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中央公園馬車

中央公園馬車

發布時間: 2021-01-20 14:44:29

A. 威尼斯的風景

威尼斯
潺潺如果你不是旅遊者,或者不在旅遊這一行工作,你似乎都找不到住在威尼斯的理由。威尼斯是一個旅遊者的城市。這是一座全世界人都心儀的城市,所以擁擠也就在所難免。好在這里擁擠但並不喧囂,可能是無處不在的水融化了喧囂,而且威尼斯的別致也會徹底讓你覺得即使擁擠又有什麼關系。

威尼斯浮在水上,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沒有汽車的城市。這座城市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如果非要仿效陸地的叫法,那麼這里有公共小火輪、出租船,突然想到「貢多拉」不知類比陸地何物,也許是馬車吧,就像紐約中央公園附近的馬車。「貢多拉」意味著浪漫和風情,每條「貢多拉」都是精心裝扮過的,月牙樣兒的小船看上去格外考究;搖櫓的船夫也很愛修飾自己,藍白條紋的汗衫是他們的首選。船夫用「貢多拉」帶著遊人隨性觀賞這座城市,而「貢多拉」也成了威尼斯最具魅力的一景,遇上船夫心情好,他會很樂意為遊人高歌一曲,就像酒宴上的祝酒歌。

有位富有想像力的中國人把穿過威尼斯城中的「S」型的大運河想像成八卦;中國人也經常把江南比作威尼斯,事實上我總覺得這個世界上少有「孿生」的城市,對比中國的江南,面對亞得里亞海的威尼斯更加大氣開放,多一些大家閨秀的氣質,中國的江南則把小家碧玉的含義解釋得充分到位。

威尼斯最著名的景點聖馬可廣場,也是這座城市的標志。站在這里就可以依稀體會到昔日地中海強國的氣派。有時候,世界上的文化頗有相近之處,站在聖馬可廣場,我會莫名其妙地想起「海派文化」這個詞,海派文化在於它的開放,包容,也更容易接受外來文化。聖馬可教堂風格的多樣性似乎更加印證了這一點,面對大海的威尼斯人具有樂意嘗試新鮮事物,願意探究未知世界的精神,而中國人最熟悉的馬可·波羅就出生在這座城市。

從義大利回北京的飛機上,鄰座就是一位地道的威尼斯人,不過他和他的家族大多數人早就遠離了這座城市。他說,拾階而上對於遊人來說也許是一種浪漫;對於每天生活在威尼斯的老人來說,爬上爬下著實不夠方便;而對於年輕人來說,只要不是做旅遊生意的,威尼斯也絕對不是辦公的好地方。

在一次迷路的經歷中,我深深體會到這個城市裡「土著」的確越來越少了。

晚上的威尼斯很容易迷路,這里的水巷千曲百折、縱橫交錯。在遊人看來,處處是一樣的水道,處處是一樣的房子,處處是一樣的拱橋,簡直就是在走一個迷宮里。那晚我在威尼斯的街道上迷了路,發現自己在同一個地方繞了三圈,最後實在不想再走冤枉路了,就問了路過的兩三個人,結果他們也如我一樣都是遊人,只好作罷。好在威尼斯不大,誤打誤撞我也就走出來了。

聽了我的「不幸」經歷,義大利人告訴我問路時判斷本地人和遊人的小竅門:通常威尼斯人腳步很快,因為他們熟悉回家的路,威尼斯在他們的眼中不是景,只是生活的地方,再自然不過;而遊人的腳步通常是懶懶的,偶爾還會駐足在小橋上,他們就是來看景的,而且沒准也有人像我那樣迷路了,正思索著如何才能找到回 「家」的路呢。

旅行攻略

小心義大利方式

「Italianstyle」(義大利方式)這是歐洲人對於義大利人散漫作風的「昵稱」。短短旅程,也能領教一二。

在威尼斯入住酒店,拿著房間鑰匙開門後發現此房已有客人,原來是前台弄錯了。只得再與前台交涉換個房間。在義大利入住酒店,有時會要求你把護照押在前台,離店時取走。在威尼斯,離店時都坐上計程車了我才發覺護照還沒拿呢。轉頭去取,前台依然熱情,可對於自己的疏忽沒有一絲愧意。後來發現如果堅持自己保管,他們也並不在意,照樣很痛快地還給你,這大概也是義大利方式吧。

在羅馬乘飛機時領略的義大利方式著實讓我驚出了一身汗。羅馬的機場有ABC三個候機廳,三個候機廳並不挨在一起。我來到大屏幕前尋找自己航班信息,遍尋不到,等不是辦法,但也不能三個候機廳一個一個找,本來就是卡著點來的。這時只好強作鎮定,作簡單推理,屏幕上飛往歐盟其他國家城市的航班都在B廳辦理登機。好在推理思路正確,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B廳,終於發現了自己航班的信息。

另外,羅馬機場總是很忙,尤其是旅遊季節,航班很密集,所以一定要留出充裕的時間辦理登機事宜。兩個小時都不算長。

體驗意式酒店風情

義大利酒店價格普遍不菲,一般來說,三星級的賓館要150歐元左右,而四星級一般在200歐元以上,但通常都包括一頓早餐。

網上訂房是個不錯的選擇,在國外的話還是建議選擇國外的訂房網,他們的信息更全、折扣也更多。

義大利有很多的酒店是由過去私人花園修建的,酒店外觀上完全保留了古時的模樣,只是房間內作了改造,酒店的主人花足了心思,把奢侈掩藏在古典中。

義大利不歡迎汽車

義大利的城市似乎都不歡迎汽車,所以現在想想在義大利租車並不是明智之舉,城市中基本上見不到「寬闊」的馬路,大多是單行道,而且不勝枚舉的禁行標志都快把人逼瘋了,有時目的地就在眼前,可就是過不去。

義大利人開車很快而且普遍急躁,在行進中容不得前車有半點「思考」,加上城市中路標不很清楚,所以走錯路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我從比薩回佛羅倫薩,在佛羅倫薩城外走錯了一個路口,就上了一條通往周邊小鎮的路。這一上就不知狂奔了多久才找到出口。也許,只有把這樣的旅程想成是「探索」之旅才不會感到沮喪。或者換個角度想,北京的五環不也這樣嗎?

最讓人頭疼的還是停車問題,有時候你需要花上近一個小時才能發現一個能停車的地方,在義大利,你甚至覺得找個停車位有點像中彩票。還有一點需提醒,酒店停車大多不是免費的,記得在佛羅倫薩時,在酒店停車一晚要30歐元,取一次車要5歐元,再停回停車場又得5歐元,一來一回10歐元就出去了。羅馬對汽車的排斥就更別提了,所以一到羅馬就趕快把車還了,甩掉包袱,長舒一口氣。

流水 威尼斯,浪漫水上風情

PS:

威尼斯簡介

威尼斯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它既是旅遊勝地,又是義大利的重要港口。威尼斯城四周環海,位於威納托省(Veneto)的威尼斯,其實包括了一百座大大小小的島嶼,只有西北角有一條4公里長的長堤,是1846年建造的鐵路橋,1932年又與之並列建造了公路橋,與大陸相通。

威尼斯是一座文化藝術名城。全城有教堂、鍾樓、修道院、宮殿、博物館等藝術及歷史名勝450多處。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是繼佛羅倫薩和羅馬之後的第三個中心。威尼斯畫派作為後起之秀,在歐洲藝術中享有盛名,影響很大。代表人物如:喬爾喬涅、提香、丁托列托等。威尼斯在歌劇藝術發展上也做出過重要貢獻,威爾第創作的《茶花女》等世界著名歌劇就是在這里首演並獲得成功的。1932年,威尼斯又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是地中海的貿易中心,港口每年進出貨船達萬艘以上。其經濟以旅遊和服裝為基礎,料器和花邊是它的傳統行業。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上城市。作為著名的旅遊城市,它的面積只有6. 9平方公里,居民只有10萬人左右,共有120座各式教堂,120座鍾樓,64座修道院,40多座宮殿,每年來此觀光旅遊的遊客達上千萬之多。

威尼斯古城興建於452年,當時,沿岸居民因逃避它族迫害,被迫遷網威尼斯湖中定居。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到14世紀末,它已發展成當時地中海最大的貿易中心之一。

威尼斯有一條長4公里、寬30~60米的主運河,與177條支流相通,全城由118個小島組成,城市裡共有2300多條水巷。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獨特,地基都淹沒在水中,象從水中鑽出的似的。在這座水上城市裡,汽車、摩托車、甚至自行車都是被禁止的,在路邊叉著「TAXI」的牌子,指的是汽艇,威尼斯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船,而貢都拉則充當了自行車的地位。

當然,威尼斯也有它的憂慮,它正面臨這洪水的侵襲、地面下沉和環境污染等威脅,近年來曾發生聖馬可廣場被洪水所淹的現象。近年來,義大利政府和威尼斯政府採取了許多積極措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在呼籲拯救威尼斯。

歷史概況

威尼斯水城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可是,為什麼要把城市建在海上呢?據說,公元5世紀,為躲避亞洲游牧民族的入侵,沿海居民逃往海邊的小島和沼澤地,是為威尼斯的發端。威尼斯建在120個島上,全市靠400座石橋溝通,天哪!威尼斯在中世紀是海上強霸,是貿易大國,積累了大量財富,既是西方開向東方的門戶,也是東方通往西方的橋頭堡。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一個「水」字,一部一千五百年的興衰史從水裡向我們飄來。

威尼斯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它既是旅遊勝地,又是義大利的重要港口。威尼斯城四周環海,位於威納托省(Veneto)的威尼斯,其實包括了一百座大大小小的島嶼,只有西北角有一條4公里長的長堤,是1846年建造的鐵路橋,1932年又與之並列建造了公路橋,與大陸相通。

威尼斯是一座文化藝術名城。全城有教堂、鍾樓、修道院、宮殿、博物館等藝術及歷史名勝450多處。

交通工具

船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水城威尼斯要建地鐵,人們聽起來都覺得新鮮。好奇的同時,還產生了種種疑問:建地鐵會不會破壞威尼斯風景?是否會使威尼斯地面下沉的情況更嚴重?

威尼斯要建地鐵與目前該市最頭痛的兩個問題密切相關:一個是漲潮;一個是波浪。每年冬季是威尼斯漲潮最厲害的季節。往往在聖誕節前夕,各個商店都備好了聖誕商品,可是一漲潮,大水淹過了商店一層,使許多商品受損。所以,在威尼斯,幾乎所有人都住在二層樓以上。

與大水相比,波浪對威尼斯的威脅更大。威尼斯由大大小小100多個島組成,由354座橋相連,人們出門或以步當車,或以舟代步。規模各異的船隻穿梭於威尼斯大小水巷,其中有能載100多位乘客的公共汽艇,也有隻乘5至6人的小快艇,還有威尼斯特有的兩頭翹翹的單槳舟,這里叫「貢多拉」。為防止船隻行駛中掀起大浪,對建築物造成破壞,這里對於各種機動船隻的速度都有嚴格的限制。

另外,島上生活用品的價格越來越高,居民越來越少,這里幾乎成了一個旅遊接待城市。據統計,由於市中心房價越來越高,許多威尼斯市中心的居民都漸漸遷移到陸地上居住,目前島上只有7萬多居民。現在這里像一個特大的博物館,旅遊的人們大都是早上從附近的城市乘車趕到這里,參觀一天後,當晚就像落潮一樣各奔他方。

為解決這些問題,市長提出修建地鐵的設想。這樣,一大批來威尼斯的旅遊者可以通過地鐵進入威尼斯,而且也可以將日用品等物資從地鐵運輸進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減少船隻的流量,從而減少波浪的震動,以保證威尼斯少受波浪襲擊。

據負責地鐵設計工作的安布拉蒂娜工程師介紹,正在設計的地鐵是從威尼斯的空港馬可波羅機場到市中心,全長8公里,總投資約1.25億至1.5億歐元,預計工期為兩年。正式運營後,旅客在威尼斯機場下飛機後,乘坐地鐵只要9分鍾就到了市中心。這樣,遊客今後到威尼斯除了傳統的水路外,又多了一個選擇,可以乘地鐵登島。

2月的威尼斯還是冬天,少許有些寒意,但藍天碧水,晴空萬里,完全沒有陰霾的感覺。與往日船聲燈影里安靜的威尼斯不同,這些日子,遠遠就能聽到人們噠噠的腳步聲和愉悅的笑聲。膚色不同、語言各異的人們此時都腳步匆匆,奔向同一個目的地——世界著名的威尼斯聖·馬可廣場,一年一度的「水城」狂歡節正在那裡達到高潮。

五彩繽紛的面具

記者能趕上這趟熱鬧,完全是因為工作的關系。不過一入威尼斯的水巷,一看滿眼色彩斑斕的面具,大概沒有誰不會被狂歡中的水城吸引。各色各樣的面具是威尼斯狂歡節的一大特點,在中國人看來它們有點像京劇臉譜。滿大街都是勾著臉的人在又唱又跳,好像上演大戲,這就是威尼斯狂歡節給記者的印象。威尼斯大街小巷有數不清的面具店,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收集著時髦的斗篷,有的專賣高頂硬帽,還有的現場展示面具的製作工藝。「面具」可以簡單到直接畫在臉上,也可以經過復雜的程序,用紙漿、布料、瓷器、玻璃甚至塑料等等製成,它們共同的特點是誇張、華麗、戲劇化,看得你眼花繚亂、不知身在何處。

據說,威尼斯狂歡節起源於公元11世紀,到18世紀時已成為歐洲最著名的狂歡節,由於王孫貴族紛至沓來又不想暴露身份,戴面具和喬裝改扮就成了一直延續的傳統。有面具和一身戲裝的遮扮,人們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幻想和激情,肆無忌憚地狂歡。

風俗文化

前來參觀狂歡節的人們穿小巷,過小橋,從四面八方匯集到聖·馬可廣場。這里成了面具與服飾的展示會,不少人從頭到腳都模仿1 7世紀的貴族,有的扮成電影中的角色。

中午12時,偌大的聖·馬可廣場被上萬名前來狂歡的人擠得水泄不通,身著古代服飾的儀仗隊來到大公府門前,一些人裝扮成古代威尼斯達官顯貴登上主席台,聖 ·馬可教堂的鍾聲齊鳴,主持人宣布威尼斯狂歡節正式開始,廣場上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時,位於廣場中央一側的100米高的鍾樓上,世界女子擊劍金牌得主、義大利擊劍運動員弗里達扮成天使,銀裝素裹,揮動著翅膀,徐徐從天而降,給人們帶來美好的祝願。

與巴西狂歡節及義大利其它地方的狂歡節相比,威尼斯的狂歡節獨具特色,給人的感覺是歡而不狂,人們更傾向於享受放鬆愉悅的生活。記者在聖·馬可廣場周圍看到數百名在現場給遊人畫臉譜的年輕人,他們中有不少是從外地趕來的藝術系學生,趁著節日賺點小錢。不少遊客和當地人坐在這些畫家提供的小板凳上,曬著太陽,閉目養神,花上5個歐元,只需幾分鍾,就可讓自己面目全非,合格地融入狂歡的人群,既經濟又實用。一對義大利青年男女別出心裁,在每人的臉上分別畫了半顆心,然後熱吻在一起,兩顆心緊貼在一起,變成了一顆心。

經過喬裝打扮的人們在廣場上漫步遊逛,吸引著往來者的視線,讓人們拍照留念。一位義大利婦女身著18世紀的服裝,手中拿把扇子。她告訴記者,她是威尼斯本島人,這套服裝她已經用了好幾年了,價格是2000歐元左右。這些人大部分都跟演員一樣,根據不同的著裝,進入不同的角色。在外人看來他們可是相當的神秘,一般都不開口講話,你只能看到他們未被遮住的眼睛,連真實性別都難以分辨。

風景名勝

威尼斯值得一提的是她獨特的臉譜藝術和水晶加工工藝。這里做的臉譜個個手工精湛,幾乎每個到威尼斯的遊客都要帶回個臉譜作為紀念。說起威尼斯的水晶加工業也聞名世界,但我們去過的水晶工廠大多是手工作坊,導游帶我們穿過水城迂迴曲折的小巷,才能進入工廠,裡面古老的機械加工設備和當眾生產工藝品的工藝吸引了許多參觀者。

乘著威尼斯特有的「TAXI」———「貢多拉」在古老的手風琴和其他樂器的悠揚音樂聲中穿行於古色古香的古老水網中,實在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享受,如果再去廣場享受一次絕對正宗的義大利快餐,來份義大利面條或者來一份比薩餅和義大利啤酒,會更加令你陶醉。如果有機會,我會再來義大利,再來水城威尼斯,感受她的美麗、溫馨和浪漫。

個性威尼斯

邢世嘉

威尼斯果然是一座極富個性的城市。整座城市都浸泡在海水之中,除建築物和廣場之外,幾乎看不到陸地。沒有汽車,沒有馬路,沒有紅綠燈,有的只是運河,只是水道,只是拱橋;運河就是大馬路,水巷就是小街道,客船就是公交車,汽艇就是計程車,新月般的「貢多拉」就是自行車。這里有的,其它城市絕對沒有;這里沒有的,恰是其它城市的構成要素(汽車)。

不知是建築先將海水分割成條條,還是海水先把陸地肢解成塊塊。總之,在整座城市裡,條條是水,塊塊是房。溝通條塊的是數不清的船、艇、舟,還有387座橋。什麼樣的車在這里也沒有容身之地,沒有用武之地。就是義大利總統、羅馬教皇,或者菲亞特的老闆來到這里也得放下架子,以步代車或者以船代步。

在這座城市裡,最壯觀的是水道里那一排排、一簇簇的木樁。這些無以數計的木樁就在樓房前後、水道兩邊有序或無序地排列著,構成了一道特別的風景。這些木樁不是道具,更不是虛設的城市背景,它們的作用恰如停車場,恰如車庫,是船、艇、舟固定的泊位。威尼斯人每家每戶有用途不同的艇或舟(貢多拉)。不過,這些交通工具不像汽車需要庫房,主人休息時只需用一條鏈鎖將其鎖在家門口的木樁上就行。更有意思的是,木樁上那些紅白相間或藍白相間的條紋。這條紋是一種標志,紅白相間的標志著公有,藍白相間的標志著私有。你可憑借這一標志,判別木樁所對應的房子和船舟的權屬關系。當然,也有沒塗色條的木樁,那一定是公共場所的泊位了。如聖馬可廣場、里亞爾多橋這些地方的泊位安插的就是木紋斑斑、原始而粗糙的木樁。

如果說威尼斯是一首古老的詩,那麼這些木樁就該是驚嘆於這美好意境的感嘆號了。

在這個沒有汽車的城市逛街,你當然不用擔心被車撞,但「水禍」卻離你只有一步之遙。除大運河兩邊有較寬闊的人行道以外,其它的水道兩側只有沿屋基的一小綹平台,而這些平台又是沒有欄桿的,有的地方還布滿了苔蘚。水面與平台就差那麼幾厘米,一有風吹來,或傍晚潮汐來臨時,平台就免不了被涌來的海水所淹沒。所以在這里行走,我總是提心吊膽,又怕濕鞋,又怕掉進水裡。

威尼斯的水巷千曲百折、縱橫交錯,像綠色水帶編織的網。不熟悉這個網的人,走進去容易,但要走出來,難免是要費一番周折的。有一次,我從聖馬可廣場的鍾樓拱門進入馬爾扎雷商業街,在威尼斯人所稱的「商道」上漫步。不知不覺就走進了水巷深處,迷失了方向。到處亂串一陣,又恍若走進了迷宮:處處是一樣的水道,處處是一樣的房子,處處是一樣的拱橋。我無法判斷所處的方位,無法找到返回的路徑。更令人頭痛的是這里的路名千奇百怪,使你沒法用英語或義大利語問路。比如他們把大街道叫「路旮」,把窄小的街巷叫「卡里」,把水道與牆壁之間的人行道(平台)叫「基道」,兩旁開有各式店鋪的街道叫「商道」,小水道旁的路道叫 「溪道」,水道填成的街道叫「陸溪道」,廣場叫「地場」,院落叫「院場」,水道叫「街道」……這些只有威尼斯人自己才能理解的地名,我想問路卻是說不清道不明,即使人家告訴我,我也會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雲。在無法尋求幫助的境況下,一切只能靠直覺判斷方向。

不知又穿過了多少似曾相識的「卡里」、「基道」、「溪道」和拱橋之後,眼前突然出現一片豁亮———阿彌陀佛,我終於回到了聖馬可廣場。不,是聖馬可「地場」。

B. I planned to take you for a ride in Central Park in a horse and carriage. 這句話如何翻譯啊

ride就是坐車的意思哈

C. 短文怎麼翻譯

紐約的中央公園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園之一。它是一個很大的公園。人們可以在這靜回謐的公園了享受自然。他答們在那兒經常散步或慢跑。一些年輕人在那玩四輪滑冰鞋或者滑板。許多人經常去公園遛狗。狗狗們喜歡在那奔跑。外國的遊客將不會錯過在中央公園的馬車上兜風

D. 紐約中央公園有什麼哪些好玩的地方

如果是一個人,特別是女生,白天最好也不要走到偏僻的地方,遇到心懷不軌的黑人兄弟就不好玩了……
不推薦公園門口的馬車,價格不公道,也不好玩。
從第五大道蘋果店旁的入口進去的話,可能還會遇到一個特別好吃的熱狗攤,老闆是墨西哥裔,也許已經不再那裡了TT 不過他家的熱狗真的超好吃!比一般的紐約路邊熱狗都好~
推薦在裡面仰望旁側的摩天大樓,視角很好,也不喧嚷,別有味道。

E. 紐約中央公園跑步有換衣服的地方嗎

主菜價位約在-美元間,接受VISA、Master、Amex這家童話餐廳是很多遊客到紐約必訪的一站。位在中央公園里頭的它,裝潢極有特色,玻璃屋,五彩燈泡加上修整成各種動物與童話人物的樹叢,讓這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魔力。加上他們極擅長公關與行銷,不斷在這大媒體曝光,也一再成為電影場景,讓這里真可謂紅的發紫。這里標榜改良式的美式美食,海鮮、肉類在菜單上都可見,味道還可以,但沒有好到讓人覺得物超所值,服務則遠不如預期,上菜不但慢,服務生整體表現也不讓人滿意。雖說如此,這里畢竟是各大導覽書必推薦的名餐館,不去飽飽眼福,見識一下總決心有遺憾。所以,給各位的建議是,前往享受一頓早餐或利用下午茶時間,去喝一杯咖啡,嘗嘗它的甜點。所有早餐的主菜價格都為.5美元,份量不多,但精緻,所有你能想得出來的美式早餐內容,這里幾乎都有。價錢明顯的高,不過來這里原本就是享受氣氛的,而早餐期間因用餐人少,你可以接受較好的照料。甜點的價格,則在-12元不等,咖啡飲料約在-6元左右,甜點相當精緻,起司蛋糕與巧克力慕司堪謂招牌。地址:CentralParcsatWest67thSt.交通:搭A,B,C,D在59thStreet站下車開放時間:隨季節不同。營業時間為每周七天07:30-01:00以前來中央公園遊玩,由於離老的市中心太遠,只有周末、假日或其他特別的機會才來公園玩玩,據1871年的估計,遊人約為總人口的千分之三,實際上當時紐約人口為一百萬,非星期天遊人就達到23,000人,其中9,000人是步行而來,14,000人是騎馬或乘馬車而來,遠遠超過了估計的數量,星期日竟達到50000人。如此興旺的原因,據當時的分析是公園的內容刺激了遊人的興趣。例如有專設的道路供騎馬游覽,還有馬車游覽線和步行路線,三者不相干擾。當時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騎馬或坐馬車,既有專線可以「人不下鞍、馬不停蹄」去逛公園,因此吸引了大量的遊人。如今紐約的人口號稱800萬,仍以3/1000計算平均每天就有25000遊人。實際上大的節假日,園內如有特別活動(如音樂會、游園會之類)往往有十萬人。

F. 介紹三公像作文

《搜神記》卷十一
王祥字休徵,琅邪人。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每使掃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母又思黃雀炙,復有黃雀數十入其幕,復以供母。鄉里驚嘆,以為孝感所致。

《晉書》卷三十三 列傳第三
王祥,字休徵,琅邪臨沂人,漢諫議大夫吉之後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
祥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每使掃除牛下,祥愈恭謹。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葯必親嘗。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母又思黃雀灸,復有黃雀數十飛入其幕,復以供母。鄉里驚嘆,以為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結實,母命守之,每風雨,祥輒抱樹而泣。其篤孝純至如此。

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其中「卧冰求鯉」故事中的主人王祥被列為24孝子之一,足以證明該故事從元代起就傳講至今。

孝感動天 戲綵娛親 鹿乳奉親 百里負米
嚙指心痛 單衣順母 親嘗湯葯 拾椹供親
埋兒奉母賣身葬父 刻木事親 湧泉躍鯉
懷桔遺親 扇枕溫衾 行佣供母 聞雷泣墓
哭竹生筍 卧冰求鯉 扼虎救父 恣蚊飽血
嘗糞心憂 乳姑不怠 親滌溺器 棄官尋母王祥,晉朝琅琊(今山東臨沂)人,性至孝。 其母早亡,繼母朱氏,生子王覽。朱氏偏愛親生兒子,常令王祥乾重活、吃糙飯。但王祥對父母孝敬,從不懈怠。父母生病,王祥衣不解帶,日夜照顧,湯葯必先嘗後進。繼母要吃鮮魚,天寒冰凍,無處購買。王祥冒著凜冽寒風,在河上脫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躍出一條鯉魚,他高興地拿回家孝敬繼母。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繼母。繼母後,王祥悲痛,依禮安葬。王祥對其弟王覽,十分愛護,王覽對兄長特別尊敬,兄友弟恭,遠近聞名,時人把他們的居處稱作「孝悌里」。臨沂「孝悌里」至今猶存。
孝梯里中頌王祥
卧冰求鯉傳四方
一片孝心感繼母
王覽效法敬兄長

典故釋義
晉王祥,字休徵。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字字落實
至:極,很。
慈:慈愛
譖:說壞話誣陷別人
牛下:指牛棚
炙:烤(肉);烤的肉
幕:帳幕

主人公簡介
王祥(184-268),字休徵,琅琊臨沂人,西晉大臣。王祥因孝名和功績被加官晉爵,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
農、司空、太尉。壽終八十四歲,其孝名為歷代所傳唱。

典故擴寫
卧冰求鯉擴寫
北風呼嘯,寒風凜冽。王祥背著一大捆乾柴,頂著大風,好不容易從山裡打柴回到家裡。他就覺得頭疼發熱,全身無力。剛一到家,他就異常難受地躺下了。
剛過片刻,繼母走進房內。「王祥,起來,快去給我和你父親把炕燒熱!」
「我……」
還沒有等王祥把話說完,繼母就大喊起來:「懶豬,還不快點起來幹活!」
王祥只好強打著精神起了床,按繼母說得去做。
這時,父親回來了。繼母立刻在王祥父親面前讒言道:「夫君,祥今不知怎麼回事,異常懶惰。方才我發現他沒有燒炕就睡大覺了。真是豈有此理!」
父親一聽,立刻大發雷霆。他立即叫來了王祥,不問三七二十一就訓斥道:「祥兒,今日你不幹完活就睡懶覺。到底為何?」
「父親,今日我……」王祥有口難言。平時,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也從不頂父親。
「以後不可這樣,下不為例!」
王祥委屈地退了出去。
不久,繼母感到心口憂悶,很不舒服。父親叫來郎中,給繼母號了脈。郎中開了葯方,聲稱要治好這種病,只能喝鯉魚湯才有會見效。可是,到哪去買鯉魚呢?這個寒冷的季節,市場上根本就沒有買鯉魚的。怎麼辦?大家為此都在發愁。這時,王祥二話沒說,自己便獨自一人向村外那條河流走去。
「王祥,你到哪去?」父親問道。
「我去村外那河上。」
「大冬天那裡封冰,你去那裡干什麼?」
「父親,你別管了!」
「那孩子肯定又是去那裡玩了。你看看,要這孩子有啥用?這么多年,我看是白養了。我如今重病在身,他竟然跑出去玩,真是不孝之子!」繼母說。
王祥來到河上,只見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這時,王祥脫掉了上衣,躺在了冰上。王祥硬是用自己的體溫融化了一塊冰。王祥敲開冰,只見冰下有好多鯉魚。他不顧天氣的寒冷,伸手就抓到了兩條鯉魚。
他高興地把魚帶回了家。
「爸爸,有了,有魚了,有魚了!」
「哪來的?」父親感到莫名其妙。
王祥就詳細地介紹了得到魚的過程。王祥的父母頗受感動,尤其是那繼母,她羞愧不已,拉著王祥,羞怯地說道:「祥兒,你真是個好孩子,以前為母錯怪你了,以後我再也不會嫌棄你了。」
父親也說道:「祥兒為人善良,寬厚待人,真令人欽佩!這下,你親生母親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
一時間,三人歡樂地相擁在一起,臉上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故事發生地
在臨沂城北白沙埠鎮,一條東西流向蜿蜒數里的小河穿鎮而過,它不是一條普通的河,更源遠流長地承載著中國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孝。它就是王祥卧冰求鯉故事的發生地:孝河。
【孝河】因王祥卧鯉而得其名,孝河又稱孝感河,位於蘭山區白沙埠鎮境內。據《臨沂縣志》記載, 孝河發源於茶山南麓之桃花嶺,東南流經孝友村,至諸葛村匯入沂河。

主人公後續
「在王祥卧冰求鯉之前,孝河本是一條名不見經傳的小河,而在王祥卧魚的故事被千古傳頌後,它便擔負起了讓孝文化像河水一樣源遠流長、滋潤人心的『任務』」。王偉勛是王祥的第四十八代孫,對於孝河,他有著深厚的感情。
在緊傍孝河而建的孝園里,記者看到了河邊亭子里「晉元公王祥卧冰處」的石碑,碑後面刻著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據傳,王祥卧冰處冬季河水不結冰,而其他水面則冰封如玉,「孝河凝冰」遂被列為「琅琊八景」之一。 「原碑是明朝嘉靖年間設立的,後來遭到毀壞,前些年村民們建造了這座亭子,又重新立碑。現在的孝友村也是為了紀念王祥的『孝』和王覽的『友』,嘉靖年間由雙湖村改名為『孝友村』的。」王偉勛
說。

相關軼事
【九孔藕】專為孝心多出一孔
除了因王祥「卧冰求鯉」 而聞名,孝河所產的白蓮藕也是一大特色,尤以肥、細、嫩、脆、甜最為出名。
清咸豐年間,孝河白蓮藕被欽定為御膳貢品。有趣的是,孝河藕與別處不同,不但清脆爽口,鮮美異常,而且藕比別處的多出一孔,為九個孔眼,傳說這是王祥的孝心所化,多出來的這一個「孔」,便是「孝心」。
2002年6月,孝河白蓮藕被臨沂市農業局評定為「優質農產品」,並注冊「孝河」牌商標。2009年,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被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授予「中國蓮藕之鄉」 榮譽稱號,「孝河」牌白蓮藕被授予「中國知名品牌」。

【孝友村】民風純朴孝聞天下
在孝河北岸的「孝友祠」 ,裡面供奉著王祥、王覽和王羲之的塑像。
68歲的退休教師王孝俊是王祥的第五十代孫,1994年重新修建孝友祠時,他是主要發起人之一。
王孝俊說,孝友村民風純朴,村裡人都特別孝順,出了很多現代「王祥」,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很 多村民都會到祠堂去拜祭。清明前後,很多外姓人也來祭祀王祥,有的甚至帶著孩子來接受教育。

傳承意義
「『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只要有人就一定要有孝。當初想要重建孝友祠,主要就是想起到教育警示後人的作用,弘揚『孝文化』。中國現在正在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尚未完善,絕大多數老人仍靠子女晚輩贍養,提倡孝道尊敬老人仍然是個現實問題。弘揚孝文化,對於精神文明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都有著重要作用。」王孝俊說。
「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出自臨沂,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被推為「二十四孝」之首,影響最為深遠。王祥以孝事親的行為,規范了幾千年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為了弘揚孝文化,白沙埠鎮每年春秋期間,都會組織全鎮中小學生接受傳統孝文化教育,講孝事、讀孝書、聽孝課、揚孝風,使孝道教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傳說之疑點
首先是王祥的籍貫。晉朝官到太保的王祥只有一個,是琅琊臨沂人(今山東臨沂市),並非宋朝臨川人蔡為善在《卧冰池記》中及後世所傳:「臨川王家村人。」
其次是有關王祥的孝道。據《晉書》、《三國志》、《資治通通鑒》載:「王祥(184~268),字休徵,琅琊臨沂人,」「繼母朱氏遇之無道,祥愈恭謹。朱氏子王覽年數歲,每見祥被楚撻,則涕泣抱其母,母以非理使祥,覽則與祥俱往。及長娶妻,母使祥妻,覽妻亦趨而共之,母患之,為之少止。祥漸有時譽,母深疾之。」「漢末遭亂,祥隱居廬江三十餘年,不應州郡之命。母終,(魏)徐州刺史呂虔檄為別駕,委從州事,州界清靜,政化大行。時人歌曰:「臨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祥始出任,年過五十矣。」後累遷司隸校尉、司空、太尉。魏相國司馬昭進爵為晉王,司徒何曾、司空荀凱邀太尉王祥同去祝賀,何、荀見司馬昭即拜,獨王祥以長揖代禮。王祥說:「吾等魏之三公,王、公相去一階而已,安有天子三公可則拜人者!損魏朝之望,虧晉王之德,我不為也!」司馬昭也對王祥曰:「今日然後知君見顧之重也。」晉代魏,以王祥為太保。「王祥所以可尚者,孝於後母與不拜晉王耳。」
以上是正史中有關王祥「孝道」的記載。在野史及其他資料中則有孫盛的《雜語》及《二十四孝圖》詳細記載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但未指稱王祥為臨川人及事發於臨川。孫盛是東晉時候的人,其《雜語》曰王祥:「性至孝,後母苛虐,每欲危害祥,祥色養無怠。盛寒之月,後母曰:『思食魚。』祥脫衣將剖冰求之,少頃,堅冰解,下有魚躍出,因奉以供,時人以為孝感所致也。」1979年出版的《辭海》記載:「舊民間流傳有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

故事發生地
卧冰求鯉處
在臨沂城北白沙埠鎮,一條東西流向蜿蜒數里的小河穿鎮而過,它就是王祥卧冰求鯉故事的發生地-孝河。
孝河又稱孝感河,位於蘭山區白沙埠鎮境內。據《臨沂縣志》記載,孝河發源於茶山南麓之桃花嶺,東南流經孝友村,至諸葛村匯入沂河。「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出自臨沂,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被推為「二十四孝」之首,影響最為深遠。在孝河北岸的「孝友祠」 ,裡面供奉著王祥、 王 覽和王羲之的塑像。
68歲的退休教師王孝俊是王祥的第五十代孫,1994年重新修建孝友祠時,他是主要發起人之一。王孝俊說,孝友村民風純朴,村裡人都特別孝順,出了很多現代「王祥」,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很多村民都會到祠堂去拜祭。清明前後,很多外姓人也來祭祀王祥,有的甚至帶著孩子來接受教育。

評說
王祥的母親去世後,有了後母朱氏。後母不慈愛,在王祥的父親前數次說他的壞話。 譖 ,是詆毀的意思。由於這樣,王祥又失去了父愛。一次,後母想要吃鮮魚。當時天寒地凍,王祥就脫下衣服,躺卧在冰層上來求魚。冰忽然自己化開,有雙鯉躍出。王祥捉到兩條鯉魚,歸家供養後母。
據說,後母不斷刁難王祥,她要王祥捕捉黃雀烤給她吃。這是個很難做到的麻煩事情,但是由於孝的 感應 ,許多黃雀又自動飛到王祥的帳篷中,王祥又過了一坎。
後母還是不放過王祥。家裡有一棵果樹,據說是李子樹,果實快熟了,後母要王祥看守著,不能讓一顆果實掉到地上。因此遇到刮風下雨之時,王祥就會奔向果樹,抱著果樹哭泣,哀求果實不要掉落下來。
人心終究不是鐵石澆鑄成的,王祥的後母終於被一次次的孝行所感動,終至羞愧自己的行為,最後把王祥看成自己親生的一樣。
在《二十四孝》中有一個主題反復渲染,便是 感應 ,孝子的孝行會感動天地萬物,並且得到好的回報。這則故事亦是如此,《卧冰求鯉》的故事再次為孝的 感應 提供了又一個例證。當然,這些 感應 的故事大多經過了加工、放大,故不必當真,但是從中可以抽取出一種核心的、合理的智慧,那就是侍奉親人要順從、寬容、忍耐,哪怕在刁難、刻薄之下,也能用自己真誠的孝行來化而解之。
另外這一則故事還突出了又一個主題,即子女與後母之間的關系處理問題。這樣的家庭中怎樣來行孝呢?應該像虞舜、閔子騫那樣,用自己的孝行和睦自己與後母、父親以及同父異母兄弟之間的關系。
這個問題在《顏氏家訓·後娶》中有專門的論述,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談的,即告誡子孫,對於喪妻後再娶的事情要特別慎重。他舉出好多的例子,其中說到周宣王時候的重臣尹吉甫有個長子叫伯奇,他的後母在父子之間挑撥離間,說伯奇對她有邪念,其父一怒之下將其放逐。伯奇作了琴曲《履霜操》表明心志。其父感悟,射殺了後妻,父子歸好。比如又說到,曾子的妻子了,他拒絕再娶,並對兒子說: 吾不及吉甫,汝不及伯奇。 有意思的是,西漢成帝時候的大臣王駿喪妻,也終身不娶,謂人曰: 我不及曾參,子不如華、元。 華、元,是曾子的兩個兒子曾華、曾元。
在傳統的《二十四孝別錄》中還有一則《護兄感母》的故事,也與王祥有關,可以一起通讀:
王祥弟覽,字元通。母朱氏,遇祥不慈。覽年四歲,見祥被撻,輒流涕抱護。及長,朱虐使祥妻,覽妻亦往。祥漸有時譽,朱益惡之,乃祥。覽知取飲,祥固爭之,不與。朱恐覽飲,急傾去。自後食,覽必先嘗,坐卧必同處。朱感而悔,愛祥如愛覽。
這個故事很生動,就是21世紀的現代人讀一下,恐怕也頗能觸動情懷。王祥之同父異母弟王覽,在四歲時候,見到其兄王祥被母親鞭撻,常流著眼淚抱住王祥護衛哥哥。等到長大了,都娶了媳婦,朱氏虐待王祥之妻的時候,王覽之妻也前往保護。王祥漸漸在當時有了聲譽,朱氏更加厭惡他,於是想用毒酒殺害王祥。王覽知道這件事情,便想取而先飲,王祥極力爭奪,不給其弟。朱氏恐怕自己親生的兒子王覽飲了毒酒,急忙倒掉。從此以後,每次飲食,王覽必定自己先嘗一下,坐卧必與其兄在一起。朱氏終於感動而後悔,愛王祥也就如同愛王覽一樣。
王祥、王覽用自己的孝悌感動了母親、感化了母親,使得她重新回歸到一個做母親應該有的道德軌道上來。此中亦然看到,孝子的感化力量是無窮的。
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有一個孝友村,這里就是王祥的故里。2006年12月,《卧冰求鯉》這一流傳了1700多年的傳說,成功入選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看到一個材料說,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孝友村共有3000人,95%以上為王姓。孝友村沿河而建,這條河名叫 孝河 , 卧冰求鯉 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條河裡。 孝河凝冰 是琅琊八景之一。在 孝河 蓮池邊的小亭下,明朝嘉靖年間所立 晉元公王祥卧冰處 碑依然聳立。這塊碑也曾被毀壞,有關人士在附近搜集碎石並謹慎整理,使石碑恢復了原狀。另外 孝河藕 是老城三寶之一。傳說那藕有九個眼,比平常的多了一眼,這個眼就是 孝眼 。另外直到今天,在臨沂孝河邊還立有一塊石碑 風雨守李處 ,據傳這便是王祥守護那棵李子樹的地方。
如今王祥的後裔在河邊建起了仿古的 孝園 ,建有懷里抱著大鯉魚的王祥雕塑。 孝園內還有 孝友祠 ,此地乃王氏家族世代居住之所。 孝友祠 曾因戰亂、 文革 以及千年風雨的侵蝕而遭到破壞,但是還有幾方斷裂的古石碑,能夠證明此地為王祥故里的物件。

另一說故事發生在新安
文物工作者在進行文物普查時,在新安縣磁澗鎮老井村意外發現王祥祠堂及「晉太保孝王祥之碑」等數通石碑。專家稱,王祥碑的發現再次印證: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發生地應該在新安。
此次文物工作者在新安縣磁澗鎮老井村王祥祠堂舊址發現石碑一通,碑陽面刻「晉太保孝王祥之碑」幾個大字;右下方刻有「至正三年五月河南府路總管梁宜、達魯花赤伯答罕等立石」小字;左下方刻有「嘉議大夫河北河南道肅政廉訪副使崔帖謨爾普化書」小字。碑陰面有古詩一首:「為母卧冰希世有,龍天遺鯉感精誠。寄言天下為人子,永繼王祥萬古名。」據專家研究,「至正」為元順帝時的年號,伯答罕、崔帖謨爾普化都是蒙古人的名字,因此,此碑應是元代官府於元順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所立。另外,文物工作者此次在這里還發現「移建晉王太保祠碑」一通,此碑為王祥五十一代孫王雅軒所立,立碑時間為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
專家認為,西晉的都城是洛陽,而王祥在西晉擔任太保之職,且洛陽有王祥河,有王祥祠堂,早在元代,官府就在新安為王祥立碑,王祥後裔也一直生活在新安。種種跡象表明,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發生地應該在新安。

G. 今天美國在何處塑立了哥倫布的像為什麼要塑立這個像

哥倫布抄廣場(Columbus Plaza),中央矗土著發現美國新襲大陸的哥倫布塑像。而在中央公園的東南角,還有一個大軍團廣場(Grand Army Plaza),它的北側豎立著騎馬將軍威廉.謝爾曼(William Sherman)的銅像;南側的普立茲噴水池(Pulitzer Fountain)頂上有一座象徵豐收的雕像。這座噴水池原是為了紀念以設立普立茲獎而聞名的新聞界名人約瑟.普立茲而建造的。廣場的東側屹立著以汽車聞名的GM大樓,廣場西側的大型建築,即廣場飯店。在廣場靠近中央公園的一角,經常有馬車並列著等待載客。旅客若想繞公園一周,可以租馬車代步。從廣場沿著第五街向北走,即進入迥然不同的豪華住宅區,會令人感覺彷彿連空氣也彌漫著浮華氣息。 我們知道美國是一個移民城市,最初的白人來到美洲是得益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這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航海先驅而設立的。

H. 紐約最著名浪漫地點在那裡,以及有名的地方

1.中央公園
在中央公園乘坐四輪馬車,劃船從虹橋下經過,再到望京城堡和溫室花園,中央公園應該是紐約最浪漫的地方了。

2.帝國大廈樓頂
如果你想找一個令人難忘的絕佳的觀景地點,那麼沒有地方能夠比得上從帝國大廈樓頂上所看到的風景了。如果天氣晴朗,你可以看見80英里外的景色,在夜晚能夠看到眼下閃閃發光的城市。

3.蒂凡尼珠寶商店
你可以假裝是《蒂凡尼的早餐》中的霍莉格萊特麗小姐,站在商店的窗戶外拿著你的糕點,或者你鼓足勇氣,走進商店去仔細觀看那些珠寶。

4.布魯克林植物園
雖然在這里度過情人節可能會有一點點冷。當櫻花盛開的4月,沒有什麼地方能夠比布魯克林植物園更加浪漫的了,不管天氣如何,布魯克林植物園的室內環境哪怕在最冷的天氣中也能給遊客一個愉快的放鬆的機會。

5.布魯克林漫步區
從一定的距離之外所看到的紐約總是更美麗的,不過你不必為了看到這樣的風景前去更遠的地方。布魯克林植物園能夠讓遊客看到曼哈頓下城引人入勝的景色,同樣附近還有幾處可供選擇的去處,包括著名的River Cafe,Grimaldi』s披薩店和Jacque Torres巧克力商店。

6.洛克菲勒中心滑冰場
當假期過去的時候滑冰場的人會少一些,不過這不會破壞在冰上度過的浪漫時光。即使你不能夠在冰上滑得很優美,但這正好給了你一個牽手的機會。

7.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從古羅馬的文物到博物館收藏的現代藝術作品,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您提供了一個機會能夠展示您文雅的一面。如果你想從所有的藝術中脫身,你可以去露台酒吧,從那裡俯瞰大廳,或者從五月直到晚秋,你可以去屋頂的酒吧和你的伴侶一起喝酒。

8.哈德森河公園
從炮台公園到西第59街有5英里,哈德森河公園為生活在繁忙的紐約的人們提供了一個休閑場所,這里能夠看到哈德森河以及新澤西的絕妙景色。

9.紐約水路
從觀光油輪到皮劃艇,紐約市擁有各種各樣充分利用曼哈頓海濱的休閑方式。一個特別受歡迎的「廉價約會」是從炮台公園的斯塔滕島上乘坐渡輪(它是免費的),途中能夠看到海港和自由女神像。

10.林肯中心
即便你不能夠帶著你的伴侶去愛弗利費雪音樂廳聽小夜曲,你也可以運用你的聰明智慧,帶你的伴侶在林肯中心噴泉漫步。當夜晚降臨的時候這里會被燈光照亮,是非常美的一副景色。

I. I planned to take you for a ride in Central Park in a horse and carriage. 如何翻譯啊

意義不同。in the park 表示在中央公園里騎馬、坐馬車
to the park 就是表示去公園的路上騎馬、坐馬車
ride:騎車、回騎馬
horse:馬
carriage:馬車
in a horse and carriage 補充說答明ride ,表示騎。。。工具

J. 紐約中央公園有什麼哪些好玩的地方

紐約中央公園本身是個健身和發呆的地方,很大,適合跑個步騎個車看個鳥啥的,當然天氣好的話賴在草坪上曬曬太陽也是不錯的。如果要更像個旅遊者,可以坐個馬車轉轉,買個熱狗吃吃。從公園東南角的草坪上往東偏北方向拍紐約上東區的高樓大廈也是一個經典的攝影位置,好處是能把中央公園的綠地和外面的高樓大廈放在一個鏡頭里。夏天去中央公園里有很多露天的且質量挺高的免費演出。現在(秋天)去公園的話秋色也很迷人。你還可以試著找找幾棵不銹鋼做的樹。中央公園裡面還有個小動物園,有小孩的話可以帶著一起進去看看,不過這個動物園不是紐約最好的。約翰列儂的墓在公園西側,墓的對面是著名的達科達公寓,列儂生前住的地方,也是紐約以前的安居房。據說當初開發商把房子蓋在那裡被很多人不屑,說那麼荒涼的地方就像達科達區域一樣,於是得了這個名字。現在那裡是紐約最貴的區域之一了。公園周圍有很多地方是強烈建議一去的。大都會博物館在中央公園東側。然後過馬路往北一點點是古根漢姆博物館。中央公園西側馬路對面是自然歷史博物館,都是去紐約必到之處。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