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車站去張掖國家濕地公園
1.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的歷史沿革
在人類與黑河濕地長達數千年融合中,留下了豐厚的精神財富,形成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蘊。《山海經》中記述黑河是西王母的領地,春秋時期的《禹貢》、《周禮》等文獻上曾將黑河至居延澤的大片湖泊列為著名湖泊,稱為「西海」。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張掖以地處絲綢之路中段的優越地理位置,成為中西文化交匯的重鎮,這片沃土上留下了豐富多樣的歷史文化遺跡,皇家寺院大佛寺、千古城池黑水國、隋代木塔、唐代鍾樓、明代糧倉、清代總兵府等名勝古跡,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大禹導弱水於合黎」、「老子騎青牛入於流沙」、「周穆王西巡」、 「張騫出使西域」、「霍去病西征」、「隋煬帝召開萬國博覽會」、 「馬可·波羅旅居甘州」等歷史事件,更賦予這片土地神奇的魅力。
源於濕地之上的張掖,農耕文化同樣歷史悠久。從漢代開始,張掖綠洲農業一直處於發展的前沿,這歷代王朝所器重。唐朝武則天時代,甘州刺史李漢通就奉命在甘州屯田引種水稻,城北烏江的大米因光照充足,生長周期長,味道格外醇香,曾一度成為貢米,沿著絲綢之路遠運長安,張掖有了「天下稱富庶者無出隴右」的贊譽。明朝詩人郭紳有詩雲:「甘州城北水雲鄉,每至秋深一望黃。穗老連疇多秀色,實繁隔隴有餘香。」足見張掖農耕文化的深厚淵源。
2.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的介紹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張掖市甘州區城郊北部,與市區緊密相連。濕地專面積6.2萬畝,主體位於城區北屬郊地下水溢出地帶,與城區毗鄰,是國內離城市最近的濕地公園。規劃區內多樣化的濕地類型,是張掖綠洲這一內陸乾旱區脆弱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水源涵養和水資源調蓄、凈化水質、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防止沙漠化和改善區域外氣候等重要的生態功能,作為區域關鍵生態支撐體系,對於維護張掖綠洲及黑河中下游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3. 蘭州到張掖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推薦有哪些
張掖十大旅遊景區
高台月牙湖AAAA
馬蹄寺風景區AAAA
扁都口風光旅遊區AAAA
冰溝丹霞旅遊景區AAAA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AAAA
文殊寺景區AAAA
焉支山AAAA
山丹大佛寺AAAA
張掖大佛寺AAAA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AAAA
高台月牙湖
位於高台縣城西郊1公里處,人稱「小江南」。屈曲環繞,狀似新月,故名月牙湖。公園佔地總面積560畝,水域面積186畝。曲、拱、平橋交錯鋪架,亭、殿、台相映成影。岸上小道通幽,垂柳依依,曲徑環繞;湖內蘆葦搖曳,浮萍露面,舟盪楫行,一派江南風光。交通張掖西關車站乘車高台縣城下車。
馬蹄寺風景區
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已逾1600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於當時的北方軍閥割據,混亂一片,加之歷代王朝更替,戰火綿延,馬蹄寺原有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多被毀於戰火之中,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馬蹄寺、觀音洞以及眾多石窟等。
其中排名前兩個的最有名。
4.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的地理環境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區處於黑河中游祁連山洪積扇前緣和黑河古河道及泛濫平原的潛水溢出地帶,是由河流、草本沼澤、濕草甸等天然濕地,以及人工湖、池塘、溝渠等人工濕地為主體構成的復合濕地生態系統,濕地類型多樣,原生態特徵突出。有文字記載,張掖城北郊自古即有「甘州城北水雲鄉」之稱,自城區至北郊湖泊遍布,百泉噴涌,形成了3萬多畝伴城而生的濕地系統。
規劃區南高北低,自然落差20米(1467—1445),除了黑河河道及徑流新河補充水源外,地下水滲出是其主要水源,北郊濕地內有天然泉眼12202個、渠道3條、人工引水排陰溝17條,濕地植物密布,形成一片「水鄉澤國」的勝景。規劃區濕地植被豐富,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濕生植物、鹽生植物與陸生喬灌林木、草原植被、荒漠植被鑲嵌分布,形成的西部綠洲生態系統在我國西北乾旱區具有典型性,世界范圍內也具有獨特性,具有特殊的保護價值。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區總面積61622畝,其中,濕地面積25995畝,水澆耕地17761畝(水田10722畝,開荒地6834畝,新開荒地205畝),林地3518畝,建築可用地12580畝,道路用地1356畝,未利用地256畝,其它用地156畝。規劃區土壤類型主要有草甸土、潮土、溪淤土、草甸鹽土、沼澤土。大部分為湖積堆積物、系黃褐色、灰綠色的淤泥質土,表層零星分布黃粘土或富含腐殖質的淤泥層。土壤中水分充足,好氧性微生物活動受阻,不利於有機物的礦化,影響成土的方向和進程,形成了以草甸土為主的自然土壤和以潮土為主的耕作土壤。
5. 想知道: 張掖市 從縣府街到張掖國家濕地公園怎麼坐公交
不知道你在縣府街什麼位置。在廣場南口有去濕地公園的公交車23路,不管坐那面的都到濕地公園。如果你在縣府街南段直接就可以坐。
6.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離張掖市區有多遠
★張掖生活第一門戶網站★張掖人網提供張掖本地生活、消費信息、吃喝玩樂、房產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張掖最大的生活論壇
7. 小學三年級怎樣介紹張掖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是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森林、海洋一起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就生態而言,是黑河造就了張掖濕地,這也是大自然給予張掖特有的恩賜。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是由河流、草本沼澤、濕草甸以及人工湖、溝渠等人工濕地為主體構成的復合濕地生態系統,在這里,濕地類型多樣,步行其中,彷彿置身於一副素墨淡雅的山水畫中。
作為河西走廊的商賈重地,張掖因濕地才美麗,濕地因為有水而顯得生機勃勃。在張掖國家濕地公園,你會發現,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會有蘆葦和水草,緩緩流過的涓涓溪流宛如濕地內美妙的樂章,或是一路歡歌蜿蜒而下,或是形成開闊的水面歸於平靜。
要領略濕地水景,你會忍不住踏上一條4.8公里長的棧道。遠遠望去,棧道就如一座長長的木橋浮在水面上,蜿蜒曲折,棧道下面是清澈的水面,行走在上面,你會覺得進入了水的世界。
在張掖國家濕地公園,因為水,總會有不同的風景。水在滋潤著濕地的同時,還在濕地內渲染成不同的意境。有時水平如鏡,倒映著藍天白雲、紅花綠樹,讓人彷彿走進畫卷之中;有時碧波盪漾,波光粼粼,宛如千萬個跳動的音符。放眼望去一片片水面秋波盪漾,水用它無形的身體,把蘆葦和水草圈畫成點點片片大小不等的生態區,形成了一個個被水包圍的金色島嶼。
在濕地,水讓人覺得濕潤,尤其是大片的水面總會讓人覺得驚喜,在湛藍的水面之上,總會有嬉戲的水鳥讓你駐足,而就在這時,你也許會體會到詩人筆下「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的感慨。
8.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的區域范圍
濕地公園是對具有獨特性的濕地區域進行保護的一種措施,也是以濕地資源為基礎,融合當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對公眾進行生態教育、開展科學研究、發展生態旅遊的一種利用模式。一流的國家濕地公園,就是地方形象的金字招牌。張掖國家濕地公園是甘肅省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也是內陸河流域上的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無疑是提升張掖形象的「金字招牌」,它的規劃、定位、建設與發展前景,也是當前黑河濕地保護工程中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
規劃的張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張掖市甘州區城郊北部,與市區緊密相連。區劃東至昆侖大道,西至312國道新河橋段及黑河東岸,南至城區北一環路,北至蘭新鐵路,總面積6.2萬畝,其中濕地面積2.6萬畝。規劃區南高北低,自然落差20米,除了黑河河道及徑流新河補充水源外,地下水滲出是其主要水源,濕地植物密布,形成一片「水鄉澤國」的勝景。
9.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的交通信息
1.乘坐4路公交車到復收割機廠站下車後制向北步行約1公里可至。
2.乘坐8路公交車到直接到達黃水濕地。
3.市區內乘坐19路公交車到新河橋濕地站下車即是(此線路直達但車次不穩定,有時會等不到)。 從市中區打車至不同入口價格不等約5-10元。
10.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的門票價格是多少~~
那個濕地公園就在我家後面,我記得不收門票啊,只有裡面的有些娛樂設施收費