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震澤濕地公園
Ⅰ 蘇州濕地公園有哪些各在什麼地方
蘇州共有5個濕地公園: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高新區)
江蘇震澤濕地公園(震澤鎮)
蘇州荷塘月色濕地公園(相城區黃橋)
太湖湖濱濕地公園(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的)
蘇州肖甸湖濕地公園(同里)
Ⅱ 震澤古鎮的主要景點
師儉堂
師儉堂位於寶塔街西段,坐北朝南,三面臨水。南瀕荻塘市河,西傍斜橋河,北枕藕河。可前門上橋,後門下橋,水陸稱便,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大宅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師儉堂佔地2500餘平方米,面闊五間,六進穿堂式高牆深宅,共有大小房屋147間,集河埠、行棧、商鋪、街道、廳堂、內宅、花園、下房於一體。 慈雲寺塔
慈雲禪寺原名廣濟寺,始建於宋度宗趙禥咸淳年間(1265-1274年)。慈雲寺塔相傳始建於三國赤烏年間,已有1750多年歷史,是一座磚身木檐樓閣式的塔,總高38.44米,塔的外觀為六面五層,由迴廊、塔壁、塔心組成。 文昌閣
文昌閣建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里人徐學健等人重修,成為震澤新景。文昌閣兩進,前為山門,寬三楹。後為閣,高三層,單檐歇山頂,四周皆窗,瓊閣連通。文昌帝君神像供奉於閣上。 聚蚨閣錢幣館
聚蚨閣錢幣館於2011年11月18日正式開館對外開放。錢幣館佔地面積約150平方米,展廳內這些錢幣都是由吳江市檔案局歷史文化檔案徵集特約顧問、市收藏家協會顧問劉志華先生收藏的,主要展示的是從原始社會刀幣開始到民國時期的紙幣,共有一千二百二十九枚,產品總價值壹佰陸拾萬左右。 震澤公園
1935年,荻塘改道,在鎮北開鑿新河,挖土堆積成山,當年由新河協進會主任、區長沈秩安及社會知名人士共同發起,在鯉躍路(現名公園路)西募建公園,地廣60畝,東至鯉躍路,南接周坊元弄民居,西臨三里塘和新運河交叉口,北枕新開河,隔岸與宋家灣相望。1985年,震澤公園大門改設於東向,清水磚牆,古樸素雅,門上匾額「震澤公園」四字,為費孝通手書。 寶塔街
寶塔街,舊名東大街,在鎮東浴字圩,位於荻塘河之北。街與河並行,東起禹跡橋,西至斜橋,全長368米。街面不寬,中段尤窄。2015年11月,震澤鎮寶塔街躋身「中國特色商業街」行列,此次成功創建「中國特色商業街」的寶塔街區是一條呈「L」形的古街道,由寶塔街、南橫街兩條街道組成,總長908米。 濕地公園
公園於2007年8月獲江蘇省林業局批准設立,被列入太湖濕地生態系統功能區,位於鎮北與太湖近臨的長漾自然濕地,總面積916公頃,其中水面435公頃。由三扇、勤幸、金星、眾安橋、齊心等五個村組成。
Ⅲ 震澤古鎮在什麼地方了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么
震澤古鎮江南水鄉,想必大多數人都是了解的,這里山清水秀,物產豐富,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北方的遊客們外出旅行的時候首先要選擇的地方就是江南地區,從北方的粗狂美來到這里找尋一下南方的細膩之美,因為南方的地理環境位置相對比較特殊,所以在我國是有著相當龐大的水鄉古鎮的范圍的,但是因為旅遊資源的豐富,一些水鄉古鎮開始了無休無止的改變,變得商業氣息相當厚重,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能夠保持自己的秉性的古鎮。
這個古鎮的名字叫做震澤古鎮,位置也是我們相當熟悉的蘇州,坐落於江蘇省蘇州市的吳江區西南部,和浙江省屬於鄰居,在古代的時候被稱之為“吳頭越尾”,來到這里真的是能夠看到江南水鄉的全部特徵,震澤古鎮依水而建,可以說是完全的依水而興旺,有了這條河,橫穿震澤古鎮,可以看到岸邊的白牆黑瓦,這也是典型的江南特色,來到這里,彷彿置身於古代,感受到那一份獨特的歷史美。
白牆黑瓦,典型的南方水鄉特色,抬眼望去,慈雲寺倒映在河中,街邊的老人三五聚集,聊著家常說著笑語,走到老人身邊聽一聽,感覺這個世界上的時間都變得慢了起來,自己也不受控制的走進了江南水鄉的世界,變得慢了起來,一剎那回到古時候的繁華,真讓人感到震撼啊!
Ⅳ ★震澤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江蘇震澤省級濕地公園:於2007年8月獲江蘇省林業局批准設立,被列入太回湖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答區,位於鎮北與太湖近臨的長漾自然濕地,總面積916公頃,其中水面435公頃,由三扇、勤幸、金星、眾安橋、齊心等五個村組成。園區內名勝古跡、人文傳說眾多,有張家墩、周生漾、范墓、唐家灣廟古銀杏、安慶橋、高橋等。
慈雲禪寺:原名廣濟寺,始建於宋度宗趙禥咸淳年間(1265-1274)。明正統年間(1436-1449)僧道澤重建。天順年間(1457-1464),御賜「慈雲禪寺」額。咸豐十年(1860)寺毀於戰亂,唯塔獨存。同治、光緒之交,里人募金修此塔。慈雲寺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坐落於慈雲禪寺內的慈雲塔,位於震澤鎮寶塔街東端,寺塔以「慈雲」命名,故稱慈雲寺塔。該塔為六面五層,磚木結構,高38.44米,由塔壁、迴廊、塔心組成。每逢夕陽西沉,登臨第五層,北望洞庭,南瞰麻漾。《震澤八景》謂之「慈雲夕照」。慈雲禪寺山門上懸掛趙朴初親筆題寫的「慈雲禪寺」匾額。寺前臨水,當地荻塘河中流,上有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為紀念大禹治水的拱形單孔禹跡橋。
Ⅳ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坐落在蘇州市區的西部,西枕太湖,東接東渚,南聯光福,規劃總面積4.6平方公里,一期對外開放2.3平方公里,投資近4億。作為天然濕地,該地區原為太湖的一處秀麗湖灣,水壤交錯,有茭蘆蓮菱、魚蝦蜄蛤之利,更有白鷺飛天、蛙鳴鳥啾之境。當地人文薈萃、物產豐富,因春秋時吳王常來此游湖而史稱「游湖」。2007年6月,蘇州太湖濕地公園被江蘇省林業局命名為省級濕地公園,將於2010年2月正式對外開園。
風景特色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是一個自然與文化相融的個性獨具的原始時尚休閑景區,匯集了生態環境、度假休閑、旅遊觀光、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體。景區在突出「自然、生態、野趣」的基礎上,融入觀景、人文、休閑和游樂等要素,規劃設計了濕地漁業體驗區、濕地展示區、濕地生態棲息地、濕地生態培育區、水鄉游賞休閑區、濕地生態科教基地、原生濕地保護區等七大功能區,全面展現了現代水上田園的自然生態景觀。景區內五十餘座名稱造型各異的橋梁,與五里木棧道蜿蜒相連,錯落有致地貫穿整個濕地公園。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古船、漁磯台、槿籬茅舍、半島茗茶、客至畫舫、煙波致爽等景點,讓人時而如同打開一冊底蘊深厚的志書史籍,時而又有輕松翻閱風情風物掌故逸興讀物的美妙感覺;而植物知識長廊廣場、瀕危植物觀察廊、水八仙景區、觀鳥亭、濕地棲息島等景點又將人們帶入了一個科普知識的教育園地,讓遊客汲取生態科學知識,提升自然生態的環保理念。
編輯本段太湖濕地公園理念
生態濕地公園遵循生態性[1]、藝術性、多樣性、社會性、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將湖河岸線空間與水體有機融合,充分體現自然特性、創造充滿生態情趣的湖濱環境。生態濕地公園共分入口區、金杉銀蘆區、梅花塢服務區、水庭暗香景區、「新天地」休閑服務區、臨湖漫步遊憩區、太湖水上食府區等7個分區,同時,在沿湖岸線種植喬木、草坪,設計景觀小品,修復名勝古跡,是太湖濕地公園一個集水生植物觀賞、生態科普、候鳥棲息、步道游覽等旅遊項目以及蘆葦盪、生態濕地景觀為主的生態主題公園。 太湖濕地公園通過不斷完善與發展,不僅成為了城市的綠「肺」,也正逐步成為具有蘇州太湖特色的旅遊勝地。 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景觀標志物——太湖水風車是2004年底,由「名城蘇州」、「中國蘇州」網站等媒體上公示,在六套設計方案中投票產生的,共投資450萬元,今年八月份已開始動工。 在此基礎上,太湖度假區今年又投資150多萬元,修復了濕地公園湖濱棧道,建造公共設施,充分展示蘇州太湖所特有的自然生態情趣和地方人文特性,為旅遊觀光者提供休閑、娛樂、運動、交流的自然綠色空間,成為現代人走進太湖山水、親近自然生態的綠色長廊。 開放至今,太湖生態濕地公園月平均人流量50000人/月,在成功的參與接待了「世界輪滑錦標賽」、「萬人看吳中」、「吳中金秋洽談會」等活動的同時,也受到了當地領導以及中外來賓的充分贊譽。
編輯本段發展規劃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的建成,極大地提升了蘇州高新區的生態環境,進一步豐富了蘇州高新區旅遊的構架和內涵,已成為蘇州旅遊的新地標。 開園後,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將繼續遵循現有規劃,加快建設,完善相應的配套服務設施,強化核心吸引力。大力發展觀光旅遊,同時在規劃的中後期逐步實現觀光旅遊向休閑旅遊功能的轉換,強化科普教育功能,建設科普教育設施,使之成為青少年生態科普教育中心。 屆時,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將建成為一個城市邊上的濕地恢復區,主要為鳥類和魚類提供棲息地,恢復太湖區域的生態環境,同時擁有保存和傳承太湖文化的「太湖博物館」,成為城鄉居民進行生態教育和生態旅遊的基地,為遊客提供近距離了解和欣賞濕地的機會。
編輯本段社會反響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是蘇州宏觀生態恢復戰略的重要一環,作為蘇州西郊最完整的生態濕地之一,保護和修復這塊濕地意義尤為重大。
編輯本段交通指南
自駕車路線: 太湖大道往西至綉品街,綉品街到底至蘇州太湖濕地公園 公交路線: 43路、441路公交線直達 自駕車路線: 太湖大道往西至綉品街,綉品街到底至蘇州太湖濕地公園 公交路線: 43路、441路公交線直達
Ⅵ 蘇州有哪些濕地公園
蘇州濕地公園有很多,如太湖濕地公園、虎丘濕地公園、三角咀、漕湖濕地公園、荷塘月色濕地公園等,在網路地圖很容易收到具體地址。
Ⅶ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簡介
就是一湖邊公園,比較生態~~自駕去是個不錯的選擇,環太湖公路很美,路也做的不錯~~
經常能碰見格式炮車在兜風
Ⅷ 蘇州園區濕地公園,急!!!
你好!蘇州有5個省級濕地公園,但都不在工業園區。在園區的有2個生態園:白塘生態植物公園(免門票);東沙湖生態公園(免門票) 白塘植物公園位於蘇州工業園區最具現代化氣息的景觀大道——現代大道中段的北側,它的轄區內的「金雞湖」和「沙湖」互為犄角並優勢互補。四周市政道路環繞,交通便利快捷。遊客乘坐公交2、47、219、812路在九龍醫院下車後行走15分鍾左右即可到達公園。另外,公交28路亦可直接到達。上午9:00—下午17:00 東沙湖生態公園是目前蘇州工業園區最大的一個公園,佔地面積為121萬平方米,其中陸地面積為67萬平方米,水域面積為54萬平方米。地處工業園二,三期開發區的東面,東臨風里街,西靠新華街,北近蘇虹東路,南面緊接現代大道。由湖中三個小島櫻花島(面積約為4.8萬平方米)、海棠島(面積約為0.5萬平方米)、蘆葦島(面積約為6千平方米)組合而成。106路 可到沙湖生態公園。 附:蘇州5個省級濕地公園:位於高新區的蘇州太湖濕地公園、江蘇震澤濕地公園、蘇州荷塘月色濕地公園、位於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的太湖湖濱濕地公園和蘇州肖甸湖濕地公園。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位於蘇州高新區西部、鎮湖街道南部的游湖地區,它東鄰東渚鎮,南接光福鎮,西面與太湖相連。濕地公園規劃建設面積約4.6平方公里,基地現狀主要由魚塘、農田、磚廠等組成, 規劃建設中的蘇州太湖濕地公園集生態環境、度假休閑、旅遊觀光、科普教育於一體,根據承載的不同功能和比較優勢,合理劃分功能區,規劃了水鄉游賞休閑區、濕地生態培育區、濕地漁業體驗區、濕地展示區、原生濕地保護區、核心保護區、濕地生態棲息地、濕地生態科教基地,形成特色鮮明、分工明確的八大功能區。蘇州太湖濕地公園一期建設工程已於2007年3月28日正式啟動。 震澤省級生態濕地公園:位於吳江市震澤鎮, 濕地公園選址於震澤鎮鎮區東北濱臨長漾區域。北鄰滬蘇浙高速震澤出口,南鄰交通主幹道——318國道,交通位置便利。長漾水域漾水清澈,水質為二、三類水,是鎮自來水廠地面取水水源地。長漾湖泊總面積7900畝,歷史上主要功能為調洪蓄水。規劃以濕地環境為背景,開展濕地生態旅遊,構建濕地休閑度假區。內容包括濕地生態保育與重建、濕地水環境治理、濕地水系調整與水利建設、濕地生態旅遊等。 「荷塘月色」濕地公園:位於相城區黃橋地域太陽路以南,由300多個沉降魚塘和200多畝荒灘廢棄河道改建而成,並成為集濕地保護、生態旅遊、休閑觀光和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現代休閑旅遊區。總規劃面積近六千畝,總投資達三個億。其中公園面積五千三百畝,配套設施面積七百畝。整個建設分為兩期,一期已建設面積兩千畝,目前已投資七千萬,種植了荷花、睡蓮等一百五十五種荷花品種。 肖甸湖濕地(森林)公園:位於水鄉古鎮同里的東北部,東鄰崑山市,周環碧波盪漾的澄湖和白蜆湖,地理位置優越,是同里與周庄旅遊線路的必經之路。肖甸湖濕地 (森林)公園佔地面積近690公頃,生態形式多樣,有水面、林地、果園、葯材林等等,其面積之大,綠化之好,江南少有。園內有水生陸生植被和野生動物,水中生長著蘆、菱、萍、蓮;兩岸茂盛著桃、柳、樟、竹,溪中有鯉魚、草魚、蝦、黃鱔;天上林中翻飛著白鷺、翠鳥、野鴨、銀雞等稀有鳥類,形成獨特的生態景觀。肖甸湖濕地(森林)公園今年1月取得了「省級濕地公園」的稱號。 太湖湖濱濕地公園:位於太湖度假區景觀大道中心區,景色優美,在太湖沿岸縱深200米范圍的湖面進行高低錯落的地形改造,種上各類水生植物,營造野生物種棲息、衍生的自然環境,營造了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濕地生態特色景觀。遵循生態性、藝術性、多樣性、社會性、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將湖河岸線空間與水體有機融合,充分體現自然特性、創造充滿生態情趣的湖濱環境。生態濕地公園共分入口區、金杉銀蘆區、梅花塢服務區、水庭暗香景區、「新天地」休閑服務區、臨湖漫步遊憩區、太湖水上食府區等7個分區,同時,在沿湖岸線種植喬木、草坪,設計景觀小品,修復名勝古跡,是一個集水生植物觀賞、生態科普、候鳥棲息、步道游覽等旅遊項目以及蘆葦盪、生態濕地景觀為主的生態主題公園。
Ⅸ 蘇州有免門票的濕地公園嗎
你好!蘇州有5個省級濕地公園,但都不在工業園區。在園區的有2個生態園:白塘生態植物公園(免門票);東沙湖生態公園(免門票) 白塘植物公園位於蘇州工業園區最具現代化氣息的景觀大道——現代大道中段的北側,它的轄區內的「金雞湖」和「沙湖」互為犄角並優勢互補。四周市政道路環繞,交通便利快捷。遊客乘坐公交2、47、219、812路在九龍醫院下車後行走15分鍾左右即可到達公園。另外,公交28路亦可直接到達。上午9:00—下午17:00 東沙湖生態公園是目前蘇州工業園區最大的一個公園,佔地面積為121萬平方米,其中陸地面積為67萬平方米,水域面積為54萬平方米。地處工業園二,三期開發區的東面,東臨風里街,西靠新華街,北近蘇虹東路,南面緊接現代大道。由湖中三個小島櫻花島(面積約為4.8萬平方米)、海棠島(面積約為0.5萬平方米)、蘆葦島(面積約為6千平方米)組合而成。106路 可到沙湖生態公園。 附:蘇州5個省級濕地公園:位於高新區的蘇州太湖濕地公園、江蘇震澤濕地公園、蘇州荷塘月色濕地公園、位於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的太湖湖濱濕地公園和蘇州肖甸湖濕地公園。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位於蘇州高新區西部、鎮湖街道南部的游湖地區,它東鄰東渚鎮,南接光福鎮,西面與太湖相連。濕地公園規劃建設面積約4.6平方公里,基地現狀主要由魚塘、農田、磚廠等組成, 規劃建設中的蘇州太湖濕地公園集生態環境、度假休閑、旅遊觀光、科普教育於一體,根據承載的不同功能和比較優勢,合理劃分功能區,規劃了水鄉游賞休閑區、濕地生態培育區、濕地漁業體驗區、濕地展示區、原生濕地保護區、核心保護區、濕地生態棲息地、濕地生態科教基地,形成特色鮮明、分工明確的八大功能區。蘇州太湖濕地公園一期建設工程已於2007年3月28日正式啟動。 震澤省級生態濕地公園:位於吳江市震澤鎮, 濕地公園選址於震澤鎮鎮區東北濱臨長漾區域。北鄰滬蘇浙高速震澤出口,南鄰交通主幹道——318國道,交通位置便利。長漾水域漾水清澈,水質為二、三類水,是鎮自來水廠地面取水水源地。長漾湖泊總面積7900畝,歷史上主要功能為調洪蓄水。規劃以濕地環境為背景,開展濕地生態旅遊,構建濕地休閑度假區。內容包括濕地生態保育與重建、濕地水環境治理、濕地水系調整與水利建設、濕地生態旅遊等。 「荷塘月色」濕地公園:位於相城區黃橋地域太陽路以南,由300多個沉降魚塘和200多畝荒灘廢棄河道改建而成,並成為集濕地保護、生態旅遊、休閑觀光和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現代休閑旅遊區。總規劃面積近六千畝,總投資達三個億。其中公園面積五千三百畝,配套設施面積七百畝。整個建設分為兩期,一期已建設面積兩千畝,目前已投資七千萬,種植了荷花、睡蓮等一百五十五種荷花品種。 肖甸湖濕地(森林)公園:位於水鄉古鎮同里的東北部,東鄰崑山市,周環碧波盪漾的澄湖和白蜆湖,地理位置優越,是同里與周庄旅遊線路的必經之路。肖甸湖濕地 (森林)公園佔地面積近690公頃,生態形式多樣,有水面、林地、果園、葯材林等等,其面積之大,綠化之好,江南少有。園內有水生陸生植被和野生動物,水中生長著蘆、菱、萍、蓮;兩岸茂盛著桃、柳、樟、竹,溪中有鯉魚、草魚、蝦、黃鱔;天上林中翻飛著白鷺、翠鳥、野鴨、銀雞等稀有鳥類,形成獨特的生態景觀。肖甸湖濕地(森林)公園今年1月取得了「省級濕地公園」的稱號。 太湖湖濱濕地公園:位於太湖度假區景觀大道中心區,景色優美,在太湖沿岸縱深200米范圍的湖面進行高低錯落的地形改造,種上各類水生植物,營造野生物種棲息、衍生的自然環境,營造了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濕地生態特色景觀。遵循生態性、藝術性、多樣性、社會性、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將湖河岸線空間與水體有機融合,充分體現自然特性、創造充滿生態情趣的湖濱環境。生態濕地公園共分入口區、金杉銀蘆區、梅花塢服務區、水庭暗香景區、「新天地」休閑服務區、臨湖漫步遊憩區、太湖水上食府區等7個分區,同時,在沿湖岸線種植喬木、草坪,設計景觀小品,修復名勝古跡,是一個集水生植物觀賞、生態科普、候鳥棲息、步道游覽等旅遊項目以及蘆葦盪、生態濕地景觀為主的生態主題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