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官網

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官網

發布時間: 2021-01-21 03:34:46

㈠ 薊縣大溶洞和地質博物園的介紹

薊縣大溶洞溶

洞坐落在薊縣羅莊子鎮洪水庄村北的「氣鼓山」上,此山因大雨後常有霧氣從山間林地生起,猶如巨鼓向外噴汽而得名,溶洞距縣城12公里,北接金海湖,西望盤山,與黃崖關長城一線相連,形成於約12億年前,地處中上元古界長城系洪水庄組白雲岩地層,目前,已開發3萬平方米,洞內全長1.2公里,景點達28處,遍布鍾乳石、壁流石等,造型有如石龍、石猴、石海豹等,令人稱奇,另有騰龍渡海、石花長廊、石佛觀瀑、巨石林等四大景區。

===================================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是我國惟一記錄有中上元古界地球演化地質歷史的國家地質公園。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范圍北起九山頂,南至府君山,東至八仙山,西至盤山,面積342平方公里。園內保存著大量的極其珍貴的地質遺跡和地質景觀,群峰俊秀、峽谷幽深、空氣清新怡人,自然風光迷人,自然奧秘誘人,是休閑度假、旅遊攬勝和科學考察的勝地。尤其是有著享譽世界的中上元古界標准地層剖面,這個古地理環境已被譽為「世之瑰寶」。 薊縣擁有獨特的古地理環境,北部山區地質遺跡類型多、分布廣、品位高、價值大,並與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諧組合,相得益彰。2001年12月被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就像一座展示地質景觀的天然博物館,古生物的化石隨處可見,遊人在這里可以欣賞我國最古老地質遺跡的奇觀。以中上元古界地質剖面為主的地質遺跡景觀,為地學領域的研究、地質遺跡的保護、自然遺產的永久利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典型、完整、系統、稀有、科學的內涵,記錄了地球的地質歷史、地質事件和形成過程,向世人展示了博大精深的自然魅力,記錄了地球的地質歷史、地質事件和形成過程,是不可多得的珍貴的自然與文化遺產。 根據景區劃分原則,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劃分為7個景區:1、中上元古界地質自然保護區。2、八仙山石英岩峰林峽谷景區。3、盤山花崗岩地貌景區;4、九龍山碳酸鹽岩峰叢景區。5、黃崖關斷崖地貌景區。6、九山頂石英砂岩峰林景區。7、府君山地質構造遺跡景區。7個景區各具特色,天然造化,精彩紛呈,是大自然的傑作,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為人類留下了珍貴的地質遺產。 中上元古界地質自然保護區是1984年被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中國第一個地質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薊縣中上元古界標准剖面,以其岩層齊全、出露連續、保存完好、頂底清楚、構造簡單、古生物化石豐富,厚近萬米的特點,被海內外地質學家推為世界同一地質時期的標准剖面,譽為罕見的「地質瑰寶」和「大地的史書」。它好像一部巨厚的「石頭記」,真實地記錄了地球演化距今18億年至8億年的地質歷史,被國內外地質學家推崇為世界上同一地質時期的「標准層型剖面」。 八仙山景區地質遺跡豐富多樣,形成於距今18億年的石英岩,歷經數次地質作用造成現今的峰林和峽谷,氣勢磅礴。盤山花崗岩形成於距今2.1―2.2億年。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大自然將其雕塑成優美的花崗岩地貌景觀,尤以「三盤、五峰、八石」稱奇。九山頂石英砂岩峰林景區是距今18億年的石英砂岩構成的峰林,主峰九山頂是天津最高峰。府君山由於是地質歷史中著名的「薊縣運動」和下寒武統「府君山組」的命名地,而蜚聲國內外地質學界,沉積不整合和斷層構造,尤其是逆掩斷層形成的飛來峰地貌是景區的顯著特點。九龍山碳酸鹽岩峰叢景區是距今14億年的高於庄組灰質白雲岩構成的峰叢地貌景觀,漫長的地質歷史,岩石經受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風化地質作用,形成奇山、異石、怪木,尤其是樹與石的的博奕現狀栩栩如生。黃崖關長城建在陡峭的山崖之上,綿延曲折,十分壯觀。懸崖的形成是黃崖關斷層抬升長城系石英砂岩、白雲岩,後經風化剝蝕而成。

㈡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的地質

薊縣國家地質公來園坐落在燕源山向東延伸部分,公園內的的主要地貌是山地,廣泛分布碳酸鹽岩和花崗岩兩類岩石,以及石英岩等多種岩石。碳酸鹽岩比較古老,主要是前寒武系的碳酸鹽岩,如薊縣系、長城系的碳酸鹽岩,這種碳酸鹽岩是古代海洋沉積形成的。
在薊縣國家地質公園當中分布的這個時代的碳酸鹽岩當中還分布有數量眾多、形狀多樣的疊層石,疊層石是古代海洋藻類捕集海水中的碳酸鹽岩顆粒形成的,暗色紋層富含古代藻類,白色紋層的藻類含量則很少。
公園內分布的花崗岩和石英岩都屬於酸性岩類,是中生代晚期燕山運動時期形成的,伴隨燕山山地的造山運動,由於岩漿侵入作用形成的酸性岩。

㈢ 府君山公園的國家地質公園薊縣地質博物館

2007年2月6日,被列入2007年天津市政府為民所辦20件實事之一的天津市薊縣國家地質公園的重點建設項目——薊縣地質博物館工程舉行奠基儀式。該項目佔地17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 多平方米,選址位於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府君山地質構造遺跡景區內。
薊縣地質博物館分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內設地質展館和歷史展館,採用「層的地質,疊的歷史,層層疊疊的建築,層層疊疊的岩石」的設計方案,結合地形地貌,採用片石砌成,看上去顯得古樸,層次感鮮明,凸現了地質博物館的特色,是一座富有地質特色的山地建築,是國內同類展館中規模最大的一個。薊縣地質博物館以地球科學、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礦產資源展示為主體,向觀眾展示地球的地質歷史、地質事件和形成過程,是一座具有現代化、高科技、獨具天津特色的地質博物館,是我市地質資源展示、交流的窗口和青少年地質科普教育基地,對展示和保護我市地質及旅遊資源,挖掘、研究薊縣乃至全市的歷史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地質博物館的建設,將會進一步促進薊縣乃至全市旅遊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普及地學知識發揮重要的作用。作為本市的標志性建築,它的建成將為天津加強地質遺跡保護、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奠定良好的基礎。

㈣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的簡介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薊北山區,居京津唐三市腹心地帶,素有京、津、唐「金三角」之稱。地質公園核心帶面積9平方公里,南北長24公里,東西平均寬約350米。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跡為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和古生物化石。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自2001年12月10日經國土資源部批准以來,按照國土資源部的要求,以建設全國示範區和重點地質遺跡保護示範區為目標,開展了地質遺跡調查、地質公園規劃編制和各項建設。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作為2003年市政府改善城鄉人民生活20件實事之一項目,於2003年11月8日正式揭碑開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北起九山頂、南至府君山、東至八仙山、西至盤山、總面積342平方公里。其科研價值、環境價值、旅遊價值很高。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曾評價薊縣地質剖面:「在歐亞大陸同時代地層中,薊縣剖面之佳,恐無出其右者」。目前,現已形成中上元古界地質自然保護區、八仙山石英岩峰林峽谷景區、九山頂石英砂岩林景區、黃崖關斷崖地貌景區、盤山花崗岩地貌景區、九龍山碳酸岩峰林叢景區、府君山地質構造遺跡景區7個景區,總計87個景點。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