的地方,數以千計的懸崖山巒全部呈現出鮮艷的丹絕色和紅褐色,相互映襯各顯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奇妙風採的丹霞地貌。
因此,地質地貌方面兩者大致相同。區別在於坎布拉的綠色植被覆蓋率要更高,所以視覺效果上還是有差異的。
G. 陝西哪個森林公園好玩
強烈給5苗苗推薦朱雀國家森林公園,我同事去過,聽說那裡很不錯的。
H. 張家界森林公園和武陵源有什麼區別
1、地貌不同
張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是一種獨特的地貌形態和自然地理特徵,發育版於泥盆系雲台觀組和權黃家磴組,峰林集中分布區面積86平方千米。
武陵源地處石英砂岩與石灰岩結合部,景區北部大片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經億萬年河流變遷降位侵蝕溶解,形成了無數的溶洞、落水洞、天窗、群泉。
2、景觀不同
張家界森林公園公園以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為核心、以岩溶地貌景觀為襯托,兼有成型地質剖面、特殊化石產地等大量地質遺跡,構成獨具特色的砂岩峰林地貌組合景觀。
張家界地貌奇特,有石峰2000多座,形態各異,樹木茂盛,森林覆蓋率達88%,以黃獅寨、砂刀溝、金鞭岩、金鞭溪等最為著名。有黃獅寨、金鞭溪、腰子寨、琵琶溪、砂刀溝、朝天觀、後花園七條主要旅遊線。
3、位置不同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西北部,東經110°20'30"~110°41'15"、北緯29°16'25"~29°24'25"之間。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武陵山脈東段,境內多山,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桑植縣境西北的斗蓬山海拔1890米為市境最高處。
I. 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的地理地貌
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范圍包括大河壩溝、馬圈溝、官鵝溝、缸溝、八峽溝、大廟灘六大景區,東西長39公里,南北寬41公里,總面積5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5.1%。公園集森林景觀、草原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天象景觀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景觀資源整體品位高,空間布局特點突出,動植物分布多樣,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景觀奇特。依據《中國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有關指標,經專家評定,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為一級。 官鵝溝,在甘肅省宕昌縣境內官鵝溝緊靠縣城,全長32公里,總面積約17637公頃,森林覆蓋率為75.1%,溝內前14公里為13個色彩斑斕的湖泊,後18公里為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有9道高聳入雲的險峻峽谷,有11處從山頂或半山懸崖上直瀉而小的大小瀑布,有60餘處令人贊嘆的景點,最深處為高山草甸和終年不化的雪山。
官鵝溝水美。13個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湖泊,尤如一串綠色的珍珠鑲嵌在溝內,湖水清澈透底,隨湖底地貌高低呈不同顏色,那些倒映在湖中的古樹象一條條巨龍卧在湖底。藍天白雲和青山古樹,映入湖中,使天地渾然一體,沒有界限。
官鵝溝雄偉,在海拔1760米——4150米之間,群山錯落,綠水環繞,古樹差天,氣象萬千,秀麗處山體你拉我牽,婀娜多姿;雄偉處絕壁懸崖直插雲霄,氣勢恢宏,蔚為壯觀,處處都是山水畫。 官鵝溝奇險。在湖泊和雪山之間,9道險峻深幽的峽谷讓人驚嘆不已。在長數百米、高數百米、寬僅十米的各種形態峽谷中,河水震耳欲聾,涼風撲面而來,懸崖古松掩日,瀑布飛瀉直下,遊人至此,膽小者害怕至極,有身處絕境之感,如此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觀,實屬國內之罕見。一詩人欣然賦詩: 攬勝偏憐日月長,鵝溝炎夏水風涼。奇峰疊翠通幽谷,雪浪噴珠瀉石樑。 萬木欣榮青帶玉,重崖森迥瀑飛先,綠蔭滿抱姿游興,珠粉岩邊野卉香。
J. 孫家界森林公園因為獨特的砂岩地貌經聯合國專家考證2010年十一月十一日被確定為什麼
是張家界吧。
2010年來11月9日-11日張源家界砂岩地貌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第25屆年會在張家界舉行。國際地貌學家協會副主席彼得·米根等來自紐西蘭、英國、波蘭、澳大利亞、美國、德國和日本7個國家的16位國外地貌學權威,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廷棟、劉嘉麒等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的20多位知名地質地貌學專家參加了會議。與會專家在進行了實地考察,並聽取研究課題組關於張家界地貌特徵與演化過程的主題報告後,將張家界特徵鮮明、規模巨大的獨特砂岩地貌類型,確定為「張家界地貌」,凡在世界任何國家和地區發現類似張家界石英砂岩峰林的地貌,都可統稱「張家界地貌」。自此,「張家界地貌」獲得國際學術界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